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的好兄弟的感情是不是不如以前那個年代了
感覺人民素質一年不如一年,泱泱華夏因一個帝吧竟有千萬人自稱吊絲,學生素質一年不如一年,開始滿口臟話,動不動就情啊愛啊,這是發展必然趨勢,還是國家投入不足,或者其他問題?(我是學生,感覺學霸都不再學霸,有很多變成一群擁有知識,但沒有德行的人,文化程度在提升但素質在下降,無法理解)
查看問題描述
10 個回答
季小嵐
季小嵐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每當我們看到一些「苟且之人」做「苟且之事」,總會想到一句「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聊表作為一個「正義」之旁觀者的感慨。
那麼問題來了,「世風」本應如何?人心又怎麼樣才算「古胡含」?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搞清楚中國人信啥。
說真的,中國人其實還是挺現實的,我們向來比較喜歡實用主義的東西。所以,那些虛無縹緲且不可實證,更不能為我們帶來切實好處的東西,我們是不信的。
所以我們很難理解西方那些虔誠的宗教信徒,對上帝、真主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們也能信得那麼堅定不移(此處改日另做一篇文章專門討論信仰的問題),何況其中不乏有知識、有思想的文化科學巨匠。
那麼中國人信什麼呢?
中國人一不信鬼神,二不信天地,但是卻有著虔誠的敬祖、信祖傳統。所以中國人的精彩演講與煽動,往往喜歡引經據典,與千百年前的老祖宗遙相拋媚眼兒。
既然中國人信祖,喜歡老祖宗的教誨。那麼這些教誨里,最主流的思想是什麼?無疑是儒家那套看似博大精深、事無巨細的提綱挈領與實踐操作手冊。
如此,「世風日下」這句話中的「世風」,大抵就是儒家對一個人安身立命、自身修養的要求。簡稱「一個君子的自我修養」。
提到儒家,我們便會不自覺地想到仁義禮智信,想到陰陽五行,想到三綱五常,想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說到儒家,便繞不開創派祖師孔子。如果說符合孔聖人三觀的儒家才是最為正統的醇儒,那麼我們就會遭遇一個很不幸的事實,這個正統的儒家很短命,遠在西漢初年便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為什麼這么說?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自此以後,中國真正的封建社會已然結束,接下來便是長達兩千多年的帝王專制社會。秦朝不幸,短命王朝。緊隨其後的威威大漢,徹底把「新儒家」發揚光大。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深埋在每個具有初中文憑者心中的歷史名詞,儒家貌似從此發揚光大。殊不知,西漢名儒董仲舒的儒家大統,早已將孔孟之道牽強附會地改編成上媚封建帝王,下欺黎民百姓的政治綱領。
孔子之「仁」「孝」,順勢演變為臣民百姓對封建帝王的「忠」,《春秋》經典也同樣被花式牽強附會,淪為迎合帝王統御之權術的參考書籍。儼然以聖人知名,行苟且之實。
及至隋唐開設科舉,再到宋、明將科舉發揚光大,四書五經之流更變成應付科舉考試贏取功名的經世致用之物,哪裡還有什麼道德教化與個人修養的功用。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知識分子們這般公開叫囂讀書好,讀書有錢有美女,站在儒家修身的立場來看,臭不要臉可不是今天的專利。
世風如斯,以至於明代大儒王陽明同志公然讀起真正的聖賢書時,不僅遭到同行鄙視,政府還要找他麻煩。想必,「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種感慨,他老人家已經發過無數遍了。
當然,若要追溯「世風」是什麼時候下來的,搞不好就要追到春秋戰國了。世風多半是由各種各樣的禮節和道德修養標准構成,周公制禮,為的就是讓這個社會尊卑有序,便於管理,說白了還是為了創建和諧社會。
孔子的「仁」猜做掘「孝」,是在方法論上告訴大家,我們應該怎麼讓這個社會和諧。法家堅持嚴刑峻法,賞罰分明,用硬性的規章制度約束人性的弱穗核點。孔子對此嗤之以鼻,他認為應該以德治國,靠禮樂教化,方使民風淳。而仁愛,就是禮樂教化的核心。
「仁」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還要提倡「孝」呢?
孔子所處時代,為真正的封建社會,何為「封建」,分封也。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封給兄弟子嗣,是為諸侯。每個封地的諸侯幾乎完全自製,只需要每年給周天子送點禮就好了。那麼諸侯又怎麼治理封地內的事務呢?他會將大小事務分派給他自己的兄弟子嗣去負責。
周朝的封建社會,是貴族社會。天下並非周天子一人所有,而是屬於整個貴族集團。上至周天子,下至諸侯乃至諸侯國大大小小的貴族,都有宗法姻親關系。
說白了,大家都是親戚,須尊宗法禮節。既然是個大家庭,家裡的事兒,自然要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一套了。所以,「孝」在中華文明中的崇高地位,應該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也就是說,我們所憧憬的世風,應該是在春秋無義戰之前,及至上古堯舜禹這些大聖大賢的時代,可是這些作古的作古,傳說的傳說,實在難以取證。
秦漢大一統後,封建帝王集大權於一身。貴族時代結束,轉眼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都成了皇帝一個人兒的。父子兄弟去,殿上唯君臣。說白了,就是自皇帝以下,都是奴才和賤民。
世道變了,皇帝掌握最高生殺予奪大權,大部分知識分子們只好可勁兒地討皇帝歡心,扭曲經義以悅君心。而那些錚錚鐵骨的不是被殺,就是下野,儒家真義,你說還能剩下多少?即便是英明神武如唐太宗,晚年也是對魏徵之流討厭得要死,多次動過殺念,何況其他?
受過聖賢熏陶的知識分子尚且如此,你讓文盲率高達99.9%的草莽百姓如何堅守高尚的節操?
也就是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早在從孔子時代,諸侯殺伐之時,已經禮崩樂壞了。
當然,除此之外。孔聖人乃至後世一切教人向善,仁愛慈孝的道理,或者說所謂的「君子標准」,著實是一種泯滅人性,高不可攀的道德要求。
人們對於高不可攀的目標,多半是沒有興趣的,倒是那些實用的權謀、厚黑之術,頗得人心。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啊。
故而,不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而是世風一直如此,古之人心也從來如是。而今天這個商業社會,主導其運行的邏輯就是價值交換的經濟學。至於我們為何還在所謂「交易」面前總是羞羞答答,不過是文化傳統帶給我們與生俱來的思維慣性罷了。
還好,如今這句話,多了幾分戲謔,誰也沒把它當真。畢竟,在很大程度上,所謂「古之人心」,只是我們憧憬的上古聖賢時代傳說罷了。
發布於 2016-10-28
贊同 4
評論 5
收起
色仙色仙2019-02-02
誰說中國人不信鬼神的,只是我們出生在文革以後
季小嵐季小嵐 (作者) 回復色仙2019-02-05
孔夫子兩千年前就破除了鬼神迷信,精英與統治階層只會把鬼神當做愚民工具,自己是不信的,老百姓也從來沒有那麼虔誠的信這套東西。所以中國教權從未超越皇權,
『貳』 按朝代的詩歌有哪些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塞下曲
[唐]盧綸
(一)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隴西行
(唐)王維
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
烽戍斷無煙。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春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的:
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魏萬之京【唐】李 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送陳章甫【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盪,虯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叄』 同是短命的大一統王朝,秦朝和隋朝滅亡的原因相同嗎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與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是中國歷史上兩個非常強盛,且短命的統一王朝。兩個朝代從如日中天到灰飛煙滅居然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其速亡的歷史原因與教訓不僅一直為後世統治者所借鑒,更是歷代史學家津津樂道,爭論不休的話題。
在忽略民眾上,秦始皇、隋煬帝不必多說,即使被稱為“勵精之主”的隋文帝也是如此,他雖也採取一些利國利民的措施,諸如:躬行節儉、推廣均田、減免賦役等。但其措施的廣度和深度不及唐初,例如: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在歧州修建奢華的仁壽宮,竟不恤民力,耗資巨大,使上萬民夫累死。第二年,關中因發生大旱災引起飢荒,此時全國糧食儲備充足,但隋文帝卻不允許開倉賑災,反而要百姓到山東謀食。唐太宗對此批評道“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
更為致命的是,秦、隋的統治者不但忽視民眾的呼聲,而且獨斷專行,聽不進大臣的正確意見,且殘害忠良、寵信小人,嚴重破壞君臣關系。這一方面使不合理的政策得不到改變,加劇社會矛盾,引發了大規模農民暴動(如:秦末之大澤鄉起義,隋末之瓦岡義軍)。另一方面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使不少貴族官僚為求自保都投入到起義的洪流中去(如:秦將章邯、李淵父子)。在這種眾叛親離的局勢下,再強大的王朝也將分崩離析。
03
所以,盡管秦、隋是強大的,做了不少開創性大事。但由於帝王自身存在的種種局限,讓民眾並未從帝國的輝煌中獲得好處,反而是水深火熱、民不聊生。在生存意志的作用下,鋌而走險揭竿而起就成為了最後選擇。
漢、唐的帝王則恰好相反,他們吸取秦、隋的歷史教訓,又經過天下大亂的洗禮,認識到濫用民力的危險。因而採取較為寬松的政策,與民休息,不奪農時,全力恢復社會經濟。其結果是民眾得以安居樂業,生產積極性得到提高,社會生產力大幅度發展。開創了我國歷史上輝煌的太平盛世。
『肆』 關於陶淵明的詩句有哪些
一、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其三》原文: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譯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雜草叢生,豆苗卻長得很稀。
早晨天亮就起來到田裡鋤草,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蓋了狹窄的田間小路,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
衣裳濕了倒不重要,只要不違背我的初衷就行了。二、魏晉·陶淵明《飲酒 其五》原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住宅蓋在人世間,清靜卻無車馬喧。問我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顯偏。
自顧採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
此中當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三、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其二》原文: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譯文:鄉居少與世俗交遊,僻巷少有車馬來往。
白天依舊柴門緊閉,心地純凈斷絕俗想。經常涉足偏僻村落,撥開草叢相互來往。
相見不談世俗之事,只說田園桑麻生長。我田桑麻日漸長高,我墾土地日漸增廣。
經常擔心霜雪突降,莊稼凋零如同草莽。四、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一》原文: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譯文:衰榮沒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難道像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的思想總是這樣。
樂觀的人明白他會,我將不再懷疑。忽然給一杯酒,日夕暢飲著。
五、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其十》原文: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譯文: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鬥志始終存在。
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並無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麼會到來呢?六、魏晉·陶淵明《飲酒·七》原文: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譯文:秋天的菊花顏色美好,採摘下沾著露水的菊花。把菊花泡在酒中,使我遺棄世俗的心情更為遙遠了。
一揮而盡杯中酒,再執酒壺注杯中。日落之後各類生物都已歇息,歸鳥向林歡快鳴。
縱情歡歌東窗下,姑且逍遙度此生。七、魏晉·陶淵明《四時》原文: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譯文: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雲變幻莫測,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
秋月朗照,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冬日高嶺上一棵嚴寒中青松展現出勃勃生機。八、魏晉·陶淵明《酬劉柴桑》原文: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
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養南疇。
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譯文:偏僻的居處少有人事應酬之類的瑣事,有時竟忘記了一年四季的輪回變化。
巷子里、庭院里到處都是樹木的落葉,看到落葉不禁發出感嘆,才知道原來已是金秋了。北牆下新生的冬葵生長得鬱郁蔥蔥,田地里將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黃飽滿。
如今我要及時享受快樂,因為不知道明年此時我是否還活在世上。吩咐妻子快帶上孩子們,乘著美好的時光我們一道去登高遠游。
九、魏晉·陶淵明《飲酒·幽蘭生前庭》原文: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譯文: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十、魏晉·陶淵明《飲酒·其八》原文: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譯文:青翠的松樹生長在東園里,荒草埋沒了它的身姿。等到寒霜凝結的時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這才顯現出它卓爾不群的高枝。
在一片樹林中人可能還不覺得,單獨一棵樹的時候人們才稱奇。我提著酒壺撫弄寒冬中的樹干,有時候又極目遠眺。
我生活的世界就是夢幻一樣,又何必被俗世的塵囂羈絆住腳步呢。
1.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陶淵明·移居)
2.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陶淵明·飲酒)
3.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陶淵明·飲酒)
