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07》是哪個國家的
《007》是英國的系列諜戰片。
007是風靡全球的一系列諜戰片,007不僅是影片的名稱,更是主人公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號。詹姆斯·邦德(英語:James Bond)是一套小說和系列電影的主角名稱。
在007電影故事裡,邦德是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的間諜,代號007,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礙行動的人的權力。此外,詹姆斯·邦德總是有美女相伴,那些女士被稱為「邦女郎」。他冷酷但多情,機智且勇敢,總能在最危難時化險為夷,也總能邂逅一段浪漫的愛情。歷任007都是大帥哥,再加上性感漂亮的邦女郎,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劇情,讓這部影片被廣大影迷所熱愛。
影片評價:
007的成功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磁場、堅持和運氣缺一不可。除了故事情節本身,觀眾不斷看到和期待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飛天遁地、環游世界的場景,火箭背包、水陸兩棲潛水艇和隱形汽車等高科技產品,還有往往只有巨星才有資格演繹的007電影主題曲。
2. 《007:無暇赴死》邦德是掛了嗎
《007:無暇赴死》邦德是掛了。
電影片名叫《007:無暇赴死》,結果電影裡面邦德死了,結局出人意料。在「無暇赴死」中,詹姆斯·邦德在執行任務時中毒,且死於英國海軍45型驅逐艦上發射的導彈精確擊中島上水下廢棄的核潛艇基地內核導彈的爆炸,007系列電影也就此戛然而止。
評價:
在《007:無暇赴死》中,克雷格對邦德內心世界的挖掘也到達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並將前面幾部中的情感糾葛串聯在一起,透過愛情、親情、友情等多個維度塑造出一個最立體的007形象。這場告別中,邦德慢慢發生了身份的轉變,他不僅僅是一個孤膽英雄,還是一個丈夫、父親,為自己家庭與世界的和平犧牲。
雖然單從這一部來看,對他犧牲的刻畫稍顯倉促,但把丹尼爾·克雷格版的5部《007》看作一個整體,便能清晰地看出這個角色形象轉變的軌跡:以一個鐵血硬漢的形象登場,最後以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謝幕。
3. 《007:無暇赴死》:一個叫邦德的男人,和觀眾告別的故事
時間過得很快,丹尼爾·克雷格已經飾演了十幾年的詹姆斯·邦德了,他也為我們貢獻了5部007電影,在他的最後一部《007:無暇赴死》中,他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溫情、不一樣的邦德,也給自己的邦德生涯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4部《007》影片,分別是《皇家賭場》、《大破量子危機》、《大破天幕危機》和《幽靈黨》,我總結每部的主旨分別為:愛人的背叛、特工的平常任務、童年的回憶、兄弟的報復。
《皇家賭場》中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邦女郎」,也就是伊娃·格林飾演的維斯帕·琳達,這是邦德真正愛過的女人,甚至已經為了和她一起生活寫好了辭職信,但邦德遭到了她的背叛,從此不再相信任何人,並且琳達也在邦德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
《大破量子危機》講述了反派妄圖對自然資源進行控制,最終被邦德成功解決的故事。
《大破天幕危機》里邦德回到了童年的住所天幕庄園,但是在這里她也失去了如同母親一樣的上司M夫人。
《幽靈黨》是一部承前啟後的作品,交代了前幾部中反派都來自幽靈黨,並且遇到了他的愛人瑪德琳·斯旺醫生,而反派則是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弟——養父的兒子,最終也將他抓進了監獄。
