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電影奧黛麗赫本的故事

電影奧黛麗赫本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2-10-24 09:24:36

A. 奧黛麗·赫本的故事的介紹

《奧黛麗·赫本的故事》是由Steven Robman執導的一部喜劇電影,該片由詹妮弗·洛芙·休伊特、弗蘭西絲·費舍等主演。《奧黛麗·赫本的故事》,是關於奧黛麗·赫本生平的傳記影片,以紀實的視角著重刻畫了奧黛麗·赫本的前半生,影片上映於2000年。這是一部有關奧黛麗·赫本生平的傳記影片。花了2小時10分鍾看完,《奧黛麗·赫本的故事》共分上下兩部,上部名為《我的前半生》,下部名為《成名後的我》,以紀實的視角著重刻畫了奧黛麗·赫本的前半生。主演赫本的是曾出演成龍影片《燕尾服》的珍妮弗·洛夫·休伊特,她出演的奧黛麗·赫本卻讓人眼前一靚。

B. 求奧黛麗赫本的電影

1、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2、謎中迷 Charade
3、巴黎假期 Paris, When It Sizzles
4、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5、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6、儷人行 Two for the Road
7、盲女驚魂記 Waut Until Dark
8、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9、朱門血痕 Bloodline
10、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1、奧黛麗·赫本的故事 The Audrey Hepburn Story
12、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13、龍鳳配 Sabrina
14、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15、甜姐兒 Funny Face
16、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7、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
18、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19、恩怨情天 The Unforgiven
20、鬨堂大笑 They All Laughed
21、直到永遠 Always
22、拉凡德山的暴徒 The Lavender Hill Mob
23、人間天使:永遠的奧黛麗·赫本 Hollywood Remembers Audrey Hepburn Films

只有這23部的合集種子 要的企鵝!!!

C. 奧黛麗·赫本是怎麼死的 揭奧黛麗赫本的死因

赫本是因結腸癌辭世。1992年11月63歲的她罹患結腸惡性腫瘤,患病三個月後,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日內瓦湖畔的別墅中去世。

拓展資料:

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88年至1993年間,奧黛麗·赫本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孩子們,親赴不少國家和地區,為孩子們吶喊、呼籲和募捐。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1988年奧斯卡人道獎頒授予她。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電影一樣燦爛人間。

D. 奧黛麗·赫本的故事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xEaB7I337Z8xkoDz-fpK4A

提取碼:84tb

作品相關簡介:《奧黛麗·赫本的故事》是由StevenRobman執導,詹妮弗·洛芙·休伊特、弗蘭西絲·費舍等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影片上映於2000年。電影《奧黛麗·赫本的故事》是一部有關奧黛麗·赫本生平的傳記影片。

E. 奧黛麗赫本堅持的事例

堅持事例有兩個:

1.美的新定義

奧黛麗以纖細、中性般的身材、銅鈴般大的眼睛登場,雖然在1950年代另類,但馬上就掀起一股美的潮流及討論。女孩們一見到『羅馬假日』里奧黛麗·赫本,幾乎一半的年輕女孩不再把內衣填得滿滿的,也不再蹣跚地踩著鑽孔般細的高跟鞋走路。

女為悅己者容在奧黛麗這里被廢止,奧黛麗說我穿衣打扮是為自己高興。

她的穿著顯示出她的想法和心智。為了要這樣做,必須時時遊走在危險的邊緣。

時尚界傳奇設計師紀梵希(Givenchy)這樣說:奧黛麗有她個人勵志獨特的風格。她在個人的穿著上,穿出了優雅、流行與簡單。她獨樹一幟的創造了屬於她個人特色的赫本風格。

2.經歷就是財富

奧黛麗·赫本曾經是世界上片酬最高的女演員,拿過奧斯卡獎、托尼獎、艾美獎、格萊美獎,但是好萊塢不曾讓她迷戀和困惑。

事實上,奧黛麗從來沒有在好萊塢居住生活,她的家在萬里之遙的瑞士,她在好萊塢拍片都是住旅館或者藉住好友家裡。

她經歷過很多創傷,它們給她造成了很大傷害,然而在她身上你卻找不到任何痕跡。這些創傷包括:在納粹的鐵蹄下度過的童年、忍受親人的被殺、靠吃鬱金花的球莖度日的艱難,以及在芭蕾舞鞋中秘密攜帶反抗組織的消息