4.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5.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6.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9.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0.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嬴氏亂天紀。
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
伊人亦雲逝。——《桃花源詩》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歸園田居》其一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其三一世棄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歸園田居》其四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飲酒》其一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飲酒》其二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飲酒》其三。
. 詠貧士 其七(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 飲酒 十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 擬輓歌辭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 歸鳥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 飲酒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 雜詩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 命子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 飲酒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0. 勸農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1. 停雲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2.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3.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4. 讀《山海經》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5. 飲酒 其十(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6. 擬古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7. 答龐參軍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8. 命子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19. 贈長沙公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0.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1. 移居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2. 時運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3. 詠貧士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4. 飲酒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5. 責子(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6. 答龐參軍 其六(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7.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8. 歸園田居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29. 飲酒 十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0. 形贈神(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1. 游斜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2. 飲酒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3. 和劉柴桑(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4. 命子 其七(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5. 答龐參軍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6. 歸鳥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7.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8. 擬古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39.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0. 命子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1. 飲酒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2.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氵巽]田舍獲(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3. 讀《山海經》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4. 讀《山海經》 其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5. 飲酒 其七(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6. 飲酒 十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7.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8. 榮木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49. 讀《山海經》 其十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0. 飲酒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1. 讀《山海經》 其七(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2. 贈長沙公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3. 擬古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4. 雜詩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5. 飲酒 十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6. 歸鳥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7. 影答形(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8. 歸園田居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59. 答龐參軍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0. 飲酒 十九(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1. 詠貧士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2.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3. 詠貧士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4. 讀《山海經》 其十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5. 贈長沙公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6. 雜詩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7. 擬古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8. 飲酒 十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69. 神釋(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0. 詠貧士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1. 擬古 其八(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2. 榮木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3. 止酒(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4. 雜詩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5. 歸鳥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6. 連雨獨飲(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7. 影答形(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8. 雜詩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79. 還舊居(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0.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1. 讀《山海經》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2. 擬古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3. 飲酒 其十(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4. 勸農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5.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6. 擬古 其六(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7. 詠貧士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8. 勸農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89. 停雲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0. 詠二疏(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1. 歸鳥 其一(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2. 詠貧士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3. 飲酒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4. 贈長沙公 其三(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5. 答龐參軍 其五(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6. 雜詩 其二(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97. 時運 其四(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
歸園田居五首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餘」。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雙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可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歸田園居》原文+譯文
[原文]
少無適欲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譯文
從小沒有投合世俗的氣質,性格本來愛好山野。
錯誤地陷落在人世的羅網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掩著後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
遠遠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見,樹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地飄揚。
狗在深巷裡叫,雞在桑樹頂鳴。
門庭里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空房中有的是空閑的時間。
長久地困在籠子裡面,現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移居二首》——陶淵明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弊廬何必廣 取足蔽床席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譯文〕
從前便想居南村,
非為選擇好住宅.
聞道此間入純補,
樂與相伴共朝夕.,
我懷此念已很久,
今日遷居南村裡.
陋室何必要寬大
遮蔽床靠願足矣.
鄰居常常相往來,
直言不諱談往昔.
美妙文章同欣賞,
疑難問題共分析.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琢相思.
相思削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如不勝 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譯文]
春秋之季多朗日,
登高賞景詠新詩.
經過門前相呼喚,
有酒大家共飲之.
農忙時節各歸去,
每有閑暇即相思.
相思披衣去串門,
歡言笑語無厭時.
此情此趣豈不美
切勿將它輕拋棄.
衣食須得自料理,
躬耕不會白費力.
陶 淵 明 集
擬 古 九 首
其一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 離隔復何有?
