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個是什麼電影
片名: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演員: 廖凡 莫小棋 任達華 林雪 海一天 許紹雄 鄭丹瑞 羅仲謙
導演: 劉奮斗
地區: 中國香港
簡介: 香港,是一座充滿罪惡的城市。王耀(廖凡 飾) 就是其中的一個無恥的皮條客,乾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假裝成被帶綠帽子的丈夫敲詐勒索和老婆偷情的男人。有一天什麼都不在乎的王耀遇到了純情少女麗川(莫小奇 飾) 。王耀原本以為,麗川就像其它無知的女孩一樣,可以任由他的擺布,但是麗川的倔強遠遠超乎他的想像,並深深吸引了他。兩個人相愛了,卻經常互相折磨中,並漸漸越走越遠。終於在一次警方的圍剿行動中,王耀不幸被捕,而麗川穿著潔白的婚事在浴缸中割腕自殺了。服刑八年後,王耀走出監獄的大門,持槍闖入麗川母親(鮑起靜 飾) 的住所。
B.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相遇之後的結果誰也無法牢牢把握
愛情是什麼,已經很少去想這個問題了,這是否代表著某種程度上的老去。之所以想這個問題,是因為看了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先看了2008年劉奮斗版電影,廖凡這個角色有股子狠勁兒,「說你愛我,假的也行」廖凡扮演的張明的台詞,我覺得是這個電影最本質的動因,莫小奇扮演的麗川最後那股勁直到她死去味道才出來。
當初被張明這個壞壞的小流氓吸引,她認為的愛是專一和陪伴,而張明是一個孤獨的游盪者,正如王朔原著中寫的「陽光從厚重的窗簾後傾瀉出來,我輕輕走到窗前,從窗簾縫隙看了會外面車水馬龍、陽光明媚的街道,把窗簾拉嚴。我不喜歡晴朗的早晨,看到成千上萬的人興沖沖地去上班、上學,我就感到形孤影單。白天我什麼事可干,也沒什麼人等我,我的朋友們都在睡覺。」
張明以欺騙敲詐勒索為業,這種不穩定性可能讓他難以接受比較明確而確定的東西,比如麗川對他的愛。即使麗川不說「我愛你」,她已經陷進去了。張明原以為玩一玩的,最後變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愛情。就這個版本來說,張明到底愛不愛麗川,比較曖昧,也許他誰都不愛,對一切充滿傷感,也許他是愛著的。但他的愛是一種折磨,比如故意晚進房間幾分鍾,導致麗川失身。
正是因為他的冷漠和無情,導致麗川也成為跟他們一樣的人。我揣摩著,張明可能是用這種無情的折磨,讓麗川回到她自己的生活中去,是為他好,但這種猜測好像也站不住腳,正如豆瓣評論有一句話說,這部電影只講了是什麼,而沒有探討為什麼。甚至連張明的死,我們都不得不懷疑,他是什麼內疚而產生的救贖,還是因為這個時候,他才發覺自己已經深深愛上了已經離去的麗川。這種隱晦可能提升了電影的解讀空間,但這部電影確實只浮在表面,看過後我們只會覺得廖凡扮演的張明有某種程度上的變態。
我又找了1989羅剛扮演張明的版本,這個版本跟2008年版本的編劇都是王朔。89版是忠實於原著的,我們看到張明和麗川在感情方面的沖突,在過夜後第二天早上,麗川就對張明說,我要為你生孩子。而這時她還是個學生,面對這么緊迫激烈的愛,張明有點猶豫,這種猶豫的背後,是男女性格不同、心理不同的一種寫照。
