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扶貧辦主任電影故事情節敘述

扶貧辦主任電影故事情節敘述

發布時間:2023-01-14 08:13:40

1. 【影評】155分鍾的《我和我的祖國》,讓我在電影院從頭哭到尾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整部電影由下面7部短片組成(按播放順序排名)

1、《前夜》— 管虎    2、《相遇》— 張一白

3、《奪冠》— 徐崢    4、《回歸》— 薛曉路

5、《北京你好》— 寧浩 6、《白晝流星》— 陳凱歌

7、《護航》— 文牧野

前方高能劇透,請謹慎觀看以下內容僅代表個人不成熟的小看法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贊歌……」

影片開始伴隨著飄揚的五星紅旗,響起王菲唱的《我和我的祖國》,只能說王菲的聲音真的是太空靈了,用我粗糙的比喻來說,就像一隻歡快的百靈鳥在枝頭歌唱對祖國的熱愛與祝福。盡管王菲這個版本在網上被噴的挺慘的,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的,就像這首歌在網易雲歌曲底下的評論說的那樣:王菲唱得輕松、俏皮、可愛,這種感覺就像不諳世事的鄰家小妹,行在放學的路上,聞到街攤小吃的美味、觀賞路邊花草。偶爾蹦跳,時有駐足。她不需要也不懂得大人們那樣的宣誓效忠、誇張表現,她對腳下這片國土的愛與溫情自然流淌。

從電影的簡介就能看出,這部電影和我們平常看的電影有些許不一樣,它是由7個導演拍的7個短片共同組成的。 說實話,還是第一次去影院看這種形式的電影。看完後,盡管7部影片的質量參差不齊,總體上還是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在我個人看來,第一部管虎的《前夜》實在是太精彩了,給了我很大的期待,但是後面幾部影片卻沒有再超過我對第一部的喜愛。

對於影片的敘事手法,採用的都是以小見大的手法,故事沒有選擇以宏大的角度去進行「硬核輸出」,而是從平民化的視角出發,聚焦每個事件背後的平凡人。 以一個個小故事、一個個小家庭、小人物來突顯出大事件和大主題,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高超的表現手法,但是要通過小故事來做到大效果,這往往不太容易,但這7部短片大都做的十分成功。

從整個影片來看,國歌出現的次數可能有超過10遍了,第一部短片《前夜》黃渤飾演的在驗收前一遍遍實驗,到第四部香港回歸的升旗儀式等,雖然觀影過程中國歌聽了一遍又一遍,但每次聽都熱血沸騰,絲毫不會有厭煩,或許這就是源自中華兒女骨子裡的認同感,國歌與每個中國人的內心都深深融為一體了。

01

《前夜》— 管虎  主演:黃渤、歐豪

「開國大典當天,廣場會有二十萬群眾,全國會有四萬萬同胞看著,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我們」。

為了能讓第一面國旗在天安門廣場上順利升起,黃渤飾演的工程師林治遠解決了自動升旗裝置遇到的一系列難題,最終大典當天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按動按鈕,這面國旗也載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希望冉冉升起。

《前夜》這部短片是7部短片中我最喜歡的一部,不僅是被黃渤牛逼的演技折服,更是被這個故事所打動。

其中最讓人動容的一句台詞: 「你以為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二十八年革命,兩萬人犧牲換來的紅旗,我們能做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

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當時其實有在想,不就是一個自動升旗裝置嗎,建國那個年代也有汽車有飛機了,不至於有這么困難吧。可在片尾看到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後,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

而就是在科技如此不發達、物質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我們的前輩還是憑借著艱苦奮斗建立起了新中國。如今的中國再也不用為一個自動升旗裝置發愁了,也不會像那時周總理說的:開國大典飛機不夠我們就飛兩遍, 新時代的中國會帶著先輩的期待繼續前進,這盛世,如您所願。

