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綠皮書》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看完後你有什麼感受
綠皮書是關於一個黑人鋼琴家謝利僱傭了一個強硬的白色暴徒作為司機巡迴南方種族充滿。在一路南下的過程中,兩人完全不同的矛盾不斷,引起了很多的爭吵和笑話。而是在彼此最需要的時候,一起渡過難關。行程接近尾聲時,兩人也慢慢放下了成見,成為好友的故事。
這樣的旅程,對於彼此來說改變很多,就是看看世界,看看生活。我們給予自己的是這個世界的殘酷和現實,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路上的生活,生活中的環境。如果有什麼經歷可以改變我們的偏見和成見,為什麼不在路上呢。所謂的綠皮書既諷刺又嘲弄。所謂的治療之間的區別只是無意義的堅持和固執。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沒有什麼不同。差別帶來的,是內心的自卑和故意壓抑的結果,這不應該是這樣的。真不該這么做。
Ⅱ 《綠皮書》真實故事結局是什麼
《綠皮書》真實故事結局是:電影《綠皮書》司機托尼跟鋼琴家雪莉在為期兩個月的路途當中,充滿歡聲笑語,但也無時不刻不在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允許雪莉去室內廁所,也不允許雪莉去餐廳吃飯。
1927年1月29日,唐謝利生於牙買加的金斯頓,兩歲時,便開始接觸鋼琴,學習演奏鋼琴曲。七年後,9歲的唐謝利已經能夠流暢地彈奏大部分的鋼琴曲。
隨著唐的鋼琴技藝不斷提升,他的父母准備將他送往華盛頓著名的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學習樂理理論,1945年,18歲的唐首次與波士頓流行音樂合作。1946年,唐在倫敦愛樂樂團演奏了他的第一部原創作品。
相關信息:
電影《綠皮書》司機托尼跟鋼琴家雪莉在為期兩個月的路途當中,充滿歡聲笑語,但也無時不刻不在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允許雪莉去室內廁所,也不允許雪莉去餐廳吃飯。都在含沙射影的反應當時的社會情形,那麼結尾彩蛋是什麼?
這部電影的結尾沒有彩蛋,但是在結尾的最後卻說了這個故事是真實的,故事人物也是真實存在的。果然不管在什麼樣的時代下,好心人還是有的,人這個物種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當一個人的觀念被影響後,身邊人的觀念也會被影響。
Ⅲ 綠皮書真實故事結局
電影《綠皮書》司機托尼跟鋼琴家雪莉在為期兩個月的路途當中,充滿歡聲笑語,但也無時不刻不在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允許雪莉去室內廁所,也不允許雪莉去餐廳吃飯。都在含沙射影的反應當時的社會情形,那麼結尾彩蛋是什麼?
