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老電影秋歌故事情節

老電影秋歌故事情節

發布時間:2022-09-25 01:54:56

㈠ 秋歌的作者簡介

原名陳喆 ,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瓊瑤的作品:·剪不斷的鄉愁(散文) ·女朋友 ·冰兒 ·翦翦風 ·卻上心頭 ·梅花烙 ·燃燒吧火鳥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燈 ·聚散兩依依 ·問斜陽 ·新月格格 ·夢的衣裳 ·水靈 ·煙鎖重樓 ·六個夢 ·一顆紅豆等等1938出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母親袁行恕 ;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師大國文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

㈡ 子夜吳歌 秋歌的表達了什麼思想

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於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雖沒有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意,都沒有脫離邊塞詩的風韻.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託著對邊關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徵人的心聲. 籠統而言,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後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了「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而見月懷人是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所以寫月也有起興的意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婦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是一種難耐的挑撥.「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辭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的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徵人的深情.用「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里,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卻好像真的在,「玉關情」也很濃.王夫之評價說:「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詩評選》)此情之濃,不可遏止,於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婦的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後世的某些人偏愛「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說:「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西圃詩說》)其實未必是這樣.「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種吞吞吐吐的用語.而從內容上看,正如沈德潛指出的「本閨情語而忽冀罷征」(《說詩晬語》),使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能過和平生活的善良願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送砧聲、化入玉門關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十分有意味的詩境,讀者須知,這種猶如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餘,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也在畫中,它回腸盪氣,激動人心.因此,《秋歌》從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2]

㈢ 《鄉村愛情》秋歌和誰在一起

是和李大國在一起的。

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之下,李大國和李秋歌共同聯手,創建了一個飲料廠,不僅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而且兩人之間的感情也與日俱增,很快便捅破了那層窗戶紙。當李大國向李秋歌求婚之後,對方很快便被他的真誠所打動,於是秋歌和李大國在一起了。

《鄉村愛情》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3aMj6CogT1iIA8EXbzcUGA

?pwd=o4v8 提取碼:o4v8

㈣ 張秋歌最早電影主人公應該叫大江,開公交車壓死人,其實是陷害,關進看守所,女的叫白雪,是個編輯,

是的,你有什麼問題呢?

㈤ 秋歌(電影:秋歌) 歌詞

歌曲名:秋歌(電影:秋歌)
歌手:劉家昌
專輯:深情系列 3-暢銷電影金曲

青山坡斜
一道彩霞
多少黃昏
有我有他
他像流雲
他像曇花
長久等待
見時一剎
當他光茫照射
射進我心海底下
當他隨日落滑下
我茫然的像沒有家
但願我能
變成燕子
展翅追過
青山彩霞

http://music..com/song/1253071

㈥ 《秋歌》是誰寫的,要詳細的

秋歌落葉完成了最後的顫抖
荻花在湖沼的藍睛里消失
七月的砧聲遠了暖暖雁子們也不在遼夐的秋空
寫他們美麗的十四行詩了暖暖馬蹄留下殘踏的落花
在南國小小的山徑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韻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只留下一個暖暖
只留下一個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可是《秋歌》,也是故事呀!能想到很多特別純潔的好東西,好像已經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一樣。她讓我想到很多的場景很多笑容。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對不對,但我覺得有一種無力感,是被迫的無力感,他的語氣太柔太柔了。和我選的另兩首不一樣,它是最標准意義上的情詩,是說給你聽的。
在那麼多殘破的景物上抒了情,就是為了告訴你,你是我的最好的風景。
專輯:秋歌一代民歌天後張也,多年藝術生涯之人生感悟,流動著自然音韻的純凈,夢吟著人間天堂的神奇! 永不褪色的「金嗓子」天籟之音,張也的音質,甜潤溫馨、祥和清脆、歡欣婉轉、純凈自然,全無雕飾的斧痕,更無虛假的做作,不矯不媚、流暢自如,溫婉時象一縷輕柔和煦的微風,流雲般穿行於五彩繽紛的四野,將安詳和美好灑滿人間,激越時又如一陣酣暢淋漓的驟雨,瀑布般潑瀉於鬱郁蔥蔥的山林,用歡暢和甘甜滋潤大地,她唱功深厚,音域寬廣,聲音具有豐富的藝術穿透力,有民歌天後「金嗓子」之美稱,在當代中國歌壇獨樹一幟,享譽海內外。在歌聲入畫的詩意中體味秋天之美、民族之最、根思之情。 專輯中張也那甜潤的歌喉,帶著收獲的感動,穿越山谷,配以悠美的中西器樂旋律,如絲雨天籟般飄盪於秋林……流動著自然音韻的純凈,夢吟著人間天堂的神奇! 收獲《秋歌》 歌曲背後將主旨回歸到現代人對於人與人之間感情的關注,並以此歸結為摒棄浮華之後的秋天人們最大的收獲,是收獲《秋歌》最為深層的意義!這也是本張輯不同於張也以往歌曲的真正原因,此專輯將極為入時的引起人們秋來秋思的共鳴。 不容錯過收獲《秋歌》的季節,掀起金秋唱片狂潮……01 尋根02 憶故園03 幸專輯:秋歌
一代民歌天後張也,多年藝術生涯之人生感悟,流動著自然音韻的純凈,夢吟著人間天堂的神奇! 永不褪色的「金嗓子」天籟之音,張也的音質,甜潤溫馨、祥和清脆、歡欣婉轉、純凈自然,全無雕飾的斧痕,更無虛假的做作,不矯不媚、流暢自如,溫婉時象一縷輕柔和煦的微風,流雲般穿行於五彩繽紛的四野,將安詳和美好灑滿人間,激越時又如一陣酣暢淋漓的驟雨,瀑布般潑瀉於鬱郁蔥蔥的山林,用歡暢和甘甜滋潤大地,她唱功深厚,音域寬廣,聲音具有豐富的藝術穿透力,有民歌天後「金嗓子」之美稱,在當代中國歌壇獨樹一幟,享譽海內外。在歌聲入畫的詩意中體味秋天之美、民族之最、根思之情。 專輯中張也那甜潤的歌喉,帶著收獲的感動,穿越山谷,配以悠美的中西器樂旋律,如絲雨天籟般飄盪於秋林……流動著自然音韻的純凈,夢吟著人間天堂的神奇! 收獲《秋歌》 歌曲背後將主旨回歸到現代人對於人與人之間感情的關注,並以此歸結為摒棄浮華之後的秋天人們最大的收獲,是收獲《秋歌》最為深層的意義!這也是本張輯不同於張也以往歌曲的真正原因,此專輯將極為入時的引起人們秋來秋思的共鳴。 不容錯過收獲《秋歌》的季節,掀起金秋唱片狂潮……01 尋根02 憶故園03 幸