02

《相遇》— 張一白  主演:張譯、任素汐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讓我們國家能更自信的在國際上挺直腰板站起來。但在這一聲巨響後面,是無數科研工作者默默無聞的付出,為了工作的保密他們甚至幾年不能與家人愛人聯系,《相遇》這個故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的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同志,你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這是女主在公交車上的一句台詞,但影片講的這個愛情故事並沒有非常打動到我,盡管兩位主演的演技都很在線,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感覺差點意思。影片對於這段愛情的回憶,主要是通過他們第一次相親、第二次在公園見面、女主生病男主騎幾十里路給女主買西瓜這么三個小故事,很單純、很美好,但或許是敘述的過於平淡了所以不太能讓我共情。

更打動到我的是在公交車下,在慶祝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人群中,男主與女主的那一段眼神對視,在到看到她後想摘下口罩,想到自己不久人世還是放棄,眼神表現出的隱忍與克制,實在是太讓人心疼了,盡管沒有說一句台詞,卻又好像能讀懂他的內心,不得不說這一段張譯的演技太棒了。

03

《奪冠》— 徐崢  主演:吳京、馬伊琍

1984年8月8日,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女排以3:0贏了東道主美國,首次在奧運會上奪冠。《奪冠》這個影片選的場景是在上海的弄堂,以一個弄堂里的老百姓對這場比賽的關注和歡呼來回憶這段歷史,所有人擠在胡同里守著那台信號不好的黑白電視。也因此牽扯到小男孩冬冬是幫鄉親維持電視信號,還是與移居美國的好朋友告別,這二者的選擇之間的小故事。

這個短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其中充斥著許多笑點,比如說冬冬維持著電視天線的滑稽動作,比如說狗把掛在天線桿的肉咬走了,不過最搞笑的還是當冬冬哭著抱住他爸爸,說到 「我們家的天線實在是太爛了」「中國女排三聯冠,我太開心了」。 電影的色調也是我很喜歡的,影片一開始就有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雖然橙與青的對比色的運用在電影里並不少見,但這個影片色調還顯示出的一絲活力與復古,看上去就特別的舒服。

如果這個故事以冬冬和它爸爸的對話就結束的話,也許會更好些,留下一種殘缺的美、遐想的美。而突然突兀的轉到現代,當看到吳京那張臉那一刻就開始出戲了,加之吳京與馬伊利之間對話的那一段不論是台詞還是表現,也都讓我和之前弄堂那邊的故事連接不起來。除此之外,兩個場景的色調相差極大,也讓我極度懷疑是不是在看同一個短片。

04

《回歸》— 薛曉路  主演:杜江、朱一龍

「主權回歸,分秒必爭,0點0分准時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 與影片開頭片段中顯示的比較和諧的談判情形相比,而實際上為了爭取到能在0點順利升旗中國國旗,傑出的中國外交官安文斌與英國代表談了16輪。

除了對外交官的描述,影片更多的是表現了升旗手為了能在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上完美的完成升國旗儀式,一遍又一遍的訓練。在儀式開始的前幾秒,杜江飾演的升旗手的緊張但堅定的神態表現的淋漓盡致。突然想知道,人家任務完成的那麼好,領導是不是按之前說的給他們發媳婦了呢?

另外這個影片通過「鍾表時間」把漂泊到香港的普通市民修表匠人及他的愛人香港警官之間的聯系串的特別好,而通過這兩個小人物來表現當時香港回歸的情形,顯得更加生動與接地氣。其中印象最深也最讓人感動的兩個鏡頭,一個是修表匠人在0點站在樓頂天台眼角泛起的淚光,另一個是到了0點後香港警察換帽徽的場景, 而從這一刻起,她們不僅是香港警察,也是中國警察。

05

《北京你好》— 寧浩  主演:葛優

毫無疑問,這部片子是7部中最輕松最具喜劇色彩的短片,葛大爺飾演的一名普通北京計程車司機在公司抽到一張無比珍貴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後,發生了一系列有趣好玩的故事。