這部電影的結尾沒有彩蛋,但是在結尾的最後卻說了這個故事是真實的,故事人物也是真實存在的。果然不管在什麼樣的時代下,好心人還是有的,人這個物種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當一個人的觀念被影響後,身邊人的觀念也會被影響。
不過要說劇情中的彩蛋,還是有很多的。這部影片其實不僅僅是揭露了黑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其實在黑人的眼裡,白人也是一個特別的物種,當時的人們以為黑人都喜歡吃肯德基,可雪莉卻偏偏不吃,還有很多人都以為紐西蘭人都是警察,但其實並不是,這就是人的偏見。
從雪莉的身上人們真的能看到人與人之間的物種偏差嗎?這是一部有色的電影,黑人雪莉受到歧視,但是在雪莉的身上看到了很多成功人士所沒有的氣質與魅力。即使他的工作環境只是一個雜物間,但他也能忍受下來,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看不起他的人。
Ⅳ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到底是為誰而拍的呢
“綠皮書”的標題來自非洲裔美國郵遞員維克多·雨果·格林(Victor Hugo Green)專門為方便黑人旅行而寫的小冊子。 在影片中,托尼正是參考了這本綠皮指南,才知道把唐送去哪裡吃飯睡覺,不惹麻煩,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托尼和觀眾都發現,這本小冊子還不夠。 作為一個護身符,唐因膚色而受到的歧視和不公,來自他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Ⅳ 綠皮書真實故事原型是什麼
綠皮書真實故事原型是唐謝利。這位生於牙買加的美國古典音家和爵士樂鋼琴家,出生於1927年,母親是教師,父親是牧師。他從兩歲就開始學習鋼琴,9歲曾受邀到列寧格勒學院學習音樂理論,成為第一個被破格錄取的黑人校友。後進入美國天主教大學與ConradBernier和ThaddeusJones一起學習,於1953年獲得音樂學士學位。
綠皮書真實故事原型背景
1927年1月29日,唐謝利生於牙買加的金斯頓,兩歲時,便開始接觸鋼琴,學習演奏鋼琴曲。七年後,9歲的唐謝利已經能夠流暢地彈奏大部分的鋼琴曲。隨著唐的鋼琴技藝不斷提升,他的父母准備將他送往華盛頓著名的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學習樂理理論,1945年,18歲的唐首次與波士頓流行音樂合作。1946年,唐在倫敦愛樂樂團演奏了他的第一部原創作品。
Ⅵ 看《綠皮書》之前的幾個背景知識你都了解嗎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因為托尼是謝利帶來的人,他本可以一同出席現場並被主持人介紹,但他拒絕了。另一層含義是,與謝利一同玩耍的人都是黑人,在那個時代,黑人永遠低人一等,沒有選擇的機會。而托尼不是,他白人的外表讓自己在社會階層上本身就占據了優勢。
最後一場演出開始之前,謝利的團隊夥伴跟托尼說,「改變大眾的想法光靠天賦是不夠的,還需要勇氣。」在他們看來,謝利是勇士,他也就是這樣孤獨的對抗著世俗的觀念。
-END-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想說的?
Ⅶ 綠皮書真實故事原型
《綠皮書》改編自美國歷史上的真實故事,《綠皮書》「托尼」原型:白人司機托尼·利普他是一名義大利美國保鏢,曾在酒吧擔任保鏢。但酒吧關門後,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成了唐·謝利的獨家司機成了唐朝的朋友。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這種跨種族的友誼往往得不到認可。然而,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的背景下,它才如此值得稱贊。
綠皮書中有一件事可以肯定是真的,那就是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種族和階級之間的矛盾非常激烈。唐謝利和托尼利普建立了最真誠的友誼!至於兩人如何建立這段友誼的細節,大概只有當事人知道。其實在《綠皮書》的片頭,寫了這樣一句話:inspired by a true story(靈感來自真理)。
也就是說,電影《綠皮書》不是一部傳記電影,而是一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情節電影。作為美國本土獎項,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美國傳統核心價值輸出的任務。歷史題材、人物傳記、音樂類型等屬於本土宏觀文化價值的,都符合非常清晰的價值評價體系。從這個角度來看,綠皮書無疑是最重要的「奧斯卡冠軍階段」的影片。
1、《綠皮書》劇情簡介:
托尼就職的夜總會關門裝修,亟需一份工作。有個朋友建議他去參加一位音樂博士為了尋找司機所舉辦的面試。當他到達豪華公寓後,發現這位博士是個名叫唐的黑人古典樂鋼琴家,鋼琴家正需要一個司機,負責在他舉辦南方巡演時的接送工作。當然,兩人心裡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種族隔離嚴重的南部地區,他們很容易身陷麻煩之中,但托尼需要錢,而唐需要一個能照顧他的專業司機。給托尼付錢的唱片公司給了他一本「綠皮書」指南,上面列著當地黑人可以吃飯睡覺的地方,因為很多旅館和餐廳都是只限白人。
2、《綠皮書》是由彼得·法雷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保鏢托尼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古典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