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代影視藝術與早期影視藝術區別
現代影視藝術與早期影視藝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技術、音、像三個方面。
(一)技術方面。早期影視採取的是膠片製作,而隨著當今數碼技術的發展,數碼製作已經廣泛用於影視製作。尤其影視充分融入了電腦合成效果,增加了觀看的舒適感。
(二)聲音方面。早期影視采聲效果單一,聲道與畫面並不在一處,而且多為無聲片。由於錄音技術和擴音設備的日趨成熟,現代影視多採用音軌、立體聲、數字製作,使現代影視藝術與擁有更豐富,更有表現力,更細致入微的聲音表現。
(三)畫面方面。早期影視全是單鏡頭,現在影視多採用蒙太奇手法、鏡頭多元化;
早期以黑白片為主,當今以彩色片為主;早期只有二維動畫, 立體感無法體現,而現代影視3D動畫縱橫天下、立體感豐富。
『貳』 電影技術與電影藝術之間的區別在哪
電影是一門集合了各種藝術門類的綜合藝術吧?不過我認為,電影本身就是一門技術,電影技術手段的豐富發展是必然。電影藝術有區別於文學、戲劇、繪畫、攝影等藝術的獨立地位。電影技術的發展,只是增加了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雖然手段多樣了,但電影藝術仍然是一門表現時空的藝術不會變的。對於我們普通的欣賞者來看,如果感悟能力不強,一般只能從視覺上感受。這就直接引導出了技術的重要性,從一開始的黑白到彩色,再到現在的3D等,如果不是技術根本就不會有這些表達的方式,當然就不會給我們帶來視覺的感受和震撼。包括很多電影的情節或是電影的畫面,沒有一定的技術支持也不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所以說這一切都源自於技術,以技術為支撐!
『叄』 想問下國內有沒有關於影視學方面的專業性學術期刊或雜
核心期刊類:《當代電影》、《中國電視》、《電影評價》、《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等等。
上述期刊皆為專業性的學術期刊,期刊內有些文章涉及到影視學方面的研究。
『肆』 影視後期和純藝術哪個更好一些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影視後期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點擊進入】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在「影視後期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想隨時隨地觀看對應的視頻教程,建議大家到應用市場搜索:【繪學霸】,把APP下載到手機里,方便碎片時間學習
『伍』 北京當代藝術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哪個好
兩個學校不可以相提並論的,北京電影學院簡稱北電,是國內導演系最好的學校。中央戲劇學院是國內表演系最好的學校,其次是上海戲劇學院。
這是國內三大名校,也是影視類最正規,最有前途的學校。目前在國內影視界,其他的學校還不能和這三所學校相比。
至於你說的北京當代藝術學校只是民辦而已。
『陸』 《看電影》 與 《當代電影》 哪個雜志更好專業更強
郵發代號:2-760,刊名《當代電影》,月刊、當月01發行出版,屬中央報刊,單價15.00元、全年180.00元,簡介:刊載電影電視理論和評論信息,關注和評介國內外電影藝術最新發展趨勢,追蹤和研討電影論新動向。
郵發代號:62-102,刊名《看電影》,半月刊、每月5、20號發行出版,屬省級報刊,單價15.00元、全年360.00元,簡介:本刊適合大中學生、電影愛好者、青年讀者群訂閱。
一個是省級報刊,一個是中央級報刊,你說誰的更好?
