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本香港電影誰知道啊
邵氏電影的光輝歷史
對許多人而言,邵氏電影已是一個經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個重要的光影標記。
提及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最輝煌的年代,人們總會想起它當年的口號: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風光的時期,幾乎是香港的電影王國,它的成功與聲勢,當然不是一蹴而就。而這一切需要從頭說起。
就從50年代中期說起,當年東南亞的電影事業還在萌芽時代,而香港電影已開始蓬勃,可說是手執東南亞電影業的牛耳。在50年代中,香港影壇其實有三大勢力,就是邵氏、電懋(國泰)和左派的長城與鳳凰公司。它們的特色就是以拍攝華語片為主流,拍片數量多且穩定,而且製作都比其他獨立電影公司認真嚴謹。
以當時的情況而言,邵氏的實力與聲望,起初都不及新馬影業大亨陸運濤手創的電懋。當時電懋財雄勢大,明星與導演陣容強大。單論明星,電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蘭、葉楓、李湄、丁皓、王萊、蘇鳳。小生則有張揚、雷震、陳厚、喬宏、田青等。電懋的導演陣容則有岳楓、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級職員宋淇、秦亦孚,更有張愛玲編劇助陣。在鍾啟文的領導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頭趕上 與電懋一爭長短
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的邵氏,可說是處於電懋下風,明星陣容不及電懋強大,除了同樣有當時兩邊走的林黛與林翠外,只有後來由長城轉投入的樂蒂,而斯時尤敏則已跳槽電懋,生角只有趙雷較知名。在此時期,連李麗華、嚴俊、張仲文等,起初都是為電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組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由新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電影拍片工作,與電懋一爭長短。可以說,香港的電影事業,其實是由南洋幫新馬大亨創立的。邵逸夫是商業奇才,在他的領導下,邵氏一洗頹風,迎頭趕上,甚至後來居上,把電懋拋在身後。
早期的電懋電影和邵氏電影的主要分別,簡單的說,電懋的電影時代氣息較濃,它電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則多數都還穿著唐裝衫褲。舉個例子,電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兒女》、《空中小姐》,這些女主角們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們都穿著搖曳生姿的西洋大傘裙。而邵氏同期的電影如《春光無限好》、《丹鳳街》、《夜來香》、《窈窕淑女》、《黃花閨女》、《月落烏啼霜滿天》等,女主角都還穿著當年大部份婦女所穿的唐裝衫褲,有些更是民初裝。
單從服裝,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電懋電影的不同風格。電懋較城市化,邵氏則著重鄉土化與唐人街風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後,就有明顯的不同,首先他拉攏了當年最紅的林黛與李麗華,成為邵氏基本演員。小生陣容也加強,除了原本當家的皇帝小生趙雷外,也拉攏了陳厚跳槽加入,之後關山也由左派陣營投入邵氏,鍾情與張仲文較後也加入邵氏。
單是有大明星還不夠,邵氏此時更下大資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綜藝體闊銀幕外,更投下重資拍彩色片,觀眾趨之若鶩。《江山美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賣座的中文電影。有一個「笑話」說,就因為《江山美人》這部片,香港觀眾此時才知道除了任劍輝和芳艷芬外,還有一個明星叫林黛。有這個笑話產生也不出奇,當年香港的主流市場是粵語片,而華語片則是以新馬南洋一帶有主要市場,電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 帶起黃梅調熱潮
邵氏電影票房後來勝過電懋電影,是因為邵氏更會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觀眾的口味。以前的電影觀眾以婦女為主,她們喜歡的除了先苦後甜的「家庭倫理文藝大悲劇」外,更喜歡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歡迎。
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時期,邵氏在歌唱片輸了腳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帶起了另一個更風靡觀眾,轟動期更長久的港式黃梅調電影熱潮。在《江山美人》之後,《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王昭君》、《楊貴妃》等彩色闊銀幕大製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對手電筒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領導時,邵氏也拉攏了當年的大導演岳楓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為邵氏開拍各類型大片。
岳楓除了可以拍《畸人艷婦》和《嬉春圖》這類時裝片,他也可以拍古裝片《花木蘭》、《寶蓮燈》、《妲己》,甚至武俠片《盜劍》、《奪魂鈴》,堪稱多才多藝。陶秦雖不擅拍古裝電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曉風殘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屬當年少數會拍歌舞片的導演,《千嬌百媚》、《萬花迎春》、《花團錦簇》、《歡樂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發展此時節節搶先在電懋之前,不僅因為走對了古裝歌唱片的路線,也因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業務,而電懋方面大事則都要向新加坡方面報告等候批准,步伐節奏就已經慢人一步。
邵氏還有一個成功要點,就是擴大業務,建立邵氏影城,擁有多個攝影棚,並搭立古裝實景,方便拍片,省時省力也省錢。
它還有一個成功點,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設立了「南國演員訓練班」,招考新人,然後簽下有潛質的新人予以力捧,成為紅星。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必付出驚人的片酬拉攏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鄭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紅的大明星。甚至連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紅極一時的凌波。
寫到這里想到,邵氏的演員訓練班叫「南國」,它的官方宣傳刊物則叫《南國電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馬嗎?
