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一個人開著飛機有一個人開著車開飛機的給那個開車的指揮路那是什麼電影外國片
《極品飛車》2014
導演: 斯科特·沃
編劇: 喬治·蓋汀斯 / 約翰·蓋汀斯
主演: 亞倫·保爾 / 達科塔·約翰遜 / 伊莫琴·普茨 / 邁克爾·基頓 / 多米尼克·庫珀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動作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菲律賓 / 愛爾蘭 /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4-03-14(美國/中國大陸)
片長: 130分鍾
又名: 極速激戰(港) / 極速快感(台)
㈡ 沒有螺旋槳的東西是什麼梗沒有螺旋槳照樣飛是哪部電影
該梗出自1984年喜劇電影《鐵板燒》中的一段台詞,劇中男主在菲律賓旅遊時,找了2個當地人租了一架號稱全菲律賓僅此一架且最豪華的飛機,結果這架飛機還沒起飛,機翼就掉了下來,之後輪子、螺旋槳也紛紛掉落,期間,開飛機的人還說“不用害怕,一個螺旋槳照飛。你們不用怕,沒有螺旋槳也照飛。”最後所有人都掉進了海里。㈢ 求電影名(美國、飛機失事、荒島、喜劇、男女)
片 名:Six Days Seven Nights (1998)
別 名:6 Days 7 Nights(1998)
譯 名:六天七夜 / 六日狂奔七夜情 / 6天7夜
導 演:伊萬·瑞特曼 Ivan Reitman
主 演: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 Quinn Harris
安妮·海切 Anne Heche .... Robin Monroe
大衛·修蒙 David Schwimmer .... Frank Martin
傑奎琳·奧拉德絲 Jacqueline Obradors .... Angelica
Temuera Morrison .... Jager
埃里森·傑尼 Allison Janney .... Marjorie, Robin's Boss
Douglas Weston .... Philippe Sinclair, Resort Manager
克里夫·科蒂斯 Cliff Curtis .... Kip
丹尼·特喬 Danny Trejo .... Pierce
Ben Bode .... Tom Marlowe, Helicopter Pilot
Derek Basco .... Ricky, Helicopter Crewman
艾米·塞德麗絲 Amy Sedaris .... Robin's Secretary
Long Nguyen .... Pirate
Jake Feagai .... Pirate
John Koyama .... Pirate
上 映:1998年06月12日 ( 加拿大 )
地 區: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英語 德語
評 分:5.6/10 ( 12,001 票 )
顏 色:彩色
聲 音:DTS Dolby Digital SDDS
時 長:101 分鍾
類 型:喜劇 愛情 冒險 動作
分 級:西班牙:T 德國:6 阿根廷:13 葡萄牙:M/12 澳大利亞:M 法國:U 瑞典:11 芬蘭:K-12 比利時:KT 荷蘭:AL
劇 情:
奎因·哈里斯(哈里森·福特)是個脾氣暴躁的貨機駕駛員,只管開著飛機來往運送貨物,不太喜歡與人打交道。而與未婚夫一起來度假
的紐約雜志女編輯羅賓(安妮·海切)則是個話多想法也多的姑娘。這次是她長久以來盼望的度假旅行。令人掃興的是,雜志社通知她必須提
前返回處理急務。羅賓只好用錢買通奎因,搭他的貨機返回大溪地。誰知,飛行被暴風雨所阻,他們被迫降落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兩個人
