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哪個國家的電影最喜歡黑美國

哪個國家的電影最喜歡黑美國

發布時間:2022-11-15 05:58:32

『壹』 哪個國家的電影最好看

美國!

《史前10000年》《虎膽龍威4》《諜影重重3》《第一滴血4》《獵狼犬》《尼斯湖水怪》
《神槍手與智多星》《電鋸驚魂4》《霍亂時期的愛情》《怪物史萊克3》《驚變28周》
《迪士尼公主》《美女與野獸》《變形金剛》《哈利·波特5 》《靈魂戰車》《蜘蛛俠3》
《龍之戰爭》《國家寶藏2 》《火線保鏢》《我是傳奇》 《魔法玩具城》 《美味情緣》
《美國黑幫》《侏羅紀公園4》《加勒比海盜3》《查理的戰爭》《貝奧武夫:北海的詛咒》
《狙擊生死線》《惡靈騎士》《斯巴達300勇士》《黑暗崛起》《美國派六》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鎮魂歌》《黑暗物質三部曲之金色羅盤》
《X戰警》系列《蝙蝠俠》系列 《異形》系列 《異種》系列《星際旅行》系列 《終結者》系列
《機械警察》系列 《侏羅紀公園》系列《回到未來》系列 《刀鋒戰士》系列《黑客帝國》系列
《生化危機》系列 《魔戒》系列 《諜中諜》系列 《天繭》系列 《星球大戰斗》系列
《天地大磁撞》《世界末日》《X檔案》《星艦戰將》《黑洞表面》《第五元素》
《黑衣人》《12隻猴子》《攔截未來者》《未來水世界》《未來主宰者》《全面回憶》 《深淵》
《機械英雄》 《內層空間》 《霹靂五號》 《蒼蠅》 《E.T.》《銀翼殺手》《勇闖奪命島》
《空中監獄》《星河戰隊》《太陽之淚》《第五元素》《王者之心》《後天》《天地大沖撞》
《完美風暴》《哥斯拉》 《地心末日》 《特洛伊》 《達芬奇密碼》 《角鬥士》《生死時速》
《阿甘正傳》《雙面疑殺》《美國黑幫》《真實的謊言》

『貳』 有推薦好看的美國黑人電影嗎或者是比較貼近美國生活的電影

還有《撞車》 《靈魂歌手》 《訓練日》 比較貼近美國生活的電影:《夢之安魂曲》

『叄』 求關於揭露美國社會黑幕的電影

講種族的有 美國X檔案,撞車。。 講政治的有 刺殺肯尼迪,上帝保佑美國,阿甘(主要是影射,不仔細看看不出來)。。講黑幫得有 美國往事,紐約黑幫,費城,教父等。講一些社會現象的有 美國麗人,搖尾狗,十二怒漢,計程車司機,飛越瘋人院。。 還有太空堡壘和穿越國境也相當深刻。純手打,望採納。

『肆』 必看的十部黑幫電影 你都看過嗎

1、黑幫電影經典派:《教父》第一、二部

1992,1974(美國)《教父》(三部曲)是黑幫電影無法超越的金字塔,也是男人的聖經。所獲獎項: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等多個獎項。

2、黑幫電影史詩派:《上帝之城》(巴西)

世人都知道巴西足球、巴西狂歡節和熱情的巴西女郎,卻對巴西這個國家的電影和歷史人文了解甚少。2002年一部《上帝之城》橫空出世,電影中凌厲的畫面風格和殘酷的社會描述讓巴西黑幫電影震憾了世界影壇。導演用群像式的電影敘事把一群在里約內盧貧民窟出生的黑幫少年從成長到毀滅整個過程展現在世界面前,這無疑開創了黑幫電影的史詩流派。所獲獎項:電影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也成為巴西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3、黑幫電影浪漫派:《預言者》(法國)

