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電影草莽春秋是哪個朝代內容

電影草莽春秋是哪個朝代內容

發布時間:2022-11-16 15:07:45

⑴ 按朝代的詩歌有哪些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塞下曲

[唐]盧綸

(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隴西行

(唐)王維

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
烽戍斷無煙。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春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的:

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魏萬之京【唐】李 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送陳章甫【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盪,虯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⑵ 求中國的朝代和皇帝的順序,哪個朝代對應哪個皇帝大神們幫幫忙

五帝時期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夏朝 禹開始、桀結束 商朝 湯開始、紂結束 西周 武王姬發開始、幽王姬宮涅結束 東周 平王姬宜臼開始、*王姬延結束(春秋戰國群雄紛起,僅是名義上的皇帝) 秦朝 始皇贏政開始、二世贏胡亥結束 西漢 高祖劉邦開始、儒子劉嬰結束 新 王莽(很多人都會忽略) 東漢 光武劉秀開始、獻帝劉協結束 三國 文帝曹丕、昭烈帝劉備、大帝孫權開始(三國並立,不算真正的皇帝) 西晉 武帝司馬炎開始、*帝司馬鄴結束 東晉 元帝司馬睿開始、安帝司馬德宗結束(與北部眾多少數民族政權並立,不算真正的皇帝) 南北朝 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台,雖有很多人稱帝,但沒有真正的統一,更沒有真正的皇帝 隋朝 文帝楊堅開始、煬帝楊廣結束 唐朝 高祖李淵開始、哀帝李祝結束(中間武則天稱帝,國號為周) 五代十國 亂哄哄一塌糊塗,沒有真正的皇帝,都是割據一隅,曇花一現 北宋 太祖趙匡胤開始、徽宗趙佶結束 南宋 高宗趙構開始、端宗趙罡開始(與北部及中原女真族的金國並立,偏安江南,不算真正的皇帝) 元朝 世祖忽必烈統治中原開始、惠宗妥歡帖穆爾結束 明朝 太祖朱元彰開始、思宗朱由檢結束 清朝 順治帝福臨統治中原開始、宣統帝溥儀結束 三國、東晉、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雖有難以記數的英雄或草莽紛紛稱帝,可謂躲進小樓成一統,不能稱為真正的皇帝 其實,南宋偏安一隅,北方及中原大部分土地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權(後來是蒙古人的蒙古政權)統治,也不能稱為真正的皇帝。至今沒有學者提出異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歷史實際上只是漢族的歷史,中國的史學是漢族學者在寫。大漢族心理使然。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皇帝,少數民族的有:元朝——蒙古族;清朝——滿族(女真後裔) 另外: 北魏(鮮卑族) 道武帝拓跋圭開始,孝武帝元修結束,與漢族的宋、齊、梁政權並立; 金(女真族) 太祖完顏阿骨打開始,哀宗完顏守緒結束,與漢族的南宋並立。 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雖然沒有統一中國,但就其存在的時間、統治的地域而言,都比同時期的漢族政權要顯赫,也對中國的歷史進程、文化形成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⑶ 求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名字

秦朝:前221-207年 咸陽 陝西咸陽 始皇帝嬴政
漢朝:
西漢:前206-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新朝:9-23年 王莽
東漢: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
曹魏: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孫吳: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晉朝:
西晉: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
後梁: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後唐: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936-947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後周: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宋朝:
北宋: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1127-1279 臨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趙構
遼國:907-1125 皇都 遼寧 遼國耶律阿保機
大理:937-1254 太和城 雲南大理
西夏:1032-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金國: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元朝: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 北京 北京 清世祖福臨

⑷ 神醫扁鵲是哪個朝代的人 他是怎麼死的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

秦武王與武士們舉行舉鼎比賽,不覺傷了腰部、疼痛難忍,吃了太醫李醯(音西)的葯,也不見好轉,並且更加嚴重。有人將神醫扁鵲已來到秦國的事告訴了武王,武王傳令扁鵲入宮。扁鵲看了武王的神態,按了按他的脈搏,用力在他的腰間推拿了幾下,又讓武王自己活動幾下,武王立刻感覺好了許多。接著又給武王服了一劑湯葯,其病狀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鵲為太醫令。李醯知道後,擔心扁鵲日後超過他,便在武王面前極力阻撓,稱扁鵲不過是「草莽游醫」,武王半信半疑,但沒有打消重用扁鵲的念頭。
李醯決定除掉扁鵲這個心腹之患,派了兩個刺客,想刺殺扁鵲,卻被扁鵲的弟子發覺,暫時躲過一劫。扁鵲只得離開秦國,他們沿著驪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殺手扮成獵戶的樣子,半路上劫殺了扁鵲。