在一起共度六天七夜。經歷了一系列驚險事件之後,彼此竟不可思議地相愛了……
㈣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六天七夜/6天7夜 Six Days Seven Nights (1998)
導 演: (伊萬·瑞特曼 Ivan Reitman)
主 演: (哈里森·福特@哈里遜福特 Harrison Ford) (安妮·海切 Anne Heche) (大衛·修蒙 David Schwimmer) (傑奎琳·奧拉德絲 Jacqueline Obradors) ( Temuera Morrison) (埃里森·傑尼 Allison Janney)
上 映: 1998年06月12日
地 區: 美國
對 白: 英語 德語
評 分: 本站評分..7.3/10 ( 2票 )
IMDb評分5.5/10( 14482票 )
顏 色: 彩色
聲 音: 數字化影院系統(DTS)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SDDS
時 長: 101 分鍾
類 型: 動作 冒險 喜劇 愛情
分 級: 菲律賓:G 阿根廷:13 澳大利亞:M 比利時:KT 智利:14 丹麥:11 芬蘭:K-12 法國:U 德國:6 荷蘭:AL 葡萄牙:M/12 新加坡:PG 韓國:15 西班牙:T 瑞典:11 瑞士:7 瑞士:7 英國:12 美國:PG-13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奎因·哈里斯(哈里森·福特)是個脾氣暴躁的貨機駕駛員,只管開著飛機來往運送貨物,不太喜歡與人打交道。而與未婚夫一起來度假的紐約雜志女編輯羅賓(安妮·海切)則是個話多想法也多的姑娘。這次是她長久以來盼望的度假旅行。令人掃興的是,雜志社通知她必須提前返回處理急務。羅賓只好用錢買通奎因,搭他的貨機返回大溪地。誰知,飛行被暴風雨所阻,他們被迫降落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兩個人在一起共度六天七夜。經歷了一系列驚險事件之後,彼此竟不可思議地相愛了......
㈤ 搜索一個電影
碟中諜2
導 演: (吳宇森 John Woo)
主 演: (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道格利·斯科特 Dougray Scott) (桑迪·紐頓 Thandie Newton) (文·瑞姆斯 Ving Rhames) (理查德·洛克斯巴羅 Richard Roxburgh) (約翰·普爾森 John Polson)
上 映: 2000年05月24日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德國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英語
評 分: 本站評分..6.9/10 ( 11票 ) 詳細
IMDb評分5.7/10 ( 51949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數字化影院系統(DTS)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SDDS
時 長: 123 分鍾
類 型: 動作 冒險 驚秫
分 級: 巴西:14 美國:PG-13 愛爾蘭:15 冰島:16 冰島:14 馬來群島:18SG 阿根廷:Atp 澳大利亞:M 加拿大:14A 智利:TE 丹麥:15 芬蘭:K-16 法國:U 德國:16 香港:IIB 荷蘭:16 紐西蘭:M 挪威:15 新加坡:PG 西班牙:13 瑞典:15 瑞士:14 瑞士:14 英國:15 韓國:15 菲律賓:PG-13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IMF小組這次的任務是找回一批被盜的病毒,因為這種病毒擁有毀滅人類的能力。但是在行動中,小組的成員接連被殺害,而這一切都是由恐怖分子頭目肖恩-安布羅斯一手策劃的。