法國的黑色電影一直以來都有優良的傳統,但自從阿蘭德龍時代漸漸遠去以後,法國黑色電影在世界影壇就不太為人所知了。2009年一部被譽為教父的法國黑幫電影《預言者》橫掃歐洲各大獎項,法國黑幫電影終於在卷土重來。電影通過非常寫實的鏡頭語言描寫了一個在監獄中通過個人奮斗最終走向黑幫教父地位的年輕人。雖然在電影中到處是殘酷的監獄黑幫斗爭,導演卻用略帶贊許甚至是浪漫抒情的方式展現了他的奮斗歷程,這也是法國電影始終有別於好萊塢的獨特之處。所獲獎項:電影榮獲當年戛納電影節了評委會大獎,法國凱撒獎9項大獎。

4、黑幫電影救贖派:《黑幫暴徒》(南非)

南非這個國家對於中國人即陌生又熟悉,因為它盛產黃金、鑽石是非洲最發達的國家,因為它有人類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現在已經廢除的種族隔離制度和與之斗爭了幾十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黑人領袖曼德拉。當然今年的足球世界盃也是在南非舉辦。但是南非對我們來說又是遙遠而陌生的。南非的電影我們更是很少聽說,2005年一部極其震撼心靈的黑幫電影《黑幫暴徒》被次年的奧斯卡評為最佳外語片獎。這才讓世界對南非的電影和南非解除種族隔離制度以後的社會有了清晰的認識。其實電影討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人心本善還是本惡,導演通過發生在南非首都約翰內斯堡黑人貧民區的黑幫故事完美的表達了人性本善的觀點,很多影評都說這是一個有關人類心靈救贖的史詩,喜歡電影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部「黑色」電影。所獲獎項:電影榮獲20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5、黑幫電影「搖滾」派:《搖滾黑幫》(英國)

俗話說流氓會武術擋也擋不住,當蓋里奇迷上了搖滾世界將會怎樣?那當然就是「搖滾黑幫」魅力擋不住!不論蓋里奇的黑幫電影怎麼變,永遠都不會變的就是成名立萬的黑色多線性交插敘事。幾路人馬你搶我奪人物眾多來回穿插再加上蓋里奇式的黑色幽默這就是蓋里奇的電影。到了2008年的倫敦故事也開始國際化再加上迷人的黑色搖滾,一部黑幫搖滾電影就這樣創造出來了!

6、黑幫電影深思派:《奪獄困獸》(西班牙)

西班牙電影一直以熱烈奔放吸引人的眼球,2009年一部劇情懸疑、畫面刺激對社會體制進行強烈抨擊的監獄黑幫電影《奪獄困獸》橫掃西班牙戈雅獎。電影風格即借鑒了好萊塢電影的良好劇情鋪墊又保持了西班牙人一貫的熱烈氣質,同時開創性的對監獄黑幫電影進行了創新。電影不再是僅僅關注監獄內的黑暗和無序更加關注的是體制對人本身的壓制和改變。在這里好人和壞人沒有界限,監獄外和監獄內沒有本質的區別,一切都是黑暗,一切都是圈套。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暗黑的體制陰影中,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就是黑幫,黑幫就是社會!所獲獎項:在被譽為西班牙「奧斯卡」的西班牙最高電影獎戈雅獎影片《奪獄困獸》成為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8項大獎。達尼埃爾·蒙松憑借這部反映警囚沖突的影片獲得最佳導演獎,主人公胡安的飾演者路易斯·托薩爾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7、黑幫電影溫柔派:《艋舺》(台灣)

這部今年大紅大紫的台灣黑幫電影一經推出就票房暴棚,被稱作台灣電影復甦的又一力作。台灣小朋友生來就比較細皮嫩肉,所以黑幫電影也就拍得溫柔細致,雖然黑人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看到N多的影評都在說好那我也就說好吧。不過說實在的如果黑幫電影加上GAY情節不溫柔不煽情那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女影迷們千萬不要錯過這部極具花痴氣質開創GAY片新世代台灣黑幫電影.所獲獎項:電影榮獲2012大中華花痴聯盟溫柔美男獎。

