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麗塔.戰斗天使電影原型是什麼
卡梅隆導演的《阿麗塔.戰斗天使》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木城雪戶的《銃夢》改編,這部電影充分證明一件事,不想當好粉絲的大導演不是一名好卡車司機。
話說回來,卡梅隆導演的《阿麗塔.戰斗天使》於2月22日上映,目前中國票房累計9.11億,作為一部科幻片在中國票房已經算是不錯了,畢竟換算成美元都有1億多美元了。但是與稍早上映的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相比,在中國票房就不能比了。
總而言之,《阿麗塔》證明好萊塢確實有用心在拍,並且用心在還原這個科幻世界,甚至是還原原著《銃夢》,但這部電影最終因為想討好大眾,失去了原作小眾的深奧精髓,又因為平衡導致普通觀眾覺得沒有意思,兩頭不太討好,最終淪為一部不算太優秀的改編科幻片。
不管如何,卡梅隆花了那麼多資金,還有時間功夫拍攝《阿麗塔》,現在票房確實不佳,但還是希望能夠出續集吧,也許還有救呢。
更多關於卡梅隆和《阿麗塔》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2. 如何評價《阿麗塔:戰斗天使》
我覺得這電影挺虧的,主要在於牛逼的地方大部分人無感,然而這電影的其他問題又很嚴重。
牛逼的地方在於,阿麗塔是一個完全由CG製作的角色,然而她在電影里的形象和表現一點都不違和,哪怕是和真人進行互動的時候。她的形象如此栩栩如生,讓人覺得這個少女心戀愛腦的人形自走拆遷機器就像真的活在這個世上一樣。除掉女主角之外,廢鐵鎮的還原也做得很好。廢鐵鎮的場景和傳統的賽博朋克那種high-tech-low-life的感覺略有不同,還帶上了一點廢土的色彩。可惜電影自始至終沒有出現天上的那座城市薩勒姆的景象,不然兩相對比估計會更有感覺。
問題是,格局打開了之後,這電影剩的時間不夠了。所以內心戲當然就無法了——我始終覺得電影的最後強行反向泰坦尼克號的根源就是這苦命鴛鴦的故事講不完了,索性一了百了,強行給妹子安排了個未婚喪偶的結局,激勵她like literally繼續往上爬算了。
還有,關於女主那對大眼睛,我身邊的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有一派是認為正好戳中恐怖谷的,也有一派覺得萌得不要不要的。
關於如何鑒別自己是哪一派的問題,請你找一張自己喜歡的人的照片,打開美圖秀秀,然後使用「去美容」選項中的「放大眼睛」功能,在眼睛部分連續點擊約二十到三十下,然後看一看自己是否還喜歡這個人即可。
3. 阿麗塔·戰斗天使:人性的救贖
近年來,賽博朋克這樣反烏托邦式的主題在電影里的呈現越來越多,而正是因為許多這類題材的好電影都在探討未來的社會和人性,所以讓觀眾們對這類電影抱有更大的興趣。
而這次,由羅德里格茲執導、詹姆斯·卡梅隆編劇的賽博朋克電影《阿麗塔:戰斗天使》上映。如此強大的陣容團隊,吸引我懷著期待觀看了這部影片。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的矛盾沖突、生動飽滿的背景渲染、嘆為觀止的特效製作……不得不說,又是一部讓我喜愛的電影!
