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邁克爾傑克遜勵志電影

邁克爾傑克遜勵志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26 00:42:54

⑴ 一部關於一個農村青年跳邁克爾傑克遜的舞勵志電影叫什麼

《老男孩》
筷子兄弟的經典力作。

⑵ 一名農村小伙喜歡邁克傑克遜的舞蹈,為啦追夢去城市參加比賽,剛開始很多人嘲笑他,到最後震撼,什麼電影

《田埂上的夢》 (2012)

導演: 林珍釗
主演: 卓君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2-02-23(中國大陸)
片長: 6分33秒
又名: 為夢想而生之田埂上的夢

⑶ michael jackson

慢歌:
heaven can wait 天堂可待
whatever happens 無論發生什麼
Speechless無言
beautiful girl 美麗的女孩
childhood 童年【被譽為流行之王的邁克爾傑克遜年剛半百,卻從未有過真正屬於自己的童年,所以他從心理上從未真正長大,他宅在自己想像的童年和童話世界裡,只有孩子讓他感到過真正的友情和歡樂。而這短暫的歡樂卻成為他永恆的傷口。邁克爾曾為電影《威鯨闖天關2》寫過一首電影主題曲《childhood》(《童年》),他唱著:「你見過我的童年么?就像海盜在冒險的夢中,夢想那些征服者和王座上的國王。」這其實是他寫給自己小時候的一首歌,他5歲出道就開始成名,失去了正常小孩的童年樂趣,但他卻在小小年紀就立志要當大歌星,後來他的確把自己的夢想實現——成為流行樂的「國王」。】
Don't walk away 不要離開
Carousel旋轉木馬
stranger in moscow 莫斯科的陌生人【《stranger in Moscow》MTV講述了美國當時社會個人士的生活煩惱,壓力和無奈,一個因失業而淪落的乞丐,他的落魄,一個高層人士即將要面臨失業的無助,一位女士坐在咖啡廳里,心裡承受著工作的壓力,而無力(或許她在等一個人),一個無法和別的孩子一樣一起玩耍打棒球的男孩子,一個失去妻子的丈夫的孤獨感,他們一個個都面對著當時社會以及現實社會中最殘酷的現實。他們感覺不公,所以最後歌聲到達高潮,那心中的憂傷,不滿和氣憤全都在一場雨中爆發!讓人大快人心。最後的淋雨讓人感覺清爽,大雨沖刷著這個世界,也沖刷著他們內心深處。他們渴望沖洗掉內心的煩惱和憂傷。】
earth song 地球之歌
the lost children 迷失的孩子們
you are my life 你是我的生命
heal the world 治癒這世界【經典且熱門的MJ公益歌曲】
liberian girl 賴比瑞亞女郎【導演是斯皮爾伯格的經濟人Jim Yukish所拍,這首歌從未現場表演過,這首歌聚集了很多明星,一大幫明星苦等Michael Jackson就為在他的音樂錄影中爭取一個鏡頭,而他則躲在幕後用攝影機捕捉著明星的一切舉動】
she's out my life 她離開了我的生活
we are the world 天下一家【同heal the world】
man in the mirror 鏡中人【經典勵志的好歌】
you are not alone 你不孤單【這是MJ享譽全球的情歌,MV是和第一任妻子貓王的女兒Lisa拍攝的】
smile 微笑【MJ最喜歡的歌,卓別林所寫,但這支單曲並沒發行。】
[此歌資料:http://ke..com/view/273515.html?wtp=tt]
cry 哭泣
gone too soon離開太早(寫給因病逝世的孩子—阮•懷特(RYAN WHITE))
【這首歌的背景介紹:http://z..com/question/105648567.html?si=1】
Human Nature 人性
little susie 小蘇茜
will you be there 你會在那麼?
Why (Feat. 3T) 為什麼【和3個侄子合唱】
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 不能停止愛你【還有西班牙語和法語版】
Fall Again重拾舊愛
On the line在線
Happy Birthday Lisa 麗薩,生日快樂【《辛普森一家》動畫片插曲】
One Day in Your Life生命中的一天
GIRLFRIEND女朋友
the girl is mine這女孩是我的
THE LADY IN MY LIFE 生命中的女郎
WHO IS IT 是誰?【MV是大導演David Fincher(大衛·芬奇)拍攝的】
KEEP THE FAITH 保持信念
for all time一切時間
What more can I give我能給的更多
hstory 他的歷史 【前半部分是R&B曲風,有點快,副歌部分則很舒緩,動聽】
hold my hand 握住我的手(【2006年和Akon合唱】
Be Not Always 不會一直如此

以上的歌都可以在網路搜到詳細介紹。
下面是MJ小時候的一些慢歌,也就是Jackson5時期的:
·Ben 本
·Who's Loving You誰在愛著你
【這Jackon5時期的歌1969年曾拿下美國R&B榜第一名,2009年的英國達人12歲的小選手Shaheen Jafargholi也因唱此歌而驚艷全場】
·You Can Cry On My Shoulder 你可以在我肩膀上哭泣
·I'll be there我會在那裡【百事廣告是MJ小時候和長大後的合唱版,時間交錯的感覺,在線觀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yMjQ2ODA=.html】
·music and me 我和音樂
·Up Again 再次
·You』ve Got A Friend 你有了一個朋友
·Maybe Tomorrow 或許明日
·Never Can Say Goodbye 絕不說再見
·got to be there 去那兒

⑷ 邁克爾傑克遜勵志故事

1958年08月29日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加里市出生,美國歌手、詞曲創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樂家、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慈善機構創辦人邁克爾·傑克遜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邁克爾傑克遜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邁克爾傑克遜勵志故事1