奧黛麗有過兩次婚姻,由於體質先後4次流產,好不容易和兩任丈夫各生下一個兒子。第一任的梅爾·費勒對她體貼入微,1950年代,他們是好萊塢最引人注目的銀色夫妻。

(5)電影奧黛麗赫本的故事擴展閱讀: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奧黛麗·赫本影響並改變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的審美與時尚潮流:有「時裝聖經」之稱的時裝雜志《VOGUE》曾以29%的得票率,將她評為「世界時尚名人」第一名。其發言人稱,人人都認為奧黛麗·赫本高貴而優雅,她的美麗永恆不變;提及時尚,人人都會立刻想起她 。

她被認為是自然與美的化身;她的性情溫和,微笑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因此,時尚雜志《ELLE》也將赫本評選為「有史以來最美麗女人」第一名。

除了美貌,赫本為人的低調友善,對待工作的敬業勤懇同樣讓人難忘。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的比利·懷爾德曾言,赫本身上呈現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品質,如高貴、優雅與禮儀等。「連上帝都願意親吻她的臉頰,她就是這樣一個討人喜歡的人」,這位大導演如是說道。

F. 奧黛利。赫本的故事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於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逝於1993年1月20日。她是美國好萊塢以演技卓越、藝術生命長久而著稱的女演員。她出生時的名-Ruston。她的父親是一名富裕的英國銀行家,母親是一名荷蘭女男爵。

她自幼勤習芭蕾舞,1951年,她在百老匯公演《金粉世家》,為威廉·惠勒賞識,啟用她擔任《羅馬假日》女主角,為赫本帶來了好運及一座奧斯卡金像獎。《羅馬假日》雖然是黑白片,但已是當年電影收入的第一名。自葛麗泰·嘉寶以來,令人等候多時的明星,終於在好萊塢誕生了。

在她的雙親離婚後,她跟隨母親去了倫敦,並在一所私立女子學校上學。她的母親隨後回到荷蘭,她在假期也和她的母親一起到了荷蘭的Arnhem。當納粹進入Arnhem後,赫本經常會營養不良,心情郁悶。解放後,Hepburn進入倫敦的一所芭蕾舞學校學習,並獲得了獎學金。

畢業後,她成為一名職業模特。作為一名模特,她便顯得很優雅高貴,而且好像她已經找到了最適合她的工作。直到1948年一位製片人發現了她,並讓她在一部歐洲電影《Nederlands in 7 lesson》中擔任一個小角色。 1951年她又在電影《Young Wives'Tale》中為Eve Lester配音。當赫本開始對電影感興趣後,她最終決定去美國。

赫本的眼睛,存在於超越所有常識可及的地方。那個時期在好萊塢有許多所謂女神的存在。特別是對男性而言,確實有許多「觸感極佳」的女神們存在著:性感小貓、艷婦、鄰家女孩、貴婦等等。而她們都如出一轍地忠實於當時的審美眼光:細細的眉毛、整齊的牙齒,甚至還有拔掉臼齒而整修過的纖細下顎,赫本在其中只不過是個其貌不揚的女人而已,但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女人將好萊塢對美的基準,在一瞬之間全部改寫了。

她與法拉的感情亦跌入了谷底,在她演出由丈 夫製片的《盲女驚魂記》之後,他們13年的結婚生涯畫上了休止符。赫本身心有如四分五裂般疲憊不堪,體重又掉到只剩42公斤。想要從人生中如此的慘狀里逃脫出來,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再婚。赫本自己也說,在那個時候她無論如何都想再結婚的。1968年6月,她接受友人的招待開始了兩周的觀光船的旅行,在那裡她和小她9歲的精神科醫生安德烈·杜提相識了。杜提向赫本告白說,當赫本因拍攝《羅馬假日》外景而進入羅馬的當時,他還是青少年,但他前去看拍外景時就愛上了她。母親艾拉也很中意杜提。1969年1月,他們結婚了。 然而,她那英俊又過於輕浮的丈夫,在赫本懷孕期中出了軌,往後也風流名聲四溢,還傳到了赫本耳朵里。想建築一個安樂家庭而從電影界引退的赫本,被丈夫的這種行徑又傷得不輕。赫本曾說:「我終於得到幸福了。我不再拍電影了,今後我要專心演好妻子和母親的角色」,然而她這樣的夢想,竟被輕易背叛了。