影片中幾對矛盾對立面無不給影片添加了戲劇性的沖突:
1.鋼鐵城和撒冷
住在鋼鐵城的人們一心想通過努力賺錢而走向天空中那個神秘的存在——撒冷,而殊不知他們都是被當作廢品而從上面扔下來的。
去撒冷,這條線索貫穿了整個電影。雨果白天是陽光少年,卻在晚上化身肢解機械零件的黑衣人。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這一個目的。這個目標貫穿了他的一生,他也因這而死。不僅是他,阿麗塔也想去撒冷從而解開她的過去並摧毀它……
2.鋼鐵城人民和諾瓦
鋼鐵城的人民雖然被撒冷摧殘而拋下,但他們的大腦是真實的。縱然他們的手臂、腿腳,亦是身體都是以機械組成的,但他們依然擁有自己的思想和境界。阿麗塔雖然全身都被替換為機械,她依然能在邪惡勢力傷害無辜時挺身而出,依然能告訴自己不能坐視不理;雨果經歷生死後仍懷著對撒冷的嚮往,想要去到那個「天堂」……
不同於鋼鐵城人民的是生活在撒冷的「人」(以諾瓦為代表)。他們的大腦都被換成了沒有思想、沒有情感的晶元,還要通過研究擁有別人的大腦而活下去。雖然他們的身體是血肉之軀,但他們沒有思想,那與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1.藝術性的畫面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影片中的畫面可以說是非常矛盾卻又極具藝術性美感的。在大廣角鏡頭或者遠景時,導演往往注重的是夢幻般的構圖和色彩——撒冷以及鋼鐵城的景色都是如此。但在近景時卻又可以看到明顯的邪惡情感(這也正印證了賽博朋克風格電影的反烏托邦式主題)。最具代表的場景是阿麗塔第一次與反派格魯依什卡搏鬥時,出現的紅衣女反派。她原本是以一個美麗女子外表出現的,在開始打鬥時突然露出全身的機械裝置,觀看時便能感受到一種邪惡的美感。並且當她蹬上牆角時,對阿麗塔的嘶吼和那如同蜘蛛般的一幕,極具暴力的美學。
2.高科技的動作捕捉技術
阿麗塔最具有少女氣息的便是她那雙大眼睛,但她的表情、動作都是由真人動作捕捉而完成的。不論是她的頭發在打鬥時自然的擺動,還是每一根睫毛的真實性都值得稱贊,那雙大眼睛不管如何看,都是一雙真正的眼睛!
3.近乎完美的特寫部分
這部影片不管看哪一幀,都是一種欣賞。影片里最考驗技術的兩個特寫部分,第一個是阿麗塔在地下與格魯依什卡決斗時的躲避鉤爪,第二個是賽場和屋頂上的生死追擊。這兩個特寫部分非常考驗質感,但事實證明,這些部分都近乎完美。而最後阿麗塔與雨果生死分別的場景,考驗的是構圖、色彩的渲染,無一不需要表現出當時生死之中兩人的依依不捨。羅德里格茲做到了,這才是真正的大導演!
三.故事背景渲染和主角的聯系
近年來,關於人類未來的電影數不勝數,每個電影里都幾乎有相同的元素:隨處可見的高科技。比如《頭號玩家》里的世界觀便以虛擬游戲為中心,而這部電影中的「撒冷」和「機械」便是主題。
不得不說,卡梅隆的編劇功底還是非常強的。電影巧妙地在剛開始便插入了這個龐大的世界觀的介紹,從阿麗塔疑惑地醒來,到依德為她介紹這個世界,再到偶遇雨果後雨果給她的講解……這一切看上去簡單的劇情,都被巧妙穿插,從而讓觀眾輕易地明白電影中要表達的龐大世界觀。
在所有好的電影中,之所以主角們會被稱為主角,是因為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而這些目標將他們聯繫到了一起。這部電影中,雨果因為想去撒冷而與維克多達成了利益關系,綺蓮由於想回到撒冷也與維克多成為「盟友」;阿麗塔因為想揭開撒冷的秘密而與雨果緊密聯系,又因剛開始依德對她的阻止從而產生了矛盾……這樣的故事背景渲染和聯系,不會讓觀眾們看的莫名其妙,也不會由於突然的轉折而奇怪。這才是一個好電影需要的。
1.親情線
影片開頭,第一個與醒來的阿麗塔見面的便是和善的依德醫生。他為阿麗塔完善了機械身體機能,他將自己對已故女兒的愛全盤投入於阿麗塔身上。剛開始,對於女兒想要伸張正義、更加強大的要求他通通拒絕,作為一個父親,他想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的安全——為了阿麗塔的安全。他們的觀點不止一次達到了完全不同。但隨著劇情不斷地推進,阿麗塔在他夜晚成為賞金獵人時的壯舉,在酒吧中正義凜然的舉措……這一切都讓依德對阿麗塔慢慢改觀,也慢慢接受阿麗塔。他們對於對方的愛,是非常值得歌頌的。
2.愛情線
本片的愛情線可以說是最令人感動的線路,也是觀眾們最喜愛的線路。阿麗塔是年歲近300、全身都是機械組成的改造人,而雨果則是個年輕有志的少年;阿麗塔的目標是摧毀撒冷,而雨果一生的目標都是去到撒冷;阿麗塔從不容忍任何與惡勢力沾邊的行動,而雨果卻為了掙錢在夜晚拆改造人的零件……
這部影片最值得稱贊的便是,阿麗塔和雨果兩人的愛情是在種種矛盾沖突中產生的。即便他們兩人的矛盾如此之多,他們依然不顧世人的說辭、不顧生死地想要在一起。正因為前面的鋪墊,當觀眾們看到他們終於在一起時才會如此欣慰,當觀眾們在結局時看著阿麗塔望著雨果從管道上跌入雲層才會如此心痛!
