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陳果的電影三部曲有嗎
陳果的「回歸三部曲」——《藍白紅三部曲》(1997年)、《去年煙花特別多》(1998年)、《細路祥》(1999年)
「妓女三部曲」——《榴槤飄飄》(2000年)、《香港有個荷里活》(2001年)以及沉寂十餘年後才問世的《三夫》(2018年)
B. 谷祖琳演過什麼電影。
最強喜事(2011) 童眼(2010) 維多利亞壹號(2010) 飾 孕婦的朋友 得閑炒飯(2010)飾 惠惠 志明與春嬌(2010) 飾 孖K 惡胎(2010) 飾 何芷婷督察 鬼計(2009)
谷祖琳
撲克王(2009)飾 小縱 單身部落(2009) 飾 VI 有隻僵屍暗戀你(2008) 九降風香港篇——烈日當空(2008) C+偵探(2007) 戲王之王(2007)飾 路邊妓女 神探(2007) 每當變幻時(2007) 單身部落(2007) 七擒七縱七色狼(2007) 鬼眼刑警(2006) 天生一對(2006) 我要做Model (2004) 凶眼 Evil Eye (2004) 噩夢 Unplugged Nightmare (2004) 豪情 Naked Ambition (2003) 一碌蔗 Just One Look (2002) 人民公廁 Hwajangshil eodieyo? (2002) 幽靈人間II:鬼味人間 Youling renjian II: Gui wei ren jian (2002)
谷祖琳
野獸之瞳 Born Wild (2001) 生命之旅2001(2001) 幽靈人間(2001) 重裝警察 Hit Team (2001) 江湖告急 Kong woo giu gap (2000) 細路祥(2000) 半支煙(1999) 玻璃樽(1999) 心動 Tempting Heart (1999) 去年煙花特別多 Hui nin yin fa dak bit doh (1998) 大搜查 飾演祖兒 再生號 飾演孟婆 Written By (2009)
C. 誰來評論一下去年的煙花特別多
去年煙花特別多
Crow 發布於:2006-07-17 15:14
記得還是讀高中的時候,有一次跟幾個朋友去K歌有人點了首《去年煙花特別多》,當時以為那是一首類似《藍煙火》內容的情歌,後來在知道了陳果之後也同時知道了這是他導演的一部電影的名字。香港導演中除了徐克之外我最喜歡的就是陳果了,今天晚上也總算是把他的回歸三部曲做了一個完結,《去年煙花特別多》與其前兩部相比毫不遜色,尤其是本片的紀實性比前兩部要強烈得多!
本片的紀實性主要在於駐港軍隊進入香港時的記錄片與影片故事的完美結合,其幾可媲美JFK的剪輯技巧天衣無縫的使整部電影的高潮部分顯得極其真實可信,那場瓢潑的傾盆大雨、那個被狠狠的摔在牆上支離破碎的西瓜、那些絢爛而且一閃一過的煙火,這些景象在陳果式的荒誕鏡頭使得香港回歸這一歷史事件也透著一股子充滿草根味的平民氣息。
要說沒看懂的就是片尾那個跟家賢長得一摸一樣的送貨人,而且鏡頭從他腦後掠過時明顯缺了塊頭發,但是他好像一點也不認識剛剛回國的阿珍(不像是在裝蒜),不知是因為後腦的那一槍讓他失憶了(那他的命就太硬了)還是導演想來點輪回的意思(那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在看完整個三部曲之後覺得三部電影的統一性非常之高,都是關於回歸這一點我就不說了,還可以看到每部電影中都反映著底層香港市民的生活狀態,每一部的結局都可以看作是理想主義者的幻滅,可以看到《細路祥》的主角是還在讀小學的祥仔和跟他同齡的小芬,《香港製造》的主角中秋是一個看似不羈實則善良的年輕人,而到了《去年煙花特別多》里主角家賢就已經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退伍軍人了,年齡的不同理想自然也不一樣——祥仔希望小芬能留在香港,希望她能像自己一樣自由的生活,最後小芬被遣返回鄉了;中秋則是對於的自身原則的掙扎,他最後也死在了槍下;而家賢的理想是打仗,對於一個香港的軍人來說這樣的理想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於是退伍之後的他在潦倒之際決定搶一次銀行,並把這次搶銀行作為自己唯一的一次實戰,可是就連這也不了了之了,最後他在一群乳臭未乾的小混混們中間爆發了一直以來在現實中壓抑著的種種不滿,而這種抗爭最後也結束在了一個小混混的槍下!
