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我下載的墨跡天氣打不開了,打開馬上就閃退,以前都好的
"若手機打開軟體出現閃退、強制關閉等情況,建議:
1.可能是該軟體緩存較多導致無法正常運行,建議清除軟體緩存嘗試:設置-查找「應用程序管理器」-(全部)-查找該軟體-(存儲)-清除數據(註:該應用程序的全部數據將永久性刪除)。
2.若是可卸載軟體,建議將軟體卸載後重新安裝或更換其他軟體版本再次安裝嘗試。
3.若無效,請更新手機系統版本:設置-關於手機(關於設備)-手動下載更新/自動下載更新(軟體更新/系統更新-更新)。註:升級前請備份設備中數據。
4.若已是最新版本,請備份設備中數據然後恢復出廠設置嘗試。
若上述操作後問題依然存在,請您攜帶購機發票、包修卡和機器送到三星服務中心檢查。"
Ⅱ 趙藍天故鄉行雜記(2)
囫圇吞棗在壩上兜了一圈,站在分叉口處,長望來和去的路,一切似乎又回到原點。在稿1上傳之後,我在豆丁上閑翻《610省道東台至溱東段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時,看到文中地圖把從塘壩到陶思庄入泰東河這一段均標注為「唐壩河」有點意外,編制單位顯然依據了官方提供的地理資料,我有點懊惱當初下車時的疏忽,沒有實地查看610橫跨此河的橋標,通過高德搜尋到此橋標為唐壩河大橋,搜狗等等則為塘壩河大橋。究其「唐與塘」字無趣,我個人傾向於用「塘」字,倒不只是幾十年來的念舊情緒,或塘壩石頭街上豆腐坊主79歲的魯得山老人所言:「塘壩原先居民不是趙姓,是姓俞(音),趙姓也是外來」。雖然壩上有幾家唐姓,東台置縣時西南隅316庄中亦稱「唐壩」。自民國38年江蘇分縣詳圖上「塘壩」的出現是由於政令變動的緣由還是繪圖者失誤?以及1949年之後各種資料上兩字反復換用,是習慣還是行政命名的不清?但1956年並區並鄉後,塘壩一名使用漸漸固定。所以85年《東台地名錄》上「塘壩」名稱也是當年縣地名委員會經過多時間的考證、修改經政府批准規范化、標准化的普查結果,相與地名傳說尤顯合理。但讓我驚訝的是「評價」中「唐壩河」位置與記憶完全不同,小時候夏天傍晚常常站在鎮子東南面那個用赭色大磨盤搭成的碼頭上,一塊長跳板伸向河中央,河盪里滿是穿著大布褲頭的姑娘小伙在鳧水嬉戲,好不羨慕,特別是時埝醫院的一名白白清清高個子醫生,是蘇南下放過來的知青,一個猛子能扎到百十米外水面,游向遙遠風車戽水的壩上岸邊,直至與晚霞一同徹底消失,我這才悻悻然和小夥伴們一起打道回府。幾乎每年夏季都是如此度過,所以也從老街坊口裡知道了這條小鎮南往的大河叫:塘壩大河。一路過去就是養殖場、塘壩村,然後是官河、秦甸和白甸。因為有同學父親在白甸公社工作,經常乘著掛槳船從大河南面而來,我好想打聽天邊處那些緩緩轉動不息的風車,但愧於脫口問話的勇氣,許多年後經過海邊看到成排的風電塔,又不由地想起淡忘得連自己都不能肯定,那些曾矗立在水邊的白色風車。