到了《無暇赴死》,所有的疑惑和謎團都將一一揭開,這5部電影前後串聯,使得克雷格版007不同於以往的007系列電影那樣部與部之間沒有關聯,而是一個賦予了邦德成長經歷的系列電影。
不一樣的第一點來自於演員本身,丹尼爾·克雷格是第一位金發邦德演員,不夠俊俏不夠優雅的外形也讓他最初備受質疑,甚至有專門反對他飾演邦德的網站出現,但是在《皇家賭場》大獲成功後,風評立馬扭轉,大家都認可了這位「不夠邦德」的邦德,驚嘆於他的演技、驚嘆於他健碩的身材也為他的敬業感到欽佩。丹尼爾·克雷格本身有恐高,但是大家一定記得《皇家賭場》中精彩的吊車追逐戲,克雷格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呈現了極為精彩的打戲。
《大破量子危機》開頭精彩的追車戲,從准備到拍攝完成時間總計長達數個月,丹尼爾·克雷格本人臉部、手臂、肩膀甚至手指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傷,拍攝最終也順利完成。
而《幽靈黨》拍攝期間,丹尼爾·克雷格的腿摔斷了,其實可以選擇停拍九個月去接受手術,但是丹尼爾·克雷格選擇了用仿生腿堅持拍攝,才有這一部《幽靈黨》,可以說從質疑到喜愛,丹尼爾·克雷格用自己的實力贏得了觀眾的青睞。
不一樣的第二點則是這5部電影貢獻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豐滿的邦德形象,五部007,邦德經歷過愛情、背叛、死亡,作為特工的邦德在不斷成長,各種經歷也使得邦德的個人形象從未如此立體鮮活。
在《無暇赴死》中,邦德甚至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不再是冷血的,不再是那個只會執行任務的MI6特工,他是一個人,一個真正有血有肉的男人,這是克雷格007系列的一大突破,也是讓影迷們如此熱愛的原因。
「No Time To Die」,是這部電影的英文名,中文翻譯為「無暇赴死」,講講我個人的理解:作為特工的007,肩負著各種各樣的重任,他們的身份決定了他們不能輕易丟失性命,因為國家安危還需要他們來守護,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則是對丹尼爾·克雷格的致敬,雖然這是他出演的最後一部007電影,電影中的邦德也沒有一個所謂的happy ending,但是克雷格為我們帶來的邦德形象不會就此消失,而是會永遠留在我們這一代影迷心中。
回到電影本身,其實電影能夠拍出來就很不容易,因為《幽靈黨》拍攝時克雷格腿摔斷了,堅持拍完《幽靈黨》後,克雷格自己也准備卸任了,但出於對邦德的留戀,他還是決定出演最後一部007。但是拍攝期間,電影經歷了克雷格受傷,劇本更改,變換導演,更改電影名等一系列難關後,終於在大熒幕上與全球影迷見面。
電影整體是不錯的,有007系列一貫的製作水準,一流的運鏡,華麗的場景,驚心動魄的劇情,當然最重要的是講好了一個故事,拍活了一個人。最讓人動情的莫過於小島上的劇情,在那裡邦德在對女007介紹瑪德琳·斯旺和馬蒂爾德二人時,無聲地說了一句「他們是我的家人」,終於在邦德的世界裡有了可以信賴、可以依靠,需要保護的人,他可以為了他們犧牲自己,站在天台上,邦德眼中是不舍、遺憾也是解脫,我相信此情此景下沒有任何一位影迷不潸然淚下。
但是電影缺點也是存在的,最大的缺點就是拖沓,電影出現了許多不必要的對話,既沒有推動劇情發展,也沒有讓主題更宏大,而這些拖沓的地方影響了節奏的發展,使一部本應該快節奏的特工電影變得有些乏味,甚至坐立難安,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這一部《無暇赴死》的喜愛。
丹尼爾·克雷格在這次真的要告別我們了,對於下一任007的扮演者也是眾說紛紜,其中大家可能會對這次的女版007很在意,但是克雷格回應道:「她們值得更好的角色」,其實大家不必擔憂下一任會是誰,就像電影中所說「007隻是一個數字而已」,真正能夠留在觀眾心中的是邦德這一人物,007隻是一個代號罷了,希望會有更多的007電影出現,來記錄這位叫作邦德的男人的精彩故事。
4. 《007》系列歷屆邦德扮演者都有誰
《007》系列歷屆邦德扮演者:
第一任:肖恩·康納利
1930年出生的肖恩·康納利是最年輕的一任邦德,出演第一部邦德片《諾博士》的時候還不到32歲。他對邦德的演繹和詮釋奠定了007系列電影的基調和風格。
第二任:喬治·拉贊貝
導演布洛柯里在廣告中發現了澳大利亞模特喬治·拉贊貝,布洛柯里注意到拉贊貝具備邦德的身材和魅力,就連他在廣告中佩戴的腕錶和穿著的西裝都與邦德元素相吻合。