邵氏最高峰時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電影王國,也有兩個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國泰大老闆陸運濤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墜機身亡。陸運濤當時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腳與邵氏一決雌雄,誰知出師未捷身先死,易名為國泰的電懋群龍無首,出品每況愈下,大明星更紛紛息影,影片成績差強人意,終於結束拍片。
還有一個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暴亂,造成左派電影公司沒落。
這時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獨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腦筋快,眼光准,在黃梅調、山歌片漸漸被觀眾厭倦時,它在張徹導演的領導下,及時開拓了「武俠電影世紀」,由《邊城三俠》和《江湖奇俠》打頭陣,掀起了歷久不衰的陽剛電影熱潮,更改變了香港電影素來以女主角為主的風氣,此後的電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羅烈、岳華、張翼、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等掛頭牌,他們才是牡丹,女主角則只是綠葉。
邵氏的最高峰時期就是此時。
隨後,每個人都知道了,邵氏開始減產,甚至停頓了生產。但這么多年來,提起香港電影,人們首先想起的還是邵氏電影,邵氏足以驕人矣。在邵氏之後,沒有電影公司可稱「電影王國」。
重溫邵氏電影光輝(二)古裝片與黃梅調年代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是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主要原因;而李翰祥為邵氏拍攝的彩色古裝巨片與黃梅調電影,除了令財源滾滾流入邵氏,也使當時的中文電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氣象,如此回首,我們稱之為:經典。
在50年代末,香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聲勢,已迎頭趕上宿敵電懋,與之並駕齊驅,到了60年代初,更有漸漸凌駕電懋之勢。這當然是邵氏兄弟領導英明有方,但座下重臣,也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在拍攝電影方面,有兩位大導演對邵氏功勞殊大,他們是已故的李翰祥與張徹。他們為邵氏執導的某些電影,不僅令邵氏聲名遠播,更流芳至今。在商業上,更協助邵氏發掘了電影票房的黃金礦場。
先說李翰祥,他率先為邵氏拍攝的古裝巨片與港式黃梅調電影,令財源滾滾流入邵氏。
如果要推舉最流行的黃梅調長青歌曲,相信不少人都會選出《扮皇帝》和《戲鳳》這二首歌曲。至今在卡拉OK,樂齡歌唱比賽中,仍時時聽到這兩首歌。而這兩首歌曲就是邵氏招牌產品,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的插曲。
膽識過人 為邵氏賺大錢
《江山美人》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壇第一部出巨資拍攝的華語片,當年的製作費令人咋舌,由此可見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在他們的領導下,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絕對不是僥幸的。
但物有所值,《江山美人》不僅為邵氏賺大錢,更錦上添花地得到1959年在吉隆坡舉行的亞洲影展的最佳電影金鑼獎。因《江山美人》的成功,邵氏決定拍攝古裝宮闈傳奇故事黃梅調電影,這一著可說走對了路線,而這一著也是電懋最弱的一環。
因為電懋是擅長拍時裝片,甚至連旗下的演員,除了尤敏和雷震外,其他的都因外型過於時代化,而不太適合拍古裝電影。
在這一點,邵氏就勝過電懋,它手中有林黛、李麗華和樂蒂,宜古宜今,且都是拍攝古裝片的能手。
在《江山美人》之前,邵氏兄弟已拍了彩色片《貂蟬》,票房鼎盛,之後邵氏就走巨片路線,彩色拍攝古裝電影,而電懋仍停留在黑白片時代,自《紅娃》、《空中小姐》與《龍翔鳳舞》之後,要隔了好久才重新拍攝彩色片,步伐已經又慢於邵氏。
此時邵氏的古裝彩色巨片就有《王昭君》、《楊貴妃》、《武則天》、《倩女幽魂》、《紅樓夢》,除了《紅樓夢》是袁秋楓執導外,前4部都是李翰祥的作品,尤以《倩女幽魂》和《武則天》成就最高。李翰祥重考究,楊貴妃所穿的古裝,也令觀眾大開眼界。
這時邵氏還未全面走黃梅調路線,但凡古裝片中的歌曲,都已以黃梅調唱出。樂蒂和任潔主演的《紅樓夢》,也是一部黃梅調電影。
反串魅力 凌波一片成名
拍閩南片出身的小娟,此時已入邵氏,初名沈雁,後由何冠昌為她改名為「凌波」,提到邵氏的黃梅調電影,不能不提凌波,因為她也是令邵氏黃梅調電影興盛至白熱化的功臣之一,她擁有反串魅力。
凌波因在《紅樓夢》中幕後代唱賈寶玉,受李翰祥賞識,提拔和樂蒂合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平地一聲雷,令凌波一片成名,炙手可熱,當年整個台北更掀起了令人吃驚的凌波熱潮。
邵氏也在此時正式邁入黃梅調電影時代,但同時也面臨人事變遷。首先是樂蒂拒絕再和凌波合演《七仙女》 ,跳槽電懋,繼後李翰祥又帶了《七仙女》的女主角江青到台北,自組國聯影片公司,搶拍《七仙女》。
邵氏這時開始重用新人,由方盈出任《七仙女》的女主角,影片一樣受歡迎,令邵氏知道影片質素最重要,此後更大膽起用新人如李菁、秦萍等主演古裝片,由大紅大紫的凌波帶起她們,這是60年代中的事。
所以雖然此時林黛已自殺身故,樂蒂跳槽,李麗華已離開,但邵氏新人女星如百花齊放,不愁沒有女主角。