赫本以《羅賓漢與瑪麗安》一片,在息影9年後重新東山再起。過去曾經在服飾上穿著華麗、千變萬化的她,在這部電影中只穿一套衣服演到底,對男人而言,她演出了他們心中永遠的情人。往後她也只演出了《朱門血痕》,她對共同演出的班·蓋查拉非常傾心。赫本倒向蓋查拉,迷失了她身為明星的身份,她與蓋查拉於1981年又共同演出《鬨堂大笑》,在名聲不佳的情況中,斷送了自己的電影生命。

赫本開始跌落谷底。她的朋友想安慰她而為她開了一個宴會。在那裡她又與極度英俊的勞勃·華特斯邂逅了。數個月前愛妻——也是女星的梅爾·奧伯朗才剛剛過世的華特斯,遇見了遭遇和自己相同的赫本,對她有感同身受的愛意。當時的赫本早已對戀愛心灰意冷,但華特斯仍舊追求她,1985年他搬到赫本住的瑞士托洛許那村,他和赫本的兒子共同照顧赫本。

赫本一直到人生的晚年才遇見和自己愛對方一樣愛著自己的一個對象。1981年,她與杜提離了婚,她得到了一段最後的幸福。在這段幸福日子中,她成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持續給世界上不幸的孩童們灌注她不嗇惜的愛。1989年她演出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就像她本人,在銀幕上她亦扮演一個天使。1993年1月20日赫本去世的時候,伊麗莎白·泰勒就說:「天使已經回天國去了。」

晚年的赫本作為聯合國的親善大使多次赴非洲開展慈善與救助活動,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銀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與愛戴。為了表彰奧黛麗·赫本對世界電影藝術的貢獻法國政府於1987年授予她法國最高褒獎——騎士榮譽勛章。

赫本就埋葬在她晚年格外喜愛的托洛許那村,在墓碑上的只有「奧黛麗·赫本,1929-1993」這樣簡單的文字而已。愛與悲傷、名聲與失意,喜悅與背叛,絕望和希望……這些侵襲過她的所有感情的體驗,像似被吞沒了似的,那墓碑永遠安靜。站在幕碑前,彷佛可以聽見赫本的聲音說:「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擁有信念,至少我曾努力的想去擁有過。」贊同55| 評論(1)

G. 奧黛利。赫本的故事

奧黛麗·赫本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父親約瑟夫·維克特·安瑟尼·赫本-魯斯頓是一位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荷蘭貴族後裔,襲有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赫本的全名原本為「奧黛麗·凱瑟琳·魯斯頓」,但在二戰後,由於她的父親約瑟夫偶爾發現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這個姓氏,於是把自己的姓氏改為了「赫本-魯斯頓」。因此,為了合乎法律規定,奧黛麗的名字也相應修改為「奧黛麗·凱瑟琳·赫本-魯斯頓」,一般簡稱為「奧黛麗·赫本」。
赫本六歲開始就讀於英國倫敦的貴族寄宿學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離異,父親離開了家庭,之後赫本離開英國跟隨母親一起回到荷蘭的娘家。1939年時她進入安恆音樂學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習芭蕾舞,之後二戰爆發,宣稱中立的荷蘭被納粹佔領。當時的身份文件大多為手寫,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母親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製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達·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與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筆之差,便於偽造),但是這個名字從未合法登記過。
當納粹侵佔安恆後,由於謠傳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視為帝國敵人,不但財產被佔領軍沒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營,母女倆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在戰爭的飢荒期間,赫本經常靠鬱金香球莖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綠色麵包」來充飢,並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促成她日後瘦削的身材。雖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斷鍛煉她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窮到要穿上最難捱的木製舞鞋也沒關系。在此期間,赫本曾為荷蘭地下游擊隊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傳遞情報等),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1944年安恆戰役,此時16歲的奧黛麗成為一名志願護士,戰役期間很多盟軍傷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醫院,其中一名受傷的英國傘兵在赫本和其他護士的幫助和照護下康復,這名傘兵就是後來的導演特倫斯·楊,他在1967年執導了赫本主演的《盲女驚魂記》。

H. 奧黛麗赫本的生平事跡

奧黛麗·赫本好萊塢著名影星, 奧斯卡影後,世人敬仰她為「人間天使」。身為十大好萊塢最著名的璀璨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氣質與有品味的穿著著稱。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奧黛麗赫本 事跡 ,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生平簡介
1.童年

奧黛麗·赫本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父親約瑟夫·維克特·安瑟尼·赫本-魯斯頓是一位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荷蘭貴族後裔,襲有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赫本的全名原本為「奧黛麗·凱瑟琳·魯斯頓」,但在二戰後,由於她的父親約瑟夫偶爾發現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這個姓氏,於是把自己的姓氏改為了「赫本-魯斯頓」。因此,為了合乎法律規定,奧黛麗的名字也相應修改為「奧黛麗·凱瑟琳·赫本-魯斯頓」,一般簡稱為「奧黛麗·赫本」。

