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部2000年左右的外國老科幻電影,講的是人類第一次登錄一個星球,可能是月球,
月球陷阱 Moontrap(1989)
『貳』 找一部外國登月的老電影
月球先鋒
導演:納森·朱蘭Nathan Juran
主演:瑪莎·海爾Martha Hyer 休·邁克德莫特Hugh McDermott
彼得·芬奇Peter Finch
片長:103 min
國家/地區:英國
片中描寫1964年時,一群集結頂尖太空人的太空小隊登陸月球了,他們深信自己是登上月球的首批先鋒,全世界也為之歡欣鼓舞。但是不久後,歡呼變成了訝異,太空人發現了一面破舊的英國國旗,以及一份文件。文件中聲明月球已被維多莉亞女王所征服!此事震驚了地球上所有的科學家,正當大家陷入迷惑之際,一位90餘歲的老人亞諾(愛德華·賈德 飾)出面說明了一切——1899年時,亞諾巧遇一名古怪的科學家喬瑟夫,他發明了一種可以抵抗地心引力的漿糊,並自製了一艘太空船,於是他說服亞諾帶著女友凱薩琳(瑪莎·海爾 飾),三人一同前往月球。當他們成功踏上月球表面後,遇上了恐怖的外星居民,這些像螞蟻、又像蜜蜂的居民,由皇後、士兵與工仆所組成,它們對這群地球訪客心懷不軌…這三個月球先鋒最後是如何逃出月球的呢?
『叄』 求一部美國電影,關於登月宇航員的
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 )曾是一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試飛員、海軍飛行員,以在執行第一艘載人登月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任務時成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類而聞名。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太空任務是1966年執行的雙子星8號的指令長。在這次任務中,他和大衛•斯科特一道完成了第一次航天器的對接。阿姆斯特朗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太空任務就是著名的1969年7月的阿波羅11號。在這次「人類的一大步」中,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月錶行走(邁克爾•科林斯在指令艙中環繞月球)。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國的俄亥俄州,是家中長子。後在南加州大學獲得航天工程碩士學位。
在成為宇航員之前, 阿姆斯特朗曾作為飛行員服役於美國海軍,參加過朝鮮戰爭。此後,他擔任過NACA高速飛行器的測試飛行員,據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的記錄,他曾在多種飛行器上執行超過900架次的飛行任務。作為一名試飛員, 阿姆斯特朗執行過F-100 Super SabreA型和C型,F-101 Voodoo和Lockheed F-104A Starfighter的飛行測試項目。同樣的,也試飛過Bell X-1B、Bell X-5、North American X-15、F-105 Thunderchief、F-106 Delta Dart、B-47 Stratojet、KC-135 Stratotanker以及Paresev。
【人物簡介】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瓦帕科內達市,他從小學習認真,理想是長大當飛行員,14歲即開始接受飛行訓練,16歲獲得飛行員證書,1949—1952年成為海軍中最年輕的飛行員。1953年7月阿姆斯特朗服役期滿後進帕杜大學學習航空技術,畢業後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任試飛員,後參加過X—15火箭飛機的飛行計劃,曾進行過6次試飛,最高飛行高度達到6萬米。1962年9月,經過嚴格挑選,阿姆斯特朗成為首批從文職飛行員中征選的2名宇航員之一,從此與航天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1947年,他進入印第安那州拉斐特的普度大學,學習航空工程並成為海軍後備飛行軍官。1950年,他在韓國進行了78次戰斗任務飛行,被擊落一次,三次獲得空軍勛章。
1955年,他加入太空總署,成為一名非軍職的高速試飛員(他是駕駛X-15尖端研究飛機飛行的12人之一,這種飛機能以超音速飛行並達到很高的高度。12名飛行員當中有8位,包括阿姆斯特朗,飛過了80公里(50英里)的高度,一度被認為是未來宇航員所必備的業績)。 1962年9月17日,他獲選為第二批的九名受訓的宇航員之一,他也是第一位非軍職的宇航員。3年後,阿姆斯特朗成為「雙子星5號」任務的預備正駕駛。
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做為「雙子星8號」的正駕駛,進行了首次太空飛行。這次飛行歷時10小時41分26秒,包括首次與另一架宇宙飛船在軌道自動導航的阿金那目標火箭對接。他成功地使阿金那火箭與他的宇宙飛船分離並墜入太平洋,這是美國宇宙飛船首次緊急著陸。在這一年的後期,他成為「雙子星11號」的預備正駕駛。
