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故事的故事》 這是其中第三個故事
《故事中的故事》是由Archimede、Le Pacte等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奇幻片,該片由馬提歐·加洛尼執導,薩爾瑪·海耶克、文森特·卡索等人主演。該片改編自17世紀由吉姆巴地斯達·巴西耳創作出版的那不勒斯語童話故事集《五日談》
五日談中的三個故事改編,整部影片環繞三個故事的穿插絲絲相扣,最後以主角們出場相聚圓滿落幕。然而這個圓滿背後,卻是繼續的墜落腐化。
這是三個國家,三段故事。
1.女王之愛
女王很想要個孩子,然而她卻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採取巫師的偏方後,心疼妻子的國王下水殺死水怪,自己也負傷而死。求子心切的女王絲毫沒朝自己丈夫的遺體致敬緬懷,而是立馬拿著心臟煮偏方去了。
受到葯氣感染的女僕和女王同時生下孩子。倆人性格相似容貌相似。女王不允許身為貴族的兒子和貧民兒子玩好,處處拆散以致偏執。最後化身怪物追殺貧民兒子,卻被自己兒子一見刺死。
女王的母愛近乎控制。這是第一個用愛控制的故事。她認為王子是自己的,不允許與他人分享。與其說隔絕兒子與貧民的相處,更不如說隔絕兒子與其他人的交往,因為她愛王子。愛到只想讓王子依賴她,並付出同等的愛。一旦對方沒有灼熱的回應,那就勢必採取更加嚴酷而瘋狂的隔絕。
2.丑婦之愛
丑婦是一對姐妹。姐姐愛上了年輕花心的國王,在國王贊揚她的歌聲後希望嫁給他。而妹妹單純爛漫,一輩子和姐姐蝸居在破舊小屋,除了姐姐裝不下另一個人。
姐姐為了嫁給國王,不惜採取人工粗暴拉皮法。哪怕明知第二天自己真身會被國王看見,哪怕被丟下窗口體驗生死,得到黑魔法變成美女後,還是義無反顧愛著國王,絲毫沒有復仇或者擺架子的想法。
而大婚當天,天真妹妹也穿著禮服來了。老婦臉少女心,她也固執的認為姐姐依然屬於自己,躲在國王卧室中,一次次朝賓客們炫耀那是我姐姐。終於被姐姐趕出城堡。偏執的妹妹請求理發師給自己拉皮。於是一個沒有皮膚,滿身是血的老婦跌撞著走向城堡。
姐姐成為王後,然而結局中可以窺見,她的魔法時效已經過去,皺紋衰老迅速襲來,國王的驚訝和她的結局被定格在影片後。這次姐姐恐怕沒有那麼幸運逃過一死。
這是第二個用愛控制的故事。姐姐對國王的控制,明知道自己不是國王的菜卻趕鴨子上架。明知道自己年老色衰卻不放棄。她對國王的,迷戀超越自私,更近乎於病態。她的世界只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國王不喜歡我?而她的潛台詞是,國王應該喜歡我啊。同樣,天真妹妹的思路和姐姐一樣,她容不得自己被忽視,容不得和姐姐分開一分一秒。她對姐姐的愛也形成控制,終於讓姐姐受不了而趕她出城堡。
你是我的,你就是我的。這是控制之愛的思維邏輯。
3.野人之愛。
國王養了個大虱子。虱子死後他悲痛欲絕,剝皮展示。能夠猜出虱子皮的人就能夠娶公主。
而野人猜中了,於是金枝玉葉的公主陛下只能和他回到懸崖峭壁,過著吃生肉住洞穴的生活。
然而公主分分秒想逃離這種生活。懸崖對面的馬戲團一家表示能夠救出公主。然而野人畢竟是開掛的,馬戲團一家在救出公主後都被殺死,公主瑟瑟發抖,野人很失望,想殺了公主但於心不忍。 最後溫柔的拍拍肩,示意公主坐上來帶她回家。公主感動的哭了,謝不殺之恩後反殺。
雖然許多人都認為公主絕情野人痴情,然而對你好並不代表你就要接受。告白不一定就能成功。倘若這世界都是兩廂情願,那麼進化論也就不成立。