對於香港回歸我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我清楚的記得1997年6月30號是我第一次去長沙,當天中午到的在長沙的三叔叔家,從火車站到長沙的公共汽車似乎開了很久,當時我甚至還一個勁的感慨長沙真 TMD的大,到了榮灣鎮之後三叔叔給我和堂弟每人買了一塊手錶(他很喜歡給我們買表),然後是晚上九點多的時候都樓底天台上去看放煙花,那是我第一次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大概放了半個小時之後煙花偃旗息鼓了我們回到屋裡繼續看電視轉播,坐了六個小時火車的我不知是在什麼時候睡著的!
------------------------------------------
《去年煙花特別多》(中國香港/1998年)
導演:陳果
主演:何華超、谷祖琳
出品:天幕
很久以來,一直想為這部電影寫點什麼,就像在看過它之前,對它曾有同樣長度的期待。
2003年初秋,在香港買到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的影碟,回到日本後,看了兩遍,卻有種不知從何說起的懵然。這是一部哀傷的電影,但我暫時無法描述那哀傷的輪廓。
要等一段時間。讓哀傷沉澱。直到現在,2005年。
1.
我從沒有認真地看過一次煙花。
在日本客居了多年,卻不曾專程去觀賞過花火大會。盛夏時節,花火大會是最具日本特色的文化娛樂,訪日比賽的皇馬球隊也抽空去看。春天的櫻,夏天的花火,秋天的紅葉以及冬天的雪,這是日本四季的風物詩。
日本人鍾愛的這幾般美好,共同特色是短暫即逝。櫻花盛期不過一周,紅葉或可月余,積雪天暖便融;花火尤甚,不論如何曲盡妖嬈,每一朵也只有數秒燦爛。一場花火大會,縱然打出數千絢麗,到了午夜散場,總還是仲夏夜空沉沉,彷彿恍然一夢。一般來說,理解了這種美,似乎就能打開進入日本文化的一扇門,但又不夠。日本的精神尤在於為了那短暫的美,而不惜代價的執著,甚至會較勁用強,哪怕自毀。侯孝賢導演在《悲情城市》中提到明治時期的少女追隨櫻花凋落而自盡的故事,也可算是一個左證。
然而,我總覺得,煙花並不適合那麼多人刻意聚集在一起翹首仰望。我更喜歡的是在不經意的時刻和地點,看到一團斑斕的花火突然綻放於夜幕。比如有一次夜歸途中,我正走在體育場旁邊的小路上,身後傳來一聲隱如輕雷的炸響。我停下回頭,見一片民居之後遠遠的天穹上,有朵煙花開且落,美得寂寥。
人生里,如果能有幸和美擦肩而遇,就是一個奇跡,一段值得銘記的經歷。就像於車行中,偶然看到窗外閃過的一顆爛漫的櫻樹,那美不必為我而生,我亦無需執拗追尋。在天地間,鏗緣一面或萍水相逢都本是平常。
2.
我在國內的生活中,只見過一次煙花,那是1984年的國慶三十五周年之夜。
煙花,在1984年的故鄉,或1997年的香港,或1999年的北京,都是作為一個紀念活動的助興節目出現,被賦予著政治和社會功能的色彩。我數不清也記不住日本的那些消夏花火晚會的時間地點,但中國的煙花,就屬於那幾個紀念日。
1984年國慶,我十歲,剛回到父母身邊。那是被稱為新時期的日子,到處都洋溢著憧憬和生機。我在陽台上看到了煙花,也興奮得難以名狀。
2004年,三十歲生日前後,我在寫拖延了很久的小說,涉及1997年的段落題名為《紀念日》。故事發生在故鄉,1997年6月30日到7月 1日的一夜。我不知道那天故鄉是否放過煙花,但小說里有。我希望那場煙花,彷彿只是為了兩個普通男女而開,就像白流蘇和范柳原發現傾城竟是一種成全。
我喜歡大時代中的小兒女故事。對某些人而言,那記錄在史冊的中的某個時刻,意味著只有他們本人才知曉的不凡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史,記錄著一樁樁比人類登月更加重大的事件。
3.