1968年,「阿波羅8號」預備正駕駛。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成為「阿波羅11號」指揮官。他與年輕的宇航員邁克爾•柯林斯(1930-)和巴茲•艾德林(1930-)一起進行登月月球飛行。到達月球後,柯林斯停留在軌道上,阿姆斯特朗乘小鷹號月球著陸器登上月球表面,避開月球冰礫,在寧靜海平穩著陸。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林在月球表面進行了2小時30分鍾的活動,進行科學實驗,採集岩石和土壤樣品,留下進行實驗的科學設備與紀念其著陸的徽章。他們於7月21日離開月球,7月24日返回地球。
1970年,他被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授予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出版《首次登上月球》一書。7月出任太空總署航空學協會副會長。1971年,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學工作,任航空工程學教授。 1979年,離開辛辛那提大學。1985年,在國家太空委員會工作。
下面是中國的
姓 名: 楊利偉
民 族:漢
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 貫: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身 高:168厘米
體 重:65公斤
家庭成員:妻子張玉梅,兒子楊寧康
楊利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學文化,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現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副主任。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
[編輯本段]【簡歷】
1983年,考進了空軍第八飛行學院。4年後畢業。
1996年,參加航天員初選體檢。
1998年01月,他和其它13位空軍優秀飛行員一起,成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由於航天員大隊隸屬總裝,在當時改為陸軍。
2003年07月,經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選評委員會評定,具備了獨立執行航天飛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級航天員資格。時為中校軍銜。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創舉使得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3年10月15日,晉升上校軍銜。
2004年春節前後,晉升大校軍銜。
2004年12月09日,楊利偉獲香港中文大學頒發榮譽理學博士學位。小行星21064是以楊利偉來命名的。
2005年,楊利偉出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副主任
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2008年07月22日,晉升少將軍銜。
2003年10月15日5時28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廣場
『肆』 兩個女人在月球上發現蘇聯飛船及宇航員屍體是什麼電影
《阿波羅18號》。
相關介紹:
《阿波羅18號》影片主要講述了本應被取消的阿波羅18號其實早在1974年聖誕節秘密進行登月計劃,卻因在月球上遭遇的外星生物而未返回地球的故事。
影片中兩名NASA的宇航員意外的發現了幾十前的一卷錄像帶,在當中從未公布的絕密視頻里,兩人驚奇的發現了為何美國再未登月的真正原因。原來「阿波羅18號」其實曾按照既定計劃順利登陸月球,當時的3名宇航員還在月球發現了外星生命。
(4)哪個電影講人類第一次登月的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登月艙降落到月面,開始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登月。隨後「阿波羅」飛船執行過多次登月任務。
但到20世紀70年代,當「阿波羅18號」按照既定計劃准備起飛前往月球時,卻意外的接到了尼克松總統的命令:取消登月。於是,「阿波羅18號」的登月計劃胎死腹中,人類也從此再未上過月球。
該片的故事靈感源自於導演提莫貝克曼貝托夫拍攝俄羅斯空間的紀錄片的經歷。這個拍攝風格並不是一開始就定下的,之前提莫貝克曼貝托夫還是想把這部電影打造成一部傳統型的科幻電影。
『伍』 一部講述美國宇航員在外太空被外太空生物襲擊的電影,最後一個宇航員躲在岩石後面了
阿波羅18號
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登月艙降落到月面,開始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登月。隨後「阿波羅」飛船執行過多次登月任務,但到了70年代,當「阿波羅18號」按照既定計劃准備起飛前往月球時,卻意外的接到了尼克松總統的命令:取消登月,並且禁止隨後的一系列登月計劃。於是,「阿波羅18號」的登月計劃胎死腹中,人類也從此再未上過月球。
精彩劇照(28張)
數十年後,兩名NASA的宇航員意外的發現了幾十年前的一卷錄像帶,在當中從未公布的絕密視頻里,兩人驚奇的發現了為何美國再未登月的真正原因。原來「阿波羅18號」其實曾按照既定計劃順利登陸月球,而當時的宇航員,在月球上發現了外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