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二男一女學鋼琴愛情故事電影

二男一女學鋼琴愛情故事電影

發布時間:2023-01-22 02:48:48

❶ 一部外國電影女主角是個學習鋼琴的,喜歡女主角的女的是個同性戀最後自殺了

你是我的蕾絲邊

介紹:少女瑪麗和少婦艾瑪互相吸引,兩人越愛越混亂,關系一發不可收拾。當一段彼此吸引的感情演變成致命的愛,還有誰能全身而退?

為你穿上,那襲鮮紅洋裝;為你獻上,最後一首《死公主的孔雀舞曲》。你的笑容宛如火焰,將我吞噬在寂寞的鍵聲中兀自旋轉。為何讓我得到你的人,卻不給我你的心?
外型亮眼的瑪麗即將進音樂學院主修鋼琴演奏,為了省下通勤時間練琴,她離開鄉下搬到里昂兒時朋友艾瑪的公寓。多年不見,念醫學院的艾瑪展現出成熟女人的韻味與自信,讓瑪麗驚訝不已;艾瑪則暗自對瑪麗的少女形象深深著迷。兩人互相照顧、分享生活,一切似乎充滿美好。直到一日瑪麗在舞會上受到男人騷擾,艾瑪奮勇解圍,給予溫暖安慰,所有的愛欲情結,瞬間引爆!艾瑪亟欲征服瑪麗,想將她占為己有,瑪麗雖然試圖抗拒,卻發現自己對艾瑪有一股說不上來的情愫,迷惘的她只好徘徊在男人的懷抱,尋求短暫的慰藉,艾瑪見狀妒心狂燒,情緒失控!
兩人越愛越混亂,關系一發不可收拾。當一段彼此吸引的感情演變成致命的愛,還有誰能全身而退?

❷ 外國經典電影: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故事,其中一個男人是開餐廳的,一個男人是彈鋼琴,故事好像發生在...

《布達佩斯之戀》

❸ 求<鋼琴別戀>的概述 電影介紹 以及300字以上的觀後感

鋼琴別戀
更多中文片名:
鋼琴課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
奇情孽戀

更多外文片名:
Leçon de piano, La.....(France)
Pleasure.....(Australia) (working title)
The Black Keys.....(Australia) (working title)
The Piano Lesson.....(Australia) (original script title)

導演:
簡·坎皮恩 Jane Campion

編劇:
簡·坎皮恩 Jane Campion

主演:
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 ....Ada McGrath
哈威·凱特爾 Harvey Keitel ....George Baines
安娜·帕奎因 Anna Paquin ....Flora McGrath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片長:
121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 澳大利亞 / 紐西蘭

對白語言:
英語 / 毛利語 / 不列顛手語

幕後花絮:
·片中大多數鋼琴曲都是霍利·亨特自己彈的。
·影片中演的那出戲改編自《藍鬍子》,是查爾斯·貝洛爾Charles Perrault,《小紅帽》的作者)所作的法國童話故事。講述一個男人先後娶了六個老婆,她們都因沒有通過一個測試而被殺死,並被藏進一個小房間。第七任妻子終於逃脫了她的變態丈夫,並在別的地方獲得了幸福。
·簡·康平憑此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大獎,但是她由於在家生產而不能親自領。

劇情梗概:
1986年,在釜山碼頭有一群不顧國家時世大局的暴力組織。劇中的父親-億冠是這個組織的第3大頭目。父親能有這樣的地位也全因其與老闆有特別的關系。檢察機關的大掃盪讓老大和第2大頭目逃串在外,於是父親迎來了三流人生的春天。但第2大頭目的出現卻使他的春天草草結束。他因?億冠和老闆的特殊關系而忍耐至今,可此卻沒有輕饒父親,以至讓億冠遭到在所有兄弟面前下跪的侮辱。億冠的倒霉日子從此開始。可是有一天,他總算接到了一個『喜訊』。以前認識的阿姨樣的女人叫他到漢城來,對釜山沒有一點留戀之情的億冠興高采烈地動身來到了漢城。可是那個阿姨樣的女人一看見他就狠狠地打了他一個耳光。」禽獸不如的傢伙!把你的孩子帶走!〃
在他19歲時,與他同居的女朋友懷孕了,他只說了一句『把孩子拿掉』後就揚長而去。但當時這個女朋友已經不能作流?了,這個不受歡迎的孩子便來到了這個世界。她作?日本人的本地妾,待日本人的妻子死後,就狠心得撇下視?累贅的兒子在休去了日本。孩子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慢慢長大,可是他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純凈、稚嫩的光彩。
億冠雖然想盡辦法要摔掉在休,可是命運終究還是將兩人安排在一條船上。無奈億冠只得帶著自己的兒子回到了釜山,在船上他們遇到了同樣?歸鄉的另一個家庭。一對兒女以痛苦、疲倦的眼睛無神地望著窗外,而他們的母親惠琳卻只顧低著頭。可億冠的眼睛卻不時地偷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母親,而命運的火車就這樣奔向了釜山……惠琳到釜山開始新的生活,並且重新開始自己的鋼琴培訓班,來到陌生地方的敬浩常常跟周圍的小孩打架,也因此與在休結下仇恨…
被組織趕出來的億冠一度過著最底層生活,把自己以前積攢下出速來的錢拿出來,付掉拖欠的房租,並照顧起這個破舊的家庭,過著不倫不類的生活的億冠偶然的機會見到了一個村裡的經營鋼琴培訓班的惠琳。學校要去春遊,億冠難得為兒子精心准備中午飯,連在休的中午飯也帶來的秀璦遞給在休自己帶來的中午飯,但在休決意要吃父親准備的飯,傷到自尊心的秀璦執意把飯盒留下,在休慢慢喜歡上了這樣的秀璦…
千辛萬苦可以結婚的億冠和惠琳過著幸福的生活,億冠也決心重新做人,拿著簡歷到處去找工作,因學歷和背景關系,到處碰壁感到失望的億冠遇見了以前的老大,以監獄里出來後重新做人,開了餅干屋的學柱,並在他的店鋪上班,而且在結婚紀念日那天,先在高級餐館吃飯,然後坐在租借來小船渡過兩人世界,但小船頂不住旁邊經過的遊艇的餘波翻底了,惠琳因此失去了意識…惠琳的死,導致了這個本來就不平靜的家庭的矛盾:以為母親的死是億冠所為而恨他的秀璦、敬浩和億冠的矛盾;因父母的結婚,不能在一起的秀璦和在休的矛盾;一見面開始對立的在休和敬浩的矛盾…,這些都是做父親的億冠的責任,他必須面對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和矛盾,他可以嗎?