《去年煙花特別多》完成於1998年,而1997年,是香港開埠以來燃放煙花最多的年份。農歷新年,青馬大橋啟用,英國撤離,香港回歸,回歸後首次國慶,一共五次。對於香港人來說,那一年的夜空非同尋常。
1997年香港的春節,是英女王治下的最後一個春節。青馬大橋開通,是港英政府最後的一項大型工程,聯繫到此前的新機場爭論,其實充滿政治內涵。米字旗的落下和五星旗的升起,意味著香港歷史的新紀元。而1997年的十一,則是香港人百餘年來的第一次國慶。
自八十年代以來,九七問題就在香港人心頭揮之不去,未來的前途打算,都要考慮這個九七的因素,無論你是富商巨賈或升斗小民。這十多年內,絕大多數香港人都患著一種叫做九七的心理疾病:嚴重的時候,會把它說成「大限」,儼然人之將死;麻木的時候,則採取鴕鳥政策,腦袋鑽進享樂之沙。在十多年間的香港電影、流行音樂、種種坊間文化里,九七的影響無處不在,個中滋味,也只有香港人自己能懂。
我曾不懂。盡管香港的影視歌文藝,是我們這一代大陸人青少年成長時期的主要精神養分之一。但是,對於九七情節,我們並不能完全理解。有時,香港人的悲觀,反而會觸發起我們的民族主義情緒:怎麼能、怎麼敢不願做中國人,不願回歸祖國?
如今,香港回歸後的第八年,我想我可以懂得一點。
如果真的有神靈預先告訴你,在某年某月某日,你的生活會迎來一個無法逃避的劇烈轉折,可能改變你此後的命運,你的反應是什麼?從現在開始的剩餘時間,你打算怎麼過?
這讓人想起了亨利•詹姆斯的《叢林之獸》,裡面那位抑鬱的男子馬丘,堅信在他未來的人生之路上,有一隻猛獸會在某個時段跳出來,給他以重創。馬丘在憂慮和戒備中,錯過了一場近在咫尺的愛情。香港人的境遇,和馬丘類似------九七,代表著一種強烈的確定的不確定感。「馬照跑舞照跳」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固然不斷被重復,但這些都是一個允諾,而允諾的能否實現,主動權並不在香港人手中。當年被割讓由不得自己做主,今朝歸還仍是別人說了算。面對那個早早設定的年份,香港人心中的命運迷茫感自然而生。
1997年7月1日,就像一個鬧鍾設定好的時刻,香港人必須爬起來,去面試一份新工作。此前的整晚,在發條走動的聲音中,香港人失眠了。
對於少年的我而言,這種感受曾是不能了解的事。我似乎從未想過,在自己未來人生的某日,我會面臨轉彎、陡坡或是「此路不通」的標識。我不知道也不關心自己的生命還有多久,只知道輕率地揮霍時間。
這種無知,至少保證了我的平靜度日。可是,從三十歲臨近起,我忽然無端覺得,那可能是我生命的終結點,即使我走過了那一年,此後的生活也不過是漸弱的慣性而已。不論如何,在我的三十歲,一定會發生什麼。因此,我開始理解馬丘,理解香港人的九七情結了。
我也開始琢磨死亡。我明白:最難煎熬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得知何時必死之後的等待。
4.
有好多藝術作品就是這樣:你在年輕時看覺得感慨萬千,成年後卻覺得味同嚼蠟;而你在年輕時味同嚼蠟的,也可能在成年後感慨萬千。
《去年煙花特別多》1998年就出現在錄像帶出租的貨架上,但我卻一直沒看。我等了五年,這個無心而為的抉擇是正確的。只有當你著手解析你的生命歷程以後,你才能看懂它。
直擊九七回歸的香港電影,還有一些,但《去年煙花特別多》可能是情緒宣洩得最淋漓盡致的一部。這種情緒,也使得大多數影評人把焦點落在港人身份認同、前途想像、中港矛盾等社會性議題上。事實上,導演陳果不知道是有意無意,觸及了對生命的終極追問。
香港影評人石琪眼光敏銳,他抓住了影片的兩個片斷。一個是女中學生在巴士上嘲笑退役軍人,結果被扔出窗外;另一個是女中學生捉弄老計程車司機,後者則癲狂般地蓄意報復。但石琪淺嘗輒止,他稱陳果要表現的是因事業挫折潦倒和身份定位混亂導致的中年精神危機,是中年人犯的「傻氣」。
可是如果更進一步,我們會發現,何以中年男人的敵對對象一定是女中學生?
答案:因為中年男子們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
在這種恐懼的籠罩下,「中年懵佬」們厭惡青春、仇視象徵著生命(生育)力旺盛的少女。《去年煙花特別多》中所謂的中年危機,與其說是社會環境變化的激盪,不如說是對生命走向黃昏的驚惶。九七對這些華籍英軍而言,是一個身份的大限,但在冥冥中,還有一個生命的大限。
2004年,陳果推出了他的第一部恐怖片《三更Ⅱ之餃子》。嚴格地說,這部電影的感官效果並不算如何恐怖,或可稱之為「恐懼片」。楊千華竭力想要留住的,是自己的容顏,拚命想要延緩的,是自己的老去。這樣的心境,《去年煙花特別多》已有描述。
1947年,胡適56歲,寫了一首小詩:「偶有幾莖白發,心情微近中年;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拚命向前。」適之先生很令人佩服,56歲還只是「微近中年」。
而多少人,鬢發猶黑,心情卻已到中年?
