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在戰艦波將金號這部影片中電影的高潮出現在哪個結構段落中

在戰艦波將金號這部影片中電影的高潮出現在哪個結構段落中

發布時間:2023-01-23 18:15:16

⑴ 賞析一部比較有名的電影

《戰艦波將金號》:石破天驚的電影史佳作
《戰艦波將金號》一上映,就立即震驚了全世界,被公認為蘇聯蒙太奇學派的最傑出代表,影響了無數的後來者,成為人類電影史上不可逾越的經典。時至今日,對《戰艦波將金號》分析、評介依然是電影學院里的必修課。

最直接的影響首先來自於《戰艦波將金號》所使用的蒙太奇手法。在這部電影中,愛森斯坦天才的創造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通過鏡頭之間的重新剪輯、巧妙組接,愛森斯坦在銀幕上重構了一個時空體系,它與我們現實中的時空體系迥然不同,但又是植根於現實生活的基礎之上,從而在根本上與觀眾的觀影心理相契合,從這一點來說,《戰艦波將金號》開創了一直沿用至今的電影創作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蒙太奇表現手法。當然,蒙太奇並非是愛森斯坦發明的,在早前的格里菲斯乃至更早的梅里愛、鮑特的影片里就已經有了蒙太奇的應用,但這種應用要麼是無意識、不自覺的,要麼是不成熟、不完善的,只有到了愛森斯坦,到了《戰艦波將金號》那裡,我們才能負責任的說:電影藝術開始有了只屬於自身所獨有的蒙太奇語言體系,電影語言開始藉由蒙太奇句子組成。時至今日,如果離開了這種蒙太奇語言體系,電影創作根本就無從進行。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戰艦波將金號》之後的所有電影,都是它的學生

影片的影響在全世界迅速散播開來,無數藝術青年正是在觀看了《戰艦波將金號》以後才決心投身電影事業,《戰艦波將金號》成為改變他們命運的轉折點——西班牙電影大師路易斯·布努埃爾正是其中的一位,當時還在大學讀書的布努埃爾無意間看到了來學校放映的《戰艦波將金號》,立即為其中無與倫比的表現力所嘆服,這成了開始他電影生涯的直接動因。很快,僅僅三年後布努埃爾就拍出了自己的處女作《一條安達魯狗》(Un chien andalou),這部被視作超現實主義代表作的二十四分鍾短片同樣引起了巨大轟動,它奠定了布努埃爾在影壇上的大師地位。整部影片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一片被切削著的月亮,一把刀片割開一隻眼球,一隻爬滿螞蟻的手,一隻伏在鋼琴上的死驢,變成臀部的乳房,等等。不難發現,這些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其實與《戰艦波將金號》如出一轍,正是愛森斯坦所推崇的「雜耍蒙太奇」的理念,布努埃爾自己也毫不避諱這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大師在生活中也成為了好朋友,愛森斯坦來西歐游歷時,曾與布努埃爾相談甚歡。不過據說當布努埃爾看過愛森斯坦所拍的《感傷的羅曼史》一片後,對其中的藝術品味極不認同,怒氣沖沖地到各個咖啡館去找愛森斯坦,一定要當面打他幾個耳光。當然,這只是由於大師的率真性情所留下的逸聞,並沒有真正影響到他們之間的友誼。

同樣的影響也發生在了葡萄牙國寶級導演奧利維拉身上,這位現年已近百歲高齡的老人,當年也正是因為受到《戰艦波將金號》的影響,才毅然投身到電影創作中去。他所拍攝的影片《杜洛河上的苦工》,雖然是一部紀錄片,但可以清晰的看出其中對《戰艦波將金號》的模仿。特別是纖夫拉纖一段,其中剪輯進了若乾麵部特寫,鏡頭在纖夫和乘客之間的反復切換,與《戰艦波將金號》毫無二致。