但此時的黃梅調熱潮也帶來了一起不良的後遺症--陰盛陽衰。在這些古裝黃梅調電影中,所有的「男主角」幾乎都由女生反串,特別是凌波,更是「反串王」,她可以說是華語片中的「任劍輝」。
男演員此時都英雄無用武之地,陳厚和趙雷也在邵氏黃梅調熱潮中,先後跳槽電懋。
話說當年的古典美人樂蒂和皇帝小生趙雷,在效力已改名為「國泰」的電懋後,兩人也合演了多部黃梅調電影,如《嫦娥奔月》、《紅梅閣》、《鎖麟囊》、《金玉奴》、《扇中人》等,但不知為何,這些古裝片就比不上他們當年在邵氏拍攝的古裝電影,也足證邵氏拍古裝片確有一手,可稱謂之為「邵氏風格」。
黃梅調盛極而衰
在邵氏影城建竣之前,邵氏除了拍攝彩色古裝片外,也同時繼續生產黑白片,如《不了情》、《一毛錢》、《畸人艷婦》、《姊妹情仇》、《後門》、《手槍》等。其中《不了情》、《一毛錢》與《後門》,更可說邵氏名作。在彩色時裝片則有《千嬌百媚》、《花團錦簇》、《萬花迎春》等。
到了邵氏影城正式啟用時,邵氏從此摒棄黑白影片製作,正式全面投入彩色片時代。
這時候邵氏的「片頭」口號是「邵氏出品、必屬佳作」。在影城方面則是「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甚至連外國《生活》雜志都來采訪,作為封面故事。
黃梅調電影在大銀幕上連唱好多年,觀眾也開始膩了,邵氏此時又因中國大陸的《劉三姐》賣座,拍攝山歌片如《山歌戀》、《山歌姻緣》等,但不能掀起熱潮。
這時因為黃梅調盛極而衰,邵氏製作已沒有一個明顯的主幹,除了繼續拍一些古裝片如《蝴蝶杯》、《盤絲洞》、《鐵扇公主》外,也拍了好一些時裝片,題材多樣化,如《人頭馬》、《寒煙翠》、《香江花月夜》、《垂死天鵝》,此時的最佳時裝電影,應以陶秦執導的《船》為邵氏名作。
重溫邵氏電影光輝(三)武打片 高潮疊起年代
在60年代中,古裝黃梅調電影式微,邵氏幸運的開拓一條新的戲路———武俠打鬥片。
邵氏的武俠打鬥片不僅令公司賺到更多錢,也使邵氏公司的名字在海外地區更響亮,因為武俠打鬥片不僅在東南亞華人社區大受歡迎,世界其他非華族地區的觀眾也趨之若鶩,掀起了功夫片熱潮。
論起邵氏武俠打鬥片的輝煌成就,就絕不能忽略張徹導演,他是邵氏找到新黃金礦場的大功臣。
張徹導演可說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文章寫得好,早年以「何觀」為筆名,是著名的影評人,更寫過不少劇本。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曾被人誤以為是台灣高山族民謠的《高山青》,其實是張徹譜曲。
張徹其實還譜了另一首歌,是《碧蘭村的姑娘》。
張徹在邵氏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都是古裝黃梅調電影《蝴蝶杯》,可能這非張徹所長,結果要勞煩高立協助補拍。當時誰都不看好張徹,誰都沒有料到,張徹後來憑武俠打鬥片的成就,成為香港殿堂紅導演。
張徹有後來的成就,旁人也要佩服邵逸夫的眼光,邵是伯樂、張是千里馬。沒有邵逸夫的信任與重用,張徹縱有天大才華也耍不出來。
很多人以為張徹是在進入邵氏才成為導演,其實張徹的第一部執導的電影叫《野火》,是李湄自組的北斗公司出品,由李湄和高原主演。
張徹帶動的武俠打鬥片,還有另一個更直接的稱呼「陽剛電影」。
在這之前,香港影壇一直是重女輕男,陰盛陽衰,排名都是女明星領先,女明星的片酬更遠遠超過男明星。
但在陽剛電影風氣席掛香港影壇後,正合了「風水輪流轉」這句俗語,在60年代中王羽帶頭,香港電影轉為「重男輕女」,男主角才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壯丹,女主角已變成綠葉,「林黛時代」一去不返。
武俠世紀 從摸索到成功
邵氏的「武俠世紀」一開始是摸索時代,這個時期的產品有《邊城三俠》、《江湖奇俠》、《鴛鴦劍俠》與《文素臣》等。到了《大醉俠》與《獨臂刀》面世,邵氏的武俠電影又走上了成功之道。
說起武俠片,一定會先想起邵氏,因為確是邵氏帶頭拍武俠片,但很諷刺的是,在60年代中,第一部最出色的電影卻是左派長城公司拍攝的武俠片《雲海玉弓緣》,由梁羽生原著改編。
在《雲》片中,王葆真凌空一劍,姿勢美妙、劍招凌厲,令觀眾嘆為觀止,而這部電影的武術指導正是劉家良與唐佳。
邵氏不久獲得劉家良與唐佳加盟效力,在武打招式特技上更如虎添翼,獨步香港影壇。
邵氏拍攝的武俠片多不勝數,但人們如果要選一部邵氏最好的武俠片,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推選《大醉俠》,這是胡金銓為邵氏執導的唯一一部武俠片,邵氏當年沒有留下「小胡」繼續效力實在可惜。
除了《大醉俠》,邵氏的武俠片代表作尚有《大刺客》、《金燕子》、《盜劍》、《奪魂鈴》、《十二金牌》。
《盜劍》與《奪魂鈴》是老牌名導岳楓的作品,其中《奪魂鈴》的劇情是改編自義大利牛仔片《裘尼祖馬》,但整部電影卻青出於藍,氣氛極佳。
《奪魂鈴》可能是當年邵逸夫最欣賞的公司成品,因為它時常代表公司去參加各類電影展。
邵氏的武俠片也把許多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捧成了大明星,最紅的自然是王羽和鄭佩佩,也是當年的票房之寶。
張徹開創時裝打鬥片
在1969年左右,張徹又開創了另一條電影新路線,就是摒棄刀劍的時裝打鬥片,打頭陣的是《死角》,由李菁和狄龍主演,其後還有《小煞星》、《拳擊》、《叛逆》等。
憑著這些電影,張徹又為邵氏捧紅了兩名皇牌新星:姜大衛與狄龍。
姜大衛更因主演了張徹的《報仇》,成為香港第一個「亞洲影帝」。《報仇》是以民初為背景,亦是邵氏此時的代表作之一。
邵氏的武俠打鬥電影基本上就是以張徹執導的電影為主線,這時張徹的作品除了時裝打鬥片外,也同拍清末或民初的打鬥片,有《馬永貞》、《仇連環》、《刺馬》。前兩部影片捧紅了陳觀泰。
《刺馬》是張徹代表作之一,亦是邵氏這個時期的名作,在這部片中,狄龍真正脫胎換骨。
整個邵氏影城,是陽氣勃勃,除了鄭佩佩外,無人可與男星一比長短,張徹不僅捧紅了狄龍、姜大衛等,也提拔了不少「配角演員」,如來自新加坡的陳星、日本的倉田保昭,以及王鍾,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綠葉演員。