在稿1寫南官河入泰東河走向時,為了謹慎,我參閱了一些圖文資料:地名錄、縣志、市志、各類地圖等等,由於本地大小河溝縱橫交錯,星羅密布,狀如蛛網,難以數計、命名、標注,甚至是某些分支河流的名稱,比如從塘壩到陶思這段。我在開源空間信息中國地圖上查尋到此段標為「戴舍河」,然而區域內並沒有戴舍這一地名,是此河穿過泰東河連著戴家澤的緣故?其歷史先於泰東河?開源地理是一個信息科學、技術、數據與知識共享的網站,所標識地名專業豐富,河流細致詳盡。內心雖認同此說,但囿於沒有其他資料證實,故稿1未採納,且以《地名錄》中名稱述之。之前我在讀陸建平先生91年主編的《東台交通史》「1956年東台縣重要通航河流情況一覽表」上也看到了一則唐壩河記錄:起點汪河口、訖點時埝、長度20公里、枯水期寬度31米、跨河木橋5座以及可通航船舶、淺灘等等數據內容。根據表中列舉的各起訖點具體程度很明確其中的唐壩河,就是時堰向東南連通塘壩的大河,與記憶相吻合,河長20公里可能是20里的校對疏漏。其年,陶思由所轄的北陶鄉並入開祥鄉,與時埝鄉平列。退一步講,假設表中所指是陶思走向的大河,有如魯德山老人談話中講:「整個塘壩解放前無一畝熟田,除了塘東來的一些外來戶」,那麼很難想像當時從塘壩南面汪河口到陶思河段左右人煙稀薄的荒田草地,會有5座木橋之密?何況其河寬較勝於到時堰河段。要知道十年後的南官河東段即塘壩口子到安豐大尖之間仍無一座跨河建築等等(見交通史1965東台縣縣養航道技術狀況表,同期未見唐壩河記錄),可見水面寬大的河流上橋梁搭建,放在1956年前更是困難,從汪河口到陶思河段除唐壩現村民10組河道狹口處外,均不具備建跨河木橋的條件,即便是西鄉簡易木便橋。反觀汪河口到時堰鎮河段無論從流經多處村頭夾溝小洲、行旅出腳、四鄉集市等等情況上來看,木便橋建造更顯得合理可行些。
在漆黑文字里周遊,那些死去的消失的沉默的,隔了幾重天幾座山幾層黑暗的事物,依然光芒般照徹在雷霆的雲端。打開囊篋重翻《時村記》,尋找這條時埝到塘壩「大河」前身,掩不住內心的釋意,孤孤單單一句「橫子河,在鎮東南接上運河為鎮之來源」,似乎百年多前的鄉賢也正透過燃燒的雲層好奇地俯瞰這風雲瞬變的人間。從一條河到另一條河溯洄,迷惘於其中的快樂,或許只是這片大地洶涌河流上空漂浮的永恆星月,振衣濯足的鄉人高歌,古老通揚運河迤遞南來的波濤繞過壩上,漫過童年街衢石磨上日益漫漶久遠的人影。嬉於其間,相對大刀破斧門庭盡換的小鎮,我更喜歡這壩上安靜狹小的街市,似乎能從中找出多一些自己孩時心境,以及所奢望的趙藍天先生的點點足跡。
當我再次站在南街那塊斫滿刀痕鐵陀似的磐石前,幻想其跋山涉水的艱途,不經意地向東眄了一眼,一條兩米寬三四十米的夾街,路中央鋪著七零八落的石板,兩邊排序著小青磚倒還算整齊,三四戶黑青平房向南,其間有一豆腐坊大門開著,昏暗裡散放出蒸熱的豆子香。待看這石板,與平日里所見街石色澤不同,顏色青灰,陽光下光滑可鑒,只是破裂得厲害,恰如顆顆踩碎臟污了的鴨卵殼,以致先前告別王女士四處拍照入鏡而渾然不知。這世上寫石板路文章的千萬,從名家到庶人很少有對顏色的興致,有時司空見慣應景一句:「家鄉的青石板路啊」,不管石頭顏色是黃是青拿來就下手,如若燥熱黃昏胡亂接過下菜的白酒與綠啤,煙熏火燎中女人一邊忙碌著。這根源似乎是詩人鄭愁予的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
