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部外國電影里石頭人被獵殺只剩一些倖存者有人類幫助他們…… 是
《諾亞方舟:創世之旅》。
石頭人是墮天使,殺他們的人是該隱的後代,瑪土撒拉是諾亞的祖父。
⑵ 與神同行的人生
【來11: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經文:創5:_24
【創5:21】以諾活到六十五歲,生了瑪土撒拉。
【創5:22】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
【創5:24】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猶14_16
【猶1:14】亞當的七世孫以諾曾預言這些人說:「看哪,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
【猶1:15】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他的剛愎話。
【猶1:16】這些人是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口中說誇大的話,為得便宜諂媚人。」
來11:5_6
【來11:5】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神已經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經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
【來11: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講員:鄭德恩弟兄
一:與神同行的起因
【詩1: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詩1: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照著神的心意,與罪惡分別,與世俗分別。活在神心意裡面。
二:與神同行的條件
【摩3:3】「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
1:憑著信心與神同行。
【來11: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來11:7】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
【來11:8】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
三:與神同行的生活
【來13:21】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行他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來13:1】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
【來13:2】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
【來13:3】你們要記念被捆綁的人,好像與他們同受捆綁,也要記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內。
屬靈的生活不是脫離世界的生活,乃是在世俗的生活里活出榮耀基督耶穌的生活。
四:與神同行的賞賜
有永恆的生命。
1:人生的價值不在於時間的意義,乃在於行神喜悅的事。
與神同行乃是願意行在神的心願上。以諾知道人所行所做人生最後要面對上帝我的審判。
瑪土撒拉:指瑪土撒拉死了以後,審判就來了。
⑶ 與神同行結局什麼意思
在最後兩個審判之中,男主角金自鴻正在面臨困境。在暴力審判中他被指控曾經在小時候毆打體弱的弟弟,在天倫審判中他更是被指控曾經在小的時候試圖殺死母親。
金秀鴻進入了母親的夢境,向母親告別。而啞巴了一生的母親在淚水之中喊出了小兒子的名字,並且坦言自己知道金自鴻曾經試圖殺死自己,但是她從來不曾怨恨過金自鴻。
在淚水和擁抱之中,兩人都原諒了金自鴻,而犯罪卻能得到諒解者,可以在冥界獲得無罪的判決。
幕後製作:
該片中不同地獄有著不同的自然風貌,運用了水、火、鐵、冰、鏡、空氣、沙7種元素,如殺人地獄的火山口和熔岩地貌,懶惰地獄的壯觀瀑布等。
金容華也沒有100%依賴綠幕和CG,為了打造更為真實的視覺效果,動用了韓國最大規模的攝影棚,用600噸土堆出山的模樣,再栽種樹木鋪上草坪打造出山林景觀。
評價:
《與神同行:罪與罰》是韓國人對電影市場的精心設計的一部幾乎無負評的電影。該片劇情感人、特效驚人,令觀眾在觀看時又哭又笑,驚奇不斷。
⑷ ABOUT Vampire
早期吸血鬼的傳說傳於巴爾干半島與東歐斯拉夫一帶。在這些傳說中,吸血鬼指從墳墓中爬起來吸食人血的亡者屍體。
但近一百多年來隨著小說、電影、流行文化的不斷改編,吸血鬼的共通形象也已經逐漸演變為一類必須以吸血來保持生命力、在夜間活動、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奇幻生物。