一個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愛情故事
細膩地展現了維多利亞時代一個啞女深邃的情感世界
反映女性意識覺醒的佳作

觀後感:

一望無際的大海.
整個畫面都是肅殺的冷色,清冷,洶涌,有寒意.
那個來自遙遠的德國的女子,有著大海一般的深邃目光,安靜,洶涌,激烈,不動聲色,還有哀傷.

兩個男子愛著她.
在第一眼,一個看到的是她的肉體,一個注意到的是她的靈魂.
一個說,她像個沒發育好的孩子.
一個說,她看起來很疲憊.

那架鋼琴,在片中不時流淌出美妙音符的鋼琴,躺在海邊.
她的丈夫說,它太大了,暫時不能被運走.
她企求另一個人,帶她去海邊看看.
她在海風里彈琴,那些音樂飄到空中,飄在風里,飄在那個土著人的眼睛裡,心裡.
音樂中的她,看起來是那樣鮮活的生命,燦爛的笑容如大把春花.
也許,他就是那一刻愛上她的.
愛上她如音符般高貴的靈魂.

他用80畝土地來和她的丈夫交換鋼琴.以及,讓她來教他鋼琴.
天知道,他只是想聽她彈琴而已.
她的靈魂和鋼琴已不可分.
鋼琴在哪裡,她的心便在哪裡.

他深知這一點.
所以,他要與她交易.
在這里,他的愛情以交易的形式出現.
撫摩,親吻,擁抱,做愛.
一個鍵,兩個鍵,十個鍵,二十個鍵.
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每一步又都是這樣的如火蔓延.
他擁抱她的時候,滿懷溫情.眼睛中流露出來的是,那樣熱切的情意.

她接受他的條件.
一步步地,走下來,走下來,終於可以在他懷中入睡.
連她自己都不能知曉,這樣的交往其實到最後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交易.
那是,愛情.
她已愛上他,盡管她不自知.

他愛她同樣艱難.
他生了病,想念她到發瘋.
直到,終於不能忍受.
他將鋼琴送還給她.
因為愛情,讓他如此痛苦不堪.
人世最苦,求而不得.

她去看望他,帶著愛情,勇敢前行.
他卻拒絕,他拒絕沒有愛意的看望.
他只是有點驕傲.
他還是有自尊的.
但,這一次,他疏忽了.
他疏忽了她眼中的愛情火焰.
她拚命的打他,哭倒在他懷中.

那一場的魚水之歡,美侖美幻.
有了愛情的性,聖潔得如同美妙的音樂.

他的丈夫亦是愛她的.
否則,就不會有他自以為的原諒.
他目睹了妻子與別人在一起,卻還是原諒她.
即便她需要的,並不是他給的.

只是,他從沒走近過她的靈魂.
她的靈魂是一片海水,內里洶涌澎湃,外卻波瀾不驚.
他看著她的眼睛,卻從不曾讀懂過她.
那些聲音,那些她靈魂深處的聲音,他只聽到過一次.
那就是她將要離開的時候.

他聽見她說,放我走.

她一直一直沒有開口說話.從6歲那年起.
可是,她一直在思考.
她的靈魂一直在說話.

他終於放她離開,和她的愛人一起離開,帶著他給的斷指離開,帶著他看到心碎的笑顏如花離開.那般的笑顏,終究不是因了他.

片尾,她很幸福地彈著鋼琴,她的小女兒在花園里翻著跟頭,她的愛人,用手捉住她,與她親吻,長久到,天荒地老.

本片從頭到尾貫穿了鋼琴曲,時而如水般靜靜流淌,時而像風般獵獵作響,更會像火一樣熊熊燃燒.女主角在片中是一個啞巴,沒有一句台詞,音樂在此時成了她的台詞.她用手指說話,手語,或者彈出來的鋼琴聲.

本片中文名為<鋼琴別戀>(<鋼琴課>,獲得本片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以及多項奧斯卡大獎。主演,霍莉.亨特.導演:簡.坎皮恩.

❹ 有沒有一些有關與音樂或是樂器都可以的愛情電影 例如不能說的秘密

《鋼琴別戀》女人的一生
《海上鋼琴師》鋼琴家「1990」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法國電影,看了以後,很感動。
《鋼琴師》講2戰鋼琴家的故事,令人深思。
《音樂之聲》
《舞出我的人生》

本人學音樂專業,主修鋼琴,音樂的問題可以請教。交流

❺ 求一部關於鋼琴比賽的愛情電影,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鋼琴比賽中相識的兩個人在親熱的時候,男主角哭了,

很清楚你說的是哪部電影,我也特別喜歡且記憶深刻!小學的時候在CCTV6看過,十分喜歡~我現在已經大二了,卻還記得倔強男主角說自己因為第一次做愛而哭了,記得女主角在決賽時彈了自己一直彈不好的曲目卻獲得了第一名~

熱愛音樂的人都是高貴的靈魂,然而無法割捨的愛情卻比音樂更珍貴~喜歡女主角,不喜歡男主角,他實在太自負了~但在電影結尾,男主角終於拋棄功名利祿,坦然接受失敗,追回了女主角的愛~多好的結局!