野人對公主的控制就是,我愛你,我得到了你,你就必須是我的。他沒有考慮公主是否想過這樣的生活,沒有和公主心對心的交流哪怕一秒。因為他是野人,他的智力也許只停留在識別虱子皮上,卻不可能感受女性的千思萬緒。
這三個關於控制的故事,無一例外,都冠上了愛的名義。
Ⅱ 電影《安娜與國王》歷史上真有其是嗎
改編自1944年出版的瑪格麗特蘭登(Margaret Landon)著作《安娜與暹羅王》。
1862年:安娜在新加坡教書。當時她守寡,育有一兒一女。在暹羅駐新加坡領事的推薦下,帶著兒子路易赴暹羅,教導皇家子弟和女士英文,月薪100美元。
1867年:安娜赴美國度假,之後再也沒有回暹羅。
1868年:蒙庫王駕崩,15歲的朱拉隆功王子繼位。
1870年:安娜已定居美國,在《大西洋》月刊發表第一篇文章「在暹羅王宮的英國女教師」。之後陸續發表一系列文章。
1915年:安娜在加拿大蒙特里逝世。
1944年:瑪格麗特·蘭登出版《安娜與暹羅王》。
1946年:黑白電影《19世紀英國教師的真實故事》在奧斯卡金像獎贏得最佳攝影和最佳美術獎。
1951年:尤伯連納主演的百老匯音樂劇《國王與我》上演。結果大受歡迎,創下1246場的記錄。
1956年:《國王與我》電影版面世,同樣由尤伯連納主演,贏得奧斯卡影帝,影片也得到其他4個金像獎。
1972年:故事再重拍成13集電視劇,尤伯連納再演國王。
1996-97:新版《國王與我》音樂劇再次上演,贏得4項東尼獎。
1999:動畫版《國王與我》在年初面世。周潤發主演的新版《安娜與國王》電影,則在12月17日於美國首映。
--------------------------------------------------------------------------------
歷史真相vs虛構故事
●安娜的背景
故事:來自高尚的上流社會家庭。
真相:在印度度過童年時期,母親也許是嫁給英國軍人的印度婦女。
●朱拉隆功
故事:在安娜離開暹羅後求她回來。
真相:朱拉隆功從來沒有求過安娜,也沒有聘請過任何外國教師回泰
國。相反地,他喜歡把孩子送到外國留學。
●蒙庫王
故事:脾氣古怪、殘暴
真相:負責任的父親,尊重孩子的自立,謙遜
●安娜與國王的關系
故事:安娜在國王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互相愛慕。
真相:安娜與國王只見過幾次面。日理萬機的國王,也沒有必要與一
個小小的教師周旋。
●安娜的教師角色
故事:傳授西方知識、宗教、民主思想,成為朱拉隆功王子的軍師。
真相: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不懂皇室禮儀,甚至可能沒真正有機會
教導過皇室後裔。
●安娜的東方知識
故事:安娜是一名東方專家。
真相:並沒有真正與宮廷外的人士接觸,對泰國社會認識不深,甚至
沒有真正地學好泰語。
●安娜著作的真實性
故事:安娜堅持所寫的都是真實情況。
真相:安娜面臨經濟困境,向美國朋友請教什麼樣的故事最能賣錢,
並證實「煽情的東方色彩」和「解放奴隸的精神」最符合當時的美國
人口味。
●關於地窖
故事:國王的妃子被關在地窖中。
真相:以當時的曼谷土壤來說,根本不可能有地窖。
●殘忍習俗
故事:建立新宮殿時以活人作犧牲品、採用火刑。
真相:泰國人從來沒有這樣的傳統。
Ⅲ 《安娜與國王》是真實的故事嗎
《安娜與國王》是真實的故事。本片根據史實改編而成,是一部場面浩大的浪漫愛情電影,重新詮釋了寡居的英籍女教師安娜里歐諾文以及暹邏(或十九世紀泰國)國王之間著名的愛情故事。
故事講述了里歐諾文太太在抵達泰國之後,立即遭遇難以克服的障礙。她是個帶著稚子的年輕寡婦,必須適應在傳泰國社會中的地位,同時負責教育孟卡國王的五十八名子女。
