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電影橋故事裡的位置

電影橋故事裡的位置

發布時間:2023-02-08 20:05:13

Ⅰ 1949年北電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

橋。
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由北影廠製作的電影1949年的《橋》。該片講述了東北某鐵路工廠的工人們克服一系列困難完成搶修松花江鐵橋任務的故事。
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攝了人民電影的第一部長故事片《橋》,它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Ⅱ 求前南斯拉夫電影——《橋》影評

《橋》(南斯拉夫)影評

<橋>講述了二戰時德國納粹在南斯拉夫守護一座橋,准備讓軍隊從這里通過,從而發起進攻.但南斯拉夫方面,少校」老虎」和他的朋友們准備了一場炸橋計劃,來保住5000人的生命,不讓法西斯的侵略得逞.最後,正義戰勝了邪惡.可那份朋友間的真摯之情與為了祖國不惜犧牲生命的奉獻之情更讓人動容.
在蜿蜒曲折的山中懷抱的橋,是整個影片的主線,情節的發展都圍繞著這座橋.而其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對其內心活動的描寫卻是整個影片中最重的部分.
」老虎」是這次炸橋計劃的組織者.他的睿智,理性和對事情的分析力無疑是位優秀領導者的素養.他識破了」貓頭鷹」的真實面目,計劃終於成功.
本片中性格最為鮮明的人物是爆破能手薩瓦多尼.他是個幽默的義大利人,和自己的小兄弟班賓諾快活地過著危險的生活.而班賓諾,這個快樂又勇敢的少年一直夢想著跟薩瓦多尼回到義大利,去佛羅倫薩.可現實是多麼殘酷.為了尋找在沼澤中偷跑的工程師,班賓諾頭腦發熱般不停吸引著包圍而來的德軍.或許他想殺更多敵人,但沒想到自己的子彈卻打光了.當薩瓦多尼和老虎找到他的時候,班賓諾拖著受傷的腿在沼澤中絕望地喊著薩瓦多尼的名字.可這位爆破能手此刻不得不仍出手中無情的手雷.他歇斯底里般抱頭痛苦,強烈的負罪感充斥了他的內心.於是他將一切的怨火都發在了工程師的身上.性格的突然轉變,讓人不僅無突兀之感,更感覺其內心是多麼重情重義.
」貓頭鷹」是本片中最關鍵的人物.在以往的中國抗日題材電影中,好人與壞人總是一眼即辨.但他的出現讓人摸不著頭腦.他是德國的軍官,將老虎一行人抓獲並且摸透了他們的來路後,帶他們到刑場.正當槍聲響起,人們都准備為這些正義之士惋惜的時候,貓頭鷹卻將身邊的德國兵們槍決.」情報員考斯特前來報到!」
但他遠沒有這么簡單.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樣,貓頭鷹--在暗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原來是為德國人辦事.幸好睿智的老虎看出了他的破綻.

工程師在我看來或許是本片真正的主角.
他沒有多少話語,可內心卻是最復雜的.看著如自己孩子般的橋即將被炸毀,怎能捨得?!倘若不炸,5000人的生命將毀於一旦,怎能忍心?!
他不想,但不得不.

影片的最後,在看到薩瓦多尼中槍後仍想爬上橋完成自己的爆破時.沉默者終於爆發了!他沖到了橋邊,」堅持住,把手給我!」爆破能手跌下了懸崖,工程師和他的橋一起成為了灰燼.剩下的只有他們的奉獻之魂,在風中永久停佇.

」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如果我在戰斗中勝利,請給我一隻美麗的花......如果我在戰斗中犧牲,請把我埋在山岡上......」
這首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義大利名歌,彷彿代表了他們的心.代表了影片的 心.
朋友,是彼此付出,是互相信任.是同甘共苦.