伊森-韓特(湯姆-克魯斯飾)與前一集的好搭檔--黑人電腦天才路瑟,從澳洲到西班牙,一路追蹤安布羅斯這個可怕的敵人,並在最後關頭阻止了安布羅斯的毀滅計劃,完成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本片改編自60年代著名電視劇集,由湯姆-克魯斯親自擔任製片。片中的一些驚險鏡頭都由克魯斯親自承擔。在拍攝伊森徒手攀岩的一場戲時,克魯斯不顧製片方的勸阻,獨自在1500英尺高的峭壁上向極限挑戰。在實拍過程中,他不慎腳下打滑,幸虧抓住了身邊的保險繩才轉危為安,連觀陣的吳宇森也嚇出了一身冷汗。
㈥ 問一個不知名的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wl2uUqvyKxm2NNqyoOQiWg
《極道追蹤》是一部1991年上映的由許鞍華導演,劉德華、鍾楚紅主演的香港劇情片,故事發生於來自香港的留學生阿Ben和大陸留學生鐵蘭身上。題材靈感來自一宗中國大陸女留學生在日本火車墮軌身亡的神秘案件。
㈦ 香港僵屍片劇情,一群香港人坐飛機去馬尼拉在哪裡遇到僵屍……
陰陽路4與鬼同行
由邱禮濤導演,曾國賜和劉孝偉編劇,古天樂、孫佳君、雷宇揚、張達明、陳妙瑛、黎耀祥、黃百鳴等主演的香港恐電影。
該電影主要三組人由物的故事交錯發展而成,他們都坐同一班飛機由港赴菲律賓,其中雷宇揚等三人是無膽鬼,企圖在異鄉買春,結果卻真的碰到鬼;洪天明則是快遞公司職員,奉派將骨灰送回少女的家,卻碰到了一段浪漫的人鬼戀;古天樂與孫佳君這一對赴菲渡假的小夫妻,卻因為對配偶的愛產生懷疑而產生悲劇。
㈧ 美國電影《虎虎虎》中為何將美國拍的那麼垃圾 一直認為日本攻擊菲律賓 日本飛機還很厲害輕輕鬆鬆幹掉
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日本的軍事力量是很強大的,對比一下英國海軍跟日本海軍吧。大家都知道英國海軍曾是世界上最強的海上霸主,從大約1692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英國海軍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強海軍。現在,英國海軍仍是世界第二大海軍,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之一。
41年英國威爾士親王號反擊號等等一干軍艦被日軍陸基航空兵的1式96式轟炸機炸沉時,早習慣了自家慢吞吞劍魚的英國高炮兵驚呼窩巢這什麼飛機飛TM的這么快!這要是再領教了97艦攻的掠海魚雷99艦爆的俯沖高爆炸彈的聯合突擊,哎
舊日本海軍在1920年基本成為世界第三大海軍,日本海軍旗下的十艘航空母艦在太平洋戰爭開始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大乃至最先進的航母艦隊之一。
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共擁有戰列艦12艘,航空母艦10艘,重巡洋艦20艘,17艘輕巡洋艦,130餘艘驅逐艦,共編為十個艦隊。
那美國胡海軍實力呢?二戰開始時 美國海軍是345艘143萬噸。
戰列艦17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8艘、輕巡洋艦19艘、驅逐艦165艘、潛艇106艘, 其中太平洋艦隊為戰列艦9艘、航空母艦3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9艘、驅逐艦67艘、潛艇12艘。面對聯合艦隊已經明顯兵力不足。
通過這個對比大家很清楚看到日本海軍實力明顯高於美國(太平洋戰場軍力),所以在這么強大的海軍力量支持下日本才敢發動太平洋戰爭的信心。