邵氏當然不僅張徹一個導演,文藝片導演極多,但是一提起武俠片打鬥片年代提邵氏就必然和張徹脫不了關系,張徹作品就是邵氏最受歡迎的作品。
邵氏此時的作品又有《洪拳小子》、《洪拳與詠春》,捧紅了英年早逝的傅聲,他的頑皮與叛逆大受觀眾寵愛。
傅聲的其他電影還有《射鵰英雄傳》、《絕代雙驕》、《冷血十三鷹》、《五郎八卦棍》等。
劉家良指而優則導
在70年代中,邵氏又來了一位出色的武打片高手導演,他是「指而優則導」的著名武術指導劉家良。
劉家良的風格與張徹不同,他走的武打片招式美觀,拳拳到肉且招招可睹,有異於其他影片中的花拳綉腿,打得真實是劉家良影片的特色,所以大受歡迎。
劉家良與張徹一樣,拍片快捷生產,作品有《少林卅六房》、《神打》、《洪熙官》、《陸阿采與黃飛鴻》、《武館》,以及使惠英紅贏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長輩》等。
邵氏此時更有一部《天下第一拳》打入歐美市場,此片是由韓國導演鄭昌和執導,羅烈主演。
在觀眾看膩了時裝、民初打鬥片後,邵氏亦沒有放棄「刀劍拳腳」路線,這時由楚原執導的《流星蝴蝶劍》,掀起了古龍電影熱,楚原也再度翻身,從粵語片大導演成功轉變為華語片大導演。
邵氏拍的古龍電影,還有《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等,在70年代末期大行其道。
邵氏的古龍電影,令狄龍更上一層樓成為真正的大紅星,《三少爺的劍》也令新人爾冬升走紅。
電影王國 美麗的記憶
來到80年代,古龍式電影可以說是邵氏電影最後一個高潮的燦爛煙花。
之後,電視節目越來越精彩,搶走了大批電影觀眾。生活節奏越來越匆忙,人們都沒有餘暇和閑情逸致上電影院。
以前的邵氏導演,一個一個的離開影城,邵氏電影也逐漸少掉以往的特色,金字招牌也再無以往的光芒四射。
然後,它減產,甚至下來是停頓生產。
當邵氏後來大規模拍片的年代,不僅代表了一個電影王國成為美麗的記憶,香港電影業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熠熠光輝映亮整個東南亞。
『貳』 張徹的電影
監制 《擂台》 (1984) 《九子天魔》 (1984) 《霹靂情》 (1985) 《過江》 (1988) 《江湖奇兵》 (1990) 《神通》 (1993) 導演 《阿里山風雲》 (1949) 《野火》 (1957) 《蝴蝶杯》 (1965) 《邊城三俠》 (1966) 《虎俠殲仇》 (1966) 《大刺客》 (1967) 《獨臂刀》(1967) 《斷腸劍》 (1967) 《金燕子》 (1968) 《鐵手無情》 (1969) 《大盜歌王》 (1969) 《飛刀手》 (1969) 《死角》 (1969) 《獨臂刀王》(1969) 《保鏢》 (1969) 《鷹王》 (1970) 《游俠兒》 (1970) 《十三太保》 (1970) 《報仇》 (1970) 《小煞星》 (1970) 《無名英雄》 (1971) 《拳擊》 (1971) 《新獨臂刀》(1971) 《雙俠》 (1971) 《大決斗》 (1971) 《年輕人》 (1972) 《群英會》 (1972) 《惡客》 (1972) 《馬永貞》 (1972) 《四騎士》 (1972) 《快活林》 (1972) 《水滸傳》 (1972) 《仇連環》 (1972) 《警察》 (1973) 《叛逆》 (1973) 《刺馬》 (1973) 《大海盜》 (1973) 《大刀王五》 (1973) 《憤怒青年》 (1973) 《盪寇志》(1973) 《方世玉與洪熙官》 (1974) 《朋友》 (1974) 《少林五祖》 (1974) 《哪吒》 (1974) 《少林子弟》 (1974) 《洪拳與詠春》 (1974) 《五虎將》 (1974) 《洪拳小子》 (1975) 《馬哥波羅 》(1975) 《逃亡 》(1975) 《八國聯軍》 (1975) 《紅孩兒》 (1975) 《方世玉與胡惠干》 (1976) 《蔡李佛小子》 (1976) 《少林寺》(1976) 《八道樓子》 (1976) 《唐人街小子》 (1977) 《江湖漢子》 (1977) 《射鵰英雄傳》(1977) 《海軍突擊隊》 (1977) 《射鵰英雄傳續集》 (1978) 《殘缺》 (1978) 《南少林與北少林》 (1978) 《五毒》 (1978) 《雜技亡命隊》 (1979) 《第三類打鬥》 (1979) 《街市英雄》 (1979) 《金臂童》 (1979) 《生死斗》 (1979) 《賣命小子》 (1979) 《廣東十虎與後五虎 》(1979) 《飛狐外傳》 (1980) 《鐵旗門》 (1980) 《大殺四方》 (1980) 《少林與武當》 (1980) 《射鵰英雄傳第三集》 (1981) 《碧血劍》 (1981) 《叉手》 (1981) 《神鵰俠侶》 (1982) 《五遁忍術》 (1982) 《俠客行》 (1982) 《沖宵樓》 (1982) 《神通術與小霸王》 (1983) 《撞鬼》 (1983) 《九子天魔》 (1984) 《上海灘十三太保》 (1984) 《擂台》 (1984) 《霹靂情》 (1985) 《大上海1937》 (1986) 《西安殺戮 》(1987) 《過江》 (1988) 《江湖奇兵》 (1990) 《神通》 (1993) 《西行平妖》(1991) 配樂 《朋友》 (1974) 演員 《惡客》 (1972) 《應召名冊》 (1977) 策劃 《江湖奇俠》 (1965) 《鴛鴦劍俠》 (1965) 執行監制 《撞鬼》 (1983) 出品人 《怪人怪事》 (1974) 《吸毒者》 (1974) 《電單車》 (1974) 《後生》 (1975) 《義膽群英》 (1989) 《神通 》(1993) 編劇 《阿里山風雲》 (1949) 《永不分離 》(1951) 《野火》 (1957) 《黑蝴蝶 》(1960) 《脂粉間諜網》 (1960) 《游戲人間》 (1961) 《無語問蒼天》 (1961) 《賊美人》 (1961) 《珍珠淚》 (1962) 《桃李爭春》 (1962) 《野花戀》 (1962) 《潘金蓮》 (1964) 《血濺牡丹紅》 (1964) 《雙鳳奇緣》 (1964) 《蝴蝶杯》 (1965) 《魚美人》 (1965) 《怒海情仇》 (1965) 《鱷魚河》 (1965) 《宋宮秘史》 (1965) 《邊城三俠》 (1966) 《文素臣》 (1966) 《虎俠殲仇》 (1966) 《女秀才》 (1966) 《斷腸劍》 (1967) 《大刺客》 (1967) 《獨臂刀 》(1967) 《金燕子》 (1968) 《飛刀手》 (1969) 《獨臂刀王》 (1969) 《報仇》 (1970) 《十三太保》 (1970) 《快活林》 (1972) 《年輕人》 (1972) 《仇連環》 (1972) 《馬永貞》 (1972) 《四騎士》 (1972) 《盪寇志》 (1973) 《警察》 (1973) 《叛逆》 (1973) 《刺馬》 (1973) 《五虎將》 (1974) 《哪吒》 (1974) 《少林子弟》 (1974) 《朋友》 (1974) 《洪拳與詠春》 (1974) 《方世玉與洪熙官》 (1974) 《馬哥波羅》 (1975) 《八國聯軍》 (1975) 《紅孩兒》 (1975) 《洪拳小子》 (1975) 《方世玉與胡惠干》 (1976) 《蔡李佛小子》 (1976) 《八道樓子》 (1976) 《江湖漢子》 (1977) 《唐人街小子》 (1977) 《殘缺》 (1978) 《南少林與北少林》 (1978) 《五毒》 (1978) 《金臂童》 (1979) 《廣東十虎與後五虎》 (1979) 《街市英雄》 (1979) 《雜技亡命隊》 (1979) 《第三類打鬥》 (1979) 《生死斗》 (1979) 《賣命小子》 (1979) 《大殺四方》 (1980) 《飛狐外傳》 (1980) 《鐵旗門》 (1980) 《少林與武當》 (1980) 《碧血劍》 (1981) 《叉手》 (1981) 《射鵰英雄傳第三集》 (1981) 《俠客行》 (1982) 《沖宵樓》 (1982) 《神鵰俠侶》 (1982) 《五遁忍術》 (1982) 《神通術與小霸王》 (1983) 《上海灘十三太保》 (1984) 《大上海1937》 (1986) 《過江》 (1988) 《神通》 (1993) 《西行平妖》(1991)
『叄』 跪求1967年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資源鏈接:https://pan..com/s/1nW4gbTrSwH7sj-GWdQzk3Q?pwd=2fnk
盲女蘇茜和丈夫下飛機時,代一位旅客保管一個絨毛玩具。那旅客一去不返。第二天,兩名販毒團伙成員追蹤到蘇茜家,他們利用她眼盲,一邊冒充她丈夫的朋友跟她東拉西扯,一邊到處尋找那個裝滿毒品的娃娃。
『肆』 《大刺客(1967)》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大刺客》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CudNfEAuX1SNh8MhyKpACw
『伍』 誰有90年代的所有電視劇和電影的列表 相關網址也可以
1990年:
02月05日《天上凡間》(20集)
04月01日《劍魔獨孤求敗》(20集)(黃日華,邵美琪)
05月28日《蜀山奇俠》(20集)(關禮傑,李婉華,郭富城)
09月10日《江湖小子》(20集)(溫兆倫,陶大宇,劉美娟)
11月05日《烏金血劍》(20集)(劉錫明,羅嘉良,周慧敏)
12月24日《大唐名捕》(吳鎮宇,梁佩玲)
《滿清十三皇朝之危城爭霸》(24集)(湯鎮業,戚美珍,雪梨,歐陽佩珊)
1991年:
01月14日《我系黃飛鴻》(20集)(郭富城,陳家輝,何嘉麗)
01月21日《日月神劍》(20集)(郭晉安,張衛健,楊羚)
03月19日《邊城浪子》(20集)
04月13日《幹探群英》(13集)[單元劇]
05月14日《天龍奇俠》(20集)(劉錫明,羅嘉良,黎美嫻)
07月22日《蜀山奇俠之仙侶奇緣》(20集)(鄭伊健,陳松伶,關禮傑)
1992年:
02月17日《武林幸運星》(20集)(溫兆倫,周慧敏)
04月13日《捉妖奇兵》(20集)(郭晉安,張衛健,楊羚)
《血璽金刀》(20集)(張衛健,鄭伊健,梁小冰)
《大地飛鷹》(20集)(劉家輝,吳鎮宇,黎美嫻)
《風之刀》(25集)(郭富城,林文龍,袁潔瑩,蔡少芬)
《中神通王重陽》(20集)(鄭伊健,梁佩玲,關禮傑,周慧敏)
1993年:
03月01日《原振俠》(20集)(黎明,李嘉欣,王菲,朱茵)
03月22日《大頭綠衣斗僵屍》(20集)(錢小豪,鄭秀文,黎耀祥)
04月19日《射鵰之九陰真經》(20集)(張智霖,梁佩玲,姜大衛)
06月07日《金蛇郎君》(20集)(鄭伊健,羅慧娟,尹揚明)
06月14日《如來神掌再戰江湖》(20集)(關禮傑,蔡少芬,江欣燕)
08月16日《武尊少林》(20集)(溫兆倫,張家輝,黎姿,梁小冰)
10月26日《魔刀俠情》(18集)(溫兆倫,蔡少芬,梁小兵,郭富城)
1994年:
01月03日《俠女游龍》(20集)(羅嘉良,李麗珍)
02月07日《金毛獅王》(20集)(尹揚明,伍衛國,李婉華)
02月07日《孤星劍》(15集)(鄭伊健,梁小冰,魏駿傑)
03月16日《射鵰之南帝北丐》(20集)(鄭伊健,魏駿傑,陳慧儀)
05月23日《倚天屠龍記》(50集)(馬景濤,葉童)[外購劇]
07月19日《千歲情人》(20集)(方中信,王菲,林保怡,單立文,宣萱)
08月01日《射鵰英雄傳》(35集)(張智霖,朱茵,羅嘉良,關寶慧)
08月01日《黃飛鴻之鐵膽梁寬》(20集)(李克勤,宣萱,傅明憲)
09月13日《獨臂刀客》(22集)(錢小豪,關寶慧)
09月26日《恨鎖金瓶》(20集)(溫碧霞,郭可盈,單立文)
10月23日《方世玉與乾隆皇》(20集)(魏駿傑,張兆輝,譚耀文)
11月14日《天子屠龍》(20集)
12月03日《螳螂小子》(15集)
1995年:
01月09日《白發魔女傳》(20集)(蔡少芬,何寶生,陳嘉輝)
02月06日《箭俠恩仇》(20集)(林文龍,洪欣,魏駿傑)
04月10日《南拳北腿》(20集)(攀少皇,李賽鳳)
05月01日《包青天》(80集)(狄龍,黃日華,廖啟智,蔡少芬)
07月31日《神鵰俠侶》(32集)(古天樂,李若彤)
09月11日《小李飛刀》(20集)(關禮傑,傅明憲,關寶慧)
10月12日《尋龍劍俠賴布衣》(20集)(譚耀文,何寶生,梁小冰)
11月09日《大捕快》(20集)(曾偉權,蔡少芬,陳秀雯)