㈦ 台灣了70年代老電影悲劇愛情故事

《心有千千結》、《我踏浪而來》、《一顆紅豆》、《流水落花春去》、《月朦朧鳥朦朧》
《秋歌》、《窗外》、《燕兒在林梢》、《海鷗飛處》、《我是一片雲》、《我是一沙鷗》
《在水一方》、《閃亮的日子》、《純純的愛》、《一簾幽夢》、《彩霞滿天》。。。

㈧ 子夜吳歌(秋歌)和冬歌

子夜吳歌·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 夜 吳 歌·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賞析】
李白的《子夜吳歌》共四首,分詠春、夏、秋、冬四季。本篇是第三首,為秋歌。《子夜吳歌》是六朝時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寫少女熱烈深摯地憶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現非常真誠、纏綿。李白正是掌握住了這種感情表達的特點,在本詩中成功地描寫了清秋景色,抓住秋夜月下「搗衣」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場景予以渲染,繪出了一幅情意深濃的婦女「搗衣懷遠圖」。千家萬戶的搗衣聲,傳出多少婦女的哀怨;蕭蕭的秋風吹不盡懷念玉關的深情。這都是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愁苦。因此,詩的末尾自然而有力地喊HI了要求平息戰爭,使「良人」歸來剛聚的呼聲。全詩音韻和諧婉轉,清新自然,反映了李白向民歌學習而又有所創造的巨大成就。
《冬歌》不寫景而寫人敘事,通過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現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個有意味的時刻——傳送征衣的驛使即將出發的前夜,火大增強了此詩的情節性和戲劇味。一個「趕」字不曾明寫,但從「明朝驛使發」的消息,讀者從詩中處處看到這個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緊張勞作的情景。關於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縫』,等等具體過程,作者有所取捨,只寫拈針把剪的感覺,突出一個「冷」字。素手抽針已覺很冷,還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情節的生動性。天氣的嚴寒,使「敢將十指誇針巧」的女子不那麼得心應手了,而時不我待,偏偏驛使就要出發,人物焦急情態宛如畫出。「明朝驛使發」,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她從自己的冷必然會想到「臨洮』』那邊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驛使早發、快發。這種矛盾心理亦從無字處表出。讀者似乎又看見她一邊呵著於一邊趕裁、趕絮、趕縫。「一夜絮征袍」,言簡而意足,看來人功告成,她應該大大鬆口氣了。可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又情急起來,路是這樣遠,「寒到身邊衣卻無」呢?這回卻是恐怕驛使行遲,盼望驛車加緊了。「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這迫不及待的一問,含多少深情呵。http://www.5ixuexi.net/gaozhong/yuwen/shici/4672.html
《冬歌》從側面落筆,通過形象刻畫與心理描寫結合,塑造…一個活生生的思婦形象,成功表達了詩歌主題。結構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結得意遠,情節生動感人。
【探究】
1.解釋加點的詞語: A.良人——B.絮—— C.那堪 D.裁縫——
2.兩首詩都是思念徵人的,兩詩中主人公有無區別?
3.《秋歌》寫景抒情,情景交融。《冬歌》寫法有何不同?
1.A.丈夫 B.鋪棉絮 C.怎能夠 D.製成衣服
2.兩詩的主人公都是思念征夫的妻子。所不同的是《秋歌》是群體形象,《冬歌》是個體典型。
3.《秋歌》是正面寫思念之情,而《冬歌》卻純從側面落筆,通過形象刻劃、動作細節描寫、心理捕寫相結合,寄託對丈夫的思念與關心,具有情節性和戲劇味。
4.《秋歌》的思念之情是盼望丈夫早日回家團聚,《冬歌》的思念之情是為丈夫趕制寒衣,且具體到關心丈夫的冷暖。