麗川想要的生活,張明不可能給她,他喜歡上這種疏離感,面對這種固定的感情,會讓他窒息。這個版本,我們看到麗川的墮落之快,甚至在麻將桌上,罵張明臭流氓、那方面不行等,這種物極必反的墮落,連好友方方都說這姑娘完了。但是就在這種痛苦的折磨中,麗川的自殺顯得更加能讓人同情,「你喜歡喜劇還是悲劇,我喜歡悲劇」。
這種悲劇的本性中間,也有命運的加持。89版我們看到麗川就是個普通女孩,這個普通女孩被刺激了之後,所做出的的一切反常,其實都是以痛苦為底色的,這已經談不上愛了,而是對愛的執念。這個版本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後面安排了張明和胡昳的一場相識。胡昳這個小女孩跟張明一樣,來到陌生的南方海邊,自以為愛過,被欺騙過,張明在這個階段,我想是有懺悔的情緒在裡面的,所以他才會勸胡昳,你依然年輕、依舊漂亮。
這種時空對錯的感覺,我想潛在的意思大概是假如回到從前,麗川其實也有選擇,她的墮落,出賣自己,但她依然年輕、依舊漂亮。這種錯,不在張明,而在於每一場相遇之後的結果,誰也無法牢牢把握,這可能是命運吧。
C. 廖凡主演的懸疑劇
廖凡主演的懸疑劇:
1、《沉默的真相》是由愛奇藝出品,好記影業承製,陳奕甫執導,劉國慶編劇,廖凡、白宇、譚卓領銜主演,寧理、黃堯、趙陽、田小潔特別主演,王建國、曹衛宇特別出演,呂曉霖等主演的現代懸疑劇。
嚴良演員廖凡:2010年「地鐵拋屍案」專案組的副組長,他辦案能力非常強,辦案風格劍走「偏鋒」,時常不按常理出牌,但最後總是能夠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真相,是一位非常勇敢、堅持正義的好警察,對細節有著敏銳的洞察力。
D. 電影《師父》,廖凡威脅宋佳離開,兩人針鋒相對,最後結局怎樣
耿良辰死了。陳識聽信了鄒榕的巧言辭令殺死了林希文。趙國卉和陳識前後踏上了離開天津的列車。
E.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愛情的冰與火之歌
要說既有顏值又擁有精湛演技的男演員,個人認為廖凡必須算一個,雖然他演的電影並不是很多,但是每一部都是佳作,如《師傅》,《白日焰火》《讓子彈飛》。現在要談論的是他比較早的一部電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改變自王朔的小說《一般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憑借精彩的表演,廖凡入圍當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廖凡在電影中飾演一個叫王耀的油膩無恥皮條客,他與同夥鄭重組成了一天拉皮條產業鏈,他們經常佯裝成被帶綠帽子的丈夫,去現場抓和自己老婆偷情的男人,並實施敲詐勒索。王耀享受這個過程,並不斷挖掘對方的心理狀態,甚至將這個過程上升到哲學的高度:
1836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有一艘名叫小獵犬號的軍艦,到達了南美洲的加拉帕格斯群島,您知道船上坐的是誰嗎?
……
軍艦上坐的是我的偶像:達爾文。他從島上帶走了三隻海龜,正是這三隻海龜啟發了他偉大的進化論。在三隻海龜當中有一隻名叫哈里的海龜,它被帶走的時候只有六歲,直到1960年,它124歲的時候,人們才發現,原來它是一隻雌性海龜,於是人們給它改名叫做:哈里雅特。直到今天,它在澳大利亞去世了,享年176歲,我剛才就是去為它默哀去了,因為我是一個達爾文主義者,我相信適者生存。您明白我在說什麼嗎?