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好一個青石向晚,暑假時花上五毛錢,從小鎮東面新建的新華書店購得薄薄一本愛情詩集,私底下傳閱。從此話無達詁,陷於凄美情景設計,青石板上角色的語境變換,這樣的一種快樂憂傷自然受懵懂男女們喜歡,而之後課本上丁香花的太息又催化這一「錯誤」,教會將生命中的孤獨、仿徨即時交付給某些朦朧隱秘的影子,這也是人生因格物致知率先獲得柏拉圖式愛的部分。西鄉有童謠:青石青,麻石黃,石板路走來小貨郎,撥浪鼓呃搖得砰砰響,快拿銅錢換芽糖。石料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青石是石灰岩,麻石是花崗岩,後者的密度遠大於前者。時任兩淮泰州分司運判的朱沆在時堰《修街記》中言:跋履山谷間,不知其勞,所購石皆堅厚中程式。所謂「堅厚中程式」就是本地鋪街多採用的規格統一的麻石條。相對於麻石,青石取料較為簡單些,江南多見,裝飾應用突出。孩提時在時埝小學北面小空場上見過一些奇形怪狀乾乾凈凈的鋪石,或圓或棱,顏色青白,旁邊殘留幾根粗圓的白果樹樹樁。這場景一直以為是印象中青石的最遠記憶,現在卻倒拿捏不準,又疑為大理石變質岩之類。小學原為師太們的靜業庵,鎮上之古剎,內有分縣樓,為乾隆33年分縣時建。從其祠祀的關帝、文昌、火神、金龍四大王、八蠟、劉猛將軍等神位來看時應為道家庵,但不排除作為民間公產的佛庵堂,會被由紳耆主導的宗族、鄉約公所指令徵用。例如道光十年在庵內設立積善會。道光十四年在庵內設酺神、劉猛將軍神位。道光16年年間奉憲飭行成立豐備倉,由紳董馮道立通過一文願籌集募款向庵典置房屋,儲存穀物和出租取息以作賑災救濟之用。庵後來為和尚修持,但如今法螺成萬年大廟毀於文革,實際上早在清末廟產興學中已經部分租賃、充公修葺為初小,民國17年增設高級班為完小,解放後大殿開辟為教師辦公宿舍之用。這地面上的石頭只不過是寮房內院裝飾物,修行者站坐其上入靜禪定、茗飲聊天之怡情。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放學天色漸黑,傳來鬼叫一聲:白鬍子老頭來呃嘞,游戲其間的兒童驚聞此言頓作鳥獸散逃之夭夭,留得惡作劇者提拎著褲子躲縮在彎道廁所里咧嘴磔磔大笑矣。
站在壩上清凈的石頭街上環顧腳下青石,陽光直貫頭頂,熏熏然有紅塵匆匆為過客之憬悟,耳邊嗡嗡不止想來一首山歌:「知了渣渣叫,石板兩頭翹,懶惰女客困旰覺。」詞出處周作人的《石板路》一文,結尾為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日二日記,時正聞驢鳴。據他說寫這篇文之際,看見北大代校長傅斯年報上登載:「偽北大教職員應在附逆之列不可擔任教職」一事,恰好聞巷中驢子叫,故如是表示不屑,但究竟如何藉以留校、遭槍擊、保全圖書也改不了其文化漢奸擔當,也是留在這世上閑適淡然的文字不朽之外的可惜。與周作人不同的是,我在趙藍天《果蔬小品》繪畫中,不經意看到先生那種以丹墨為文字一飲一啄之中的人世真味與民族性情。41年上海全面淪陷之際,中華書局停辦,人員四處流散,先生回到久別蘇北家鄉塘壩。覆盆之下,焉有完卵。壩上地雖偏僻,仍不時遭受日偽軍隊下鄉掃盪、姦淫擄掠。1938年日寇乘汽艇到塘壩,在村民家發現保安三旅留下的槍支,即以此為由殺人放火,燒毀民房一百多家。到了1941年5月張星柄率領三旅克復時堰後受反動派影響,黨同伐異,思想日漸頑固消極,與新四軍「聯抗」的摩擦日益加劇,趁聯抗主力北上整訓,趁機舉兵襲擊塘壩以東縣5區其留守部隊。