赫本六歲開始就讀於英國倫敦的貴族寄宿學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離異,父親離開了家庭,之後赫本離開英國跟隨母親一起回到荷蘭的娘家。1939年時她進入安恆音樂學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習 芭蕾舞 ,之後二戰爆發,宣稱中立的荷蘭被納粹佔領。當時的身份文件大多為手寫,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母親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製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達·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與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筆之差,便於偽造),但是這個名字從未合法登記過。

當納粹侵佔安恆後,由於謠傳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視為帝國敵人,不但財產被佔領軍沒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營,母女倆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在戰爭的飢荒期間,赫本經常靠鬱金香球莖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綠色麵包」來充飢,並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促成她日後瘦削的身材。雖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斷鍛煉她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窮到要穿上最難捱的木製舞鞋也沒關系。在此期間,赫本曾為荷蘭地下游擊隊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傳遞情報等),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1944年安恆戰役,此時16歲的奧黛麗成為一名志願護士,戰役期間很多盟軍傷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醫院,其中一名受傷的英國傘兵在赫本和其他護士的幫助和照護下康復,這名傘兵就是後來的導演特倫斯·楊,他在1967年執導了赫本主演的《盲女驚魂記》。

2.踏入影壇

二戰後,1948年,赫本與母親(赫本父母於1938年離異)帶著省吃儉用存下來的100英鎊遷至英國倫敦。她在這邊打工邊尋找深造的機會。1948年,赫本進入著名的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校(Marie Rambert`s)學校學習芭蕾舞,期間曾因沒錢繳學費返回荷蘭,並在一部荷蘭影片《荷蘭七課》中飾演一位空姐——一個跑龍套的角色。經過數月訓練後,赫本被告知她不適合當芭蕾舞者。為了面對家庭的經濟壓力,她轉而成為兼職模特兒,並參與歌舞團演出;這年赫本擊敗多數應征者,成為音樂劇《高跟紐扣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團員。由於表現突出,她正式參與了另一部音樂劇《韃靼醬》(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國電影《天堂笑語》露臉,正式成為電影演員,並在一些電影中扮演較次要的人物。之後她在電影《雙姝艷》里施展舞技,同時接演另一部電影《蒙特卡羅寶貝》(Monte Carlo Baby)。為了拍攝後者的法國翻拍版《前進蒙特卡羅》(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奧黛麗到法國出外景,期間演出意外被坐在台下的法國著名女作家高萊特夫人一眼便認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請她到紐約好萊塢出演音樂劇《金粉世界》的女主角,進而開啟赫本到美國發展的機緣;同時,她還被《雙姝艷》導演推薦給威廉·惠勒,參加了其新影片《羅馬假日》試鏡,獲得非常好的贊譽,從而得到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奧黛麗·赫本到美國正式參與舞台劇《金粉世界》的演出。她在其間十分出色,廣受人們的歡迎,並因此獲得世界戲劇大獎(Theatre World Award)最佳女主角。但為趕拍《羅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迴八個月演出後結束。這年因無法兼顧事業與婚姻,她取消與未婚夫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的婚約,但兩人日後仍保持良好的友誼。

1953年,並與好萊塢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正式上映,由於成功刻畫劇情,該片放映後迅速風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楚楚動人的安妮公主,表現出公主高貴、優雅的氣息,外貌優美脫俗,體態輕盈苗條,一頭黑色短發,在金發性感女郎風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尤其剪成赫本頭表現出的天真無邪,使她成功贏得多數人的贊賞,「赫本頭」一下子成了國際流行發式。一時間,赫本成了國際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聞片,電視台用黃金時間贊美她。大量的報紙欣喜若狂地贊美她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人們稱贊她是繼嘉寶和褒曼之後的最佳女演員。許多報紙評論稱贊赫本說:「一位新嘉寶誕生了!」。據說英格麗·褒曼在義大利觀看《羅馬假日》時,竟發出一聲驚叫,她丈夫羅西里尼問她:「你為什麼叫喊?」 褒曼說:「我被奧黛麗·赫本深深感動了。」 赫本不僅俘虜全世界億萬青少年的心,同時連評論家們也都不知不覺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三天後,因《美人魚》(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榮獲托尼獎(Tony Award)殊榮。