5.
另一位影評人蒲鋒對《去年煙花特別多》頗有意見,因為它「歇斯底里」。他舉出的例子就是中英草簽協議的是在十多年前,那些華籍英軍在行伍中應該已經知道了他們在九七之後的結局,他們不應該有那麼強烈的失落感,就算不能正視新生活的現實,落差也不該如此巨大。由軍人墮落為劫匪,心理轉變欠缺說服力。
不過,我倒覺得《去年煙花特別多》說出的可能是一種人性的真相。
有些人很聰明,懂得未雨綢繆,永遠都在為自身的下一步盤算計劃。他們可以脫下軍裝,就去早已簽約的寫字樓報到。但還有一些人,即使明知道那一天即將到來,卻只是以拖沓的姿態隨波逐流,把自己交給未來任其擺布。他們是瓦爾特•本雅明所說的緩慢轉動的土星。他們憂慮,卻也僅僅是憂慮而已。
從九七回溯兩年,1995年6月30日,我大學畢業。直到那天天亮之前,我都沒有感到真正的悲傷滋味。雖然宴席將散,雖然忙著告別,但悲傷並未提早到場,而是直到分離的一刻來臨才准時出現。
疼痛就是這么一種物質。在沒有湧入你的喉嚨之前,你永遠難以想像它的烈度。你用既來之則安之寬慰自己,你用反正躲不開就直面承受來鼓勵自己,但當你真的喝下第一口,才知道它是那麼火辣。
《去年煙花特別多》,講的就是一個疼痛的故事。
------------------------
這是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
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他們找尋著新的位置。
不同的是:有人重新確立起來,有人卻在迷茫中失去了自我。
——陳果《去年煙花特別多》
這是一個展示荒誕的故事,但因為現實本身是荒誕的,所以其實它展示的是真實。
在回歸前後這個特殊時刻,香港民眾對香港懷著憎恨和憧憬交織在一起的復雜感情。因此,這是一個表達末日情結的故事,無數憤怒的港人將普天同慶的回歸日看作是末日,要趕在末日到來之前通過放縱來解脫和發泄。因此,這也是一個寄託希望的故事,從片中前後的色彩對比就能看得出來,陳果在刻意渲染一個新生的香港。但在新舊交替的轉折點,有幾個小人物抓住機會和回歸後的香港一樣獲得新生?
香港不景氣的經濟就像片中一開始的陰雨連綿一樣,讓人看不到希望。退伍軍人家賢走投無路之下由弟弟家璇引薦加入了黑社會,他的戰友Bobby做了保安,另外幾個失業的失業,賦閑的賦閑,他們在河上劃船以後將頭浸泡在河水中,對著灰濛蒙的天空大聲呼喊,發泄著憤怒。在平時的言談中,每個人似乎都焦灼而憤怒,「公平?這個世界有公平么?我家字典里的fair那頁早被我撕掉了。」作為退伍軍人,他們覺得英軍把有用的都帶走了,把沒用的才留下,而他們就是那群沒用的人;作為年近不惑的中年人,他們已經不能與年輕的一代爭奪舞台,公車上一群中學生公然嘲弄他們,他們無動於衷,但家璇將一個女生丟下汽車的時候,他們又一起鼓掌,連那群女生都向家璇索要簽名,這個荒誕的世界似乎永遠是向年輕人敞開的,他們不適應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遺忘了他們。於是他們有了一個大膽的提議――搶銀行,這個提議只是遭遇了一點點抵抗就全體通過了。「將來我們的老闆是誰,是gcd啊,gcd以前都是社團,劫富濟貧有什麼不好?」家賢的父親也這樣教育家賢。只是,家賢有一個要求:不能用真槍。無獨有偶。另一夥人也早就預謀著一場搶劫,於是搶劫當天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家賢他們剛沖到銀行門口,正好迎頭碰上搶完出來的那批人,雙方對峙的時候,警察趕到,於是一場亂戰。更富戲劇性的還在後面,家賢他們的人全身而退以後,點名的時候卻發現多了一個人,而這個人是家賢老大的女兒,她帶著搶來的所有錢,於是他們趕走阿珍意外地得到700萬。當然,事情沒有就此而止,阿珍來和家賢斡旋想拿回500萬,並在與家賢交往中知道了他們原來是以前和她開玩笑抱走小狗的兄弟倆。阿珍喜歡上了家賢,但家賢並沒有接受。家賢得知在銀行當保安的Bobby被歹徒所殺心情沉痛,家璇又席捲所有的錢一走了之,讓他心情更加低落。一天,在飯館吃飯的時候,兩群小混混對峙,家賢想從中阻止,卻引發了一場械鬥,憤怒的家賢彷彿看到家璇的影子,拿刀追砍那個奚落他的小混混,並拿槍將小混混臉上打了一個洞。家賢被其中一個小混混開槍打中頭部倒地,在他躺下的瞬間,腦海里閃現出了過往的種種美好,他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還是沒有結束,一年後,嶄新的阿珍從國外回來,他老爸向她說著嶄新的香港,這時候阿珍看到了自己託付給家賢的小狗,但已經是搬運工人的家賢和她的小狗早已不認識她了。家賢一路走,一路開心地笑,他的生活似乎從此只有快樂,也並不認識那個一直在尋找那群女學生的執著的計程車老頭。有意思的是結尾,英軍降旗時那個被風吹起裙子露出屁股的士兵再一次給影片添加了荒誕的喜劇效果。