耳聞目睹之餘,先生激忿填膺,揮毫畫下一大一小的綠色西瓜與黃色香瓜,題曰「耐得嚴炎威,寧口渴,留他完整與人看」。畫面瓜香蔓翠,色酣墨飽,靜練質朴;題字一筆一劃,鏗鏘有勁,力透紙背。張弛有度間表達了先生對國民黨頑固派背棄民族團結搞分裂的痛心譴責,同時也流露出他為人篤實敦厚,寄望「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儒學之風。此畫畫於辛巳年六月天香館畫齋,時值日軍南浦旅團侵佔台城,張星槎先生避亂鄉居,七月聚會二人齋中相見,詩琴書畫之間,說古論今,國破山河。見圖大為感嘆,題跋曰:「大西瓜小香瓜,大家環顧惹得饞涎滿齒。中華自有黃台種,風味偏佳,那堪一摘再三摘,抱蔓歸來空自嗟。切莫教分食,不均爭競起,我為瓜果人為刀義」。星槎先生為飽學之士,40年在台城紅蘭別墅召開的各界人士座談會上與陳毅有過一面之緣,深受影響。題跋中假借李賢寫給其母武則天的「黃台瓜辭」典故,喻指對親人殘殺,害人害已。這和同年初皖南事變後周恩來重慶引用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大敵當頭,骨肉相殘,何必如此?字體為蠅頭小楷,中規中矩,稜角分明,這也許是台城耆宿存世杳杳墨跡。寓情寄意,與趙藍天字畫渾然天成,實為難得,浩然正氣之中亦有賞心悅目之趣韻。
蟄居鄉野,趙藍天先生雖然不能為自己所鍾愛的兒童事業繪畫,但面對山河破碎風飄絮的亂世處境,吟詩作畫排憂度日之中,愛國情懷咆哮其間。比如在藍天備閱《詩中有畫畫中詩》選抄《明妃》一詩,是對汪偽「曲線救國」的犀利嘲諷:曾聞馬上得天下,不信琵琶出漢宮。衛霍蕭韓應氣短,黃沙萬里看雌風。傾國傾城態自殊,麒麟閣許畫名姝。拼將尤物資強虜,誰道君王是懦夫。」書法為行楷,字字珠珠有蘭亭之韻,行筆流暢,古意盎揚。抗戰期間,時堰、塘壩、孟垛、楊垛作為偽軍縣5、6區盤踞地區,言論稍有不慎即遭漢奸告密,殺戮。腥風血雨中,作為一介書生敢於直抒其意,痛斥汪偽政權苟且偷生的懦弱,為一己私利諂媚阿諛,背叛祖國。這樣的民族情感在避亂期間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趙藍天在1944年書繪集《甲申隨筆》中,假借杜甫石壕吏的描繪發出「與今之抽丁拉夫何以異乎?」的反詰,是對拉壯丁搞清鄉殘暴行為的大膽抨擊。時適日本侵略者忙於豫湘桂戰役,蘇中兵力空虛,擴大清鄉的日偽軍強行拉夫修築防籬笆封鎖牆,企圖對各分區聯抗進行切割絞殺。但隨著新四軍的全面反制,強化清鄉被挫。這年夏,時堰區游擊隊在聯抗紫石縣獨立團一個連的配合下,搗毀了設在塘壩附近的孟垛偽縣5區區公所,俘虜偽軍90多人。龜縮在時堰、塘壩據點的日偽軍惶惶不可終日。因此在《甲申隨筆》書繪中出現這樣一幅水墨畫:兩只黛色的螃蟹趾高氣揚,揮螯張爪,橫行於漭漭水草間,威風不可一世。此畫風簡潔,惟妙惟肖。題跋直白風趣,曰:「摧殘秔稻罪難逃,足若揮戈尚自豪。畢竟徒供人咀嚼,左斟菊酒右持螯。不是難將欲壑填,如何口角總流涎。魂游釜底應知悔,軀殼橫陳色赧然。甲申菊月(農歷九月)」。細細品味,字字句句洋溢著杜工部「漫卷詩書喜欲狂」之悅,撥開烏雲,放歌縱酒。