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由意志的影片評價
毫無疑問,《自由意志》是一部大膽而無所畏懼的電影作品,如果近三個小時的片長不完全是為了娛樂,那麼也許能夠給人們一些啟示。
——《歐洲電影》
德國導演馬提亞·甘斯勒的《自由意志》,會讓你看過本片之後至少有17分鍾的回憶再也揮之不去。
——《首映雜志》
兩個引人入勝的主要角色,由德國經驗豐富的男演員約根·沃格爾,和相對而言算是新手的瑞士女演員莎賓·蒂莫提歐領銜擔綱,支撐起了一部《自由意志》。
——《綜藝雜志》
是一部長達近3小時的電影,描述了一個強奸犯西奧因為被診斷出有精神疾病,因此除了一般的監禁之外,還要接受精神治療,方能重新進入社會.他在觀護與自製下開始新生,甚至交了一個女友,最後卻再次失控犯罪,絕望的他選擇了割脈自盡,了結生命.
整個故事看得十分壓抑,我們跟隨著主人公的一舉一動,從他犯案.被捕.治療.重入社會.戀愛,再度犯罪,自殺,就如同紀錄片一般詳實地貼近他的生活,節奏不疾不徐,雖然略顯冗長,但卻並不沉悶,許多細節安排十分精巧,暗示了主角的心境轉折,全片充斥著一股淡淡的悲傷.透露出一種宿命難違的氣息.
開場便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強暴戲,西奧在與同事發生爭執之後,情緒暴躁的他瘋狂地砸爛餐具後被迫離開,隨後對一個騎車女子實施性侵犯,之前的鋪墊告訴我們,西奧的行徑很有些異常性慾亢進症的特徵,導演採取了迫近手提攝影的拍攝手法,使得臨場感與壓迫性十足,在整個過程我們看到行為失控的西奧不只是強奸行為,更包括他以暴力毆打受害人的前奏,令人觸目驚心.
作為對應,影片後段,開始新生的西奧再次犯罪,依然是一場強暴戲,導演卻著重刻畫了其心境的轉變.他本是在超市購物(此時他已和女主角同居),卻接到女友電話說要參加一個離職同事的聚會而不回家吃飯,有些失落的西奧無聊之餘,竟跑去偷窺女友聚會,看見她有說有笑,充滿挫折與嫉妒的他獨自走在街頭,突然被一個要開車進車庫的女人按喇叭要求讓道,一時惱怒失控的他立即尾隨進去,又是一番暴打,強暴的過程反而不再用細節呈現.
《自由意志》這個片名更象是一種反諷,整個影片其實是在講禁慾,西奧出獄後,為了剋制自己的性沖動,他除了工作,運動,自慰外,甚至在一次晚上和一名的女子等車時,他放棄坐同一班車,而寧願再等下一班.當他對一個餐廳女招待有好感時,他說:我喜歡她,但我也不喜歡她. 喜歡她是真實的感覺,而不喜歡她則是害怕慾望可能再次帶來無法自製的後果.
西奧寄以厚望的愛情,最終未能阻止他再次犯罪,片中女主角的適時出現,本來給了他一個改變人生的契機,西奧第一次感受到男女情愛的關懷,他顯然也付出了最真摯的感情,只是正常生活下暗藏在他體內的性慾惡魔始終在伺機而動,猶如戴著雙重面具生活的方式,一次一次不斷挑戰他的抗壓性,因此當他再度犯罪之後,堅決提出跟女友分手,西奧在天橋上大聲告訴她:我恨你.這殘酷的話語背後,其實是西奧原以為兩人的愛情與關系,足以治癒他的疾病,但最終卻失敗了,恨的是重新燃起的生活希望再度破滅,恨的是因此鬆懈了的自我防範.
影片用冷靜的筆觸講述了一個足夠震撼的悲劇故事,從某種角度來說更象是一篇精神病學報告,也是關於體制規范和自由意志之間如何制衡之間的探討,西奧在恢復理智之後,會對自己所做的事痛哭失聲,而第一場強暴戲結束後,雙眼被紗布蒙住的受害者倉皇逃走,卻一腳踏空倒在荊棘叢里而忍不住哭喊時,西奧並沒有是馬上逃走,而是跑回車里拿急救箱想幫她,諷刺的是急救箱里的物品既是他用來捆綁受害者的工具,也是他想用來救人的工具.從他身上看得出,強奸行為總是無法控制,事後良心發現才是他的自由意志,這一點也讓他痛苦不已.