吸血生物的傳說源頭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在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希伯來文明、古羅馬文明等的神話傳說中,都有吸食人類精氣的魔鬼。
在這些傳說中,吸血鬼指的是死後能夠從墳墓里爬出來吸血的屍體。
傳統東歐民間傳說中,成為吸血鬼的屍體一般在生前因特殊的原因而死去,在不同的民間傳說中,原因也多樣化。比如:
生前是女巫。
在俄羅斯民間傳說中,背叛了俄羅斯東正教會的死者。
被黑貓跳過的屍體。
罪犯或自殺的人。
被吸血鬼襲擊咬死的人。
傳統東歐民間傳說中的吸血鬼,和現代流行文化中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其特徵包括:
皮膚的顏色發暗,或呈紫色(往往被歸因於吸過了血)。
屍體腫脹。
從棺材中發掘出來時,口鼻處有血跡。
左眼往往是睜開的。
頭發和指甲會繼續生長。
這些特徵通常在被認為是吸血鬼的屍體上觀察到。
這些吸血鬼往往會從墳墓中爬出來,襲擊牛隻、羊群、或者村莊里的人類。
吉爾斯·德·萊斯(Gilles de Rais)男爵是15世紀法國貴族,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擔任法國元帥,曾與貞德並肩作戰,後貞德被燒死後,他瘋狂地迷戀煉金術,希望在血里發現點金石。為此,他不惜折磨、囚禁300多名兒童。據說,被他抓走的孩子活不過一個晚上,他有時會將孩子們斬首,有時則會割斷他們的喉嚨,看著流出的鮮血而發笑。還有人看到德·萊斯男爵在孩子們死後,親吻他們的額頭,切開他們的內臟。在1440年德·萊斯的罪行敗露,他被他的貼身僕人們送上了絞架。
據聞,他被認作為吸血鬼,源於法國作家Joris-Karl Huysmans的小說《在那兒》,書中把他描寫成殘酷瘋狂的吸血鬼。
弗拉德三世
瓦拉幾亞公國(Valachie)的督軍弗拉德三世(Vlad III))1442年,弗拉德與其幼弟被送往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作為人質六年,後在土耳其蘇丹的支持下,率軍攻打拉瓦幾亞,奪回政權。上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整肅異己,手段苛酷,又用各種嚴峻刑罰對待罪犯。
真正令土耳其人感到恐懼的是1462年的戰役,當土耳其大軍追抵城下時,赫然見到開戰時被俘虜的兩萬多名士兵,都被剝光了衣服示眾,並被活活穿插於長達一公里、環繞著城池的木樁上。烏鴉和禿鷹不斷地啄食這些死屍,周圍彌漫著濃烈的腐屍味。目睹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情景,土耳其士兵無不為之心膽俱裂、鬥志全無,只得撤離。此後「穿刺者」的稱號傳遍歐洲。
弗拉德三世見血發狂,拜血作樂的方法奪取了千萬人的生命。他被認為是吸血鬼-德古拉的原型,他的名字已經與吸血鬼分不開,成為吸血鬼文化的代表。
巴托里伯爵夫人
17世紀匈牙利巴托里(Erzsebet Bathory)伯爵夫人的血腥事件,這個向僕人學習妖術的美麗女人在建在咯爾巴阡山脈中的塞伊特(Csejthe)城堡里虐待殺害了300多名少女,並快樂地喝她們的血,甚至把血裝滿浴缸沐浴,用來保持自己永遠的青春美麗。1610年12月30日,伯爵夫人的表兄圖爾索(Gyorgy Thurso)攻佔城堡,將伯爵夫人的共犯處死。夫人被囚禁在城堡中,直到死去。
2008年的電影《吸血女伯爵》便是以她的相關傳說與歷史背景而拍攝。另外,她更可能是小說《卡蜜拉》中吸血鬼的原型。
始祖(初代)
亞當(Adam)和夏娃(Eve)的長子-該隱(Cain)由於弒弟之罪而承受上帝的詛咒,成為被迫吮吸鮮血的永生者,他與背棄了伊甸園的莉莉絲(Lilith)相遇後,得到了莉莉絲的指引,學會了如何從鮮血中榨取強大的力量。血族將祖先該隱得到啟示的這一天劃為血啟元年。該隱是吸血鬼的源頭,是這一血脈的起點。
第二代(二晉)
在孤獨的驅使下,該隱利用動物的內臟和自己的血液創造了第二代吸血鬼,第二代被認為共存在5人。後來他們一同追尋亞當與夏娃的後代,但是卻被視為魔物而遭到了這些「兄弟」們的驅離。悲憤之下,第二代吸血鬼開始嘗試建立「黑暗的伊甸園」。他們孕育了自己的13位後代,也就是吸血鬼中最強大的第三代。在上帝發動諾亞大洪水後,作為倖存者的第三代吸血鬼聯合起來弒殺了自己的父輩,這當中確認被殺死的有伊諾克(Enoch)、希拉(Zillah)和愛拉德(Irad)三位,剩下的兩位隱姓埋名,從此下落不明。這段故事和後來關於第三代吸血鬼遭背叛後的末日預言都是吸血鬼族內的禁忌之史,再加上歷史異常遙遠,故而有關第二代吸血鬼的描述非常的少。
第三代(上古者/Antediluvian)
第二代吸血鬼的後代,吸血鬼中力量最強大的一代,他們號稱擁有可以和神並肩的能力,所以他們成為了以後數代吸血鬼的主要領導者(後世稱第三代為「血宿」)。第三代建立了彼此獨立的家族,也就是後來的「十三氏族」,每一位第三代吸血鬼都是各自家族的始祖。由於歷史遙遠,近代的後輩只能在傳說中認知這些上古者的存在。第三代掌握有現存的血族內部最高的權威,是吸血鬼的核心而又為所有血族所恐懼。十三血宿爭勇鬥狠,為了提高自己和家族的實力而大肆屠戮生靈。他們發現血族的血可使凡人永生,使血族登聖,由此揭開了吸血鬼罪惡血脈傳承的序幕。這十三血宿最終反目,連年征戰不休,並大肆散播自己的血脈(血族稱這場戰爭為千年聖戰/Jehad)。戰爭的受害者,多半是凡人。之後由上帝引發的洪水雖未取血宿性命,但卻使之身受重創,不得不轉入休眠。為了繼續聖戰,十三血宿各擁一族(第四到第六代),每一氏族皆繼承了創造者的特質,因而各不相同。出乎意料的是,氏族沉迷安逸,彼此結盟,將先祖拋之腦後。重傷未愈的十三血宿氣惱難當,其中最強大的一位丟下了末日預言:「當我們蘇醒時,大地將因我們的憤怒而燃燒,天空將永墜黑暗,你們那些叛逆者們將承受永世的血火煎熬。」 十三血宿臨睡前發誓在重臨天下之時將背叛者鏟除凈盡。