我當時很刻意地注意了並且很確定地記住了電影名字叫《鋼琴比賽》,但剛剛一直沒找到~原來多了個字,是《鋼琴賽》~希望這是你需要的~

《鋼琴賽》(美國)

編劇:喬爾·奧連斯凱

導演:喬爾·奧連斯凱

主演:里查德·德里弗斯、艾米·厄弗英、莉·瑞米克

在第二十三屆中西部年度鋼琴賽上,來自芝加哥的選手保羅雖然表演得十分精彩,但卻只得了第三名的成績。保羅是沖著冠軍來比賽的,大家也都認為這個結果有失公平。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不服輸的保羅准備參加一個級別更高的比賽--第十九屆舊金山西爾曼鋼琴賽。

保羅來舊金山並入圍組委會選出的十二名選手進入半決賽。就在這時,保羅遇見了多年前就有過合作的富家姑娘海蒂。地位的懸殊使保羅不想與海蒂有更多的接觸,但海蒂卻從那時起就已經愛上了保羅,只是保羅似乎對她沒什麼感覺。因為年齡的限制,這是保羅最後一次參加鋼琴賽的機會,所以保羅還是不想因接觸海蒂而耽誤了比賽。

經過激烈緊張的角逐,入圍的十二名選手中只有包括保羅和海蒂等六人進入了決賽。當大家都在為最後的比賽加緊時間練習時,進入決賽的俄羅斯姑娘塔迪婭娜卻被人綁架。為此,大賽組委會決定比賽延誤一周。對其他選手來說這是個好事,但保羅卻大發雷霆,他等比賽已經迫不及待了,所以他無法忍受比賽被推遲一周。傷心的保羅找到海蒂,向她傾訴了自己內心的苦悶。在一夜的纏綿後,保羅卻從此變得開朗起來,兩人也開始一塊切磋技藝,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決賽開始了,在第一天參賽的三人中保羅以它精湛的技藝,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第二天,應該海蒂上場時,海蒂為了能讓保羅獲得第一名而想放棄這次比賽機會。在保羅的一番勸說後,海蒂參加比賽並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保羅位居第二。夢想破滅的保羅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情緒與海蒂大吵一架後憤然離開,在慶祝酒會上,海蒂很傷心,當她獨自一人在舞池中央跳舞的時候,發現保羅已經來到了她的面前。

❻ 電影鋼琴課影評

影片《鋼琴課》講了一個愛情故事,一個婚外戀的小故事。婚外戀一直容易引起爭議,因此這影片的意識有的人很贊成,有的人很抵制。看過2~3篇電影影評的褒貶不一,又想了想這一部影片究竟講了哪些:電子琴在影視作品中僅僅個意境,女主角自小莫名其妙地不願意與外部溝通交流,挑選拉小提琴作為與外部溝通的方法。

越深層次的了解可以換回來越大的鋼琴鍵,但事實上電子琴對女主角的必要性愈來愈小了。她逐漸期盼不通過電子琴與外部溝通交流,當Baines把電子琴歸還她後,她或是禁不住要來找Baines。她乃至卸掉一個鋼琴鍵作為定情信物!可完全刷新兒時創建的價值觀念是必須掙脫的,當女主被男二Stewart斷開一根手指後

她應當經歷了心裡的猛烈撞擊,斷掉手指、沒法彈鋼琴,就不可以與外部溝通交流,性命好像不會再更有意義,電子琴連著自身最好是都沉入海底、做一個了結。當她被救出後,她取得了再生,逐漸像父母一樣學習培訓講話,Baines倍伴她,不會再必須電子琴作為溝通交流專用工具。

❼ 《鋼琴課》里男女主角是真的相愛嗎

《鋼琴課》是一部由簡·坎皮恩指導的愛情電影,該片講述了有著語言障礙卻極愛彈鋼琴的女主,因一架鋼琴而和鄰居貝恩斯從相知到相愛,最終背叛丈夫的故事。

而片尾的一幕無疑能表明男女主角真心相愛:女主在最後一刻選擇將自己和鋼琴一同沉入海底,但是卻掙脫了繩索重新回到了男主的懷抱,最後兩人組建了幸福的家庭。

復雜的感情掙扎和糾葛是《鋼琴課》的亮點所在,並且男女主的最終相愛也讓勇敢追求真愛的主題熠熠生輝,從情節中的細節可見,男女主是相愛的。

❽ 求大神幫尋一部電影

鋼琴課

鋼琴課(簡坎皮恩執導電影)
編輯

本片是由紐西蘭著名女導演簡.坎皮恩執導的一部浪漫愛情片,也是一部反映女性覺醒為出發點的佳作,獲得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和最佳女主角獎。片中女主角荷莉.享特的表演特別出色,她以柔美的手語和堅定的目光成功地演出了一個內心豐富卻被禁錮的美麗啞女形象,使她成為第66屆奧斯卡影後。男主角為哈維.凱特爾。故事講述美麗的啞女,她不能說話卻彈得一手好琴,也就是以鋼琴為媒,她勇敢地找到了她的真愛。影片中有多首古典樂章,鋼琴曲會讓人如痴如醉。
劇情介紹
《鋼琴課[2]》影片講述,19世紀中期的紐西蘭有著優美的自然景色和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有廉價的勞動力。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紛紛飄洋過海,去那裡實現自己的發財夢。蘇格蘭女人艾達是一個面目清秀、性格內向的小婦人,她不會說話,有一個9歲的女兒弗洛拉。艾達遵從父親的安排,嫁給遠在紐西蘭的斯圖爾特——一個她從未見過面的男人。