……
我在敲詐你,羅先生。
另被敲詐者膽戰心驚而又滿臉懵逼。
一直無所束縛率性而為的王耀有一天遇到了女孩麗川,他們平靜的生活便逐漸開始被打破。王耀一開始只是把她當成一個消遣的玩物,甚至是洩慾的工具,可是簡單善良的麗川卻真的開始喜歡上了王耀的放盪不羈。王耀以為她就像其他女孩一樣任由她擺布,但是生來就倔強的麗川令王耀失去了自以為是的控制感。越是難以獲得,王耀越是痴迷,他開始真心喜歡上了麗川,兩人開始了一段病態的戀情。
由於皮條客的身份,為了保護麗川,王耀和團隊里的皮條女故意親密來疏遠她,而王耀夥伴鄭重在見到麗川後也是情愫暗生。心煩意亂的王耀不知道自己究竟傾心的是鄭重還是麗川,而發現自己最親密的男人又喜歡麗川後,更是令他痛苦不已。
寂寞和嫉妒使得他更加疏離麗川。已經深深陷入愛河的麗川不顧一切來找他,每一次鄭重見到麗川的表情都讓他醋意頓生。瘋狂的王耀邀請麗川加入嫖客敲詐團伙,並在她第一次參與實施詐騙時故意延遲進場捉姦的時間,借口是她必須要經歷的過程來毀滅麗川。
至此,麗川的感情觀也被徹底摧毀,王耀不斷的把麗川從身邊推開,麗川又不斷的主動回到他的身邊,崩潰絕望的麗川質問他究竟是不是真的喜歡自己,王耀回答:你死了就知道我愛不愛你!
鄭重也看不下去王耀對麗川如此殘忍,大打出手,痛苦萬分的麗川為了報復選擇了和鄭重結婚,皮條客團伙在海邊來了一場狂歡。在新婚的夜晚,始終放不下王耀的麗川在浴缸里割腕自殺,而實施抓捕行動的警察也破門而入,而王耀第一反應卻是大喊叫鄭重快逃!服刑玩出獄後王耀找到麗川的母親搶走她的骨灰盒,最後在他們曾經常去的沙灘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個電影里的廖凡確實夠「壞」,對自己的皮條客的身份,他引以為傲,因為這對於他來說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對於麗川的感情,他忽冷忽熱,冰火兩重天,甚至把毀滅對方當樂趣,因為他享受欲求不得帶來的愉悅。
然而表面的不可一世,卻更能透露出內心的虛無和孤獨。因為單純的皮條客生活沒有實際的意義,才需要創造意義,於是達爾文式的引用便是精神的鴉片。當拱手把麗川推向好基友鄭重懷抱時,婚禮上眾人在海水中狂歡,但是今天過後的明天和以後的以後,痛苦將會延續,狂歡中是一群人的寂寞。
影片中僅有的一些溫馨的場面也都發生在海邊。王耀與麗川的相識相知,皮條客婚禮的無限美好,王耀的個人懺悔和贖罪……海水永遠平靜的注視著這一切,也包容著這一切。當麗川純真的如天使般出現在王耀面前,怎能不令原本就內心狂躁的他心動?當這種慾念加深,便會讓人變得如魔鬼一樣渴望吞噬一切。乾柴加上熱火,必然一發不可收拾,於是相互折磨也就隨之開始。
海水和火焰必定是不可共生的,當海水遇上火焰,必定是火焰熄滅,水溫升高。正如一開始靜如海水的的麗川在被烈愛灼燒後遍體鱗傷,而性烈如火的王耀生命之花也最終走向凋零。
而王耀和麗川的相愛相殺便在於他們的時近時遠,相互扮演了對方的天使和魔鬼!
