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萬全倫理電影

萬全倫理電影

發布時間:2023-04-23 01:22:34

⑴ 如何從跨文化角度看電影《喜宴》

定居美國的高偉同(趙文瑄飾)是一個同性戀者,他和他的戀人、一位叫西蒙(米切爾·利希藤斯坦飾)的美國男子,一起住在紐約的曼哈頓。但高偉同在台灣的父母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他們不斷地催促偉同快點結婚,好承繼高家的香火。恰好高偉同的公寓里借住著一位來自大陸的非法女移民顧威威(金素梅飾),於是西蒙出了個讓偉同和顧威威結婚的主意。這樣一來既安撫了偉同遠在台灣的父母,又能使顧威威拿到夢寐以求的綠卡,而且還能保持西蒙和偉同之間的同居關系。這個看上去的萬全之策卻引來了更復雜的事端,偉同的父母聞知喜訊欣然來到了紐約,為兒子操辦喜事。於是各種各樣的情感糾紛、人際沖突便在一個熱鬧忙亂的中國式喜宴背後展開了。

《喜宴》以開放的西方文化為背景,用中國文化的傳統對立達到了忍俊不禁的喜劇效果,文化既是該片戲劇性張力的切入,亦也是其脈絡的延伸,被世俗難容的同志之愛與親情的點滴溫情,兩者既沖突確又找到了頗為討巧的融點,難得於那完美結局。

⑵ 關於張家口萬全的電影《光棍兒》下載地址

說實話,那部電影真的不是一般的爛,是一部碰觸咱張家口人道德底線的電影。我看了,不太好。我不知道是不是咱們張家口的導演,如果是,下次請選一個好的劇本吧,咱張家口除了光棍兒那點事,還有大好河山。

⑶ 包貝爾新拍的電影我的青春期是在哪裡拍攝的

拍攝的地點在郭磊庄鎮中學,在片中是改名成古城中學!郭磊庄初級中學位於萬全縣西部,前身郭磊庄鎮中學,創建於1992年,是萬全縣西部辦學規模最大的一所鎮辦初級中學。學校佔地面積56496平方米,建築面積9633平方米。現有教學班16個,在校生868人,教職工69人,其中專任教師67人。建校20年來,業已發展成為一所高標准、高規格、現代化的示範性農村中學。
另外大部分的取景地都是在河北省的萬全縣,萬全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張家口市西北部,地處舉世聞名的八達嶺長城腳下,毗鄰首都北京,素有「京畿名珠」之稱。京、晉、冀、蒙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連接東部經濟帶與中西部資源區的橋梁。處於「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和「晉冀蒙外長城經濟圈」交匯處,自古被譽為「旱碼頭」。萬全縣得名於明朝初年,因這里「地勢險要,屯兵甚多,防備周全,萬無一失」而稱「萬全」。
取景地:
京西第一衛
建於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是河北省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野火春風斗古城》、《馮玉祥》等多部影視作品在此拍攝。
華北山莊
位於萬全縣膳房堡鄉的明長城腳下,緊臨207國道,是張家口市通往壩上各縣區的必經之路。該風景區東西環山,氣候涼爽,樹木茂密,鮮花遍地,是生態觀光、休閑娛樂的旅遊用地。華北山莊還開辟了游泳池、蓮花池、滑冰場、滑雪場、狩獵場、珍禽動物觀賞館等旅遊設施,更增加旅遊吸引力。
白龍洞
位於海拔1744米的白龍山上,洞在山腰,洞內泉水潺潺,匯入鴛鴦湖,湖畔可垂釣、可沐浴。洞外一天塹,步行仙人橋可通山下,是歷代文人雅士駐足之地。
洗馬林玉皇閣
洗馬林玉皇閣坐落在萬全縣洗馬林鎮,因藏有半部佛經,又稱藏經閣。始建於明代宣德十年(1435年),明萬曆三年(1575年)、清咸豐八年(1858年)、1982年曾經過三次大修。是萬全縣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高台磚木結構古建築。
中文
我的青春期
外文名
My
Original
Dream
其它譯名
我的春夢
出品公司
光棍兒(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發行公司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郝傑