導演並非表達自己對犯罪的同情,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對復雜人性面進行了冷靜客觀的剖析,沒有什麼刻意煽情的段落,卻讓我們有了更多思索的空間.影片對白很少,大量的內心戲讓男女主角都有不俗的發揮.在畫面處理上尤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第一場強暴戲,再比如男女主角在公寓里的激情戲,都採取了逆光處理,尤其是最後一幕在海灘上,西奧在女友面前割腕,女友抱著他痛哭嘶吼之後,畫面中二人的背影面向大海,日升又日落,影像靜默而充滿復雜層次的平靜情緒:西奧終結了罪惡的沖動,生命永遠歸於平靜.
很喜歡電影的結尾,即使錐心刺痛,依然相伴至終,留下的不僅是無助與絕望,更有莫名的心痛與感動.
幾個世紀來,科學被排斥在善惡對錯的問題之外,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這樣的終極話題長久地供奉在哲學和神學的聖壇上。
認知神經科學家薩姆·哈里斯勇猛地將自己的科學之劍指向道德世界。他提出科學不但可以,而且更應當成為道德問題的准則,科學可以為人類設立新的價值觀,帶領我們走向真正幸福的生活。
在《自由意志》一書中,哈里斯以睿智、妙趣橫生的方式向我們揭開了「自由意志」的秘密,心理學、物理學、哲學「自由意志」原來是場幻象,我們該不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我們不能,世界是否會變得更糟。書中不但有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博士的精彩導讀,更有作者與著名哲學家、認知科學家丹尼爾·丹尼特的激情辯論。
Ⅱ 電影狩獵結局什麼意思
電影《狩獵》是一部高分佳作,它的結局,它最後的那一槍把我所有的幻想,把我以為的美好,統統打回原形,隨著這突然而來的槍聲,徹骨的寒意彌漫全身。
《狩獵》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無數好評,但整個電影就是一個把人帶入絕望的過程。
「砰」的一聲,一顆子彈射入盧卡斯身邊的樹干里。不遠處站著一個人,正拿著槍瞄準盧卡斯……
盧卡斯還活著,他的餘生將永遠活在那個事件當中!
謠言猛於虎,謠言來自天真的孩子,這種破壞力則更加猛烈,從開始的將信將疑留有餘地,到最後近乎整個社會群體的排斥,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出現這樣的人和事,我也許不會那麼極端,但肯定也會疏離,你會怎麼樣呢?
Ⅲ 有什麼高分好看的電影推薦
豆瓣排名top500的電影有戰狼2、流浪地球、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神偷奶爸3、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哪吒之魔童降世、紅海行動、摔跤吧!爸爸、悟空傳、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速度與激情7等。
豆瓣排名top500的電影合集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e6Q1zPR2A7Nx_Z4DrT8yVA
推薦電影:
1、戰狼2
《戰狼Ⅱ》是吳京執導的動作軍事電影,由吳京、弗蘭克·格里羅、吳剛、張翰、盧靖姍、淳於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20年3月20日,《戰狼Ⅱ》重映。
該片講述了脫下軍裝的冷鋒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本來能夠安全撤離的他無法忘記軍人的職責,重回戰場展開救援的故事。
2、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郭帆執導,屈楚蕭、趙今麥、李光潔、吳孟達等領銜主演,吳京特別出演的科幻冒險電影。
影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3、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是《變形金剛》系列第五部電影,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邁克爾·貝執導,馬克·沃爾伯格、喬什·杜哈明、斯坦利·圖齊、安東尼·霍普金斯、勞拉·哈德克、傑洛·卡邁克爾、伊莎貝拉·莫奈、約翰·特托羅聯合主演。