其二
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其三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其四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 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 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其五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叄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雲宿檐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願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其六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 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 稷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 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長,但畏人我欺。 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
伊懷難具道, 為君作此詩。
其七
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雲間月,灼灼月中華。
豈無一時好, 不久當如何。
其八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
飢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其九
種桑長江邊,叄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 今日復何悔。
『伍』 《史記》的作者、朝代
第五章 《史記》與《漢書》
第一節 司馬遷的生平與《史記》
1、司馬遷的生平與《史記》寫作
司馬遷(前145—前87),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在他手裡完成這樣一部劃時代的歷史著作,與當時時代和個人的經歷等主客觀的因素是分不開的。
首先,得益於家庭影響。他父親司馬談向當時天文、易學、道論的專家學習過,曾寫過《論六家要旨》的論文。司馬遷深受這個學術空氣濃厚家庭的熏陶,幼年時除參加部分勞動外,即開始學習當時的通行文字——隸書;武帝即位後,司馬談被任為太史令,舉家遷居長安,他又學習「古文」(即秦以前的文字),向當時經學大師董仲舒學習基吵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這些知識准備對於寫作《史記》十分重要。
其次,司馬遷進行了大量的錄訪搜集閱讀考訂史料的工作,對社會政治事件有親身的體會和實感。二十歲時有過一段漫遊大江南北的壯舉,在漫遊中已開始注意尋訪歷史遺跡,搜集人物的傳聞。例如到淮陰,搜集有關韓信的傳說;到沛縣、豐縣一帶,搜集了劉邦及曹參、蕭何等人的史料;到河南開封考察了夷門監侯贏供職的地方,弄清所謂夷門即大梁(今開封)的東門等等。
漫遊後仕為郎中,侍從武帝巡狩、封禪,使他接觸了更多的祖國山川,目睹封建王朝的禮儀典禮,還曾參加武帝親自帶頭的堵黃河決口的壯舉,獲得寫河渠書的第一手資料。他又曾奉使西南夷,接觸了西南少數民族的歷史和生活,對於寫作《西南夷列傳》無疑起了很好的作用。
當司馬談病逝後,司馬遷繼任太史令,此後有條件接觸「金匱石室之書」,即皇家所藏的書史及檔案。
第三,時代思潮的影響。武帝的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得到廣泛的傳播。儒家重視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孔子個人就在魯史的基礎上編修了《春秋》,寓議論於史事之中。這對司馬遷頗有影響,司馬遷將寫作《史記》與孔子作《春秋》相比。
同時,這與司馬遷的要求也不無關系。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馬談隨武帝封泰山,因病滯留洛陽,司馬遷出使西南夷歸來要向武帝述職。趕到洛陽時,見到垂危父親,父親諄諄囑托要他完成自己著述史書而未能完成的事業,司馬遷在父親面前作了保證。司馬遷從此把著述歷史作為個人的最高理想,蒙挫受折堅持不懈。
大概在太初元年(前104)司馬遷主持了改歷工作以後就開始寫作《史記》,這年他四十二歲。至天漢二年(前99年),他為兵敗投降匈奴搏模侍的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觸怒漢武帝,竟被處以宮刑。此後他隱忍苟活,發憤著述,為了完成《史記》的創作而頑強奮斗,大約到太始四年(前93年)基本成書。再後的情況無史料可考,據推測可能卒於武帝末年。
2、《史記》體例
史記》是一部通史,上起黃帝下至武帝,記述了三千年的歷史發展情況。它開創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體裁,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八書、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
「本紀」記帝王之事,敘述歷代最高統治者的政跡,一般採用編年的寫法;「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分別敘述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和現狀;「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人物的傳記,其中還記述了國外和國內少數發展的發展歷史。
3、《史記》的人民性
司馬遷在寫人物傳記時碼櫻飽蘸了感情,表現出鮮明的傾向。對於最高統治者的殘忍、欺詐、虛偽等丑惡的本質,總是通過一定方式加以揭露。如劉邦是漢代的開國君主,司馬遷在肯定他推翻暴秦結束楚漢戰爭的戰亂,統一國家的業績外,也在有關人物的傳記中將劉邦身上不光彩的陰暗東西暴露無遺。如在《項羽本紀》中通過兩人在斗爭中的各自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劉邦與項羽的作戰,沒有不失敗的,他顯得是那樣的怯懦、猥瑣和無能。在《留侯世家》等傳記中寫了他的貪財好色,在《蕭相國世家》《淮陰侯列傳》里寫了他的猜忌殺害功臣的殘忍本性。即使本朝的皇帝他也沒有諱忌,如揭露武帝信用酷吏殘害人民、愚蠢地迷信神仙言士等。
對官僚集團、貴族階級的爾虞我詐,以勢相傾的種種實情,描寫得入木三分。如《魏其武安侯列傳》中寫竇嬰與田蚡的種種矛盾明爭暗鬥,揭露了這一階級的世態炎涼和他們的陰暗心理。由於司馬遷的《史記》敢於面對現實,無情地暴露統治階級的本質,贏得了「實錄」的稱譽。
司馬遷將人民聚眾反抗放在酷吏殘酷壓迫的背景上來表現,承認其合理性、正義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階級局限。對於我國第一次農民起義——陳涉起義,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熱情的贊頌,對於陳涉的失敗,司馬遷也作了較全面的總結。對於項羽為推翻暴秦作出的巨大貢獻,司馬遷加以謳歌,對他的暴虐和殺戮無辜則給予了批判。
司馬遷肯定英雄在歷史上的巨大作用的同時,也隱約認識到各行各業的優秀分子對於推動歷史的促進作用。《史記》中為工商業者、醫生、俠客、儒生、辯士都立了傳,承認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司馬遷對觸犯封建階級法律的游俠是肯定的,因為象朱家、郭解那樣的游俠「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在當時成為抑制豪強拯民危難的一種社會力量。記敘統治集團中的人物,司馬遷也以他們對民眾的態度去衡量,李廣將軍獲得了司馬遷的贊頌,贊頌的基點就是放在他的愛兵如子上。
《史記》中寫了一系列的愛國英雄,如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高風亮節,廉頗為了趙國利益勇於改過,都獲得了司馬遷的熱情謳歌。這些形象到今天都還是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4、《史記》人物描寫的藝術手法
1)人物置於矛盾沖突的旋渦之中,通過他們各自的行動顯示性格特徵。如《項羽本紀》中「鴻門宴」一節,是消滅秦帝國後起義軍中兩個集團的內部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後的第一次面對面的較量。在刀光劍影中糾集著項羽集團和劉邦集團的矛盾,項羽集團內部主戰、主和派的斗爭,項羽是這些矛盾的結集點。從項羽對種種矛盾的處置,顯示出他的幼稚、仁慈、坦率種種心理因素,而劉邦在這一場面中也顯示了他的靈活、狡詐的性格特點。《魏其武安侯列傳》中「庭辯」一節,田蚡、竇嬰雙方的矛盾達到白熱化的程度,朝中的大臣在這一矛盾沖突中每人作了表演:韓安國世故圓滑,既說竇嬰對,又肯定田蚡,將矛盾上交,「唯明主裁之」;鄭當時開始說竇嬰有理,後又不敢堅持。筆墨不多,卻勾劃出官僚們的面貌。
2)司馬遷也善於選取富有表現力的生活細節,揭示人物的性格及內心世界。如寫石慶「為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通過這一小事,石慶的謹小慎微的性格以及伴君如伴虎的心情,躍然紙上。
3)多角度地烘托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如對信陵君的刻畫,作者重點寫了他親迎侯生的面,通過侯生毫不謙讓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故意久立市中以微察公子,寫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寫公子從騎者竊罵侯生,寫賓客們的驚訝,就是通過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態度,突出信陵君謙恭下士的性格特點。
4)通過人物的對話、獨白,成功地顯示了人物的性格和聲音笑貌。如寫劉邦和項羽都見過秦始皇的出行,項羽在觀秦始皇渡浙江時,脫口而出說:「彼可取而代也」,顯示出他的雄心勃勃,又看出他的無所顧忌、心口如一的坦率性格;而當劉邦在咸陽見到秦始皇出行場面時卻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說得委婉曲折,垂涎於至尊之位的心思也揭示無遺。在《張丞相列傳》中以「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將周昌口吃的樣子寫得惟妙惟肖。