克爾凱郭爾說,喜劇和悲劇在無窮的極點上相交――即在人類經驗的兩個極端上相交。《去年煙花特別多》給我們展示的正是悲劇與喜劇交匯的地方――荒誕可笑的痛苦。影片一開始一個孩子透過一個人臉上的洞來看整個地鐵里的世界,這種充滿童真的殘忍奠定了整個片子的基調:如鯁在喉的歡笑。片中細節無不呼應這一基調:家賢老爸語重心長地鼓勵他做點「劫富濟貧」的事;在煙花綻放的海灘,家璇從容地殺人;搶劫的時候,每個人的代號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旺角什麼什麼幾號;家賢的老大知道他們搶劫以後,一本正經地罵他們卑鄙埋怨他們也不叫上他;家璇將一個女生扔下公車以後,她的同學圍上來索要簽名,儼然是在追星;迪廳里借著普天同慶的名義搞色情狂歡以慶祝「水深火熱」中的英國香港人們被解救出來;Bobby死後,他的孩子一路歡笑地參加葬禮;阿榮拿著地址去學校找女兒阿珍,同學說根本沒這個人,他壓根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早就是搶銀行的歹徒中的一分子;家賢以失憶的方式獲得新生……當深刻的痛苦與笑相交融的時候,展現出來的是喜劇也是悲劇。陳果極力表達的希望其實沒有比他展示出來的絕望更多,喜劇只有到達絕望的程度才是荒誕,才是現實,才是現代的,而這點無疑超越了充滿了哄人開心的輕喜劇和騙人眼淚的古典悲劇。
----------------------------------
完電影四個小時後跟禾桃說,越想[去年煙花],越覺得好看。
後知後覺差點就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有些討厭自己看某些電影時候的疲態。拉合窗簾天昏地暗般的一個星期天下午,還好有一部觀看在先的[香港有個荷里活],可以冒冒失失地充個借口。
陳果大人頗無厘頭的英文名fruit chan,赫然印於一張質地鮮亮的豬皮。他先前於我的印象就是「草根」,什麼人民公廁榴槤飄飄,懶得管。
周迅大小姐的公鴨嗓尖下頦,香港話還勉強過得去。荷里活詭吊的體液香艷地蒸發完畢之後,[去年煙花]的色調暗下來,畫面亂起來。也沒有想到這是一部超過兩個小時的電影。
依然是極盡荒誕之能。香港回歸的倒數之下,一個有個做混混的弟弟的男人,和他身邊同樣被從不知哪裡拽下來,歪歪扭扭踩在一個政權交替的邊界上,過早掉入手足無措的境地。你看他那個弟弟,滿天燦爛的煙花下面用消音手槍輕而易舉地解決掉一個人,老爸生日打個電話給他要他代為轉達。然後他「屈尊」 加入了,他們帶著玩具裝備去搶銀行了,歪打正著地不勞而獲了。
然後是他怨天怨地的滿腹牢騷——「如果不是你,我怎麼會加入黑社會,我怎麼會去搶銀行。」然後在一個不理想的時機遇上一個女人,一個說要泡他但馬上又走開了的女人。他的弟弟也在那個時候走了。倒是這個跟他弟弟一樣瘦的女人不痛不癢地說了:你跟他們不一樣。
你看這個黑白僵持的世界,就像那個被當作炸彈在牆上砸個稀巴爛的西瓜。這個時候香港回歸了,查爾斯王子發表謝幕演說,香港官員們一個個操著不過關的國語宣誓。他在遊行兵隊經過的時候舉起了神聖的右手,卻被當作圖謀不軌的恐怖分子。
電影依然沒有結束。直到他用槍擊穿了另一個混混細路仔的臉頰。中槍倒地之後,他順勢回顧了這個時代變革之下自己經歷的所謂人生。最後看到的是頭頂一閃一閃的霓虹燈。
忘了是什麼時候的哪一個鏡頭,藍天白雲,美妙得詭異。結局也正是,奇跡到莫名理想到俗套的一個「重新做人」昭然若示。終於確定這電影是真的結束了,腦袋裡亂得很。
禾桃說,陳果是排外的,他的電影里香港人總是受到外來文化的擠壓。那麼[荷里活]里香港絕不是上海妹紅紅的幻想,他和他的人民,毫無疑問只是腳下的一塊跳板而已。那麼香港回歸前後的家賢呢?小人物一場荒謬的夾縫求生?
