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拜倫的名著《唐璜》有改編成電影嗎
好像沒有,電影唐璜是新的版本,好像不是原著改編的,是發生在現代的,拜倫的唐璜好像只有歌劇。
B. 著名的歌劇有哪些介紹一下好嗎。
1弄臣
三幕歌劇。根據法國維克多.雨果的劇本《逍遙王》改編,由偉大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Giuse
ppe Verdi 1813-1901)作曲,義大利弗蘭切斯科·瑪利亞·皮亞維作詞,1851年3 月11日首演於威尼斯鳳凰劇院。
劇情
劇情大意為貌丑背駝的主人公利哥萊托,在孟圖阿公爵的宮廷中當一名弄臣。公爵年青貌美,專以玩弄女性為樂,引起眾多朝臣的不滿。利哥萊托對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諷,得罪了許多人,終致失女之禍;自己的愛女竟對虛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願為愛情而替公爵一死。
點評
作曲家成功地塑造了三個不同性格角色的音樂形象。
2茶花女
簡介
三幕歌劇,根據法國小仲馬的劇本《茶花女》改編,威爾第作曲,皮亞維作詞,1853年3月6日首演於威尼斯鳳凰劇院。
劇情
劇情描述了名妓薇奧萊塔為青年阿爾弗萊德真摯的愛情所感動,毅然拋棄紙醉金迷的生活。但是,阿爾弗萊德的父親喬治歐激烈反對。為了顧全阿爾弗萊德的家庭和幸福,薇奧萊塔決心犧牲自己的愛情,重返風月場。阿爾弗萊德誤以為她變了心而當眾羞辱她,患有肺病的薇奧萊塔終於承受不了這一致命的打擊而卧床不起。不久,喬治歐良心發現,把全部真情對兒子言明。當阿爾弗萊德回到薇奧萊塔身邊時,她已經奄奄一息,疾病和不公正的社會奪去了她的愛情和生命。
點評
音樂以細微的心理描寫、誠摯優美的歌詞和感人肺腑的悲劇力量,集中體現了威爾第歌劇創作中期的基本特點。
3卡門
簡介
四幕歌劇。根據法國普羅斯貝爾·梅里美的同名小說改編,法國著名作曲家喬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作曲,法國亨利·梅拉克和呂多維克·阿萊維作詞。1875年3月3日首演於巴黎喜歌劇院。
劇情
劇情描述了漂亮而性格堅強的吉卜賽姑娘卡門愛上了軍曹霍塞並使其陷入情網,霍塞因此舍棄了原來的情人並離開軍隊加入卡門所在的走私販行列。但這時卡門又愛上了鬥牛士埃斯卡米里奧。於是,霍塞與卡門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後,倔強的卡門斷然拒絕了霍塞的愛情,終於死在霍塞的劍下。
點評
這是一部以合唱見長的歌劇,是近百年來各國上演最多的經典歌劇作品之一。
4奧賽羅
簡介
四幕歌劇。根據英國威廉·莎士比亞的同名戲劇改編,威爾第作曲,義大利阿里戈·博伊托作詞,1887年2月 首演於米蘭。
劇情
劇情大意為:陰險的旗官亞戈因對奧賽羅懷恨在心,挑起了奧賽羅和副將卡西奧的矛盾,又製造種種假象,誘使生性多疑的奧賽羅認為妻子苔絲德蒙娜與卡西奧之間存在「姦情」而喪失了理性,掐死了無辜的苔絲德蒙娜。當他了解真相後,追悔莫及,在愛妻身邊拔刀自刎。
點評
《奧賽羅》集中體現了威爾第幾十年歌劇創作的經驗,吸取了瓦格納「樂劇」的某些創作手法,更加註意發揮樂隊的表現功能,使音樂語言與劇詩結合緊密,從而加強了歌唱的戲劇性。旋律刻劃也更為深刻而富於情感。
5藝術家的生涯
簡介
亦稱《波西米亞人》、《綉花女》。四幕歌劇。根據法國亨利·謬爾傑的小說《窮藝術家的生活情景》改編,由義大利賈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作曲,義大利朱塞佩·賈科薩、路易基·伊利卡作詞,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揮首演於義大利圖林。
劇情
劇情大意為:生活貧困的窮詩人魯道爾夫巧遇綉花女咪咪,一見鍾情。後來,兩人的愛情瀕於破裂。咪咪生了嚴重的肺病,和魯道爾夫見最後一面時,又重新和好,並計劃著將來的一切。咪咪終於病重死去,魯道爾夫悲痛欲絕。
點評
這部歌劇的音樂新穎而富有魅力,經受了時間的反復考驗,至今仍然百看不厭,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歌劇。世界歌王帕瓦羅蒂和義大利熱那亞歌劇團於1986年訪華演出中上演了這個劇目,受到我國觀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
6托斯卡
簡介
三幕歌劇。根據法國維多利安·薩爾杜的劇本改編,由普契尼作曲,伊利卡和賈科薩作詞,科斯坦齊1900年1月14日首演於羅馬科斯坦齊劇院。
劇情
劇情大意是警察總監以處死馬里奧脅迫托斯卡委身於他,歌劇女演員托斯卡為救戀人、羅馬畫家馬里奧·卡伐拉多西,假意應允。騙到警察總監簽發的離境通行證後,托斯卡刺死了警察總監,但她亦被警察總監「假處死」的花招所騙,馬里奧被真的處決了。托斯卡因刺死總監之事暴露,最終跳牆自殺。
點評
劇中的音樂感情強烈、粗獷,許多戲劇性場面的音樂效果極為強烈,從而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有力手段。
7蝴蝶夫人
簡介
二幕歌劇。根據美國約翰·朗的小說和大衛·貝拉斯科的話劇改編,由普契尼作曲,義大利伊利卡和賈科薩作詞,1904年2月17日首演於米蘭的拉.斯卡拉劇院。
劇情