當雨果將阿麗塔帶上教堂頂端時我就明白,阿麗塔已將雨果深深影響,雨果也已經將阿麗塔當成生命中重要的人,願意和她分享自己的夢。這樣強大的情感渲染和鋪墊,實在是值得稱贊。
3.友情線
影片中的主線無疑都是溫暖人心的,友情線也一樣。當丹治因為雨果為了阿麗塔而不幹曾經拆解零件的事時,他氣憤不已,兩人甚至在街上打起架來。但等到賞金獵人扎潘尋找雨果想要陷害他時,看到朋友陷入危機,丹治的第一反應便是偷襲扎潘並讓雨果快跑。真正的朋友便是這樣,前一秒還在爭吵,後一秒就為你兩肋插刀。
1.階級思想
影片最大的轉折,便是扎潘故意傷害並陷害雨果成為了賞金獵人的目標那一部分。這一段非常真實地反映了賽博朋克的反烏托邦思想,也更體現出了社會階級的主題。
首先,扎潘故意陷害了雨果,導致雨果成為了罪犯。之後扎潘便可光明正大地殺死雨果,並且還能領到屬於自己的賞金。這樣黑暗的社會難道不現實嗎?
其次,鋼鐵城的人民無法上去撒冷,那個地方只能存在於他們的幻想中。只有被解剖,才能去到天空中的撒冷。這難道不是典型的階級固化嗎?
並且,鋼鐵城的居民無法與諾瓦溝通,一切都是由維克多轉述執行。這難道不是階層隔離?
電影中一切的劇情,可以說都露骨地揭示出了現實的黑暗和階層中的種種問題。不得不說,影片對於「反烏托邦」的主題敘述得很好,也能在潛移默化中表達它的主題。
2.人性的救贖
在感天動地的愛情線中,阿麗塔對於雨果的救贖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倆的愛,使雨果金盆洗手,不再干曾經的事。最後雨果與阿麗塔在生死之際,雨果告訴她「謝謝你救了我」……這也正是影片想表達的「人性的救贖」觀念吧。
而且,綺蓮也正是被阿麗塔這樣堅韌的性格感動,她也決定放棄去撒冷的機會,從而成為一個不再做壞事的人。這也是阿麗塔對於其中人物的第二個救贖,她讓綺蓮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去改變她,變得更加富有人性。
同樣,依德也是如此被阿麗塔救贖……
影片緊緊地圍繞「救贖」二字展開,深刻地展現了關於人性這深刻的話題。
再好的電影,也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電影里綺蓮的情感轉變有些牽強尷尬。她原本可以說是個徹底的反派,與維克多這個邪惡勢力的執行者處於盟友的關系。但突然地,在看到阿麗塔與瀕死的雨果深情對話時,維克多打來電話問她是否找到阿麗塔,她卻騙維克多說沒有。她在電影里的形象是個母親,也是依德的前妻,有些人可能會說她作為一個母親還是擁有人性的,看到阿麗塔的種種努力,她被救贖了。但既然她擁有人性,為什麼在「被救贖」之前,她會做出那麼多壞事?影片中對於這個人物的飽滿度交代得還不夠,綺蓮的情感轉變有些突然。
我還認為格魯依什卡這個角色比較累贅,他完全沒有深挖的意義——因為當你深挖這個角色時,你會發現他一點故事都沒有。他純粹就是在電影中為了給阿麗塔製造麻煩的存在。格魯依什卡的能力也不是不能給綺蓮擔當,如果將他的裝備和武力加在綺蓮身上,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並且,維克多的故事更是欠缺。在注重人物細節的影片中,這樣直接為老闆做壞事的人都會擁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電影中也應該加入一些他曾經的故事,這樣才能讓觀眾明白他是為什麼成為執行者的,明白為什麼他願意成為這樣的人。而不是只是將他當作主角們劇情推進的障礙,一點深挖的可能性都不給。
4. 《阿麗塔:戰斗天使》一部爛劇本的電影
《阿麗塔:戰斗天使》由科幻電影大師詹姆斯·卡梅隆編劇及監制(阿凡達的特技團隊),鬼才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根據日本作家木城雪戶經典漫畫《銃夢》改編。
原著漫畫《銃夢》中,阿麗塔的角色塑造是呈現進階狀態的,從而使得《銃夢》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以及好幾個篇章,按照漫畫中的發展故事發展,我們就能清晰的看出該角色的成長,以上半部分為例:
★第一幕:成為賞金獵人大戰格魯依什卡——戰斗天使第一戰,在歷練中成長,展現出統治級的戰鬥力,毫無對手;
★第二幕:愛上雨果重創扎潘——墮入愛河,空有一身本領,卻無法挽回嚮往天空少年的內心,悲劇已成,她感覺生活失去了意義;
★第三幕:參加鐵球大戰——自暴自棄,終日在殺戮中麻痹自己,直到目睹傑秀皇作為王者的尊嚴與至高無上的意志力,她被擊敗,重新找回生活的真諦。
★第四幕:扎潘魔化歸來——鋼鐵城被毀,英雄變成了替罪羊,阿麗塔孤獨的走向荒野,曾經一切美好終成「優雅的回憶」
電影對前三幕進行了整合,未嘗不可,其實融合也不錯,但缺少了原著對角色進階成長的展現。因為影片只有100多分鍾,有所取捨也是在所難免。
觀影後,一切都過得去,但看完並不讓人興奮。
阿麗塔優點都在明面,華麗的特效與美術,精彩的動作,神還原的人物形象,唯一的不足,就差在了劇本上。
以「機器人」的名義把各種角色大卸八塊,四肢橫飛。反正腦袋不壞就死不了,看似驚心動魄,其實點到為止,小朋友都可以理解的。
所以幾場動作戲都很好看,賞金獵人酒館的打鬥,機動球賽場的大逃殺,沖擊力十足,動作設計也漂亮。
阿麗塔纖弱身軀與強大戰鬥力的反差非常吸引人,帶著少女感十足的殺人機器,純真外表所包裹的戰斗靈魂,讓整個人物散發出了極強的氣勢和魅力。
但隱患也埋藏其中。整部電影里,阿麗塔除了談一場戀愛,換了副「狂戰士」身軀,幾乎沒有任何成長。
她的戰鬥力自一開始便開掛爆表,對戰幾乎都是碾壓。哪怕慘勝,也沒輸過一場,全都無驚無險。
既然要打,那麼打鬥的氛圍營造自然必不可少,關於角色命運的跌宕起伏也應該有所展現。
而這些,電影做得都不好。
大篇幅的情感描寫留給了阿麗塔與雨果的愛情,這是原著中便有的設計,少年會成為「戰斗天使」心裡一道無法癒合的創傷。
但雨果這個角色顯然也單薄了,不同於漫畫里的充分鋪墊,電影中的少年對空中城市的嚮往毫無緣由,幾乎等同發痴。
所以他的悲劇也顯得倉促和將就,少了漫畫中那軀體支離破碎也要向上攀爬的悲哀與絕望。(在這里,我不禁想問一聲:哈哈~~~為什麼你那麼能打,還是救不了你男朋友?)
當然,人物的精細雕琢與影片特效還是下足功夫的,她包括了13萬根頭發、2000根眉毛、480根睫毛,以及臉和耳朵上的近50萬根「絨毛」。她的鏡頭平均每幀需要100小時渲染,總計用了4.32億個小時渲染時間,動用了30000台電腦。僅僅一個吃橙子的鏡頭,就花費了1年時間拍了2000多個版本
可一個3D人偶在人類世界蹦來蹦去,的確沒啥看頭,雖然現在好菜塢個人超能力英雄電影太多,看都看膩了,個人超能力越拍越神都大同小異。這種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連卡梅隆也不能免俗,觀眾慢慢就視覺疲勞了。這個俠那個俠到頭來不都是述說他們有什麼樣的身世,有什麼樣的能力,壞蛋想干什麼然後被他們弄死。銀幕上到底多少個超級英雄啊?膩歪了,整體來說,還是值得觀看的,下方提供在線播放,不捨得這張票子,或者觀望的小夥伴們。可以在線觀(關註:yikejidi),再考慮是不是去影院體驗3D特效,當然還是推薦去影院觀看,畢竟,整部片也就是看特效了~~~
5. 阿麗塔vs毒液電影哪個公司的
唯一有關系的就是都是美國導演拍攝的。
阿麗塔:戰斗天使》是由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羅莎·薩拉扎爾、克里斯托弗·瓦爾茲、馬赫沙拉·阿里、詹妮弗·康納利聯合主演。
該片於2019年2月14日在美國上映,於2019年2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毒液是美國漫威漫畫中的反英雄,也是多位角色使用的代號,初次登場於《神奇蜘蛛俠》,是一種有思想的外星生命共生體,幾乎以液體狀的形式出現。
它需要與一個宿主結合才能生存(在《毒液V4》後期與共生體之神納爾接觸後獲得獨立生存的能力),並能賦予宿主強大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