我想看看[香港製造]和[細路祥],回歸三部曲的另兩部。
去年煙花特別多,是我看的第三部陳果電影。
轉自
http://www.mtime.com/my/crow194/blog/295002/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4879/
還有更多點進去拉下來看
D. 請問劉德華出道以來都主演了哪些電影
【1981-1985】
1. 《彩雲曲》
2.《投奔怒海》
3. 《毀滅號地車》
4. 《家在香港》
5. 《夏日福星》
6. 《唐人街的故事》
7. 《上海灘十三太保》
8. 《停不了的愛》
【1986-1987】
9. 《法外情》
10.《最佳福星》
11.《魔翡翠》
12.《肝膽相照》
13.《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14.《英雄好漢》
15.《江湖情》
16.《群龍奪寶》
17.《法內情》
18.《獵鷹行動》
19.《精裝追女仔之二》
20.《神探父子兵》
【1988】
21.《最佳損友》
22.《旺角卡門》
23.《飆城》
24.《龍之家族》
25.《第一繭》
26.《最佳損友闖情關》
27.《同根生》
28.《神行太保》
29.《省港旗兵第三集》
30.《傲氣雄鷹》
31.《人海孤鴻》
【1989】
32.《至尊無上》
33.《最佳男朋友》
34.《專釣大鱷》
35.《再戰江湖》
36.《愛人同志》
37.《法內情大結局》
38.《精裝追女仔之
III 狼之一族》
39.《賭神》
40.《富貴兵團》
41.《轟天龍虎會》
42.《天若有情》
43.《小小小警察》
【1990】
44.《川島芳子》
45.《阿飛正專》
46.《獄中龍》
47.《至尊計狀元才》
48.《異城》
49.《摩登如來神掌》
50.《義膽雄心》
51.《賭俠》
52.《至尊無上II永霸天下》
53.《中環英雄》
54.《整蠱專家》
【1991】
55.《驚天12小時》
56.《極道追蹤》
57.《五虎將之決裂》
58.《火燒島》
59.《五億探長雷洛傳I 雷老虎》
60.《五億探長雷洛傳II
父子情仇》
61.《沖擊天子門生》
62.《91神鵰俠侶》
63.《反斗馬騮》
64.《與龍共舞》
65.《機Boy小子真假威龍》
66.《豪門夜宴》
67.《嘩!英雄》
68.《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I》
69.《龍騰四海》
【1992】
70.《賭城大亨之至尊無敵2》
71.《92神鵰俠侶之痴心情長劍》
72.《廟街12少》
73.《俠聖》
74.《絕代雙驕》
75.《戰神傳說》
【1993】
76.《超級學校霸王》
77.《天長地久》
78.《至尊36計之偷天換日
79.《醉拳II》
80.《殺手的童話》
81.《醉拳III》
【1994】
82.《刀劍笑》
83.《天與地》
84.《烈火戰車》
85.《大冒險家》
【1995】
86.《奇異旅程之真心愛生命》
87.《天若有情III烽火人》
【1996】
88.《1/2次同床》
89.《新上海灘》
90.《天地雄心》
【1997】
91.《黑金》
【1998】
92.《龍在江湖》
93.《賭俠1999》
【1999-2000】
94.《愛情夢幻號》
95.《黑馬王子》
96.《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
97.《暗戰》
98.《龍在邊緣》
99.《藍血人》
100.《阿虎》
2001年
《瘦身男女》
《全職殺手》
《愛君如夢》
《嚦咕嚦咕新年財》,
2002年
《衛斯里之藍血人》
《賭俠2002》
《無間道》
2003年
《十面埋伏》
《老鼠愛上貓》
2004年
《今年煙花特別多》
《大塊頭有大智慧》
2005年
《天下無賊》
《童夢奇緣》
2006年
《再說一次我愛你》
《墨攻》
劉德華檔案:
劉德華,廣東新會人,1961年9月27日香港出生,可立中學高中畢業。1980年加
入無線藝員訓練班,參演的第一部劇集是《花艇小英雄》,成名作為《投向太陽》,
深獲好評的劇集有《獵鷹》及《神鵰俠侶》,他主演的港台電視部出品《江湖再見》
,曾獲得「美視節」電視劇特別獎。1982年他開始參演電影,第一部是許鞍華執導