劇情大意為:天真活潑的日本姑娘巧巧桑,人稱「蝴蝶姑娘」,委身於美國海軍上尉平克爾頓。婚後不久,平克爾頓回國,三年之間杳無音信。原來,平克爾頓已另有新娶,置蝴蝶夫人於腦後。當他偕美國夫人重登長崎,苦苦等候三年的蝴蝶夫人悲憤交加,在交出了伶俐的兒子後,刎劍自盡。
點評
這部歌劇抒情性風格極為強烈,音樂優美感人,成功地塑造了蝴蝶夫人純潔、溫柔、深情忠貞的動人形象。
8浮士德
簡介
浮士德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
點評
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構思宏偉,內容復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像、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揉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庄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9鄉村騎士
簡介
獨幕歌劇,由塔爾焦尼·托澤蒂(G.Targion-Tozzeti)和梅納希(Guido Menasci),根據韋爾加(G.Verga)原著的短篇小說合作改編,由馬斯卡尼(P.Mascagni)譜曲,1890年5月20日在羅馬孔斯坦齊歌劇院(Constanzi Theatre)首次公演。
點評
本劇是馬斯卡尼一舉成名的傑作,在當時,義大利米蘭藝術學院懸賞徵求獨幕歌劇,馬斯卡尼得知這消息,在短短8天之內便完成這出歌劇。而果然得到錦標,大受觀眾的熱烈歡迎,連義大利的皇帝也賞了榮譽冠冕,是歌劇作家中少有的榮耀。
10圖蘭朵
芭蕾舞劇《圖蘭朵》改編自同名歌劇,在80多部世界性的歌劇中,普契尼的《圖蘭朵》是唯一一部中國題材的作品,多年來以其深邃的思想內容和高超的藝術水平歷演不衰,"今夜無人入睡"更是廣為傳唱,成為歌劇選曲中的"流行歌曲"。
11阿依達
四幕七景歌劇,是一個以埃及法老時代為背景的古老傳奇故事。阿依達講述了忠誠與背叛,愛情與戰爭的人類永恆主題,一百多年來在世界歌劇舞台上常演不衰,是舉世公認的十大經典歌劇之一,並曾先後在埃及、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希臘、瑞士、中國上海等地以露天景觀歌劇的形式九次上演, 引起了轟動。北京這場演出作為《阿依達》在世界上第十次以露天形式演出的景觀歌劇,將成為此次國際戲劇演出季的經典之作,並將創造新的世界之最。
12費加羅的婚禮
四幕喜歌劇,根據法國喜劇作家博馬舍的同名喜劇改編,奧地利作曲家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作曲,義大利洛倫佐·達·龐特作詞。1786年5月1日首演於維也納。
劇情
劇中描述了17世紀,塞維勒貴族阿爾馬維瓦伯爵的僕人費加羅准備和羅西娜伯爵夫人的女僕蘇姍娜結婚時所發生的故事。伯爵曾宣布放棄貴族在農奴結婚時對新娘的初夜權,卻企圖在蘇姍娜身上恢復這個可恥的權利,於是引起了一場劇烈的斗爭。終於,費加羅和蘇姍娜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懲罰了伯爵的好色行徑,兩人幸福地結為伴侶。
點評
歌劇反映了當時法國第三等級的思想、願望和利益。劇中費加羅的勝利,意味著法國人民群眾反封建斗爭的勝利。
13魔笛
兩幕歌劇。是莫扎特創作的最後一個歌劇。德國埃馬努埃爾·席坎內德爾作詞,1791年9月30日首演於維也納。
劇情
劇情描述了埃及王子埃米諾為了尋找夜女王的女兒帕米娜,隨身攜帶夜女王所贈的一支魔笛。在象徵光明的薩拉斯特羅的幫助下,經受了種種考驗和曲折,終於趕走了代表黑暗和邪惡勢力的夜女王和摩爾人,和帕米娜幸福地結合,巴巴給諾也找到了自己稱心如意的情人巴巴給娜。
點評
這出歌劇是用德國民族歌劇「歌唱劇」(Sing Piecl)的形式譜寫而成的,由說白和帶編號的樂曲組成,戲劇動作在說白中進行。樂曲通俗、質朴,帶有濃厚的德國民族色彩,對於德國人來說,《魔笛》具有特殊的魅力。劇中光輝的合唱曲保持了德國男聲合唱的傳統;劇中的歌曲是真正德國風格的歌謠;劇中的抒情樂曲感情真摯,完全擺脫了當時義大利歌劇膚淺、浮華的風格。
14塞維利亞理發師
二幕喜歌劇。根據法國博馬舍的同名喜劇改編,由義大利著名作曲家焦阿基諾·安東尼奧·羅西尼(Gioa 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作曲,切薩雷·斯特比尼作詞,1816年2月20日首演於羅馬阿金蒂納劇院。
劇情
劇情描述了17世紀發生在西班牙塞維利亞的一則故事。伯爵阿爾馬維瓦與富有而美麗的少女羅西娜相愛,但羅西娜的監護人、貪婪而狡猾的醫生巴爾托羅也在打羅西娜的主意,音樂教師巴西利奧為他出謀劃策。在機敏幽默而又正直的理發師費加羅的巧妙安排下,伯爵和羅西娜沖破了巴爾托羅的阻撓和防範,終成眷屬。
點評
作曲家吸取了德國和法國喜劇中誇張幽默的手法,結合義大利歌劇注重旋律和歌唱技巧的特點,使明快華美而獨特的音樂喜劇風格,在該歌劇的許多著名的詠嘆調、演唱曲、浪漫曲和重唱曲中得到充分地體現
C. 拜倫詩選和唐璜那本更好
有可能會有重復的,詩選里可能會選一些唐璜里精彩的片段。
如果你看拜倫的詩主要是出於個人興趣愛好的話,建議你買詩選,因為詩選里選的基本上是拜倫著名的詩作,而唐璜一來太大部頭,你不一定有興趣看得下去;再者也不是篇篇經典。而詩選都是一首首獨立的小詩,興致來時,偶爾一翻,美不可言。所以推薦你買詩選。
而且特別推薦你買穆旦的譯本,詩人對詩的翻譯總是好一些的。
最好是中英雙譯本,雖然很難找到⊙﹏⊙b
PS:我個人瘋狂的喜愛拜倫爵士!