鋼琴課海報(11張)
船把她們送上紐西蘭荒涼的海灘,艾達和弗洛拉等待斯圖爾特來接她們。她們只有簡單的行李,卻有一架黑沉沉的鋼琴。斯圖爾特帶著一幫土著人來接艾達,因為道路難走決定把鋼琴留在海灘上。
艾達思念自己的鋼琴,只好求助於鄰居貝恩斯,請求貝恩斯帶她和女兒去海邊看鋼琴。他們來到海邊,艾達急切地撲向鋼琴彈起來,弗洛拉在琴聲中舞蹈。貝恩斯默默地望著她們,他從這震撼人心的音樂中了解了艾達的心,並迷戀上了她。於是他主動提出以自己的80畝地換取海灘上的鋼琴,斯圖爾特很高興,貝恩斯提出要艾達給他上鋼琴課,斯圖爾特也滿口答應了。艾達起初並不答應這個交易,她認為貝恩斯是個粗人,不配碰她的鋼琴,但是在斯圖爾特的威懾下也只好答應。為了彈琴,艾達只好每天去貝恩斯的小屋上鋼琴課,弗洛拉和一隻小狗在外面玩。艾達專注地彈著琴,可貝恩斯卻不練鋼琴,只是痴迷地望著她,對於他來說,上鋼琴課是一種很美的享受。
貝恩斯知道艾達極想重新擁有自己的鋼琴,於是向她提出「以物易物」:在她彈鋼琴的時候他對她做些事,如果她同意,一次算一個鍵。艾達同意了,對於貝恩斯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游戲,這是情慾的表達。
斯圖爾特問艾達貝恩斯的鋼琴彈得怎樣,艾達只是笑了笑,毫不知情的斯圖爾特很滿意。在長久的交往中,艾達和貝恩斯的感情與日俱增,不料他們在一次裸體相對時被不諳世事的弗洛拉發現了。弗洛拉告訴了斯圖爾特她不明白為什麼一直是媽媽教琴而貝恩斯為什麼一直不彈,為什麼有的時候在彈而有的時候卻沒有任何聲音,於是,斯圖爾特就有點懷疑了。
貝恩斯因為太愛艾達於是決定把用土地換來的鋼琴送給艾達。斯圖爾特起初還以為是貝恩斯變卦。不再教貝恩斯鋼琴的艾達其實也早已習慣了彈琴的時候有貝恩斯在,也已經愛上了貝恩斯。於是她決定去找貝恩斯。但是被斯圖爾特發現了,他用木板把門窗釘死,軟禁了艾達。第二天一早,斯圖爾特又拆下了窗上的木板,告訴艾達他信任她,於是出去幹活了。而艾達在送給貝恩斯信物時又一次被發現,斯圖爾特暴怒了,失去了理智的他砍掉了艾達的一個手指。然而,艾達是無法說服的,這也許是一種意志的力量。斯圖爾特終於徹底絕望了,他帶著槍來到貝恩斯的小屋,要他帶艾達走。
有情人終成眷屬,貝恩斯帶著艾達和弗洛拉以及鋼琴離開了小島。在船上,艾達在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後,終於決定拋棄這象徵了她沉重的痛苦記憶的鋼琴,她把它掀到了海里。
貝恩斯與艾達組成了幸福的家庭,艾達以教鋼琴為生,貝恩斯請人給她做了一個銀指套,每當銀指套與琴鍵相撞時,總會發出一種奇特的聲響,它融入了鋼琴美妙合諧的音符之中,創造出了另一種完美的旋律。 艾達也漸漸開始學說話,但是聲音粗得嚇人,她只是在黑暗中獨自一個人說話,傾訴自己的心聲。
5影片特色
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很精緻。英國啞婦人艾達帶著九歲的私生女費羅拉和她心愛的鋼琴,遠涉重洋,到紐西蘭與素未謀面的斯圖特結婚,斯圖特卻嫌搬運麻煩將鋼琴送給貝恩斯。貝恩斯跟艾達學鋼琴,兩人因而發生戀情,斯圖特盛怒之下打斷了艾達的手指。
《鋼琴課[3]》配樂為英國簡約派(極少派)作曲家MichaelNyman。貝多芬失去了聽覺還能譜寫出抗爭命運的篇章,如果一個聾啞人失去了彈奏鋼琴的手指,她還能演出優美的樂章嗎?毫無疑問,導演告訴我們這是可能的,盡管那是無聲的樂曲,卻絕對是最永恆輝煌的,她用別樣的方式闡釋了音樂的美妙。不僅是給人帶來聽覺上的愉悅,更多的乃是心靈的交通,正是由於彼此心靈的碰撞,艾達才和貝恩斯產生了感情,並且心甘情願的為之奉獻一切,哪怕是自己的雙手甚至生命。面對強大的丈夫,面對他的充滿野性的行為,面對寒光閃閃的板斧,艾達沒有退縮,依舊用她堅強冷峻的眼睛把一切融化其中,她甚至有些蔑視了。在她與鋼琴在起墜入大海的瞬間,她的眼神仍舊那樣溫和,讓人心碎。因為她只是想和她的夥伴多呆一會兒,然後在愛的指引下獲救。也許她就應該和她的鋼琴一起埋葬,那樣將會有更大的沖擊力。然而顯然不能,因為艾達乃是愛情的勝利者,理應獲得愛的幸福。
6影片製作
《鋼琴課》是紐西蘭著名女導演簡·坎皮恩執導的以反映女性覺醒意識為出發點的一部影片,它講述了一個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愛情故事,其間描寫的女性沉默的激情,表現人的內在的情慾沖動,優雅浪漫而又充滿原始野性。在這里,音樂成為女主人公心聲流露的寄託,她將她的生命與愛全部融化進她的琴聲之中,世上惟有知音和愛她的人才能領悟。就藝術效果而言,影片達到了一種極致,它以鋼琴為載體,使美妙的愛的音符成為溝通思想感情的媒介,把一個將音樂作為自己心靈寄託的啞少婦和一個外表粗俗而內心情感豐富的男子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導演簡·坎皮恩曾經這樣說:「我對劇本思考越深,就越加明白,必須有一個客體來賦予這個故事以特殊性。在諸多方案里我選擇了鋼琴,鋼琴可以說是人類雙手的神秘創造,它是文明的象徵。從視覺上說,鋼琴與紐西蘭土著人的生活構成了鮮明的對照。羅曼蒂克的激情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並且有時我們會為它而活。盡管我相信這並非是完全明智的生活方法,也明白它所帶來的結果常常是危險的,但我仍會珍惜它,並且相信它是偉大勇氣的象徵。」
劇情逐漸進入性騷動和肉慾的境界,這個過程沒有絲毫矯揉造作和人為的反差。三者都體現著各自的人性:辛勤耕作是愛達丈夫的人生理念;貝恩斯像那片未開化的原始森林,充滿著毫無雕琢的野性和本能;艾達對鋼琴的迷戀是因為彈琴彌補了她語言的障礙。原始美的吸引力跟琴聲的古典韻味一樣,對人的本性有不可抗拒的魔力。亨特扮演的艾達,雖然沒有一句台詞,但激情飽滿,表現力強到幾乎等同於吶喊。帕昆扮演的女兒更是非同尋常,她繼承了母親的強烈個性,身上還帶著教徒般的偏執和軍師似的主見。兩人均獲奧斯卡獎。影片對女主角「紅杏出牆」的觀察多半是從小孩的視角,因此它的風格有一種似懂非懂的神秘和愛憎模糊的深邃。影片跟《霸王別姬》並列戛納金棕櫚獎。
7影片評論
一句話點評
一個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愛情故事;
細膩地展現了維多利亞時代一個啞女深邃的情感世界;
反映女性意識覺醒的佳作。
名家評論
備受矚目的電影《鋼琴課》是一部描寫男女之間性愛力量超過理性力量的電影,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不僅有孩子的拖累,而且在語言表達上也有障礙,可她卻背叛了有教養且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丈夫,同另一個富於男性魅力的人發生了性關系。事實上她本人並非像人們所臆測的那樣狂放不羈,而是一個靦腆的、有時甚至給人以僵硬感的女人。她曾讓人感到她的內心被厚厚的一層鎧甲包裹住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卻在某天突然委身於一個外表粗獷、內心細膩的男人。通過肉體的交流,兩人產生了肉慾上的強烈渴求,繼而產生了熱烈的愛情,最終女主人公為此離開了自己的丈夫。換言之,理性的丈夫沒有叩開她的心扉,而那個帶有野性、給人以危險感的男人卻通過性愛成功地走進了她的內心深處。這部出自女性導演簡·坎皮恩之手的電影,通過女性自身,深刻地揭示了女性性愛的秘密,因而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矚目。
——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
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編劇並執導的《鋼琴課》由不甚美麗卻魅力非凡的女子霍利·亨特擔綱主演,在鋼琴的黑白琴鍵下,故事開始蔓延。似乎沒有任何象徵現實的意義,一切的劇情只憑著女人的直覺和感官展開,美麗、平靜,卻有著一種超越理性的力量。《鋼琴課》便是這樣一部讓人不敢輕易去碰觸的女性電影。
簡·坎皮恩的電影是黑白色的,一如鋼琴的琴鍵。她電影中的女主人公有一種超越感,有著對於單純無比的愛情的堅持,這似乎正是女性電影永遠想要表現的主題……如果有人欣賞,那麼這個女子就會獲得幸福,否則堅持的後果便只有死亡,死於純真的靜。
——著名影評人封黎華
精彩影評
▲掙扎化為舞蹈
加拿大人一直說:這世界上至少要有四片楓葉——一片給男人,三片給女人。就是說,這世界上至少要有兩個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如果說男人像山脈一樣隆出地表,那麼女人就有如河流陷入進去;如果說男人是令人顫栗的白晝,那麼女人就是使人不安的夜晚;男人是極端鋒利的象徵,女人是無限柔軟的象徵;男人是戰士,女人是夢想家。
簡·坎皮恩的《鋼琴課》是一部幾乎堪稱完美的女性電影。所謂女性電影是指它向人們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義上與男人的對抗,而是一個內心獨立、能夠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經過掙扎之後,與現實達成和解的過程。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部成長電影。這里所說的成長,不是指通常意義上的從少年世界到成人世界的青春成長,而是一個已然成熟的人,成熟的女性,如何在生存環境和精神世界的沖突中尋求平衡,以獲得內心平靜的過程。
影片把環境設置為一個幽閉荒蕪的海島,就是為了要讓一切沉澱下來。在這樣一個舞台上,沒有聲音,只有旋律,每一個人都在默默地飽受煎熬,然而把掙扎變做無奈之後,卻又沉醉其中的舞蹈。
生命是一場無休止的掙扎,男人將之化為戰爭,女人將之化為舞蹈。