『柒』 電影藝術的含義是什麼它與其他藝術門類有什麼關系或區別與聯系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電影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當代電影和電影藝術哪個好擴展閱讀:
在電影百年的歷程中,創作啟發理論,理論推動創作,成為一個交互發展的過程。電影理論的發展和各次重要的電影創作運動緊密相關。蘇聯學派的探索、法國和德國的先鋒派實踐以及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分別啟發了蒙太奇理論、先鋒派理論和真實美學的建立。
法國新浪潮運動與法國電影手冊派交相輝映,享譽世界。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和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深化了我們對電影的認識;電影作者論則強調了導演的核心作用,加強了對電影實踐的指導。而好萊塢的製片廠體制、類型片模式及後來的新好萊塢獨立製片是電影產業化的典範。
『捌』 一部好的電影它的商業價值還是藝術價值重要
就我個人而言,一部好的電影一定是它的藝術價值更重要,藝術價值是最長久的,也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並且還可以熏陶很多人,這是非常有意義的,電影的本身就是讓大家通過這個故事了解到影片內容,當內容非常有藝術氣息和藝術價值時,這部電影作品是可以影響到很多人的。
藝術價值是體現一部好的電影最好的標准,當然,商業價值也可以體現一部好電影,但這只會讓大家記住票房,記住這部電影票房的確非常不錯,而藝術價值高的人電影是值得每個畫面每個細節都值得慢慢品味的,所以,要論一部好的電影哪種價值最重要,當然是藝術價值會更加重要,藝術就是高尚的。
『玖』 從語言與圖像的融合看當代文學與電影發展
從語言與圖像的融合看當代文學與電影發展
在網路時代,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能夠把握大眾對題材、影星等影像構成元素的偏好。其中,電影是一門用語言與圖像表達的藝術,電影的圖像與聲音的融合的強度在不斷提升。總得來說,電影市場維持高速增長態勢,電影市場有待於發展成為完全競爭市場,電影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
語言與圖像是相互融合的,語言與圖像的相互融合是必然的,語言與圖像的融合無處不在。80後玄幻文學與盜墓文學凸顯了當代文學的圖像化,當代文學的圖像化策略提升了語言構圖的優勢。大量資本與互聯網介入當代電影業,當代電影作品的圖像與語言的融合的藝術性是電影業向好發展的基石,對大數據的分析能夠清晰反映大眾對圖像與語言元素的構成的偏好。語言與圖像的融合促進了當代文學與電影的發展,當代文學與電影的創作離不開語言與圖像的融合。
1 語言與圖像的融合觀
語言與圖像是相互融合的,媒介是相互融合的。圖畫和語言一樣,是對事物的表示的模式或比喻,是基本的文化的交流與表達模式。文字與圖像的相互融合有兩層含義:一層是,以文字表達畫面的意境,以圖畫展現文字的深意,也就是文字圖像化與圖像文字化;另一層是,文本與圖像共同出現在藝術作品中,文字與圖像的融合能夠起到藝術效果。
從圖像與語言的關系看,圖像與語言之間的融合是非對稱的。語言學起始以命名為目的,語言符號的功能是為事物命名,語言有難以名狀的對象。圖像有虛指性,圖像通過虛指以具備愉悅的功能,圖像向語言模仿是順勢的。語言有實指性,語言模仿圖像是逆勢的。語言與圖像共同出現在同一個文本時,語言對圖像有解構、遺忘的作用,圖像對語言有放逐、虛化的作用。
圖像語言化與語言圖像化的方式是模仿。圖像對語言的模仿是順勢的,語言對圖像的模仿是逆勢的。詩提供的畫面是從視像到視像。張先的《十詠圖》模仿了張維的《十詠詩》。張維的《十詠詩》體現了“因詩而景”,《十詠圖》紀念了南園盛會,《十詠圖》的創作思路並未與《十詠詩》仔細比照。畫面略去了詩里的諸多事理。畫對詩的模仿就是對詩的事理的篩選,圖像選擇了最能夠展現的部分,圖像描繪了語言不可名狀的意境,圖像將讀者放逐在虛化的情景中,遺漏了語言畫面的諸多方面。再比如,柏拉圖的洞穴、亞里士多德的蠟板等等都是超圖像,這些超圖像是從哲學中借鑒而來的,為圖畫轉向理論提供了文字圖像化的素材。超圖像反映了形象性的圖畫。
