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部電影拍完,誰賺錢最多,導演還是製片
如果是分帳電影掙得最多的是大牌明星,其次是大牌導演。因為他們除了拿巨額片酬外,還要從電影的票房收入中分得一部分利潤。
B. 影視導演到底賺錢嗎
很賺錢。導演的酬勞上漲速度絲毫不遜明星,僅僅十幾年而已,都已漲了數十倍。
例如2000年拍攝《幸福時光》時,張藝謀的片酬才只有30萬;到2002年《英雄》時,這個數字已經高達1000萬,超過片中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等任何一個大腕的片酬;在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之後,片酬更是高達2000萬,即使明星也罕有匹敵。僅僅12年,張藝謀片酬就漲了60多倍。
圈內另外一位大導馮小剛的吸金能力以及片酬增長速度則絲毫不遜張藝謀:1997年拍攝《甲方乙方》的時候,葛優片酬60萬,馮小剛片酬只有葛優的一半,但他採取固定片酬加票房分成模式,最終拿到了117萬;《夜宴》和《集結號》,每部影片都帶給他上千萬的收入。
《唐山大地震》拿下6億票房,馮小剛拿到了創紀錄的6000萬;《一九四二》票房預期十億,馮小剛的收入又要翻番。15年間,其片酬漲了50多倍。
除了拍電影,導演們還有很多途徑賺錢
1、拍廣告
例如1.3億投資、發哥主演,即將殺入「國慶檔」的《銅雀台》備受關注,但拍這部大片的卻是新導演趙林山。趙林山的片酬也就100萬。在拍電影前,趙林山以拍廣告謀生,算資深廣告導演,「目前相比,當然是拍廣告賺錢,價錢不太一樣,要看具體情況,不過價格一般在100萬到300萬之內。」
2、二次獲酬
前不久,以李少紅(微博)為代表的導演們和編劇爭論「二次獲酬權」,以後也可能成為導演的一向永久性收入。意思就是說,除了製片方外,導演也參與票房分成,而隨著電影盈利渠道的增多,音像、電視、網路、國際版權等收入,導演也要分成。
3、兼任多種職務
不少導演除本職工作外,還兼任監制等多種職務,拿好幾份報酬。此外,還有個別導演更是侵吞了道具、美術等製作環節的報酬。
C. 電視劇監制,導演,演員,編劇,導演,哪個收入最多,答案要真實!!!
這話問的。你說演員跟歌手哪個收入高,牛B的演員出場費幾十到百萬,牛B的歌手出場費幾十到百萬。關鍵是你能不能成為這些牛B的人,如果當演員你能否成為張鐵林,如果做音樂你能不能成為周傑倫,或者說,當編劇,你能不能超越寧財神,國家一線編劇收入月過百萬,張藝謀,馮小剛這些人已經不在乎收入是多少了。關鍵是你能否比得上他們。再說說不行的話。沒名氣的演員在北京當北漂,當一天演員的報酬僅僅是管飯,沒名氣的導演,沒人會用你,即使你不要錢,因為人家怕你導不好再耽誤人家,沒實力的編劇本子拿過去人家看都覺得浪費時間,一切都看實力,實力。這幾樣你哪樣做得好,收入都給力
D. 電影票房的收入都是導演賺的嗎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100元的票房,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影院拿走47元,院線拿13元,製片方和發行商拿剩下的31.7元。
北美票房中,發行商可得約55%。導演收入有的是只拿片酬,有的另外加分紅。 望採納,謝謝。
E. 導演還有製片哪個比較有前景比較吃香啊
當然是導演啦,製片一大堆事要做,錢又沒導演拿得多,導演只是坐在那裡就好了…別人都是問「這部片的導演是誰」,有聽過「這部片的製片是誰」嗎?
F. 一部電影拍出來靠哪些收入賺錢
導演不是老闆,更象是一個現場指揮官。每一部電影背後都有一個或多個投資商,他們是真正的老闆。
電影拍完後,靠的是票房收入賺錢,還有廣告收入。票房收入達不到預期的話是要虧本的。製片人員是後期製作時對影片進行剪輯配樂等工作的,沒有股份,領工資的。
G. 導演和監制,哪個的職位高
監制啊,監制身為投資方。要找導演。負責影視劇進程。
監制(jiānzhì,Executive Procer)是電影工業中不為人知的核心角色,他們負責電影的日常運作與策劃。電視劇中的重要性相當於電影里的導演。監制這個角色,有人這樣說:「他通常代表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在香港無論是在電影圈還是電視圈,監制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至於香港無線電視台的電視劇監制,則要負責包括從劇集策劃到選擇演員,再到拍攝進度的等等事務。
在攝制組里,監制和導演往往又是一對矛盾,他們常常是針鋒相對,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只有到了拍完影片,他們才握手言和。
H. 監制大還是導演大
多數情況中製片人和監制會是同一人,導演把控全場的藝術創作,製片人給提供錢財後勤,電影才能如約完成。
導演指揮全場,那裡該怎麼拍,那裡該用什麼樣的道具,用哪些演員比較合適,但是監制會把控這個度,監制手握導演的銀錢,跟在導演身後,用哪個演員,買什麼道具,發多少錢,記錄經費。
如果說導演是行軍打仗的將軍,監制便是供給糧草的大臣,導演在現場排兵布陣,攻城略地,監制給予最優的糧草裝備。但同時,監制也是導演的顧忌和監管,畢竟任何電影都不是無限制的供應,經費一定是有限的,監制會報告導演,花了很多錢了,要省省了,拍了好長時間了,要緊緊了。
I. 劇組哪個職務掙錢
導演,演員,燈光,劇務等組成的拍攝電影或電視劇的小組.
影視劇組職務詳解
製片人:一部影片里最高負責人(尋找資金,建立劇組)
製片主任:管理整個劇組
導演:創作組中最高負責人(調動全劇組的積極性,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拍片計劃)
監制:後期製作中的最高負責人(後期剪輯中做監督工作)
策劃人:對製片人負責(負責影片的除劇本以外的案頭工作)
編劇:對製片人和導演負責(創作劇本和在第一時間里修改劇本)
藝術指導:對導演負責(負責影片中整體的影調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