D. 誰指揮的哪些莫扎特的作品最好
我個人推薦伯姆的版本,伯姆素有「莫扎特專家」之稱,也是和卡拉揚同時代唯一可以和卡拉揚媲美的指揮家,在莫扎特作品的演奏上伯姆比卡拉揚更勝一籌。西面是伯姆的資料:
伯姆(Karl Böhm 卡爾·伯姆,1894-1981)為奧地利指揮家。生於格拉茨,從小學習鋼琴,先在格拉茨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後又去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1916年起從事指揮。1918年任格拉茨歌劇院指揮,此後在慕尼黑(1921)、達姆施塔特(1927)、漢堡(1931)、德累斯頓(1934)、維也納(1943、1954)等地的歌劇院任指揮。1952-1955年任維也納歌劇院音樂總指導,1970年被推薦為維也納愛樂樂團「終身名譽指揮」。伯姆是薩爾茨堡音樂節的顯要人物,久已被認為是指揮莫扎特和施特勞斯作品的世界名指揮之一。1964年被奧地利政府授予「奧地利音樂總指導」的最高稱號。
伯姆的指揮繼承了歐洲古典音樂的傳統,質朴嚴謹,強調忠實於作品內容和意境,尤其是在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時,他那宏大的氣魄和樸素的音樂語言風格達到了頂點。他曾指揮不少著名樂團錄制了許多著名作品,僅舉數例如下:
莫扎特:第38交響曲,柏林愛樂樂團,DG138112-2(《唱片藝術》:最佳名曲);
莫扎特:第27號鋼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Decca 433898-2(《唱片藝術》:最佳名
曲);
莫扎特:雙鋼琴協奏曲,吉列爾斯父女鋼琴,英國愛樂樂團,DG 2530 456《企鵝唱片指
南》:三星帶花名片);
莫扎特:第7號夜曲,維也納愛樂樂團,Decca 417630-2(《唱片藝術》:最佳名曲);
莫扎特:第9號夜曲,Decca 417632-2(《唱片藝術》:最佳名曲);
莫扎特:第10號小夜曲,柏林愛樂管弦合奏團,DG 2530 136(《唱片藝術》:最佳名曲);
莫扎特:魔笛(全劇),柏林愛樂樂團、合唱團,DG 419315-2(《唱片藝術》:最佳名曲);
莫扎特:女人心(全劇),英國愛樂樂團,EMI CMS 7693302(《唱片藝術》:最佳名曲,《企鵝唱片指南》:三星帶花名片)
E. 《唐璜》簡介
1、《唐璜》是由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首次執導的一部喜劇愛情電影。影片由約瑟夫·高登-萊維特、斯嘉麗·約翰遜、朱麗安·摩爾、羅伯·布朗、格倫妮·海德利、布麗·拉爾森、托尼·丹扎等聯袂出演。
當唐遇到了由斯嘉麗·約翰遜飾演的美麗女子芭芭拉·舒格曼時,二人擦出愛情的火花,而後者是一位深受好萊塢浪漫電影熏陶,懷揣公主夢、愛幻想的女孩。二人相戀卻充滿摩擦,唐要與性癮作斗爭改掉看情色片的習慣,芭芭拉要努力嘗試讓充滿幻想的生活接上地氣。
2、《唐璜》是1665年,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創作的五幕散文劇,揭露了貴族的腐朽墮落,橫行霸道。莫里哀改造來自西班牙關於唐璜的傳說,並經多次變換,將神奇性與現實性結合,既描寫農民,也描寫幽靈和石像,悲喜混雜。
莫里哀的《唐璜》於1665年2月15日首演巴黎皇家宮廷,用五幕戲共三十九場戲展現了豐富的情節和極為矛盾的戲劇沖突。
(5)電影唐璜哪個版本最好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唐璜(Don Jon)
「當代唐璜」,每日沉迷於色情片不能自拔,產生了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但他並不意志消沉,而是一直充滿正能量,仍然與父母、哥們保持良好的關系。
2、芭芭拉(Barbara)
芭芭拉廝混夜店、風情萬種的豐乳肥臀妹,外表拜金豪放,內里卻傳統的不得了,要求另一半浪漫體貼有事業心,並在見遍雙方家人朋友之後才能上壘,此外還特別熱衷千篇一律的無腦愛情片。
3、艾斯特(Esther)
一位試圖改變這個「現代唐璜」個性的良師益友,精神上,賦予小囧戒斷黃片的動力,肉體上,令他體會通體升騰的銷魂感受,達成靈肉享樂的高度合一,成功搞定了「一天十一次男」。
F. 《唐璜》好看嗎介紹一下。
我覺得一般。情節是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裡面有不少詩意美麗的句子,但是劇情推進很慢,因為裡面同時夾雜了大量的作者的議論,這些議論雖然不乏雋永機智的話,但有時也未免顯得冗長羅嗦,使得急於往下看的讀者有點不耐煩。歌德曾說拜倫的作品是「被扣壓的議會的發言」,實在太恰當了!還有這是部未完成的作品,所以如果你想看有結局的故事大概就不適合了。
G. 推薦10部震撼電影 不希望復制來得 自己寫片名和感受
1. 《頭師傅一體》(My Boss My Hero) 2002 韓國喜劇 約2006年3月有感人之處 6分
2. 《搭錯車》(Papa,Can You Hear Me Sing?)1983 港片 約2006年5月
酒甘淌賣無 是其主題曲
十年前看了的話也許會感動
現在看來影片過於煽情 6.5分
3. 《王的男人》(King and the Clown) 2005 韓國文藝 2006年7月29日
涉及同性戀的內容,但片中女性化男主演李俊基並不另人反感
做女人應該更合適
相當不錯的片子 8.5分
4. 《天堂失格》(Scrap Heaven) 日本文藝 約2006年4月
看這部片子只是喜歡 栗山千明 Chiaki Kuriyama 這個演員
