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邵氏電影
「邵氏兄弟」遵循的則是一條更為純粹的商業製片路線。邵逸夫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經營理念中,原天一公司的「觀眾至上」論是其中心內容。邵逸夫很了解一般市民觀眾的心理,以及觀賞習慣和興趣,他審閱編導提供的故事劇本,以是否具有票房為取捨,因此「邵氏兄弟」在選材時都切准了市民觀眾的喜愛和情趣,選擇通俗性和娛樂性較強的題材。「邵氏兄弟」的導演與明星是否受重用,也是以票房紀錄為依據。1957年,中國大陸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在香港公映引起轟動,香港觀眾對黃梅調音樂如痴如醉。這一現象更是引起了對市場高度敏感的香港影人的重視,邵逸夫於是重用導演李翰祥拍攝了多部古裝題材的黃梅調電影,如江山美人 (1959)和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3)。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片以古裝武俠片、功夫片、宮闈片居多,有些影片影響較大。它的《江山美人》、《後門》、《萬古流芳》、《藍與黑》和《珊珊》曾先後獲得第6屆、第7屆、第12屆、第13屆和第14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梁山伯與祝英台》(黃梅調)獲得第7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優秀獎和第2屆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獎;功夫片《少林三十六房》和《中華丈夫》分別在第24屆、第25屆亞洲影展上獲獎;古裝武俠片《大醉俠》、《獨臂刀》、《萬人斬》和宮闈片《傾國傾城》、《武則天》、《楊貴妃》等都受到觀眾的歡迎。80年代中期起,影片產量減少,但創作上重視現代題材,代表作有《男與女》、《傾城之戀》、《表錯七日情》和《女人心》等。80年代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年產量在20—30部之間。之後,電視節目越來越精彩,搶走了大批電影觀眾。生活節奏越來越匆忙,人們都沒有餘暇和閑情逸致上電影院。以前的邵氏導演,一個一個的離開影城,邵氏電影也逐漸少掉以往的特色,金字招牌也再無以往的光芒四射。然後,它減產,甚至下來是停頓生產。而邵氏大規模拍片的年代,不僅代表了一個電影王國成為美麗的記憶,香港電影業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熠熠光輝映亮整個東南亞。
❷ 黃梅戲電影有哪些
1959 2部
《女駙馬》(黃梅戲) 海燕、安徽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導演:劉瓊
攝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張曦白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安徽戲曲集錦》安徽電影製片廠攝制、江南電影製片廠協助
導演:郭筠
副導演:喬志良
攝影:張保宣
影片包括:《春香鬧學》(黃梅戲)、《拾棉花》(泗州戲)、《借羅衣》(廬劇)
1963 2部
《牛郎織女》(黃梅戲)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陸洪非、金芝、岑范、完藝舟
導演:岑范
攝影:陳震祥
特技攝影:周詩穆
美工:張曦白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柳(槐)蔭記》(黃梅戲) 天馬電影製片廠、香港長虹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桑弧
藝術顧問:嚴鳳英、王少舫
導演:顧而已
攝影:吳蔚雲
美工:盧景光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1976 2部
《小店春早》(黃梅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安慶市文化局,汪存順、王壽之執筆
導演:鄧一民、徐紀宏
攝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團
《紅霞萬朵》(黃梅戲) 珠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安徽省安慶地區文化局《紅霞萬朵》創作組
導演:陳崗、李鳴
攝影:黃永湖、姚梅生
美工:羅聲繁
演出:安慶地區黃梅戲劇團
1984 2部
《杜鵑女》(黃梅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編劇:汪自毅、沙丹
導演:沙丹
攝影:李永福
美術:潘姚根、程崗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二團
《龍女》(黃梅戲)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丁式平、朱士貴、許成章
導演:舒適
副導演:馮笑
攝影:陳晨祥
美工:黃洽貴、黃劍鋒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1986 4部
《孟姜女》(黃梅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編劇:王冠亞、漸知
導演:沙丹
攝影:瞿金樓
美術設計:趙金聲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母老虎上轎》(黃梅戲)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余治淮
導演:王楓
副導演:曲長科
攝影:馮秉鏞
美術:王崇
演出:安徽省黟縣黃梅劇團
《香魂》(黃梅戲)安徽電影製片廠