適其時從9月20日-10月16日,新四軍蘇中軍區發動了陳泰運戰役,徹底粉碎了月初敵頑稅警總團陳泰運部勾結偽第三十四師、第二十六師對聯抗地區的夾擊、封鎖。同時蘇中第四區軍民發動秋季攻勢,收復了被敵人清鄉佔領的根據地,控制了泰州、東台、泰縣、興化之間廣大地區,將日偽圍困在為數不多孤立的工事地點里,苟延殘息,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所以先生的愛恨大義,渴望勝利和天明,以及愈來愈傾向共產黨軍隊質朴情感,托物言志,自然而然流露在字里畫間。這種歷經黑暗亂世而來「左斟右持」的開懷暢飲,與茶樓酒肆「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的清談悠閑不可同日而語。似乎是這樣一絲姍姍來遲的黎明之色也感染了相依為命的愛人,所謂「卻看妻子愁何在」,抬頭詳端兩鬢染白面露喜色的女人,先生即景生情愛意頓生,揮毫之間,一幅調侃意味的「藍翁戲妻」圖油然而生。跋記為唐張藉《節婦吟》「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畫中角色先生擬化為多情男子,低頭哈腰,似乎被吃了一記老拳,眼眶烏青,糾纏著送給畫中女子一串銅錢,女子望著嬉皮笑臉,鍥而不舍相隨的男子,惻隱憐惜猶豫之情躍然於紙上,芳心怦然而動。真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放下身段,不停地去贊美,死打難纏,輔以錙銖誘惑,也是戀愛制勝法寶,彷彿由來已久屢試不爽,我記得現實中沈從文先生也是運用了這一手段中的語言技巧捧得美人歸,比若一句「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電流般穿心,類似的只言片語與藍天先生寥寥畫筆是一個道理,史海沉鉤,對於我這么個頑冥顢頇的男人收益頗豐。但這幅畫最有價值的地方,不止是畫面上淡化原詩婦道之意,另闢蹊徑來增強異性間調笑戲謔色彩,顯示因民族解放曙光近臨的激動起伏。如果我們潛心揣摩,通過題款「張藉卻李師古聘賦屯以自況妙在言外」,重回詩賦喻意:詩人張藉假借《節婦吟》委婉拒絕當時炙手可熱的藩鎮節度使李師古(道)的聘請拉攏,以「事夫誓擬同生死」來表明其對朝廷的忠心。再聯繫到當時家鄉塘壩一直是日偽勢力的主要巢窠,不難發現先生「屯以自況妙在言外」意思實為拒絕漢奸政府多次邀請,不與虎狼同流合污,這畫面潑墨只不過是繪畫思想的迂迴收展。
有關這種潔身自好威武不屈的士人氣節早在辛巳年七月《桐江泛舟》畫作上就有所體現。一葉孤舟漂泊在富春江茫茫波光中,船上旅人眺望遠處江灣緩緩退行的連綿山巒,若有所思。畫上附邵裴元詩「最愛桐廬對面山,每回相見輒開顏。嚴陵山勢多稚笨,枉束滄江爾許灣。」從引用的邵詩理解,似乎透出一種「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磅礴大氣,表明了先生對鐵蹄下被蹂躪的民族抵抗外敵,光復山河的希望與信念。但詩中也隱晦包含了嚴子陵歸隱不仕光武帝的故事,傳遞出先生其時圮絕同族官宦聘請,摒棄富貴利祿的過往。我在與魯老和趙姓指路人交流的過程中,兩人都曾不由而然地說起塘壩以前一直是個集鎮,出人才。在北京、上海、南京、台灣等地當官做學問的多得去,民國時最盛。