這電影忠實呈現日軍攻擊珍珠港的始末。日本帝皇決定要展開攻擊,但美軍高級將領卻不把這當成一回事;他們雖然攔截了日軍的通訊,但卻把這項重要消息壓了下來,甚至對雷達上的警訊也視而不見,連發現日軍強大的海軍艦隊逼近珍珠港時都未警覺到事情的嚴重性。最後終於爆發珍珠港事件,美軍在毫無戒備下,損失慘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在二戰結束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昔日的敵對雙方:美國和日本,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坐下來,用電影共同探討觸發這一場人類浩劫的原因,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會成功的來龍去脈,故不像其它大型戰爭片那麼富有戲劇性和沖擊性,但嚴謹的製作可讓觀眾了解歷史。美國之所以失敗還是因為自己輕敵,上層對次的不重視
若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㈨ 問一下珍珠港電影里一些飛機的型號 參數
"雷在英國使用的飛機是什麼型號。哪個公司生產的 "
使用的是噴火式戰斗機,英國super mine(超級航海)公司生產安裝有8挺Browing(勃朗寧)機槍。
線條優美的 P-40 戰斗機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 1934 年出現的 P-36 戰斗機。1934 年 11 月,寇蒂斯公司開始著手設計一種懸臂式下單翼,向後收放的起落架和全金屬應力蒙皮結構的戰斗機,寇蒂斯稱其為鷹式(HAWK)。在通過陸航隊的測試之後,便以 P-36 的編號投產,成為當時速度最快的美國戰斗機。它的外銷型,霍克-75 大量銷往中國、法國、英國、芬蘭,二戰初期相當活躍。其中英國空軍稱這種飛機為「莫霍克」(MOHAWK)。
P-36C USAAF
1937 年 7 月美國陸航訂購了最初的寇蒂斯 XP-40 原型機,實際上是把第 10 架 P-36A(Serial No 38-10)的星型發動機換成艾利森 V-1710-19 發動機(艾利森-13)而改型來的。用後機身下的散熱器進行冷卻。1938 年 10 月首飛。後來對此原型機作了修改,把散熱器向前移到發動機下面,外觀才與日後的 P-40 接近。軍械包括一挺 7.62 毫米和一挺 12.7毫米機頭機槍。
最初的 XP-40 機身後部下方有散熱器
修改過的 XP-40,擴大了機頭散熱器,並取消了腹部散熱器
雖然 P-40 不是當時美國最更先進的飛機,但可以較快地投產,價格也相當便宜。而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和貝爾飛機公司的 P-38 和 P-39 直至 1941 年才能投入批量生產;而共和公司的 P-43 雖然有與 P-35 相似的機體,但必須等到的工廠擴建後才能投入生產。為了滿足法國的霍克-75 訂貨,寇蒂斯公司的工廠已經擴建過,因此在 1940-1942 年間,寇蒂斯生產了美國戰斗機中的大部分。P-40 飛機基於已經批量生產的、經過實戰考驗的 P-36 機體,所以價格低、交貨快。當其他任何一種飛機交付 5 架時,它可能已經交付了 500 架。另一方面,洛克希德的 P-38 戰斗機比同時期的美國戰斗機,甚至英國的「噴火」戰斗機都要先進得多,但要經歷 4 年的時間後,才能真正擔負戰斗任務。所以,P-40 成為美國唯一能大量裝備的主力戰斗機。
陸航在 1939 年 4 月 27 日訂購了生產型的 P-40,綽號定為「戰鷹」(Warhawk)。首架 P-40 於 1940 年 5 月出現,裝一台 V-1710-33(艾利森 C-15)發動機。它與 XP-40 的區別是:在機頭上部有個很長的汽化器進氣口,並且徘氣管、散熱器和起落架做了一些改動。最初的 200 架 P-40,只有兩挺 12.7 毫米協調式機槍,在 4,570 米高度上的速度為 573 公里/小時。
1940 年末 32 驅逐機團裝備的 P-40
餘下的 324 架 P-40 生產很快被延誤,因為歐洲戰事吃緊,英國轉買了原先法國定購的 P-40 出口型 霍克-81A(英國稱之為戰斧式-Tomahawk),寇蒂斯公司要趕工生產。當 9 月重新安排生產時,這 324 架 P-40 飛機加裝機翼機槍,飛行員裝甲、油箱防護裝置這些戰時必需配備。
