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象人電影是真人故事嗎

象人電影是真人故事嗎

發布時間:2023-01-07 11:18:54

『壹』 電影象人的原型是誰

《爵士歌王》,《泰坦尼克號》,《歡歡笑笑》,《阿凡達》,電影象人的原型是715

『貳』 象人的關於作品

1923年,以他為研究對象的醫生Frederick Treves出版了《象人和他的回憶》的手記。1973年,另一位作家Ashley Montagu又出版了《象人--人的尊嚴的研究》一書。被這兩本書深深打動的劇作家以此為藍本寫成了劇本《象人》。這部作品在1979年倫敦公演時備受好評,之後在百老匯也是長演不衰的劇目。獲得1979年托尼獎最佳戲劇獎。說到《象人》,最家喻戶曉的是1980年由大衛·林奇所導演的電影版《象人》,該片曾攬下奧斯卡多項大獎和提名。電影版和舞台版兩者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對象人外貌的表現。在舞台上,Merrick由年輕、有著健康身體、裸露著上半身的男演員,通過扭曲身體來表現「象人」的外貌。醫生Frederick Treves在醫院進行學術講座的那場戲中,站在真正象人的幻燈片前的演員剛開始是正常站立的,隨著醫生的解說,慢慢地扭曲身體,到說明結束的時候,就變成象人的樣子。通過這場戲,觀眾把幻燈片中的照片和演員扭曲的身體進行重疊,通過想像力來構築象人的外貌。關於這場戲,原作者認為:「Merrick臉部的畸形是無法用感情來表達的。另外他的話不通過長期相處,旁人根本就無法聽清。所以盡力去模仿Merrick的外貌和說話方只會造成反效果。如果模仿的以假亂真,會影響台下觀眾的觀看。所以通過幻燈片來告訴觀眾MERRIK的外貌就足夠了。」但是這種效果是根據舞台的需要而創造的,在映像上根本就行不通了。映像要求真實地再現,所以電影版中出現的象人,是根據保存在倫敦醫院象人的骨格標本為原型克隆出來的。這種表現手法的不同給觀眾的感覺也大相徑庭。通過再現真實的電影,故事中的關於象人可怕的外表情節,比如利物浦車站象人遭群眾的圍攻,護士看見Merrick的外貌驚嚇而逃的心情,觀眾都能夠感同身受。
而在舞台上,扮演Merrick的演員都長得比較清秀,因為他所表現的並不是Merrick的外在,而是他純凈的內心,所以難以令觀眾產生驚嚇的感覺。但遺憾的是,電影版只是單純的將Merrick塑造成了一個凄慘的可憐蟲,影片結尾也是俗套地大團圓結局,缺少舞台劇版的深刻性。同電影版相比,舞台劇版的Merrick正像Kendal夫人所說的是「真正的藝術家」,是個非常特別的人。受盡恐懼、好奇和厭惡目光,心裡有些麻痹的Merrick有著常人所沒有豐富的想像力和感受力。
與之相對照,缺乏想像力、只相信眼睛看得見東西的醫生Treves,單純地認為「讓Merrick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就是讓他幸福的最好的方法」,但是Merrick卻分得清「偽善」和「真心」。可是Merrick也明白即便是「偽善」,不依靠這些自已根本無法生存下去的事實,所以並不加以拒絕。另外,舞台版中有周圍的人說「Merrick和自已很相似的」評語的情節,Merrick像一面鏡子將接近他的人們的內心世界映照出來。這樣的Merrick讓人感覺像遠離廉價的同情和淚水的清高的求道者,觀眾很容易被他的精神世界所感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19世紀末的英國處在科學與信仰並存的時代,前者的代表醫生Treves想將後者受到非人待遇的Merrick拯救出來,適應新的世界。但其結果卻是科學無法拯救Merrick,正常的生活無法令Merrick幸福。可是諷刺的是,越想讓Merrick來適應這個世界,Merrick就變得越丑越虛弱。最後像正常人一樣仰著睡覺的Merrick死了。通過Merrick,醫生終於明白上帝反復無常創造出來的怪物Merrick也許是對妄圖用科學和秩序來征服自然的人類的一種警告吧。
藤原龍也主演的《象人》在日本屬於再演版本,前一版本扮演Merrick的是日本舞台劇知名演員市村正親。與市村版本相比較,藤原版本舞檯布景缺少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氣息,而且由於導演的編排,在情節處理上顯得過於冗長,但是音樂搭配卻非常出色,特別是反映Merrick心境的女聲唱腔(其實歌手是男性)與劇情的發展非常協調。
藤原的Merrick在外形和身體殘疾的表現上不如市村,而且由於相貌的原因,難以讓觀眾把他與怪物聯想起來,但是在表現Merrick內心世界的變化上卻明顯更勝一籌。特別是一些細節如受歧視虐待時的孤苦無助、Kendal夫人沒有嫌棄、與他平等交流後穿透黑夜的揪心悲鳴、臨死時手臂緩慢伸向他篤信的上帝所在的天空等等都很好的把Merrick細膩豐富的情感傳達給了觀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雖然外表醜陋但是內心純潔善良的Merrick。劇中其他演員多是一人分飾多角,除了飾演Kendal夫人的演員是女性之後,其它女性角色都由男演員來扮演。這是藤原龍也首次挑戰西方原作的舞台劇,東西方作品的差異讓我們有幸看到他演繹出的與之前不同的全新角色。