8、黑幫電影殘酷寫實派:《格莫拉》(義大利)

義大利黑手黨幾乎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名的黑幫組織,但我們一般都是通過美國電影才略知一二,而且美國電影中黑手黨大都已經從義大利西西里島移民到美國大陸。作為黑手黨的起源地義大利本土黑惡勢力始終是這個國家不能消除的陰影,從貧民窟到政壇從西西里島到義大利本土,黑幫幾乎滲透了這個國家的每個神經。《格莫拉》這部幾乎是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的黑幫電影把那不勒斯這個義大利中部城市的罪惡近乎真實的表現在觀眾面前,電影鏡頭不加修飾的貼近罪惡展現血腥,無論如何這都是最真實的黑幫電影,在這里罪惡就在眼前一天天的經過。所獲獎項:在61屆戛納影展上獲得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9、黑幫電影懷舊派:《下流人生》(韓國)

韓國電影進步神速各種類型片層出不窮,黑幫片也是銀幕的主流之一,韓國影壇教父林權澤導演的第99部作品《下流人生》講述了一段殘酷的韓國黑幫斷代史,似乎是導演晚年對自己一生的一次總結。即是電影中黑幫歷史的回顧也有對導演人生和韓國電影歷史的回顧,所以也這是一部另類的韓式黑幫電影。

10、黑幫電影復仇派:《東方的承諾》(美國)

美國黑幫電影自從《教父》之後長盛不衰,已經成為商業電影的一個主流派系,但是想超越《教父》的卻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美國個性導演大衛.柯南伯格開創黑幫電影新局面,以極其暴力而血腥的場面和維果莫里森的赤身肉搏吸引觀眾眼球,無疑《東方的承諾》是一部的另類美國黑幫電影。當然我認為最吸引人的還是在澡堂的那一段肌肉和血漿撐暴屏幕的暴力場景。這樣的電影絕對能讓男人瘋狂使女人痴迷。

『伍』 最能體現美國黑色幽默的電影有哪些呢

黑色幽默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把荒誕的,鬧劇式的幽默風趣揉雜在苦痛掙扎里,造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喜劇效果。
這一表現手法也出現在很多影片里,個人認為風味最濃郁的有如下幾部:
1.兩桿大煙槍
這部簡直是教科書一樣的佳作了,影響力大到什麼程度呢?
很多優秀導演的作品裡,都能看到它的一點影子。
熬過開頭的瑣碎對話,你會笑到拍青自己的大腿。
2.低俗小說
不得不提啊,昆汀鬼才導演的電影總是讓人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同樣的還有這位導演的《無恥混蛋》,情節荒誕,節奏明快,過癮過癮!
3.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前一段時間大熱的影片,貌似絕望的主題,和冷漠的面具下,是讓人心顫的溫暖,建議准備紙巾。
4.飛越瘋人院
雖然年代久遠,還是要推薦的好看,荒誕中的希望和美好,最是動人。
5.小賊,美女和妙探
鋼鐵俠成名前的佳作,小人物和奇遇,是最微妙的平衡突然崩塌,綻放出驚人的震撼!

更多電影點評,推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格雷特的影院書場

『陸』 為什麼很多人黑美國隊長

電影對漫畫進行的改動,讓人對美國隊長粉轉黑。如果說在漫畫里,美國隊長與鋼鐵俠的核心沖突,是自由與安全孰輕孰重的分歧;那麼到了電影里,美國隊長更像是一個無視別國主權、一心只想著營救自己好哥們的任性之人,鋼鐵俠反而顯得更有責任感和擔當。

1、自由與安全之爭變成了私人恩怨。

美國隊長的漫畫誕生於1941年,而共和國電影公司(Republic Pictures)在1944年就拍攝了15集的系列片《美國隊長》,被視為美國隊長這個漫畫人物在大銀幕上的處女秀。時至今日,《美國隊長3:內戰》再次席捲世界,引爆全球觀眾的觀影狂潮。75年時光已經過去,此時的觀眾早已不是彼時的觀眾,美國隊長還能是當年那個「美國隊長」嗎?

