㈠ 上甘嶺戰役感人故事
1、黃繼光
上甘嶺戰役,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開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發動瘋狂進攻。上甘嶺位於五聖山上,是志願軍中線的大門,也是扎進聯合國軍心窩的一把鋼刀。
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聯合國軍動用兩個師的兵力,在飛機、坦克、大炮的配合下,連續發動了進攻。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在戰斗中,攻堅小組的兩位戰友陣亡了,情況非常緊急,黃繼光身上也連中了4槍,他昏了過去。
聯合國軍的機槍聲把他驚醒,他不顧一切頑強地爬到了聯合國軍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當場陣亡。
黃繼光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高喊著"沖啊!為黃繼光報仇!"踏著黃繼光爬行過的道路,很快佔領了陣地,全殲守軍兩個營。
2、胡修道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和班長等3人堅守在597.9高地的一個陣地上,敵軍200多人蜂擁般向他們沖來。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他們沉著迎戰。
當敵軍離陣地前沿還有三四十米時,胡修道奮力擲出幾根爆破筒,班長也投出幾枚手雷,炸倒七八十個敵人,其餘敵軍連滾帶爬地逃下山去。不久,班長奉命調往別處陣地。
胡修道等冒著敵軍密集的炮火,又打退小股敵軍的多次沖擊。這時,成群的敵軍快要爬上左側不遠的10號陣地,情況十分危急,胡修道果斷地與戰友滕士生帶著手榴彈前去支援,打退了敵軍。
在滕士生負了重傷,敵軍又有約兩個營的兵力上撲來時,胡修道一人堅持戰斗,奮不顧身地把手榴彈、手雷一個接一個地向敵軍投去,不停地在敵群中爆炸,最終將敵軍打退,守住了陣地。
在此次戰斗中,胡修道連續打退敵軍41次沖擊,殲敵280餘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3、牛寶才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為奪取上甘嶺,在志願軍防線的中部打開缺口,發起「金化攻勢」。戰斗異常激烈,597.9高地半小時就落下炸彈7、8萬發。
牛保才冒著猛烈的炮火搶接電話線,他的左腿不幸被敵軍炮彈彈片打斷,血流如注。但他忍著巨痛,拼盡最後的力氣爬到斷線的地點,用嘴咬住一個線頭,又用一隻手拉住另一個線頭,讓電流通過自己的身體接通線路,保證了部隊的通訊聯絡長達3分鍾,直至壯烈犧牲。
志願軍領導機關為這位英雄的電話兵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級英雄」稱號。
(1)喊過嶺的故事電影迅雷下載擴展閱讀:
一、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據有關統計,中國為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共消耗各種作戰物資560餘萬噸,戰費62.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當時的25億美元)。
美國官方公布美國人在朝鮮戰爭中的作戰減員共計142091人,其中陣亡33629人,負傷103284人,失蹤或被俘5178人。
美國在朝鮮戰爭紀念牆上公布的數字為陣亡54246人,失蹤8177人,被俘7140人,傷103284人,總計172847人。美國在戰爭中的戰費支出是400億美元,消耗作戰物資7300餘萬噸。
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1953年8月14日公布,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包括斃、傷、俘)109.3萬餘人。
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布的「聯合國軍」傷亡總數是147萬餘人。美國與韓國官方公布各自作戰減員數字總和為113萬餘人。(不包括其他「聯合國軍」作戰減員)
二、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