北京奧運與汶川地震,這兩個主題如果單講一個可能會比較好講,但這部影片就通過一張門票巧妙的把兩個主題串起來了,而且不會讓你感到有絲毫的突兀,還讓你覺得,在2008年的某個北京角落,這個故事也許是真實發生過的。

不得不說,葛大爺的演技太神了,甚至看不出一絲表演的痕跡,果然你大爺始終是你大爺,這部短片的笑點也主要由葛大爺這貢獻出來, 「歪瑞嗨皮」「你能不能跟藝謀提提,到時候往咱這掃一鏡頭」 等台詞從他嘴裡說出來,一下子就讓人忍不住爆笑了。

另外,影片大概是沒想營造悲傷的氛圍,對於汶川男孩來北京的目的,只用了一句 「欄桿是我老漢修的,我就是要去看一下」 ,沒有讓小男孩講出汶川地震的殘酷,如果要刻意煽情的話導演大可以從小男孩嘴裡加上幾句父親為了救他而去世,囑托代他看看奧運之類的台詞。都沒有,有的只是葛大爺聽到小男孩話後的短暫沉默,的確,對於深藏在每個中國人的記憶,又何須什麼多餘的台詞去畫蛇添足呢?

06

《白晝流星》— 陳凱歌  主演:田壯壯

「白晝流星」指的是什麼?在影片中大概既是指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又是指照亮兩個迷失少年的扶貧主任李叔吧。

影片畫面確實沒得說,太漂亮了。尤其是在大漠中兩個少年去追尋「白晝流行「的那一段,不論是構圖、還是色彩、音樂方面都無可挑剔。但是就是這里也體現出,故事本身的硬傷,騎著馬去追航天器?嗯,只能說流批。

不止於此,故事表現了航天與扶貧兩個主題,如果只表現扶貧的話,我覺得還確實挺讓人感動的,畢竟老戲骨演的李叔很動人。但是短片把這兩個主題雜糅在一起,實在讓我看得有點雲里霧里的,航天英雄返鄉與兩個少年看了返鄉的英雄後就痛哭流涕、迷途知返,實在轉變的有點快了。

此外,這部短片還有大量的旁白,很多敘事不是靠畫面來表現,居然是靠旁白來推動?這不禁讓我想到《上海堡壘》的大量旁白,「仙藤被奪取後,幾大城市毀滅……上海成為最後的堡壘「」我常常在想,她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注意到我「……把《白晝追星》與《上海堡壘》放到一起對比好像有點不太尊重這部影片,但過多的旁白確實對觀影體驗打了折扣。

07

《護航》— 文牧野  主演:宋佳、張子楓

影片講的是發生在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故事。在有限的時間里,文牧野把主角呂瀟然童年、少年、現在三個時期表現的十分生動。

童年對於航天孩童式的嚮往,甚至從高塔上一躍而下,這個鏡頭著實讓我吃了一驚;飾演少年時期的張子楓在洗頭時看見電視的航天新聞嘴裡喊著牛逼,還露出憨憨的笑容著實挺有喜感;長大後成了一名飛行員,因為自己最優秀被安排到替補的位置,卻還是紅著眼眶表示接受安排。

既有對夢想的一往無前,還有為了大局舍棄自己夢想的非凡氣度,在個人榮譽與國家利益之間,還是選擇了退讓,這,就是中國軍人。 整部影片看下來,不得不說,呂瀟然也太帥了,而導演在這么短的時間把這個角色的性格刻畫的如此立體,可見文牧野在年輕導演中確實有很強的實力。

2.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里,你最喜歡哪個故事為什麼

我最喜歡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電影里7個故事六贊一彈,為什麼受傷的總是陳凱歌?