❾ 《鋼琴課》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鋼琴課》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93 彩色片 120分鍾

澳大利亞夏普曼影片公司/西比2000年影業公司聯合拍攝

編導:簡·坎波恩 攝影:斯圖華特·德裡布 主要演員:霍莉·亨特(飾艾達) 哈維·肯戴爾(飾賓斯) 薩姆·內爾(飾斯圖華特) 阿娜·帕奎恩 (飾弗洛拉)

本片獲1993年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和最佳女演員獎,1994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編劇、最佳女演員和最佳女配角三項奧斯卡金像獎

【劇情簡介】


一葉孤舟顛簸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中葉。出身於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貴族 *** 艾達,帶著9歲的女兒弗洛拉,從蘇格蘭出發,載著一架三角鋼琴和衣物,遠嫁在紐西蘭經營種植園的英國殖民者斯圖華特。

船至海灘,在海風中迎接艾達母女的斯圖華特,指揮土著人搬運行李。因道路泥濘漫長,這位與艾達初次見面的未婚夫決定舍棄笨重的鋼琴,只將行李運回家中,失語的艾達通過手語讓女兒弗洛拉向斯圖華特再三懇求,均遭拒絕。艾達沮喪地看著這架惟一能借之表達自己心聲的鋼琴,被無情地遺棄在沙灘上。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裡,艾達與斯圖華特在叢林里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在一聲巨雷中,艾達彷彿看到心愛的前夫遭雷擊的慘景。拍完結婚照後,艾達一把扯下被雨淋透的婚紗,滿懷惆悵地走到窗前,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窗外,思念著那架躺在海灘上的鋼琴。艾達的前夫是位作曲家,夫妻相愛甚篤。一日,夫妻雙雙在比利牛斯山的森林中縱情歌唱時,突然雷雨交加,艾達目睹愛夫慘遭雷擊,頓時因驚嚇過度變成啞巴。

艾達婚後仍與女兒弗洛拉同居一室,與斯圖華特並無親昵之事。她念念不忘自己那架心愛的鋼琴,在丈夫外出經商時,她攜弗洛拉找到房地產管理人賓斯。這位毫無文化素養的粗漢,曾同斯圖華特去岸邊迎接過艾達母女,他與土著毛利人過從甚密。艾達請他幫忙運回鋼琴,起初遭到拒絕。但在艾達的再三懇求下,他陪同母女來到沙灘上。艾達重見心愛之物,欣喜若狂,忘情地彈奏起來,沉醉在美妙的琴聲中。弗洛拉在音樂伴奏下,在海邊翩翩起舞。賓斯看到艾達臉上第一次綻出了甜美的笑容,他雖不理解個中原委,但被眼前的這一幕深深打動。