圖像與語言的搭配是一種藝術呈現形式。以傳統繪畫形式呈現的插圖能夠激起讀者對文本的興趣。魯迅的小說是現代文學作品中載繪圖最多的,豐子愷是為魯迅做插圖最多的畫家,豐子愷的插圖對魯迅的作品的作用是詮釋與宣揚,圖像像是給魯迅的書裝了一個麥克風與音響。隨著影像技術的革新,在現代影像中,圖像將其藝術功能極大化。現代影像相當地依賴技術,現代影像將圖像的取悅的功能擴大化,試圖用虛構的畫面使得大眾身臨其境。現代影像顛覆了世界與圖像之間的關系。在傳統繪畫中,圖像來源於世界。在現代影像中,世界由圖像決定。相比於傳統繪畫,現代影像凸顯了表演藝術。
在影像技術迅速革新的當代,要想語言勝得過圖像的表現與表演藝術性,藝術語言也要虛化,藝術語言要向圖像逆勢而行。
2 從語言與圖像的融合看當代文學的發展
文學作品的圖像化主要表現在:敘事與寫作結構圖像化、文學作品的圖像的影視轉換等等。80後作家的文學作品以青春文學、玄幻文學與盜墓文學為主。
80後文學的敘事與寫作結構圖像化以玄幻小說、盜墓小說凸顯出來。玄幻文學的特點是不真實與匪夷所思,玄幻世界與現實世界有天壤之別。武俠玄幻文學與傳統武俠小說不同的在於:玄幻小說杜撰了諸多魔法妖術。傳統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一身正氣,鄙夷魔法妖術,傳統武俠小說的價值觀是崇尚道德境界與武功境界的融合。玄幻小說彰顯了犬儒主義,犬儒主義是與現實社會保持距離的、不敢直接與社會文化價值對抗的。犬儒主義懷疑現實,懷疑改變現實的可能,是深刻的虛無。玄幻武俠小說取材片面,源於《道德經》、《山海經》等古典文獻。玄幻小說與網路游戲一體,玄幻小說家將魔幻世界的場面刻畫得宏大、絢爛,呈現出一個缺乏生命力的技術世界。盜墓文學描述的畫面比玄幻文學更加匪夷所思。盜墓文學綜合了奇觀展示、歷險故事、偵探懸疑等等,穿插了地理學、占星學、考古學等學科知識,其畫面比玄幻文學的`畫面更具有沖擊力與神秘感。
從文學藝術品的價值出發,玄幻小說缺乏正統價值立足點,對魔法妖術的設計體現出作者的想像力的匱乏。玄幻小說建構的圖像是絢爛與宏大的。但是,極具畫面感的玄幻小說應該補充人文關懷,體現當代的反思精神。
文學作品的圖像的影視轉換就是將小說翻拍成電影,將80後青春文學作品拍成電影是很常見的,《小時代》的成功標志著80後青春文學作品的圖像的影視轉換的潮流的席捲。80後青春文學塑造的畫面是唯美的,充斥著當代消費主義。80後的青春文學作品以青春與成長為題材,以唯美與諷刺為格調。校園青春生活與少年的成長經歷是80後作家作品的主題,伴隨著純真、傷感與反叛的心理,同時消費文化也侵蝕著青年人的校園生活:愛是校園生活永恆不變的主題,80後作者筆下的校園愛情夾雜著憂傷、執著與純真;反叛是青春成長永恆不變的主題,這樣的反叛還帶有作者對當代教育體制的抨擊;與以往的校園青春主題不同的是,80後作者筆下的校園生活免不了被世俗的商業浪潮席捲。
總之,當代文學圖像化是使得文字勝過圖像的必然策略,玄幻小說應當打牢精神基石,脫離對魔法妖術的設計的俗套。將80後青春文學作品拍成電影的潮流已然勢不可擋。
3 從語言與圖像的融合看當代電影的發展
電影是圖像與聲音的融合。電影是用運動的圖像與聲音來寫作的,聲音來源於語言的表達與非語言的元素。當代電影技術結合了藝術技巧,影像數字化使得電影成為了一門語言形式。高科技促進了大銀屏與小銀屏的同時發展。
電影的畫面比文學的畫面復雜得多,電影的圖像是空間的圖像。影視的空間是開放的、交互的,電影是跨空間的。空間是內容的彼此關聯的產物。電影的跨空間性指:電影在不同的空間之間移動,不同的電影產生不同的空間。當代電影的空間具有多元性,這也就是電影的跨地性與多地性。參與者的勞動分工是多地性的,拍攝地點是多地性的,電影的創意、製作與上映過程的多個環節跨地域,商業大片採取跨地域營銷模式。