《白晝流星》時代背景是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真人出演了。

只有大約21分鍾的篇幅,講述了內蒙古兩個被貧窮生活逼上歧路的少年,被一個老人引領著找到精神力量的故事。

陳凱歌找准了航天員和少年的共同點:都是回鄉的人

陳導做電影是個實在人,在CG大勢的當下,他拍電影可以建一座城,被戲稱電影圈最燒錢的導演,這次拍《白晝流星》也力求還原,據悉特種車輛、返回艙降落傘是實物,連片中兩位航天員的宇航服亦是當年穿過的。

故事開頭就引出了「白晝流星」的典故:爺爺的爺爺傳下個故事,要是有一天,能在白晝里看見夜裡的流星,人們在這片窮土上的日子,才會過得興旺起來。

到後來,「白晝流星」有了具象,是從天而降的神舟十一號返回艙。在電影語言的烘托下,有了一種傳說照進現實的如夢如幻,也讓苦難中的人兒大為振奮,結束自暴自棄,未來也有盼頭了。

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哥倆,在外形上都很突破,白嫩鮮肉雙雙成了犀利哥。劉昊然演得挺好的,眼神有戲,陳飛宇生澀些,不過作為弟弟的他本來就有點躲在哥哥身後,戲的風頭不如哥哥也正常。

田壯壯太棒了,把一個從旗政府已經退下來了的扶貧辦主任演得十分動人,馴服哥倆的過程充滿智慧和情感。他吐了一口老血,我的眼淚也一下溢出來了。

田壯壯本身是名導,近兩年頻頻亮出演技,在每部片都很亮眼,這才是真的導而優則演。

《白晝流星》的台詞是7個故事裡最詩意的。

「和你們一樣,是回鄉的人。」

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快追!」

「當我們見到從天上回來的宇航員,我和哥哥像變了一個人,心都化成了河裡的春水。」

《白晝流星》的畫面也很美。

有老人和少年的策馬奔騰。

有戈壁里軍車的白煙陣容。

還有騎馬少年和軍車的相融應和。

有「白晝流星」的空中綻放。

病倒的老人也有凄美的謝幕。

最後是內心受到了沖擊和洗禮後的少年,可以自立向前沖了。

即使飯圈女孩要挖八卦素材,也有畫面提供。

兩個少年的共浴,犀利哥要變回帥哥了。

弟弟給哥哥剪頭發。

有兩個少年的捆綁play。

呵呵,玩笑了。陳導可是一本正經在拍的。

把邊陲扶貧和航天大業結合起來,在我看來,不遜於《北京你好》里把奧運開幕帶出汶川地震。

陳凱歌被吐槽,也許是因為他兒子是主演之一(星二代、祖傳資源就跟貧富差距一樣很容易引起反感),也許是因為神舟不如女排、奧運那樣容易有共情,而且這個故事有點沉重,跟其他幾個故事或輕快、或緊張、或燃情的節奏相比,它對觀眾的刺激不是那麼直接。

觀眾本就蘿卜青菜各有所好,不可強求。我只能說,我挺喜歡《白晝流星》的。

片中各號的呼報很燃。

長江明白!

黃河明白!

泰山明白!

可惜觀眾不明白陳凱歌的心。

3.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講了什麼內容

《我和我的祖國》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祖國息息相關的故事。

1、《奪冠》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

而與此同時的上海石庫門弄堂,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扎、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2、《北京你好》

計程車司機張北京(葛優飾)意外獲得一張千金難買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得意洋洋並開啟顯擺模式的張北京卻沒想到因為這張門票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風波。

在炫耀一圈後,他遇見了吃著沙琪瑪坐出租的四川男孩(王東飾)。男孩不知人情世故,悄悄用800元錢,換走了張北京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

3、《白晝流星》

迷茫落魄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沃德樂(劉昊然飾)與哈扎布(陳飛宇飾)在遇到退休扶貧辦主任老李(田壯壯飾)後,他們的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

在老李善意的引導下,他們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也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沖擊和洗禮。

影評

不少觀眾擔心該片可能會有說教味、太刻板,但實際上,《我和我的祖國》卻很接地氣、很平實。《我和我的祖國》雖然以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但它的切入點非常巧妙——它關注的是「我」,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你我他,以大歷史中「我」的故事,來講述那段歲月,實現個體與宏大時代的共鳴。