第四、五代(瑪士撒拉/Methuselah)
幾千年以前,他們以瑪土撒拉的旗號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是最早通過「初擁」獲得吸血鬼力量的人類,雖非「上古者」(第三代)生育下來的後代,但「初擁」後繼承了第三代吸血鬼的血統。傳說他們的力量已經可以接近其祖輩,第三代進入休眠後即由這些後輩繼承其權利。時至今日,還繼續在活動的瑪士撒拉已經越來越少了,據說他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進入了休眠期。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密黨(Camarilla)的核心領導層和魔黨的執政者都是瑪土撒拉中擁有強大能力的一員。由於瑪土撒拉背叛了第三代吸血鬼的「遺訓」,而成為了這些祖輩仇視的對象,因此這一輩的血族極度恐懼上古者,他們也不斷隱瞞關於上古者的種種歷史中不利於自己的部分。在瑪土撒拉的習俗中,「Antediluvian」甚至是一個禁制的字眼。
第六、七、八代(長老/Elder)
參加聖戰的那些吸血鬼中,大多數都是屬於這幾代的。由於他們的領導者有著強大感應力和魔力,所以他們通常被第三代吸血鬼和瑪士撒拉作為士卒。雖然他們中的某些人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別人手中的棋子,但是仍然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密黨中屬於這幾代的成員大都具有幾個世紀的年齡,而那些年輕的密黨成員也習慣將他們稱為長老。
第九、十代(使者/envoy)
作為這兩代的吸血鬼,生活應該是相當危險的。和上兩輩相比,由於自己的年輕,使得他們無論在能力還是在經驗上都遜色長輩們不少。而且他們也很難把握住機會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在吸血鬼社會中的地位。在他們中只有極少數的成員能夠在血族嚴密的社會等級階層中有所作為,成為上層權貴。但是對後代而言,他們的實力和威信仍然是不容置疑的。
第十一到十三代(僕人/Ancilla)
這些吸血鬼的年齡到如今一般都接近或超過百歲。在血族中盡管仍然是十分年輕的群體,但是他們已經具有相當的能力。如今大多數的吸血鬼都是來自於這幾代。是血族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一輩非常重視奉守誡律傳統,以便爭取到長老們的關注。
第十四、十五代(貴公子/Neonate)
在現代時期的深夜中,越來越多的吸血鬼出現了,他們就是十四和十五代。這些在現代誕生的血族相對於傳統意義上的吸血鬼已經有所差別了。上帝的詛咒和吸血鬼血脈的不斷淡化。使得他們不僅在個人能力上有很大的退步,而且他們中的某些居然可以在陽光下短暫行動,同時他們也能在人類社會中生活而不露出明顯的馬腳。 不過可悲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不幸者會和人類一樣有衰老而亡的過程,只不過他們衰老的速度要比凡人慢很多。
⑸ 電影黑夜傳說中的吸血鬼長老有多少歲
至少1000歲 吸血鬼第四代 第三代(上古者/Antediluvian)第二代吸血鬼的後代,吸血鬼中力量最強大的一代,他們號稱擁有可以和神並肩的能力,所以他們成為了以後數代吸血鬼的主要領導者(後世稱第三代為「血宿」)。第三代建立了彼此獨立的家族,也就是後來的「十三氏族」,每一位第三代吸血鬼都是各自家族的始祖。由於歷史遙遠,近代的後輩只能在傳說中認知這些上古者的存在。第三代掌握有現存的血族內部最高的權威,是吸血鬼的核心而又為所有血族所恐懼。十三血宿爭勇鬥狠,為了提高自己和家族的實力而大肆屠戮生靈。他們發現血族的血可使凡人永生,使血族登聖,由此揭開了吸血鬼罪惡血脈傳承的序幕。這十三血宿最終反目,連年征戰不休,並大肆散播自己的血脈(血族稱這場戰爭為千年聖戰/Jehad)。戰爭的受害者,多半是凡人。之後由上帝引發的洪水雖未取血宿性命,但卻使之身受重創,不得不轉入休眠。為了繼續聖戰,十三血宿各擁一族(第四到第六代),每一氏族皆繼承了創造者的特質,因而各不相同。出乎意料的是,氏族沉迷安逸,彼此結盟,將先祖拋之腦後。重傷未愈的十三血宿氣惱難當,其中最強大的一位丟下了末日預言:「當我覺醒之時,世間再沒有黑夜,烈日高懸,化凡人為蒸氣,化血族為松粉。神將收回的,只有一片焦土」。 十三血宿臨睡前發誓在重臨天下之時將背叛者鏟除凈盡。第四、五代(瑪土撒拉/Methuselah)幾千年以前,他們以瑪土撒拉的旗號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是最早通過「初擁」獲得吸血鬼力量的人類,雖非「上古者」(第三代)生育下來的後代,但「初擁」後繼承了第三代吸血鬼的血統。傳說他們的力量已經可以接近其祖輩,第三代進入休眠後即由這些後輩繼承其權利。時至今日,還繼續在活動的瑪士撒拉已經越來越少了,據說他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進入了休眠期。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密黨(Camarilla)的核心領導層和魔黨的執政者都是瑪土撒拉中擁有強大能力的一員。由於瑪土撒拉背叛了第三代吸血鬼的「遺訓」,而成為了這些祖輩仇視的對象,因此這一輩的血族極度恐懼上古者,他們也不斷隱瞞關於上古者的種種歷史中不利於自己的部分。在瑪土撒拉的習俗中,「Antediluvian」甚至是一個禁制的字眼。