Ⅳ 查理九世中的西奧既然是鬼影迷蹤的成員(18冊中他幹了壞事)。那為什麼在末日浮空城裡救了墨多多
大家都在傳埃克斯和西奧的cp嘛,所以當埃克斯和多多交上朋友後他也去幫助多多了,還有就是浮空城那本裡面提到了,西奧說,「凡是雷歐做的決定,我都支持」(嘖嘖嘖多麼偉大的愛情),所以埃克斯改邪歸正後他也跟著改變了
Ⅳ 電影《狼人》的上映時間
The Wolfman(狼人)》,2010年2月12日上映。由《侏羅紀公園3》《勇敢者的游戲》導演喬·庄斯頓執導的商業大片《狼人》,日前又有一批新劇照曝光。其中首次主打了女主角艾米莉·布朗特的場面,她在夜晚的森林中驚恐地躲避著狼人,但仍不失性感之色。
「月圓之夜,狼人現形」,狼人,作為西方神秘文化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被無數次搬上銀幕。新版《狼人》翻拍的是1941年的同名恐怖片舊作,環球公司為此片砸下一億重金,再度打造了這一久拍不衰的經典傳說。
環球公司為之組建了豪華班底,狼人由曾出演過《切·格瓦拉:游擊隊》《21克》《毒品網路》的本尼西奧·德爾·托羅扮演,作為戛納、柏林雙料影帝外加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德爾·托羅,在影片中的變異場面十分驚人,化裝和特效效果有望爭奪來年的奧斯卡獎;老牌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以及《穿普拉達的女王》、《陽光清洗》、《年輕的維多利亞》的搶戲美女艾米莉·布朗特,也在本片中傾力出演女主角,這也是她第一次出演超大規模的商業片。 新版《狼人》的故事背景仍定在維多莉亞時代的英國,故事講述由本尼西奧·德托羅扮演的主人公從美國回到他祖先的故鄉,卻不慎被狼人咬傷,從此一到月圓之夜便幻化成毛茸茸的浪人。拍攝狼人題材電影,造型無疑是重中之重。這次新版《狼人》劇組重金請來曾經六次獲得奧斯卡獎的著名化妝師瑞克·貝克,瑞克·貝克為了讓德爾·托羅成為這個滿臉是毛、齜牙咧嘴的狼人,每次都要花上三個多小時的時間。德爾·托羅本身就具備不少野性氣質,再加上瑞克·貝克出神入化的技術,使得新版狼人氣場更為強大。 這部拍攝於2007年的電影,本打算在2008年2月13日公映,但因種種原因被推遲到了2008年4月3日。可是不久之後,發行方又因為擔心春季檔票房不力,把它推延到了2008年11月6日。可惜這個計劃再度泡湯,《狼人》的最終上映日期是2010年2月12日,它的票房目標鎖定在了情人節檔期。
Ⅵ 求 尤利西斯的凝視 百度雲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ywG-y8elyza-hG1nEfW5jQ
Ⅶ 《基督山伯爵》里伯都西奧這個人物是誰啊
是一個人,音譯不同而已。貝爾圖喬是基督山的管家,只知道基督山島上伯爵留下的一筆錢放在哪裡,對伯爵的歷史一無所知,而且也不想知道(研究伯爵的話會有生命危險)。貝爾圖喬在一次逃脫走私的過程中,目睹了客棧老闆卡德魯斯的殺人過程,卡德魯斯隨後潛逃。貝爾圖喬身上沾滿了被害人的鮮血,被隨後趕來的警察誤認為兇手。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貝爾圖喬請法官找一位布佐尼神甫,因為神甫贈給卡德魯斯的一枚鑽石正是引發罪惡的根源(這一情況是貝爾圖喬偷聽卡德魯斯夫婦與被害者的談話得知的)。神甫最後被找到,證實了貝爾圖喬的供詞,卡德魯斯也被逮捕並供認,於是貝爾圖喬被釋放。而這位神甫正基督山伯爵的身份之一(易容)。「神甫」大概認為貝爾圖喬對他作的懺悔中的信息很有用,於是推薦貝爾圖喬去給基督山伯爵做管家。貝爾圖喬出獄後,首先回了家鄉看望哥哥的遺孀。誰知他的嫂嫂竟然被他的養子罪惡的燒死!貝爾圖喬後悔收養了這個孩子,又因為孑然一身,於是去投奔了基督山伯爵,做了伯爵的管家。後來,伯爵來到巴黎,正式開始復仇時,需要利用當年維爾福的那段醜史,以及那段醜史的衍生品——維爾福的親生子、貝爾圖喬的養子——生性邪惡的安德里。於是,伯爵買下當年貝爾圖喬行刺維爾福的鄉間別墅,當著貝爾圖喬的面站在維爾福倒下的花園里,再加上一連串的暗示,貝爾圖喬承受不住壓力,再次向伯爵坦白。(其實當年他向布佐尼神甫懺悔時已經全交代過了,只不過他不知道布佐尼和基督山是一個人)綜上看來,貝爾圖喬不過是伯爵辦事得力、忠心耿耿的管家罷了,伯爵對他還算信任,也有利用的成分。因此,他所知道的東西完全在伯爵的限制內,可能知道剩餘財寶埋藏在岩洞中的何處,卻不可能知道伯爵的歷史。大仲馬將貝爾圖喬描繪成一個地地道道的科西嘉人,敢作敢為而又不失善良,還是很不錯的。
Ⅷ 蒙特卡洛電影中扮演西奧的是誰
他叫皮埃爾·布朗格!
我跟你志同道合,他真的很帥!!