在參加試鏡時,拉贊貝意外打中了職業拳手出身的特技協調人的面部,布洛柯里由此相信拉贊貝有能力表現出邦德的好鬥。最終,拉贊貝得到了出演007電影的合約。
第三任:羅傑·摩爾
在《金剛鑽》後,即便製片方為肖恩·康納利開出的片酬高達550萬美元,但他仍然拒演007。而曾經接觸過的羅傑摩爾剛好趕上了檔期,於是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第三任邦德。
第四任:提摩西·達頓
提摩西·達頓分別在《黎明生機》和《殺人執照》中飾演邦德。他的詹姆斯·邦德帶有一些滄桑感,嘗試表現出邦德人性的一面,演戲十分有深度,而票房成績也算理想。
第五任:皮爾斯·布魯斯南
皮爾斯·布魯斯南主演了《黃金眼》、《明日帝國》、《黑日危機》和《擇日而亡》四部007。網上調查顯示,皮爾斯·布魯斯南曾是最受歡迎的007扮演者,被稱為「剛強與溫柔並濟」型的詹姆斯·邦德,但由於年紀已大行動不便,在拍完《擇日而死》之後辭演007。
第六任007:丹尼爾·克雷格
丹尼爾·克雷格分別在《皇家賭場》、《量子危機》、《天幕殺機》和《幽靈黨》飾演邦德。
5. 電影《007》中的詹姆斯·邦德為什麼能成為經典
電影《007》中的詹姆斯·邦德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觀眾熟悉的英雄+美女的模式,甚至結局也已經註定了是特工拯救世界,但框架之內部分,每一次都會有符合時代審美的調整。
007是風靡全球的一系列諜戰片,007不僅是影片的名稱,更是主人公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號。詹姆斯·邦德是一套小說和系列電影的主角名稱。小說原作者是英國作家、前MI6特工伊恩·弗萊明。第一部007電影於1962年10月5日公映後,007電影系列風靡全球,歷經五十餘年長盛不衰。
詹姆斯·邦德是《007》系列小說、電影的主角。在故事裡,他是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的特工,代號007,被授權可以幹掉任何妨礙行動的人。他的上司是一位「M」,他還有一位好搭檔Q,專門為他提供各種高科技武器,以及女助理「Money Penny"。
身份背景:
至於邦德的身世,這得從弗萊明親自為邦德撰寫的一篇訃告說起。在《雷霆谷》開頭,弗萊明把前作的結局處理成假死,用一篇訃告借機向讀者交待了邦德的身世:老爸安德魯·邦德,蘇格蘭人,供職於一家武器公司,經常商務出差。
老媽莫妮卡·德拉克盧瓦,瑞士人。他們在邦德11歲那年遭遇橫禍身亡,詹姆斯從此與嬸嬸一起生活,先後就讀於伊頓公學和愛丁堡的斐特思公學,17歲從斐特思公學高中畢業加入皇家海軍。「世界不只如此」是邦德的家庭格言。
6. 《007:無暇赴死》里邦德為什麼要死
為了給接下來的黑人女007讓路。
從2006年的《007大戰皇家賭場》到如今的《007無暇赴死》,丹尼爾。克雷格在五部007電影中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從邦德被琳達的背叛開始,到M夫人的離去,到遇見瑪德琳,再到家庭和邦德,邦德的刻畫已經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中。
影片中有一些幽默的時刻,也有一些強烈的刺激。最後,邦德的離開不僅是為了這個世界,也是為了他的家庭。對邦德來說,家庭就是整個世界。大屏幕上又一個令人不安的時刻,那雙美麗的藍眼睛,也許是丹尼爾。這是克雷格邦德的完美結局。
影片簡介:
《007:無暇死亡》是第25部007電影,由米高梅、環球影業等聯合製作,由克里·福永、丹尼爾·克雷格、拉爾夫·費因斯、娜奧米·哈里斯、麗婭·塞杜克斯、本·維肖等主演冒險動作片。
電影講述的是退休後的邦德在牙買加過著平靜的生活,直到他的中情局老友前來尋求幫助,才度過了短暫的平靜。他們營救一位被綁架的科學家的嘗試不僅比預期的要危險得多,而且還讓邦德踏上了追蹤一個擁有危險新技術的神秘反派的旅程。
該片將於2021年10月8日在美國上映,10月2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7. 《007》邦德會有什麼新的劇情展示
在007電影故事裡,詹姆斯·邦德是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的間諜,代號007,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礙行動的人的權力。他冷酷但多情,機智且勇敢,總能在最危難時化險為夷,也總能邂逅一段浪漫的愛情。