這部片子本身是垃圾 3分
5.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1939 美國文藝,愛情片 約2006年5月
我當時看的是數碼修復國語配音彩色版
影片無論是演員的表演,場面,配樂都堪稱經典相當不錯,稱的上是一部史詩愛情片 9分
6. 《天氣預報員》(The Weather Man) 2005 美國文藝片 約2006年3月
為了尼古拉斯凱奇才看的
居然也完完整整的看下來了,影片整體上給人一種較陰冷的感覺,
但畫面很乾凈,但劇情發展也能讓我看下去,不錯的片子 6.5分
7. 《斷臂山》(Brokeback Mountain) 2006 約2006年5月
李安導演的同性戀題材的片子,對這類片子不能說是反感,只是不喜歡而已
男主演之一(演過後天的)演技不怎麼樣 7分
8. 《亂世老少》(Where eskimos live) 2003 美國文藝片 約2006年4月
真實反映戰亂地區的兒童生活的片子 6.5分
9.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美國文藝片 約2005年8月 10分
至今看過的最好的影片之一
當看到安迪在那個大雨夜爬過下水道終於回到自由的世界時
感覺心裡有塊東西斷掉了,然後我哭了
引用評論:「影片自始至終都給人以希望」
好看的電影不少,但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偉大的電影
10. 《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 1998 文藝片 約2005年12月
朱塞佩•托納托雷(Giuseppe Tornatore)導演的電影之一,我最欣賞的
導演之一
1900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選擇被遺忘 8.5分
11. 《天堂電影院/星光伴我心/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8 文藝片
約2006年4月
也是朱塞佩•托納托雷(Giuseppe Tornatore)導演的電影之一,在我很小時
候,差不多八歲那年,看到電視上曾放過的一點片段,一個老人用他那
奇妙的兩根手指將電影移到了影院外面廣場的圍牆上,這個印象是如此之深以
至於我一看到天堂電影院這個名字的時候立刻就想到了這個片段,而那時我還
不知道這個片段就是天堂電影院里的一部分,當我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的完整
版本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以後很可能看不到如此好的回憶錄式的影片了
影片講述了一個男孩的成長,一段電影歷史人,演繹的方式是如此的完美,畫面
剪切的是如此完美,而影片最後長大的多多再看到當初老人剪切下來的膠片所記錄的愛人們親吻的鏡頭時,我也哭了,雖然不知道是為什麼
補記:這部電影讓我感到悲傷
不久有又看了一遍,一遍下來,不記得留了多少次淚,而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似乎並未有如此的多愁善感,我習慣電影只看一遍,以便把好的永遠記下,不好的地方可以忘掉,但現在才發現,有的影片只看一遍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10分
12. Malena《西西里的美麗傳說》2000又譯為《真愛伴我行》或《瑪琳娜》義大利加長版
文藝片 約2005年12月
當初看這部片子的時候還沒看天堂電影院,但是總覺得影片風格似乎在很久以前見過,
那些熟悉的場景,義大利,一個散發著古老文化和不安燥動的城市,一個少年愛情產
生和破滅的地方,一個他所成長的的地方 9分
13. 《天下無賊》(A World Without Thieves) 喜劇片 約2005年
馮小剛的電影從來沒讓我失望過,就中國電影來說馮小剛是我很欣賞的一位導演,
電影就是用來娛樂,而不是用來說教的 7.5分
14.《孔雀》(Peacock) 2005 文藝片 約2006年5月
顧長衛導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差不多有兩個小時,欣賞其中張靜初在揀菜時
落淚的場景,看完了卻不懂什麼這部電影本身想講的是什麼 4分
15.《洪先生》hong bang jang 2004 韓國愛情片 2006年7月31日
為嚴正花而看的這部片子,一般 3分
16. [熊的傳說].Brother.Bear.2003 美國動畫片 2006年8月1日
迪斯尼的一貫風格,溫馨愉快,好聽的插曲,但是,也僅此而已,影片
並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部份 6分
[熊的傳說2].Brother.Bear.2.2006 美國動畫片 2006-9-11 6.5分
還不算太離譜的續集,感覺近期看的幾部迪斯尼系列的影片中的男主唱似乎是同一個人
17. 【小鹿斑比】(Bambi 1942) 美國動畫片 2006年7月26日
1942年的美國動畫,現在看起來更有些懷舊的味道,不像現在迪斯尼,
各式各樣的影片質量參差不齊
講述了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不錯的影片 8分
18. 【平成狸合戰】(Heisei tanuki gassen pompoko)[1994] 日本動畫
2006年7月28日