編劇:劉雲程
藝術顧問:傅超武
導演:張鴻眉、王金聲
攝影:王文錫
美工:張林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二團
《朱門玉碎》(黃梅戲) 北京電影製片廠
編劇:汪自毅、張亞非、潘忠仁
導演:陳懷皚
副導演:駱航民
攝影:黃心一 美工:屠居華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團
1991 1部
《血淚恩仇錄》(黃梅戲) 湖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謝文禮
導演:李俊岩
副導演:姬鵬
攝影:李俊岩
美術:隋壯基
演出:湖北省黃梅戲劇院
2000 1部
《山鄉情悠悠》 安徽省電影公司
編劇:李光南、鄧新生
導演、攝影:黃喬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團
2001 1部
《生死擂》 安徽電影製片廠
編劇:金芝、草青
導演:王好為、李晨聲
攝影:李晨聲、尹其武
❸ 傲氣的黃梅戲電影還有哪些
1959 2部
《女駙馬》(黃梅戲) 海燕、安徽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導演:劉瓊
攝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張曦白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安徽戲曲集錦》安徽電影製片廠攝制、江南電影製片廠協助
導演:郭筠
副導演:喬志良
攝影:張保宣
影片包括:《春香鬧學》(黃梅戲)、《拾棉花》(泗州戲)、《借羅衣》(廬劇)
1963 2部
《牛郎織女》(黃梅戲)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陸洪非、金芝、岑范、完藝舟
導演:岑范
攝影:陳震祥
特技攝影:周詩穆
美工:張曦白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柳(槐)蔭記》(黃梅戲) 天馬電影製片廠、香港長虹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桑弧
藝術顧問:嚴鳳英、王少舫
導演:顧而已
攝影:吳蔚雲
美工:盧景光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1976 2部
《小店春早》(黃梅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安慶市文化局,汪存順、王壽之執筆
導演:鄧一民、徐紀宏
攝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團
《紅霞萬朵》(黃梅戲) 珠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安徽省安慶地區文化局《紅霞萬朵》創作組
導演:陳崗、李鳴
攝影:黃永湖、姚梅生
美工:羅聲繁
演出:安慶地區黃梅戲劇團
1984 2部
《杜鵑女》(黃梅戲) 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編劇:汪自毅、沙丹
導演:沙丹
攝影:李永福
美術:潘姚根、程崗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二團
《龍女》(黃梅戲)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丁式平、朱士貴、許成章
導演:舒適
副導演:馮笑
攝影:陳晨祥
美工:黃洽貴、黃劍鋒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1986 4部
《孟姜女》(黃梅戲) 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編劇:王冠亞、漸知
導演:沙丹
攝影:瞿金樓
美術設計:趙金聲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母老虎上轎》(黃梅戲)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余治淮
導演:王楓
副導演:曲長科
攝影:馮秉鏞
美術:王崇
演出:安徽省黟縣黃梅劇團
《香魂》(黃梅戲)安徽電影製片廠
編劇:劉雲程
藝術顧問:傅超武
導演:張鴻眉、王金聲
攝影:王文錫
美工:張林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二團
《朱門玉碎》(黃梅戲) 北京電影製片廠
編劇:汪自毅、張亞非、潘忠仁
導演:陳懷皚
副導演:駱航民
攝影:黃心一 美工:屠居華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團
1991 1部
《血淚恩仇錄》(黃梅戲) 湖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謝文禮
導演:李俊岩
副導演:姬鵬
攝影:李俊岩
美術:隋壯基
演出:湖北省黃梅戲劇院
2000 1部
《山鄉情悠悠》 安徽省電影公司
編劇:李光南、鄧新生
導演、攝影:黃喬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團
2001 1部
《生死擂》 安徽電影製片廠
編劇:金芝、草青
導演:王好為、李晨聲
攝影:李晨聲、尹其武
❹ 黃梅戲電影有哪些
1959 2部
《女駙馬》(黃梅戲) 海燕、安徽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導演:劉瓊
攝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張曦白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安徽戲曲集錦》安徽電影製片廠攝制、江南電影製片廠協助
導演:郭筠
副導演:喬志良
攝影:張保宣
影片包括:《春香鬧學》(黃梅戲)、《拾棉花》(泗州戲)、《借羅衣》(廬劇)