⑹ 吸血鬼、血族
....樓主好問題,但是。
扯遠了餓。
說到這個問題先說下該隱。
網路上的標簽是這樣寫的:「該隱,亞當與妻子夏娃所生的兩個兒子之一,後來該隱因為嫉妒弟弟亞伯,而把亞伯殺害,後受上帝懲罰,成為吸血鬼。」
再說下諾亞:
諾亞,又叫「挪亞」(Noah)傳說《聖經》中的一個人物。據《聖經》記載:諾亞是拉麥的兒子。他活了950歲。這個拉麥呢,是瑪土撒拉的兒子,而這個瑪土撒拉呢,是以諾的兒子,以諾*呢..比較復雜
復雜就復雜在有兩個以諾
以諾(天主教譯哈諾客,希伯來語:חֲנוֹךְ;Tiberian:Ḥănōḵ、標准拼法:Ḥanokh,英語為Enoch)在《舊約聖經》中有兩個以諾:
其一,為亞當的長子,殺死兄弟亞伯的該隱的第一個兒子。該隱與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懷孕,生了以諾。該隱建造了一座城,就按著他兒子的名,將那城叫作以諾。(網路)
其二,塞特的後代,雅列生的兒子。根據《聖經·創世記》5章21—24節的記載:「以諾活到六十五歲,生了瑪土撒拉。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如果按照完全按照聖經的說法
3:36挪亞是拉麥的兒子,
3:37 拉麥是瑪土撒拉的兒子,瑪土撒拉是以諾的兒子,以諾是雅列的兒子,雅列是瑪勒列的兒子,瑪勒列是該南的兒子,該南是以挪士的兒子,
3:38 以挪士是塞特的兒子,塞特是亞當的兒子,亞當是神的兒子。
所以 諾亞應該是 該隱(血族祖宗)的 侄子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而不是該隱孫子的孫子
這裡面有一個關鍵問題人物我還是敘述一下的好...
瑪土撒拉,天主教稱為默突舍拉,是希伯萊語聖經中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說他在世上活了969年。根據創世記5:27寫道,「瑪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歲,就死了。」 據說他長壽的原因是因為有血族的血統所以才長壽。
瑪土撒拉,不是cain的直系,確有血族血統,是不是很復雜。而瑪土撒拉此人正好又是諾亞的爺爺,而諾亞也活了很久..僅比他爺爺少活了19年...
再扯就扯遠了...這真的...很扯,很遠。不過樓主的想法,真的給人以啟示。
最後的最後,樓主如果覺得我寫的好...給加分啊 O_O
⑺ 韓劇《秘密花園》玄彬的「金 壽限無 壽龜與仙鶴 三千甲子東方朔」的韓語讀法
김 수한무 거북이와 kin su han mu ko bu ki wa
두루미 삼천갑자 tu lu mi cam con ka ca
동방삭 치치카포 tong pang ca qi qi ka pu
사리사리센타 워리워리 ca li ca li sai ta wo li wo li
새부리깡 무드셀러 구름위 sai pu li kang mu de sar lou ku lem wei
허리케인에 담벼락 hou li kai yin ai tang piu la
서생원에 고양이 so sang wan nai ku yang yi
고양이는 바둑이 lu yang yi nen pa tu gi
바둑이는 돌돌이 pa tu gi en tu tu li
金水火木 烏龜和丹頂鶴
三清角廳 攻防山
地底家寶 薩利薩利中心
窩里窩里舍不離崗
咕嘟瑟啦 咕嚕咪
腰被卡住 圍牆
金水火木 烏龜和丹頂鶴
三清角廳 攻防山
金水火木 烏龜和丹頂鶴
三清角廳 攻防山
窩里窩里舍不離崗
窩里窩里 喔喔
金水火木
김:金 姓氏
수한무:壽限無 意指長壽
거북이와 두루미 :烏龜和丹頂鶴 長壽的代表性動物
삼천갑자 동방삭 :三千甲子東方朔 傳說中東方朔偷吃了西王母的蟠桃後,活了三千甲子年,意指長壽的任。
치치카포,사리사리센타,워리워리,새부리깡:均為傳說中活了很久的人,也可能是玩笑話來增加笑點。
무드셀러:瑪土撒拉 聖經里活到969歲的最長壽的人。
구름이 : 雲朵 指處於最高處
허리케인:颶風 指呼風喚雨
담벼락:圍牆 可以抵擋颶風,意指堅固
서생원:鼠生員 將老鼠比喻成人 能夠在牆上挖洞,摧毀牆面
고양이:貓 老鼠的天敵
바둑이:狗 貓的天敵
돌돌이:狗的名字
⑻ 瑪土撒拉死了之後多久有洪水
一死就有。因為「瑪土撒拉」在原文的意思是:他一死就會成就。瑪土撒拉一共活了969歲,是上帝降低人類壽命前活得最久的人,有些學者推測是上帝對人的耐心使得瑪土撒拉活了那麼久。在瑪土撒拉死後的那天,天開始下雨,海水開始高漲,洪水便爆發了。來自電影《瑪土撒拉》。
⑼ 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的角色介紹
詹姆斯·T·寇克