司馬遷在寫人物傳記時,為避免重復,經常使用「互見法」。同樣一件事涉及好幾個人物時,在一處詳敘,在別處就略而不敘,有時以「語在某某事中」標出。這種「互見法」不僅避免了重復,對於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也有作用。如在《項羽本紀》中主要突出項羽的喑嗚叱吒、氣蓋一世的性格特徵;而與這一主要特徵相矛盾的其他方面,則放在別人傳記中補充敘述,既突出主導的性格特徵,又免得顧此失彼,達到了性格的完整化。
史記的文學成就
《史記》是一部史學名著,又是一部文學名著。前面介紹先秦歷史著作時,我們說這些歷史著作中包涵著或多或少的文學因素、文學成分;而對於《史記》,這樣說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史記》的寫作,具有文學方面的動機,所以這一部史書本身,就兼有文學的性質。
司馬遷本人,是有著浪漫的詩人氣質的。從《報任安書》和《史記》中,處處可以看到他富於同情心、感情強烈而容易沖動的性格特點。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禍,也是一場性格的悲劇。因為無論從私交還是從官職來說,他都不負有為李陵辯護的義務。西漢末的揚雄說:「子長多愛,愛奇也。」(《法言》)也是看到了司馬遷浪漫的詩人氣質。
《史記》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寫作的目標,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這不僅意味著總結歷史、記載史實,而且也意味著通過大量歷史人物(其中有許多是作者同時代的人物)的活動,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類的生存方式,人類在世界中的地位,人類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困境。這些也正是文學的根本目的。只不過《史記》作為歷史著作,在虛構方面受到較多的限制。
《史記》還具有抒發情懷的目的。《報任安書》中,把《周易》、《詩經》、《離騷》等等,歸結為「大抵皆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由此提出了「發憤著書」之說。這種說法不一定完全符合於他所列舉的古人著述的實情,但完全符合於《史記》的實情。《史記》在敘述歷史人物事跡的同時,處處滲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內心的痛苦和郁悶,這就是我們千年之下讀《史記》仍不能不為之感動的關鍵。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後者也正是從這一點著眼的。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史記》使用了大量的文學手段,達到了很高的文學成就。以下,我們從它的敘事藝術、人物形象塑造藝術和語言藝術三方面加以介紹。應該說明,《史記》的核心部分——本紀、世家、列傳,基本上由人物傳記構成,它既有很強的故事性、戲劇性,又通過這些故事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所謂敘事藝術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藝術,本來是無法一分為二的。只是為了表述的方便,我們先從總體上分析《史記》敘事的方式和藝術特點,然後再分析它如何塑造人物。
在《史記》以前,中國的敘事文學已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先秦歷史著作中已有頗為龐大的戰爭場面的描寫和較為復雜的歷史事件的敘述,其中也包含不少生動有趣的故事,這為《史記》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先秦史家的主要興趣,還在於首尾完整地記述歷史事件,並通過這些事件來表達政治和倫理評判,其敘事態度主要是史學性的。司馬遷則除了記述歷史事件以外,具有更強烈的要努力再現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場景和人物活動的意識;除了政治和倫理評判以外,具有更強烈的從多方面反映人類生活的意識。所以他的敘事態度,有很明顯的文學性。
《史記》的敘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稱的客觀敘述。司馬遷作為敘述者,幾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後的「論贊」部分,才作為評論者直接登場,表示自己的看法。這種方式,為自如地展開敘述和設置場景提供了廣闊的迴旋餘地。但是,所謂客觀敘述,並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場和傾向,只是不顯露出來而已。通過歷史事件的展開,通過不同人物在其歷史活動中的對比,實際也體現了敘述者的感情傾向。這就是前人所說的「寓褒貶於敘事之中」。這種含而不露的褒貶,是經由文學的感染來傳達的。
為了再現歷史上的場景和人物活動,《史記》很多傳記,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構成的。如信陵君的傳是由親迎侯生、竊符救趙、從博徒賣漿者流游等故事構成的;廉頗和藺相如的傳是由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等故事構成的;孫武的傳主體是吳宮教戰的故事;孫臏的傳包含教田忌賭馬、馬陵道破殺龐涓等故事……。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不勝枚舉。眾多大大小小的故事,構成了《史記》文學性的基礎。雖然先秦歷史著作中也包含有故事成分,但同《史記》相比,不但數量少得多,而且除了《戰國策》中少數幾個故事,也顯得簡陋得多。以後的歷史著作,也不再有《史記》那樣的情況①,這是《史記》在中國眾多的史籍中特別具有文學魅力的原因之一。
①這里也有史學和文學逐漸分離的必然因素。
《史記》的故事,又有不少是富於戲劇性的。司馬遷似乎很喜歡在逼真的場景、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展開他的故事,由書中人物自己直接行動以表現自己,使讀者幾乎忘記了敘述者的存在。如《李將軍列傳》中的一個場景:
(李廣)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
這像是一個很好的戲劇小品。另外,像著名的「鴻門宴」故事,簡直是一場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獨幕劇。人物的出場、退場,神情、動作、對話,乃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這段故事不需要花多少力氣,就可以改寫成真正的戲劇作品在舞台上演出。這一類戲劇性的故事,具有很多優點:一則具有逼真的文學表現效果;二則避免了冗長松緩的敘述,具有緊張性,由此產生文學所需要的激活力;三則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最容易展示人物的性格。
《史記》以「實錄」著稱,這是指司馬遷具有嚴肅的史學態度,不虛飾、不隱諱。但他的筆下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不可能完全是真實的。為了追求生動逼真的藝術效果,追求對於讀者的感染力,他運用了很多傳說性的材料,也必然在細節方面進行虛構。這是典型的文學敘述方法。
另外,《史記》所創造的「互見法」,也同時具有史學與文學兩方面的意義。所謂「互見法」,即是將一個人的事跡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傳為主;或將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個地方的敘述為主。司馬遷運用此法、不僅是為了避免重復。為了使每一篇傳記都有審美意味上的統一性,使傳主的形象具有藝術上的完整性,就必須在每一篇傳記中只寫人物的主要特徵和主要經歷,而為了使整部《史記》又具有史學意義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就必須在其他地方補寫出人物的次要特徵和次要經歷。這是人物互見法的意義。因為《史記》是以人物為本位的,往往需要在許多人的傳記中涉及同一件事,為了避免重復而又能把事件敘述清楚,司馬遷就在不同的傳記中從不同的角度敘述同一件事,這樣就既突出了每個人在這事件中的作用,又不致給人以重復之感。這是事件互見法的意義。通過人物和事件的互見法,司馬遷使《史記》既有了史學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學的可讀性。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過去的著作也已有所積累。在《左傳》中,可以看到若干有一定個性的人物形象;到了《戰國策》,人物的描寫更為細致,性格也更為鮮明。但由於它們以歷史事件為本位,人物的描寫只是片斷地散見於敘事之中,缺乏完整性。另外,像《晏子春秋》專寫一人之事,也很值得注意。不過,它也只是把晏子的許多故事結集在一起,相互之間沒有內在的聯系。總之,在漢代以前,還沒有出現完整的人物傳記,人物形象的刻畫,總的說來也還比較簡略。《史記》在這樣的基礎上,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把中國文學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提高到一個劃時代的新高度。
從總體上說,《史記》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個性較鮮明三大特點。它以大量的個人傳記組合成一部宏偉的歷史,其中寫得比較成功、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如項羽、劉邦、張良、韓信、李斯、屈原、孫武、荊軻等等,就有近百個。正如前面已經提到的,這些人物來自社會的各種階層,從事各不相同的活動,經歷了不同的人生命運。從帝王到平民,有成功者有失敗者,有剛烈的英雄,有無恥的小人,共同組成了一條豐富多採的人物畫廊。這些人物又各有較鮮明的個性。不同身份、不同經歷的人物固然是相互區別的,身份和經歷相似的人物,也並不相互混淆。張良、陳平同為劉邦手下的智謀之士,一則潔身自好,一則不修細節;武帝任用的酷吏,有貪污的也有清廉的……。凡此種種,在給予我們歷史知識的同時,又給予我們豐富的人生體驗。
對各種歷史人物,司馬遷亦有偏愛。那就是「好奇」,就是喜愛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與出眾才華的人物。那些奮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義者,那些看上去怯懦無能而胸懷大志的英雄,那些不居權位而聲震人主的俠士,那些膽識過人、無往不勝的將帥,那些血濺五步的刺客,那些運籌帷幄、智謀百出的文弱書生,乃至富可敵國的寡婦,敢於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這些非凡的人物,構成《史記》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史記》洋溢著浪漫的情調,充滿傳奇色彩。尤其將秦漢歷史劇變之際人物的傳記合起來作為一個單獨的部分來讀,真是像一部英雄史詩。