Ⅸ 電影《蒙特卡羅》的男主角(那個和賽琳娜戈麥斯在一起的那個西奧)是誰
皮埃爾布朗格
Ⅹ 黑鏡-生死搏擊
從16年開始接觸黑鏡系列的電影,到20年,4年時間過去了,依然欣賞黑鏡每個章節故事裡以科技發展為背景,去探討科技對人類情感社會影響的底蘊。
第五季中的第一集《生死搏擊》直指夫妻關系中的倦怠問題。從開場的丹尼和西奧相識於酒吧,關系開始於一夜情,到最後場面一轉,直接跳進了多年以後他們的婚姻生活。酒吧,一夜情或者約炮確實是西方男女關系開始的聯想詞,這些場景背後反映的是國外對性的成熟,性是一件像吃飯睡覺可以隨時被探討,被需要,被享受的事情,而不是一件直接指向個人品質,也從不與道德掛邊的事情。
在丹尼38歲的生日聚會上,被邀請的朋友中,其中一位媽媽在蹲著協調孩子們打架這件事情的時候,因為褲子腰線不高,露出了臀溝,而這個時候,鏡頭聚焦在丹尼望向這位媽媽的視線上,這或多或少開始為丹尼和西奧倦怠的婚姻狀況埋下了伏筆。
丹尼和卡爾是多年的朋友,兩個人在很長時間未見面後,聊起了婚姻和感情生活,卡爾依然還是瀟灑自由的黃金單身漢,而丹尼在聊起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的時候,有了下面一段很男人間的對話:
丹尼:「我能順其自然了,我已經有妻有子了,感謝上帝我不用再出去約會,隨時等著被人挑什麼的。」
卡爾:「那就像第二份工作。"
丹尼:「還得緊跟那些年輕人的節奏, 你每天得做一千個仰卧起坐吧?」
卡爾:「就每天早上做50個。」
丹尼:「早上50個?你會刮蛋上的毛么?那些年輕人肯定會。你還真會刮......太惡心了。」
卡爾:「颳得像個閃閃發光的八號球。」
丹尼:「就為了保持撩妹的競爭力,我同情你,真的。」
丹尼和卡爾兩個人過著截然不同的感情生活,一個穩定安心,但同時生活里也充滿了瑣碎和無聊,一個瀟灑自由,但同時也與時賽跑,要緊跟年輕人的節奏,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像和身材,以便突出自己在異性中的吸引力。
做出進入家庭,開始以丈夫和父親的角色生活的決定的時候,優秀又有著眾多異性資源的男性們,算是放棄了所有的可能性,而這種放棄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八百米沖刺跑累了,花花世界也體驗得差不多了,剛好遇到了一個讓自己可以安心走進避風港的人。進入婚姻,無論對男性還是女性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決定,算是默認了婚姻本身的排他性和忠貞性。失去自由和花花世界之後,得到的是穩定和安心,這兩者不可兼得,這是婚姻的本質,也是約束人性的枷鎖。成熟的兩性文化里,必須要先承認性作為男女吸引的原動力的重要性,先釋放性,探索性,深知性, 而後再談婚論嫁,這個節奏才算是層層遞進,由淺至深,由表及裡,避免往後婚姻里因為性壓抑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
在丹尼的生日聚會結束後,丹尼在廚房裡整理著餐具碗盤,西奧堅持讓丹尼休息,自己來處理廚房裡的殘羹剩飯,因為今天是丹尼的生日。這一幕其實就是家庭生活里的互相體諒和理解。而當洗碗機里傳出危險警告的時候,丹尼有些疲憊地再次提醒西奧,刀刃需要向下放進去,可見這種生活里不斷重復出現的摩擦場景,也是一種對彼此耐心和包容的考驗。
在丹尼生日聚會上,卡爾送了一盤游戲給丹尼,這不是一盤簡單的游戲,而是依靠某個細小零件就可以接入所有身體感官的游戲。而這款游戲也成為了往後丹尼逃避已失去激情的婚內性的消遣途徑。
丹尼和卡爾在游戲里扮演了一男一女,游戲最開始的場面就定格在了兩個人一對一的對打場景中,這種男性之間力量的較量,從來不因為現代生活的進步,而失去它原始的意義。如果說女性之間釋放能量的途徑是交流溝通,那麼男性之間,最能釋放能量的就是任何有關運動,有關力量的游戲。而游戲里,丹尼和卡爾在初嘗性的魅力後,從此便進入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電影里不斷展現丹尼和西奧的性對話場景,丹尼每一次都是以比較累或者沒有興趣為理由拒絕了夫妻間的性生活。因為丹尼的性能量在游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之後,現實生活中的性就已經顯得索然無味了。在西奧和丹尼的結婚紀念日晚餐的餐廳里,西奧在等待丹尼到來的過程里被一位男性搭訕,而西奧亮起手上的戒指,很禮貌地拒絕了這樣的搭訕,於是在接下來的晚餐中,有了西奧和丹尼這樣的一段對話:
西奧:「你知道你有一個習慣么,有時你會走開。」
丹尼:「什麼意思?」
西奧:「我是說你會走神。你進入自己的世界,把我留在外面。你還在嗎?」
丹尼:「當然在。」
西奧:「好吧,那是怎麼回事?」
丹尼:「沒什麼。」
西奧:「我們幾個星期沒做了。」
丹尼:「我一直很累。」
西奧:「我們應該再試試的。」
丹尼:「我們在嘗試。」
西奧:「不,你要是不操我,我就沒辦法懷孕。」
丹尼:「不是我不想做。我說了我最近很累。」
西奧:「對不起,是出了什麼事了嗎?」
丹尼:「沒什麼事。」
西奧:"那是怎麼回事,是我的原因嗎?」
丹尼:「不是。」
西奧:「你都不碰我了,你都不親我了,也沒那些親密的小動作了,擠我的肩膀,在廚房經過我時模我的背,你還想要我嗎?」
丹尼:「我一直想要你。」
西奧:「不,你知道我的意思,我是說我的身體。我知道我不如從前了,我的身體生了泰勒後發生了改變。」
丹尼:「別這么說。」
西奧:「你和其他人在約會嗎?」
丹尼:「沒有,沒有。」
西奧:「那你為什麼不要我了,你以前總是想要我的。這很無聊,我懂的,家庭生活,我也覺得無聊,但我很忠誠,對我們的家庭忠誠,對你忠誠。要是我想,我也可以去放縱自己,你以為我沒有做出犧牲嗎?我沒有拒絕過示好嗎?剛才有個人在酒吧跟我搭訕,一半我想由著他,找點刺激,但你必須堅守住,這是配偶關系的一部分。你拒絕那些風流快活,你拒絕那些,因為你做了承諾,這正是承諾的意義。如果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我只是想知道,我該怎麼辦就會怎麼辦。但我得知道。」
丹尼:「沒有什麼事情發生,我保證,我發誓。」
西奧對家庭生活的控訴,很真實地表達了兩個人之間出現了問題的狀態,而這次深入的溝通,也為之後還算圓滿的結局買下了伏筆。在婚姻關系裡,從始至終地保持忠誠是維系婚姻不得不做的事情,就如西奧說的那樣,承諾的意義,就是需要拒絕很多可能性。而愛這件事情,就是抵制誘惑,忍耐生活瑣事,包容接納婚姻里的不完美,而不得不做的修行。
西奧和丹尼的夫妻相處模式也算是相當成熟,西奧面對丹尼常常的心不在焉和對性生活的倦怠,首先表達的不是責怪,而是闡述事實,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也接受丹尼可能已經出軌或者工作上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任何可能性。而她做好了接受事實的准備。丹尼在接收到西奧已經十分痛苦的情緒之後,選擇了和卡爾攤牌結束游戲里的性關系。可是卡爾已經陷入游戲中的性太深了,兩個人的關系從一開始的朋友發展成為游戲里的性伴侶,甚至卡爾對丹尼產生了一種很復雜的愛的情緒,這種關繫上的突變,事實上是一種對兩個人關系處理能力的巨大考驗。尤其對丹尼來說,因為家庭是他不得不去守護的堡壘,而守護的責任必須讓他結束和卡爾在游戲里的關系。
最後電影進入尾聲,為了弄清楚自己對卡爾的情感到底是源於游戲里的角色扮演還是一旦脫離游戲,情感上的悸動也會隨之消失,於是丹尼和卡爾相約現實,在卡爾吻向丹尼的那一刻,電影的結局似乎也浮出了水面。游戲和現實有著巨大的差別,卡爾也是在那一刻清楚,原來自己對丹尼的愛是因為游戲的代入,而不是對丹尼本身產生的情感。兩個人都在這一吻中恍然大悟,游戲始終是游戲,而不會接入現實。
後來電影的結尾以西奧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允許丹尼定期和卡爾接入游戲,來平衡現實和游戲中性的沖突。這樣圓滿的結尾也算是導演對此類問題思考之後,給予觀眾的一種可行性解決方案的參考,但所有涉及到情感問題的事情,坦誠溝通才是唯一而永遠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