托馬斯·傑克遜在羅伯特·李將軍的北維吉尼亞軍團轄下一個兵團任指揮官。他是整個南北戰爭時期南軍最優秀的指揮官之一。於1861年4月27日成立了一個軍旅。

石牆傑克森與一批維吉尼亞軍團趕到戰場;畢將軍的軍團正在撤退,因為北軍大炮佔領了馬修山,阻止了畢將軍軍團的前進。

北軍步兵在大炮的掩護下推進,石牆傑克森的軍旅開始迎戰。雙方開火後南軍就沖鋒殺敵,北軍被打敗,馬修山失守,大炮被搶。石牆傑克森和他成立的軍旅在這戰役中一舉成名,開始被稱呼為石牆旅。但石牆傑克森常稱石牆旅為“維吉尼亞第一旅”。

當湯瑪士·傑克森獲得“石牆”的美名同時,在西線,南軍擋不住格蘭特的攻勢,節節敗退,為了逼使更多北軍前往維吉尼亞戰區,李希望可以在維吉尼亞發動大型戰事,以免格蘭特把西部的南軍擊潰。石牆傑克森遂決定於1862年派兵攻擊馬里蘭州,不過,在漢考克之役中石牆旅的炮轟未能打倒防守的北軍,於是引他們再次深入南方內陸的雪倫多亞河谷;而林肯亦決定派更多軍人追趕“撤到雪倫多亞河谷的南軍”。

3月22日,北軍軍官約翰率9000人在第一次克恩斯鎮之役打敗石牆的3400人,是其第一次,亦是唯一一次被打敗。

5月8至9日,北軍有兩個旅想組成一支較大的部隊,石牆傑克森先發制人,率6000南軍進攻麥克道威。5月8日,南軍渡過考帕斯徹河(Cowpasture River)時遭到北軍的突擊,但四小時後,北軍被打退,撤回麥克道威。次日,北軍再次發動進攻,但大敗而回,南軍進入麥克道威。

他在錢斯勒斯維爾戰役中被己方軍隊誤傷致死。

羅伯特·李在聽到傑克遜的死訊後對自己的炊事兵說“威廉,我失去了我的右臂”。

邁克爾傑克遜勵志故事2

邁克爾傑克遜,流行樂壇一個巨大又飄忽的身影。即便他的肉身凋亡,單單提到這個名字,彷彿還有撼人勵志的魅力,讓你不得不做出反應。

有時真佩服媒體的全球化,讓許多天邊的名人,都變得如我們朋友一般熟悉,大家收集並談論他們的種種,卻都是二手以上的資訊。也就是這樣一群凡夫俗子,常被精美地公關或以訛傳訛地引誘而不自知。

受益於21世紀傳媒科技的現代人,在海上大霧中接收某些遙遠的燈號,然後又反饋出更多的迷霧。

不止名人當紅或在世的時候,多數群眾缺乏追求真相的理性,連他們淡出或過世後,這場因"資訊不對稱"而形成的"詮釋的角力",也永難停止。

"謊言跑短跑,真相跑馬拉松,真相最終會贏得勝利。"邁克爾自己曾這樣說。不知道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是否正為媒體上的雜音所苦?如今他已離開,關於他的一切卻仍不乏問號與揣測。喜歡他與排斥他的聲音,看來還會在一個失去主將的戰場上,對峙下去。

16座"格萊美獎"得主、金氏記錄"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家",20世紀60年代童星起家的邁克爾,早該是"國民歌王"、"音樂教父"這等級,為什麼晚年卻越來越像退縮回自己角落的孤獨王子?

他到底是誰?做了什麼?如何成就一切?無論真相如何,邁克爾都已經贏得了馬拉松。

"Genius"(天才)、"LivingLegend"(活生生的傳奇)、"Megastar"(超級巨星)、"IconicFigure"(偶像人物)還是"KingofPop,RockandSoul"(流行、搖滾與靈魂樂之王),沒有一個加諸在他身上的稱號是過譽。即便對他不滿的激憤之士,也不能不承認他們的批判也許可以毀了當事人的心情,卻無法動搖他曾經直擊全球億萬人心這個事實。

邁克爾是史上第一個讓音樂錄影帶從音樂的宣傳材料獨立成為影像經典的藝人,他的演藝家族背景更使他不可能不熟悉媒體行銷的操作。但這位"曝光"與"拒絕曝光"同樣知名的天王,卻也成為所有這些"造神運動工具",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反過來污名、抹黑他事業與人生的祭品。

即便2009年他籌備的"ThisisIt"50場演唱會115萬張門票搶購一空,也無法恢復傳媒對他的寵愛;直到倫敦演唱會前18天,驚傳他在家中猝逝,邁克爾傑克遜才瞬間又曝光了一次。

死亡從來不公平。顯然他死得就轟轟烈烈、舉足輕重。他的大嫂EnidJackson悼念說:"他給了世界他的才華當做禮物,但世界回報的卻是想要把他釘上十字架。"可惜這句控訴與邁克爾前面近25年的表演生涯並不貼切。

回顧當年美國媒體對他的近身訪談,備受禮遇與期許的他,也曾有直話直說的熱情,並沒有太早進入這圈子的武裝與油條。比如15歲的他,被問到怕不怕表演、有沒有壓力,他回答:"如果你知道你在做什麼,你就不怕站在台上。"17歲,他們家族演出的自主權被問起,他會帶一點兒促狹與強悍地說:"我們還是有跟別人合作,但我們不當傀儡,絕不。"

傑克遜家族受邀在英女王面前演出,20歲的邁克爾對表演這件事充滿了旭日東升的自信:"我從未想過我做不到,你就是有種內在的感覺會知道。"

年輕的他甚至對於藝人與訪問者之間的關系,都有驚人的成熟見解:"訪問者讓藝人去思考他們的人生:要去向何方?應該做些什麼?或者什麼不應該做?所以訪談對藝人真的很重要。"

曾幾何時,這份互信與坦率被封閉了。天王因後來被判無罪的狎童案,形象一度一落千丈,信心似乎也跟著崩潰。他曾說:"我和常人無異,割傷,就會流血;而且我極容易感到困窘。"那份內在的光芒開始急遽消退。