在描寫人物一生的過程中,司馬遷特別注重表現人物命運的巨大變化,如寫那些建功立業的大人物,常寫他們在卑賤時如何受人輕視的情形;而寫那些不得善終的大人物,又常寫他們在得志時是如何地不可一世的情形。前者如劉邦、韓信、蘇秦,後者如項羽、李斯、田橫。又在這變化過程中,充分暴露出當時人的諸如勢利、報復心之類普遍的弱點。如劉邦微賤時嫂子不給他飯吃,父親也不喜歡他,成功之後劉邦不肯忘記把他們嘲弄一番;李廣免職時受到霸陵尉的輕蔑,復職後他就借故殺了霸陵尉;韓安國得罪下獄,小小獄卒對他作威作福,他東山再起後,特地把獄卒召來,舊事重提……。這些命運變化和恩怨相報的故事,最能夠表現人與環境、地位的關系,揭示出人性的復雜性。
司馬遷非常清楚地知道:迎合社會、迎合世俗的人,往往得到幸福;反之,則容易遭遇不幸。他常常用比較的方法,表現他的這種看法。如《蘇秦列傳》寫才能傑出的蘇秦被人刺死,他的平庸的弟弟蘇代、蘇厲卻得享天年;《平津侯主父偃列傳》寫主父偃鋒芒畢露而遭到滅族,公孫弘深衷厚貌卻安享富貴尊榮……。但司馬遷絕不贊美平庸、苟且、委瑣的人生。《史記》中寫得最為壯麗動人的,是英雄人物的悲劇命運。《項羽本紀》寫項羽最後失敗自殺,竟用了一二千字,作為歷史記載,可以說毫無必要;作為文學作品,卻有一種淋漓酣暢的效果。項羽在可以逃脫的機會中,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拔劍向頸;李廣並無必死之罪,只因不願以久經征戰的餘生受辱於刀筆吏,橫刀自刎;屈原為了崇高的理想抱石沉江……。在這種反復出現的悲劇場面中,司馬遷表現了崇高的人對命運的強烈的抗爭。他告訴人們:即使命運是不可戰勝的,人的意志也同樣是不可屈服的。我們從中看到漢武帝時代的文化中那種壯烈的人生精神,為之感嘆再三。
對於《史記》所描寫的人物,人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們面目活現,神情畢露,如日本近代學者齋滕正謙所說:「讀一部《史記》,如直接當時人,親睹其事,親聞其語,使人乍喜乍愕,乍懼乍泣,不能自止。」(《史記會注考證》引《拙堂文話》)這種藝術效果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史記》注意並善於描寫人物的外貌和神情,使得人物形象具有可視性。如寫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李廣「為人長,猿臂」,蔡澤「易鼻、巨肩、魋顏、蹙齃、膝攣」等等,雖然比較簡單,卻各有特徵。而且司馬遷很少單純地描寫人物外貌,而總是同人物的性格有某種或隱或顯的聯系,所以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譬如讀過張良的傳,我們很難忘記他的「如婦人好女」的相貌。神情的描寫則比比皆是。《廉頗藺相如列傳》寫藺相如使秦,秦王欲強奪和氏璧,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怒發上沖冠」,好像可以親眼看到一樣。
生活細節的描寫,是文學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展現其內心世界的基本手段。這在一般歷史著作中出現很少,在《史記》中卻相當多。《李斯列傳》一開始就是這樣一段:
(李斯)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臂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
單純從史學角度來看,這種細瑣小事是毫無價值的。但從文學角度來看,卻是非常具體而深刻地揭示了李斯的性格特徵、人生追求。又如張湯兒時劾鼠如老吏,劉邦微時的豪放無賴,陳平為鄉人分割祭肉想到宰割天下等等,都是由細瑣的事件呈現人物的性格,避免抽象的人物評述。自然,在這種描寫中,難免有傳說和虛構的成分。
對話往往最能活生生地體現人物的生活經歷、文化修養、社會地位,也為《史記》所注重,有許多優秀的例子。劉邦、項羽微時見秦始皇巡遊的威儀,各說了一句不甘於自己地位的表白。劉邦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是也!」多有羨慕;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則更多仇恨與野心,可以看出他們當時不同的處境。韓安國下獄為獄卒所辱,他以「死灰豈不復然」威脅獄卒,獄卒大言不慚地說:「然即溺(尿)之!」活現出小人物在可以欺凌大人物時不顧一切的粗野和痛快。《陳涉世家》寫陳勝稱王後,舊日種田時的夥伴見了他的宮殿,驚嘆說「夥頤!涉之為王沉沉者!」用了鄉間的土語,表現說話人的質朴魯莽,也是非常生動逼真的。
前已提及,戲劇性的場景,也是展示人物性格的絕好手段。因為在尖銳的矛盾沖突的焦點上,各種人物都依據自己的利益立場、處世習慣、智慧和能力、與他人的關系,緊張地活動著,既各顯本色,又彼此對照,個性能夠表現得格外鮮明。如在「鴻門宴」一節,我們可以那樣清楚地看到劉邦的圓滑柔韌,張良的機智沉著,項羽的坦直粗率,樊噲的忠誠勇猛,項伯的老實迂腐,范增的果斷急躁。同樣的例子,還有荊軻刺秦、鉅鹿之戰、竇嬰宴田豳等等。司馬遷是喜歡把人物放在這樣的場景中來表現的。
總的說來,司馬遷描繪人物形象,主要是在具體的行動中,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在人物的命運變化中,在不同人物之間的對比中完成的;由於司馬遷對各種人物都有深刻的觀察,對人的天性及其在不同環境、地位上的變化有深刻的體驗,這些人物形象才能如此活躍而富有生氣地浮現在我們面前。
《史記》的語言藝術,也歷來受到人們的推崇,被尊為典範,代表了駢文出現以前所謂「古文」的最高成就。
從戰國諸子的文章、縱橫家的游說之辭,到漢代一些代表性作家如鄒陽、枚乘、賈誼等人的散文,可以看到鋪張排比被作為一種普遍的手段。司馬遷在吸取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拋棄了鋪張排比,形成淳樸簡潔、疏宕從容、變化多端、通俗流暢的散文風格。《史記》中極少用駢儷句法,文句看起來似乎是不太經意的,偶爾甚至有些語病,卻很有韻致、很有生氣。因為司馬遷在敘述中始終是傾注情感的,根據不同的場面,出於不同的心情,語調有時短截急促,有時疏緩從容,有時沉重,有時輕快,有時幽默,有時庄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司馬遷對古代語言和現實生活中的語言都有很高的修養,並且善於把兩者融合成統一的整體。他引用古代史料,都經過適當處理。對最古老的、同當時語言已經差距很大的《尚書》,是徹底的譯寫;對《左傳》、《國語》,有很多的改動;對同當時語言最接近的《戰國策》,則主要是作剪裁功夫,有時也大段抄錄。《史記》基本上屬於書面語,但同當時的口語距離並不很遠。書中還廣泛引用了許多民諺民謠,如《李將軍列傳》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李廣不善言辭而深得他人敬重,既富於概括性,又富於生活氣息。此外,前面說到《史記》寫人物對話,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語,也增加了語言的生氣。後人把《史記》的文章作為一種典範來學習,但不少人忽略了《史記》語言的主要特色,就在於它充滿情感、富於生氣。
『陸』 草莽春秋故事是哪個朝代
這個故事
他是屬於
春秋時期的故事
『柒』 「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對應的詩句是什麼
「篳路藍縷啟山林」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釋義:駕著簡陋的柴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道路。形容創業的艱苦。注意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艱辛。篳路藍縷(bì lù lán lǚ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也作「蓽路藍縷」。
「篳路藍縷啟山林」也出自《史記.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蔞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記載。
釋義:楚王熊繹初封楚國丹陽,開辟五十里子男之田的荊山楚地,居住在青蒿蔞草荒草遍地的山野草莽,帶上楚國的桃弧棘矢及苞茅縮酒等貢品,乘坐上用竹子荊條做成的柴車,馳騁跋涉於朝向中原周疆的山林之間,以供事周王。
「篳路藍縷啟山林」中,櫛風沐雨是成語,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出自先秦·莊周《莊子·天下》:「沐甚雨,櫛疾風」 。
釋義:狂風梳著頭發,大雨澆洗頭。
砥礪:意思為磨刀石,也做磨煉鍛煉,用來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間勉勵。
櫛風沐雨,是指經歷風雨,當然這里是說人生道路上的風雨坎坷,是一種比喻。
(7)電影草莽春秋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那年春天,楚國攻打鄭國,鄭國抵擋不住,只得向楚國求和。晉國得到消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鄭,目的是要把鄭國爭取過來,使他歸附晉國。可是晉軍還沒渡過黃河,鄭國已經屈服,楚軍也准備勝利回師了。
晉軍的中軍主將荀林父等部分將領,便主張停止進軍。而中軍副將先縀和另一部分將領卻不同意,於是發生了爭執。晉軍暫駐在敖、郱二山之間。鄭國派人到晉軍營中去聲明:「我們鄭國向楚國求和,不過是為了不致亡國,絲毫也沒有對晉國不友好的意思。」
還說:「楚軍輕而易舉地得了勝利,因此驕傲了,部隊也放鬆戒備了。你們如果趁此追擊,加上我們從旁助戰,定可把楚軍打得大敗。」先縀高興地說:「對呀,打敗楚軍,奪回鄭國,正是時候了!」
下軍副將欒書說:「不行,楚國經常教誡全國軍民,要發揚他們祖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勤儉建國,艱苦奮斗。有什麼理由說他們驕傲了,放鬆戒備了?況且鄭國勸我們攻打楚軍,其實也並不是真心向著我們。要是楚軍打勝了,他還不是又要向楚國投降。我們怎麼可以相信鄭國的話呢?」
『捌』 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國優秀的歷史劇作品有哪些
有郭沫若的《屈原》、《虎符》、歐陽予倩的《忠王李秀成》、陽翰笙的《李秀成之死》、《天國春秋》、《草莽英雄》,阿英的《碧血花》、《海國英雄》、《李闖王》等。
『玖』 左伯符這個人是什麼朝代的又有什麼故事呢
左伯符就是孫策呀
孫策(175—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粗扮(今浙江富陽)人,東漢末江東割據豪強。
配偶:大喬
孫策是親孫堅長子,孫堅娶錢塘吳姓女子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堅長年征戰,將家眷留在壽春(今安徽壽春縣)。孫策十餘歲時,已廣交朋友,頗有名聲。