問及具體人物,除趙藍天、趙鎮鉛、趙諒公、陳才敏等外,皆語焉不詳。篝燈寫此節境地,窗外西風突然催緊,木葉瀟瀟。人莫名奇妙地想起幾十年前看過的電影,記憶幾近罄盡的《一江春水向東流》「爸爸回家」片段:窄仄房屋裡兒子抗生穿戴著寬大的禮帽衣服,誇張表演著父親張忠良下飛機勝利歸來的樣子,逗得艱辛持家的素芬與奶奶哈哈大笑。這笑又似乎連著心酸,猶如風吹開的漣漪,漫衍在眼前「藍翁戲妻」圖中,直擊靈魂的或許只是黑暗世界底無奈的嘆息,當你置身某些高大視角之外,重新俯瞰亂世生命的渺小,我想這些笑聲中盪漾出來地更多是活著的蒼涼與悲痛。
趙藍天先生在世,雖不成著書立說善呼口號留給後人可以直視其良心靈魂的依據,但保存至今的書畫、詩選以及大量兒童繪畫,仍然能帶給我們無限的啟示,從中尋覓其足跡也許是探求其人格魅力的一條捷徑,或喜或悲、或安逸愜意或激情憤懣,點點滴滴連成一道政治鮮明的生活軌跡。我在對其兒童作品搜集中發現,先生畫於1932年5月第500期《小朋友》封面「驅逐」,兩小孩高舉竹竿、木劍,迎著風向前沖鋒驅逐(敵人)。意者很明顯,時值淞滬會戰結束,作為寄居滬上的一份子,同仇敵愾,其抗日思想較著地呈現在繪畫中,這可能是先生最早的抗日作品,也是《小朋友》封面最早涉及的時政題材,尤為可貴。饒有興致地是我在八十年代的家鄉某記上看到,關乎先生的內容僅為「1950年沒收了塘壩趙善若、趙藍天等四個大地主的私房四十八間,設為時堰糧食收購站的一個下屬糧食堆棧」。用筆與市志一樣吝嗇得很。「大地主」剝削階級的身份定性對於破壞抗戰、土改的富家子倒也無所謂,罪有應得。對於被劃入其中有著社會良知自食其力的知識分子,在民粹運動中帶來的生活風險卻是難以預計的厄運。比如先生同事吳翰雲主編,在停刊後回到湖南老家,用多年積蓄買田造屋,隱居鄉野,等到土改被劃入地主打入另冊,妻兒與之反目六親不認,他更未能逃脫被揪斗的命運,這位謙稱為《小朋友》的忠實保姆,最終因衣食不濟1973年去世。聊天中問及趙藍天抗戰後去滬後情況,魯德山老人如是說:「47年全家走後,再也沒有回來過。」1945年《小朋友》在重慶復刊,46年回到上海出版,由於戰後物資匱乏,原班人員散失,復刊後的《小朋友》無論從文風、美編、印刷質量上都不及戰前,為此書局向隱居在家趙藍天發來了聘請。時值時堰區民主政府進行五四土改,先生積極響應號召將土地分配給農民。接到書局聘函後,反復再三考慮,於47年告別蟄居了6年之久的家鄉回到上海,就此未回。先生避亂期間雖結廬鄉野,其間亦去周邊城鎮溱潼、泰州會親訪友。結交人士大都為愛國辦學、造福鄉梓的鄉紳耆老,思想進步、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如台城張星槎,同鄉趙鉦樹、趙鎮鉛,溱潼李宓等。趙鉦樹於宣統2年創立塘壩明新小學,為東台早期學堂之一,面向紳、農、商子弟傳授知識。李宓為集郵家,先生晚輩,1947年創辦中國第一份集郵雜志《蘇北郵刊》。1948年底到1949年初,主編發行《華中郵訊》,重點報道解放區的郵票、郵訊。先生曾多次給予他集郵知識指導、思想交流。從隱居間先生的言行舉止上來看,不失一個民國知識分子所具有的愛國秉性與凜然氣節。但解放初祖居突然被充公,身份烙上了「大地主」印跡,對來誰來說都不啻是種靈肉上的落魄與桎梏。我從魯德山老人鄉音俚語中,感知一絲悸動。