英文名 James T. Kirk 演 員 威廉·夏特納 性 別 男 種 族 人類 軍 銜 上校 少將(電影版,後被「降」回上校) 身 份 高級軍官 身份編號 SC937-0176CEC 履 歷 聯邦星艦共和國號船員 聯邦星艦法拉格特號戰術官 聯邦星艦企業號艦長 星際艦隊總部行動總指揮官(星際迷航1) 星際學院高級教官(星際迷航2) 聯邦星艦企業號艦長(星際迷航3) 賞金號艦長(星際迷航4) 聯邦星艦企業號-A艦長(星際迷航5、6) 斯波克 英文名 Spock 演 員 倫納德·尼莫伊 性 別 男 種 族 人類-瓦肯人混血 軍 銜 中校 上校(電影版) 身 份 高級軍官 身份編號 S 179-276 SP 履歷 聯邦星艦企業號科學官 聯邦星艦企業號大副兼科學官 聯邦星艦企業號科學官(星際迷航1) 聯邦星艦企業號艦長(星際迷航2) 賞金號大副兼科學官(星際迷航4) 聯邦星艦企業號-A大副兼科學官(星際迷航5、6) 星際聯邦大使(星際迷航:下一代) 星際聯邦駐羅慕倫星大使(星際迷航11) 倫納德·麥考伊 英文名 Leonard McCoy 演 員 德福雷斯特·凱利 性 別 男 軍 銜 少校 中校(星際迷航1-7)少將(星際迷航:下一代)身 份 高級軍官 履 歷 聯邦星艦企業號醫療官 星際學院高級教官(星際迷航2、3)賞金號醫療官(星際迷航4)聯邦星艦企業號-A醫療官(星際迷航5、6) 蒙哥馬利·斯考特
英文名 Montgomery Scott 演 員 詹姆斯·杜漢 性 別 男 軍 銜 少校 中校(星際迷航1、2) 上校(星際迷航3-7、星際迷航:下一代) 身 份 高級軍官 身份編號 SE 19754 T 履 歷 聯邦星艦企業號輪機長 聯邦星艦精進號輪機長 聯邦星艦企業號輪機長 賞金號輪機長(星際迷航4) 聯邦星艦企業號-A輪機長(星際迷航5、6) 《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的船員。(左起)蒙哥馬利·史考特、史波克、詹姆斯·寇克、倫納德·麥考伊、烏乎拉、帕夫·契可夫。光·蘇魯不在這張照片中。
蘇魯和烏蘇拉在電視劇里只有姓沒有名,在紀錄片《威廉·夏特納的星際迷航回憶》(William Shatner's Trek Memories)里,尼切爾·尼科爾斯(Nichelle Nichols)在專訪中提到,她和羅登貝瑞在一起絞盡腦汁讓角色背景更為完整時,同意烏胡拉的名字應該叫做「妮歐塔」(Nyota),這在斯瓦希里語中是「星星」的意思。蘇魯的名字「光」,記載於官方正式資料中,並在《未來之城》中首次使用。
相對地較為年輕、一頭亂發的俄籍領航員切科夫是在第2季加入的。根據一個普遍為人所知的傳說指出,這是回應一篇俄文報紙「真理報」的憤慨社論。這篇社論指出,蘇聯是第一個將人送入太空的。然而,沒有直接的證據說這是真的。官方文件說加入這個角色是為了更吸引青少年的市場,特別是女性的部分。 護士克里斯蒂娜·查普爾(Christine Chapel,由瑪婕爾·巴雷特(Majel Barrett)飾演)。巴雷特同時也是《原初系列》和《下一代》里的電腦播報聲。她在1969年嫁給羅登貝瑞。
珍妮絲·蘭德(Janice Rand,由葛瑞絲·李·惠特妮(Grace Lee Whitney)飾演)
傳送器操作員凱爾(Kyle,由約翰·溫斯頓(John Winston)飾演)
加洛威上尉(Lt. Galloway,由戴維·羅斯(David L. Ross)飾演),也是唯一一位在劇中死掉的常態角色。
萊斯里(Leslie,由艾迪·派斯基(Eddie Paskey)飾演) 克里斯多夫·派克(Christopher Pike,由傑佛瑞·杭特(Jeffrey Hunter)飾演)
大副(Number One,由瑪婕爾·巴雷特(Majel Barrett)飾演)
斯波克(Spock,由倫納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飾演)
喬西·泰勒(José Tyler,由彼得·杜瑞亞(Peter Duryea)飾演)
文書士柯爾特(Yeoman Colt,由勞瑞·高德溫(Laurel Goodwin)飾演)
菲利普·波伊斯(Phillip Boyce,由約翰·霍伊特(John Hoyt)飾演) 蓋瑞·米契爾少校(Gary Mitchell,由蓋瑞·洛克伍德(Gary Lockwood)飾演)
Dr. Elizabeth Dehner(由Sally Kellerman飾演)
Balok(配音)/ Metron(配音)/ Nomad(配音)/ Tharn(由Vic Perrin飾演)
哈寇特·芬頓·穆德(Harcourt Fenton Mudd,由羅傑·卡默(Roger C. Carmel)飾演)
羅慕倫指揮官/沙瑞克(Sarek,由馬克·李納德(Mark Lenard)飾演)
Ruk / Balok's Double(配音)(由Ted Cassidy飾演)
Andrea(由Sherry Jackson飾演)
Dr. Tristan Adams(由James Gregory飾演)
Simon Van Gelder / Ron Tracy艦長(由Morgan Woodward飾演)
Miri(由Kim Darby飾演)
Samuel T. Cogley(由Elisha Cook Jr.飾演)
Trelane / Koloth艦長(由William Campbell飾演)
Mea 3 / Philana / Trelane的媽媽(由Barbara Babcock飾演)
Khan Noonien Singh(由Ricardo Montalban飾演)
Leila Kalomi(由Jill Ireland飾演)
Edith Keeler(由Joan Collins飾演)