⑸ 中國古代各時期耕種工具和灌溉工具

1、耒:古代的一種翻土、開溝渠農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可看作犁的前身。《周易·系辭》說神農氏「揉木為耒」,而《世本》則以為黃帝時「始作耒」。

現在所知,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已發現有保留於黃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畫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

雙齒之上有一橫木,表明使用時以腳踏之,以利於耒齒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說的「跖耒而耕」。耒在戰國文獻中也很常見,據《考工記》,耒通高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青銅耒是從木耒發展而來的,後來又發展到鐵耒,並演化到犁。

2、耜:曲柄起土的農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銅耜出現於商代晚期,實際出土的都是耜頭。形制為扁狀尖頭,後部有銎,用以裝在厚實的長條木板上。

木板肩部連接彎曲而前傾的長柄。柄與耜頭連接處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橫木。使用時,手執橫木,腳踩耜頭短木,使耜頭入土起土。

3、耒耜:耒為上部,耜為下部,把耒和耜兩種農具連在一起,形似現在的鏟,但作用是用來翻地的。比如雙齒耒耜。

4、鏟:鏟土、耘苗、除草和松碎表土的農具,現在還在使用。

5、錛:開墾土地的農具,也用於砍伐樹木。最早是石制的。青銅錛不僅用於農業,而且也是平土的主要工具。後來還用於木工,古代沒有刨子,要使木料平整不是用刨,而是用錛。

6、鐮:割莊稼或草的農具:由刀片和木把構成,有的刀片上帶有小鋸齒鐮刀,也就是鐮刀,現在還在用。

7、耨:古代鋤草的農具,形似鋤。《呂氏春秋》:「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緩。」

8、鍤:就是鍬,掘土的工具。「鍤,插也,插地起土也」。可見是一種起土、穿土、培土等主要的農業生產工具。

9、杵:和臼一樣,是搗谷用的工具。據說,是由伏羲發明的,也有說是由黃帝的臣下雍父製造的。杵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在「版築」這種中國傳統土木建築施工法中,通過把土搗實,來修築牆壁或打基礎。而杵就是把土搗實的工具。

(5)電影草莽春秋是哪個朝代內容擴展閱讀:

人類使用工具的歷史遠遠早於農業發明的歷史。在原始的漁獵採集時代,人類就發明了木石工具。最初用於挖掘植物塊莖的木棒逐漸演變成「耒」,經過改進後成為「耜」。這就是原始耕作工具的雛形。

中國農業生產工具的發展有很強的連續性,犁的發展演進的連續性更加明顯。從耒耜到石犁,再到青銅犁、鐵犁、直轅犁、曲轅犁,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一種形制的發生發展伴隨著與其它形制共存、發展高潮到逐漸被新的形制所取代。

⑹ 扁鵲和小喬是哪個朝代

扁鵲奠定了祖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難怪司馬遷稱贊他說:「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守數精明,後世修(循)序,弗能易也。」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扁鵲和小喬是哪個朝代,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問:扁鵲和小喬是哪個朝代?

答: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小喬屬於東漢末年的。

扁鵲人物生平

扁鵲(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緩,字越人,尊稱扁鵲,號盧醫。扁鵲是戰國時著名醫學家,居中國古代五大醫學家之首。

扁鵲在青年時曾替貴族管理客館,結拜了名醫長桑君,得其真傳,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開始行醫生涯。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他天資聰穎,善於汲取前代、民間經驗,逐步掌握了多種治療方法,後來醫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隨之巡診列國。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各科,通過望色、聽聲,即能知病之所在。並帶領弟子到各地行醫,因其醫術高明,被當時廣大老百姓尊稱神醫,並且借用上古神話中黃帝的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後為秦武王治病,遭太醫李醯嫉妒,派人把他殺死。

少年拜師

扁鵲年輕時做人家客館的主管。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到客館來,只有扁鵲認為他是一個奇人,時常恭敬地對待他。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普通人,他來來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鵲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鵲說:「我有秘藏的醫方,我年老了,想傳留給你,你不要泄漏出去。」扁鵲說:「好吧,遵命。」