有趣的是,幾年以後,與蘇聯在意識形態水火不容的納粹德國,《戰艦波將金號》同樣被推崇備至。據說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在看過《戰艦波將金號》後,對其中的震撼力大為震驚,他指示德國一定也要拍出類似的片子來,並很快找來了女導演瑞芬斯塔爾來落實這一計劃,這才有了《意志的勝利》一片的誕生。《意志的勝利》是一部在思想上反動透頂的影片,完全是為了給納粹黨歌功頌德,但在電影的藝術價值上,這部影片又是如此的成功,以致於後來的電影史都不得不尷尬的提到它——一方面痛斥其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又對其表現方法大加褒揚。毫無疑問,這部在《戰艦波將金號》直接影響下誕生的影片,帶上了濃厚的愛森斯坦印記。當然,由於科技的進步,拍攝工具的改善,以及納粹黨所提供的近乎無限制的製作經費,讓《意志的勝利》比《戰艦波將金號》場面更加宏大,氣勢更恢宏,畫面更精良,但其蒙太奇手法的運用,依然是偷師於後者。特別是希特勒登上紐倫堡閱兵台的那一場戲,漫長的台階,希特勒和手下依次拾級而上,兩旁是黑壓壓的納粹黨員,口號的歡呼聲響徹雲霄,行納粹禮的手臂密集如林,其剪輯手法上活脫脫就是一個「敖德薩階梯」的翻版。

在國外取得巨大反響的同時,《戰艦波將金號》也成為了蘇聯國內電影的教科書,其中的蒙太奇理念為眾多蘇聯電影所汲取。例如《雁南飛》(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這部攝於1957年的黑白片,片中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主角鮑里斯中彈犧牲的那個場景。在現實中,中彈犧牲只不過是一剎那的事,而導演卡拉托佐夫用了很長的一組鏡頭來表現:先是白樺林的旋轉,在這個背景上疊化出鮑里斯的想像,薇羅尼卡身穿婚紗走下樓來,和鮑里斯舉行婚禮,最後又回到旋轉的白樺林。這個場景已成為《雁南飛》永恆的標志,而這種在影片中拉長時間,重構時空體系的手法,正是由愛森斯坦在《戰艦波將金號》里首先運用的(「敖德薩階梯」即為其典型代表),《雁南飛》繼承了這一手法,同時又進行了發展和創新。

《戰艦波將金號》的影響不僅止於歐洲,它很快也成為了好萊塢效仿的模板,事實上,愛森斯坦在《戰艦波將金號》中所使用的多鏡頭、快速剪輯的蒙太奇手法已經成為好萊塢影片的基本表現模式,甚至可以說,好萊塢才是愛森斯坦最好的學生。以好萊塢的代表作《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為例,這部纏綿悱惻、催人淚下的愛情片,依然使用了《戰艦波將金號》中所使用的蒙太奇手法。例如,在費雯麗扮演的女主角瑪拉走向滑鐵盧橋自殺的那一場戲,一隊軍用卡車在橋上隆隆開來,瑪拉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蒼白的臉在車燈的照射下美麗而聖潔。鏡頭在軍車和瑪拉之間反復的快速剪切,在群眾的驚叫聲、卡車的剎車聲中,最後,瑪拉結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隻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這樣的表現方式幾乎是完全照搬了《戰艦波將金號》中的橋段。

同樣的例子還有希區科克導演的《精神病人》(Psycho)一片中,最為著名的浴室謀殺那一場戲。《戰艦波將金號》中「敖德薩階梯」那一場戲,8分鍾的時間愛森斯坦用了160多個鏡頭,而「浴室謀殺」這個場面共歷時48秒,卻由78個快速切換的鏡頭組成,盡管連一刀刺入人體的血腥畫面都沒有,但其恐怖效果卻因蒙太奇、場面調度、節奏、燈光及音響手法的綜合運用而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境界。可以說,希區科克把經由愛森斯坦開創的蒙太奇剪輯手法推上了極致。

如果說,希區科克深諳愛森斯坦快速剪輯手法之精髓的話,那弗朗西斯·科波拉則是把愛森斯坦剪輯手法和隱喻的表達方式合二為一的好學生。在科波拉的代表作《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一片中,最後馬丁·西恩飾演的男主角揮刀砍死馬龍·白蘭度所飾演的魔鬼軍官的那一場戲,科波拉也沒有直接表現白蘭度被砍殺的情形,白蘭度的身影依然在黑暗中,只是在剪輯上逐漸加快揮刀的節奏,同時加入了土著們祭祀儀式上砍殺一頭公牛的場景,與白蘭度被砍的鏡頭交替剪輯。可以說,這是標準的愛森斯坦手法,與愛森斯坦在《戰艦波將金號》中剪輯進的那三隻石獅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好萊塢,公開向《戰艦波將金號》致敬的則是著名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在他1987年所拍攝的代表作《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中,就有一段完全模仿「敖德薩階梯」的段落,這個段落也是全片的最高潮:在火車站的候車大廳里,凱文?科斯特納所飾演的政府特別調查員與歹徒不期而遇,雙方先是心照不宣,平靜的走向台階,繼而又幾乎是同時拔槍,互相射擊,與此同時,有個推著嬰兒車的路人正好路過此地,但由於受到驚嚇,嬰兒車不慎從台階的頂端滑落下去。科斯特納扮演的銀幕英雄自是了得,只見他邊舉槍射擊邊向下跑,最終在千鈞一發之際擊斃了歹徒,還接住了失控的嬰兒車。應該說,這個模仿還是很成功的,德?帕爾瑪同樣使用了階梯、嬰兒車、面部特寫等元素,同時又有自己的發揮。通過機位的多角度切換、升格鏡頭的配合使用,將整個動作場面表現得美輪美奐。雖然使用了慢鏡頭,但動作之間銜接得十分緊密,鏡頭與鏡頭之間的聯系也是絲絲入扣。