《安娜與國王》改編自1944年出版的瑪格麗特蘭登(Margaret Landon)著作《安娜與暹羅王》。
1862年:安娜在新加坡教書。當時她守寡,育有一兒一女。在暹羅駐新加坡領事的推薦下,帶著兒子路易赴暹羅,教導皇家子弟和女士英文,月薪100美元。
1867年:安娜赴美國度假,之後再也沒有回暹羅。
1868年:蒙庫王駕崩,15歲的朱拉隆功王子繼位。
1870年:安娜已定居美國,在《大西洋》月刊發表第一篇文章「在暹羅王宮的英國女教師」。之後陸續發表一系列文章。
1915年:安娜在加拿大蒙特里逝世。
1944年:瑪格麗特·蘭登出版《安娜與暹羅王》。
(3)描述女國王的故事的電影擴展閱讀:
「總是讓人吃驚的是,有意義的時光總是只佔生命的一小部分。經常是,還沒有開始,就已經過去了。」「即使它照亮了未來,並讓人無法忘記那個主人公。」「安娜,就是這樣照亮了暹羅。」在影片結尾朱拉朗康王子這樣獨白。
英國婦女安娜受國王蒙空聘書前往暹羅做宮庭教師。由於東西方文化及各自性格上的差異,她與國王的子女乃至國王本人時有沖突,安娜屢次欲走。但是隨著了解的加深,安娜獲得了王室的認可並與國王蒙空互生情愫。
影片中安娜代表著西方文化,而她所處的暹羅人物環境則代表了東方文化,因此整部電影穿插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與沖突。
國王蒙空聘請安娜作為王族子弟的教師,讓西方文化深入到宮廷內部,這一點足見蒙空學習西方的決心,也是安娜能夠忍受文化沖突而留下來的支撐力量。畢竟安娜所教的是暹羅將來的繼承人,而事實上,安娜的西方教育對朱拉朗康在他繼位後所推行的改革有著深遠的影響。
安娜其人,充滿了自由精神,是勇敢堅強的女性代表,也是智慧的人,令高高在上的國王蒙空也佩服的英國女人。
從這部電影中,不僅能夠了解東方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而且可以從一系列的東西方文化沖突中認識到文化的差異沖突,也進一步認識到摒棄文化中心主義、消除文化歧視和偏見、對異文化的包容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Ⅳ 《西遊記之女兒國》講的什麼故事,和原著有出入嗎
《西遊記之女兒國》是今年一部比較熱門的開年電影,改編自名著《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路上,途經女兒國所發生的故事。但在影片上映之後,很多觀眾發現電影與原著有著一些變動,同時,電影還有著以狗血愛情為主線、扮相奇怪等多方面的問題。
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觀點,如果完全將小說照搬上來,是大不必要的。按照自己對原著的思考進行改編創作,一點問題都沒有,但似乎很多觀眾的思維普遍都是守舊,一切以原著至上。抱著過去經典的模式,不願意接受新東西。而電影中趙麗穎與馮紹峰從演技層面來講,還是達標的,至於劇情,便各有看法了。
Ⅳ 有哪些關於英國王室的電影值得推薦
比如說《皇室風流史》,《穿普拉達的女王》,《公主日記》,《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國王的演講》,《英國人在紐約》,《女王》,《伊麗莎白》,《公爵夫人》,《年輕的維多利亞》。
Ⅵ 你上次說的那個女性國王的電影,很想我現在要找的電影 我是90年代看的了,印象很模糊,希望和你交流下。
女兒國
西遊記裡面的嘛
Ⅶ 求一部外國老電影,講的是一個女人嫁給國王,後來稱為女王的故事