的名作《投奔怒海》,擔任主角的第一部電影是《毀滅號地車》。曾榮獲第一屆「金
龍獎」最傑出演員獎。1986年開始投身歌壇,並為目前亞洲最受歡迎歌手之一。
1991年自組天幕公司,1995年出版首本散文集《我是這樣長大的》,曾監制獨立電影
《香港製造》(1997)及《去年煙花特別多》(1998)。今年剛獲頒香港青年商會
「十大傑出青年獎」。
E. 講訴了一個一群退役警察搶銀行去救治同伴的香港電影
吳彥祖,杜德偉,錢嘉樂主演的《重裝警察》
F. 陳果的電影《去年煙花特別多》演的是什麼呀
《去年煙花特別多》
標簽: 劇情 導演: 陳果 演員: 何華超 李燦森 谷祖琳 上映: 1998年12月31日 香港
1997年維多利亞港上空的煙花有五次之多,農歷新年煙花,青馬大橋啟用煙花,英國人撤離香港煙花,香港回歸大陸煙花及國慶節煙花。影片以多煙花,多雨的夏天為背景,家賢和他的五個戰友都是因香港回歸而退役的華籍英兵,人到中年,生活失去依靠,前途渺茫,顯得落落寡歡,他們當中有的去政府部門工作、有的當了香港大款、有的在失落的日子裡一蹶不振。於是組織起來搶劫銀行,遇到同是打劫已得手的匪徒,雙方火拚。中間穿插男主角與黑社會大佬女兒的感情糾葛。
G. 請問哪裡有陳果<<去年煙花特別多>>迅雷下載或在線觀看
《去年煙花特別多》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vhXE4IFGGqrn_3p4xOHYUw
該片講述了一群華籍英軍在HK回歸後感到前途茫茫,頓失人生目標,因此鋌而走險加入黑幫搶劫銀行的故事。
H. 電影三部曲
顏色三部曲……囧 補充點
帕尼奧爾 / Marcel Pagnol / 法國
~ 馬賽三部曲
1929 -《馬里烏斯》
1931 -《芬尼》
1935 -《凱撒》
費德里科 費里尼 / Federico Fellini / 義大利
~孤獨三部曲
1954 -《大路 / La Strada》
1955 -《騙子 / Ilbidone》
1956 -《她在黑暗中》
~ 背叛三部曲
1960 -《甜蜜的生活 / La Dolce Vita》
1963 -《八部半 / 8 1/2》
1965 -《朱麗葉與精靈 / Juliet of the Spirits》
安東尼奧尼 / Michelangelo Antonioni / 義大利
~ 情感三部曲 / 疏離三部曲
1960 -《奇遇》
1961 -《夜》
1962 -《蝕》
英格瑪·伯格曼 / Ingmar Bergman / 瑞典
~ 沉默三部曲
1961 -《 穿過黑暗的玻璃 / Through a Glass Darkly》
1962 -《冬日之光 / Winter Light》
1963 -《沉默》
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
~ 生命三部曲
1970 -《十日談 / Decameron》
1971 -《坎特伯雷故事 / The Canterbury Tales》
1974 -《一千零一夜 /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安哲羅普洛斯 / Theo Angelopoulos / 希臘
~ 希臘近代史三部曲
1972 -《三六年的歲月 / Days of 36 》
1974 -《流浪藝人 / The traveling players》
1977 -《獵人 / Hunters》
~ 漂泊三部曲 / 沉默三部曲
1984 -《塞瑟島之旅 / Voyage to Cythera / Taxidi Sta Kithiri》
1986 -《養蜂人 / The Beekeeper / O Melissomos》
1988 -《霧中風景 / Landscape in the Mist / Topio Stin Omichli》
法斯賓德 / 德國
~ 女性三部曲
1979 -《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 /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81 -《勞拉 / Lola 》