1996年:
02月19日《河東獅吼》(20集)(關詠荷,廖偉雄,林家棟)
04月19日《武當張三豐》(20集)(關禮傑,梁佩玲,曾偉權)
05月17日《隋唐群英會》(20集)(林嘉華,張兆輝,陳妙瑛,譚耀文)
06月24日《笑傲江湖》(40集)(呂頌賢,梁佩玲,陳少霞,何寶生)
1997年:
01月27日《濟公》(15集)(梁榮忠,何寶生,梁小冰)
03月24日《苗翠花》(20集)(關詠荷,江華,陳少霞,惠英紅)
04月21日《大刺客》(30集)(張兆輝,傅明憲,梁小冰,錢小豪)
07月03日《圓月彎刀》(20集)(古天樂,梁小冰,溫碧霞)
07月28日《天龍八部》(45集)(黃日華,李若彤,陳浩民,樊少皇,張國強)
12月22日《真命天師》(20集)(張家輝,黃智賢,劉錦玲)
1998年:
01月12日《花木蘭》(20集)(陳妙瑛,王喜,羅家英)
06月01日《鹿鼎記》(45集)(陳小春,馬浚偉,梁小冰,劉玉翠)
1999年:
01月18日《雪山飛狐》(40集)(黃日華,陳錦鴻,邵美琪,余詩曼)
06月30日《十三密殺令》(20集)
09月06日《布袋和尚》(20集)(林家棟,陳妙瑛,劉玉翠,張兆輝)
09月13日《人龍傳說》(20集)(陳浩民,錢嘉樂,袁潔瑩)
12月20日《洗冤錄》(22集)(歐陽震華,林文龍,宣萱,陳妙瑛)
2000年:
10月02日《京城教一》(20集)(元華,劉家輝,唐文龍)
11月20日《碧血劍》(35集)(林家棟,江華,關寶慧)
2001年:
04月09日《南龍北鳳》(40集)(黃日華,梁錚,劉錦玲)
04月09日《倚天劍屠龍刀》(37集)(吳啟華,佘詩曼,黎姿,張兆輝,滕麗名)
07月23日《封神榜》(40集)(陳浩民,錢嘉樂,溫碧霞,葉璇,宛瓊丹)
10月15日《尋秦記》(40集)(古天樂,宣萱,江華,郭羨妮,李子雄,蓋鳴輝)
2002年:
06月24日《洛神》(27集)(蔡少芬,馬浚偉,陳豪,郭羨妮,劉丹,麥包)
12月30日《雲海玉弓緣》(20集)(林峰,葉璇,李彩華,陳國邦)
《蕭十一郎》(20集)(黃日華,邵美琪,向海嵐,譚小環)
2003年:
01月27日《天子尋龍》(20集)(陳浩民,麥包,文頌嫻,楊怡)
09月08日《英雄·刀·少年》(20集)(劉松仁,吳卓羲,黃宗澤,楊思綺)
TVB電視劇列表2004年:
01月19日《怪俠一枝梅》(20集)(溫兆倫,楊怡,關禮傑,陳鍵鋒,蔣雅文)
02月09日《烽火奇遇結良緣》(20集)(宣萱,馬德鍾,石修,江芷妮,陳國邦)
03月08日《血薦軒轅》(37集)(鄭少秋,汪明荃,林峰,楊思琦,楊雪,張恆,陳鴻烈)
07月19日《大唐雙龍傳》(42集)(林峰,吳卓羲,唐寧,伍詠薇,翁虹,李子雄,李倩,胡定欣)
《我師傅系黃飛鴻》(25集)(黃宗澤,陳鍵鋒,李彩樺,姜大衛,馬國明,嘉碧兒)
《楚漢驕雄》(鄭少秋,張可頤,江華,吳美珩)已拍
《驚艷一槍》(佘詩蔓,陳松伶,文頌嫻,陳錦鴻,馬德鍾,歐錦棠,石修)
《覆雨翻雲》(佘詩蔓,林峰,陳浩民,郭羨妮,黃宗澤,姜大衛,許紹雄,高雄,陳敏之,陳國邦,羅敏庄,麥包)
《十兄弟》(郭可盈,林文龍,蔡子健,唐寧,胡定欣,廖啟智,黎諾懿,胡諾言,李逸朗,揚明)
『陸』 哪些電影網站上有<風雨西關>a .
愛問搜索 新浪寬頻 | 新浪首頁 | 導航 |
已就緒
寬頻 窄頻
《風雨西關》講述的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廣州、幾個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截然不同的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主要刻畫了生長在廣州西關南珠里的一群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對友情、愛情和人生理想作出艱難抉擇的心路歷程,是一個回腸盪氣的關於愛情和成長的故事,是一些纏綿悱惻哀惋動人的廣州往事。
該劇故事取材於歐陽山的著名小說《三家巷》,而用偶像明星和浪漫手法演繹大革命的腥風血雨,在當今熒屏可謂獨樹一幟。
編劇: 李蔚瑋、傅琦然 導演:徐耿
孫 儷(飾謝天慧) 陳 坤(飾梁錦坤) 高雲翔(飾方家俊)
朱 琳(飾謝廬氏) 謝 娜(飾方家儀) 付 淼(飾麥 瓊)
[我要留言] [更多內容] [新浪寬頻首映劇場]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第36集] [第37集] [第38集] [第39集] [第40集]
更多精彩電視劇盡在新浪寬頻影視頻道!
電影TOP20
邵氏電影《碧血劍》
邵氏電影《大刺客》
香港喜劇片《過海隧道》
邵氏電影《飛狐外傳》
邵氏電影《神鵰俠侶》
李孟熙實驗短片電影展映
電影《憂憂愁愁地走了》
邵氏動作片《雙俠》
邵氏動作片《太極拳》
倫理片《紅顏》
邵氏《南少林與北少林》
電影《秋雨》
邵氏《新飛狐外傳》
邵氏《唐人街功夫小子》
《別拿自己不當幹部》
動作《唐人街功夫小子》
兒童片《會說話的風箏》
懸疑片《面具》
懸疑片《搖滾生活》
懸疑片《致命驚魂》
動作片《黑道少林》
中美合拍影片《面紗》
動作片《一級暗殺令》
賈樟柯電影《三峽好人》
查看全部>>
精彩片花
電影《超人狗》
電影《忍者神龜》
動畫片《馬丁的早晨》
電影《追愛總動員》
電影《十三羅漢》
電影《蜘蛛俠3》
電影《生化危機3:滅絕》
電影《虎膽威龍4》
電影《靈數23》
電影《完美陌生人》
電視劇《新上海灘》
電影《刑房》
電影《鬼面騎士》
電影《竊聽風暴》
電影《加勒比海盜2》