賓斯向斯圖華特提出,願用自己的一塊土地換取扔在海灘上的那架鋼琴。斯圖華特面對這宗奇特的交易大喜過望,賓斯要求艾達教他彈琴,斯圖華特一口答應。艾達雖對丈夫用自己心愛之物與外人做交易怒不可遏,但這畢竟又給了自己重新摸琴的機會,也就應允了。

從此,艾達每天帶著弗洛拉去賓斯家中彈琴。出乎艾達意料的是,賓斯只想聽她彈琴,並無學琴的意思。他靜靜地坐在一旁,似乎在欣賞艾達悠揚的琴聲,又似乎滿腹愁腸找到了慰藉。一天,他提出每次上鋼琴課時,如果艾達允許他撫摸其身體的 *** 部分,他就給她一個琴鍵,也就是說,艾達最終將贖回自己的鋼琴。艾達同意了。晚上,賓斯慢慢脫下身上的衣服,赤身裸體地走到鋼琴前,用自己的衣服仔細擦拭艾達白天彈過的鋼琴。

斯圖華特曾經晚上來過艾達的卧室,想吻她一下,但遭拒絕。鋼琴課開始後,丈夫發現妻子心緒漸佳,思忖著正常的夫妻生活可能很快就會到來。

每當艾達給賓斯上課時,弗洛拉總被關在門外。一天,她在外面玩膩了,想找媽媽,但房門緊閉,屋內的琴聲也消失了。她透過門縫看到媽媽和賓斯 *** 地躺在床上。這次,艾達贏得了十個琴鍵。

村裡舉行晚會,弗洛拉扮演的小天使十分可愛。全村的人都聚在一起歡樂。有人起鬨讓賓斯彈鋼琴,他並不理睬而獨自坐在一旁,觀看演出《藍鬍子的故事》。當他看到斯圖華特和艾達握著手做親昵的樣子,起身訕訕離去。台上的戲演得太逼真了,當藍鬍子舉起斧頭要砍殺新娘時,台下的毛利人信以為真,憤怒地沖上台去。頓時,台上台下亂做一團。

第二天,一群毛利人吆喝著把鋼琴抬到斯圖華特家中。他十分驚訝,以為賓斯對他們這筆交易反悔了,便急沖沖地去找賓斯。滿面愁容的賓斯告訴他,這是他送給艾達的禮物,與土地交易毫無關系。

雖然鋼琴重新回到身邊,但當她獨自彈了幾曲之後,驀然回頭,發現身後空無一人。當斯圖華特進來時,她便停止了彈琴,默默地走出房外,在院中徘徊,她有一種難以名狀的空虛失落的感覺。躊躇再三之後,她決定去找賓斯。女兒弗洛拉也要跟去,艾達執意不肯,氣得女兒哇哇大叫。這時,恰巧斯圖華特從旁經過,便問艾達去哪兒了。弗洛拉說她見鬼去了。本來他已從女兒口中聽到過艾達給賓斯上鋼琴課的情景,這時他疑雲頓生,徑直向賓斯的小屋走去。

艾達站在神色憔悴的賓斯面前。賓斯說他把鋼琴運走的原因,是不想艾達自己產生賣身換琴的苦惱。他說他很愛艾達。如果艾達看不起他,對他沒有足夠的感情,便請她立即離開。艾達先是默不作聲,後來實在難以自持,近似瘋狂地撲到賓斯懷里,他們熱烈地吻抱愛撫。急促趕到的斯圖華特從屋外的木板屋縫隙恰好看到了這一幕,但他並未發作。

當晚,艾達喜笑顏開,在卧室里與女兒歡快地嬉戲。

數日後,艾達輕提長裙,快步走在通向賓斯小屋的林間小路上。突然她發現殺氣騰騰的斯圖華特沖過來攔住去路。斯圖華特把艾達按在地上,欲強迫她就範,但艾達拼力掙脫。弗洛拉跑來高喊:「媽媽,他們在鼓搗你的琴!」確實,一群毛利人肆無忌憚地在艾達的鋼琴上胡拍亂按。艾達被丈夫帶回家後,斯圖華特用木板把她的窗戶封死,勒令她不準外出。

是夜,從睡夢中醒來的艾達走進了丈夫的卧室,輕輕地撫摸著斯圖華特。但當丈夫要與她親熱時,她又拒絕了他。連續幾個夜晚,情況都是如此。丈夫以為艾達回心轉意了,就拆掉了窗上的封板。艾達又重獲自由。

這天清晨,斯圖華特扛著斧頭到山上林場伐木去了。艾達見丈夫走遠,從琴上取下一個鍵,在鍵上寫了「喬治,我的心屬於你」。用一塊白絲巾包好,交給女兒,要她去交給賓斯。弗洛拉很不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使命。她在半路上,忽然想到應該去告訴斯圖華特,就轉身徑直跑到林場。斯圖華特打開小包,看到上面寫的情話,拿起斧頭,拽上女兒,頭也不回地奔回家中。他對著鋼琴就是一斧頭,然後一把揪住艾達,問她為什麼這般無情。這時,屋外大雨滂沱,他把妻子拖出門外,一斧頭砍下了她右手的食指。他用那塊絲巾包上這根斷指,向泣不成聲的弗洛拉怒吼,讓她去把它交給賓斯。賓斯見到斷指,心如刀割,布滿皺紋的臉上痛苦萬狀。

斯圖華特望著昏迷中的艾達,深感內疚。突然,他看到妻子嘴唇翕動,似乎在說什麼。於是,他湊上前去屏氣細聽。

深夜,斯圖華特提著獵槍和馬燈,來到賓斯家中。他用槍捅醒賓斯後,對其侮辱一番。他問賓斯是否聽到過艾達說話。賓斯說沒有。斯圖華特說他很後悔那麼殘忍地懲罰了艾達,並對賓斯說自己似乎聽到艾達說了話。她說:「讓我走吧……,賓斯把我從這里帶走……」斯圖華特決定成全他們。

海邊的小船上,艾達、弗洛拉和賓斯准備返回故土蘇格蘭。船啟航不久,艾達要求把鋼琴扔進大海。賓斯雖不解其意,但仍下令照辦。毛利人解開固定鋼琴的繩索,鋼琴緩緩沉入水中。突然艾達把腳伸向連著鋼琴的長索中,於是她也被鋼琴拽入海中。當鋼琴伴同艾達徐徐沉向海底時,艾達甩掉了繩索纏繞的皮靴,又浮上水面,被毛利人救起。