F. 非誠勿擾2廖凡為什麼戴手銬
非誠勿擾2廖凡戴手銬的原因如下:
1.他那不是被捕,是因為那箱手飾很貴重,你沒看只是把手飾箱和他的一隻手銬在一起嗎,不知道你看沒看過五號特工組,裡面就有類似的情節,日本女軍官和一份機密文件,只要外出一隻手就會和文件包鎖在一起。他不是帶著珠寶嗎,那些是為了保護珠寶的。你看有啥重要的東西放在密碼箱里,最後都得和拿的人的手拷起來
2.《非誠勿擾2》是華誼兄弟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愛情喜劇電影,為電影《非誠勿擾》的續集,由馮小剛執導,葛優,舒淇,孫紅雷,姚晨,廖凡等人主演。該片延續了第一集的故事,繼續講述了秦奮和梁笑笑的愛情故事。
G.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結局是什麼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結局是女主角麗川自殺,男主角王耀出獄以後抱著莫小棋的骨灰盒在海灘自殺。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是根據王朔的小說《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改編的電影,由劉奮斗編導,莫小棋、廖凡、任達華主演。影片講述了一一個無情的皮條客王耀(廖凡飾)與純情少女麗川(莫小棋飾)之間發生的愛恨情仇的故事,該片於2008年在戛納首映。
(7)廖凡勒索的電影是哪個擴展閱讀
1、幕後花絮
廖凡在拍攝一場對莫小棋施暴的戲份時,為了演的逼真而真的下狠手打了莫小棋。
拍攝一場激情戲時,難倒莫小棋的地方不是這些情慾鏡頭,而是要應導演要求,一面吻著廖凡,一面出盡力咬他的舌頭,以表達對男主角由愛生恨的轉變。每次導演喊cut,兩人口裡面都是血,更令莫小棋不好意思的是廖凡至今舌頭上仍留有疤痕。
莫小棋拍攝在浴缸身穿婚紗割脈自殺的場面,飾演探員的任達華撞破玻璃門勇救佳人,豈料破門的一剎,碎玻璃飛向躺在浴缸的莫小奇,令她眼睛劇痛,擔心變盲,工作人員慌忙上前救治,幸好沖洗眼睛後無礙。
2、影片評價
在電影當中,導演沒有利用復雜的音樂背景,而是簡單的以多人物對話為主,蒙太奇手法也以平移的手法為主要線索。雖然電影當中並沒有刻意的去體現一個人的某種特性和品質,但卻在種種細節中去體現了演員的細膩感情糾葛。特別是在內地,也特別在於能接受這種拍攝要求的青年演員。(中山網)
H. 廖凡演的電影
廖凡演的電影如下:
《邪不壓正》
該片是姜文第六部導演作品,改編自張北海小說《俠隱》。故事發生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之前,北平城的「至暗時刻」,一個身負大恨、自美歸國的特工李天然,在國難之時滌盪重重陰謀上演一出終極復仇記。
I. 求個1500左右(白日焰火)影評
性,是暴力,也是解脫
文 錢德勒
每次寫這種看完電影的感受,是必須先啰嗦一下,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大概也算不上可以被稱之為標准樣品的觀眾,這樣是為我胡說八道留下了空白,任意潑灑我所理解的顏料。就像電影《白日焰火》一樣,蒙朋友邀請得以觀看,就覺得整個電影是一張有很多留白的畫布。
在這個被導演刁亦男稱之為類型片嘗試的作品裡,就像一整塊肅殺,冷峻的冰塊被冰刀看似隨意又工於心計地劃開一道又一道的裂痕,縫隙,在滴血,在淌水,畫布因而充滿意象,有一匹不知道主人的馬出現在街道辦的走道里(關於這個,後文會扯扯淡,很有意思),還有王景春的假發,桂綸鎂的口紅,還有開場那莫名其妙的瓢蟲和紙牌……