1982 -《維洛尼卡·福斯的慾望 / Veronika Voss》
阿巴斯 基亞羅斯塔米 / Abbas Kirostami / 伊朗
~ 生命三部曲
1992 -《春風吹又生 / 生命在繼續 / And Life Goes On》
1994 -《橄欖樹下的情人 / Through the Olive Trees》
1997 -《何處是我朋友家 / A Taste of Cherry》
拉斯·馮·特里爾 / Lars Von Trier / 丹麥
~ 歐洲三部曲
1984 -《犯罪份子 / Element of Crime》
1987 -《瘟疫 / Epidemic》
1991 -《歐洲特快車 / Europa》
~ 良心三部曲
1996 -《 破浪而出 / Breaking the Waves 》
1996 -《白痴 / The Idiots 》
2000 -《 在黑暗中漫舞 / Dancer in the Dark 》
~ 美國三部曲
2003 -《狗鎮 / Dogville》
2005 -《曼德維爾 / Manderlay》
#### -《……》 (Washington?)
回到未來三部曲 Back to the Future
老版星球大戰三部曲 Star Wars
王牌大賤諜三部曲 Austin Powers
的士速逮三部曲 Taxi
紅幕布三部曲 Red Curtain Trilogy
沉默的羔羊 The Hannibal Lecter Series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Hannibal/Red Dragon)
白頭神探三部曲 The Naked Gun
第一滴血/蘭博三部曲 First Blood (Rambo Trilogy)
妙探出更三部曲 Beverly Hills Cop
鏢客三部曲(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 The Man With No Name Trilogy (A Fistful Of Dollars/For A Few Dollars More/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羅蜜·施耐德的「茜茜公主三部曲」(茜茜公主/年輕的皇後/皇後的命運) Sissi
刀鋒戰士三部曲 Blade
陳果
~ 九七三部曲
1997 -《香港製造》
1998 -《去年煙花特別多》
1999 -《細路祥》
~ 妓女三部曲
2000 -《榴連飄飄》
2001 -《香港有個好萊塢》
2002 -《人民公廁》
蔡明亮
~ 水三部曲
1992 -《青少年哪吒》
1994 -《愛情萬歲》
1997 -《河流》
侯孝賢
~ 台灣詩史電影三部曲
1993 -《戲夢人生》
1989 -《悲情城市》
#### -《浦島太郎》
I. 有個關於香港回歸的電影
陳果的《去年煙花特別多》。
故事講述1997年後,香港駐英隊伍撤退後回港而引起種種問題的深思,而這支壯大的隊伍在無主之下而顯得落落寡歡,他們該找些什麼來填補這空虛的日子?他們當中有的去政府部門工作、有的當了香港大款、還有的在這失落的日子裡一蹶不振。
本片作為中年危機片,是難得一見伍軍人電影,通過黑色幽默感及淋漓奔放的荒謬感,指出香港改朝換代之際人們的迷惑時刻,異象紛陳,人心在變,浮光掠影。影片分為三個部分:回歸、末日降臨和重生。
大量選用非職業演員,寫實色彩濃厚,表達出個人化的感性映象。陳果以故事和影像成功地勾畫了一幅後現代社會的拼圖。陳果的視線帶有記錄性和平民化,他平民氣質的關注視點,關心普通人的生活,「用電影來記錄歷史」。本片是陳果「回歸三部曲」(「九七三部曲」)的第二部。
何超華與李燦森兩兄弟性格上的對比與社會地位的變易令人難忘,哥哥的墮落充滿無奈和感傷,弟弟在家人心目中日益受重視反映香港社會的勢利面貌。《去年煙花特別多》有商業的因素,受到的批評最多,但電影不能完全取悅各種觀眾,它是個看不到底的深淵。
去年煙花特別多影片評價
該片以九七悲劇人物烘託大時代的混亂及無奈,充分發揮獨立製片擅於捕捉實況場景的優勢。(1998年度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評)
該片展示了香港回歸前後的香港一群草根者,面臨失業等困境的大齡青年的生活狀態,遠離了所謂家國的宏大敘事而回到了悲多於喜的日常生活。以草根者的故事為重點是香港電影本土化的一種方式,這方面的代表者是陳果。
《去年煙花特別多》是難得一見的展現退伍軍人的生活的電影,通過黑色幽默感及淋漓奔放的荒謬感,指出香港改朝換代之際人們的迷惑時刻,異象紛陳,人心在變,浮光掠影。(新浪娛樂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
J. 誰有劉德華-去年煙花特別多 mp3歌曲百度雲資源
鏈接:
《去年煙花特別多》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由劉德華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