1963 2部
《牛郎織女》(黃梅戲)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陸洪非、金芝、岑范、完藝舟
導演:岑范
攝影:陳震祥
特技攝影:周詩穆
美工:張曦白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柳(槐)蔭記》(黃梅戲) 天馬電影製片廠、香港長虹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桑弧
藝術顧問:嚴鳳英、王少舫
導演:顧而已
攝影:吳蔚雲
美工:盧景光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1976 2部
《小店春早》(黃梅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安慶市文化局,汪存順、王壽之執筆
導演:鄧一民、徐紀宏
攝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團
《紅霞萬朵》(黃梅戲) 珠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安徽省安慶地區文化局《紅霞萬朵》創作組
導演:陳崗、李鳴
攝影:黃永湖、姚梅生
美工:羅聲繁
演出:安慶地區黃梅戲劇團
1984 2部
《杜鵑女》(黃梅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編劇:汪自毅、沙丹
導演:沙丹
攝影:李永福
美術:潘姚根、程崗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二團
《龍女》(黃梅戲)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丁式平、朱士貴、許成章
導演:舒適
副導演:馮笑
攝影:陳晨祥
美工:黃洽貴、黃劍鋒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1986 4部
《孟姜女》(黃梅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編劇:王冠亞、漸知
導演:沙丹
攝影:瞿金樓
美術設計:趙金聲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母老虎上轎》(黃梅戲)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余治淮
導演:王楓
副導演:曲長科
攝影:馮秉鏞
美術:王崇
演出:安徽省黟縣黃梅劇團
《香魂》(黃梅戲)安徽電影製片廠
編劇:劉雲程
藝術顧問:傅超武
導演:張鴻眉、王金聲
攝影:王文錫
美工:張林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二團
《朱門玉碎》(黃梅戲) 北京電影製片廠
編劇:汪自毅、張亞非、潘忠仁
導演:陳懷皚
副導演:駱航民
攝影:黃心一 美工:屠居華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團
1991 1部
《血淚恩仇錄》(黃梅戲) 湖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謝文禮
導演:李俊岩
副導演:姬鵬
攝影:李俊岩
美術:隋壯基
演出:湖北省黃梅戲劇院
2000 1部
《山鄉情悠悠》 安徽省電影公司
編劇:李光南、鄧新生
導演、攝影:黃喬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團
2001 1部
《生死擂》 安徽電影製片廠
編劇:金芝、草青
導演:王好為、李晨聲
攝影:李晨聲、尹其武
❺ 魚美人 黃梅戲 講什麼
《魚美人》講述了張珍為官宦之後,小時被許配給宰相金寵的女兒金牡丹。張珍之父早死,張珍上京投靠金寵。張珍向金寵提出婚事,金寵要張珍考取功名後,方會考慮他跟金牡丹的婚事。事實金寵嫌貧愛富,金牡丹亦過慣奢華的生活,無意嫁給既貧窮又無功名的張珍。
張珍住在湖邊書齋苦讀,因掛念美麗的金牡丹,每日對著湖水吟詩。湖中修煉千年之鯉魚精碧波仙子深受張珍的詩詞感動,變成金牡丹模樣與張珍相戀。
上元佳節,張珍將真的金牡丹誤認為碧波仙子,跟真的金牡丹作肌膚之親。金寵及金牡丹大怒,以張珍無禮將他趕走。張珍回鄉路上,碧波仙子追來要跟他一起走,但兩人旋即被發現,帶返宰相府。
回府後,金寵發覺竟另有一位金牡丹一直留在家中,金寵及其夫人,奴婢皆不能分辨真偽。金寵請包公來辨,但碧波仙子叫其他妖精化作包公及隨從,與真包公一起審辯,而最終亦不能辨出真偽。
金寵請天師奏上天庭,四大天將奉命捉拿碧波仙子。碧波仙子不敵,此時觀音駕臨,觀音大發慈悲,准碧波仙子作凡人跟張珍再續前緣。
(5)香港電影古裝黃梅戲金請擴展閱讀
黃梅戲《魚美人》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65年出品。該片取材於中國民間神話,由高立執導,凌波、李菁、井淼、蔣光超、歐陽莎菲、楊志卿等領銜主演。
在音樂方面,該片則是邵氏御用大師王福齡表現最佳的黃梅調作品。雖然全片仍以大段中板的「平詞」唱腔為主,音樂語匯變化不多,所幸高立的場面調度尚見新巧,一曲《難償相思債》讓飾演碧波仙子的李菁腳踩滑輪,在白雪稍霽的冬夜裡迤邐劃開碧波潭水。
再如「觀燈」一場,王福齡以黃梅戲曲中表現歡欣場面的快節奏「彩腔」為主,夾插一段民歌小調以及《牛郎織女》的表演節目,熱鬧繽紛。邵氏的黃梅調在視覺效果上一直維持著最基本的畫意美感,該片也是黃梅調在第二古典時期的佳作。
❻ 跪求邵氏黃梅調電影大全播放,【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https://pan..com/s/1ujwI_KNYM97jfD_oiIQCmA?pwd=2haf
本片改編自《三國演義》之「連環計」,由四屆亞洲影後林黛飾演貂蟬。劇情講述漢朝末年,太師董卓(羅維 飾)專權禍國,諸侯群起聲討。忠臣王允(楊志卿 飾)利用貂蟬的美色,離間董卓和其義子呂布(趙雷 飾),終使父子反目,呂布殺了董卓,並和貂蟬成為眷屬。
❼ 跪求幾部有關黃梅戲的電影!