就當我扯吧,我覺得,表面的碎石案背後其實是講一個關於性暴力的故事,倒不是我一定要用性來解釋對全世界的困惑,實在是導演布下那麼多模糊、曖昧的細節。同看的朋友有人看到了政治,一個道理。且聽我慢慢道來,您看得開心也好。
記得德國導演法斯賓德曾經說過:愛情是一種最精良,最狡猾,也最有效的社會壓迫工具。在這部電影里,這句話簡直是最精確的概括。戲中的四個角色(我就以演員名字來說吧,不要片段理解)廖凡、桂綸鎂、王學兵和王景春,都是背負著不殘缺的愛,不滿足的性慾走進了北方重工業城市的戲劇舞台里,上演了一出「君失驕楊我失柳」的糾結故事。
電影開場,是夏天,悶熱黏糊,廖凡穿著白背心和白襯衫與即將離婚的妻子蘇麗娟打撲克,在一家不知名的旅館,隨後一個鏡頭就是兩人做愛的特寫,廖凡上位,女人頭壓著撲克,手臂有掙扎的動勢和線條,可以想像感受到什麼力量沖擊。然後一個莫名其妙的特寫,一隻花斑瓢蟲落在白色床單上。
首先是蘇麗娟這個名字很耳熟,果然,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扮演的怨婦叫蘇麗珍,一字之差。應該不是巧合,《花》片中大家應該還記得經常出現的場景就是,兩人在小旅館里對坐無言,四周也是悶熱曖昧急欲發泄的氛圍,梁朝偉君自然也是白背心與襯衫,有一次蘇麗珍還有一搭沒一搭說熱。這個對熱的感覺,如果沒有記錯,也被賈樟柯在電影《三峽好人》,讓當時還不是妻子的趙濤模仿過。熱,就是慾望,是非得如此的前戲。
事辦完後,兩人在火車站上有過爭執,廖凡不舍,前妻說,不是說好了最後一次。廖凡不幹,性急地撲向前妻,光天化日下壓住這個熟悉的身體。
非常有意思。一個是打撲克,我想,這個是兩人經常而為的游戲,誰贏了就占據了對性的主導,所以廖凡上位。最後一次,是整個電影的戲眼,後面出場的每個重要角色都在save the last night。兩人為何離婚,電影沒有解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廖凡是一個性慾強,習慣直給的直男,糙漢子。瓢蟲,在給特寫的時候,我一直沒有看清楚,一直在想這是什麼,抱歉,我開始以為是血跡,知道最後一刻才看清楚。什麼意思?
顧城有一句詩很有名,是對美好記憶的幻象:睡了,蓮花;醒了,瓢蟲。一次次臨近,迸散,成為千朵蓮花,在人間把手指合攏。迸散出「千朵蓮花」不就是片末的「白日焰火」,扣題了,表面視覺的意象,以及深層次的意思,最終罪人愛人都被救贖,盡管是以被迫的姿態。詩的作者是顧城,他怎麼死的,不需要贅述吧,就是被砍殺,他也砍殺愛人,對愛的偏執與佔有,這個也是符合電影後面的情節。
我個人認為,開場廖凡和前妻的最後一次激情戲非常重要,看似閑筆,但把整個電影背後的故事全部拎起來,就像一張漁網的一頭被牢牢控在手中。
繼續說,電影在柏林上映的時候,不少華語記者都認為桂綸鎂沒有東北姑娘的味兒,口音和外型還是台灣小清新。我個人倒是認為選她選對了,她有一股仙氣兒,有不可靠近的神秘感。但更關鍵的是,她和廖凡的前妻在外型上非常神似,我認為基本上男人選擇的對象都是在一個模板里的,廖凡也是,他就喜歡平胸,高挑,瘦的女子。
可能我得加快速度了,快點說後面的。我就按照人物角色來說吧,懶,不愛多寫字。
廖凡簡單的說,是性慾和性能力都不錯的東北男人。
桂綸鎂,有性慾,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滿足,直到最後與廖凡有了「最後一晚」,第二天,廖凡「出賣」了這個女人,把99年發生的碎屍懸案了結了。
桂綸鎂,在自己的丈夫,以及庇護者王景春那裡都沒有得到過一個女人基本的滿足,只在廖凡那。他們第一次親吻是事故。廖凡滑冰摔倒在她身上,她就感覺到不同的鼻息,第二次,廖凡說你應該主動講真相(潛台詞自然是鼓勵性愛的另一方主動),而桂綸鎂也的確主動了。兩人的身份類似「警察&女賊」,這個大家不會陌生,非常經典的性慾角色模式,是SM的關系。兩人在親吻之後的戲是沒有展現的,但是第二天兩人在小攤里,桂綸鎂抹上了口紅,精心打扮起自己。這個很顯然是暗示她得到了滿足,最終完整。不多說。看了意會角兒那時候被扭曲的輕松,短暫的幸福感。