如果他真的從1986年他推動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大合唱"Wearetheworld"意氣風發的隔年就被診斷出罹患白斑症和紅斑性狼瘡兩種會使膚色變化的免疫疾病,我們絕對有理由想見,一個必須常常光鮮示人的巨星的沮喪與恐懼。

但除掉這些容易想見的人性起伏,他的心靈視野一直被評論界嚴重忽略。從他留下的歌詞、訪談與我中譯過的唯一詩文集《舞夢》(DancingtheDream)研究,他懷抱的是融合自然神秘主義和新時代思想的宇宙觀。他愛美、愛真,渴望"合一"與"意識轉化"。

他探討"內在小孩",筆觸有如紀伯倫的《先知》:"千方百計,他們想去破壞他的純信、他無邊的歡樂。他不可征服的甲胄是來自神恩的庇佑,無物能碰觸、不受毒害、沒有噓聲。"邁克爾如詩的哲語和這毒蛇猛獸的社會與他名利雙收的形象有不小的反差。

甚至談到賴以成功的表演,他不再如雜志訪談時說:"我愛每一種音樂,我把它們都當成藝術。我不喜歡貼標簽,我討厭標簽。"反倒形而上地說"安靜才是我真正的舞蹈"、"沒被聽到的音樂就永不會死"。

最後還是以他自己的話祝福他的在天之靈:"如果你降生與離開這個人世時,都確知你是被愛的,那麼在此中間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好辦。"

不管好不好辦,你都創造並收獲過巨大的愛,邁克爾傑克遜,在天上任性地漫步吧!

邁克爾傑克遜勵志故事3

80年代時,邁克爾在一場演唱會前十分緊張,這時他遇到一名瘦弱的小歌迷,小歌迷帶著一個顯眼的白手套,他說“你在舞台上表演看到我拍手,就不會緊張了。”演出大獲成功,邁克爾十分高興,找到小歌迷希望能要來他的手套作紀念。小歌迷猶豫許久摘下手套,露出了一隻無比瘦弱,枯黑的手。MJ震驚了,緊緊地抱住他。所以以後他會在演唱會中帶白手套,白手套也逐漸成為他的標志。

這個故事的可信度並不高,盡管它很美好。邁克爾的白癜風症狀最初出現在手上,他的演員身份讓他無法接受白癜風治療(會造成肢端、背部腫大),於是他試圖用手套來遮掩。直到後來,白癜風發作到全身時,手套已經成為他的標志之一了。

⑸ 求有關邁克爾傑克遜的勵志故事。

地爆天星!恰!

⑹ 邁克爾傑克遜的勵志故事

邁克爾·約瑟夫·傑克遜(英語:Michael Joseph Jackson,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流行音樂歌手、作曲家、作詞家、舞蹈家、唱片製作人、樂手、慈善家。 1969年,他以傑克遜五人組樂隊(初期稱為 Jackson 5)主唱身份初出道,而於1971年開始了個人獨唱生涯。至今,他已在全世界銷售了約7.5億張唱片,他的《顫栗》(Thriller)專輯至今仍是人類音樂史上銷量最高的唱片,全球銷量超過1.04億張。[1]傑克遜一般被與貓王、披頭士兩組歌手並列為流行樂史上最偉大的不朽象徵。好友伊麗莎白·泰勒給了他「流行音樂之王」(King of Pop)這個頭銜,流傳甚廣。 個人生活方面,傑克遜長年投入慈善事業,固定資助39個慈善機構,並被《星期日時報頁面星期日時報 (斯里蘭卡)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網路對應頁面為The Sunday Times (Sri Lanka)。》稱為「慈善之王」,直至2006年,捐款達三億美元。[2][3] 然而其他方面,包括他改變的外貌,特異的行為都引起許多爭議。之後他更受到指控其猥褻男童,雖然在經過調查後,2005年終於全部被法院正式裁定無罪,但也已經對他的形象造成巨大誤解與傷害。 傑克遜獲得13座格萊美獎,並在美國有13張冠軍單曲,並是極少數被迎入搖滾名人堂兩次的藝人之一。單曲《Thriller》的音樂錄像帶被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音樂錄像帶」之一,並在音樂錄像帶的藝術性上「前進了一大步」。 邁克爾傑克遜於美西時間2009年6月25日心跳停止陷入深度昏迷送醫,然而下午搶救無效,宣告死亡,終年50歲[4]。生前原定於7月13日[5]開始的復出演唱會,50場115萬張票已經全部售完,卻未能展開。 他曾於1987年造訪香港,並在TVB攝影棚會見當時無線多名藝人,還穿上中式古裝留影[6][7],亦曾兩度訪問台灣,分別是1993年9月「危險之旅」亞洲第三站的台北演唱會,1996年10月舉辦的「麥克傑克遜歷史之旅」演唱會。 參考資料:請參考 <維><基><百><科> http://anwz.com/ytsa