「趙藍天家在現在的糧庫里,緊抲呃東北角楊家巷。47年走後,48年解放,50年到他家去玩,走過客堂,左右廂屋,後面有一書房,裡面全是書畫。」「七架梁三間屋放滿了一傢伙,有水墨畫、人物畫,山水畫,那畫漂亮啊!一本一本的,都是手工畫,人物是白描的。」「小時候,我倈弄呃玩,擀好的拿回家,把家的塊塊貼貼。媽媽擺擺望見了說,你倈怎能拿回家,動都不能動,趕緊送回去」。「包括他家在內十八戶趙姓,大躍進期間拆格變棧房,文革中翻新成糧倉,多下來的磚頭砌地圍牆」。老人話中的書房也就是先生落款里所寫的「天香館」,從裡面的畫本眾多,放置得井井有序來看,趙藍天當時去上海工作,並沒有做不回來的打算,甚至臨行前還吩咐了本家同族幫助照看,所以出現了父母們要求孩子將畫放回去的情況,從另一個側面也表達了先生平日對人待見,鄉民對先生的尊敬。有關先生這種平易近人的性情,我們可以從作家任溶溶對少兒出版社的回憶中得到證實:「他是蘇北人,高而瘦,慈眉善目,說話文雅,一派長者風度,碰到同志有心結,他總是好心勸解」。從有家可歸到無家可回,歸根到底源於成分的某種錯誤處理,姑且不論五四土改中田產上繳,之後某些形勢下的返復對其成分確定。當我們重回1950年《土地改革法》,涉及土地的沒收和徵收第二條:「沒收地主的土地、耕畜、農具、多餘的糧食及其在農村中多餘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財產不予沒收。」歡天喜地中,如果認真做到這一點,對新生共和國是不留遺憾的。此法以改革用詞出現,理性要求應是在沿襲基礎上的社會再分配。天香館為職業場所及有限私產的一部分,按照規定不屬於沒收范圍,但清算時被計算成剝削所得,革命控訴效仿中被徹底沒收,這一過程充斥著人類倫理與政治的矛盾,對於多數遭此境遇的人是痛苦的,選擇沉默。至此先生遠離故土不歸亦是人性使然,所以有說:「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回過頭看看天香館原址上糧庫的凋敝,再看看身邊改制中以零資產評估鯨吞國有資產的人,他們與他們的上輩做著同樣的事件,在私產、公產的分配博弈中永遠處在心狠手辣最無恥的一端。有時,我從生活過的工廠經過,過多的資產流失,使其看上去像一個風燭殘年的婦人,落寞麻木的表情如暮色一般死寂,黑暗仍舊在貪婪她的乳,夢想滋養其千秋萬代,但干癟的胸膛早已擠不出一滴,一滴星星,只殘余些微腥而鐵銹似的血。
Ⅲ 為什麼小米3最新系統墨跡天氣的時間顯示為什麼總不準確、不自動更新呢
你好。
請你進入系統設置-應用-該軟體-清除數據,嘗試可否恢復。仍然不行,請你卸載,到小米的應用商店去重新下載最新版本,嘗試可否正常使用。
Ⅳ 《《如意》墨跡久久》最新txt全集下載
《如意》墨跡久久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本來,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李如意渾渾噩噩的回到寢室,高燒讓她幾乎失去意識。
不算柔軟的床鋪,此時卻是令她最滿意的事情了。睡到一半,面上卻忽然撲上了一陣冷風,驚得她差點從床上滾下去。迷迷糊糊的睜開眼,卻發現她自己竟然「貼」在天花板上,正好看見在下面昏睡的自己!
