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茶館電影和劇本哪個結尾好

茶館電影和劇本哪個結尾好

發布時間:2022-09-22 00:54:43

① 茶館電影影評

茶館就像現在的網路貼吧論壇,能各抒己見,也得注意分寸拿捏,一個不小心就會招徠口舌之災。比如一身正氣常四爺,因為一句「我看著大清國,要亡啊」,身陷囹圄。

能運營這樣一個茶館的掌櫃,也必須圓滑和氣的,能在言語間消減了刀光劍影,有些本事才能控場。
《茶館》本身就是老舍先生創作的劇本,電影拍出來,也有濃厚的舞台話劇感,你方唱罷我登場,劇情緊湊很有沖突,人藝演員個個都是老戲骨,每個角色都很出彩,個性鮮明,舉手投足都是戲,入木三分,演出了歷史的酸辛苦辣。鮮活的生命,鮮活的歷史,穿插其中的三段數來寶唱出晚清末期迴光返照的「繁榮」、軍閥割據的兵荒馬亂、抗日勝利後盤剝民脂民膏的民國政府,影射出舊時代的很多社會百態。
茶館王掌櫃是中國傳統的老百姓的寫照,一生順民,處事圓滑,敬畏權貴,自私也善良,一輩子運營茶館,也跟著時代不斷改良,晚清末期人聲鼎沸算場面敞亮;軍閥混戰時縮減面積,開學生公寓;國民黨執政北平時,只剩兩張茶桌,生意荒涼,評書不行了,打算招女招待

② 如何評價《茶館》這部影片

國內比較經典的老電影《茶館》,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這部影片確實同導演謝添所說的那樣:它是一個「新片種」,既不是舞台紀錄片,亦非一般藝術片,更不應籠統地稱為故事片。原因大概就在於影片導演在嚴格保留《茶館》舞台精華的同時,較好地運用了電影的特有手段。它以鏡頭引導觀眾去對《茶館》主要人物的傳神表演和重要細節加以過細觀察。它在融合話劇、電影兩大藝術特性的努力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堪稱經典之作。

看過原著的都知道,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館》雖然通篇妙語如珠,十分詼諧風趣,但其主題嚴肅,結構極其嚴謹。這是一部為三個時代(清朝、民初、國民黨統治)送葬的劇作,它為舊社會唱出一闋愴涼的輓歌。自然,為垂死者唱輓歌和迎接新生兒的降生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表現了歷史時代新舊替換的必然。


還有影片中鄭榕同志塑造的硬漢子、愛國心切的常四爺,在三個時代中的性格被勾勒得線條清晰、稜角分明。那種正氣在胸、鐵骨錚錚的勁頭,感人至深。藍天野以光彩奪目的台風,在「第一幕」戊戌年間出場,儼然一位倨傲不凡的「濁世佳公子」。但到「第三幕」(抗日戰爭勝利後)他拖著羸弱、疲憊的步子走進老裕泰茶館時,那眼神、那語氣,那身軀姿態,早已判若兩人了。這位家財萬貫、矢志搞「實業救國」的民族資產者,早已被日寇、國民黨和「四大家族」壓得奄奄一息。當年那個目光炯炯,神采飛揚,不可一世的秦仲義,而今安在哉?!作為「人販子」的兩代劉麻子,是個不齒於正派人物的社會渣滓,但,他和那些唐鐵嘴、二德子、「灰大褂」之類的傢伙一樣,除去起到渲染時代、烘托氣氛的作用外,還和貫串全劇中另外一個重要人物——被出賣的貧農之女康順子(程中、胡宗溫飾)形成糾葛,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典型。英若誠在精確顯示兩代劉麻子骯臟的靈魂,以及這類人物丑惡的嘴臉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非常值得稱贊!