黃梅戲電影一覽:
嚴鳳英(4部):《天仙配》《女駙馬》《夫妻觀燈》《牛郎織女》
潘璟琍(1部):《春香鬧學》
董文霞(1部):《槐蔭記》
劉廣慧(1部):《紅霞萬朵》
丁
同(2部):《小店春早》《朱門玉碎》
陳小芳(1部):《母老虎上轎》
郭宵珍(1部):《杜鵑女》
馬 蘭(1部):《龍女》
楊
俊(2部):《孟姜女》《血淚恩仇錄》
韓再芬(4部):《香魂》《徽商情緣》《生死擂》《六尺巷》(此片最近剛剛上映)
趙媛媛(1部):《山鄉情悠悠》
❽ 有關黃梅戲女駙馬的電影都有哪些
女駙馬
黃梅戲
電影
春 紅————————————田玉蓮
馮順卿————————————王魯明
馮素珍————————————嚴鳳英
馮益民————————————熊少雲
公 主————————————潘璟琍
皇 帝————————————張雲風
李兆廷————————————陳文明
劉文舉————————————王少舫
王 氏————————————黃福纓
伴唱:春花帶露滿園香,乳燕雙雙繞畫梁。好景偏逢人煩惱,幾回思母又望郎。
馮素珍:春風送暖到襄陽,西窗獨坐倍凄涼。親生母早年逝世仙鄉去,撇下了素珍女無限憂傷。繼母娘寵親生恨我兄妹,老爹爹聽信讒言變了心腸。我兄長被逼走把舅父投靠,上京都已三載也無有音信回鄉。心煩欲把琴弦理,又不知李郎我那知音人現在何方?
伴唱:現在何方?
馮素珍:綉起鴛鴦難成對,何日里能與他比翼飛翔?
馮素珍:忽聽李郎投親來,怎不叫人喜開懷?任憑紫燕成雙對;任憑紅花並蒂開。怎比得我與他情深似海,沒奈何男女有別咫尺天涯。
馮素珍:想當年與公子同窗共硯,我二人心相印有口難開。生身母看出了兒女心願,與李家結秦晉訂下了同偕。在京都與李郎分別數載,喜相逢,欲暢敘,羞人答答難下樓台。
李兆廷:今日淺水困蛟龍,心中好似烈火焚。當初訂婚也憑過媒證,你想退婚萬不能!
馮順卿:賢侄不必心內慌,老夫有言請思量。李馮二家是舊好,你來我往理應當。只是這婚姻之事你休啊休提起,
王氏:烏鴉怎能配鳳凰?烏鴉怎能配鳳凰?
馮順卿:送你紋銀三百兩,望賢侄回家去另選名門。
李兆廷:用手接過雪花銀,兆廷人窮志不窮。萬兩黃金如焚土,天崩地裂不退婚!
馮素珍:竹籃打水上山峰,一場歡喜一場空。李郎你要把主意來打定,馮素珍決不嫌你窮。
李兆廷:父遭陷害回鄉來,三間茅屋避禍災。奉母命到襄陽前來借貸,早知你家嫌貧,我寧願餓死也不來。
馮素珍:縱然是二爹娘將你得罪,也不能拋卻了小妹待你一片真情。
李兆廷:正因為丟不開賢妹的恩和愛,與你父相爭不願退婚。怕只怕好姻緣要成泡影,
馮素珍:生生死死不變心,生生死死決不變心!清風明月做見證,分開一對玉麒麟。這只麒麟交與你,這只麒麟留在身。麒麟成雙人成對,三心二意天地不容!
李兆廷:賢妹贈我玉麒麟,見此物猶如見吾妹親人。
馮素珍:還有紋銀一百兩,相助李郎上京求名。
李兆廷:今日一別何時會?