《前夜》單元採取的是「最後一分鍾營救」的敘事手法,一個小短片拍得一波三折,驚心動魄,感人至深。而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單元里,觀眾們更能深切感受到「我分擔著海的憂愁」的那種敢於奉獻與犧牲的精神。雖然張一白並沒有把這個故事拍得太「抒情」,但它依舊感人至深。

4.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劇情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劇情簡介

1、《前夜》單元由管虎執導黃渤主演,主要講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故事。

2、《相遇》單元由張一白執導張譯主演,主要講述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

3、《奪冠》單元由徐崢執導劉濤主演,主要講述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

4、《回歸》單元由薛曉路執導杜江主演,主要講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

5、《北京你好》單元由寧浩執導葛優主演,主要講述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

6、《護航》單元由文牧野執導宋佳主演,主要講述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的故事。

7、《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並將鏡頭對准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壯壯飾演的退休扶貧辦主任後,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更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沖擊和洗禮。

5. 你怎麼評價《白晝流星》

我認為其實「白晝流星」講述的故事並不是劉昊然和陳飛宇重拾夢想的故事,它更多的是講述了扶貧,其實對於西部偏遠地區而言,沒錯,小編也是出身於西部偏遠地方的,白晝流星中看我們看到的貧窮落後,或者說是路不通,水電不通是真實存在的。而大家一年的希望就指著牛羊來生活,對於一個老人來說,一年到頭的收入連1000元都不到,而作為扶貧幹部來說,更是兢兢業業的工作。

在精神脫貧中,「白晝流星」用一種超現實的手法,讓這部影片的整體基調耐人尋味。劇情中老李的病並不是很突兀,而是一個長久累積的象徵。很多觀眾認為,陳凱歌導演此次是帶著自己的兒子出演,完全是處於私心,那麼在小編認為,陳飛宇的演技是存在的,眼睛裡單純干凈也是符合人物形象。

6.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由陳凱歌等七大導演聯合執導,通過7個小故事,串聯起祖國的7個大事件,講述了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相關的經歷,通過小人物來見證大時代,是新中國70歲生日的獻禮大片。

影片共分《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

具體故事梗概

1、《前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電動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黃渤飾)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而護旗手老方(耿樂飾)等千千萬萬參與開國大典的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保障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2、《相遇》

1964年,由於原子彈研發工作保密度極高,同事之間也互不知姓名,在國防科技戰線的科研工作者高遠(張譯飾)三年未與家人聯系,後來因病離崗,在公交車上偶遇曾經的戀人方敏(任素汐飾)。在國家大愛和情侶小愛之間,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紛紛選擇了前者,於是人生從此只有相遇,沒有相聚。

3、《奪冠》

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在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而與此同時的上海石庫門弄堂,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扎、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4、《回歸》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濤(杜江飾)刻苦訓練不懈怠、女港警蓮姐(惠英紅飾)兢兢業業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王洛勇飾)與英國人談判16輪分秒不讓、修表匠華哥(任達華飾)以精湛的技術確保中英方代表與女港警手錶精準確對。

他們是中方外交官、儀仗隊軍人、香港警察、鍾表師傅,身份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在7月1日0點0分准時升起五星紅旗。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竭盡全力,只為保證香港回歸「一秒不差」。

5、《北京你好》

計程車司機張北京(葛優飾)意外獲得一張千金難買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得意洋洋並開啟顯擺模式的張北京卻沒想到因為這張門票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風波。在炫耀一圈後,他遇見了吃著沙琪瑪坐出租的四川男孩(王東飾)。男孩不知人情世故,悄悄用800元錢,換走了張北京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

6、《白晝流星》

迷茫落魄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沃德樂(劉昊然飾)與哈扎布(陳飛宇飾)在遇到退休扶貧辦主任老李(田壯壯飾)後,他們的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在老李善意的引導下,他們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也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沖擊和洗禮。