劇情倒是很像凱拉奈特莉的《公爵夫人》
Ⅷ 安娜與國王的影片簡介
在這部影片中,黛博拉·蔻爾扮演英國寡婦安娜,她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來到了暹羅國(泰國的舊稱),為該國多妻多子的國王(尤·伯連納飾)作家庭教師。安娜與國王之間的文化沖突只是他們之間復雜關系的一個方面,通過安娜,國王了解到了西方現代文明精華和內涵。同時,安娜也認識了對於東方一個帝王來說,維持自己的尊嚴以及維護他的子民的內俗習慣是多麼的重要。在成功的舉辦了一次招待外國貴賓的晚會之後,安娜和國王為了慶祝,跳起了勢情的舞蹈,但最終卻被兩個人之間的爭吵打斷了,原因是國王的新王妃竟敢愛上了別人,而安娜認為國王對她的懲罰太過殘酷了。盡管兩人之間有很多不和協,安娜與國王還是取得了互相尊重,並且都愛上了對方。
Ⅸ 有沒有什麼講皇室里的歐美電影
電影:
1.《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艾米莉·布朗特(她比較新的一部《狂野目標》也很好看,裡面有羅恩哦~)
2.《絕代艷後》--克爾斯滕·鄧斯特 (此電影以華麗服飾為主要亮點,劇情倒一般)
3.《女王》傳記/劇情--海倫·米倫 (1997年,黛安娜王妃在巴黎因為車禍意外身故的消息傳出後,舉世震驚,英國國內更是哀聲一片。悲痛欲絕的民眾對以伊麗莎白女王為首的英國王室表現出來的冷漠和迴避態度十分不滿,一時間群情激憤,反王室的情緒高漲不下,戴妃之死讓英國王室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中。而首相托尼·布萊爾剛剛走馬上任就面臨這樣一個棘手的局面,一面是哀痛憤怒的英國民眾,另一方面是竭力維護傳統、避而不出的英國王室。身處峰頭浪尖、壓力重重的「平民首相」布萊爾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撫平民眾的不滿與怨氣,讓女王與人民的關系恢復往日的和睦,同時確立起自己的聲望和威信。)
4.《伊麗莎白·黃金時代》傳記/劇情--凱特·布蘭切特 (主要記敘伊麗莎白一世在處理國家事務,應對政敵,以及面對自己感情生活等諸多方面的故事,記錄了她人生處於輝煌成熟階段的事跡。P.S.凱特確實為最具女王面象的女演員了)
5.《麻雀變王妃》--朱麗婭·斯蒂爾斯 (平民女孩在大學偶遇王子同學,成就浪漫姻緣,灰姑娘變身王妃)
6.《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斯嘉麗·約翰遜,娜塔莉·波特曼 (演繹了十六世紀英國皇室一段香艷而「骯臟」的歷史。兩位漂亮女星讓這部歷史宮廷劇增添了別樣風情)
7.《路易十四的情婦》--蘇菲·瑪索 (十七世紀路易十四時代,小鎮少女瑪姬為追求戲劇藝術,與詩人、劇作家以及最後路易十四之間的各種糾纏瓜葛。影片開頭,瑪姬跳艷舞的場景已成了經典鏡頭,不由得被蘇菲·瑪索的美麗與靈動征服)
8.《瑪戈皇後》--伊莎貝爾·阿佳妮 (法國影壇的宮闈巨制,改編自大仲馬的文學名著。伊莎貝爾·阿佳妮擔綱飾演瑪戈,她原是國王的妹妹,卻遭三個兄弟視為性慾俘虜。母後凱瑟琳是家族領袖,為了達成政治陰謀而將信奉天主教的瑪爾戈許配給新教的亨利國王為妻。婚禮過後,即發生宗教大屠殺,新教徒拉莫在危急關頭為瑪爾戈所救,其後更跟她墜入愛河。)
又一部歷史宮廷片,不過私以為伊莎貝爾·阿佳妮是所見之中最好看最難忘的皇後扮演者,身上總是透著股絕望的美麗。
以下幾部算不得徹底的皇室宮廷片,但基本是以此為背景,多少牽扯了點,有點像歐美的古裝片,都是推薦了劇情好看的片子~~
