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盧安達飯店電影觀後感1000字
《盧安達飯店》觀後感
前幾天的民族概論課上老師帶領我們一起觀看了一部電影《盧安達飯店》,這是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一個盧安達的高檔酒店經理,保羅,胡圖族人,在1994年種族沖突中救了1000多位難民的生命。當年比利時殖民者硬生生地把當地的土著人按照皮膚的深淺和鼻樑的高低分為胡圖族和圖西族,並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把政權交給了圖西族,從此也就造成了兩族世世代代的恩怨。終於掌握了政權的胡圖族人要向圖西族人報復,縱容著民兵組織的仇視情緒,終於在一個總統被刺身亡的節點爆發了,「砍倒高高的樹」,「胡圖力量」,種族大屠殺開始了。
1994年,在盧安達發生的這場慘絕人寰的種族大屠殺中,近一百萬人慘遭殺害。這一發生在通訊高度發達和標榜民主自由時代的種族清洗,在事件之時幾乎沒有引起世界其他地區的任何反響。當Terry George2004的作品《Hotel Rwanda》出現的時候,這場屠殺已經過去了十年。在這十年中,盧安達作為一個不發達的非洲國家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要不是《Hotel Rwanda》的舊事重提,這一人類歷史上滅族慘劇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被大多數人遺忘。
和《Schindler's List》一樣,《Hotel Rwanda》也是改編自真人真事。影片主人公保羅·魯塞薩巴吉納在首都基加利經營著一家由比利時老闆控股的四星級賓館。當胡圖族的武裝叛亂分子掌握了國家政權之後,隨即開始了對圖西族的種族屠殺。由於保羅的妻子是圖西族人,他竭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家人不卷到屠殺當中。但隨著事態的發展,聯合國維和部隊對盧安達的局勢失去控制,保羅的周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圖西族人。慈悲而偉大的保羅開始像當年的辛德勒一樣,用自己的金錢換取這些人的安全,把這些逃難的人統統隱藏在自己的飯店中,並想盡一切辦法保護他們的生命。最後,共有1268名圖西族由於得到他的庇護,免遭被屠殺的噩運。
對於這樣一部史實性的影片,我們應該首先了解一下影片發生的背景,這更有助於我們對整部影片的理解。盧安達是位於非洲中東部赤道兩側的內陸國家。其人口由胡圖、圖西和特瓦三個部族組成。其中,特瓦族只佔全國人口的1%左右。也就是說,占盧安達人口絕大多數的部族是胡圖和圖西。早在16世紀,圖西族人就在盧安達建立了封建王國。自19世紀中葉起,英國、德國、比利時等西方殖民勢力相繼侵入。1890年年盧安達淪為「德屬東非」保護地,1916年被又比利時佔領。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後,根據1922的《凡爾賽和約》,國聯將起「委託」比利時統治,成為比屬盧安達-烏隆迪的一部分。二站後,成為聯合國託管地,但仍由比利時統治。1960年,比利時同意盧安達「自治」的要求。1962年7月1日,盧安達共和國成立。1994年發生的種族屠殺並不是該國歷史上第一次。西方殖民主義者在盧安達統治期間運用了很多卑鄙的手段,實行「間接統治」和「分而治之」:先用占人口14%的圖西人統治占人口85%的胡圖人,後又利用胡圖人反對圖西人並統治圖西人。這種手段直接導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先後發生4次大規模部族流血沖突。一批又一批圖西人被迫逃往鄰國。1994年4月6日,盧安達總統和蒲隆地總統同乘的座機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擊落,兩國元首同時罹難。4月7日,空難在盧安達國內立即引發了胡圖族與圖西族兩族的猜疑,相互職責對方殺死總統,破壞和平。自此,盧安達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武裝沖突和部族大屠殺。百日之內約有100萬人死於非命,200多萬難民逃往國外,另有200多萬人流離失所。
閱讀會員限時特惠 7大會員特權立即嘗鮮