Guardian of Forever / Imperial Announcer / Nazi Spokesman / Yarnek(由Bartell LaRue飾演)
Zefram Cochrane(由Glenn Corbett飾演)
Nancy Hedford(由Elinor Donahue飾演)
Eleen(由Julie Newmar飾演)
Kras(由Tige Andrews飾演)
Carolyn Palamas上尉(由Leslie Parrish飾演)
T'Pau(由Celia Lovsky飾演)
Commodore Decker(由William Windom飾演)
Akuta(由Keith Andes飾演)
Child of Vaal(由David Soul飾演)
Septimus / Atoz(由Ian Wolfe飾演)
Amanda Grayson(由Jane Wyatt飾演)
Jojo Krako(由Vic Tayback飾演)
Rojan(由Warren Stevens飾演)
Dr. Ann Mulhall / Miranda Jones(由黛安娜·穆德(Diana Muldaur)飾演)
Dr. Richard Daystrom(由William Marshall飾演)
Roberta Lincoln(由Teri Garr飾演)
Elaan(由France Nuyen飾演)
Commodore Mendez / The Keeper(配音)(由Malachi Throne飾演)
Miramanee(由Sabrina Scharf飾演)
Salish(由Rudy Solari飾演)
Gorgon,the Friendly Angel(由Melvin Belli飾演)
Gem(由Kathryn Hays飾演)
Losira(由Lee Meriwether飾演)
Bele(由Frank Gorshin飾演)
Donald Cory(由Keye Luke飾演)
Marta(由Yvonne Craig飾演)
Anka(由Fred Williamson飾演)
Adam(由Charles Napier飾演)
Flint / 瑪土撒拉/達芬奇/布拉姆斯(由James Daly飾演)
Rayna Kapec(由Louise Sorel飾演)
Zarabeth(由Mariette Hartley飾演)
Kara(由Marj Dusay飾演)
此外,電視劇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是常常有新進人員(通常是穿著紅制服的安全人員)在介紹過後不久就在任務當中被殺或是受傷。這些角色出現得太普遍了,所以就產生一個專有名詞——「紅衣人」,這些跑龍套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醒主角們有危險情況發生。
⑽ 求一部關於一生能活多久的影片
130歲 印度發現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論壇)
大洋網訊 據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裡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至少130歲高齡了。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那麼她將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中國婦女還大14歲。
昌迪加爾市律師迪內希·庫馬爾日前對媒體說,盡管黛維沒有出生證明,但從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130歲了。他說,黛維25歲時生下大女兒,大女兒20歲結婚,28歲生下兒子凱沙夫·拉姆,而現在拉姆已經80歲了。
庫馬爾說,他三個月前開始調查黛維的家史,有兩個很重要的證據可以證明她的年齡。首先,她的一個孫子已經80歲了。其次,她的一個健在的兒子已經102歲了。
黛維現在的身體依然很結實,她現在還能自己上山撿柴火。她說,自己每天喝兩杯牛奶,吃一個小米麵包,一輩子只去過兩次醫院。(新華社)
沒有人能夠永生。即使我們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訣而不會衰老,也會因為傳染病、兇殺、事故等種種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為每年0.05%。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能終身永葆青春,每年也會有0.05%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100歲,50%的人能活到1000歲。
但是反過來看,衰老無疑是導致我們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們沒有人能活到1000歲,而只有極少數非常幸運的人能活到100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絕唱,可以轉化為一個千古難題:人究竟能活到多老?這個問題,又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人類最長壽命是多少?人類平均壽命是多少?每個人的預期壽命又是多少?