最後再看看影片《茶館》中的音樂(彭修文作曲、指揮)和音響,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它不僅一般性地輔助了作品的主題,強化了主人公王利發的感情潮汐的感染力,還成功地渲染了環境氣氛,反映了昔日北京的市聲,進一步為影片《茶館》增添更強的感染力。

③ 茶館影評

《茶館》這部電影時長僅僅兩小時,但跟每個觀眾帶來的觸動卻遠遠地超過了兩個小時。雖然畫面簡陋,製作粗糙。但是每一名觀眾都能感覺到劇組打磨得十分用心。這部電影中的很多演員,都活躍在中國早期電影的熒幕上。

電影中的劉麻子的扮演者英若誠、唐鐵嘴的扮演者張瞳,分別在經典喜劇《我愛我家》中飾演了隔壁的老胡和老鄭兩個經典角色。扮演秦二爺的演員藍天野,也在老版《封神榜》中,為人們塑造了一個仙風道骨的姜子牙形象。

該片完整地保留下了舞台劇重要情節和精華,在藝術的各方面並不次於舞台劇,沒有看過舞台上的《茶館》的人看了影片也能欣賞到它美妙雋永的藝術。而且,影片把一些舞台上不容易強調的東西也舉重若輕地強調了出來,給觀眾以比較深刻的印象。

此外,影片還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比方用了一些王利發的特寫鏡頭把他的表情較突出地展示出來,讓人物更加鮮明。

劇情簡介

腐敗的清王朝搖搖欲墜,北京的裕泰茶館卻在年輕精明的掌櫃王利發細心經營下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但在這貌似繁榮的背後,隱藏各種令人窒息的黑暗面,預示著大清國必將滅亡的命運。

終於到了民國,王掌櫃苦心「改良」裕泰茶館,令其重新開張,但動盪的社會令王掌櫃憂心不已,茶館的經營越發艱難。

又過了幾十年,裕泰茶館在已風燭殘年的王利發的苦苦支撐下繼續經營。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又使人民陷入了內戰的災難。吉普車橫沖直撞,愛國人士慘遭鎮壓,流氓特務要霸佔王掌櫃苦經營了一輩子的茶館,王利發絕望了。

這時,恰巧來了兩位五十年前結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過的正人君子常四爺,一位是辦了半輩子實業結果徹底垮了台的秦二爺。三位老人撒著撿來的紙錢,凄慘地叫著、笑著。最後只剩下王利發一人,他拿起腰帶,步入內室,仰望屋頂,尋找安然了結一生的地方。

④ 老舍先生的《茶館》被改編成電影,評價如何

小時候大家去學語文課本的時候,其實都學過老舍先生寫的茶館,在這一部小說當中,她去講述了老北京一家叫做裕太的大型茶館的一個心衰千變,也反映出了北京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不同階層的人在北京不同的生活狀態,那麼最近他被翻拍成了一個電影,而且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非常的高,有9點5分,那麼現實生活當中,第一次把這樣的一個有歷史文化背景沉澱下來的話劇搬上銀幕之後的一個巨大改變,不斷給中國的影迷,同時也給世界的影迷帶來了返璞歸真的一個感受。

能夠讓人瞬間回到那個歷史時代,去了解當時的人們生活的實際情況。都說藝術是來源於生活,這句話是完全沒有錯的,在現實生活當中,這部電影也完全是改編老舍先生的一個茶館,那麼在茶館裡面作為一個公眾場合,自然會遇到很多的人,你也能聽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所以再這樣的一個茶館當中,能夠很好的去濃縮出這個社會的一個實際情況,所以會給人們非常真實的感覺。

⑤ 比較老舍劇本《茶館》與電影《茶館》的異同

你想在這里找到答案還不如自己去搜索,反正即使有答案也是搜索的

⑥ 老舍的《茶館》結局是怎樣的

老舍的《茶館》結局是:

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橫行。這時的裕泰茶館更加破敗,只有「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多,字也寫得更大。康媽媽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

由小劉麻子介紹來當女招待的小丁寶,也走進茶館與老掌櫃攀談。小劉麻子向小唐鐵嘴炫耀著他那一套拐騙婦女的缺德計劃,被國民黨黨部僱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館來抓人。

龐四奶奶則來恐嚇王利發,讓他交出康順子。包辦滿漢全席的有名廚師被迫到監獄去蒸窩窩頭,出名的評書藝人一次掙不上三個雜合面餅子錢,常四爺的生活更加艱苦,秦仲義的工廠被搶走。