影片通過主人公保羅·魯塞薩巴吉納的個人行為向人們真實地再現了發生在10年的人間慘劇。它是藝術的,又是紀實的。 Terry George畢竟是一個來自西方國家的導演,他在真實錄述事件的同時,還給了自己西方同胞大量的關注。比如影片中出現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的長官、新聞記者、紅十字會的女工作者。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地是,除了主人公和他的家庭成員,許多在飯店避難的圖西族人被設定成了一種固有模式下的臉譜化形象——無助、弱小、悲傷。導演是同情他們的,但是在影片中給予他們的關注是有限的。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是作為一個群體出現在導演的鏡頭中,這是影片對人物刻畫明顯不足的地方。當然,瑕不掩瑜。對於這樣一個歷史性題材,又涉及到很多人的私人感情,要想把它拍得十全十美也是不可能的。導演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通過自己的鏡頭,重現10年發生的悲劇,讓更多不明真相的人了解到事件的真實情況。它是警醒式的,這樣的影片自然要充當一種宣傳員的角色,它必定要使更多人通過看影片之後思考、汲取教訓。20世紀的90年代和40年代不能同日而語,更多的國家知道了自由和民主的含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到。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相同的屠殺還是發生了。這不禁會使看過電影的人思考——屠殺為什麼會發生。事實上,早在慘案發生之前,就有人向聯合國提出關於盧安達可能發生部族屠殺的報告,但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事發後,聯合國曾與10多個國家協商出兵盧安達事宜,也未能成功,從而喪失了防患於未然的機會,導致了最後悲劇的發生。受美國控制的聯合國在盧安達屠殺的過程中的角色是尷尬的。一貫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國佬,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引發著戰火,卻對不該發生的屠殺袖手旁觀。而聯合國在處理此事的不得力,也不禁讓人引發「聯合國的存在到底有何用」這樣的聯想。當然,影片本身缺少這些問題的回答,導演也沒打算把《Hotel Rwanda》拍成一部批判影片。
保羅·魯塞薩巴吉納是當年事件的主角,是導演著力刻畫的一個「高、大、全」式的人物。黑人演員Keir Voices的歌名,這是一百萬人血淚的聲音。Pearson的精彩演出無疑為這個角色增色不少,他那帶著非洲腔調的英語和他細膩的演出,是本片大獲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也伴隨著他自己的轉變,由剛開始保衛家庭發展到後來拯救數千人於水火。這種轉變是一個普通人成長為英雄的過程,它體現了一個普通人在面臨巨大危機時的過人勇氣。
歷史是沉重的,尤其是帶血的歷史。《Hotel Rwanda》再現了歷史,它也當然有理由和它表現的那段歷史一樣,被更多的人銘記。正如由Wyclef·Jean演唱的片尾曲《Million Voices》的歌名,這是一百萬人血淚的聲音
⑵ 《孟買酒店》這部電影有哪些情節細思極恐
這幾年來,印度電影有許多佳作,例如《摔跤吧爸爸》和《調音師》都是不錯的印度電影。而《孟買酒店》則更像是一個另類。這是一部反恐電影,他是以恐怖主義者和平民之間完全不對等的地位之間的沖突為主旋律開始講述的故事。以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恐怖襲擊。
裡面的一句台詞讓我記憶尤深,『如果你感到害怕,那就縱身一躍,即便會摔倒,但也可能會飛翔。』彷彿是在告訴人們在面對恐怖分子時不能夠坐以待斃,應該團結起來尋找出路。
⑶ 你看過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孟買酒店》嗎該如何評價
當現實照進了電影,才是讓人最揪心的一點。電影前的大家都知道,不是看完電影這場屠殺就結束了,這場屠殺真正存在並且奪走了百人的生命。如果害怕的人,真的不能看這部電影,現實又悲痛,就像是生活錘了你一拳頭,但是你不能回它一巴掌。幾個年輕的恐怖分子殺進了酒店,百人在生死之間不斷轉換。