如果翻看網上評論,中、美大部分觀眾對於《美國隊長3:內戰》(簡稱《美隊3》)的著眼點,都是美國隊長、冬兵和鋼鐵俠三人之間基情滿滿的三角戀關系。似乎一場浩浩盪盪的英雄內戰,最終演變成了老公攜正房痛揍小三的家庭倫理狗血劇。

在電影最後,當鋼鐵俠看著美國隊長攙扶著冬兵離開時,居然醋意滿滿地大喊:「如果你要跟他走,就把我爸爸送給你的盾牌還給我!」而美國隊長還真的就把盾牌丟還給了鋼鐵俠。在那一瞬間,恐怕很多觀眾都會懷疑自己進錯了影廳,正在看一部瓊瑤阿姨的言情劇。

也不能怪觀眾想太多,事實上,在《美隊3》中,美國隊長之所以堅定地站在鋼鐵俠的對立面,原因不再是為了守護他對美國精神的信仰,而主要是為了保護好哥們兒冬兵不受傷害。於是,原著漫畫里關於自由與安全的理念之爭,在電影里變成了一場私人恩怨。

美國隊長偏袒舊友,鋼鐵俠公報私仇,可憐的蜘蛛俠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摻和打這么一場群架。而觀眾呢?有熱鬧、有基情,這就夠了,至於打架的意義,誰會在乎?

2、超級英雄大混戰,但政治態度無存。

《美隊3》改編自漫威在2006年至2007年連載的漫畫《內戰》(Civil War)。在原著漫畫里,無論是以鋼鐵俠為首的注冊派,還是以美國隊長為首的反注冊派,他們都很清楚自己為何而戰,並且至死不渝。

蜘蛛俠一開始選擇支持鋼鐵俠,但當他意識到注冊派以保護公眾安全為名,開始無限度地干涉個人自由時,他也毅然決然離開了鋼鐵俠,加入到美國隊長的陣營里。在這場內戰中,每個超級英雄都不得不直面自己內心深處的政治立場,並且在兩難選擇中做出自己的回答。

而這一切,在電影里盪然無存,觀眾看不出片中那些超級英雄的政治態度,只知道他們的行動要麼出於私情、要麼出於私憤。黑豹就是為了報父仇、蜘蛛俠受到鋼鐵俠的要挾、鷹眼覺得自己不過是在幫老朋友一個忙、紅女巫稀里糊塗就被鷹眼拉走了、幻視加入戰斗更像是為了追回紅女巫。

由於缺乏政治立場上的碰撞,影片在視覺特效上最為華麗的機場大混戰,便失去了戰斗應有的嚴肅性,反而變成了一場「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表演賽。黑寡婦和鷹眼一邊戰斗一邊打情罵俏,而紅女巫和幻視乾脆打到一半抱在了一起,開始互訴衷腸。似乎沒人把這場戰斗真的當回事,漫畫里英雄內戰的悲壯感,被電影里輕松幽默的調侃姿態所取代。

3、漫畫批判美國政府 電影卻指向聯合國。

電影里還有一處細節的改動,非常耐人尋味。在原著漫畫中,引發超級英雄們內戰的導火索,是美國國會通過的《超能力者注冊法案》,這個法案直接影射了布希政府在9·11事件發生後頒布的《美國愛國者法案》。

兩個法案,都是以保障國家和公眾安全為名,侵犯公民隱私、限制個人自由。漫畫作者借美國隊長之口,表達了對這個法案以及美國政府的疑慮:當政府可以隨意侵犯公民的隱私和自由時,我們是否真的更安全?