電影畫面的塑造踐行空間構造的美學理念。電影剪輯技術顛覆了傳統美學思維,引發了時空構造的美學理念的變革。不同的電影藝術家對於剪輯技術的理解不同。剪輯技術的寫實性是:剪輯技術能夠體現一個完整的世界。電影的基本特性是拍照,電影的基本功能是紀實。剪輯技術要能夠反映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主人公的心理關注於哪個方面,電影的鏡頭就應該引向哪個角度;剪輯依據電影的節奏而行,節奏要符合總體影像效果;剪輯要符合大眾對空間的理解的習慣,讓影片容易理解:總之,剪輯基本上要符合視覺流暢性與心理流暢性。愛因斯坦認為,將四維連續統分離成三維連續統與一維時間連續統是不可能的。數字剪輯系統能夠處理四維連續統,這涉及到空間時間化的問題,也就是用電光子創造時空連續統。
在當代,好萊塢大片實行著全球營銷策略,是典型的美國文化營銷。好萊塢電影的主題分為七類:星際文明、時空旅行、機器人、生物工程、專制社會、生存環境和超自然能力。科幻電影開發了科技的娛樂功能,彰顯了影像的娛樂特性。比如,魔戒復興了古代神話,批判了工業和戰爭對自然和人性的破壞,提倡善,贊頌英雄主義。魔界空間融合了復古與超現實的圖像與語言。
中國電影業的機制改革與產業革命共舉。在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內,中國電影業實現了市場化。當代電影業的特點是:電影製作缺乏大量創意人才,電影業收入包括來自非院線的網路、小眾傳媒等渠道的收入,電影業處於信息透明化變革時期,大量資本與互聯網經濟介入,影視公司互聯網化。總得來說,電影市場維持高速增長態勢,電影市場有待於發展成為完全競爭市場,電影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
在中國,電影的商業化與藝術化的平衡才是電影市場成熟的標志。商業與藝術之間的關系趨於平衡才是有利於電影市場發展的。電影是一門用語言與圖像表達的藝術,電影的圖像與聲音的融合的強度在不斷提升。從對圖像與聲音的處理看,將主流電影與電視劇相比,電影的畫面信息更飽和、敘事畫面的結構更立體、場面調度宏偉奇觀、畫面跳躍節奏化、鏡頭細節誇張放大、鏡頭運動頻繁、聲音表現更細膩。
在大數據時代,引起大眾對影像的興趣是關鍵。題材元素、影星面孔、製作特效等等都影響了圖像與聲音的融合的展現。在網路時代,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能夠把握大眾對題材、影星等影像構成元素的偏好。美劇《紙牌屋》講述了一個美國議員與他的妻子在美國高層進行權利運作的故事。《紙牌屋》是大數據處理在影視作品製作中應用的例子。首先,影視公司在各大網站採集用戶信息,鎖定影視作品的受眾人群;然後,根據受眾的偏好與市場導向設計作品;最後,通過媒體預熱市場、精準營銷、推介產品。同樣,電影《小時代》是在海量的數據分析之後獲得了產品設計思路與市場定位標準的,這樣的途徑使得小時代有了清晰的拍攝與宣傳思路。互聯網經濟向影視公司的滲透使得電影製作更易從大數據出發,整合互聯網信息資源,提高電影收支效率。互聯網不僅僅是工具、平台,還是世界的與生活的,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價值觀,產生了大眾對圖像與聲音創造的真實性與虛擬性的雙重性質的接納的心態。
總之,電影的藝術在於圖像與文字的融合,文字是語言與思想的表達。在當代電影商業化過程中,製片方對電影的藝術性的追求是電影業向好發展的基奠,一部優秀的電影需要具備思想力與美學力。對大數據的處理能夠得出大眾對圖像與語言構成元素的偏好。
;『拾』 談談你對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認識
個人感覺,藝術電影是拍給少數人看的,當然個別老少咸宜的經典除外,藝術電影注重的是對某一個領域的探索、追求,對人生的感悟、對藝術的堅持,對情感的挖掘,對精神的訴求等等;而相對的商業電影就是拍給普通大眾看的,主要是迎合大眾的集體品味,綜合娛樂、明星等吸引大眾的因素。以其達到製片公司的商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