行醫諸國

公元前361年之後,秦越人到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原屬陝西,今河北邯鄲市)當地人民很重視婦女,所以他便做帶下醫(婦科醫生)。因此,他的威望就更高了。

後來他又取道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之伏道社,渡黃河經長清(今山東長清縣),於公元前357年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今山東臨淄縣)。齊桓侯田午派人招待他,桓侯接見時,他望著桓侯的顏色,便說:「君有疾在胰理,不治將深。」桓侯答道:「寡人無疾」。他離開後,桓侯就對左右的人說:「醫之好利,欲以不疾為功。」過了五天,他見到桓侯又說:「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仍答道:「寡人無疾。」他辭出後,桓侯感到很不高興。過了幾天,再看見桓侯時,他又鄭重地說:「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很不愉快,沒有理睬。又過了幾天,扁鵲復見桓侯。看見桓侯的臉色,吃驚的溜走了。桓侯便派人追問原因,他說:「疾之居腠理,湯熨之所及;在血脈,針石之所及,在腸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不久桓侯病發,派人去請他治療,可是他已取道魏國,跑到秦國去了。桓侯終因病深,醫治無效而死去。

秦越人等離開臨淄後,於公元前354年到了魏國的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在大梁時,他曾見過魏國的國王魏惠王。公元前350年,他們一行到達秦國的都城咸陽。以後又回大梁。

在公元前355年前後的一段時間里,他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都逗留在那裡行醫。大約於公元前317年,他們又取道周都洛陽(河南洛陽),聽說當地的人民很敬重老人,因此,曾為「耳目痹醫」(五官科、瘋科醫生)。後來他們又向咸陽而去。

公元前310年,扁鵲再度來到咸陽,因咸陽的人民很愛小兒,所以他就做了「小兒醫」。扁鵲及其弟子不辭艱辛,行程四千餘里,周遊列國,濟世救人;他們「隨俗為變」,成為醫、葯、技非常全面的「全科醫生」。

名揚天下

扁鵲名聲傳揚天下。他到邯鄲時,聞知當地人尊重婦女,就做治婦女病的醫生;到洛陽時,聞知周人敬愛老人,就做專治耳聾眼花四肢痹痛的醫生;到了咸陽,聞知秦人喜愛孩子,就做治小孩疾病的醫生;他隨著各地的習俗來變化自己的醫治范圍。秦國的'太醫令李醯自知醫術不如扁鵲,派人刺殺了扁鵲。天下談論診脈法的人,都遵從扁鵲的理論和實踐。

遇害經過

秦武王與武士們舉行舉鼎比賽,不覺傷了腰部、疼痛難忍,吃了太醫李醯(音西)的葯,也不見好轉,並且更加嚴重。有人將神醫扁鵲已來到秦國的事告訴了武王,武王傳令扁鵲入宮。扁鵲看了武王的神態,按了按他的脈搏,用力在他的腰間推拿了幾下,又讓武王自己活動幾下,武王立刻感覺好了許多。接著又給武王服了一劑湯葯,其病狀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鵲為太醫令。李醯知道後,擔心扁鵲日後超過他,便在武王面前極力阻撓,稱扁鵲不過是「草莽游醫」,武王半信半疑,但沒有打消重用扁鵲的念頭。

李醯決定除掉扁鵲這個心腹之患,派了兩個刺客,想刺殺扁鵲,卻被扁鵲的弟子發覺,暫時躲過一劫。扁鵲只得離開秦國,他們沿著驪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殺手扮成獵戶的樣子,半路上劫殺了扁鵲。

小喬基本簡介

小喬,(喬字古做「橋」)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喬公次女,周瑜之妻,大喬之妹。與大喬並稱為「江東二喬」。據傳為絕世美女。

小喬之名,取字1997年出土的漢末皖縣縣志,雖為殘卷,但其中提到二喬之名諱,只是不之縣制所提二喬是否為大小喬。故雖屬推測但應有一定依據。

歷史評價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術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喬公有二女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因遣人禮聘,得邀喬公允許,送入一對姊妹花。於是,便有了孫策納大喬、周瑜娶小喬的韻事。在喬公故宅的後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此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於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曰:「喬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