郝傑


愛情、喜劇


包貝爾,孫怡,馮四


100分鍾
上映時間
2015年11月11日(中國大陸)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彩色

⑷ 醫生簡介

目錄

1 拼音

yī shēng

2 簡介

醫生系指在歷史上一定國家或地區內,通曉醫術,並以醫為職業者,或少數通曉醫術,間或行醫,但不專以醫為職業者。探討醫生在歷史上的出現、社會作用和地位等方面的演變,有助於全面了解醫學的進展。

3 醫生的出現

醫生的出現,取決於社會的需要和發展。考古學和古代病理學證明,自從人類出現在地球上,便有疾病的侵襲和醫治疾病的需要,並在謀生過程中,逐漸積累了一些原始的醫葯經驗。起初,這種經驗可能是分散的,後來,這種經驗逐漸集中並掌握在部落中長者的手中,而當巫術迷信開始統治著人們的頭腦時,解釋和治療疾病的事便主要由部落中的巫所兼管。巫用禱祝等迷信方式解釋疾病,並利用人們所積累的醫葯經驗進行治療。這種情況在我國古代不少文獻記述中,都有反映。例如,《說苑》記有用禱祝治病的苗文; 《山海經》記有操不死之葯的巫彭、巫咸; 《呂覽》記有用葯物治病的巫等等。我國殷商時期,巫史是一種官吏,甲骨文卜辭記有關於卜病的事例,直到西周,巫在醫葯活動上仍佔有相當的勢力。今日在世界上不少仍停留在原始社會的部落中,還可以看到兼行醫療的「醫人」(medicine man)或「沙曼」(Shaman),他們常是族長、巫覡和醫人合為一身。世界其它古國,如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巴比倫等等,在早期都曾存在各式各樣的巫術性醫療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知識得到發展,醫學科學知識得以萌芽,民間樸素唯物的醫葯知識逐漸擺脫了宗教巫術的羈絆。《管子》有「今卜筮多,疾病癒來」的說法,說明我國在春秋時期,巫醫已受到反對。當時,民間的職業醫生已與其它手工業者一起出現,並形成了一種職業階層。《左傳》記述的醫和、醫緩,可說是這些醫生的代表。從我國考古學發現的戰國鉥(璽)上,可知當時存在著各種專門醫治某種疾患的醫生,如「事瘍」、「事疕」、「事癰」等等,有些還冠以姓氏,如「王瘖」、「郭痤灶祥」等等。《史記》中的扁鵲,便是當時民間傑出的職業醫生代表。戰國末期的法學家李悝的《法經》,隱臘搏在計算農民一年的生活費用時,已有醫療費用一項,也是當時已有職業醫生的一個有力旁證。世界其它古國,也有類似情況,如從埃及的醫學紙草文中,可知當時有不用宗教巫術治病的醫生; 從巴比倫「漠謨拉比法典」中,可知當時已有專治某種疾病的醫生。在希臘,曾出現以希波克拉底為代表的民間職業醫生。民間職業醫生的出現,反映了在醫學發展中,民間樸素醫學脫離宗教巫術的一個發展過程。

「醫」一字,《說文解字》解釋為「治病工」,從酒,因古代治病以葯為主,以酒為使,古代還有酒為百葯之長的說法。《說文》還提到「古者巫彭初做醫」。《後僅出·郭玉傳》提到「毉」,其後,《集韻》解釋毉或作毉。這些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古的醫療曾有一段時期是由巫兼做的過程。

4 醫生的類別和稱呼

古代醫生有官醫和民醫之分,中國的官醫最早記載於《周禮》,其中有食醫、疾醫、瘍醫、獸醫,還有「醫師」。可見「醫師」一名稱,出現很早,不過,《周禮》所記的「醫師」,是主管衛生行政事務的。秦代始有太醫令、太醫丞等醫官職稱。歷代君王都有專門為他們服務的官醫,稱為侍醫、御醫、太醫等等。《內經》中提到「醫工」,漢代已有「醫工局判長」之稱,是主管宮廷醫葯的一種醫官。1973年在我國河北省滿城,劉勝墓出土標有「醫工銅盆」字樣的醫用工具,進一步證明我國古代官方有稱做「醫工」的官醫。至於軍醫,自春秋戰國起,歷代均有設置。漢代宮廷中還有女醫,稱為「乳醫」。秦漢以後,官醫的職稱名目繁多,但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並且大多是從民間徵用的。