舒縣(今安徽舒城)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志,英達夙成。因而壽春一見,便推誠相待,結為好友。周瑜勸孫策移居舒縣,以便往來,孫策應允。於是,周瑜便讓出靠道邊的大宅院給孫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孫堅戰死時,孫策十七歲,他將孫堅的靈柩運回,葬於曲阿縣(今江蘇丹陽縣)。事畢,孫策渡江,居留在江都(江蘇揚州),結納豪俊之士,待養成羽翼,為父報仇。
名士張紘因喪母,時居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究天下大勢。孫策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漢祚衰微,天下紛紛,英雄豪傑,擁兵自重,各圖發展。沒有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不幸被黃祖所害。我雖年輕識淺,但卻有心要干一番事業。如今,我想到袁術那裡去,請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交我統領,然後到丹陽(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江蘇吳縣)、會稽(浙江紹興),報仇雪恥,做朝廷的外藩。您以為如何?」
張紘推託:「我識見簡陋,況且又有服在身,對您的事,實難幫忙。」
孫策進一步請求:「您的大名,遐邇皆知。四方之人,嚮往仰慕。今天的事,我的打算,成與不成,由您一言而決。您一定要對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血仇得報,決不會忘記您的教誨之恩擾搏。」說到動情之處,孫策眼中不覺落下淚來。
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神色間流露著忠壯之氣,深受感動,終於對孫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當年西周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只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職分了。您繼承父輩威烈,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麼,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恥也指日可待。那時您憑倚長江,奮發威德,掃除群雄,匡輔漢室,所建的功業,絕不會下於齊桓、晉文,定會流芳千古,豈止作一個外藩呢?目前世亂多難,如果您想建功立業,就當南渡,我將與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孫策聽了張紘的一番話語,心中鼓盪難平:「一言為定!我馬上開始行動!我有老母弱弟,不便同行,現在都託付給您。希望您多加照顧,使我無後顧之憂。」
孫策馬上趕赴壽春,去見袁術。他流著眼淚對袁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袁術聆其語言,察其舉止,知道他大有過人之處。但要馬上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自己又心有不甘。於是,袁術便說:「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
孫策便接了自己的母親,帶著汝南人呂范和同宗孫河,到了丹陽曲阿。依靠舅父的力量,不久,孫策便召募到兵勇數百人。但是不幸遭到涇縣大帥祖郎的襲擊,差一點丟了性命。
孫策只好又去見袁術。袁術這才將孫堅舊部一千多人交還孫策統領。從此,孫策漸漸流露出英雄本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漢朝廷太傅馬日碑持節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徵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袁術的大將喬蕤、張勛也都愛慕孫策的風采。袁術見孫策少年英雄,常嘆息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孫策一騎兵,犯罪後為逃避責罰,逃進袁術的軍營,藏到馬棚裡面。孫策派人追捕,直入袁術營中,將罪犯搜出,當場斬首。事情結束後,孫策才去拜見袁術,說明情況,向他道歉。袁術說:「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這件事,進一步提高了孫策的聲譽,軍中對孫策也更加敬畏岩李灶。
袁術為人反復,往往言而無信,起初他許諾任用孫策為九江太守,不久,卻改用丹陽人陳紀。後來,袁術攻打徐州,向廬江(今安徽合肥)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大怒。正巧孫策以前曾去拜訪陸康,陸康只讓主薄接待,自己不出來相見,為此,孫策懷恨在心。袁術就派孫策去攻打陸康,並且又許願說:「前錯用陳紀,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孫策奉命出擊,拿下廬江。袁術居然又出爾反爾,任用他的老部下劉勛當了廬江太守。對袁術,孫策一次比一次感到失望。此前,漢獻帝派劉繇擔任揚州刺史,揚州過去的治所是壽春,而壽春已被袁術佔領,劉繇便在孫策的舅父吳景和堂兄孫賁的協助下南渡長江,在曲阿沒立了州治。這次孫策攻打廬江,劉繇憂心忡忡,因為他知道,吳景、孫賁是袁術任命的,擔心他們與袁術、孫策聯手吞並自己,於是就用武力逼趕他們,吳景和孫賁只好退居歷陽(今安徽和縣)。劉繇派樊能、於麋駐扎在橫江郡,讓張英駐扎在當利口,來與袁術對抗。袁術則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為揚州刺史,以吳景為督軍中郎將,和孫賁一起率兵進擊張英。雙方對峙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結果。
丹陽尉朱治過去曾任孫堅的校尉,他發現袁術政德不立,就勸孫策趁機收取江東。於是孫策就去見袁術。孫策對袁術說:「我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征伐橫江。橫江攻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袁術明知孫策對自己不滿,但他認為,劉繇占據曲阿,王朗占據會稽,孫策未必能有什麼作為,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折沖校尉。孫策遂率父親舊部和數百門客東進。
一路上,不斷有人來投,孫策的隊伍不斷擴大,到歷陽時,已至到五、六千人。當時,周瑜的叔父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帶兵迎接孫策並贊助軍糧。孫策大喜,對周瑜說:「有了你的支持,大事一定成功。」於是,孫策立即率部渡江(參見孫策平江東之戰),進擊橫江、當利,相繼攻克,樊能、張英敗走。接著,孫策連續出擊,「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孫策攻打劉繇的牛渚營,奪得倉庫中所有糧食和兵器戰具。
當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都依附劉繇,奉他為盟主,薛禮占據秣陵城,笮融駐扎在縣南。孫策首先攻打笮融,斬殺五日多人,笮融膽裂,緊閉營門,不敢妄動。孫策則揮師攻打薛禮,薛禮突圍逃走。這時樊能、於麋等人,又糾集兵士來奪牛諸。孫策立即回軍,打敗他們,俘獲萬餘人。然後重新進攻笮融:戰斗中,孫策腿部中箭,不能乘馬,部下抬他回營療傷。有人對笮融說:「孫郎被箭射死了!」當時,孫策年輕,雖有官位名號,但人們都叫他「孫郎」。笮融聞孫策死訊,大喜,派將士與孫策部隊對壘。孫策先派幾百兵馬挑戰誘敵,而在後面設好伏兵。敵兵出擊,孫策部假作潰敗,引敵進入包圍圈中,然後一聲號令,伏兵盡起,斬首一千多敵人。孫策乘勝進攻笮融營地,並命手下將士高聲喊話:「孫郎如何?」聲撼敵營,地動山搖,嚇得不少敵兵連夜奔逃。笮融見孫策還在,越發警惕小心,深溝高壘,嚴加守備。
孫策見笮融負險固守,一時難以攻克,便引兵南向,先在梅陵(今安徽南陵縣)擊敗劉繇別將,接著轉兵攻克湖孰(今江蘇江寧縣南湖熟鎮)、江乘(今江蘇句容縣北)。然後,整頓部隊,到曲阿攻打劉繇。
劉繇與孫策交戰,兵敗,逃往丹徒(今江蘇鎮江市),孫策入據曲阿(參見曲阿之戰),時為興平二年。
一開始,百姓們聽到孫郎兵到,都膽戰心驚,魂消魄散,避之不迭,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後來,人們漸漸發現,孫策大軍所到之處,軍士們嚴遵將令,不敢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於是,百姓十分喜悅,爭著用牛、酒犒勞部隊。
孫策勞賜將士,發布文告,曉諭下屬各縣:「劉繇、笮融的鄉人和部下來投降的,一無所問;願意從軍的,可以從軍,並免除全家賦稅徭役;如果不願從軍,絕不勉強!」
文告發布後,來歸附者由四面八方雲集風涌,不長時間,就招得士兵兩萬多,徵集馬匹一千多。袁術在壽春,知孫策大勝,上表奏請孫策行殄寇將軍。孫策威震江東。
不久,劉繇又放棄丹徒西逃,孫策遂東進奪取吳郡。建安元年(196年)八月,孫策引兵渡過浙江,直逼會稽。會稽功曹虞翻勸太守王朗暫避孫策的鋒芒,王朗不聽,發在固陵(浙江蕭山縣西)阻擊孫策。孫策幾次從水上發動進攻,均未能奏效。
孫策的叔父孫靜獻策,建議聲東擊西,從查瀆進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策依計。於是,夜裡一面到處點燃火把,迷惑、牽制正面之敵,一面分出兵馬悄悄從查瀆出擊。王朗出於意外,大驚,派周昕率兵倉猝迎戰,孫策斬殺周昕,長驅直人。王朗敗潰,帶虞翻乘船逃到東洽。孫策鼓勇追擊,王朗,虞翻投降。
孫策平定江東,任命吳景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自己兼任會稽太守,仍以虞翻為功曹。
建安二年(197年)夏、曹操派議朗王浦攜帶漢獻帝的詔書給孫策,任命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為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並命他與呂布、陳瑀等一起討伐袁術。孫策覺得自己統領兵馬,騎都尉的職務有點低,想得到將軍,的封號以自重。派人向王浦微露其意。王浦當即以皇帝的名義宣布孫策權代明漢將軍。
當時,陳瑀軍駐海西(今江蘇東海),孫策按詔書要求,整頓士馬,要去與呂布、陳瑀會面,謀劃軍機,參同形勢。但他率軍走到錢塘時,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原來陳瑀要乘機奪取孫策的地盤。他派人秘密渡江,拿著三十多個印信給各地散寇及諸險縣大帥,讓他們作內應,等孫策的部隊一開走,馬上攻取他的郡縣。孫策發現這一陰謀,大怒,派呂范、徐逸統兵直撲海西,大破陳瑀,俘獲他的將士、妻兒等共四千多人。陳瑀逃奔袁紹。
建安三年(198年),孫策派張結向漢廷貢獻方物,曹操安此孫策,與之結納,上表奏准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
這時,袁術任命周瑜為居巢長,魯肅為東郡長,但二人知袁術難成大器,相繼棄官渡江來依從孫策。