9.《女伯爵》哥特式風格--朱莉·德爾比【P.S.這是女主自導自演的片子,了不起~】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17世紀的匈牙利,女伯爵伊麗莎白的美貌遠近馳名。自從她的丈夫在戰爭中死去,年華漸漸老去的她一直寡居在城堡里。在一次宮廷舞會上,伊麗莎白遇到了英俊多情的貴族青年伊斯特凡,兩人共墜愛河。而兩人之間的私情遭到了伊斯特凡父親的堅決反對,他強行把兒子送往丹麥,並為他物色了更年輕的結婚對象。伊麗莎白備感失落,向女巫安娜求助駐顏之法,以挽回愛情。傳說中,處女的鮮血有駐顏奇效,為了保持自己的美麗,伊麗莎白秘密地謀殺了650名處女,用她們的血來沐浴。而等待著伊麗莎白的並不是愛情的回歸,1610年,這個臭名昭著的女人被監禁,四年後死於獄中。)
10.《公爵夫人》--凱拉·奈特莉 (本片以18世紀的話題人物德文郡公爵夫人——喬治安娜(喬治亞娜·卡文迪許)的故事為藍本,根據阿曼達·弗爾曼所著的人物傳記改編。喬治安娜是一位當時有名的美人,但也遭到過很多非議。她生活奢華、揮霍無度、愛好賭博,欠了一屁股的債,但同時也極有才氣、熱衷於政治。許多人都為其傾倒,不幸的是,她的公爵丈夫卻對她非常冷漠,反而與其閨中密友發生婚外情。而喬治安娜也有著自己的情人,幾個人間的感情糾葛,就在同一屋檐下上演,向人們展示了喬治安娜如何從一個懵懂的小姑娘成長為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
11.《莎翁情史》--溫格尼斯·帕特洛 (這個應該是家喻戶曉了~還是再次推薦一下,主要是因為整個畫面和場景設置頗為唯美~)
電視劇:
1.《度鐸王朝》-- (本劇主要講述年輕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人生和愛情,涉及其在位(1509-1547)近四十年中的早期統治。除了重點講述他的愛情生活,包括Catherine of Aragon和聲名狼藉的Anne Boleyn。本片還將聚焦亨利八世在位時最著名的一些政治關系,比如和哲學家Sir Thomas More,紅衣主教Wolsey(英格蘭當時的天主教堂領袖,後與羅馬教廷決裂),Charles Brandon,Suffolk公爵以及亨利八世的密友。)
2.《亂世妖姬》--歷史迷你劇The Devil's Whore (故事發生在17世紀英國內戰伊始之時,議會派與保皇派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皇族貴戚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Angelica Fanshawe本是一個平凡的貴族女子,但戰爭的洗禮讓她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和皇族與議會派將領之間的糾纏更令她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懷疑。)
其實有很多歐美古裝的電影或者劇都很好看,尤其是BBC打造的迷你短劇,尤為經典。推薦樓主有空可以看看~~比如《指匠情挑》(首推!懸疑、反轉劇~精彩),《南方與北方》(若能遇到Mr. Thornton一樣的男子,實在三生有幸~) ,《錦綉佳人》,《苔絲》,《艾瑪》,《名利場》,《傲慢與偏見》,《荒涼山莊》,《諾桑覺寺》,《簡愛》,《靈契》,《南希的情史》,《明亮的星》,《成為簡·奧斯汀》,《道雷·格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