艾達和賓斯開始了新生活,艾達在做著恢復講話能力的練習,賓斯給她做了一個銀制的手指。這樣,她又欣喜地奏起了鋼琴。在寂靜的夜晚,艾達仍依稀看到那架沉入海底的鋼琴……

【鑒賞】

紐西蘭著名女導演簡·坎波恩執導的這部影片可謂屢獲殊榮。1993年獲得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後,又獲美國影評家協會獎。在爭奪奧斯卡獎時,雖被《辛德勒的名單》擊敗,但又榮獲最佳女主角獎,此前,霍莉·亨特已獲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飾演弗洛拉的童星阿娜·帕奎恩又獲1994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本片屢獲殊榮,確在情理之中。在戛納電影節與我國影片《霸王別姬》角逐金棕櫚獎時,全體評委第三次一起觀看了本片,放映結束時,大廳中鴉雀無聲長達4分鍾之久,每個評委無不再次被影片強大的藝術穿透力所震撼,只得做出與《霸王別姬》並列最佳影片同時獲獎的選擇。這在戛納電影節的歷史上尚屬首例。

《鋼琴課》用朴實無華的風格,委婉動人地講述了上個世紀的一個愛情故事。影片沒有跌宕的情節,更沒有 *** 感官的鏡頭,但它震撼了每一位觀眾的心。

女主人公艾達雖然生活在19世紀,她的思想卻早已超脫了那個時代。她從五、六歲起就學彈鋼琴,後來成為歌劇演員,丈夫是作曲家,她的生活似乎與生俱來就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經歷喪夫劫難後,雖變得口不能言,但思想似乎更加超脫。艾達的生活中只有兩件東西無法割捨:一是愛女弗洛拉,一是藉以與外部世界交流的鋼琴。遵父命遠嫁紐西蘭,新丈夫一見面就讓她拋棄對她來說無法割捨的鋼琴,因為斯圖華特認為它是一個累贅。這就釀成了這對新組合的夫妻從一見面起,就無法溝通。能與艾達心靈溝通的只剩下這架鋼琴了。賓斯這個目不識丁的粗漢,本來對音樂一無所知,但在沙灘上看到艾達母女的幸福情景,他似乎感悟到鋼琴的神奇力量。他與斯圖華特達成的這筆鋼琴課交易,實際上促成了他與艾達靈與肉的溝通。行雲流水般的琴聲中,兩顆孤寂的心靈里產生了無法抵抑的愛情。這情感遠遠超出世俗的金錢門第偏見,為了不使艾達因琴鍵交易感到內疚,賓斯把鋼琴連同土地一並贈與心上人,艾達軟禁獲釋立即飛向賓斯的愛窠,這時她連愛女的規勸也置之腦後,在斷指巨痛的昏迷中,她竟然會說話了,而第一句話就是要與賓斯遠走高飛。在這對戀人漂洋過海返回蘇格蘭故鄉時,當鋼琴危及行船安全時,她要求賓斯把琴推入大海。因為這時的艾達擁有了比鋼琴更珍貴的東西——愛情。在鋼琴徐徐入海時,剎那間艾達把腳伸向繩索,她腦海里閃出了應與心愛的鋼琴共存亡的念頭,因為鋼琴在她的生活中畢竟太重要了。於是她也被拽入大海,向海底沉去。也許是清涼的海水使她頓悟,往昔的一切已成過去,生命依然是美妙的,這樣她又掙脫了鋼琴繩索的束縛,向充滿陽光的海面上浮起。這時這架鋼琴已經成為一種象徵,即艾達往昔生活的象徵,它已葬入海底的墳墓。導演在這里的喻意是十分清楚的,從艾達舊日生活中運來的這架鋼琴,歷經海上顛簸和紐西蘭叢林風暴的洗禮,壽終正寢的末日已經到來。艾達將要開始一種全新的幸福生活,將有另一架新的鋼琴伴隨她未來的時光,盡管她在新的琴聲中還會想起葬身海底的舊琴,但那已成為遙遠的往事。

這部影片強大的震撼力還來源於這對戀人文化與社會背景的巨大反差。艾達出身貴族世家,而賓斯在文明的上等社會中,是一個殖民地叢林中的文身野蠻人。艾達和賓斯的愛情故事如果發生在倫敦大都會,那將是天方夜譚。兩個有天壤之別的男女會結為情侶,而門第相貌文化修養和艾達更為接近的斯圖華特卻被拒之門外,如依某些西方影評家所言,僅僅是 *** 所致,筆者以為過於偏頗。賓斯之所以能夠贏得艾達那顆甘苦備嘗的心,是因為在這塊蠻荒的土地上,他是惟一能夠理解艾達的心並與之溝通的人。他外貌粗野冷酷,內心卻細膩善良。在海邊沙灘上,當他目睹一個殘疾人能從鋼琴中獲得如此巨大的快樂與幸福,這位面無表情的粗人油然產生了同情與愛慕之心。他要用自己多年勞動掙得的土地去換取與這個啞女接近的機會,耳聰目明的艾達,雖口不能言,怎能不理解這個年輕人的用心呢?鋼琴課上,賓斯與愛慕之人近在咫尺,無法抑制內心的 *** 與沖動,他忍受著情感的折磨與痛苦,不願欺侮他心目中美麗聖潔的艾達,心懷感激之情的艾達又怎能對這位善良人無動於衷呢?當然不會拒絕他愛撫與親吻。當他發現艾達也愛上了他時,自然喜出望外,當他得知艾達為他遭受斷指之苦時,他痛不欲生。當他能與艾達遠走高飛時,他毅然拋棄一切。而對一個如此關懷自己的快樂與幸福的男人,艾達與之情投意合自是情理中事。