導 演:高畑勛 Isao Takahata似乎是和宮崎駿一樣有名的動畫製作者,
我不太清楚,但是這部動畫做的相當漂亮,人物描繪也很細致,
影片整體比較輕松,沒有現在日本動漫里常見的惡搞式的幽默,盡管影片
最後不能稱為一個完美的結局,但至少還給觀眾留下了一些希望,
影片告訴我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說法,純屬扯淡
引用一位觀者的說法,相對於宮崎駿的大氣的手筆,高畑勛似乎更善於
對小人物的描繪,但是要描繪到如此精細的程度,也不是一般人做的到的 9.5分
19. 【落水狗】(Reservoir Dogs)1992 美國犯罪片 2006年7月27日
昆廷•特拉蒂諾 Quentin Tarantino早期導演的一部電影
相當欣賞Mr white的為人,在那種環境下仍然肯相信一個人,是怎樣的難得
影片最後有些場景和【忠奸人】(Donnie Brasco)有些類似。
當初看完這部片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於是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還是覺得有點不
對勁,又從頭快進著看了一遍,靠,他媽的影片居然沒有女主角,所有的女人
出現不到三秒鍾,要麼從鏡頭里消失,要麼死掉,迄今為止是我看過的男性色彩
最強烈的一部電影,另外要佩服一下做字幕(waf版本的)的那位,影片中如此多的
不雅詞語在譯成中文後居然連臟字都沒幾個,翻譯水平的確了得 8分
20. Running Man, The-威龍猛將1988 美國動作片 2006年8月2日
八十年代末的動作片,史瓦辛格主演,動作場面一般 4分
21.《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 美國科幻片 2006年7月20日
第一次看這部片子的時候還很小,只是清楚得記得裡面的古猿學會使用工具的那
個場景,即使是現在來看加上影片中的配樂,也是相當地震憾,不過再次重溫時
使感覺到片中對於飛行器描寫的場景過多,反而讓人失去了新鮮感,且還是沒
怎麼看懂。
影片公映後兩年美國似乎才開始登月,現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議,68年居然就能做出
即使現在看來仍如此逼真的特效,漂亮 9分
22. 《落葉》(Dead Leaves)2005 日本劇場版動畫 約2006年4月
比較另類的日本動畫,動作場面很激烈,也很過癮 8分
23. [我的女神].Ah!.My.Goddess.The Movie.2000 日本劇場版動畫 2006年8月3日
片中的聲優似乎很熟悉,但一時想不起來還給哪部片子配過音,喜歡劇中女神的
形象 7.5分
24. [鐵血戰士2].Predator.2. 1990 美國科幻動作片 2006年8月3日
高中的時候看過,當時不過不記得名字了,現在看了不到十來分鍾就發現
場景面熟,一部垃圾片 2分
25. [奧羅拉公主].Princess.Aurora.2005 韓國犯罪片 2006年8月3日
目前為止算是不錯的一部韓國片,也是為了嚴正花而看的,敘述風格可以接受 7.5分
26. [鐵血戰士].Predator 1987 美國動作片 2006年8月3日
還算不錯的科幻動作片,但並無太大的新意 5.5分
27. 【恐龍】(Dinosaur)[2000] 美國動畫片 2006年8月4日 6.5分
2000年的的巨作,更適合在電影院看,我看的是全屏waf版本的,影片開頭場面很大,
但之後的故事有些沉悶,畫面偏黃,,不知是影片環境如此,還是為了掩蓋特技的不足
28. [豺狼計劃].Cry.Wolf.2005 美國犯罪懸疑片 2006年8月4日
一部比較有懸念的影片,佩服劇中女主角的聰明 7.5分
29. [本能].Basic.Instinct.1992 美國懸疑片 2006年8月5日
一個自以為是的傻X男主角,女主角同樣看不出有任何演技可言,片中留下了很多
疑點,導演似乎以為能讓觀眾猜不到事情的真相就能讓人相信這是一部好電影,一部
垃圾片子,我看這部片子的時候莫名的惡心,垃圾畫面,垃圾演員,連fuck的場景
看起來同樣令我惡心 1分
[本能2].Basic.Instinct.2.2006 美國懸疑片 2006-8-26
吸取上部片子的教訓,在看到女主角仍是用那部半死不活的腔調說話時,我毫不猶豫的刪掉了此片,剛開始看讓我覺得沉悶的電影不一定是差電影,但一開始看就讓我感覺反感的電影一定不是好電影 1分
30. [真相].Real.Fiction.2000. 韓國文藝片 2006年8月6日
韓國導演金基德 Ki-k Kim 的作品之一,最初看這部片子只是想換換口味,
因為之前看的[本能].Basic.Instinct.1992讓我太惡心了
影片講了一個畫家,一個拿著攝像機的女子誘導他來到一處類似於劇場的地方,
再由一個男人引發他內心深處的慾望,之後他再去實現他的目的,最後像
一個白日夢般地結束了,影片似乎一直圍繞著壓抑的慾望來進行的,不錯的片子
以後有時間打算看看金基德其他幾部電影 7.5分
31. 《重生》(Birth) 2004 美國文藝片 約2005年11月
一般,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在片中扮演一個願意相信奇跡,但又很矛盾的
女人 4分
32. 《尋夢園》(The Cement Garden) 1993 美國文藝片 約2005年7月
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什麼都有可能 8分
33. 花腰新娘 Huayao Bride In Shangrila 2005 國產愛情片 約2006年8月