1940 年 9 月,開始交付英國 140 架霍克-81A-1(戰斧 I),除儀表和附件外,這些飛機與 P-40 相似。由於英國空軍對戰斧 I 性能失望,這些飛機大部分用作教練機。隨後又出現了 110 架帶飛行員裝甲、防彈玻璃風檔和自封油箱的霍克-81A-2(戰斧 IIA),並且在機翼內增加兩挺 7.62 毫米機槍,美國方面有 131 架 P-40B 於 1941年2月開始裝備航空中隊。
1941 年加拿大空軍的 Tomahawk Mk.I 編隊
最後出現的戰斧飛機是霍克-81A-3,兩挺 12.7 毫米機頭機槍、4 挺 7.62 毫米機槍、不同於 II 型的自封油箱以及一個197 升機腹油箱的掛架。英國獲得 930 架,稱為戰斧 IIB ,另外美國裝備了此標準的 193 架 P-40C。由於後期 P-40 因戰時改裝增加了重量,性能有所降低。
20 驅逐機團的 P-40B
移交給蘇聯的 Tomahawk Mk.IIA(P-40B)
英國的戰斧飛機最初是在中東投入戰斗的。據報道,1941 年 6 月,它們擊落的第一批飛機是由敘利亞基地起飛的法國維希空軍的幾架美國馬丁「馬里蘭」飛機,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另外數百架戰斧飛機在英格蘭待命,當預計的德國入侵沒實現時,便派往其他戰區。有些在 1941 年 11 月到了土耳其;同時有 195 架成為援助蘇聯,成為在東線參戰的第一批美國飛機;另外英國移交給中國的 100 架 P-40C(戰斧 IIB),被部署在中國雲南,並由著名的飛虎隊用於抗擊日本,由於戰術得當,所取得的戰績比當時在菲律賓作戰的美國陸軍航空隊要好得多。1941 年 12 月 7 日,在夏威夷的絕大部分戰斗機是 P-40B,面臨日軍飛機突然襲擊,僅起飛少數幾架飛機並擊落日本飛機,這是美國陸航所擊落的第一批日本飛機,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飛虎隊的 Tomahawk Mk.IIB(P-40C),著名的鯊魚嘴塗裝並不是陳納德首創,而是在北非作戰的英國空軍的創意
同時,1,150 馬力的艾利森 F(V-1710-39)發動機的發展,給改善這種戰斗機的性能以一個新的可能。這種發動機原本專門為 1939 年 9 月 29 日訂購的寇蒂斯 XP-46 而發展的,這種飛機也是單座機,比 P-40 更緊湊,更小,機輪向內收起而不是向後收起;散熱器後移到小的開縫機翼下方,最初的技術條件有:空重 2,490 公斤,在總重 3,110 公斤時,4,570 米高度上的最大速度為 658 公里/小時。但後來由於重量的增加,產生了令人失望的結果。該設計預備裝兩挺 12.7 毫米機頭機槍、8 挺 7.62 毫米機翼機槍、29.5 公斤飛行員裝甲以及自封油箱,這些要求都是按照實戰經驗突出的火力和防護。陸航訂購了兩架原型機,為了加快進度和防止出現象中止 XP-38 研究的事故,其中一架(XP-46A)原型機交貨時沒有裝軍械。
XP-46
到 1941 年 2 月 15 日,XP-46 開始試飛時,陸軍已經決定了採用已經存在的 P-40 一種發展型替代 XP-46。因為一方面軍方對 XP-46 的性能不滿意,另一方面在這種嚴峻的時期,為了要生產一個全新的飛機,而中斷寇蒂斯的 P-40 生產線,似乎是不明智的。將 P-40 的機體裝上 P-46 發動機、內部防護和加強的軍械,才構成了最可行的方案。其實早在 1940 年 6 月 10 日,陸軍器材局就建議用一種改型的 P-40 代替 P-46。與此巧合的是,寇蒂斯在 1940 年 5 月就已得到英國的一個合同:安裝 V-1710-39 發動機的霍克-87A 小鷹(Kittyhawk),美國陸軍也在 1940 年 9 月訂購了這種飛機,編號為 P-40D。
Kittyhawk Mk.I(P-40D),由於更換了發動機,整個前部外觀變了樣