全部劇集>>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一集 (20070328 16:33)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集 (20070328 16:36)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集 (20070328 16:37)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四集 (20070328 16:39)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五集 (20070328 16:40)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六集 (20070328 16:41)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七集 (20070328 16:42)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八集 (20070328 16:51)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九集 (20070328 16:52)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集 (20070328 16:54)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一集 (20070328 16:55)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二集 (20070328 16:56)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三集 (20070328 16:57)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四集 (20070328 16:59)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五集 (20070328 17:00)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六集 (20070328 17:01)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七集 (20070328 17:02)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八集 (20070328 17:06)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十九集 (20070328 17:07)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集 (20070328 17:08)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一集 (20070328 17:10)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二集 (20070328 17:12)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三集 (20070328 17:13)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四集 (20070328 17:14)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五集 (20070328 17:15)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六集 (20070328 17:15)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七集 (20070328 17:17)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八集 (20070328 17:18)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二十九集 (20070328 17:19)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集 (20070328 17:20)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一集 (20070328 17:21)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二集 (20070328 17:22)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三集 (20070328 17:23)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四集 (20070328 17:24)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五集 (20070328 17:26)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六集 (20070328 17:27)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七集 (20070328 17:28)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八集 (20070328 17:29)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三十九集 (20070328 17:30)
視頻: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第四十集 (20070328 17:32)
更多內容>>
電視劇推薦
《亮劍》
《一雙綉花鞋》
《重案六組》
《地下鐵》
《永不瞑目》
歡迎聯系我們,提出您的寶貴意見
E-mail:[email protected]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路帶寬