而到了電影《美隊3》中,提出要對超級英雄進行監管的機構,從美國國會變成了聯合國,《超能力者注冊法案》也變成了由全世界多個國家聯合簽署的《索科維亞協議》。按照這個協議,復仇者聯盟不能隨意進入主權國家的領土,他們每一次的行動都必須得到監管機構的認可。

這樣一個細小的改動,立刻消解了原著漫畫對於美國政府的批判,而將矛頭指向了聯合國的杞人憂天。在電影中,「復仇者聯盟」被人們稱為「義務警察」;而在現實中,美國被人們稱為「世界警察」。二者都喜歡在世界各國的領土上行俠仗義,嫌棄聯合國的約束是多管閑事。

正是這些改動,讓很多看完電影的觀眾,對美國隊長粉轉黑,反而對鋼鐵俠黑轉粉。如果說在漫畫里,美國隊長與鋼鐵俠的核心沖突,是自由與安全孰輕孰重的分歧;那麼到了電影里,美國隊長更像是一個無視別國主權、一心只想著營救自己好哥們的任性之人,鋼鐵俠反而顯得更有責任感和擔當。

4、這個美國隊長是臉譜化產物。

這並不是真實的美國隊長,至少不是75年前,那個一心堅持正義、信仰著美國精神的美國隊長。由迪士尼所操控著的漫威影業,總是過於追求電影的娛樂性、追求情節的簡單化和人物的臉譜化。

這種工業流水線上的成熟敘事手法,被觀眾們戲稱為「漫威大法」,它舍棄了過分復雜的人物動機、放棄了對於現實問題的思考和批判,而只追求情節的流暢性和故事的刺激性。必須承認的是,這套敘事手法很有效,在世界范圍內也很流行,但當觀眾看完這樣一部電影後,卻不會留下任何東西在心裡。

在漫畫《內戰》里,至少提出了自由與安全誰更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在對這個問題進行爭吵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和理解這個問題,並最終獲得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因此,重要的往往是展示過程,而不是尋求結果。但電影《美隊3》,卻連對過程的展示都逃避了,只剩下一場場無比流暢、卻空無一物的娛樂和打鬥,這難道不是觀眾們的悲哀嗎?



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

初次登場於《美國隊長》第1期,由喬·西蒙和傑克·科比聯合創造,被視為美國精神的象徵。

美國隊長原本是一名身體瘦弱的新兵,接受美國政府的實驗改造後變成超級士兵,擁有由振金製成的盾牌,後與紅骷髏戰斗,掉入大海中被冰封近70年,直到被神盾局發現並解凍後加入復仇者聯盟。

『柒』 美國十部最好看的黑道電影

1.《鐵面無私》
正義與邪惡的爭斗,這里沒有波雲詭譎的陰謀,只有慘烈直接、面對面的直白,當黑暗暫時籠罩城市上空,總有一個適逢其時的英雄主義人物出現撥開城市陰霾,將光明還給人們,有些,不可觸犯,邪不勝正。平淡敘事中夾雜著直接而赤裸的沖突,小酒館爆炸案,無辜女孩消亡,馬龍的離去··· 執著的英雄。
2.《好傢伙》

華麗麗的黑幫紀實片,你若不在這個久已形成體制以內,縱然你惡貫滿盈,無惡不作,依然不能避免被華麗麗的鄙視和被華麗麗的殺戮,唯一的辦法就是出賣那些肯定會出賣你的損友,然後華麗麗的全身而退,隱姓埋名。
3.《步步驚魂》

很現代主義的類型片嘗試,不但有諸多半意識流化的場面剪輯,神秘化的配樂,針對傳統黑色電影的懸疑設計也做了很多不按套路出牌的另類推進方式,獨具不少帶類型嘲諷性的怪趣味,猶如墮入一個揮之不去的夢境漩渦中。前妻服毒自盡後主角由現實空間轉變到超現實化的心理空間,用曖昧的邏輯來表達心理的瞬間空虛,非常出彩!幾個人物隔窗鏡頭的光影實驗也頗有啟發性。
4.《疤面人》