什麼感覺?你捂著嘴巴躲在暗處,而恐怖分子就在你面前研究酒店設施。恐懼擔憂與希望的破滅,都是這部電影最直觀的感受。媒體肆無忌憚的報道,為了新聞的熱點而罔顧人命。不是漫威的男主終於解開了繩子,但是依舊死在了屠殺下。這不僅僅是恐怖屠殺,還是種族與信仰、以及民眾之間的對峙。
⑷ 有哪些關於酒店的電影
《盧安達飯店》(英國、南非、加拿大、義大利聯合拍攝)
適合人群:酒店職業經理人
《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是一部由英國、南非、加拿大和義大利四國於2004年共同拍攝的電影。該片取材於發生在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以此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編,講述了一位盧安達胡圖族飯店經理保羅·路斯沙巴吉那(Paul Rusesabagina)在種族仇殺中設法挽救1268點陣圖西族難民的故事。該片不但獲得2005年歐洲電影獎最佳編劇獎,2005年美國金衛星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獎,而且還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2005年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最佳劇本提名。
入選原因:酒店人的社會責任感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在「要錢不要命」的商業**底限被一再突破之後,作為身為服務業的投資者或高管不妨抽閑看一下此片,也許能夠帶給心靈一定的滌盪。
⑸ 《盧安達飯店》這部電影講的是哪段歷史 真有這個飯店嗎裡面的人物是真實人物嗎【
《盧安達飯店》這部電影取材於發生在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以此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編,講述了一位盧安達胡圖族飯店經理保羅·路斯沙巴吉那在種族仇殺中設法挽救1268點陣圖西族及胡圖族難民的故事。
保羅:胡圖族人,盧安達米勒·科林斯飯店的飯店經理。旺達混亂的現實讓他絕望,好友的背叛使他失望,然而他還是憑借堅強的意志重新了找回信心,去拯救更多需要他保護的人。
(5)全球真實故事改編電影酒店擴展閱讀:
《盧安達飯店》劇情簡介:
1962年,盧安達宣布獨立後,胡圖族與圖西族兩部族之間矛盾重重,多次發生沖突,戰事持續不斷。
1994年4月6日,一架載著盧安達胡圖族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和蒲隆地總統西普里安·恩塔里亞米拉的座機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擊落,兩國元首同時罹難。
1994年4月7日,空難在盧安達國內引發了胡圖族與圖西族兩族的互相猜疑,從而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武裝沖突和種族大屠殺,令世界震驚的人間慘劇拉開了帷幕。
被胡圖族種族主義者控制的廣播電台也為大屠殺的行為煽風助陣,他們叫囂著「讓一切的郁積都爆發出來吧。在這樣一個時刻,鮮血將滾滾而出」,失控的人群在媒體的號召下四處搜尋和殺死圖西族人,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
當一個國家陷入了瘋狂,世界也閉上了雙眼時,有一個名叫保羅·盧斯賽伯吉納的飯店經理卻敞開了溫暖的懷抱,他經營著當地一家雲集著歐洲遊客和軍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飯店,八面玲瓏地運用著一切關系盡心地呵護著飯店的顧客們。
保羅是胡圖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卻是圖西族的,對他而言,在動盪的時局中,保護他的圖西族的親戚與朋友成為了一生中面臨的最大使命與挑戰。