1941 年 6 月 22 日,第一架小鷹 I 飛機開始試飛,這種飛機與戰斧不同於:因為裝 V-1710-39 發動機,機頭變成另一種形狀。飛機上裝 79.5 公斤的裝甲、內部自封油箱容量 556 升,腹部可掛一個 197 升的副油箱或一枚 227 公斤炸彈。用 4 挺 12.7 毫米機翼機槍代替了機頭機槍。繼 20 架小鷹 I 之後,製造了 540 架裝 6 挺機翼機槍的小鷹 IA。
飛虎隊塗裝的 P-40E(Kittyhawk Mk.IA)
同時,寇蒂斯根據陸航的合同,為美國生產了 22 架裝 4 挺機翼機槍的 P-40D。後來,又根據 1941 年 2 月 18 日的一項命令,把軍械增加到 6 挺 12.7 毫米機翼機槍,備彈 281 發子彈,於是依該合同生產的其餘飛機都被編號為 P-40E。P-40E 一共製造了 2,320 架,包括有 1941 年 5 月 7 日訂購的 420 架 P-40E-1 和 1941 年 6 月 30 日按照租借法案分配給英國的 1,080架。1942 年初在蘇聯作戰的小鷹飛機,就是從租借英國空軍的訂貨中轉交過去的。
由於沒裝禍輪增壓器,艾利森發動機的高空性能不良,影響了 P-40 飛機的性能。所以,美國仿製羅耳斯-羅伊斯公司的帶雙級增壓器的「梅林」發動機,為改善 P-40 性能提供了一個新的可能。1941 年 2 月 5 日,陸航訂購了一架裝帕卡德公司仿製的 V-1650-1「梅林」發動機的 P-40F飛機;一架 P-40D 也換上進口的「梅林』發動機,改型為 XP-40F 原型機,於 1941 年 11 月 25 日試飛。這種飛機在美國命名為戰鷹而英國命名為小鷹 II。裝「梅林」發動機的 P-40,可以根據沒有上部進氣口辨認來。實際上,陸軍航空隊的所有 P-40 飛機都稱為戰鷹。分配給英國的 250 架 P-40F 一架也沒有到達英國,其中 100 架交給了蘇聯,有些到了自由法國,其餘的都在沉入了海底。在北美航空公司的野馬飛機裝備以前,寇蒂斯在 1942 年製造了 1,311 架 P-40F,在 1943 年製造了 700 架相似的 P-40L,為減輕重量,有些飛機去掉了兩挺機槍、裝甲、一些燃油和部分設備。由於「梅林」發動機的供不應求,以致在服役的 300 架 P-40F、P-40L 飛機,在原來的發動機報廢後,只得改裝艾利森 V-1710-81 發動機,因而被重新編號 P-40R。
法國自由空軍的 P-40F,由於沒有上部進氣口,機頭顯得很乾凈
為了盡設利用裝在大部分的戰鷹飛機上的艾利森發動機,人們作出了不斷的努力。試驗的改型包括:YP-40F 和 XP-40G,前者有後移機腹的散熱器,發動機為 V-1650-1;後者是裝 P-40E 機翼的早期型 P-40。但沒有製造過 H 型或 J 型。XP-40K 飛機有光滑尖形機頭和裝在加厚了的機翼內的散熱器。但這種改裝究竟獲得什麼效果卻從未見報道。
有腹部散熱器的 YP-40F
如果按原計劃用 P-60 代替 P-40 的話,那麼 1941 年 10 月 28 日定購的並打算租借給中國的 600 架 P-40K 飛機也許是該系列最後一種型別。因為當局擔心未經考驗的 P-60 會中斷生產,所以在 1942 年 6 月 11 日批准用另外 2,000 架 P-40(K、L 和 M 型)來代替原定的 P-60A。P-40K 和 P-40M,具有 P-40D 的機頭和加長的機身。1942 年 8 月首次出現的 1,300 架 P-40K 裝改進的 V-1710-73 發動機;而英國於 1942 年 11 月採用的 600 架 P-40 M 仍裝 V-1710-81 發動機。
英國的 Kittyhawk Mk.III(P-40K)
1944 年 3 月出現的 P-40N 飛機系列採用輕重量結構、改善了視界的座艙蓋和 4 挺機翼機槍。頭 400 架(P-40N-1)為高空戰斗而卸掉一些裝備,成為最快的生產型戰鷹飛機。自 P-40N-5 至 P-40N-15 各批共 1,577 架是正常載荷的帶 6 挺機槍的飛機,它們都裝 P-40M 所裝的艾利森 V-1710-81 發動機。從 P-40N-20 至 P-40N-35 共 3,022 架飛機,都裝 V-1710-99 發動機,而且是 P-40N 飛機系列中生產的最多的型別。陸航還訂購了 1,000 架 V-1710-115 發動機的 P-40N-40 型飛機,但在生產 220 架後就中止了該合同。按租借法案交給英國的有 21 架 P-40K 和 595 架(幾乎是全部的)P-40M 飛機,這些飛機都稱為小鷹 II。其中有些用於地中海戰場,但大部分到了澳大列亞、紐西蘭和遠東英國空軍,另外英國還使用 586 架 P-40N 飛機。