⑺ 草莽春秋故事是哪個朝代

這個故事
他是屬於
春秋時期的故事

⑻ 鐵飛花是哪個朝代的

正德(元年:1506年-末年:1521年)是明武宗的年號。明朝使用正德這個年號一共16年。 鐵飛花應該就是正德時期的人。

鐵飛花,本姓南宮(今山東鄒城人)她的先祖是孔子七十二大弟子之一的南宮適。南宮適是春秋末年魯國人,他崇尚禮教道德。

孔子曾評價南宮適:「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意思是如果國家政治清明,他能夠做出很多利國利民的事情來,如果國家混沌昏暗,那麼他自己也不會招致殺身之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孔子對於邦有道則顯;無道則隱,既不助紂為虐,又善於保護自己的人,是非常贊許、稱道的,不同流合污,是其品行高潔;而能保全自己,則是一種智慧。畢竟盲目犧牲,也是於事無補。而南宮適恰恰就擁有這樣的智慧。

力主以德治天下、仁德滿懷的南宮適一定料不到自己的後代中竟出了個武藝高強、斷案如神的女神探,而且女神探的人生竟也暗合了孔子評價其祖先之語。

鐵飛花不但讀書識字,學識淵博,更精通醫學、武學、心理學,擅長察言觀色,她為人豪爽大度、豁達樂觀,闖盪江湖、伸張正義,為民申冤、除暴安良、破案如神。

鐵飛花武功高強(而且有兵權),但是剿賊平亂的時候,經常是招撫為先。所以草莽們都很敬重她,每每提到她時,都稱呼她的官銜。

贊(不是表揚的意思,是評論的意思)曰:鐵飛花在武宗這個混濁的世道里不考慮隱退自保,武宗那麼信任她,她也不驕傲,在地方為官的時候,不自暴自棄,在手握大權的時候,能夠潔身自好,堅持道義,並做好分內的事,做事進退有度。武宗這個皇帝很昏庸,做事顛三倒四,不考慮常規,但是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了鐵飛花這樣的能臣(因為其他皇帝一定不會任命女子為官的),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⑼ 《夔一足》的解釋,譯文

解釋:

《呂氏春秋·察傳》:「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 夔 ,一足,信乎?』 孔子 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 舜以為樂正。

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於人, 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 一足,非一足也。』」後因以「夔一足」表示有真才者一人即足。

譯文:

哀公問孔子:「我聽說夔一隻腳,可信嗎?」(孔子)說:「夔,是個人,怎麼會一隻腳?

他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就只是精通聲律(音樂)。堯說:『有夔一個人就足夠了。』指派他當了樂正。因此有學識的

人說:『夔有一足夠,不是一隻腳啊。』」

出處:出自戰國時期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察傳》。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道家的代表作, 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

《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採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

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高誘說《呂氏春秋》「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 ,這說明最早的注釋者早已點明《呂氏春秋》以道家為主導思想之特徵。

(9)電影草莽春秋是哪個朝代內容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人。 戰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

早年經商於陽翟,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

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並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庄襄王去世後,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包含八覽、六論、十二紀,匯合了先秦諸子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史稱「雜家」。

先秦風氣,名士所養門客人數越眾越說明名士聲譽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國間享有極高聲望。

呂不韋認為,自己身為強秦相國,比上述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賢納士,對前來跟隨的門客禮遇有加,給予厚待,欲與上述名士的門客相競。

當時各國名士又常以所養賓客能著書立說為榮,所以呂不韋也命門客編纂其所知見聞,一部輝煌的集體創作橫空出世,後以他的名義發表,這就是《呂氏春秋》。這是呂不韋執政期間所做的一件大事。

⑽ 神醫扁鵲是哪個朝代人

扁鵲,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渤海郡鄚人。扁鵲曾居住在中丘(內丘)蓬鵲山(蓬山、鵲山的通稱)九仙洞(又名秦越人洞,唐代於鵠詩《秦越人洞中詠》有記),從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飲以山巔「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醫術。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神醫扁鵲是哪個朝代人,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神醫扁鵲是哪個朝代人 篇1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人物生平

扁鵲(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緩,字越人,尊稱扁鵲,號盧醫。扁鵲是戰國時著名醫學家,居中國古代五大醫學家之首。

扁鵲在青年時曾替貴族管理客館,結拜了名醫長桑君,得其真傳,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開始行醫生涯。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他天資聰穎,善於汲取前代、民間經驗,逐步掌握了多種治療方法,後來醫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隨之巡診列國。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各科,通過望色、聽聲,即能知病之所在。並帶領弟子到各地行醫,因其醫術高明,被當時廣大老百姓尊稱神醫,並且借用上古神話中黃帝的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後為秦武王治病,遭太醫李醯嫉妒,派人把他殺死。