王學兵,角色多半是性無能或者不能滿足妻子,沉默寡言,不擅交際,沒有什麼朋友,這也符合變態殺手在類型片的一貫表象。妻子被大款勒索,片中台詞說的很清楚,桂綸鎂跟真正在99年被碎屍的死者去開個房間,第二次被強奸才失手殺死。我認為,行凶者未必真的百分百是桂綸鎂,我覺得這個是有模糊的界限。因為兩人在事情發生前,的確是相愛的,是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童話里。王學兵,應該就在現場並且動手了,更深層的原因是出於一個男人對自己性能力的自卑,最後一點脆弱的自尊,精心維護的童話被赤裸裸地打碎。廖凡的同事,警察隊長第一次碰到王學兵,曾經問他你為什麼把冰刀一直掛在身上。王學兵說冰刀壞了,然後借機殺了隊長,也碎屍。變態心理學我不太懂,但是有一點是知道的,殺人習慣多是有情結和固定的。我認為,冰刀是角色外掛的「性假體」——更直接的說是「假陽具」,是他自尊心變態的維系。冰刀,代表陽具,不算我一時的首創。大家應該還記得,我最愛的美國導演德帕爾馬(也是類型片大師)早期有一部電影叫《剃刀邊緣》,英文名字是,Dressed to Die (直譯不就是欲死)。裡面殺手是變態,也是性無能,用剃刀殺人。刀的類型變了,但是隱喻一致。冰刀,滑坡冰面,感覺是就是強硬的破壞。不多說,想想就明白了。更加有趣的是,桂綸鎂出賣王學兵,最後一次跟丈夫見面,王學兵說出去買煙,桂綸鎂說等等。然後,一個鏡頭就是兩人走在夜晚被臟雪臟冰布置的街道上。中間的空格,我問了下片方,是兩人親吻。桂綸鎂,決定給王學兵「最後一次」,是對自己出賣他的補償心理,當然是假象。
王景春,很遺憾,也可能是天生有缺陷,不至於殺人,但也有一些小小的性癖好。首先他估計也不行,這就解釋了他為何能夠安全躲過王學兵的冰刀。除了他給桂綸鎂安身之所,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雖然愛慕桂綸鎂,但只能停留在動手動腳,沒有實際效果——何以見得,電影中莫名其妙講了王景春在卡車里買春的經歷,這種卡車車廂就像大篷車,野妓在裡面招攬客人。警察問她話,她說王景春很奇怪只是讓她不停換裙子,啥都沒干。我信這句台詞說的。王景春為了展示自己的個人魅力,會戴假發,這也變相說明,王景春的性癖好可能就是角色扮演,是另一種扭曲的滿足。
J. 關於《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電影只看了開頭,就沒再看下去,男主角選的很恰當很像王朔書中的主角.別的沒看全也不只偏離多少.
原著我可以告訴你.
說的是我跟方方還有亞紅是靠敲詐勒索在酒店進行色情活動的外商來生活的一群人,後來偶然碰到一個特純情的叫吳迪的少女,並與之發生了一夜情,但玩世不恭的我根本沒有絲毫對愛情的認真,可吳迪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以至最後墮落直至割腕自殺,而我也被捕入獄十五年勞教,但因為患了肝炎而保外就醫.
終究的是擺脫不了吳迪因為自己而自殺的陰影,我離開這里去了南方,在一個遊艇上遇到一個與吳迪非常相似的女孩胡亦,雖然有著相同的性格,相仿的音容笑貌,卻在信仰與愛情觀上與吳迪天差之別,我在經受著種種刺激之後對胡亦不能自持,妄圖在她身上搜索吳迪的影子.
胡亦最後被兩騙子引誘失身,痛不欲生,我拯救了胡亦並送她上了回鄉之路,且讓兩通緝犯落網.
故事終了,青春時的種種玩世,不了了之的沉痛往事.世事如此,記憶深處不可揭開的傷痕,難以言說,難以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