『叄』 《象人》後感

每個人做事定有他的目的,有人寫作為了謀生,有人寫作為了留名,而我寫作是為了取悅自己;有人看電影是為了愛情,有人看電影是為了消磨時光,而我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我在賦閑;取悅自己加賦閑,《象人》後感便應運而生。

在《象人》影片中,醫生、醫院看似實施的是正義和善良之舉,但是在他的善舉背後也是有他的目的的。這樣就讓人對正義和道德提出了質疑?這也就是《象人》這部影片要傳達的思想,是發人深省的梗。

影片為什麼稱之為《象人》呢?仔細思考後,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影片中的主人公模樣與大象相似——畸形。一個畸形的人能編演出什麼好故事呢?會不會又是老生常談的勵志情節?其實,好的影片不是數你在觀影過程中笑了幾次。而是這部影片可以揭露或者批判事情的真相,反應社會問題,契合人性(人心),這才是人們津津樂道且耐人尋味的好影片。

《象人》是根據真實醫療檔案改編的。1980年拍攝的一部黑白電影。影片展現18世紀畸形人在社會的地位;從而赤裸裸的揭露了人性丑惡的一面。人們所謂的道德和正義只不過是少數人才有的特權。

影片中,象人最初是馬戲團老闆的牟利工具。馬戲團老闆讓象人在觀眾面前展示自己的醜陋並告訴觀眾:這是世上最丑的人,之所以這么醜陋,是因為他的母親在懷孕四個月時,遭遇大象的蹂躪,所以他的頭和右臂特別大,後背長滿贅瘤,面部與腳骨都是扭曲的。女人們看見後會嚇得跑回家去。就這樣,象人生活在人們的戲弄與嘲笑中,成為馬戲團老闆的附屬品,忍受著馬戲團老闆的咒罵、鞭打和糟糕的物質生活。象人在馬戲團的境遇,不只是肉體上的折磨,更是精神摧殘。

一天,一位醫生發現了象人。不知道這位醫生是同情象人,還是同馬戲團老闆一樣發現了商機,總之是將他帶回了醫院並給予他常人應有的待遇——尊重。醫生還為象人安排了獨立的房間、食物、衣服和看護(象人第一次到醫院時,人是臭的)。象人漸漸的感受到了家和人間的溫暖,覺得自己有了朋友,他非常快樂,並對當下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滿意。如果將他在醫院的生活與馬戲團生活相對比,那就是人與動物的區別。從象人的遭遇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堅強的人。

現在,象人的生存環境變好了,善良的觀眾都希望他一直這樣生活著。甚至會幻想這位醫生早些解決象人的痛苦,將其治癒或者接近正常人。

對於象人來講,他得到了尊重和款待。但是醫院看似善良的舉動真的無利可圖嗎?

結果不然,象人只不過進了升級版的「馬戲團」而已。在醫院里,象人成了醫院的「活廣告」,象人使得醫生有了知名度,醫院的生意也日漸興旺。如此這般,醫生和醫院的善舉也就不攻自破了。也許,在人的本性中善良和利益總是有點關系的,這樣也就讓人們對正義和道德有了些許的質疑。

那麼,為什麼象人能夠成為醫院的牟利工具?象人在馬戲團成為牟利的工具,是因為他罕見的醜陋外形吸引無聊(能將其取樂的人都是無情且身份低賤的人)的人圍觀,從而獲利。那麼,對於醫院象人的牟利點又在哪裡呢?

象人的畸形是奇特且罕見的醫學案例,醫生是自然喜歡的。但如果只是單純的科研又何必曝光呢,顯然他是有不尋常之處的。

象人的智商與外表是呈鮮明對比的。他有很強的記憶力,反復閱讀聖經後便可以背誦;他可以用單只手拼建一座教堂模型;他可以讀懂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他情感豐富且富有詩意。所以,大家都想看一看外表奇醜但智商卻高於常人的畸形人究竟是什麼模樣的。就這樣象人吸引了眾多人的關注,甚至連女王都開始觀注他了。

有價值的人,命運都不會壞,只不過象人的價值有些心酸。如果象人可以選擇,他定不願意拋頭露面成為眾人輿論的對象。

影片中,群眾的道德、醫生的正義、象人的堅強以及人生的價值都是值得深思的。

閱讀全文

與象人電影是真人故事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間有大愛電影觀後感小學生 瀏覽:604
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免費突突兔 瀏覽:787
蠟筆小新最恐怖的十大電影 瀏覽:112
新疆人電影演員 瀏覽:156
一個人演的電影科幻 瀏覽:609
微信如何給對方發電影 瀏覽:585
如何把電影保存到優盤 瀏覽:770
有哪些特別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639
適合離婚女人看的勵志電影 瀏覽:86
去掉電影字幕的最好方法 瀏覽:772
玩命快遞1電影國語版 瀏覽:526
扣扣看電影 瀏覽:408
哪些電影有二元對立 瀏覽:817
哪個平台漫威電影都有 瀏覽:666
僵屍恐怖看電影 瀏覽:507
懷孕三個半月能看電影嗎 瀏覽:46
青檸影咖都有什麼電影 瀏覽:198
找搞笑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98
買房子就像看電影一樣 瀏覽:887
四個人的搞笑電影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