盡管一直有人試圖推算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長壽命,這些推算,不管是出於迷信還是號稱根據科學,都站不住腳。事實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存在一個可以活到但又必死無疑的年齡上限。自然選擇不可能進化出這樣的「設計」。雖然每個人都終將會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個使生命「機器」逐漸磨損的過程,並不存在一個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們可以確定地說,沒有人能活到千歲、萬歲,但是無法確知多少歲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個比方,就像汽車廠推出了一款新車,我們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終將會報廢,我們也可以根據當初的設計估計其使用壽命,但是除非我們特地設計了一種裝置讓它在達到該使用壽命時自動報廢,否則在過了使用壽命後,肯定還會有一些車可以繼續使用。我們無法推知它們的最長使用壽命是多少,唯一的辦法是調查所有這款車的使用壽命,找到某一輛壽命最長的,就把它當做這款車的已知最長壽命。人的最長壽命也是如此。我們無法從理論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來壽命最長者,做為人類的已知最長壽命。
誰是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呢?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中國壽星的象徵彭祖。據說他生於夏代,到商末時已800歲。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正式的歷史記載,也即所謂「正史」或24史,要可靠一些。明朝謝肇浙在《五雜組》一書中曾做過統計:「人壽不過百歲,數之終也,故過百二十不死,謂之失歸之妖。然漢竇公,年一百八十。晉趙逸,二百歲。元魏羅結,一百七歲,總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陽李元爽,年百三十六歲。鍾離人顧思遠,年一百十二歲,食兼於人,頭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歲,不復食谷,惟飲曾孫婦乳。荊州上津縣人張元始,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不異。范明友鮮卑奴,二百五十歲。……此皆正史所載。」其中「洛陽李元爽」,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九老圖詩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陽,74歲時與八位年紀比他大的老人組織了一個「九老會」,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時年136歲。按照這些記載,活過120歲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歲。
國外也有類似的傳說和記載。猶太《聖經·創世記》聲稱在大洪水之前,人類的壽命都長得不可思議,長壽冠軍是瑪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歲。這當然也是無稽之談。有趣的是,和《五雜組》一樣,《創世記》也讓上帝把後人的最高壽命定為一百二十歲(「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不過西方歷史上,也有活過這個神定年限的記載。最著名的是英國老壽星托馬斯·帕爾(Thomas Parr)。此老是什羅郡的農民,其教區紀事錄記載他於1483年受洗。法律文件記載他於1518年繼承了其父的遺產(一個小農庄)。結婚紀錄稱他於1563年首次結婚,時年80,後生下一子一女,均夭折。在他100歲時,由於對妻子不忠並生下一個私生子,他在教堂穿白衣服贖罪。在結發妻子死後10年,他於1605年第二次結婚,時年122歲。1635年,阿倫頓爾伯爵在視察什羅郡時,聽說了帕爾的事跡,便將他帶到倫敦晉見國王查爾斯一世。此時帕爾已失明20年,但以其機智頗得國王的歡心,受到良好的款待,並為其畫像。不幸幾個星期後,在享用宮廷大宴時,當場死亡。血液循環的發現者、御醫哈維解剖了其屍體,將其死因歸咎為「因不習慣豪華飲食引起的急性消化不良」。查爾斯一世下令將帕爾葬在只用於埋葬國王和偉人的威斯特敏士特教堂,墳墓至今猶存,墓誌銘稱他「活了十個王朝,……享年152歲,於1635年11月15日葬於此。」
但是這些歷史記載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其准確可靠。在尊重老人的傳統社會,人們有意無意地傾向於誇大自己的年齡,因此對他們的說法,值得懷疑。例如對帕爾而言,我們知道其准確的死亡年份,甚至他的死亡鑒定書至今也保留著,但是卻沒有可靠的資料證明他的確生於1483年。最可靠的出生紀錄是出生證書,而這是在近代才出現的。我們可以確認的、有確鑿的文件證明的、有史以來的長壽冠軍是一位法國女人詹妮·路易·卡門(Jeanne Louise Calment)。她的出生證書表明她出生於1875年2月21日。她送走了她的丈夫(死於1942年),他們的獨生女(死於1934年)和獨生孫子(死於1963年)。在1965年,一位律師和她簽署了一項協議,每個月給她500美元生活費,以便在她死後繼承她居住的公寓。這位律師當時才47歲,而她已90歲,這筆買賣對律師來說看來很合算。不幸的是,30年後,這位律師在支付了184000美元、超過了該公寓市場價的一倍後,以77歲高齡去世,卻還沒能將該公寓收為己有,因為卡門夫人還活得好好的,而根據協議,律師家屬必須繼續每月支付卡門夫人生活費。在85歲的時候,卡門夫人開始學擊劍。100歲的時候,她還在騎自行車。110歲時才搬進養老院。121歲生日時,她發行了一張名為「時間主婦」的唱片,內容為在音樂背景下回憶往事。這時她已雙目失明,耳朵差不多聾了,也離不開輪椅,但仍然精神飽滿、智力正常。1997年8月4日,她在養老院去世,享年122歲164天。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人泉重千代,於1864年6月29日出生於鹿兒島縣德之島的伊仙町,卒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他一直工作到105歲。