1954年她與亨佛萊·鮑嘉、威廉·荷頓一同演出比利·懷德拍攝的愛情片《龍鳳配》。由於《美人魚》的演出加上抽煙過量,赫本在醫生的建議下到瑞士修養,不久接受一同參與《美人魚》演出的演員梅爾·費勒(Mel Ferrer) 的求婚,兩人於9月24日步上紅毯。

1955年奧黛麗·赫本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可惜未獲獎,同年因意外首度流產。之後幾年,她主演的《戰爭與和平》、《甜姐兒》、《黃昏之戀》等片都獲得不錯的評價,聲勢扶搖直上。但丈夫梅爾的演藝卻遭遇挫折,逐漸轉到幕後。1959年赫本三度懷孕,為防止半年前的流產再度發生,她推掉包括《西城 故事 》等片的片約,直到生下第一個兒子西恩·赫本·費勒(Sean Hepburn Ferrer)後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

3.轉型

雖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原屬意瑪麗蓮·夢露飾演女主角霍莉·戈萊特麗(Holly Golightly),拍攝過程赫本也一度為了主題曲是否採用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與約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月亮河》(Moon River)而與電影公司起沖突,是事後證明她的演出與堅持是對的:1961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兩項音樂性獎項,奧黛麗·赫本第四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這部片她的演藝生涯再創高峰,但她開始挑戰更有演技難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雙姝怨》的演出,但評價平平;之後的《謎中迷》試圖挑戰懸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還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這部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歌舞片獲得8項奧斯卡的獎項,但主演的赫本卻因由別人幕後代唱的關系無法獲得提名。

4.晚年

1980年冬赫本遇見了羅伯特·沃德斯,這個後來被她稱為「靈魂伴侶」的男人影響了赫本原已經出現危機的婚姻。在赫本與安德烈·多蒂離婚後,兩人最後成為永久的人生伴侶。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與多蒂的結合使她息影七年,廣大觀眾十分懷念她,電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於「賢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終於重返影壇,與因演007諜報員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時的辛·康納利一起主演《羅賓漢和瑪莉安》,影片描寫中古 傳說 中隨十字軍東征歸來的農民英雄羅賓漢與離別十八載的愛侶之間的一段深情。該片的首映式在紐約舉行。當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闊別影壇七年,電影事業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會怎樣對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還不得不盡快飛往好萊塢,在美國電影學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終生榮譽獎的儀式上發言。她朗讀了一首自己寫的詩,結果博得滿堂喝彩,這使她又驚又喜。接著她又飛往紐約參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廣播城市市音樂廳舉行,赫本一到,約有6000人向她歡呼,用 唱歌 的聲調齊唱到: 「我們愛你,奧黛麗!」

赫本對此完全沒有思想准備,她被人們的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她說:「看到人們並未對我感到膩味,我很感動。」

然後她再飛往好萊塢,出席該片在西部的首映式,並在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發儀式上擔任授獎人。這對電影明星來說,是一種特殊的榮譽。她這回是為當年即第48屆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授獎。赫本息影七年,感觸頗深,但她最難忘的是,好萊塢沒有忘記她,電影沒有忘記她,廣大觀眾沒有忘記她。

她雖然息影多年,但演技並未遜色。繼《羅賓漢和瑪莉安》後,她又主演了《血統》(1979)、《鬨堂大笑》(1981)、《直到永遠》(1989)。然而,進入70年代以來,歐美的婦女解放運動日趨高漲。婦女不再滿足於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們走出家庭,走向社會,和男人一樣工作奮斗。近年來不少女演員成功地塑造了這種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歡迎。相比之下,赫本復出後仍然跳不出天真無邪、活潑善良的少女形象,這就不能不給人一種落伍、懷舊的感覺,令人感到哀嘆、惋惜,這也是她重返影壇後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無論如何,奧黛麗·赫本的一生,是光輝燦爛的一生,她在黃金時代所創造的銀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樣,留給人們美好的印象太強烈了。她在電影史上所佔的獨特的一頁,是不會被歲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國林肯中心電影協會向赫本授予Gala榮譽獎,該項獎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資深望重的藝術大師頒發,獲獎者先後有卓別林、勞倫斯·奧立弗、伊麗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華等影界巨星,這是對赫本影壇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獎。