本片是美國有聲電影初期黑幫影片的先驅,在當年是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犯罪片之一,為類型電影的經典之作,故事的簡潔、緊湊和激烈被影評家認為顯現出一種有聲電影初期的少見優美風格。在表現手法上,導演採用投影等多種方式間接表現殺人場景,因此片中雖有大量殺人情節,但避免了赤裸裸的視覺刺激。在片中也可看出影響了後來黑幫片的因素,如街頭槍戰火拚場景通過快速剪接表現擴大勢力范圍的過程等,保羅穆尼的表演雖然有些浮誇,但勝在傳神細膩,展現了一種梟雄的氣焰。
5.《教父》
麥克·柯里昂出生在帶有黑幫色彩的柯里昂家族,原本是在父親和哥哥的庇護下,准備走從政之路的,那時候的他初出茅廬,有著一位相愛的戀人,眼睛裡閃耀著光芒。在經歷了父親被槍擊,哥哥被擊斃,義大利的妻子被炸死,以及家族面臨的種種危機後,蛻變成了新一代教父,這時的他身上背負著整個家族的責任,不再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少年。阿爾·帕西諾對這個角色的成長過程,詮釋得非常准確。
6.《米勒的十字路口》

《米勒的十字路口》聽起來像個選擇,其實是黑幫殺人的地方,當人們面對抉擇,只在別人眼裡是選擇題,當事人向來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一群不惜代價追求愛情,友誼,親情,信任的人為另一些人的貪婪買單,一場反三角關系的集合。「你做任何事都知道原因么?」可是不知道真相,原因只是冒險的開始。加布里埃爾.伯恩清冷的眼神,真棒。

『捌』 為什麼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美國人和加拿大人互黑的橋段

這個就像中國人發現電影中抹黑中國人就發外交抗議一樣,意識形態的問題。君不見電影中抹黑美國人的次數更多,美國人提出過抗議沒有?人家一點都不介意。影視作品就是影視作品,不要將裡面的東西投射到實際社會上面來。
求採納

『玖』 怎麼沒有國家敢拍黑美國的電影

美國人自己敢拍黑美國的片子,比方羅蘭艾默里奇的不少災難片,都是以美國為主的。

『拾』 為什麼美國電影總是喜歡描寫美國社會的黑暗面!

因為美國人務實,他們會自己揭自己的短好有則該之無則加冕,而中國完全就是和諧社會你看看電視里放的都是些什麼玩意,現實又是什麼樣,在美國起碼你倒在路上會有人打911來拉你去醫院救治治好才要錢,沒錢慢慢還也可以,在中國沒錢你就死在路上吧

閱讀全文

與哪個國家的電影最喜歡黑美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千璽新電影上映電影院 瀏覽:724
男子吃胖變成巨人電影名字 瀏覽:26
有想青春愛欲吻類型的電影嗎 瀏覽:229
韓國人看中國很火的電影 瀏覽:118
成龍抱美國女人電影 瀏覽:841
韓國電影辦公室美女和老闆 瀏覽:26
看電影的心情短語 瀏覽:359
的士速遞電影全集國語 瀏覽:55
電影一開始的英語怎麼說 瀏覽:910
沒有粵康碼可以看電影嗎 瀏覽:262
子彈出租電影粵語 瀏覽:26
英語電影全部台詞 瀏覽:188
致青春二電影解說 瀏覽:822
青春驚悚電影 瀏覽:798
出現經典恐怖場景的電影 瀏覽:239
美國重生電影有哪些 瀏覽:969
鋼琴家的妻子是電影演員 瀏覽:549
凱迪拉克追女孩的故事是什麼電影 瀏覽:49
電影關於家裡女人強勢的電影 瀏覽:794
吃飯看電影說說心情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