⑺ 求一篇關於邁克爾傑克遜的勵志演講稿

【滿身傷痛的流行之王倒下了】我們還要拯救地球,永遠傳遞愛
讓我們人人都將這個帖子復制,讓它被翻譯成各種語言,讓它出現在全球各國的網站上,讓「流行之王」的真相比他的任何一個離奇的負面消息傳得都要快、要廣!
我們渴望越來越多的人懂得用愛和尊重對待每一個人。我們渴望人們意識到,保護純真,重建一個愛的世界,這就是國家大事乃至世界大事,這才能解決世界所有問題! 讓熱血滿腔的人們、憤世嫉俗的人們、悲觀的人們、孤獨的人們找到心中的上帝,讓他們懂得,我們都是孩子,愛可以戰勝一切!
Michael Jackson,世界上最偉大、最成功的藝術家,他是美國國會宣布的傳奇人物、音樂偶像和人道主義者,世界因為有了邁克爾而更加美好。邁克爾是讓地球為之瘋狂的流行之王,也是受大眾頂禮膜拜的耶穌,他的仁慈、言論連接著整個世界。
2009年6月25日,邁克爾去世了,激起全球人民歇斯底里的悲傷,這樣讓世界停下腳步的轟動只有「911」事件能比擬。巴黎聖母院成了邁克爾歌迷集中地,CNN成為他的MTV專版。他引發了互聯網史上最偉大的奇觀,CNN記者說:「我們從來不知道網路崩潰究竟需要多少人,現在我們發現,一個人就足夠,只要這個人是Michael Jackson!」追思會門票網站開放當天便有超過十億人點擊的記錄,CNN估算追思會觀眾超過三十億,相當於地球一半的人數!
人們打著標語:「邁克爾,你治癒了世界,創造了更美好的地方。」有人說:「他是流行之王,但人們已經把他看作家人對待。」「作為一個出生在美國的非裔人,邁克爾的經歷讓我明白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並不重要,我當然說我心目中的偉人是他了。」「邁克爾,謝謝你為所有的孩子和生命帶來希望。」
納爾遜曼德拉、馬丁路德金子女參加了他的追思會,NBA球星魔術師約翰遜和科比緬懷說:「感謝邁克爾為非裔美國人打開大門,因為他無處不在,他為我們所有人打開了成功的大門。是他讓我和科比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捷克歌迷為邁克爾創作了冰雕塑像,他們非常懷念邁克爾。他們說,在捷克,人們互相隔離端坐家中,互相嫉妒,他們很想通過共同的偶像把人們團結在一起。
歷史銘記邁克爾傑克遜,the King of Pop是音樂史不可缺少的人物;歷史銘記他為黑人洗脫數百年侮辱;歷史銘記他為孩子們爭取權利;歷史銘記他教導歌迷不要懷有偏見;歷史銘記他讓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歷史銘記他教會人們去愛。
世界怎麼能忘記,1985年邁克爾讓七百萬人站在了一起,高唱著「我們天下是一家」,這是世界人民第一次手拉手。數以億計的非洲人民處於死亡的邊緣,慈善家們無能為力,國際政治家在喋喋不休。「天下一家」的號召解決了政治家們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慈善義演從此橫掃世界,人們籌集了數以千萬計美元,拯救了非洲人民。
世界怎麼能忘記,在那充斥著種族主義、飢荒的冷戰年代,我們的偶像邁克爾,把五大洲的人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他呼籲各國團結,捲起了公益事業的浪潮。那些年代孩子們無家可歸,在冷風中相互扶持,邁克爾的歌曲撫慰人們的心,我是瞎子嗎?假裝沒看到忍飢挨餓的他們的需要嗎?要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必須審視鏡子里的靈魂,讓自己有所改變!
世界怎麼能忘記,因為「流行之王」帶給世界如此多的歡樂與感動,他創造了平均每場演唱會有五千人暈倒、超過一半人哭的不滅神話。
人們都承受過痛苦,然而人們會怎樣處理呢?有人越來越怨恨,有人自己怪自己。邁克爾,這個世界上最多歌迷的男人,會為受苦的人爭取權利。
他遭受種族歧視,他會跳著勁舞,痛快地唱:「我告訴他們人人平等的真理,如果你想做我的兄弟,不論你是黑人還是白人都沒有關系!我不怕小報緋聞!我不怕你們的幫派……」他那1991年的MV,創下了五億人同步收看的歷史紀錄。他說:「我就是要告訴這個世界該怎麼做。如果政治家解決不了,那詩人該用詩歌,作家該用小說來告誡人們。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也是拯救這個世界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他因與孩子們分享同一房間而兩次被誣告性侵犯男童。然而他永遠不會停止關愛和幫助他人,他說:「就像耶穌說的,繼續去愛,永遠去愛,記著孩子們,學習孩子們。不是學習幼稚,而是學習純真。」
他失去了童年,他畢生致力於改善世界各地兒童的生活。有一次邁克爾越說越哽咽:「人們甚至不願意和父母吃飯,家庭關系斷絕,孩子們帶槍上學是一種警號……他們需要愛,需要擁抱!可是家長工作忙碌,把孩子丟在家裡,讓他們玩電腦,天下大亂。重建家庭關系,這重要得很!我對家庭和人類的苦況感受深切,這對我很重要,我會在這方面竭盡所能。」
邁克爾的呼籲讓世界明白必須把孩子放在首位。相對來說,中國比任何國家都看重忠孝愛國,但並不重視孩子的天性,中華民族並沒意識到要保護純真,所以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民族素質遠低於其他國家。可悲的是中國人學習了西方膚淺的時髦,卻沒有學習西方人骨子裡的先進人文精神。