少年拜師

扁鵲年輕時做人家客館的主管。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到客館來,只有扁鵲認為他是一個奇人,時常恭敬地對待他。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普通人,他來來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鵲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鵲說:「我有秘藏的醫方,我年老了,想傳留給你,你不要泄漏出去。」 扁鵲說:「好吧,遵命。」

行醫諸國

公元前361年之後,秦越人到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原屬陝西,今河北邯鄲市)當地人民很重視婦女,所以他便做帶下醫(婦科醫生)。因此,他的威望就更高了。

後來他又取道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之伏道社,渡黃河經長清(今山東長清縣),於公元前357年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今山東臨淄縣)。齊桓侯田午派人招待他,桓侯接見時,他望著桓侯的顏色,便說:「君有疾在胰理,不治將深。」桓侯答道:「寡人無疾」。他離開後,桓侯就對左右的人說:「醫之好利,欲以不疾為功。」過了五天,他見到桓侯又說:「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仍答道:「寡人無疾。」他辭出後,桓侯感到很不高興。過了幾天,再看見桓侯時,他又鄭重地說:「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桓侯很不愉快,沒有理睬。又過了幾天,扁鵲復見桓侯。看見桓侯的臉色,吃驚的溜走了。桓侯便派人追問原因,他說:「疾之居腠理,湯熨之所及;在血脈,針石之所及,在腸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不久桓侯病發,派人去請他治療,可是他已取道魏國,跑到秦國去了。桓侯終因病深,醫治無效而死去。

秦越人等離開臨淄後,於公元前354年到了魏國的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在大梁時,他曾見過魏國的國王魏惠王。公元前350年,他們一行到達秦國的都城咸陽。以後又回大梁。

在公元前355年前後的一段時間里,他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都逗留在那裡行醫。大約於公元前317年,他們又取道周都洛陽( 河南洛陽),聽說當地的人民很敬重老人,因此,曾為「耳目痹醫」 (五官科、瘋科醫生)。後來他們又向咸陽而去。

公元前310年,扁鵲再度來到咸陽,因咸陽的人民很愛小兒,所以他就做了「小兒醫」。扁鵲及其弟子不辭艱辛,行程四千餘里,周遊列國,濟世救人;他們「隨俗為變」,成為醫、葯、技非常全面的「全科醫生」。

名揚天下

扁鵲名聲傳揚天下。他到邯鄲時,聞知當地人尊重婦女,就做治婦女病的醫生;到洛陽時,聞知周人敬愛老人,就做專治耳聾眼花四肢痹痛的醫生;到了咸陽,聞知秦人喜愛孩子,就做治小孩疾病的醫生;他隨著各地的習俗來變化自己的醫治范圍。秦國的太醫令李醯自知醫術不如扁鵲,派人刺殺了扁鵲。天下談論診脈法的人,都遵從扁鵲的理論和實踐。

遇害經過

秦武王與武士們舉行舉鼎比賽,不覺傷了腰部、疼痛難忍,吃了太醫李醯(音西)的葯,也不見好轉,並且更加嚴重。有人將神醫扁鵲已來到秦國的事告訴了武王,武王傳令扁鵲入宮。扁鵲看了武王的神態,按了按他的脈搏,用力在他的腰間推拿了幾下,又讓武王自己活動幾下,武王立刻感覺好了許多。接著又給武王服了一劑湯葯,其病狀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鵲為太醫令。李醯知道後,擔心扁鵲日後超過他,便在武王面前極力阻撓,稱扁鵲不過是「草莽游醫」,武王半信半疑,但沒有打消重用扁鵲的念頭。

李醯決定除掉扁鵲這個心腹之患,派了兩個刺客,想刺殺扁鵲,卻被扁鵲的弟子發覺,暫時躲過一劫。扁鵲只得離開秦國,他們沿著驪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殺手扮成獵戶的樣子,半路上劫殺了扁鵲。

神醫扁鵲是哪個朝代人 篇2

扁鵲,姓秦,名越人(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人),號盧醫。是黃帝時代的一位名醫。青年時曾任過相當於民間旅店經理職務的「舍長」。時有店客長桑君往來,鵲十分敬重,長桑君亦覺扁鵲待人誠懇,謙虛謹慎,大有造就之才,遂將其醫術私傳與他雲:「吾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毋泄」。鵲對曰:「敬諾」。君乃出其懷中之葯予扁鵲曰:「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也」。從此拜長桑君為師,研習岐黃之術。