赫本晚年,仍然老驥伏櫪,為公益事業發著光和熱。1988年,她擔任聯合國 兒童 基金會親善大使。在這個職位上,她不時舉辦一些音樂會和募捐慰問活動,並不時造訪一些貧窮地區的兒童,足跡遍及衣索比亞、蘇丹、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委內瑞拉、厄瓜多、孟加拉等亞非拉許多國家,受到當地人民的廣泛愛戴和歡迎。1992年底,她還以重病之軀赴索馬里看望因飢餓而面臨死亡的兒童。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影片一樣燦爛人間。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雷莎修女獲悉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奧黛麗·赫本禱告祈使其能奇跡般地康復,禱告傳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徹納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乳腺癌病逝。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該1993年度奧斯卡人道主義獎授予了她,此時赫本已離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費勒代領該獎。
主要影響
奧黛麗赫本是影壇上難得一見的瑰寶:她的容貌清純秀麗,既不俗艷,而又耐看,很多攝影師喜歡為她拍照以捕捉那「無法比擬的美」。有「時裝聖經」之稱的時裝雜志《VOGUE》2004年的時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數,榮登女性榜首。《VOGUE》雜志發言人表示:「大家覺得奧黛麗·赫本高貴又有氣質,她的美麗永恆不變!一講到Style,人人都會立刻想起她!」。2004年6月, 赫本又被著名的時尚雜志《ELLE》評選為有史以來世界最美麗女人第1名,得票率為76%。「她是自然與美麗的化身,她皮膚細嫩,性情溫和、活潑,她的微笑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和內在美」,《ELLE》雜志的主編羅西·格林如是說。2006年4月,英國《新女性》雜志對5000多名讀者進行調查選出古今百大美女,結果赫本再次榮登榜首。

「奧黛麗卓然不群,別指望拿那些現成的陳詞濫調來套她。」 ——美國《時代》周刊

「唯一可以蓋過蒂凡尼珠寶光芒的人便是奧黛麗。」—— 亨利·普雷特

「奧黛麗·赫本呈現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特質。例如:高貴、優雅與禮儀……,上帝都願意親吻她的臉頰, 她就是這樣一個討人喜歡的人。」——比利·懷爾德

除容貌美麗和氣質優雅之外,赫本出色的演技也受到激賞。在主演《羅馬假日》和《龍鳳配》成名後,她不但慎選劇本,並且只和一流導演合作,例如她在後來主演的影片《修女傳》、《蒂梵尼的早餐》、《窈窕淑女》、《盲女驚魂記》中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影片叫好又叫座。而《謎中迷》、《偷龍轉鳳》等電影則充分體現出赫本的喜劇天賦。

赫本似乎還有一種使導演化腐朽為神奇的驚人影響力:譬如,史丹利杜寧本是一位娛樂派導演,但他一和奧黛麗赫本合作後,拍出來的電影就不同凡響,從《甜姐兒》經《謎中謎》到《儷人行》,無不令人刮目相看。另外,拍商業電影007情報賺大錢的導演泰倫斯揚,為奧黛麗赫本拍的《盲女驚魂記》,藝術成就之高使許多影評人認為他終於發揮潛力,甚至脫胎換骨了。

奧黛麗精神

人們並沒有忘記這位美麗善良的「安妮公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為了紀念奧黛麗·赫本所做的貢獻,專門為她在紐約總部樹立了一尊以她名字命名的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並於2002年5月舉行了揭幕儀式。而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國郵政總署則發行了她的的紀念郵票。

看了「奧黛麗赫本的事跡 」的人還看了:

1. 奧黛麗·赫本勵志名句

2. 奧黛麗赫本的經典勵志名言

3. 英語美文:奧黛麗·赫本的遺言

4. 盤點奧黛麗·赫本經典電影中的原聲配樂

5. 高中優秀英語作文: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I. 奧黛麗赫本介紹(縱觀奧黛麗·赫本的一生)

文 | 廖湛兮

原創不易,抄襲、洗稿、未經授權的轉載必究。

前言

說起奧黛麗·赫本相信大多數人對於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喜歡老電影的朋友可能看過她的成名作《羅馬假日》、《窈窕淑女》、《蒂芙尼的早晨》等,就算都沒看過的朋友可能也曾從某些平台看過不少誇贊她美貌的圖文或視頻。

畢竟她是外媒連續很多年在各種評選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得「全球第一美女」稱號的人。

不僅普通人對她驚為天人,就連很多明星名人也是她忠實的顏粉。

時至今日,都有不少女明星在出席活動時會刻意模仿她的經典造型,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奧黛麗赫本的人生故事,一起去試著窺其全貌。