7、《護航》

呂瀟然(宋佳飾)作為中國空軍飛行隊中最優秀的女飛行員,在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之前卻被意外通知撤出閱兵編排留作替補。當一架架戰斗機滑行起飛,劍指長空臨近檢閱,作為「備飛」的呂瀟然在見證這一榮耀時刻的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7. 《山海情》之後的又一部力作,電影《我的第二故鄉》為什麼受到觀眾的力捧

《山海情》不用多說了吧,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視劇,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是很有特色,也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各具特色,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有著不一樣的人生演繹。

這部電影帶給觀眾的,不止是很真實的場景體現,還有看後讓人陷入思考的一種能量,讓人了解了那個年代,人們的辛苦與夢想,奮斗的精神還有很曲折的路。

一部作品用不用心,觀眾們看得很清楚,正是有著這樣優秀的作品,才讓我們在休閑娛樂的時刻,也能有著學習和進步的機會,希望這樣優秀的影片能多一點。

8. 《白晝流星》講了什麼故事

《白晝流星》主要講述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並將鏡頭對准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壯壯飾演的退休扶貧辦主任後,生活悄然發生了變化,更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內心受到了極大沖擊和洗禮。

該故事從「天·地·人」三個維度展開故事鋪陳。「天」是神舟十一號飛船,也是數十年來航天工作者和全國人民的航天夢。

故事發生的「地」是飛船著陸的祖國邊陲貧困地區。十八大以來,中央的精準扶貧政策也在悄然改變著這片土地。而「天」與「地」間的「人」,是田壯壯和這對兄弟,也是無數扶貧幹部和貧困少年的縮影,少年們被改變的不只有生存狀態,還有精神狀態。從迷惘落魄到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標,流浪兄弟的轉變在神州大地不斷發生著。

《白晝流星》是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主演的獻禮建國70周年單元電影,該電影是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大電影的七個單元之一。於2019年9月30日國慶檔上映。

主要講述了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

9. 《那些日子》講的什麼故事

《那些日子》以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共同遴選的近年來在扶貧攻堅中涌現出的10個脫貧先鋒人物為原型,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以影視劇的形態全面、完整地再現扶貧英雄人物數年間一路走來的鮮活歷程。

10. 電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全國上映,大家覺得劇情怎麼樣呢

電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在全國院線播放,這部電影是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攝制,袁文康,王西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這部電影以鄉村振興為背景,用獨特的視角向觀眾們展現了在鄉村振興中一線工作人員不忘初心,堅持奉獻與堅守的溫暖故事。這部電影的特點在於劇情是以旁觀者的視角出發,記錄他在鄉村生活中的所見和所聞,以及在他身邊發生的所有溫暖的故事。袁文康飾演的穆隨心是一個在職場和情場雙失意的城市人,他獨自驅車前往雲南,跨越了三千公里到了雲南,邂逅了一位颯爽女孩彭彭(王西飾演)。

閱讀全文

與扶貧辦主任電影故事情節敘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畸形玩偶恐怖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05
最好的我們電影演員表有沒有汪蘇瀧 瀏覽:704
感動小學生的電影 瀏覽:621
王家衛電影台詞部分 瀏覽:288
泰國搞笑電影黑幫老大保鏢 瀏覽:785
電視上電影英語怎麼調成中文 瀏覽:135
國際上的幾大電影節英文 瀏覽:412
我愛開心之萬歲電影粵語版 瀏覽:120
如何和女朋友一起看電影 瀏覽:226
大嫂電影國語中字下載 瀏覽:696
歐美日式科幻電影 瀏覽:406
大嫂電影完整版劇情 瀏覽:501
再見經典電影截圖 瀏覽:686
天佑拍了哪些電影 瀏覽:668
電影飛來的女婿主演員 瀏覽:580
類似刀的哲學的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2
關於愛情和青春的電影 瀏覽:314
電影塞爾瑪的英文 瀏覽:130
中國電影老演員男名單大全 瀏覽:461
三D電影動畫片的名字有哪些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