Ⅲ 電影《橋》的拍攝地,歐洲最大最深的峽谷,是最大混凝土拱橋嗎

著名的迪爾地耶維卡橋-塔拉河大橋,位於塔拉河大峽谷,早在八十年前,它就是歐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橋了,從橋上看溝壑縱橫的塔拉河,景色非常優美,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Ⅳ 《橋》我國第一部工業題材影片是什麼

我國第一部工業題材影片是《橋》。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劇情片,由王濱執導,王家乙、呂班、江浩、陳強等出演,於1949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東北某鐵路工廠的工人們克服一系列困難完成搶修松花江鐵橋的任務,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貢獻的故事。

《橋》的影片評價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

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

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電影

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橋》。

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派出文化幹部前往東北接管偽「滿洲映畫協會」(日本侵略中國後在東北建立的電影製片廠),1946年10月,在「滿映」的原址上成立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東影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

(5)電影橋故事裡的位置擴展閱讀

《橋》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

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

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這種樸素的具有紀錄風格的創作方法,開啟了新中國電影質朴自然、接近生活的創作新風。對於新中國初期的電影創作產生了一定影響。

Ⅵ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中的那座橋是一座真實的橋嗎

是真實的改編的,但那橋在哪就不大清楚了。影片的拍攝地叫塔拉河谷大橋(Tara River Canyon Bridge),位於今天的黑山共和國境內北部塔拉河谷地區。

Ⅶ 南斯拉夫橋電影的橋在哪裡

南斯拉夫橋電影的橋在黑山北部,橫跨歐洲最深的塔拉河大峽谷,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全長366米。它初建於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炸毀,後於1946年重建並保留至今,《橋》就是根據當年游擊隊炸橋的史實改編並在此拍攝的。《橋》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影片。由哈·克爾瓦瓦茨執導,斯·佩洛維奇、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伊·加洛等人主演。

劇情簡介

1944年,德軍投入重兵守衛南斯拉夫境內的一座大橋,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博士處心積慮防止南遊擊隊的攻擊。同一時間,游擊隊少校「老虎」(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飾)接到上級命令:為阻止德軍匯合,必須在七天之內找到建橋工程師將橋炸毀。

老虎與老戰友——爆破專家扎瓦多尼(博·德沃爾尼克飾)以及他的助手班比諾、沉默寡言的戰士狄希、曾參與建橋的游擊隊員曼納,組成了一支行動小隊。老虎從蓋世太保手中救出工程師,在接近大橋的過程中與德國護衛軍隊發生激戰,有游擊隊員與聯絡員犧牲了,但也有新的力量補充進來。在破解了德軍的間諜滲入之後,游擊隊員們終於將大橋炸毀。

Ⅷ 電影《橋》的故事,工程師慘死,原型鬧烏龍,歌詞姑娘變朋友

說到關於「橋」的電影,你會想到哪些?可能有好多,比如《卡桑德拉大橋》等,

說到關於「炸橋」的電影,你也許會想到《奇襲》,但可能還有更多人第一印象都是那部南斯拉夫電影《橋》。

也許你已經忘記了很多《橋》的細節,但你可能很難忘記那個熟悉的旋律: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關於這座「橋」還有很多故事:

一、《橋》的原型們

先說這座橋,游擊隊要炸掉的橋是真實存在的,就在前南斯拉夫黑山共和國境內,名字叫塔拉河峽谷大橋,是歐洲比較著名的大橋。

這座橋建於1940年,1942年被游擊隊炸毀,1946年二戰結束後修復通車,因此電影《橋》的故事並非虛構,而是取材於真實 歷史 事件。

不過,稍微有點區別的是,在 歷史 上游擊隊炸毀這座橋是為了阻擊入侵的義大利軍隊,德國人壓根沒進入到這個區域。

在戰爭中為了阻擊敵人炸毀重要橋梁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我國在抗戰時就為了阻止日寇先後炸毀了惠通橋以及剛剛建成通車的錢塘江大橋。