如今大部分國家的教育都十分重視孩子的個性和自由,父母認為讓孩子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教育才成功。真正的醫者中里巴人也說過,人的才能是天生的,就像魚兒生來會游泳,莫扎特4歲就會作曲,莎士比亞不需要誰教他寫作,找到了自己本來的位置,就找到了養生的方向。少做勉為其難的事,就是不生病的智慧。
邁克爾一生最大的願望是想人們意識到,要減少世上卑鄙行為,減少對地球的傷害,人們就必須保護孩子們。「失去童年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災難。我們使很多孩子不曾擁有歡樂,不曾得到相應的權利,不曾獲得自由,而且還認為一個孩子就該是這樣的。大人們不耐煩地想方設法讓它盡可能地快些結束,好像童年一個累贅的階段。在這個問題上,我無疑是世界上最專業的人士之一了。我這一代正是廢除親子盟約必要性的見證。 」
他說:「沒有人來到這個世上應該受苦,尤其是我們的孩子。」這和中國學者提倡的挫折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對於有孩子因為父母責罵而自殺,中國教育家則以為「孩子吃的苦少,自然經不起一點打擊」,誠然我們這個國家的教育是缺乏人文關懷的。那些喜歡罵孩子的父母要為自己的失敗慚愧:孩子們需要歡樂時,我們有沒有去分享?孩子們犯錯了,人們往往只顧指責而不關心他們的內心。事實上,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和自殺傾向就是因為他們缺少愛。愛讓我們成長,讓我們有信念去承受更多的挫折。這就是邁克爾愛孩子的原因。
邁克爾能從孩子們身上發現純真和善良,更能向人們傳達這些信息。他說:「我意識到當今世界上存在的很多問題,從都市犯罪到大規模戰爭和恐怖襲擊,以及過度擁擠的監獄,都是因為那些人失去了童年。孩子心中的魔法、奇跡、神秘和天真是創造力的源泉,這可以拯救世界。」「我們要從孩子身上學習的不是幼稚,而是生活的大智和真諦。他們知道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正在心中醞釀。」
他創下數不清奇跡,他的100萬張演唱會門票在短短4小時內售空,無論何時他去哪個國家參加晚會,整個城市的男女都戴起他那標志性的呢子帽,整個頒獎典禮所有觀眾都一直跺著腳喊著他的名字。
大家知道, 如今任何一個流行歌手身上都能找到流行之王的影子。邁克爾傑克遜就是流行樂唯一真正的代表人物。如果你問,是否有人能延續邁克爾傑克遜這個魔力傳奇?我們必須明白,邁克爾只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個心氣旺盛、心中充滿愛的孩子。耶穌也是孩子一樣的人。
只有如此純潔善良的人,才能打造出如此驚世的音樂和舞蹈,才能寫出世界上最純真溫柔、動聽的歌曲「Heal The World」,才能擁有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媒體傳言他大肆整容,但歌迷明白如果你只憑外表判斷一個人,那你就無異於一個種族主義者。事實是,世界在為罪惡歡呼。耶穌在世的時候,也被世人嘲笑。當他遇到比拉多時,人群大聲地為一個臭名昭著的罪犯歡呼,要求釋放他,耶穌卻被釘在十字架上。許多年過去了世道仍然沒有變,不是嗎?
媒體一直極力毀謗邁克爾,只要他的負面消息一出爐,就馬上發送到全球各國的網站,不斷在新聞界復制、轉載,凡是他的正面消息,媒體馬上將其消滅或刪改。這是美國乃至世界媒體對付流行之王的陰謀。
邁克爾說:「我是第一個打破僵局的人。我打破了舊模式,我所到之處所有白人女孩在尖叫,蘇格蘭姑娘、愛爾蘭女孩在尖叫,『我愛你,我一直愛著你!』當然很多白人社會媒體很反感這些,所以他們就編造新聞,說我是個怪物、同性戀、漂白皮膚、睡氧氣倉——他們編造任何可以引發世人指責我的事情,他們確實盡了最大努力。」
所以,邁克爾支持者應該用比媒體更高明的方法,讓流行之王精神鼓舞世界每一個人!
邁克爾所經歷的就是人類的貪婪與嫉妒。他在生前錄音里說,任何一個人如果經歷了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可能選擇死亡或者成為廢人。他從世界上所有孩子身上獲得力量堅持下去。他需要孩子們給他安全感,給他靈感。
邁克爾經歷了漫長的審判磨難,這讓他成為世界眼中的惡人,同時他失去了事業和家園。夢幻庄園是他打造的一個美麗的童話樂園,十五年裡歡迎了千千萬萬個貧苦的孩子。但這個大牧場從1993年起就被當地執法人員頻繁搜查。
福克斯電台記者問他:「盡管媒體對你帶孩子們到家裡玩耍高度關注,頻加指責,但為什麼你要那麼做?」
這個溫柔的男人平靜地說:「我游歷了整個世界8次,拜訪了很多醫院和孤兒院,當然那些事件都沒怎麼被報導過。那是我發自內心去做的。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們沒見過高山,沒玩過旋轉木馬,沒有寵物馬或駱駝。所以只要我打開我的大門,我就能看見最大的快樂,孩子們爆發出驚叫和歡笑,在夢幻庄園里盡情玩耍。我彷彿覺得自己贏得了上帝贊許的微笑,因為我能給其他人帶來如此的快樂和幸福。 」