同年十二月,因為孫策不支持袁術稱帝,袁術便拉攏流竄到安徽的祖郎,讓他鼓動山越共同對付孫策。而太史慈也占據涇縣,自稱丹陽太守,阻遏孫策西進。當時,宣城以東均已歸孫策所有,只有涇縣以西未附。孫策要開拓豫章,西征黃祖,必須先拔掉這兩根釘子。於是,他先進擊陵陽(今安徽青陽縣東南),擒獲祖郎,又進擊勇里(今安徽涇縣西北),擒獲太史慈。
不久,劉繇在豫章病死,部眾欲推戴華歆為主,華歆固辭。孫策派太史慈去探看消息。太史慈歸來,孫策更堅定了吞並豫章的決心。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正准備與曹操、董承、劉璋並力討伐袁術、劉表,軍隊已經整裝待發,袁術病死。
袁術的長史楊弘、大將軍陸勉欲率部投奔孫策,不料被廬江太守劉勛截擊,全體被俘。而袁術的堂弟袁胤、女婿黃猗等人,也懾於曹操的威力,不敢守衛壽春,抬著袁術的棺木,帶領袁術的家小和部曲男女,到皖城投奔劉勛。劉勛的兵力驟然大增,但糧草不繼。劉勛便派堂弟劉偕向豫章太守華歆借糧,華歆也正缺糧,只好派人領著劉偕到海昏(今江西奉新縣西)、上繚(今江西永修縣),向劉繇的舊部告借三萬斛。劉偕去了一個多月,才借得兩千斛,於是報告劉勛,並讓劉勛領兵前來攻襲。
當時劉勛兵力太強,孫策想借機剪除他,也寫信來,勸劉勛攻襲海昏、上繚。信中,孫策屈己下人,說:「上繚地方十分富饒,希望您能興兵討伐,我願出兵做您的外援。」
劉勛決定攻取上繚。他悄悄率軍經過彭澤,來到海昏地方。當地守將堅壁清野,留下一座空城,劉勛一無所獲。
當時,孫策引兵西征黃祖,正走到石城(今安徽貴池縣西),聽說劉勛已到海昏,立即讓孫賁、孫輔率領人馬駐在彭澤,准備攔擊劉勛,自己則與周瑜率兵兩萬進襲劉勛的大本營皖城,一舉攻克,俘虜三萬多人。於是,任命李術為廬江太守,撥給他三千人馬保守皖城,其餘人眾,全部移往吳地。
劉勛聞訊大驚,星夜回軍彭澤,孫賁、孫輔出兵截殺,劉勛大敗,逃往流沂(今湖北鄂城),向黃祖求救。黃祖派他的兒子黃射率水軍五千人來援,孫策揮師進攻,劉勛敗逃,投奔曹操,黃射也逃跑了。孫策又得到劉勛兩千多兵士和一千多艘戰船。於是,乘勝進攻黃祖。
十二月八日,孫策進至沙羨(今湖北嘉魚縣北)。劉表派侄兒劉虎和南陽人韓唏帶領長矛隊五千人趕來支援黃祖。十一日,孫策率周瑜、呂蒙、程普、孫權、韓當、黃蓋等將領同時並進,與敵大戰,黃祖幾乎全軍覆沒,韓唏戰死,黃祖脫身逃走,士卒溺死者達萬人,孫策繳獲戰船六千艘。
在給漢朝廷的表章中,孫策描寫此役說:「(臣)身跨馬才樂陣,手擊急鼓,以齊戰勢。吏士奮激,踴躍百倍。心精意果,各競用命。越渡重塹,迅疾若飛。火飛上風,兵激煙下,弓弩齊發,流矢雨集。」可謂驚心動魄。
孫策一鼓作氣,東進豫章,駐軍椒丘(江西新建縣北),對虞翻說:「華歆名聞於世,但絕非我的對手。如果不早歸附,將來金鼓一震,戰局一開,傷害侵凌,在所不免。你先進城去,把我的意思說給他聽。」虞翻領命進城,見到華歆,陳明利害,華歆舉城投降。
孫策從豫章郡中分出一部分,設立廬陵郡,任孫賁為豫章太守,孫輔為廬陵太守,而留周瑜鎮守巴丘。
孫策還先後擊破鄒倫、錢銅、王晟、嚴白虎等部,於是,疆宇平定。
曹操聞孫策平定江南,嘆息說:「猘兒難與爭鋒也!」於是,把兄弟的女兒許配孫策的弟弟孫匡,又讓兒子曹章娶了孫賁的女兒。並以禮徵召孫權、孫翊,命揚州刺史嚴象推舉孫權為茂才。
史書稱「孫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三國志·孫策傳》)。從某種程度上說,孫策能夠占據江東,跟他禮賢下士,善於用人大有關系。通過幾件事,可以看出孫策的這一特點。
一是重用舊臣,任人不疑。
孫策微時,只有呂范、孫河二人經常跟從,危難不避。孫策待呂范如親戚一樣,往往帶他一起升堂見母,飲宴歡敘。孫策入據曲阿,增兵到兩萬多人,把呂范部下的兵士也增到兩千多,有一天,呂范一面陪孫策下棋,一面對他說:「您的事業越來越人,士兵也越來越多,而各種綱紀尚不完備。我願暫為都督,幫助將軍做好這些事情。」
孫策說:「您是著名士大夫,手下擁有不少兵將,且在疆場上已立大功,哪能委屈您管這些軍中瑣細事務呢?」
呂范說:「我舍棄鄉土,跟您到處奔波,並非求取妻子兒女榮華富貴,我是想經時濟世,做出一番大事業來。你我二人,譬猶同舟涉海,如一事不妥,雙方都受損失。我這也是替自己考慮,不光是為您著想。」
孫策聽了,只是笑,不說話。
呂范當即告別出來,脫掉外衣,換上騎兵將領的衣服,於提馬鞭來到孫策閣門,自稱兼任都督之職。孫策就給他兵符,讓他執掌軍中諸務。呂范加意留心,整頓綱紀。軍中肅睦,威禁人行。
孫策任命張紘為正議校尉,張昭為長史,他們二人,一人居守,一人從征,出謀劃策,言聽計從。孫策以師友之禮對待張昭。文武之事,都由張昭主理。張昭常收到北方士大夫的書信,信中,把所有的功勞都歸於他,對他大加贊美。張昭感到進退兩難。孫策知道後,卻非常高興。他說:「從前管仲治理齊國,人們開口『仲父』,閉口『仲父』,而齊桓公成了霸主的第一位。現在張昭賢能,人們開口、閉口,褒揚誇獎,而我能重用他,這功名還不是歸我嗎?」
二是不計前嫌,重用祖郎、太史慈等降將。
孫策當年到曲阿募兵,好不容易才招到數百人。但被涇縣大帥祖郎襲擊,人馬散盡,本人也險些丟了性命。後來,孫策占據江東,袁術派人送給祖郎日J綬,讓他聯絡山越,對付孫策。孫策率兵親往征討,在陵陽縣擒獲祖郎。祖郎惶懼,孫策安慰他說:「當年你襲擊我,刀都砍在我的馬鞍上了。如今我創軍立事,拋棄舊怨,對天下人都一樣,不但你一人。你不要害怕。」祖郎叩頭稱謝。孫策任命他為部下賊曹。
太史慈當年曾在神亭與孫策搏戰。後來,也被孫策擒獲。孫策解其束縛,拉著他的手問:「寧識神亭時邪?若卿爾時得我雲何?」太史慈坦言:「末可量也 。」孫策大笑:「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說完,立即任命他為門下曹。回軍時,孫策命祖郎、太史慈為前導,軍中引以為榮。後來,孫策還曾派遣太史慈去安撫劉繇部下,對太史慈深信不疑。事俱在太史慈傳中。
三是撫視孤寡,不欺弱者。
孫策攻克皖城,袁術妻兒老小寄住在此,均被俘獲。孫策對他們體恤撫慰,下令不得侵擾。後來收復豫章,又收拾安排劉繇的喪事,且很好地看顧他的家屬。天下士大夫因此對孫策大加稱譽。
孫策這樣做,當然是出於建立自己的勢力范圍的需要,而且以不影響他的功業為前提。有兩件事,可以說明。
一次,會稽郡屬員魏騰違背了孫策的意旨,孫策執意要殺掉他。眾人一再勸阻,孫策只是不聽。這時,吳太夫人站在井邊對他說:「你剛剛立足江南,諸事尚在草創,尚未穩固。應該優待、禮遇賢能之人,舍棄他們的過錯,表彰他們的功勞。魏騰循例盡職,你卻要殺他,這樣一來,明天大家都會背叛你。我不忍心見你自罹禍難,還是先投井自殺了省心。」孫策大驚、頓悟,馬上放了魏騰。
有位叫高岱的名士,隱居在餘姚地方。孫策讓陸昭去請他,自己虛心等待。聽說高岱精通《左傳》,孫策也預先玩讀,想跟高岱講論一番。
有人乘機離間二人。先對孫策說:「高岱認為您英武有餘,文采不足,您跟他講《左傳》,他如果回答說不懂,便是他瞧不起您了!」孫策暗記在心。
那人又對高岱說:「孫策為人,最不喜別人超過自己。他如果問你《左傳》的事,你就說不知道,這才合他的意。如果跟他講論辯難,可就危險了!」高岱信以為真。
孫策和高岱見了面。孫策果然說起《左傳》,高岱連連回答不知道,不懂得。孫策發怒,以為高岱依恃才能,輕慢自己,把他關了起來。
聽說高岱被囚禁,他的朋友和當時好多人都在露天靜坐,請求孫策釋放他。孫策本無殺高岱之意,但登上高樓,看見幾里地遠近,坐滿了請願之人。孫策討厭高岱能得眾人之心,下令殺了他。
盡管發生了這樣的事,但我們仍認為,禮賢下士,敬重人才是孫策一生待人接物的主流。而這也確實在客觀上使江東人才濟濟,為孫權建立吳國奠定了基礎。
廣陵太守陳登駐在射陽。孫策西征黃祖,陳登暗中派遣間諜,拿著印綬給嚴白虎的余黨,想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孫策。孫策回師,攻打陳登,軍隊暫駐丹徒,等待後繼糧草。
孫策喜歡輕裝簡從,出外游獵。對此,虞翻不放心,早就進行過勸諫。虞翻說:「您輕出微行,搞得侍從官員來不及整頓服裝預為警備,士卒們也常以此為苦。作為一軍統帥,自己不莊重就不會有威嚴。白龍變化成魚,豫且就可以射他的眼睛;白蛇自己放縱閑行,劉邦就可以殺他。希望你稍加註意才好!」
孫策知道虞翻說得對,但仍然不能改掉這習慣。
時孫策已盡得江東,聞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欲率軍渡江北襲許昌。曹軍皆驚,唯郭嘉說:「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後果為郭嘉言中。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又出去打獵。他騎的是上等精駿寶馬,馳驅逐鹿,跟從的人絕對趕不上。正當他快如疾風地賓士時,突然從草叢中躍出三人,彎弓搭箭,向他射來。孫策倉猝間,不及躲避,面頰中箭。這時,後面的扈從騎兵已經趕到,將三個人殺死。
原來,孫策曾殺死吳郡太守許貢。《江表傳》記載,許貢上表給漢帝,說孫策驍勇,應該召回京師,控制使用,免生後患。此表被孫策的密探獲得,孫策便責備許貢,並下令將其絞死。許貢死後,其門客潛藏在民間,尋機為他報仇,這次終於得手。
孫策中箭,創痛甚劇。自知不久於人世,便請來張昭等人,托以後事。他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接著,叫來孫權,給他佩上印綬,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當天夜裡,孫策去世,時年二十六歲。
關於孫策之死,說法紛紜。裴松之《三國志注》引《吳歷》記載,孫策受傷,醫生告訴他,說這傷可治,但應好好養護,一百天不能有劇烈活動。孫策拿過鏡子自照面目,對左右說:「臉成了這個樣子,還能建功立業嗎?」奮起虎威,推幾大吼,傷口都裂開了。當夜死去。《搜神記》則說孫策死於於吉為祟:孫策殺死於吉,此後,每一獨坐,都感到於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惱火。這次調治箭傷剛有起色,引鏡自照,又見於吉立在鏡中,回頭看,不見於吉,如是再三。孫策摔破鏡子,奮力大吼,傷口崩裂而死。
《吳歷》所記,可備一說;《搜神記》則純是小說家造作虛幻之言。
孫權稱帝,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孫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他僅用了幾年時間,便開拓出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廬陵六郡,招攬了大批人才,為日後東吳開國奠定了根基。確實是難得的人物。但他有時過於輕率武斷,以致英年早逝,也真讓人嘆惋。
『拾』 弱弱地問句,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會有朝代
古代封建體制下的中國,歷經兩千多年,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換姓,卻是常有的事.不僅常有,而且簡直變成了一條定律:衰則亂,亂則起,起則易,易則改,改則盛,盛而又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江山代有「異姓」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自秦算起,至今已經歷了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王朝的更迭數不勝數,那麼中國古代的王朝更替的規律如何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略述我愚鈍的看法.