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無所作為和與世界媒體的隔絕使得保羅夫婦二人和在飯店中避難的1268名當地居民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與勇氣,「我們一定讓全世界都無地自容地去採取應有的行動」。事態越來越嚴重,但米勒·科林斯飯店卻成為了嗜血荒漠中的一片生命綠洲 。
⑹ 大家知道有什麼電影的故事是在酒店裡發生的嘛
《布達佩斯大酒店》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是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的第八部電影長片,該電影由他自編自導,拉爾夫·費因斯、托尼·雷沃羅利、西爾莎·羅南、愛德華·諾頓、蒂爾達·斯文頓、阿德里安·布洛迪、裘德·洛、歐文·威爾遜、馬修·阿馬立克、蕾雅·賽杜、哈威·凱特爾、湯姆·威爾金森、詹森·舒瓦茲曼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著名大飯店看門人的傳奇,以及他和一個後來成為他最信任門生的年輕雇員之間友誼的故事。這個看門人的傳奇串聯起了一個盜賊與一幅文藝復興時期油畫,一個大家族的財富爭奪戰,以及改變了整個歐洲的突發戰亂
。該片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
⑺ 孟買酒店電影中嬰兒怎麼死的
電影《孟買酒店》中的嬰兒是被恐怖分子開槍打死的。
一、簡介
《孟買酒店》是由安東尼·馬拉斯執導,戴夫·帕特爾、艾米·漢莫、納贊寧·波妮阿蒂、詹森·艾薩克等主演的電影。
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2008年11月印度孟買五星級酒店泰姬陵遭到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
該片於2018年9月7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4日在澳大利亞上映,2019年3月29日在美國上映 。
二、劇情
故事是發生在2008年泰姬陵酒店,一群恐怖分子在印度孟買對泰姬陵酒店包圍。在敬業的酒店工作人員中,著名的廚師Hemant Oberoi(阿努潘·凱爾飾)和服務員Arjun(戴夫·帕特爾飾)選擇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護自己的客人。隨著世界的注視,一對絕望的夫婦被迫做出難以想像的犧牲來保護自己的新生嬰兒。
三、影評
《孟買酒店》是一部富有內涵、飽含敬意的電影,同時也充滿力量、令人心痛。該片的主演和導演一起完成了這部引人入勝的又鼓舞人心的作品,讓觀眾向那些已逝的生命致以敬意。該片對暴力和屠殺的描述毫不遜色,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展示了來自各個階層,文化和信仰的人們為生存而團結起來並聯合起來的勇氣和力量。該片也許不是其風格的完美典範,但它對意識形態嘩眾取寵的剋制以及對色調的一流技術控制,讓它值得一看。
⑻ 《孟買酒店》還原真實事件 事實面前誰都沒有主角光環
這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孟買酒店》,通片都是對真實事件的高度還原,影片很少出現戲劇性反轉的情景,直言不諱的用鏡頭展示出了恐怖分子的殘忍行徑,演譯了一場狹小空間逃生的故事。
故事開篇就是一群乘坐遊艇、面容緊綳的青年人,帶著執行任務才會有的耳機,聽著無線電波另一端的洗腦灌輸,「真主與你們同在,天堂在等待你們,真主至上」。
孟買酒店與往日一樣的安逸和平靜,客人們忙碌著自己的事情,而上岸的恐怖分子已經潛入整座城市,製造了多起大規模襲擊事件。
他們將目標鎖定在了泰姬瑪哈酒店,一群手持沖鋒槍,身背行囊的青年人悄無聲息的混入酒店,對酒店所有客人進行無差別屠殺。
此時酒店一片混亂,所有人四散而逃,而行凶歹徒幾乎殺光了他們視野范圍內的所有人,手無寸鐵的客人雖然數目龐大,但是面對持槍的歹徒絲毫沒有還手之力,只能夠被無情的屠殺。
這群歹徒對酒店的豪華裝飾充滿了羨慕的目光,並且對酒店的甜品幾乎一無所知,基本可以斷定他們是偏遠地區的貧窮青年,受到一些宗教組織的蠱惑和洗腦,從而成為他們的殺人工具。
他們在領頭人的指揮下,對整個酒店展開地毯式搜索,絲毫沒有放過一個人的想法,酒店服務員臨危不懼,暗中悄悄地轉移受困酒店的客人。