隨著近些年我國出國游旅客的增多,很多人也都慕名來到塔拉河峽谷大橋瞻仰,但有些無奈的是,很多遊客甚至包括權威媒體都弄錯了一件事,鬧了個烏龍。

在如今的塔拉河峽谷大橋的橋頭立有一座雕像,這座雕像是為了紀念南斯拉夫民族英雄博日達爾·祖季奇的,由於他犧牲於二戰,同時雕像又被立在塔拉河峽谷大橋橋頭,因此很多人包括媒體都認為他就是電影《橋》中游擊隊指揮官「老虎」的原型。

事實上,這是一個大烏龍,博日達爾·祖季奇並不是參與炸橋的游擊隊員,甚至也不是鐵托的部下,他是南斯拉夫王國國防軍的一名中尉,在抗擊義大利軍隊入侵時,他抵制上級的命令拒絕投降,率領自己的部下死戰到底壯烈犧牲,其英勇事跡甚至得到了對手的尊敬和贊譽。由於祖季奇的家鄉就在塔拉河峽谷,因此他的家人為他在橋頭立了這座雕像,實際上這位南斯拉夫民族英雄並沒有參與炸橋,更不可能是「老虎」的原型。

真正參與炸橋的人在橋頭那座紀念碑上,這座紀念碑就是為了紀念當年參與炸橋的一位工程師亞烏克維奇,當年他曾是塔拉河峽谷大橋的建造工程師之一,在他的幫助下,南斯拉夫游擊隊成功炸毀了橋梁。

不過,亞烏克維奇並沒有像電影里的「工程師」那樣捨身炸橋,他是在炸橋事件數月後被義大利軍隊逮捕,侵略者痛恨亞烏克維奇將橋炸毀,他們在橋上殘忍地殺害了亞烏克維奇,所以電影里那麼拍工程師的結局也是有真實事跡可尋。

二、《啊!朋友再見》翻譯烏龍

《橋》留給中國觀眾很多有意思的誤會,比如,這部電影其實早於《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拍攝兩年,但在我國譯制的順序是《橋》在後面。《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拍攝於1972年,譯制於1973年,《橋》拍攝於1969年,譯制於1977年,《橋》本來是內參片,當年為了歡迎鐵托訪華才拿出來公映。

因為《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成名在前,因此很多觀眾都以為《橋》是那部電影的續集,畢竟兩部電影在演員上也是有很多重復,筆者當年也曾犯過糊塗。

有意思的是,有些觀眾犯糊塗的時間更長,他們始終認為「老虎」是「瓦爾特」的另一個外號。

更大的烏龍可能就是那首人人會唱的歌曲《啊!朋友再見》,曾經大家都一度以為這是南斯拉夫歌曲,是為了歌頌游擊隊上戰場的,有點兒「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味道。

事實上,全擰了。《啊!朋友再見》首先是一首義大利游擊隊的歌,因為義大利和南斯拉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南斯拉夫游擊隊也會唱,而在電影中,首先唱這首歌的也是一位義大利人扎瓦多尼。

其次,按照義大利語翻譯的話,Bella是姑娘的意思,也就是說這首歌其實應該叫《啊!再見了,美麗的姑娘》,這和片中的台詞也是對應的,班比諾曾經和搭檔扎瓦多尼開玩笑要去義大利佛羅倫薩找姑娘,這首歌也是他們倆唱的。

有意思的是,當年配音時,這首歌是直接由配音演員配唱的,分別是給扎瓦多尼配音的侯冠群和給班比諾配音的李連生,他們倆對著錄音機學會了,然後在配音時唱了出來,沒想到這首歌成了不朽經典。

當然,我們也知道,並不是當年的翻譯不知道這首歌的原意,只是為了影片的意境才做了修改,筆者認為,這個改編很棒,不論是對於歌曲本身還是對於電影本身以及觀眾,都是一次很好的再創作。