馮素珍:天南地北一條心。
李兆廷:勸賢妹平日少把綉樓下,免得你狠心的繼母來欺凌。
馮素珍:捨不得來也要舍,
李兆廷:分不得來也要分。
馮素珍、李兆廷:這才是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送斷腸人,斷腸人送斷腸人。
李兆廷:想必是悔婚不成生毒計,誣我為盜昧良心。嫌貧愛富你真可恥,輕情決義、枉讀詩書、人面獸心你害、害兆廷!
馮素珍:若要我與李郎斷絕恩情,除非是海枯龍現身;若要我改配貴公子,除非是地裂天也崩!不!不!我不依來我不從,海枯石爛、天崩地裂我也不依從!
馮素珍:李郎啊!你深受顛沛又遭殃,爹娘他斷絕恩情鐵石的心腸。
馮素珍:雖然我讀過詩書千萬卷,事到臨頭卻無有主張。赴湯蹈火我把李郎救,我也要遠走高飛找兄長。
馮素珍:紫燕紫燕你慢飛翔,煩你帶信送李郎。你要勸他心寬暢,千萬莫要太悲傷。馮素珍為救你不怕風啊風和浪。
春紅:小姐真大膽,扮做男兒樣。找到大公子,救出李家郎。擺上那龍鳳燭,麒麟成對人成雙。你看那菜花清香麥翻浪,
馮素珍:我哪有心思賞啊,賞春光?
馮素珍:尋遍了大街與小巷,不見兄長在何方?身在客旅愁千萬,何日里回襄陽救出李郎?
劉文舉:朱筆頭上一點紅,全憑慧眼識英雄。萬歲見他才貌龍心喜,少不得要加官進爵受皇封。
馮素珍: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哇,好新鮮哪!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個個誇我潘安貌,原來紗帽罩啊罩嬋娟。我考狀元不為把名顯,我考狀元不為做高官。
春紅:為了多情李公子,夫妻恩愛花好月兒圓。
馮素珍:手提羊毫喜洋洋,修本告假回故鄉。監牢救出李公子,我送他一個狀元郎。
劉文舉:恭喜你少年得志名揚天下,狀元及第誰不誇?如今是美滿姻緣天作伐,這真是錦上又添花。萬歲有意招駙馬,看中你文才出眾相貌不差。金枝玉葉許配與你,從此你出入在帝王家。
馮素珍:學生出身本微下,怎堪匹配帝王家?望求大人復聖命,另選才郎為駙馬。
馮素珍:只說回鄉救公子,誰知中途遇波瀾!不識奴家真面目,招我紅妝做東床。
馮素珍:妹在家中遭欺凌,遭欺凌,女扮男裝來京城。為找兄長搭救我,誰知你改姓又換名。
馮益民:當初我遭繼母害,投親未遇無告貸。幸遇張公來撫愛,為報恩德姓名改。
馮素珍:繼母為人實太壞,害我李郎受禍災。今日幸見兄長面,望你替我做安排。
馮益民:李公子遭陷害愚兄排解,一封書到襄陽自消禍災。只是你中頭名宮花頂戴,狀元公名聲顯怎樣下台?
伴唱:龍鳳花燭耀眼明,洞房之中喜盈盈。她那裡深鎖眉梢神不定,她那裡滿懷喜悅做新人。她那裡心驚膽又顫,她那裡她那裡一心一意結同心。她那裡假把詩書讀,她那裡脈脈含情看郎君。一個喜來一個憂,紅妝一對,怎哪,怎哪,怎配婚?怎配婚?
馮素珍:忽聽譙樓打三更,
公主:駙馬他默默無言讀書文。
馮素珍:叫我怎樣能做皇家婿?
公主:想必是怕違法度加倍小心。
公主:駙馬他要讀書不肯安眠,又為何目不轉睛愁鎖眉尖?我看他洞房之中心神不定,定有那為難之事在他心間。我與他夫妻名分既已定,怎能不上前去探問根源?
馮素珍:公主不必多疑心,本宮深感皇家恩。只怪我席前多飲酒,酒涌胸頭心不寧。
馮素珍:素珍這里心已碎,公主深信鸞鳳配。你我都是閨中女,怎效鴛鴦比翼飛?我為救夫喬改扮,無故累你守空幃。
公主:久等不見駙馬面,金爐香盡怎不眠?難道你通宵讀書不知倦?難道你家鄉風俗就是這般?他那裡默默無言對紅燭,難道你要成仙得道獨自煉丹?