張靜初在片中的扮相不錯,電影如果在城市裡面拍出來的話就是部垃圾,但
選景選在了少數民族,有新意,印小天也是一個個人比較喜歡的演員,影
片無甚內容,小兩口打打鬧鬧而已 6分
34. 《活著》(To Live)1994 國產文藝片 約2005年10月
國產影片中相當不錯的一部,影片十分寫實,講述一個過程 8.5分
35.《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Dracula) 1992 約2006年3月
為了加里•奧德曼 Gary Oldman而看的,沒想到片中還有基努•里維斯 Keanu Reeves
的角色
影片並沒有完全看懂,只是為了欣賞奧德曼的演技,遺憾的是自己對西方基督教
文化基本上沒什麼了解 7分
36.《禁慾40天》(40 Days And 40 Nights)2002 美國愛情片 約2005年12月
一部徹頭徹尾的垃圾 1分
37. 《菊次郎的夏天》(Kikujiro No Natsu)1999 日本文藝片 2006年5月
從來沒想過北野武還會拍這種片子,而且演技也同樣出色
影片中的配樂讓我印象極為深刻,可以說喜歡這部片子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
片中的配樂,也是久石讓 (Joe Hisaishi)的作品,
下了此片的原聲大碟收藏,其中的summer 和river side是我最喜歡的兩首曲子 10分
38. 《滑板公園》(Ken Park)2002 美國文藝片 約2005年10月
反應九十年代美國一小鎮上幾個年輕人的生活,靡爛的生活,不正常的家庭關系
記錄而已,不認為它反映了什麼 5分
39. 《手機》(Cell Phone)2003 國產喜劇片 約2003年4月
馮小剛的片子,娛樂一下足夠了 6.5分
40. 《猜火車》(Trainspotting) 1996 美國文藝片 約2005年11月
一幫青年沉迷於在毒品和性放縱的生活之中,有一個傢伙想開了,想過正常的
生活,卻遇到了種種阻礙,影片結尾有些倉促,片中有幾處比較搞笑(譬如剛開始不久後一個傢伙將橡膠子彈打入一隻狗的屁眼),另外影片中描寫那個已死的嬰兒在天花板上爬向男主角的場面印象深刻 7.5分
41. 《十七歲的單車》(Beijing Bicycle)2001 國產文藝片 約2005年12月
國產影片中相當寫實的一部,不錯的片子 8.5分
42.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 美國文藝片 約2006年5月
影片是黑白的,很冷靜的講述對猶太人的屠殺,但是我絕不會為了看這種電影
而花錢去影院的,影片是很深刻,正因為太深刻了,所以不喜歡 7.5分
43. 《阿郎的故事》(All about Ah Long)1989 香港愛情片 約2006年12月
周潤發早期的一部電影,影片似乎打算感動觀眾,個人認為一般 5分
44. 《那山那人那狗 》(Postmen In The Mountains) 國產文藝片 約2005年12月
看這片子的時候還不知道劉燁,對這部片子印象也不太深刻,一般 5.5分
45. 《陽光燦爛的日子》(In The heart Of The Sun)1994 國產文藝片 約2005年11月
姜文導演的片子,相當不錯,片中的一些場景和我小時候的玩耍的環境一模一樣,而且片中的旁白也令人回味,不管發生的事是否真實,只要自己認為它真實就行了 9分
46. 《綠里奇跡》(The Green Mile)1999 美國文藝片 約2005年12月
相當不錯的片子,影片由湯姆漢克斯和另外一個在世界末日里出演的一個大塊頭黑人主演,有些魔幻色彩,
但是完全可以接受,對人性的刻畫,尤其是對惡的一方令人發指 9分
47.《阿甘正傳》(Forrest Gump)1994 美國文藝片 約2005年12月
一個有些智障的人的成長,經歷了越戰,受到總統接見,有些荒誕的情節,片中的
一幕讓我印象深刻,已失去雙腿的中尉跳進了湖中,在我還以為他要自殺的時候,鏡頭
轉向了他在湖中流游的畫面,靠,這個場景是怎麼想出來的,漂亮
但我對於這部片子本身的評價卻不是很高,只能說是不錯而已 8分
48. 《出租汽車司機》(Taxi Driver)1976 美國文藝片 約2006年5月
羅伯.特.德尼羅主演一個生活毫無樂趣空虛的出租汽車司機,為了擺脫這種局面,他
嘗試著當了英雄,雖然不那麼順利,但他成功了,片中他擺著造型對著鏡子自言自語
的造型很是經典,以前似乎曾看過這個片斷,能從影片中感受到一個人對乏味生活的感覺,
也對那個年代的美國多了一些了解,相當不錯的片子 9分
49. 刀鋒戰士blade三部 美國科幻動作片 約2005年11月
喜歡第二部中女主角的造型 第一部5分
第二部6分
第三部5分
50. 《龍卷風》(Twister)1996 美國科幻災難片 約2005年3月
號稱十大災難片之一,還算可以,有些特技覺得太假 7分
H. 拜倫的唐璜中譯本朱維基的好還是查良錚的好
查良錚對語言的把握程度,絕非他人能相比。能在盡量還原格律的情況下,保持原著的嬉笑怒罵之風味,讓人如品美酒、回味無窮,也只有査譯本。朱維基雖然是翻譯長詩的專家,但其不遵韻律,首先失去了音樂的美感,在翻譯《失樂園》這種無韻體長詩時,也許會相得益彰(當然,朱維之的譯本也絕不會差),但對於有格律的《神曲》、《唐璜》,若無法還原格律、帶著鐐銬跳舞的話,那麼《神曲》、《唐璜》也就不成其為《神曲》、《唐璜》了。對比朱維基的譯本和吳興華翻譯的神曲片段,就會發現勤勞的翻匠與詩歌的天才的區別。吳興華駕馭文字、駕馭韻律,舉重若輕。查良錚也是如此,(對比查良錚譯本和吳興華譯《唐璜》的片斷,亦發現查良錚的譯筆仍然略勝一籌)查良錚翻譯的《唐璜》、《歐根·奧涅金》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若吳興華的《神曲》譯本能保留下來,也同樣會成為神品。查良錚是幸運的,他有天才,而且將天才的證明留了下來。哪怕有能力閱讀英文原版,亦會發現,查良錚的譯本仍值得去讀,因為那不只是譯匠的翻譯:僅為不懂外語者開示方便法門,而是大師的結晶:在中文中再造拜倫,再造《唐璜》,提升了現代漢語的張力與維度。