http://bn.sina.com.cn/z/fyxg/
『柒』 大刺客高清完整版電影
《大刺客》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Tbi7BGGezoXf7-0OfT_Q
作品相關介紹:《大刺客》(TheAssassin)是邵氏電影公司1967年出品的動作電影,由張徹執導,王羽、焦姣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的是魏國聶政刺殺韓傀的故事,體現了張徹獨特的暴力美學及英雄主義。
『捌』 盤點張徹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四騎士: 鏈接:https://pan..com/s/1NohrYHd9RGQ5dXTxW1D2AQ
大刺客1967: 鏈接:https://pan..com/s/1ZjmqgqeYnMpQUtCQJCvZlw
賣命小子: 鏈接:https://pan..com/s/10echOcVZB6vq9weI4XxniA
五虎將: 鏈接:https://pan..com/s/1p02gcdpnLvtD-ewfeYswLA
『玖』 盤點鄭則仕主演電視劇全集,【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大刺客1967: 鏈接:https://pan..com/s/1ZjmqgqeYnMpQUtCQJCvZlw
奇人奇案: 鏈接:https://pan..com/s/1i15covx7JYSUMbdm5d6acQ
『拾』 劉家榮演過的所有電影
直接網路就能看到,參演的電視劇、電影,擔任導演、出品人的電影
女黑俠木蘭花
1966 飛賊含笑火
1966 邊城三俠
1966 金菩薩
1965 出嫁從妻
1965 黑玫瑰
1964 女俠脫脫兒(上集)
1964 神龍五虎將
1964 碧血金釵
1964 情俠情仇
1963 飛劍神龍
1963 萬劍之王
英雄本色 (1967)
七俠五義 (1967)
琴劍恩仇 (1967)
紅衣少女 (1967)
貓眼女郎 (1967)
黑野貓霸海揚威 (1967)
黑殺星 (1967)
無敵女殺手 (1967)
斷腸劍 (1967)
獨臂刀 (1967)
飛賊金絲貓 (1967)
神劍震江湖 (1967)
藍色夜總會 (1967)
大刺客 (1967)
金鷗 (1967)
神刀 (1968)
玉面飛狐 (1968)
小五義大破銅網陣 (1968)
金燕子 (1968)
飛俠小白龍 (1968)
血影紅燈 (1968)
十二金錢膘 (1969)
三招了 (1969)
死角 (1969)
飛刀手 (1969)
大盜歌王 (1969)
獨臂刀王 (1969)
總有一天捉到你 (1970)
十三太保 (1970)
女俠賣人頭 (1970)
大羅劍俠 (1970)
小煞星 (1970)
插翅虎 (1970)
游俠兒 (1970)
飛俠神刀 (1971)
雙俠 (1971)
拳擊 (1971)
萬箭穿心 (1971)
玉面俠 (1971)
新獨臂刀 (1971)
來如風 (1971)
日月神童 (1971)
血酒天牢 (1971)
無名英雄 (1971)
仇連環 (1972)
惡客 (1972)
四騎士 (1972)
年輕人 (1972)
小拳王 (1972)
天下第一拳 (1972)
方世玉 (1972)
快活林 (1972) ...... 西門慶
亡命浪子 (1973)
警察 (1973)
魔鬼天使 (1973)
滿州人 (1973)
小老虎 (1973)
沖天炮 (1973)
黑夜怪客 (1973)
怪人怪事 (1974)
密令 (1974)
少林五祖 (1974)
奪命刺客 (1974)
吸毒者 (1974)
七金屍 (1974)
洪拳與詠春 (1974)
方世玉與洪熙官 (1974)
一網打盡 (1974)
神打 (1975)
後生 (1975)
色慾和尚 (1975)
朝來寒雨晚來風 (1975)
逃亡 (1975)
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 (1976)
虎鶴雙形 (1976)
陸阿采與黃飛鴻 (1976)
一枝光棍走天涯 (1976)
鐵拳 (1977)
功夫小子 (1977)
方世玉大破梅花樁 (1977)
獨臂俠大戰獨臂俠 (1977)
贊先生與找錢華 (1978)
少林三十六房 (1978) ...... 殷將軍
老虎田雞 (1978)
鬼馬功夫 (1978)
螳螂 (1978)
一膽二力三功夫 (1979)
無名小卒 (1979)
茅山僵屍拳 (1979) ...... 陳五
搏命單刀奪命搶 (1979)
雜家小子 (1979)
發圍 (1980)
破戒大師 (1980)
第三類打鬥 (1980)
龍虎小英雄 (1981)
何方神聖 (1981)
十八般武藝 (1982)
御貓三戲錦毛鼠 (1982)
小生怕怕 (1982)
難兄難弟 (1982)
少爺威威 (1983)
大小不良 (1984)
雙龍出海 (1984)
五郎八卦棍 (1984) ...... 楊二郎
龍的心 (1985)
時來運轉 (1985)
何必有我? (1985)
福星高照 (1985)
夏日福星 (1985)
富貴列車 (1986)
最佳福星 (1986)
開心勿語 (1987)
飛龍猛將 (1988)
龍之家族 (1988)
老虎出更 (1988)
撞邪先生 (1988)
胭脂扣 (1988)
黑道福星 (1989)
新最佳拍檔 (1989)
義膽群英 (1989)
福星闖江湖 (1989)
搏擊之王(1989)
瘦虎肥龍 (1990)
何日金再來 (1992)
雙龍會 (1992)
英雄地之小刀會 (1992)
走上不歸路 (1993)
疊影追兄 (1994)
冇面俾 (1995)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1997)
生死拳速 (2000)
安娜與武林 (2003)
醉馬騮 (2003)
終極格鬥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