世界上有兩種人:快樂的人和不快樂的人。快樂的人心中有愛,樂於分享細微的東西,將愛給予別人的同時自己獲得越來越多的快樂。不快樂的人不懂得去分享,不允許別人對自己有一點怠慢,相互指責,相互妒忌,相互攻擊,心病也就越來越多了。
記者問邁克爾:「你是否曾對某些事情失去過興趣,Michael?你是否認為養駱駝、建造小火車是愚蠢的想法呢?」他說:「不,如果你這么說,你就是說上帝是愚蠢的。因為上帝創造了偉大和渺小。其他人靠購買法拉利車、買私人飛機、買直升機獲得滿足,而我的滿足則是奉獻和分享,並享受那最單純的快樂。」
夢幻庄園,這個充滿慈愛的王國最終被踐踏成一片廢墟。
不僅如此,一群狡猾的門客圍著他打官司要錢。前女發言人透露,很多門客都是通過邁克爾的手下和兄弟,隱瞞邁克爾而簽各種合同,這讓邁克爾負債三億美元。2008年3月,邁克爾准備拍賣夢幻庄園的時候,哥哥傑梅因向他推薦商人托梅做了他的經紀人,因為經濟問題和久別舞台的原因,邁克爾最終同意演唱會主辦方開十場演唱會。
接下來一群幕後者策劃謀殺邁克爾。邁克爾生前一年裡完全被經紀人和演唱會主辦方的魔掌控制著生活。
經紀人托梅取走了邁克爾的賬戶,解僱邁克爾原來的員工,換來美國極端勢力組織的保安控制他。主辦方將演唱會加到50場,暴炒票價,並強制邁克爾進行排練。他們堅決要求拍攝下排練錄像,很多人相信,他們在演唱會開幕之前謀殺邁克爾。他們利用以30萬美元合同雇來的私人醫生莫里,在邁克爾家中向他注射過量致命葯物。邁克爾死後醫生詭辯注射葯物是為了安眠,這樣人們就以為邁克爾濫用葯物造成死亡。
「他最後的那段時光被人操縱著。他沒辦法做出自己的選擇,沒辦法僱傭自己想要雇的人。他只能按照一些人的要求去做事。」「我沒辦法聯繫到他,保安和其他事情讓我沒辦法接近他。」「他們把真正關心邁克爾的人排斥在外,達到了繼續壓榨邁克爾的目的。」邁克爾父親喬和好友萊奧納多在CNN電台接受拉里金采訪時說。
邁克爾去世一個月前曾在排練室里,向歌迷訴說自己對這個巡演和主辦方的恐懼。他身體越來越虛弱。他聲音斷斷續續,因為他哭出來了。「我也只是一個人,我根本完成不了50場演出!」說完他閉上眼,默默祈禱起來。而旁邊的十多名歌迷,只能安靜地陪著他,悲傷地站著。這一幕不正是耶穌最後的晚餐嗎? 第二天歌迷向外透露邁克爾排練壓力很大,主辦方馬上限制歌迷與邁克爾接觸。
邁克爾曾在1999年慕尼黑義演上,因為音樂公司主辦方發生事故而從高空摔下,這幾乎奪了他的命。2003年他被警察逮捕毒打,背部舊傷就開始反復折磨,2005年審判期間他就有六次背部痙攣劇痛去了急診。
2009年3月他開始被要求每天進行高強度的排練,這讓他的背傷劇烈疼痛不已。邁克爾告訴歌迷,主辦方不允許他去醫院,只能去指定的克萊因醫生診所,而且只能是注射麻醉的東西!而且,為了讓他更出色地排練,他們向他注射鎮靜的葯,還有興奮作用的。歌迷在排練中心外看到,每次他排練後,像喝醉一樣神志不清,身上有強烈的葯味。
他們不會讓明顯虛弱的邁克爾在舞台上露面。主辦方的目的是賺取演唱會門票的利潤並拍下排練錄像,准備謀殺邁克爾後將排練錄像精心剪輯成電影。工作人員在網上透露,邁克爾去世時離演唱會開幕只有兩星期,主辦方還有大量道具和項目沒有準備。如果邁克爾不死的話,到時主辦方怎麼向一百萬觀眾交代呢?
他們的陰謀很成功,邁克爾死後,四分之三歌迷為了紀念而不退票,綵排電影則橫掃各國票房冠軍。主辦方不但不用向邁克爾支付演唱會酬金,還索取了邁克爾的3500萬美元賠償。不過主辦方要將綵排電影的暴利拱手相讓。主辦方將錄像賣給這場謀殺的神秘策劃者——邁克爾曾經簽約的音樂公司。
音樂公司為了搶奪邁克爾擁有的音樂版權公司,不顧一切毀滅邁克爾。很多人知道,邁克爾被指控性侵犯兒童,正是音樂公司聯合記者巴舍爾、檢察官和一些家庭策劃的。邁克爾在2005年被迫害時期接受黑人民權領袖傑西采訪說,他擁有的歌曲版權的商業價值是很龐大的。「為了它,就在現在我們說話的時候,背後進行著一場大斗爭。我現在不能說,我不能評論,但有很多陰謀。」「我被法官的禁聲令限制著,這很嚴重。我不想說錯話。」
「PBS電視台播出過《不可饒恕的黑暗》。這是關於傑克約翰遜從1910年以來的故事。他是世界拳擊冠軍,但生活在一個並不接受他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的社會中,於是他們陷害他,甚至改變法律來監禁他。所有這些我回溯歷史所讀到的故事都給了我力量。我是一個剛趕上七十年代民權運動尾巴的孩子,你明白嗎?」
「我只想說:地球上每個角落、每個國籍、每個種族、每種語言的歌迷們,我從心底里愛著你們。感謝你們在這段磨難之中給予我的愛和支持和理解。我感謝你們的祈禱和善意。請耐心地與我站在一起,信任我,因為我是完全清白的。請要知道,在我們現在談話的時候,很多陰謀正在進行之中。」
他被宣判無罪那天是黑人的歷史時刻。馬丁路德金誕生了、柏林牆倒塌了、納爾遜曼德拉獲釋了——2005年6月13日,這個日子將會被同樣載入歷史!
2002年7月6日,邁克爾與人權領袖夏普頓牧師在紐約公開抵制音樂公司,向人們控訴這些唱片公司合謀對藝人又偷又搶,無所不用其極,對黑人尤其如此。邁克爾是一個溫柔的鬥士。他說:「我不僅是為了我而戰,而是為所有藝人而戰。我們必須結束種族主義,它十分可怕。」抵制的第二天音樂公司偽造了邁克爾的遺囑,邁克爾死後,律師布蘭卡出示了這份遺囑。布蘭卡,擁有了邁克爾的遺產管理權,佔有邁克爾財產的百分之十。2005年邁克爾的辯護大律師和替邁克爾做調查的律師勒葛蘭曾在法庭上作證指出布蘭卡被音樂公司買通陷害邁克爾。2003年邁克爾已寫信解僱布蘭卡這個叛徒,命令布蘭卡把有關邁克爾事務的所有記錄和文件交出來。邁克爾死前一個月,控制邁克爾財務的主辦方老總將布蘭卡雇請了回來。