馮素珍:四更鼓打聲聲緊,催得人心亂紛紛。花燭之夜不共枕,公主怎不起疑心?倘若識破女兒身,枉費我救郎一片心!我的苦愁深似海,公主她是怎知情?
公主:四更已過天將明,空有錦帳龍鳳衾。只以為選中才郎配佳偶,誰知我空幃獨坐聽漏聲!
馮素珍:我這里心急如火焚,宮禁森嚴怎脫身?
伴唱:怎脫身?怎脫身?
馮素珍:難道說好姻緣要成畫餅?難道說夫妻相逢在來生?
伴唱:在來生?在來生?
公主:說什麼好姻緣要成畫餅?說什麼夫妻相逢在來生?怕的是有前妻舊情難忘,
馮素珍:為救李郎我要死裡求生。
馮素珍:我本閨中一釵裙,公主請看耳環痕。
公主:一聲霹靂破晴空,駙馬原來是女人!想我金枝玉葉體,怎能遭受這欺凌?越思越想越難忍,隨我金殿面聖君!
馮素珍:冒犯皇家我知罪,並非蓄意亂朝廷。公主請息雷霆怒,且容民女訴冤情:民女名叫馮素珍,自幼許配李兆廷。爹娘嫌貧愛富貴,誣陷李郎入了監中。民女只為救夫命,萬里奔波到京城。實指望取得功名夫有救,誰知被召入深宮。公主生長在深宮,怎知民間女子痛苦情?王三姐守寒窯一十八載;劉翠屏苦度了一十六春;還有前朝英台女,生生死死愛梁生。這都是父母嫌貧愛富貴,女兒不忘恩愛情。我雖比不得前朝賢良女,救夫我不顧死生。公主也是閨中女,難道你不念素珍救夫一片心?
公主:一心救夫我欽佩,萬不該進宮來誤我終身!
馮素珍:誤你終身不是我,當今皇帝你父親。不是君王傳聖旨,不是劉大人做媒人。素珍縱有天大膽,也不敢冒昧進宮門。真情實話對你講,望求公主細思忖。公主若能將我恕,我永世不忘你的恩!
公主:聽她言來有道理,頓時叫我無主張。我若不將你來殺,豈不終身守空房?
馮素珍:公主縱然殺了我,你也嫁不得如意郎君。昨日公主招駙馬,皇家喜事天下聞。你今若將駙馬殺,豈不成了未亡人?
皇帝:昨日孤招乘龍婿,駙馬的才貌滿朝驚。多虧劉卿來作伐,設宴賀功謝媒人。
公主:民間有一女釵裙,文才蓋世相貌驚人。幼小相愛一公子,兩家憑媒訂了婚。不幸公子遭貧困,女家父母變了心。
馮素珍:父母嫌貧愛富貴,強迫公子來退婚。
公主:公子生來有志氣,一怒走出富豪門。女家父母施毒計,誣良為盜送進了衙門。這女子不愛富來不嫌貧,寧死不願改配他人。要救公子無上策,她只得女扮男裝上京城。大比之年開皇考,改名姓替公子來求功名。三篇文章似錦綉,龍虎榜上奪得了頭名。
馮素珍:實指望告假回鄉救公子,誰知惹下了大禍根。
公主:只因她貌似潘安惹人愛,皇上一見喜在心。招她東床為駙馬,要與公主配成婚。
馮素珍:有道是「君命不可違」,宗師大人做媒人。千推萬推難推脫,只得遵旨入宮門。
皇帝:義女若是出我朝,孤王處置人稱道。先恕那女子欺君的罪,再赦公子出監牢。成全他夫妻百年好,封她義女把名標。
馮素珍:你曾親口將我恕;你曾親口將我封。我今一死全名節,怕的是失信天下人。
劉文舉:臣聞書生李兆廷,才貌勝過馮素珍。老臣去到襄陽府,將他悄悄帶進宮。讓他紗帽頭上戴;讓他紅袍穿在身;插上宮花系玉帶,豈不是堂堂一個狀元公?皇家招他為駙馬,吹吹打打,吹吹打打送入在洞房中。公主終身配佳偶,萬歲又得棟梁臣。
劉文舉:眉清目秀美容貌,滿腹經綸文才高。天下舉子我見多少,只有他才算得當今英豪!萬歲當年誇過他,只因為那時節公主未成年,不便把媒保,因此上不曾把駙馬來招。
伴唱:貧賤不移夫妻情,生生死死結同心。麒麟成雙人成對,並蒂花開萬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