王利發的茶館也將被人霸佔。這時,常四爺、秦仲義相繼來到茶館,找闊別多年的老掌櫃談心。他們互訴不幸,含著眼淚為自己撒起了紙錢。這時,茶館里的燈光漸漸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陽光卻漸漸明亮起來。

(6)茶館電影和劇本哪個結尾好擴展閱讀:

茶館背後故事:

《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

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眾生。老舍先生從小就熟悉社會底層的城市貧民。

十分喜愛流傳於北京市井和茶館中的曲藝戲劇。老舍的出生地是北京小楊家胡同附近,在那裡附近有家茶館,他總愛駐足觀看裡面的熱鬧景象。成年後,他喜歡與朋友一起上茶館啜茗談天。

他對北京茶館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老舍對茶的興趣很濃,不論綠茶、紅茶、花茶、黑茶,他都愛品嘗,一邊寫作一邊品茶更是他的工作習慣,他的茶癮很大,一日三換茶,泡得濃濃的。

老舍曾回答為什麼寫《茶館》,他說:「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50來年的變遷。

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正面描寫他們的促進與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

那麼,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里,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這樣,我就決定了去寫《茶館》。」

《茶館》劇本中出場的人物近50人,除茶館老闆之外,有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的資本家、清官里的太監、信奉洋教的教士、窮困潦倒的農民,以及特務、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

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作品通過茶館老闆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描寫他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於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

⑦ 《茶館》話劇和電影哪個好,哪個更切合原著

原著就是話劇劇本,電影是改編版而已。

⑧ 電影版的《茶館》和話劇版的有何區別

首先我們說說原著,看完「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寫的著作小說《茶館》之後,使人受益匪淺。對故事裡的人物,發生的事件,以及所反映的社會變革,歷史的再現等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讀了書後,只是自己的一些聯想。通過對電影版和話劇版《茶館》的觀看使人更加回味無窮。這里就對《茶館》的電影版和話劇版兩部不同形式且同一內容的故事表現做一個分析,看看它們有何不同?

第一從戲劇表演形式上說,電影版的《茶館》演員們表演的都很接近人們的聯想,感覺就是在現實生活中一樣,帶我們觀眾到了那個年代和到了那個茶館里。演員們的表演也是十分接近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的情節,很自然,也很平和的。而話劇《茶館》擁有了除以上電影化表演的特徵外,筆者覺著還有對故事,事件,人物性格的充分再現,誇張其人物的性格較強,比原故事中的人物表現要誇張的多,主要反映在人物的動作幅度較大,聲音叫大,也較有戲劇化表情等多變的特點,較豐富,較生動,更容易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電影版的作品一般在拍攝完以後和觀眾交流,比較固定了拍攝模式。而話劇版的作品就可以當場一邊表演一邊和場下的觀眾相交流。演員隨時可以根據場下觀眾的反應程度來做出調整。我們也會時不時的聽到觀眾的掌聲,笑聲,甚至嘆息聲等。所以說,不同的表演形式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這主要是源於表演環境的需要和不同藝術表現的展示。他們不同的風格都會帶給我們觀眾美的享受。叫我們盡情的感受藝術的魅力,沒有任何遺憾!

閱讀全文

與茶館電影和劇本哪個結尾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英語電影台詞 瀏覽:477
關於上海的災難電影有哪些 瀏覽:195
即墨電影院今日電影票 瀏覽:456
連續中出潮噴中文電影 瀏覽:62
什麼播放器下電影 瀏覽:826
哪個網站免費電影多 瀏覽:47
中法拍的叫狗什麼的電影 瀏覽:96
特種部隊與外星人科幻電影 瀏覽:769
喜歡去電影院英文怎麼說 瀏覽:990
反特老電影全集 瀏覽:309
重慶森林電影的經典台詞截圖 瀏覽:491
英語電影的讀後感用英文寫50字 瀏覽:341
國外經典商戰電影 瀏覽:335
美女和蟒蛇繁衍後代是什麼電影 瀏覽:279
評價一個電影院的英語作文 瀏覽:886
被名字拖累的電影推薦 瀏覽:837
電影雷霆追擊演員表 瀏覽:567
國產男主綁在電鋸上被鋸死的電影 瀏覽:771
電影花栗鼠名字 瀏覽:816
泰坦尼克號電影hd高清版版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