此時一名女客人正在洗澡,根本不清楚酒店發生了什麼,直到家人打來電話,以及身中數槍的女士闖入她的房間避難,她才瞬間驚醒,發現酒店遭遇歹徒襲擊了。
她匆忙和孩子躲入卧室的櫃子里,親眼見到歹徒射殺了躲在衛生間的女士,她捂住快要哭泣的嬰兒,所幸躲過了一劫。
同時酒店外面除了圍觀群眾之外,一些普通警察已經趕到現場,他們企圖潛入監控室,幫助後續部隊對歹徒進行精準打擊,但是剛進入酒店就被歹徒襲擊倒一半人。
酒店管理人員將生還的顧客藏在一個密室里,等待著特警的救援,而此時一位胸部中槍的美籍華裔女人打亂了一切,疼痛難忍的一直在喊叫,情況危急管理人員決定讓服務員送她出酒店就醫,途中一波三折,最終還是死在了酒店的樓梯間。
就在此時服務員偶遇警察,並帶著警察來到了監控室,而歹徒開始將有錢人抓到一個房間,准備集體處決,並想拍攝一些處決的視頻,所有人幾乎沒有逃生的可能,只能任歹徒隨意宰殺。
後來歹徒還是發現了客人藏身的密室,想展開二輪屠殺,卻正巧被監控室的警察看到,他們決定殺了歹徒,結果只是打傷了一名歹徒的腿部。
事情越來越一發不可收拾,遲遲未到的特警部隊終於出現了,在特警部隊的護送下,最後有少量人逃出了酒店,所有歹徒也被趕來的特警隊員現場擊斃了,孟買酒店的恐怖襲擊也算被終止了。
這部電影直接從遇難顧客的角度,全新展示了恐怖襲擊對無辜客人內心造成的陰影,並揭示了孟買酒店對恐怖分子零容忍的態度,以及惡劣環境下人類的優秀品質依舊璀璨奪目,影片不同於傳統恐怖襲擊電影那種迴避襲擊鏡頭,而是直接了當將孟買酒店當初每一個細節真實地還原在銀幕上。
《孟買酒店》根據真實事件改編,2008年11月印度五星級酒店泰姬瑪哈酒店遭到恐怖分子襲擊。對於酒店的客人進行了長達60小時的無差別射殺,其手段極其殘忍,造成了195人死亡。
泰姬瑪哈酒店
泰姬瑪哈酒店,位於印度孟買的中心地帶,佔有6英畝茂盛的風景花園園區,她與世界同類酒店的差別在於,坐落在海邊的她,入口不是面朝大海的,而是朝向城市的。
店內部富麗堂皇的陳設,令入住其中的賓客無不為之傾倒,不盡其數的藝術珍品,貫穿於整個酒店的內部空間,無盡的拱廊親切典雅,莊重的中央樓梯,碩大的內部空間,以及室外透進來的和煦陽光,還有那交響樂隊的現場演奏,每一個細節都將奢華發揮到了極致。
被譽為「象徵印度的自尊和財富的印度最佳酒店」。
真實慘劇不寒而慄,人性的惡才是最大的「魔鬼」
在那地獄般的浩劫中,酒店的工作人員沒有全部撤出,那些留下來的英雄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守護著酒店顧客的安全。
恐怖事件被撲滅後,為了緬懷這些勇敢的工作人員,泰姬瑪哈酒店門口,出現了一座祭奠他們的紀念碑,每天都有很多民眾在此獻花。
泰姬瑪哈酒店重新開業,當時被困酒店的很多遊客,又重新回到這里,出席了盛大的再開業慶典。
雖然這起恐怖襲擊,彰顯了印度人民的勇敢,但印度當地警方,在處理這起恐襲事件時表現出來的昏庸,引起來印度民眾的大規模抗議,如此嚴重的恐怖襲擊,警方竟然固執的堅持要等特種部隊到達,明顯是缺乏如何對付暴恐分子的訓練,而地方警力和裝備的不足,也是恐襲事件迅速擴大的誘因。
與電影里表現的一致,這起襲擊是有計劃有預謀的,泰姬瑪哈酒店只是恐襲目標之一,還有火車站、餐廳等多個地方受到襲擊,即便是有特種部隊參與,也用了三天的時間才徹底平息這場災難,而在背後操縱槍手們的幕後真凶,到現在為止,仍然是個迷。
不管這個人是誰,他和 歷史 上那些恐怖襲擊策劃者們一樣,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惡魔」,真心希望這個世界能少一些惡魔般的極端主義,人類彼此之間不該有這么大的仇恨,不該如此水為不容,更何況,無辜平民的流血與傷亡,換來的只有眼淚和絕望,它們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讓答案迷失在盲目的怒火中。
最後,再次向泰姬瑪哈酒店的英雄們致敬,你們用自己的生命護衛了孟買,願世界和平。
⑼ 如何評價《孟買酒店》這部電影的原型是什麼
《孟買酒店》是一部富有內涵、飽含敬意的電影,同時也充滿力量、令人心痛。
導演花了不少時間敘述了恐怖事件發生當天的活動,比如當第一次見到恐怖分子時,他們正在為這項任務做准備,聽著他們的領導人在錄音中給出的指示,讓觀眾真正進入這些年輕人的大腦,然後我們看到他們犯下最可怕的罪行。
《孟買酒店》雖然以印度泰姬陵酒店為故事背景,但不少內部場景實際上是在澳洲拍攝的。拍攝中,導演會播放真實的槍響與爆破音效,以追求真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