斯圖華特雖然名義上是艾達的丈夫,他也愛著妻子,但他始終不懂艾達的心,更無法與之溝通,所以這場婚姻只能以失敗告終。

在這部詩情畫意充滿神奇浪漫色彩的影片中,導演簡·坎波恩以鋼琴為線索,以大海為背景,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難以忘懷的愛情故事。《鋼琴課》這個片名確實畫龍點睛。因為它,主人公雖啞但不失聲。由於它,艾達與斯圖華特產生隔閡而分手,與賓斯產生共鳴而相愛。琴鍵傳情一章使故事達到 *** 推向尾聲,毀琴、斷指、艾達與賓斯離島遠行。推琴人海引起艾達海中漂游的浪漫畫面,女主人公戴著銀指套奏響另一架鋼琴標志了她的新生,無一不是鋼琴產生的無窮魅力,而觀眾在一首首悠揚的琴聲中,聽完這曲動人心弦的愛情頌歌,自會感到心曠神怡。在這部影片中,導演也充分向觀眾展示了大海的魅力。女主人公艾達從大海來,又回歸大海而去,在海浪聲中賓斯對艾達產生了愛慕之心,大海結束了艾達的前半生,凈化了她的靈魂,給了她走向新生活的勇氣。影片多次出現大海邊的鋼琴鏡頭,使人體味到音樂與大自然融合之美妙,琴聲與海浪聲相伴,創造出一種絕美的意境。

與琴聲和海浪聲相比,艾達的無聲更具特色。她的無聲似乎不是缺陷,而是某種完美的需要。通過她無聲的語言,觀眾彷彿更加理解她豐富的內心世界,對這個才情俱佳的啞女更加同情和愛憐。當然這與霍莉·亨特的精湛演技密不可分。這位被歐洲媒體稱為「大洋洲的包法利夫人」,以非凡的氣質和高超的演技,榮獲戛納影後,得到世人一致贊許,這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她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時而含情脈脈,時而滿懷憂怨,時而神采飛揚,時而怒氣滿腔,對她來說似乎任何有聲語言反倒成了多餘之物。此外,霍莉·亨特的9年學琴史對其塑造成功影片主人公也大有裨益。

這部影片的另一特色是導演成功地運用了靜與動的反差。這種反差首先表現在艾達的沉默無語與她周圍環境的紛擾與喧囂。女兒弗洛拉一語道出艾達的內心世界:「媽媽說這世上的人們整天價都在說毫無意味的廢話。」世人覺得啞巴命運悲慘,艾達卻覺得自己得到了幸運的超脫,她豐富的精神內涵使自己擺脫了語言的桎梏。雖然曲高和寡,但人間畢竟仍有知音。在靜默中,她像一個蟄居的精靈,默默等待與尋找著心靈的歸宿。

艾達初到海島時,她凝望窗外的大雨,思念著被遺棄的鋼琴,海在咆哮,激越的琴聲令人心潮起伏,而畫面中央的那架白色鋼琴顯得那麼沉靜、那麼莊重和高貴。海浪盡管兇猛但那岸邊的鋼琴卻毫無掛礙,它就是艾達的化身。影片結尾時,當鋼琴拖著艾達滑入海底時,這深深的世界仍是無聲無息,但我們卻聽到艾達的心在猛烈跳動,就在這靜靜的世界中,她的思想完成了轉變,她的意志選擇了生,擯棄了與琴同歸的念頭,因而她的新生活翻開了第一樂章。動與靜的對比也完成了賓斯的思想轉變。起初他很不情願地跟隨艾達母女來到海邊,但當他看見艾達奏響鋼琴,她的臉在笑,心在笑,女兒在笑,大海似乎也在笑,不解個中奧秘的賓斯卻在沙灘上一聲不響。當艾達母女陶醉在歡樂的琴聲中的時候,他只在一旁冷眼觀看,他默默地收拾好地上的木板,琢磨著沙灘上弗洛拉舞步留下的巨大音符,他的心中對艾達暗暗地萌發了愛情。

導演坎波恩從影前受過正規的繪畫與雕刻的培訓,因而對色彩與畫面的運用功夫獨到。片尾艾達落水的鏡頭與法國著名導演讓·維果1934年拍攝的《亞塔蘭特號駁船》中的類似鏡頭有異曲同工之妙,後者已成為電影史的經典畫面,而坎波恩運用現代的特技攝影,更給人以神奇與浪漫之感。運用鏡像攝影拍攝斯圖華特在婚禮上從鏡中觀察艾達母女及周圍環境的那組鏡頭,對揭示他無顏面對現實的心態,令人難忘。在他得知妻子又要與賓斯重溫舊夢,怒氣沖天地提斧狂奔回家時,為表現他內心失衡,畫面急度傾斜,樹林快速閃過,預示出大禍將至。當艾達遠嫁紐西蘭時,海天一色,一種奇妙的藍色,既神秘莫測又使人感到壓抑,看完全片後,才明白導演的確是匠心獨運。

《鋼琴課》似一杯甘洌的極品綠茶,入口時味道稍苦,仔細品味後方覺出它的絕妙之處。《鋼琴課》是一部經得住推敲的上乘作品。天籟無聲,摯愛默默。寧靜的力量看似微弱,實則綿綿不絕……突然,一聲驚雷劃破海空,一種無聲的吶喊唱出了謳歌人性的頌歌。

❿ 求一部電影,二戰題材,一個餐館里,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愛情

好像是《卡薩布蘭卡》呀

閱讀全文

與二男一女學鋼琴愛情故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悲傷的電影歌曲 瀏覽:816
電影院一般幾排幾號從哪裡看 瀏覽:383
中國電影一群女特工 瀏覽:754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鮑起靜 瀏覽:682
香港電影無限 瀏覽:813
想看電影的說說 瀏覽:694
電影抓鬼特工隊裡面歌曲 瀏覽:190
免費領取電影票怎麼弄 瀏覽:723
風聲電影中吳隊長受的什麼刑 瀏覽:939
外國電影九頭蛇電影 瀏覽:841
什麼讀什麼什麼電影 瀏覽:505
草青春電影 瀏覽:709
類似黑太陽的外國電影 瀏覽:303
電影斗鼓演員表 瀏覽:42
有圓滿結局的電影 瀏覽:392
老電影誓言 瀏覽:362
塘廈影院今日電影 瀏覽:876
電影唐人街探案3劇情詳解 瀏覽:936
國語007系列電影 瀏覽:338
又看了好多的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