第一任:肖恩·康納利(6部)
1961年,英國影界計劃拍有關情報員007詹姆斯·邦德的系列片,這是根據弗萊明的小說改編為電影的一個龐大計劃。因為身材、性格的相似,肖恩·康納利很快被確定為邦德的扮演者。1962年,007第一部《007之諾博士》上映,獲得好評。康納利也因此而成名,受到好萊塢的重視。
此後肖恩·康納利相繼主演了《來自俄羅斯的愛》(1963)、《金手指》(1964)、《霹靂彈》(1965)、《雷霆谷》(1967)。1971年,肖恩·康納利在拍攝了第六部「007」電影《007之金剛鑽》後,宣布不再出演間諜電影。
《來自俄羅斯的愛》(1963)
《金手指》(1964)
《霹靂彈》(1965)
《雷霆谷》(1967)
《金剛鑽》(1971)
1983年,製片人傑克·施瓦茨曼成功說服康納利,時隔12年後再度出演「007」影片——《巡弋飛彈》(又名《永不說不》),不過未列入007系列正式名單。
第二任:喬治·拉扎貝(1部)
1968年,澳大利亞喬治·拉扎貝當選007的候選人,在此之前,除了電視廣告之外他沒有任何演出經驗。不過,在試鏡過程中,拉扎貝在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憑借在一場打鬥戲的試演中的出色表現贏得了主演《女王密使》的機會。
在《女王密使》的拍攝過程中,拉扎貝與導演彼特·R·亨特、邦女郎的飾演者黛安娜·里格甚至製片人的關系都很緊張,僅拍了一集就聲明再也不願意幹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一些007迷認為拉扎貝的《女王密使》才是最好的,該片最忠實於原著。
第三任:羅傑·摩爾(7部)
1973年,羅傑·摩爾接替肖恩·康納利,在此後的12年間,相繼主演了《生死關頭》(1973)、《金槍人》(1974)、《海底城》(1977)、《太空城》(1979)、《最高機密》(1981)、《八爪女》(1983)、《雷霆殺機》(1985)。
8. 《007》邦德扮演者是
《007》邦德扮演者是丹尼爾·克雷格。
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1968年3月2日出生於英國英格蘭柴郡切斯特,英國影視男演員,畢業於倫敦市政廳音樂戲劇學院。
1992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小子要自強》,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2006年,在冒險動作電影《007:大戰皇家賭場》中飾演詹姆斯·邦德,他也因此獲得更多關注。
2008年,主演的動作電影《007:大破量子危機》上映。
2013年,憑借電影《007:大破天幕殺機》獲得第18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動作片最佳男主角獎。
人物評價
丹尼爾·克雷格才華橫溢,他所詮釋的詹姆斯·邦德不再依靠晚禮服等高科技配件,他用的是肌肉,當他笑的時候,總是讓人覺得輕松。他不夠英俊,也不夠高大威猛,還頂著一頭金發,和伊恩·弗萊明筆下的邦德相去甚遠,但他有精湛的演技,健美的身材,和深邃的眼神。
他改變了觀眾對於符號式的007的傳統看法,邦德不再是那個露著虛偽笑容的風流紳士,而是重情重義的硬漢純爺們,愛到深處淚也輕彈。
9. 《007無暇赴死》邦德結局是什麼
《007無暇赴死》邦德結局是邦德死了。
邦德在小島上中彈,加上薩芬讓他感染到基因代碼的納米機器人設定,邦德犧牲了,這是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邦德版終結,邦德這次真的死了,出乎意料有別以往的設定。
看到這樣的結局,喜歡邦德電影的影迷,應該別有一種奇妙的滋味,但更惆悵的是,這真的是丹尼爾·克雷格最後一次演出詹姆斯·邦德了。
簡介
在《007:無暇赴死》上映前夕,劇組公布一段幕後片段,丹尼爾·克雷格本人在電影最後殺青,那時半夜時分,所有工作人員聚集,獻上掌聲,見證他完成演出邦德的歷史時刻,而他本人與現場人員都感動不已,也流下英雄淚。
丹尼爾·克雷格確實是這時代最好的「007」,也成了這時代影迷心中永遠的「詹姆斯·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