身為貴族後裔因戰亂潦倒卻不失「光芒」

1929年,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市東南伊克塞勒區基耶維街48號的一個貴族後裔家庭,經濟條件優越,6歲時便被送進貴族學校學習。

1939年,歐戰爆發,赫本隨母親回到荷蘭(母親老家)。同年,她正式進入荷蘭安恆音樂學院學習芭蕾舞。

1940年,宣布中立的荷蘭被德國納粹佔領,赫本家族因被指含有猶太血統,不僅被抄家沒收了全部財產,其親舅舅還被槍決。

一夜之間,天之嬌女被打入了泥潭。赫本被迫過起了窮苦生活,平日里只能以鬱金香球根為食物,實在餓得受不了了就拚命灌水充飢。

幾年時間折騰下來,讓當時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赫本嚴重營養不良,身型也日益消瘦。

但即便在最困難的日子裡,赫本也從未間斷過芭蕾舞的練習。

在二戰的中後期,她還通過芭蕾舞表演為荷蘭游擊隊秘密募捐,甚至多次利用自己孩童的身份為游擊隊送情報,其堅毅勇敢的性格在小時候就已展漏無疑。

那段悲苦交加的日子對年幼的赫本來說無疑是黑暗的。但可喜的是她憑著一顆赤子之心活成了一道光,不僅溫暖了自己也惠及了他人。

幾番輾轉進入電影圈大放異彩

1948年,赫本曾到英國倫敦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校進一步學習芭蕾,但由於早年因營養不良影響了發育,她被告知不適合做專業芭蕾舞者。

雖萬般不舍,但她也無可奈何。隨後,為了幫補家計,她開始做兼職模特兒,並參與一些歌舞團的表演。

期間因為缺錢無以為續,她不得不回到荷蘭,母親的身邊。

原本有點沮喪,但恰逢荷蘭紀錄短片《荷蘭七課》招人,需要精通荷蘭語和英語的人,正好她很擅長、人又很美,所以就幸運地被選上了,她也以此完成了自己的熒幕首秀。

此後,奧黛麗·赫本參演了多部音樂劇演出,憑著姣好的容貌、良好的舞蹈功底以及敬業的精神給業界留下了深刻影響,也引起了好萊塢的注意。

1951年,赫本被邀請到英國拍攝電影《天堂里的笑聲》,雖然不是主角,但卻正式宣告她步入了絢麗的電影圈。

1952年,她被音樂劇《金粉世家》選為女主角,在美國百老匯連演了219場,並憑藉此劇獲得了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這一年她才23歲。

當然,真正讓她被全世界熟知和認可,是憑借1953年播出的電影《羅馬假日》。她也是以該片在24歲時,便問鼎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可以說是年少成名且風光無限。

不過,難得是 在成為炙手可熱的女星後,年輕的赫本沒有得意忘形,而是潛心鑽研演技,盡量嘗試不同的角色和風格,幾乎每年都會交出一到兩部不錯的電影作品。

隨著膾炙人口的《龍鳳配》、《窈窕淑女》、《甜姐兒》、《蒂芙尼的早餐》等影片的播出,她收割了一眾粉絲,在全球的人氣和知名度也不斷攀升。

簡約時尚icon,奢侈品紀梵希半個世紀「全球代言人」

在20世紀50年代,那會兒媒體不像現今這么發達,大家對時尚的認知也不那麼個性化,很多時候都是通過明星名人的打扮來判斷潮流並進行模仿。

1954年,奧黛麗赫本在拍攝《龍鳳配》時第一次和設計師紀梵希合作。

在劇中赫本的服裝造型一改當時的繁瑣之風,轉而傾向於簡潔,讓人眼前一亮,不僅讓觀眾驚艷,更是征服了專業的評委,一舉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自此之後,赫本和紀梵希就一直保持著合作關系,她在隨後的各影視劇中頻繁穿著其品牌服飾,大力提倡簡約風,為其狂刷存在感。

1961年,隨著《蒂芙尼的早餐》的熱映,赫本在劇中所穿著的由紀梵希設計的服裝造型再次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其高扎的丸子頭,大膽的珍珠配飾、勾勒曲線的小黑裙以及長手套,不僅被當時的人們所推崇,即便時至今日,也依然是不少光彩照人的女明星們在造型時會參考的對象。