I. 唐璜的首演時間是什麼
《唐璜》的腳本由達·蓬泰改編,1787年首演,取材於西班牙一個有名的民間傳說。當時,該傳說有各種版本廣泛流傳於歐洲各國,並已有話劇、歌劇、芭蕾舞等藝術形式。莫扎特和達·蓬泰選用了G.貝爾塔蒂的歌劇腳本《石客記》(義大利作曲家G.加扎尼加作曲),在劇情和人物方面作了較大的改動。通過貴族唐璜這個矛盾的人物及其欺騙、損害婦女的可鄙行為,揭露了封建貴族的腐爛生活,同時第一次使唐璜成為一個反叛權威、蔑視封建禮教的人物。莫扎特的音樂處理對這部歌劇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加強了對人物的心理刻畫,運用了戲劇化的重唱,增強了歌劇的矛盾沖突,使人物(如被唐璜遺棄的少女愛爾維拉、唐璜的男僕等)的形象更為真實、復雜,更有思想性。其樂隊的序曲、唐璜家的舞會音樂等,都富有新意。
J. 《唐璜》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拜倫的詩體小說《唐璜》,那麼另一部小說《唐璜》是誰的作品
世界文學史上有兩部著名的《唐璜》,一是法國莫里哀的戲劇,一是英國拜倫的長詩。
唐璜,西班牙語作Don Juan,義大利語作Don Giovanni,名號響亮,如雷貫耳。何許人也?倘若這問題問到一個西方人,他定能如今日武俠迷談起韋小寶一般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講上它一條亞馬遜河的唐璜艷遇故事。末了心裡還要嘆一口氣:「緣何我生不逢時?」唐璜一詞,相當於中國人說的「登徒子」,是好色之徒的同義詞。
每個國家的傳奇故事裡總要有上這么個風流人物。中國的小說本子里要是少了西門慶,那大概要減色不少,不僅是《金瓶梅》出世不來,恐怕而後承其衣缽的《紅樓夢》也要換副身形了;而西方文學藝術里要是少了這浪盪子唐璜,那可要急煞了一大批文學家、音樂家,這名單上赫赫有名的就得列上莫里哀、拜倫、普希金、波德萊爾、莫扎特、理查德•施特勞斯……這么些巨擘。
時代不同,人們對唐璜的傳說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模糊的形象反而留下了更多想像和創作的空間。
最早傳說唐璜是西班牙的一個放盪貴族,他終日無所事事,所思所想無不圍著女人打轉。其實說來也怪他不得,早期的貴族不用勞作,不用動腦,供他花的錢自會送到手邊,供他吃的佳餚、喝的美酒自會端到嘴邊,百無聊賴之下總會動點歪腦筋。唐璜的那句傳世名言:「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忠誠就是對其他女人的殘酷。」彷彿還為他自己辯護出點理來了。
到了莫里哀(Moliere)和達蓬特(Da Ponte,莫扎特歌劇《唐璜》的劇作家)(1)手裡,這個浪盪子沒得到什麼好下場,整日生活糜爛,頑固不知悔改,最後被兩個劇作家無情地打到了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大詩人拜倫(Lord Byron)卻對他充滿同情,不僅給了他咸魚翻身的機會,沒直接把他往地府里送,還往他臉上貼了金—在拜倫的長詩《唐璜》中,他搖身一變成了善良、正義的化身,唾棄自己生存的腐朽社會而為周遭的一切所不容,那點風流嗜好不但沒玷污了他,反而成了美人臉上的硃砂痣,讓好些在拜倫那個年代沉迷於幻想的公子小姐們羨慕不已。等到了普希金(Pushkin)這里,這位「詩歌的太陽」不僅拜倒在拜倫筆下唐璜的靴尖前,簡直是身體力行了唐璜的風流。據說在結婚不久後,普希金向妻子坦承她是他的第113位戀人,而以後還將後繼有人。為了羅列出各種表達愛意的花言巧語,並顯示自己的編劇才能,普希金不厭其煩地再次取材於唐璜的故事,寫出了《石客》,並交由俄羅斯作曲家亞歷山大•達爾戈梅日斯基創作成了歌劇。普希金的這部《石客》比起達蓬特的劇本《唐璜》誰更勝一籌,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莫扎特讓達蓬特的劇本為萬世傳唱,似乎還將繼續傳唱下去,而不論普希金對自己的編劇才能多麼自信十足,《石客》這部歌劇恐怕得到音樂詞典的故紙堆里才能尋見了。
•「我是一個庸俗的人,但我的音樂不是。」-莫扎特
•「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時刻便是莫扎特。」
•「在給人和平的藝術作品中,莫扎特的《唐璜》把天堂的樂音和地獄的呼嘯和諧地融合在了一起。」-肖伯納評價《唐璜》
莫扎特在古典音樂史上是被人仰視的。
這在上個世紀80年代,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就用那部撼動奧斯卡評委們的莫扎特傳記電影Amadeus證實了。先把奧斯卡獎評判水平的穩定性撇開不談,至少這一次評委們找到了最大公約數,達成一致,把榮譽搬給了這部巧妙構建的電影。而莫扎特也似乎在頃刻間又紅了起來。電影好看當然得益於對歷史無傷大雅的修改重現,但更打動人的則是莫扎特一曲又一曲動人的音樂。在這部電影中《唐璜》出現了五次,每一次都動人心魄,是電影情節發展的轉折點。而導演和配樂師做如此處理的原因想來也應該同《唐璜》本身的戲劇性緊密聯系。