P-40N,特別改善了後方視界
1944 年 4 月,對 P-40 作了一次比較根本的改進,改進後的飛機編號為 XP-40Q。這種飛機的特點是:裝 1,425 馬力 V-1710-121 發動機、四葉螺旋槳、翼尖切平、4 挺布置在機翼內的 12.7 毫米機槍、機翼散熱器、較長的機身以及全視界的水泡形座艙蓋。雖然有重大改進,但還比不上 P-47 和 P-51,也就沒有投入生產。
XP-40Q,再稱其為 P-40 似乎不太妥當
當疲憊的 P-40 飛機生產線於 1944 年 12 月關閉時,已經完成了 13,738 架。陸軍航空隊 P-40 的數量在 1944 年 4 月達到最多 2,499 架。「當其它飛機可供使用時,繼續以 P-40 裝備部隊,是優先權處理不當的明顯標志。」一些倒霉的大隊,在大戰結束時還使用這種飛機。
為什麼 P-40 生產持續這么久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起先在更先進的飛機可供大量使用以前還採用 P-40 是一個必須的權宜之計。在 1942 年,曾計劃用寇蒂斯的工廠來生產較好的飛機。但不知為什麼緣故,一種飛機也沒有生產出來;P-60 飛機的計劃停止了,只有少量的 P-47「雷電」代替P-40。因此 P-40 飛機還得繼續生產,當 P-40 的生產最後結束時,這家工廠生產的其它型驅逐機也都停產了,該工廠生產了二戰美國太多數的戰斗機。
作為第二流戰斗機、對許多部隊來說卻成為唯一選擇的 P-40、曾在許多前線作戰。戰鷹飛機在整個 1942 年和 1943 年間在北非作戰;而另一些則在阿拉斯加、澳大利亞、中國、爪哇、夏威夷、新幾內亞和新羅門等地上空同日本人交鋒。中國和俄國飛行員也飛過這種飛機,雖然斯大林抱怨 P- 40 在對德作戰中不像貝爾飛機公司的飛蛇那樣有效。然而一些美國飛行員卻喜歡這種寇蒂斯飛機的低翼載荷。
㈩ 菲律賓電影槳葉故事梗概
在tatalon這個旅遊聖地上,有一群特殊的職業--船夫。他們在接待普通遊客時,也就是一個勤勞的,靠勞動力賺錢的普通船夫。如果上船的是「特殊」遊客,船夫們就把船開到一個叫做「巨石」的地方。在那裡,船夫們也是用「勞動力」賺錢,但卻是只劃船的好幾倍報酬。
《槳葉》講述的就是這樣一群船夫的故事,也可以說是一群鴨子的故事。
《槳葉》是一個關於18歲鄉村少年的故事,他叫Alfred。以船夫維持生計的他發現周遭的生活可以變得的更好,可黑暗的過去以及家庭生活卻一直抑制著他年輕而自由的生命。
故事發生在菲律賓的一個迷人的城市,那因流經的河流和吊橋而聞名,當然還有那些為遊客提供「服務」的年青的船夫。而一開竭力排斥的Alfred,最後卻也極不情願地加入到這樣的行列之中。
他在與他的啞巴女友Cecilia(房東的女兒)進行浪漫戀愛的同時,卻不斷的發現家族的黑暗秘密,而這也在不斷地困擾著Alfred的。直到一次意外的機會,壓抑許久的感情得以爆發,喚醒了他內心之中的自由。真正困擾他的黑暗已經過去,使得他真正的意識到人生之中的樂趣是建立在你是誰以及誰與你同在之上的。
影片一直在糾結在「Alfred,Cecilia和Eman三者的關系之中」,而且Alfred一直不肯為了賺錢而出賣自己的肉體,但是當到影片最後的時候,Alfred終於明白了「我可以肯定的說:我本自由!和什麼人做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做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無論別人怎麼看待這一切,對我來說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