當然,赫本對紀梵希品牌的喜愛,不僅僅局限在劇中。在劇外無論是出席晚會、頒獎典禮,她都一如既往地選擇該品牌,甚至連自己兩次結婚的婚紗也不例外。

可以說, 在紀梵希品牌的出圈和提升咖位之路上她功不可沒;在當時改變繁瑣花哨的穿著舊俗,推崇簡約風格上她更是時代的代表。

那個時候其實還沒有全球品牌代言人的稱號或是明星「帶貨」的說法,如果有的話,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她絕對是稱職的。

赫本與紀梵希

致力於慈善,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我們都知道演藝圈是一個五光十色,讓人紙醉金迷的地方。尤其對於年少成名,事業一路還算順遂的人來說更是。

但奧黛麗·赫本不同,除了兢兢業業做好演員的本職工作和簡約時尚icon外,她一生都致力於幫助貧困兒童。

這可能和她小時候生活在戰區,自己有過艱苦的日子,深知孩子在其中的不易有關。

所以在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時,她會抽空去做慈善幫助有需要的貧困兒童,在息影後更是全情投入,直到逝世前都毫不含糊。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她主要致力於幫助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孩子們。其足跡遍及衣索比亞、蘇丹、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委內瑞拉、厄瓜多、孟加拉等亞非拉國家,她一直孜孜不倦的為孩子們吶喊、呼籲和募捐,想真正的幫其改善其生活。

甚至在去世的前一年,她仍堅持以重病之軀赴索馬里看望因飢餓而面臨死亡的兒童,並在當地展開考察、實行救援。

其實, 奧黛麗·赫本早就登上了人生的高峰,完全可以盡情享受旖旎風光,但她並沒有沉浸其中。

很難得的一點就在於她從未忘記自己曾舉步維艱的時光,並且懂得推己及人,不希望再有可憐的孩子重蹈覆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其品性是經得起推敲的。

情路坎坷,兩度離婚後終得良人

相比在事業上的輝煌,奧黛麗赫本的感情生活並不順利。

在參演電影《羅馬假日》前,她曾因歌劇演出結識並愛上了一個男生,並且訂了婚。

但隨著赫本知名度的不斷攀升,兩人聚少離多,加上赫本母親的極力反對,最後兩人只能分道揚鑣。

隨後,赫本認識了演員兼劇作家梅爾·費勒,經過一年的相處便步入了婚姻,6年後誕下了長子。

只可惜兩人因為在事業上的發展差距日益增大,造成了一定的矛盾沖突。

最終在1967年,兩人結婚13年後,離婚了。

兩年後,赫本嫁給了在出遊希臘時認識的安德烈·多蒂,並於1970年生下了次子。因為想經營好婚姻不想再因事業被掣肘,她決定息影全心全意去做好妻子和母親的角色。

但天不從人願,這次她的婚姻雖然沒有再因為她成功、繁忙的事業出現問題,卻因為男方始終流連花叢夜場而不得不再一次面臨破裂。

可能是對婚姻有些失望了,或者是更謹慎了,在1981年再度離婚後,赫本認識了演員羅伯特·沃德斯,盡管兩人隨後互生情愫住在了一起,卻致死也未再正式結婚。

結語

奧黛麗·赫本被譽為「墜落凡間的天使」,其實從來都不僅僅是因為她的美貌。

對她多一些了解後,你就會明白她的美不局限在皮相,更多的是在內在風骨。

J. 奧黛麗·赫本的故事完整版電影

奧黛麗·赫本系列22:奧黛麗·赫本的故事.The.Audrey.Hepburn.Story.2000.DVDRip.X264.AAC.HALFCD.Christian.mkv

閱讀全文

與電影奧黛麗赫本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個播放器能看看電影 瀏覽:810
我的青春期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210
卧虎藏龍電影簡介 瀏覽:542
怎麼把電影轉成中文 瀏覽:263
外國講媽媽的電影 瀏覽:465
張衛健搞笑電影古裝 瀏覽:130
魔女宅急便的電影台詞 瀏覽:334
三級小說經典倫理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863
美國校園電影勵志電影 瀏覽:912
男人和女人結婚電影下載 瀏覽:119
入殮師電影為什麼被禁 瀏覽:115
拼多多上賣的電影如何使用 瀏覽:658
日本動漫青春電影宮崎駿 瀏覽:799
孟加拉國的年輕女孩電影 瀏覽:585
戰爭電影一個一盆水女孩 瀏覽:384
電影絕地逃亡高清 瀏覽:609
電影字幕文字大小代碼 瀏覽:162
中國戰爭電影百度 瀏覽:724
迪士尼電影中的經典語錄 瀏覽:244
電影小人物結局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