扁鵲醫術精湛,所以人們就用傳說中的上古軒轅時代的名醫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史記》中記載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盧醫則是指他的出生地在盧國。由此可見,「扁鵲」是古代醫術高超者的一個通用名詞。秦越人也被稱為「扁鵲」,按照古人的傳說,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裡,就將安康和快樂帶到哪裡,好比是帶來喜訊的喜鵲,所以,古人把那些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稱作「扁鵲」。而這個出生在盧國、名叫秦越人的醫生醫術高明、學識淵博,走南闖北、治病救人,順理成章地被人們尊敬地稱作「扁鵲」。

扁鵲是中醫學的開山鼻祖,世人敬他為神醫,從司馬遷的不朽之作《史記》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鵲既真實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扁鵲創造瞭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的基礎。扁鵲所處的年代,正是生產力迅速發展和社會發生著激烈變革、動盪的年代,也是人才流動,人才輩出的時代,各國的競爭機制,形成了一個尊重人材,招納賢士的社會風尚。為增強實力,各國都在攏絡有用之材。秦國地處西陲,被中原諸侯以夷狄遇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秦國的幾位先公先王,非常重視從東方各國招徠人才。為廣招賢能,秦國採取了兼收並取之法,為各類人才創造了一個各顯其能的用武之地。秦國除重視治理國家的人才外,對醫生也很尊重。《莊子.列禦寇》載:「秦王有病,招醫,破費潰痤者得車一乘,所治癒下,而所得愈多。」給予醫生以極好的待遇,各國名醫紛紛到秦,扁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為秦人的。

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中醫理論的奠基人。

因為扁鵲一生游歷四方,所以去過的很多地方.以至於關於扁鵲的籍貫有一些爭議。有古書記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三川郡(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唐朝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引《黃帝八十一難》說:「(秦越人)家於盧國,因命之曰盧醫也。」盧國,在今山東長清。「渤海郡」在今山東省中南部和西北部。「鄭」在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一生創有:《難經》,四診法(即望、聞、問、切)。

扁鵲善於應用切脈、望色、聽聲、寫形和運用針灸、砭石、蒸熨、按摩等多種診斷和治療方法。曾被稱為內科醫、外科醫、耳目痹醫(五官科)、帶下醫(婦科)、兒科醫等各科俱全的著名醫學師祖。曾著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難經》等醫學經典著作,技藝相當高深。後因遭秦武王太醫令李醯的妒忌,派人將其暗殺。

扁鵲一生最大的功勞是:

①他學習和從醫時代是最早的,為我國傳統醫學的創建和發展,起了奠基作用,故稱為「醫祖」;

②堅持唯物主義,主張信醫,反對巫術。故有「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之警言傳世;

③具有高深的技藝,當時社會上流傳的贊語說:「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

④具有崇高的醫德。周遊列國為民治病,從不辭勞苦;相反,他始終不懼權勢,通過對齊恆侯的4次勸診,最後離棄不治,既顯現了他作為一個醫生的人道主義職責,又說明他敢於向權勢斗爭。故有「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之說;

⑤他為人正直,一向謙虛謹慎,從不因已醫術高明,而傲然自得,輕篾他人。

閱讀全文

與電影草莽春秋是哪個朝代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致青春二電影解說 瀏覽:822
青春驚悚電影 瀏覽:798
出現經典恐怖場景的電影 瀏覽:239
美國重生電影有哪些 瀏覽:969
鋼琴家的妻子是電影演員 瀏覽:549
凱迪拉克追女孩的故事是什麼電影 瀏覽:49
電影關於家裡女人強勢的電影 瀏覽:794
吃飯看電影說說心情 瀏覽:502
雲水謠電影所有演員表 瀏覽:235
韓國高中生孩子的電影名字很長 瀏覽:914
貓和老鼠新電影有彩蛋嗎 瀏覽:822
青春之駿電影多少分鍾 瀏覽:288
阿偉鱷魚是哪個電影 瀏覽:578
公安哪個電影院好 瀏覽:990
琪琪電影倫理免費觀看就喜歡老男人 瀏覽:670
小李子的電影台詞 瀏覽:340
輪椅香港電影 瀏覽:849
開封丹尼斯電影院今日電影城 瀏覽:619
俄羅斯倫理哪些電影 瀏覽:618
機場看到美女喜歡的電影情節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