假遺囑上面,邁克爾的孩子名字與出生證不相符,而且當年邁克爾身在紐約,並不在上面所登記的洛杉磯。邁克爾家人向法庭提出抗議,布蘭卡是音樂公司信託基金的人,他們可以內部交易,暗中把邁克爾的歌曲版權交給音樂公司。這樣,音樂公司十幾年來不斷瘋狂加害邁克爾的最終目的便達到了。然而法官拒絕了邁克爾家人的明顯是事實的證據。
邁克爾因為死亡而暴漲的唱片收益也歸音樂公司。他們還可以任意處理邁克爾的遺產。比如,音樂公司奪取了邁克爾生前所有歌曲的發行權,卻不給邁克爾版稅。2003年邁克爾准備起訴版稅問題,可是那一年發生的是對他的性騷擾男童指控,所有證據都十分荒謬,但法庭的目的是拖延審判的時間,消耗邁克爾的流動資金。
當年邁克爾被錯誤地指控時,八十名名警察進行搜查,即使對一個謀殺犯都不會這樣!他為了節省縣里的開支去投案了,受到了虐待。但莫里醫生殺了邁克爾,並沒有戴手銬,只是僅僅被美國檢察官指控為一個過失殺人犯。在證據面前,他應該被指控為一級謀殺罪或者二級謀殺罪。
在美國,「種族」這個話題永遠是最低等的,這個國家的當權者和聯邦調查局就是種族主義者。邁克爾的遭遇驚醒了很多人,一個嚴酷的現實,即使是唱片銷量傲視群雄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歌星也仍被作為一個「黑鬼」對待。
中國歌迷俱樂部主席Keen知道我們永遠不能為邁克爾找回公正。當年Keen和所有堅持正義的歌迷一樣,守候在法庭外,為這個炎涼世界裡的天使並肩作戰。他明白審判是多麼可怕,也預想到邁克爾謝幕巡演是一場大災難。就是這樣,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他拜訪了邁克爾的陵墓,與美國各種人分享,「才發現原來我們離真相很近,離公正很遠。背後的力量和陰謀,已經超出我的想像。有很多可怕的故事,我不能寫。」
當邁克爾還是五歲的可愛黑人小男孩時,就向人們展示了他的唱歌表演天賦,然後他走過了全球最矚目的巨星人生,走過了世人誣蔑的眼光,走過了無休止的指控,走過了無助、焦慮與恐懼的時光。
正如他的歌詞《歷史》表達的信息,他慘遭背後中傷,他認為此舉必要。他說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他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他渴望被人理解。他登上世界之王的巔峰,他要告訴我們,每一天你都在創造歷史,就像你翻山越嶺的時候,無需理會那些小傷小痛,我們只需要完成一次旅行。多少無辜的受害者被殺戮在這片土地上,我們還要經歷多少苦難,為的是讓我們不分國度,齊聲高唱,讓全世界充滿和諧。
人權領袖在追思會說:「他做到了!是邁克爾讓我們團結一致,是邁克爾讓我們互珍互愛!當年被邁克爾歌聲打動的孩子們現在都40歲了,並且舒適地選舉一個有色人種為美國總統。」
邁克爾一直在世界巡演中傳達愛的信息,舞台上,他的背後曾是我們的地球,也曾是各個國家的國旗。和他站在一起的,有兒童和維和軍隊。你看到人的海洋在台下整齊地唱歌,還舉著蠟燭。二十萬人在那裡,而邁克爾的象徵,是我們的國王。
「當他出生時,那時的等級制度和種族主義沒人能打破,當他離開後,他打破了這些界限,他重新定義了音樂的意義,他改變了階級,跨越了種族,他很『棒(Bad)』,他『閃開(Beat It)』,他就是邁克爾傑克遜!」2009年8年29日,人權領袖在希望公園里激動人心地演說。
那天曼哈頓布魯克林希望公園里聚集了數萬名歌迷,為邁克爾慶祝51歲生日。這兒是1996年邁克爾拍攝《他們不關心我們》MV的地方,這首激動人心的政治大膽歌曲遭到評論界猛烈攻擊。他是為了喚醒眾多心存愚蠢偏見的人。他在歌詞中用「猶太佬」代替「黑鬼」,當年,邁克爾與黑人成員憤怒地揮拳,唱歌發泄對種族主義的憤恨。
在邁克爾51歲生日那天,天堂的他看到的是相反的事情。在紐約市最大的區里,歌迷們冒著雨,一起唱歌、跳舞、大笑、哭泣。這是一個溫馨感人的大家庭,這個大家庭按照他教導的原則存在著,這是人類美妙的奇跡——這是他曾經設想的天下一家。
26年前邁克爾專輯《戰栗者》走向世界之前,沒有人敢想像,不同膚色的人們能友愛地聚集在一起。里根在任時,當美國繼續掙扎在種族關系惡化的漩渦中,邁克爾成了世界娛樂業的變革人物,他塑造了我們今天的世界。邁克爾傑克遜,讓世界人民一起舞動起來。
邁克爾母親說,當邁克爾還是幾歲的時候,常在電視看到非洲兒童——蒼蠅在他們嘴巴周圍飛來飛去,他們都快要死了。他坐在那裡,眼淚不停地從他眼中猛流下來,他說:「媽媽,總有一天,我會為他們做些什麼的!」他從未放棄過任何一個夢想。
他出生在沒有尊嚴地位的年代。五百年前他們的祖先遭受著血腥黑奴貿易,被歐洲殖民者從非洲販賣到美洲。他們把古老的非洲文明帶到美洲,卻承受屈辱,為新大陸的開發提供苦力。然而美國始終不肯承認黑人是這個國家的公民,1787年憲法確保著有色人種奴隸制。這些偏見是無知的、是被教唆的:「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隸勞動是自然的、正常的狀態。」