三、《橋》並非一部戰爭片

《橋》的故事很簡單,基本上和我國拍攝的《奇襲》劇情是大體相似的,為了阻止敵人通過那座關鍵的大橋,游擊隊必須在指定時間內炸毀橋梁,為此他們將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

但和《奇襲》這部戰爭片或軍事片不同的是,《橋》的導演克爾瓦瓦茨認為,《橋》應該不屬於戰爭和軍事電影,而是一部關於人性描寫的作品。

在《橋》中,戰斗過程基本上可以歸屬於抗德神劇一類,游擊隊員總有打不完的子彈和隨手可得的裝備,敵人總是那麼「聽指揮」,扔手榴彈就像和迪希商量好了一樣,力道、高度恰到好處讓迪希接到再反殺,活脫脫一副接力賽的樣子。

因此要是為了看戰斗場面,《橋》真沒有什麼多少可看性,筆者認為《橋》的經典主要在於人性、懸念和犧牲。

人性,班比諾犧牲前高喊「扎瓦多尼」的畫面看哭了多少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扎瓦多尼還是要炸死他,這是該片最催淚的一個片段,即使如今再看,聽到班比諾那絕望的哭喊,看到扎瓦多尼親手殺死搭檔的痛苦,再想起之前兩人有說有笑要一起去佛羅倫薩找姑娘的片段,確實容易讓人潸然淚下。

當然,對於我們來說,配音演員李連生功不可沒,據說他當時配到這段時抑制不住地哭了,配音結束後他和給扎瓦多尼配音的侯冠群抱在一起,兩個配音演員為了自己的角色哭了一場。

懸念,《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反派不再是霍夫曼博士,而是貓頭鷹考斯,他在片中貢獻了很多笑點和轉折,比如他審問游擊隊員的那場戲活像一段單口相聲:「請你把手放下吧,女人的內心我總是捉摸不透」。

然後在游擊隊員要集體殺青的時候,貓頭鷹又突然成了游擊隊員,而且殺了一幫德國兵,按照常理,這不能有反轉了吧。

沒想到,居然還能再反轉一次,貓頭鷹還是反派,這讓人實在有些燒腦。有意思的是,據說當年國內電影配音字幕上是不顯示給反派配音的演員姓名的,但貓頭鷹卻破例了。

犧牲,影片最後,工程師用生命炸毀了自己心愛的橋,這個結局不僅是致敬原型亞烏克維奇,也是在致敬那些為了民族解放犧牲的人們,這些犧牲里有戰士也有工程師,當然還有那座「好橋」。

讓人遺憾的是,橋炸了,還能修復,可國家沒了又該怎麼辦呢?克爾瓦瓦茨導演去世前一直不能理解的就是南斯拉夫的消失。而我們作為看客,重看《橋》和《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時同樣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閱讀全文

與電影橋故事裡的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美女拍中國電影 瀏覽:87
五六十年代電影字幕怎麼設置 瀏覽:878
青蛙王子電影結局 瀏覽:220
看3d電影哪個播放器好用 瀏覽:340
電影八百人物服裝點評 瀏覽:662
和吃有關的電影有哪些大陸的 瀏覽:679
火豆網倫理電影 瀏覽:897
連續劇微電影如何上傳愛奇藝 瀏覽:559
闌鬼坊國語電影恐怖片 瀏覽:160
一個女人弧度的電影 瀏覽:848
萌叔看電影 瀏覽:566
我想看兒童電影圖片團購 瀏覽:642
外國電影小紅小蘭雙胞胎 瀏覽:107
韓國電影兩個女主黑白 瀏覽:254
外國英語老師教差生的電影 瀏覽:950
蠻王之怒電影高清 瀏覽:994
於蘭電影演員 瀏覽:952
英文推介一部電影 瀏覽:449
電影卡充值的小程序有哪些 瀏覽:53
陪孩子看第一場電影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