㈨ 子夜吳歌.秋歌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註解】:
1、搗衣:將洗過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搗去鹼質。這里指人們准備寒衣。
2、玉關:即玉門關。
3、虜:對敵方的蔑稱。
4、良人:丈夫。
【韻譯】:
秋月皎潔長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戶戶傳來搗衣的聲音。
砧聲任憑秋風吹也吹不盡,
聲聲總是牽系玉關的情人。
什麼時候才能把胡虜平定,
丈夫就可以不再當兵遠征。
【評析】:
��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於離家去
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真摯情意;雖無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
意,皆不脫邊塞詩的風韻。
【寓意】: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託著對邊關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徵人的心聲。
籠統而言,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後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而見月懷人乃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故寫月亦有興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對思婦是何等一種挑撥呵!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是何等一種挑撥呵!「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語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徵人的深情。著「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里,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儼在,「玉關情」自濃。無怪王夫之說:「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詩評選》)此情之濃,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婦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過分偏愛「含蓄」的讀者責難道:「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田同之《西圃詩說》)其實未必然。「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故作吞吐語。而從內容上看,正如沈德潛指出:「本閨情語而忽冀罷征」(《說詩晬語》),使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過和平生活的善良願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送砧聲。化入玉門關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多麼有意味的詩境呵!須知這儼然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餘,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亦在畫中,它回腸盪氣,激動人心。因此可以說,《秋歌》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唐代還有一位詩人叫李賀,號」詩鬼」,和李白有的一比。兩人統屬浪漫主義風格,想像奇偉,用詞誇張。但相比而言,李白詩多信筆揮撒,自然天成。李賀則多引用典章故事,刻意雕琢,用盡心機了。真可謂」嘔心瀝血」。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 、「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像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 《新唐書》卷202·李白傳 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不應。蘇頲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於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修,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安祿山反,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游並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坐事下獄。時宋若思將吳兵三千赴河南,道尋陽,釋囚辟為參謀,未幾辭職。李陽冰為當塗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年六十餘。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傳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於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於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卧於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餘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時侍御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採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於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 初,賀知章見白,賞之曰:「此天上謫仙人也。」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為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大使,白在宣州謁見,遂辟為從事。永王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後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於時。 關於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今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這兩種說法,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但是,兩種說法都有資料和歷史考證,讓人相信哪種,真是左右為難。)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託著對邊關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徵人的心聲。

㈩ 秋歌的相關評價

這部電影給那個年代留下了很美好的回憶。這個電影的主題歌很好聽,回環往復,婉轉纏綿。片頭也挺別致,呈現的是版畫的效果,營造出藝術的情調。特別是林青霞的長相本來就是劍眉星目,英氣逼人,應該說,她正是扮演堅忍不拔的董芷筠的不二人選;秦祥林扮演的殷超凡騎著摩托車在馬路上呼嘯而過時,真是酷極了。扮演三姐雅佩的演員的服飾搭配得很巧妙,頭上帶著紅色的貝雷帽,身上穿著一套翻領的小上衣和裙褲,俏皮得很。這個片子拍攝得外景也很美,有秋日的紫蘇,夏晨的繁花,美不勝收。

閱讀全文

與老電影秋歌故事情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電影百看不厭 瀏覽:150
俄羅斯科幻電影COMA 瀏覽:251
電影表哥到高清完整版 瀏覽:101
恐怖驚悚動物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412
只有你電影的女主是誰 瀏覽:892
國產電影創業演員 瀏覽:906
巧克力工廠電影完整版中文 瀏覽:119
ipad看高清電影卡 瀏覽:48
在電視機看電視劇和電影哪個費用低 瀏覽:984
交互劇情電影 瀏覽:293
中國吃人肉電影 瀏覽:656
切牛肉的電影叫什麼名字來著 瀏覽:946
停滯電影講得是什麼 瀏覽:90
優秀香港電影 瀏覽:155
如何欣賞一部好電影論文 瀏覽:700
天才槍手電筒影在線觀看雙字幕 瀏覽:193
女巫電影在哪裡可以看 瀏覽:987
電影沃倫劇情解析 瀏覽:741
監獄的小黑屋是什麼電影 瀏覽:147
大猩猩把嬰兒當成自己的孩子電影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