卡門夫人去世後,生於1887年1月21日的美國密歇根州的毛德·菲里斯-路斯(Maude Ferris-Luse)夫人成了長壽冠軍。她在2002年3月18日去世後,長壽冠軍的稱號轉授給日本鹿兒島市女性北鄉門真,1887年9月16日也出生在伊仙町。健在的男性最長壽者是居住在日本福岡縣小郡市的中願寺雄吉,出生於1889年3月23日。能夠活到114歲以上的人極少,據估計每21億人中才出現一個。沒人知道這些人的壽命是否能超過卡門夫人。我們現在只能把人類最長壽命定為122歲。但是這個紀錄在將來肯定會被突破,特別是隨著人口膨脹,參與長壽賽跑的人數增多,而且隨著醫療、營養條件的改善,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以活到其天然年壽,那麼出現破紀錄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沒有人能夠知道任意一個人的壽命能有多長。但是我們可以用統計學的方法預測某個人群的平均壽命,這叫做人均預期壽命。如果我們要知道某個人群的預期壽命,最直接的也最准確的辦法是在他們全部死亡後,計算其平均壽命。但是這種做法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要等待一個世紀以上才能做統計。在實際上,人口學家採用的是一種間接的、較不準確然而要簡單得多的統計辦法。多年以來,許多國家的政府都統計每年出生和死亡人數,以及死者的年齡。人口普查也統計在每個年齡還健在的人數。這些信息綜合在一起,使得人口學家可以計算每個年齡的人的死亡危險性和活到下一年的概率。這一生存概率組成了一張「生命表」,顯示對任一年齡的人群的預期壽命的估計。這種估計被稱為「周期性預期壽命」,它會根據每一年的統計結果而有所變動。2001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1.8歲,而1981年為67.77歲,20年間增加了4歲。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據聯合國人口處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00年修訂版》,目前發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5歲,而發展中國家則為63歲。這表明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已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個別地區已超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例如根據上海市統計局人口與就業統計處的統計,2000年上海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8.77歲,其中男性為76.71歲,女性為80.81歲。
不同年齡的人的預期壽命就組成了一張「生命表」。生命表一般將男性和女性分開,並包括三欄:平均余命年數、平均余命天數和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的生命表,在2000年出生的男嬰和女嬰,他們的平均余命——也就是從2000年到死亡的平均壽命——分別是73.5年(26000天)和79.6年(29000天)。如果你在2000年是一位35歲的美國男性,這張表表明平均來說你還有14902天(40.8年)可活。注意平均余命是平均值,也就是說,對35歲男性而言,約有一半的存活天數將超過14902天,另一半則活不到這么多天。這張表還告訴你活到36歲的可能性是99.8%。
仔細觀察生命表中活到下一個生日的概率,可以發現各個年齡段的概率不同,少年兒童的概率最高,在60歲以前這個概率都保持在99%左右,之後開始逐步下降,90歲後急劇下降。對110歲的老人,能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還不到一半。這個概率,反映了各個年齡段的人的死亡率的差異。最早發現這個規律的是19世紀一位名叫本傑明·貢培茲(Benjamin Gompertz)的英國保險統計師。1825年,貢培茲在為英國一家保險公司工作時,試圖找到一個估計各年齡段的死亡率的簡捷辦法,這對人壽保險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收集、統計了他所在地區的死亡率後,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嬰兒有較高的死亡率,隨後每年都下降,直到10-15歲青春期時死亡率達到最低點。青春期之後,死亡率急劇增加,大約每10年翻一番(也就是25歲死亡的可能性是15歲的一倍,35歲是25歲的一倍,依此類推),這個趨勢一直持續到80歲。貢培茲接下來調查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英國、法國和瑞典的死亡率,都發現了同一模式。於是他認為他發現了一個自然規律——「死亡率定律」。後來的研究者發現,這個定律也適用於其他動物:在性成熟時期,動物的死亡率達到了最低點,之後開始成指數增長。貢培茲定律的背後有其生物學原因。自然選擇是通過生殖起作用的,如果體內有害的因素(例如致病基因)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