那麼莫扎特的這部歌劇傑作《唐璜》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呢?這位風流惡少在劇中自然少不了欠下風流債。他抓住每個機會一親芳澤,到底有多少女人的心碎在了他的摧花辣手下?我們可以從他的隨從萊波雷諾(Leporello)的唱詞中聽到,這位花花公子的一大愛好就是記下每個他親近過的女子,那本記錄紙拉開來比他家的花園小徑還長,他采過的鮮花一千八百朵還盈。而在最近的一次採花奇遇中他卻出師不利。夜半三更戴上假面具冒充多娜安娜(Donna Anna)的未婚夫摸到了她家,沒成想被多娜安娜發現,攆出了房。逃跑的路上他碰上了聞聲趕來的多娜安娜的父親,一名警衛官。在爭斗中唐璜殺死了老人。第二天他卻像沒事人,又去勾引將要結婚的新娘瑟琳娜(Zerlina)。同時又被他曾經拋棄的老情人埃薇拉(Donna Elvira)纏上了。這下他可觸了霉頭,三方仇家哪個也不肯放過他,但他不僅沒有愁上眉頭,反而游刃有餘,虱多不癢,索性玩世不恭地到墓地邀請被他殺死的警衛官的石像赴宴。這下他可招來了死神,終有報應。
石像出現在唐璜家門口的一幕至今是歌劇史上最震撼人心的瞬間,石像喊出他的名字:」Don Giovanni, Don Giovanni.」彷彿是來在地獄的聲音,帶走惡魔讓光明重返人間。於是這部喜歌劇帶上了莫扎特以往歌劇不具有的內省,畢竟通常我們所熟悉的莫扎特總是有那麼點嬉皮笑臉的。
同《費加羅的婚禮》、《魔笛》一樣,《唐璜》再一次展示了莫扎特歌劇的典範力量,序曲部分優美典雅,樂隊演奏豐富,發揮著交響性和戲劇性的雙重作用,也幫觀眾做好入戲的情緒准備。整部歌劇可以看作莫扎特為後繼音樂家們樹下的圭臬—激情與理智的完美結合。這同樣也是莫扎特音樂創作的最突出特點。他不似巴赫嚴肅神聖,也不像貝多芬熱情灼人,但他親切活潑,典雅幽默,張弛有度。
這當然同他生活的時代有關。莫扎特生於1756年,卒於1791年。十八世紀是一個理性的時代,哲學家、科學家們向信條和權威挑戰,畫家們敏銳地捕捉每一個政治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但在音樂方面,理性的覺醒還沒有那麼快,洛可可風格還是有相當的地位。洛可可一詞,源自法語Rocaille,指的是建築上富於裝飾的石雕,或是精美的貝雕,最早是由法國建築師引入,意在柔化巴洛克風格中過於宏大、嚴峻的設計。莫扎特也在家書中坦言自己喜歡這種建築風格,而這種華麗柔和,富有感官之美的風格也同樣影響到了他的音樂創作。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莫扎特的音樂配器從來都是豐富的,它們甜美,彷彿天使渾身披著的柔美光芒,明亮而不刺眼。與此同時,時代對他的影響體現在一種對前人音樂瑕疵之處的大膽改革。他繼承了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對歌劇藝術簡潔化的作風,清掃了花腔演唱(Coloratura,聲樂上用來炫技的華麗裝飾音),加重了樂隊的分量。
更進一步的是,他簡化了歌劇的唱詞。在這一點上他和我們的大文豪莎士比亞分道揚鑣了。莫扎特曾經在家信中寫道:「如果《哈姆雷特》中鬼魂的台詞沒有那麼長,效果會好得多。」當然對莎士比亞劇本而言這樣做是萬萬不能的,這會使《哈姆雷特》中人物形象嚴重縮水,但是從歌劇的角度講這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如果歌劇的唱詞過緩,觀眾的耐心面臨著考驗,同時歌劇的表現力也將大打折扣。以《唐璜》為例,第一男主角唐璜沒有大型詠嘆調,至多就是一些短小的炫耀。這些都是為了情節和角色性格的需要,莫扎特用這些短小精悍的唱詞把唐璜這樣一個否定力量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謂惜墨如金。
莫扎特從來不避諱使用一些聽起來有些下流的樂器,只要這是歌劇的切實需要,而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這些下流段子一點也沒有減弱他歌劇的神聖力量,人們依然覺得它們純潔,美麗不可方物。比如說《唐璜》中唐璜的唱段《酒已過三巡》,巴松管的音色粗俗下流,卻恰到好處地描繪了唐璜精力過剩無處發泄。而這些都把唐璜推向了一個戲劇化的高潮,登得高,跌得重大概就是這個用意了。
誠然《唐璜》可算作莫扎特最具思想深度的一部歌劇,但是它給人的欣賞體驗卻是十分愉快的。莫扎特彷彿就是一個擅拍溫情片的導演,情感拿捏得恰到好處,他不煽情,也不冷酷,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他頑皮可親,彷彿很好說話。他不像亨德爾(Handel)、貝多芬(Beethoven)、瓦格納(Wagner)那般唯我獨尊,視他人為低等生物。他沒有血腥的醜陋,沒有沉重的勸導,他帶給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美感,在他的音樂中我們natural high.
這便是古典主義給我們的啟示。
最後用一首中國小詩褒贊這部偉大的歌劇--人人都愛Don Giovanni.
北方有佳人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國與傾城,佳人難再得。
(1)達蓬特(Da Ponte),劇作家,莫扎特歌劇《女人心》("Così fan tutte")及《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 即"Marriage of Figaro")同樣出自他的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