一 為什麼會出現江山易姓這種現象
攻守易道,打江山與保江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和方式.攻需要的是霸氣,需要的事一種「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膽氣;需要的是一種種仰天長嘯為誰雄、號令千萬馬軍的豪氣;需要的是一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氣.然而一旦打下了江山,要守住這一成果的時候,則需要一種以天下蒼生為己念的胸懷,需要一種仁慈之心,正所謂「仁者愛人」.這些於李自成之類的草莽英雄自然做不到,於是他們天下得的快,失的更快.
保江山僅有仁義遠遠不夠,還需要有強有力的政治手腕,能夠實行良好的政治政策,經濟管理政策,能安撫百姓,使之「老有所終,幼有所養,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民安其所,商業繁榮,一個盛世自此而起.可惜的是,盛世在一個朝代中往往只能出現一兩次,這不僅僅是由於英明的君主不可長得,也由於其他各方面的機緣巧合(如前幾代人的財富積聚、外方安定、內部祥和、沒有天災人禍等等)少之又少.
往往老一輩創下基業的人都是在貧苦的環境中生活過的,他們還能較為體恤民生,往往能夠實行減免稅收、減免刑罰或特赦等積極政策,使之休養生息;但是皇帝的位置高高在上,想要接觸最底層的人何等艱難,更何況他們的下一輩都是在皇宮中長大的,整日珍饈玉露,高高的宮牆隔絕了他們和民眾的聯系,使他們與民眾的距離越拉越遠.他們不聞不問,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民間疾苦,以致於史上竟然會出現「人們沒飯吃,為什麼不喝肉湯」的笑話!這些皇子皇孫們已經由農民階級通過起義掌握政權而轉為地主階級封建統治者,階級的轉化使他們忘記了自己原來的傷痛,轉而開始對他們原來的同胞進行剝削和壓迫.中國的封建史就是地主階級封建統治者對農民階級的剝削壓迫的歷史,是農民階級的一部血淚史,所唯一不同的就是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剝削壓迫的程度輕重不同而已.封建社會朝代更替完全可以表述成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剝削壓迫的輕——重——輕的無休止循環.中國的農民是極易滿足和隨遇而安的,是極為堅忍的,(這也是長期的封建主義剝削壓迫的結果.)只要有口飯吃,他們就會感恩上蒼,感謝皇恩浩盪,他們就會用心生產,做一個不折不扣的「良民」.但是一旦剝削壓迫使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就被逼無奈的開始進行反抗了.農民的反抗主要有幾種形式:逃亡、起義、罷農、懈怠生產等等.選擇起義的便開始與朝廷、與同為起義的「兄弟軍」互相攻擊,勝者為王,便登上寶座,搖身一變從農民階級轉到地主階級,回過頭來卻再悄陪壓迫農民,於是這樣一種從根本上不可能消除的怪圈便形成了.
朝代更替的本質——皇權集中
土地是集權的一種體現形式,說到更替的本質規律,我認為中國封建王朝更替發展史就是一段皇權不斷集中的歷史.
中央與地方
皇權集中,或者說中央集權,這是歷史發展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必然產物.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泱泱大國,這樣的國家搞政權分立、權力外放是絕對行不通的,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安史之亂都是很好的例證.
漢高祖建立西漢政權後,對權臣猜疑,表現出極大地不信任,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他模仿西周時期的分配製度,把全國土地分別劃分給自己的兄弟子孫,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一寸土地都姓劉,然而他忘記了,西周的這種分配製度有著極大的不合理性,中央的權力被地方不斷的蠶食,最後只會落得個西周天子有名無實的結局.幸虧有個漢景帝,及時把地方政權消滅兄遲,西漢才不至於步西周之後塵.經過詳盡的思考,加強皇權的推恩令實施了,地方政權對中央的顛覆危險才徹底羨運李解除.
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實際上是一種削弱與被削弱的博弈.總的看來,在中華王朝演替的過程中,中央在不斷的集權,而地方權力在不斷的被限制.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皇權與相權
自戰國時期出現丞相制度以來,丞相在中國封建王朝中一直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它被稱為中國古代皇帝的股肱,權力僅次於皇帝,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皇帝對丞相的感情是最復雜的:一方面信任他,希望他能忠心輔佐自己,是國家繁榮昌盛;另一方面時時提防和警惕,如此大的權力,而落於一人之手,縱然他對皇帝忠心耿耿,盡職盡責,皇帝仍會感到極度的不安,就如身旁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有可能爆炸.這兩者的爭斗由於自私的人性而後者最終佔到上風,歷史在發展,皇權在集中,而相權也在不斷被削弱,丞相的實權越來越少,到唐朝時軍權、財政、起草文件等等權力被重新分配至三省六部,到最後明太祖索性把丞相的職位都廢除了,代替其執行能力的是各類各樣的尚書、大學士等等.權力被不斷的分散,每個人擁有的實權越來越少,自然反叛等事便不那麼容易了.
皇帝•宦官•外戚
但是外部權力不斷的被分散,皇權不斷的集中,也出現了巨大的弊病.既然皇帝擁有的權力越來越大,至高無上,那麼誰控制了皇帝,他不就能控制天下了么?自然有很多人都會這么想,於是權力斗爭便或明或暗的展開了.
然而有這種想法的人不一定有資格去接近皇帝,更不用談控制了.故而斗爭的范圍逐漸縮小,最後集中在離皇帝最近的宦官和外戚間展開了.歷史上,宦官當權導致國君身死國滅的例子也有很多.宦官當權的問題早在春秋的時候就有過,連號令諸侯,威加天下的晉文公都沒能避免這個問題,弄得最後孤零零的死去也知道屍體腐爛才有人給他收屍.
思想控制
為了加強皇權集中,作為君權神授皇權至高無上的補充,歷代帝王都進行了思想上的控制,而且這樣的控制愈演愈烈.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李唐的崇尚佛教、宋朝尤其是南宋的程朱理學所宣揚的「三從四德」等等腐朽思想、直至明清殘酷的「文字獄」,無不或明或暗、或輕或重、或直接(焚書坑儒)或間接(儒術、佛教中的忍的思想)的在進行著思想控制.可以說,歷代統治者絞盡腦汁,想出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在進行著皇權集中的艱難任務.
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帝王們無論是要加強皇權還是要保衛江山,亘古不變的卻是他們對農民階級的剝削和壓迫,無論這剝削壓迫有多麼的輕.「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只有真正以天下蒼生為己念的人,才能領導而不是統治中國這個泱泱大國走向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