講到這里,我想愛看電影的朋友都不難想到,這種使用蒙太奇手段來渲染動作、烘托氣氛的做法,其實在動作片里司空見慣,而其中的突出代表,就是吳宇森式的所謂「暴力美學」片——縱觀吳宇森的作品,幾乎找不出一部不使用這種蒙太奇手法的作品??基於此,甚至有人評論說愛森斯坦是暴力美學片的祖師爺,不過我想這絕對是曲解了他老人家的原意了。

吳式動作片之所以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能讓好萊塢看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其中動作場面的成功。可以說,在《戰艦波將金號》里初露端倪的「雜耍蒙太奇」,經過吳宇森的改造,已經徹底的誇張、極端化,並被吳宇森賦予了東方式的詩意與美感。即使到好萊塢以後,吳宇森的這一特點依然沒有改變。如《變臉》(Face Off)一片,只要是兩大主角的對決,幾乎百分之百的使用了慢鏡頭。尼古拉斯·凱奇標志性的半轉身拔槍射擊的動作,就從來沒有使用過單一機位的正常速度鏡頭,而一定是多機位、多角度的慢鏡頭,把凱奇的每一個動作細節都盡量拉長,並刻畫得纖毫必現;同時還通過多角度的重復來強化這一效果,從而把人物的瀟灑氣質和英雄主義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一瞬間的動作在吳宇森的電影里往往要用長達幾分鍾的膠片才能表現,這些人為拉長的時間間隔與中國畫里的「留白」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營造了一種東方式的「氣場」,充滿了東方式的美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愛森斯坦的同胞,蘇聯電影藝術大師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其實塔爾科夫斯基最初是以愛森斯坦的批判者身份為人所知的,他曾經發表文章對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進行系統的批駁,他認為愛森斯坦的蒙太奇手法太強調導演的主觀意圖,取消了觀眾的主體地位,是不可取的。基於此,他還反對愛森斯坦影片中的任何隱喻鏡頭。但是,一旦進入創作實踐,塔爾科夫斯基根本無法與愛森斯坦徹底決裂,在他的電影里,隱喻蒙太奇比比皆是,以其《安德烈·魯布廖夫》(Андрей Рублев)一片為例,在影片開頭那個農夫乘坐的熱氣球墜毀以後,塔爾科夫斯基並沒有直接去表現,而是插入了一匹馬倒地的鏡頭,這與《戰艦波將金號》里那著名的石獅子不正是起著相同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塔爾科夫斯基後來也不得不承認,「顯然有人會指責我前後矛盾。然而,藝術家本來就可以創造規則而又打破規則嘛。」

閱讀全文

與在戰艦波將金號這部影片中電影的高潮出現在哪個結構段落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危化生機電影演員 瀏覽:471
pr如何導入下載好的電影 瀏覽:43
老北京的紅星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488
山西影視2018經典電影 瀏覽:204
電影推薦排行榜古裝 瀏覽:193
各電影院2月12新排片表 瀏覽:988
奧特曼電影國語版愛奇藝 瀏覽:324
傷害女孩的電影 瀏覽:247
雅甲電影演員表 瀏覽:99
大型國產電影精彩片段 瀏覽:978
立夏看電影 瀏覽:505
哪裡能下電影mo4 瀏覽:813
角鬥士國語電影下載 瀏覽:115
被父母遺棄的女孩電影 瀏覽:701
電影母親的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36
貓眼電影怎麼加會員卡 瀏覽:593
出軌在線中文電影 瀏覽:643
受到誘惑的女人電影 瀏覽:613
電視劇電影里的人物 瀏覽:108
吝嗇鬼法國電影劇情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