戰斗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許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沖鋒。
戰役的第二階段就是最艱難的坑道斗爭階段,597.9高地共有三條大坑道,八條小坑道和三十多個簡易防炮洞。
當時三條大坑道和五條小坑道都在守備部隊控制下,其中八連進入的一號坑道是主坑道,位於1號陣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長近80米,高1.5米,寬1.2米,左右還各有一個叉洞,頂部是厚達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兩個洞口都向北朝著五聖山方向。
㈡ 我特別喜歡劉邁,覺得她好有氣質,她結婚沒有
是不是看了大劫難二姑娘後的感覺~? 跳秧歌那裡真的很迷人··
㈢ 大劫難的電影《大劫難》
演員
劉邁 飾 二姑娘
梁思琪 飾 小子
孫薦璽 飾 五孩兒
大江一郎 飾 川島
魯秋實 飾 小子爹
宋冬梅 飾 小子娘
周宏賽 飾 春陽
李文安 飾 紀大哥
都築善幸 飾 井村
堤裕暉 飾 川島雄二
渡邊秀代 飾 川島太太
攝影:肖風
美術:戚粟
錄音:晁軍
作曲:劉邁 一九三一年,東北的莊稼還沒收完呢,日本人翻臉了;秋天裡還客客氣氣的日本「商人」川島,轉過身兒的功夫就誰也不認了。連相處了十好幾年的朋友、小子爹都被他給嚇著了。
從此,本該安寧的西台屯充滿了腥風血雨。
說來小子爹也不是凡人,也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大戶人家;方圓百里都是他家的土地。雖然沒有兒子延續家業,可老來得女也是高興不已,取名小子,並把她當成個男孩兒養。長工的兒子春陽,就是雇來專門陪她玩兒的。春節快到了,小子的二姑、村裡有名的浪不丟兒二姑娘提前就張羅開了,沒想到,川島又派人來她家繳糧了,這一回日本人打著收糧的幌子,實則是為日本開拓團掃清障礙而來,他們血洗了西台屯,逼迫小子爹當漢奸,大批的日本人就這么住進了村子,開拓團就這么大模大樣地圈走了中國人的土地。躲進山裡的二姑娘發誓,這輩子啥都不幹了,非把日本人整走不可 2010年首部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的影片《大劫難》於2010年8月16日下午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辦了首映式,導演肖風攜主演劉邁、梁思琪、孫薦璽、大江一郎等出席活動。在華夏執行董事長谷國慶的帶領下,多家院線的代表上台表示了會為這部影片安排最好的檔期。
新視角震撼民族心靈
以往抗戰題材的影片大多是男人戲,寫軍人、寫大事件、追求恢宏氣勢的居多,而該片打破了固定模式,選取了發生在東北地區西台屯的歷史事件,從關東女為愛復仇殺鬼子這一獨特視角去直面殘酷的戰爭,這在過去的經典影視作品中是極為少見的。導演肖風談到,最初的時候也曾計劃把片子拍得「好看」,加入很多驚心動魄的大場面。但當他來到東北實地取材後,便改變了這個初衷,本著對歷史的尊重重現了當年發生在那片黑土地上的真實故事。「片子可能和大家以往看過的抗戰題材不同,雖然我們刪掉了一些畫面,依舊有些殘忍的鏡頭,就當參觀了一次歷史紀念館吧。」
多角度塑造性格人物
女主角劉邁在影片中飾演了一個有些驕橫有些哀怨的滿族落寞貴族,一個抽著煙袋扭著秧歌的東北女人,一個寧願做鬼也不放過日本強盜的烈女。這是她繼《清水的故事》、《喊過嶺的故事》和《海的故事》後,第四次在肖風的電影中擔當主角。與此同時,她還是影片片尾曲的詞曲作者兼演唱者。
本片除了中國演員外,還有一位日本演員大江一郎加盟,飾演反派角色川島。大江自己介紹說,川島本來是個商人,來到東北收購糧食,戰爭後他成為當地指揮官,將土地據為己有,身份也從「徵收糧食」到了「收獲糧食」 。談起影片,他熟練的用中文講道,「希望大家看完影片後能感到氣憤,體會到戰爭的可怕」。
大規模全力推廣
《大劫難》於2010年8月20日在全國上映。發行方華夏公司董事長谷國慶表示,除了這場北京的首映式外,劇組還將赴杭州等地進行宣傳。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大劫難》於2010年 8月20日正式登陸全國各大影院。《大劫難》是第五代導演肖風繼《現代鄉村三部曲》後的又一戰爭力作,在微博上引發了眾多明星力挺。
電影人程青松在微博上發出支持電影《大劫難》的消息後,得到了眾多觀眾轉發力挺。除了普通的觀眾,還有黃曉明、姚晨、董璇、梁靜、顏丹晨、秦海璐、蔡康永等不少明星大力支持。台灣導演戴立忍,香港導演陳國輝、夏永康,中國第六代導演王小帥等在新媒體新浪微博上力薦《大劫難》,著名演員黃曉明在個人微博發出「支持中國電影!」的振聾發聵的號召,董璇說,「支持《大劫難》!支持肖風導演!支持國產電影!」。