「搞什麼!」這下好了,睡意一下子跑的乾乾凈凈。李如意把身體使勁往下面靠,卻始終無法移動半分。
正當她無措之時,一個黑色的身影慢慢的從她眼前顯現出來。李如意吃了一驚,嚇得渾身汗毛齊齊立正敬禮。黑色的影子上帶著沉重的反光,霧氣彌繞著全身,簡直就像……死神。
對,像死神。
「李如意。」影子慢慢的開口,聲音里聽不出夾雜了什麼復雜的東西,卻是意外的十分好聽。寬敞的帽子下似乎空空盪盪,卻又好像是下巴處堅韌的線條。
「你本不該存在於這個世界。」
李如意怔住,卻又猛地變得憤怒起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說是我這二十多年白活了?!我的家人、朋友,你難道……
別忘了採納喲
Ⅳ 最新2022年墨跡天氣預報怎麼下載呢
登錄墨跡天氣官網(moji.com),找到官網的下載欄目,進入下載欄目頁可以發現,存在多個版本的墨跡天氣預報客戶端,包括IOS版本、Android版本、Symbian版本、Pad版本、TV版本、國際版本,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下載。 如果認可我精湛的回答,希望能幫忙採納下
Ⅵ 墨跡什麼意思 一起來了解一下
1、「墨跡」意思是:指手寫所留的原本,也指書畫的真跡。現也指辦事拖拉,或說話啰嗦等。拼音:mò jì。
2、出處:出自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書畫》:用筆極其新細,殆不見墨跡。
3、翻譯:下筆非常地新且輕細,幾乎看不見書畫的痕跡。
4、用法:可在句子中作名詞表示墨跡,也可作形容詞表示辦事拖拉。
5、近義詞:磨蹭。反義詞:利索。
Ⅶ 新電腦墨跡書寫需不需要關掉
不需要。
因為墨跡書寫功能,可以在Excel工作表中添加註釋或勾畫重點,並且可以將添加的墨跡轉換為形狀格式,便於對形狀進行編輯,excel表格中的墨跡書寫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因此不需要關。
墨跡書寫是excel2019中附帶的功能。
Ⅷ 想下載實時天氣預報APP,最新版墨跡天氣准嗎
最新版本和一般的版本有什麼不一樣的嗎?如果有最新版的就下載最新版的唄,墨跡天氣官網(moji.com)和手機應用程序商城都可以下載。至於墨跡天氣准嗎,我認為應該是可以的,畢竟屬於天氣預報里的老字型大小了。
Ⅸ 有妹妹的哥哥們都進來看一下吧。。。。大家要耐心,我知道我很墨跡。。我也沒什麼問題想問只想傾訴一下
如果說他對你沒有男女之間的那種喜歡,你自己都不信啊。
男人一般在面對幾乎不可能的愛情的時候,會很循序漸進的誘導前進,他肯定很喜歡你,那種喜歡,知道你們不可能,知道你不會同意,那麼對你,一定是有另外的目的存在的。
他自製力太薄了,明知道不可能還在心裡幻想並極力的想促成點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不負責任。
你應該找個男朋友了,慢慢的疏遠他吧,這種事情也沒辦法說出口,會傷他的,讓他知道在你的意識里不管他做什麼你們只能限於兄妹關系,他就會慢慢放棄了。
怎麼做主要還是在於你自己,不要總主動聯系他,尤其像談心這種事情,不要給他任何製造不該有的親近的機會,慢慢就好了,不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