世界真的不應該存在對任何人的偏見。美國出現了林肯總統、肯尼迪總統、馬爾科姆、羅莎帕克斯、馬丁路德金等一批批的鬥士,他們在南方的餐館里斗爭,在最高法院的神聖大廳里斗爭,在美國大大小小的首腦辦公室里斗爭,他們為了正義、平等和所有人類的尊嚴,或進監獄或被殺害。盡管如此,白人孩子總是被教唆仇視黑人,黑人要面對慘無人道種族歧視和商業剝削。歷史書謊言滿布,大家知道,貓王和披頭士這些被捧為音樂史不朽象徵的明星,其實他們竊取了黑人音樂,並且靠白人媒體吹捧出來。
邁克爾的出現讓世界不得不承認黑人的地位。他成為英雄是在1983年,他寫下了激勵一代代人的旋律,於是沖破了曾經延續世代的商業種族隔離,還表演了迷倒眾生的大空舞步,打破了樂壇所有紀錄。然後他開創了現代MV,引發了街舞風潮。這個純真的孩子,還開了世界巡演的先例,支持了39個慈善機構。
誰來帶領黑人走出地獄?是誰能讓黑人的孩子與白人的孩子兄弟姐妹般攜手共進?誰讓哈佛大學里前奴隸的兒子和前奴隸主的兒子手足情誼般坐在一起?是誰讓我們今天在電視上看到喬丹打籃球、看到奧普拉做脫口秀?是誰讓美國人能夠選舉奧巴馬作為總統?只有流行之王能帶動這一切。
正是這個純真的孩子,成為社會情感的啟動器,25歲時打破了種族主義。這個純真的孩子把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變為現實,而他們的夢想,今天仍飄揚在美國種族沖突的天空中。
流行音樂的標志歌曲"Billy Jean",有著重大的政治意義;一張改變全世界文化的專輯《戰栗者》,創造了舒適把黑人、白人、亞洲人和拉丁人聚集在一起;一部引領全球化潮流的舞蹈片《月球漫步者》,在那些殘酷的年代裡強烈地向人們傳達了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息。
邁克爾妹妹說:「有人說他們能成為美國公民全是因為我的哥哥,Michael就說,他只是一個樂於奉獻和幫助他人的普通人。」
「流行之王」面具下的他,只是一個害羞的男孩,常常因為孤獨而一個人抱著布偶娃娃哭泣。 當他面對人們的時候只有天真的微笑,每次被打倒又重新站起來,每次被驅逐又重新拼回來。他從不攻擊無緣無故指控他的人,他從不與誹謗他的人打口戰。
上帝說,我們不能讓每個人都愛自己,但我們可以讓他們被愛。邁克爾的存在只是關於愛和治癒世界。邁克爾見證過無數次人類災難,他說沒有人可以解決世界的問題,就像我們無法控制大地的震盪,我們只有好好地呵護孩子們。
他在牛津大學演講說:「我建立了拯救世界基金會,我們真的能拯救世界嗎?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一直被戰爭和人種問題困繞著。我們真的能夠拯救孩子嗎?那些帶槍進學校滿懷仇恨的孩子,那些將人打死的孩子,我們真的可以嗎?「是的,但一切都從寬恕開始,因為要拯救世界,我們必須首先拯救自己。而要拯救孩子,首先要保護孩子的內心,人人都有責任。」
邁克爾讓歌迷學會用寬恕來調節生活中的憤怒,反暴力歌曲「Beat It」讓打架、吵架不休的人明白,這無關真理和膽量,要減少彼此的傷害,就避開吧。
邁克爾說,他要與曾虐待幼年的自己的父親重歸於好,不受過去陰影的妨礙。「把無條件的愛給我們的父母,這樣他們學會愛,這樣會最終重建一個愛的世界。我的朋友們,我們就是那個世界,我們就是那些孩子。」
歷史上沒有任何人像邁克爾傑克遜那樣讓世界人民刻骨銘心。他的成功喚醒我們用孩子般純真的眼光看待世界,他的苦難喚醒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去愛和拯救地球,他的寬恕喚醒我們不要因為仇恨而讓地球傷痕累累。
「我們就是來改變這個世界」,邁克爾一生都在做這樣的突破。當音樂還有歌詞語言障礙時,他用聽覺沖擊和肢體動作,超越了性別和膚色,讓全世界被他的音樂馴服了。
走上好萊塢星光大道,一群又一群的遊客在Michael Jackson的星前,駐足,合影,留連。一個大媽指著Michael的那顆星,大聲地對周圍路人說:「所有的星星中,就這一顆最重要!」
Keen說多麼想認為,Michael只是飛往其他星球,拯救那裡的人們去了。
我們還要傳遞愛,還要拯救世界。
只有這樣,把Michael Jackson的愛傳遞給每一個人,只有重建一個愛的世界,人類才能撫平失去天使的悲痛,才能讓歷史創造者走過的路更有價值,不是嗎?

閱讀全文

與邁克爾傑克遜勵志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台詞我不想做大人 瀏覽:588
韓劇白珍熙輸了喝酒是什麼電影 瀏覽:451
大場面戰爭火爆科幻電影 瀏覽:306
小女孩跟豬豬的動畫電影 瀏覽:10
香港電影感動你的瞬間 瀏覽:371
挪威兩小時77條人命電影名字 瀏覽:179
2021年最近上映的恐怖電影 瀏覽:924
免費看琪琪倫理電影 瀏覽:19
找個皮筋做個彈弓打你家玻璃什麼電影 瀏覽:574
因為看電影很有趣英文怎麼說 瀏覽:50
諸暨哪個電影院設備號 瀏覽:353
男女哪個對哪個電影名是什麼 瀏覽:436
蠱蟲恐怖電影 瀏覽:437
哪個視頻收費電影可以免費看 瀏覽:866
四個醜女改造大美女的電影 瀏覽:871
lastreunion哪個電影的主題曲 瀏覽:698
我想播放一個好看的電影 瀏覽:429
1924年科幻電影 瀏覽:878
搞笑喜劇鬼片大全電影大全 瀏覽:830
電影女主是百合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