台灣演員劉若英更是發微博寫到:看到好多的朋友討論起《大劫難》,想起多年前我拍的《南京1937》,天災無法預測,人禍則需避免,歷史更需我們謹記。請大家多多支持。
《大劫難》是一部誠意之作,雖然在拍攝期間很低調,但是電影試映之後,得到眾多影評人的好評。明星陳坤、趙薇、劉若英、周筆暢、姚晨、董璇、井柏然、楊冪、海清、黃海波、顏丹晨、譚維維、左小青、張歆藝、郝蕾、李小璐、潘婕、程琳、田原、宋曉波、易慧、劉爽、楊紫茳、孫堅、韓曉、洪啟,台灣演員吳佩慈,陳亦飛、主持人柯藍、曹滌非、沈凌、大左、秋微、翁航融;《中國新聞周刊》主編朱學東、《南都娛樂周刊》主編陳朝華、教育家徐小平,作家北村,作詞人洛兵、李廣平,詩人大仙,俞心樵,葉匡政也都在自己的微博轉發推薦了《大劫難》。截止19日,新浪微博有4284名網友轉發力挺,楊冪井柏然周筆暢都年輕明星等的微博轉發後的評論超過1000條,總計評論遠遠超過10000條,引爆了新浪微博的「蝴蝶效應」。
《大劫難》選取了發生在東北地區西台屯的真實歷史事件,《青年電影手冊》主編程青松認為,從關東女為愛復仇殺鬼子這一獨特視角去直面殘酷的戰爭,「不是狹隘的復仇,而是體現了生命本身不屈的精神。」據悉,《大劫難》已於2010年8月20日起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對戰爭中付出慘烈犧牲的普通百姓寄予回憶和紀念。
㈣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簡介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簡介:
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來到白骨洞。白骨夫人施妖法,一變少婦,二變迷童,三變老叟,抓住唐僧。悟空以變制變,除掉白骨精,救出師傅和同伴,卻被師傅.八戒誤會為是濫殺無辜,痛被念金剛咒,逐出師門。
孫悟空返回花果山後,唐僧、沙僧中計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花果山請孫悟空來救師父。孫悟空設計誘使白骨精重又變化成村姑、老嫗和老丈的模樣,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來面目,痛悔自己不該亂發善心,不分人妖,逐走孫悟空。經過激戰,消滅了白骨精及眾妖魔。
一打:山野里出現一位年輕村姑,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
打死了妖精的替身,妖精則靈魂出竅逃走了。
二打: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這樣的傷心可以說是肝腸寸斷、悲痛欲絕、痛不欲生)
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 (看俺老孫一棒!)。妖精又靈魂出竅逃走了。
三打: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
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雲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死後化作了一堆白骨。
白骨精,《西遊記》中唐僧在西天取經途中遇見的眾多美女妖精之一,她作為妖精的種類是「屍魔」,原著中孫悟空揭示她的本相是一隻僵屍。
「白骨精」最早出現於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是一個多年成精的妖魔,擅長變化,狡猾又通曉人類的弱點。變化的女子形象眉眼生動而嫵媚多嬌,是個非常著名的妖怪,在中國甚至亞洲的其它國家可以稱為家喻戶曉。
㈤ 有哪些幼兒英語啟蒙教育的動畫片呢,在哪裡
《悠優寶貝啟蒙學堂幼兒英語啟蒙動畫片全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本系列課程面向3-6歲的幼兒園寶寶,以英語啟蒙為主,還包含豐富的藝術、科學、數學、健康、社交、建構、安全內容。本課程根據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設定,以幼兒認知與發展和發展適宜性實踐理論進行課程搭建,通過構造快樂課堂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每天學習一分鍾,寶寶成長一大步!
㈥ 盜墓筆記有哪些電視劇或電影謝謝。
1、網劇《盜墓筆記》2014年出品,由李易峰,楊洋,劉天佐,張智堯,魏巍,唐嫣,張曉晨,鄭佩佩等主演。主要改編自其中的《七星魯王宮》(《盜墓筆記》系列小說中的一部)
2、電影《盜墓筆記之七星魯王宮》2016年出品,由井柏然,鹿晗,王景春,馬思純等主演。主要改編自其中的《蛇沼鬼城》和《藏海花》。(《盜墓筆記》系列小說中的兩部)
3、盜墓筆記前傳《老九門》2016年出品,由陳偉霆、張藝興、趙麗穎(特邀)領銜主演的民國懸疑劇 。《老九門》的時代背景先於《盜墓筆記》,改編自南派三叔同名小說《老九門》,主要講吳邪和張起靈爺爺輩的故事。
4、盜墓筆記後傳《沙海》2018年出品。由吳磊、秦昊、張萌、楊蓉、季晨、張銘恩等人主演的現代探險題材電視劇。該劇改編自南派三叔同名小說《盜墓筆記少年篇·沙海》。
(6)喊過嶺的故事電影迅雷下載擴展閱讀:
《盜墓筆記》是一本最初連載在起點中文網上的小說,後由中國友誼、時代文藝、上海文化於2007年-2011年陸續出版發行,作者南派三叔。《盜墓筆記》系列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其堪稱近年來中國出版界的經典之作,獲得百萬讀者狂熱追捧。南派三叔也憑此作名滿天下,躋身中國超級暢銷書作家行列。
《盜墓筆記》分卷概要:
1、盜墓筆記一 包括《盜墓筆記第一卷 七星魯王》和《盜墓筆記第二卷 怒海潛沙》。
2、盜墓筆記二 包括《盜墓筆記第三卷 秦嶺神樹》和《盜墓筆記第四卷 雲頂天宮(上)》。
3、盜墓筆記三 包括《盜墓筆記第五卷 雲頂天宮(下)》和《盜墓筆記第六卷 蛇沼鬼城(上)》的部分內容。
4、盜墓筆記四 包括《盜墓筆記第六卷 蛇沼鬼城(上)》的部分內容和《盜墓筆記第七卷 蛇沼鬼城(中)》。
5、盜墓筆記五 包括《盜墓筆記第八卷 蛇沼鬼城(下)》、《盜墓筆記第九卷 謎海歸巢》和《盜墓筆記第二季》的部分內容。
6、盜墓筆記六 包括《盜墓筆記第二季 陰山古樓》和《盜墓筆記第二季 邛籠石影》的部分內容。
7、盜墓筆記七 包括《盜墓筆記第二季 邛籠石影》的剩餘部分內容。
8、盜墓筆記八 包括《盜墓筆記(捌)大結局》上下兩冊。
詳細資料:網路:盜墓筆記
㈦ 三國演義第一回主要內容
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東漢末年,朝政衰敗,豪傑紛爭,民不聊生。但張飛私人庄後的桃園卻蜂蝶紛飛,桃花灼灼,一派喜氣景象。與外面環境相比,正可謂冰火兩重天。此時此處的「桃園」或許為了追求夢想中「陶園」,正在孕育著對今後極具影響的重大革命。
桃園里,躊躇滿志的劉備與關羽張飛佇立在擺放烏牛白馬禁品的台前,三人指天跪地明誓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然後一仰脖子,把那碗紅彤彤的雞血酒一次而盡,從此義結金蘭,定為生死兄弟。
該回主要角色簡介:
1、劉備,字玄德,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他本是東漢皇帝的遠親。自從桃園結義後,請出諸葛亮,才和魏、吳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劉備於公元221年稱帝,國號為漢,建都成都。公元223年,劉備病死在蜀國。
2、關羽,字雲長。公元200年劉備戰敗,關羽被曹操俘虜,極受優禮,並被封侯,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當得知劉備下落時,過五關斬六將,攜劉備家眷返回,成為封建社會忠孝仁義的楷模。他雖在三人中排行老二,但卻死得最早,於公元219年孫權襲荊州時被殺。
3、張飛,字翼德,是魯莽英雄的代名詞。不過,他在長坂坡上的壯舉,至今仍是美談。遺憾的是他在公元221年劉備發兵攻吳為關羽報仇,臨行前被部將刺殺,留下一世英名。
㈧ 推薦幾部農村片電視劇
農村類型的電視劇有很多,比如《啊父老鄉親》、《二龍湖愛情故事》、《鄉村愛情10》、《紅高粱》、《老農民》、《初心》、《民兵葛二蛋》、《傻春》、《我的父親母親》等。
一、《啊父老鄉親》
《老農民》是由山東影視集團製作的農村題材電視劇,並由張新建、高滿堂聯合執導,陳寶國、馮遠征、牛莉、蔣欣等人主演。
該劇講述了由北方農村的一場土地改革所引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關注中國當代農村現實生活和農民精神世界60年的發展演變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