「醫生」一詞,唐代已有,是太醫中的一種。醫生還有其它各種稱呼,我國南方常稱醫生為「郎中」,這始於宋代,例如,周密的《武林舊事·諸色伎人》 中有楊郎中、李郎中。北方常稱醫生為「大夫」,這本是宋代所設的一種醫官職稱(《宋會要》)。還有將醫生稱「衙推」的,這也是宋代對於操卜星相業的人的一種稱呼(孫光憲《北夢瑣言》)。民間還有稱醫生為「先生」的,是對醫生的一種尊稱,未詳始於何時。徐春甫《古今醫統》對醫生做了一個概括,他說:「精於醫者曰明醫,善於醫者曰良醫,壽君保相曰國醫,粗工昧理曰庸醫,擊鼓舞趨,祈禳疾病曰巫醫」。其它古代國家也有官醫和民醫之分。例如,埃及一方面有在民間以治療某種疾患為主的醫生,一方面在官方有醫師、主任醫、醫監、醫師總監等醫官。希臘、羅馬、阿拉伯等國家,也有類似情況。

今日所說的「physician」一詞,源於希臘文「physis」,意即「nature」,是說醫生是懂得事物的性質的人。「Doctor」一詞,原意是師傅、教師。所以,醫生含有求知和教導的意思,西方在中世紀以後,始把「physician」一詞用於行醫而不從事教學的醫生。這都是指具有較高學歷的醫生。民間醫生則常被稱為「healer」(治療者)。其後,「physician」主要是指內科醫生,區別於外科醫、牙醫等等。隨著醫學的進展和社會上的需要,醫學分科增多,醫生的名目也隨之增多。

5 醫生的培養

醫生的培養自古主要有三種方式,即師帶徒、家傳、學校教育。師帶徒是中國古代傳授醫學知識的一個主要方式,具有悠久傳統。許多名醫出自名師,例如,扁鵲學醫於長桑君,淳於意學醫於公乘陽慶,張仲景學醫於張伯祖,郭玉學醫於涪翁,等等,他們又再傳弟子數人。老師對於徒弟,常有個觀察和選擇過程,要看其為人和誠懇態度、培養前途等等。長桑君在接受扁鵲為徒之前,曾觀察了十餘年,公乘陽慶因賞識淳於意而傳醫術於他;程高向涪翁求教了幾年,始得傳授。正如《素問》所說:「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家傳的多為世醫,古來許多名醫出於家傳,如漢代的樓護,宋代的龐安時,元代危亦林,明代李時珍等等,皆為世醫出身,並都學有家傳。其中家傳幾代,乃至數十代的,亦不乏見。南北朝的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文伯、徐雄、徐之才,便是有名的醫學世家。宋代何彥澄,經歷元、明、清及今日,前後二十餘代。有部分名醫,主要以自學而精於醫,如皇甫謐。也有少數醫家,聚徒講學,傳授醫道,如宋·龐安時,聚徒60餘,清·張遂辰、張志聰也有類似情況。醫校培育醫生,始於官方,晉時已見端倪。《唐六典》記「晉代以上於醫子弟代習者,令助教部教之」。公元443年劉宋·太醫秦承祖奏置醫學,以廣教授,是中國由 *** 正式設醫學教育之始。以後隋唐到明清,均在太醫署、太醫院中設有醫學。公元629年唐 *** 在全國許多州府設醫學,其後歷代大都有此設置(參見「古代醫學教育」條)。

中國古代關於學醫內容的要求,《禮記·曲禮下》有「醫不三世,不服其葯」之說,可能包括兩方面,一是要求醫家父子相承至三代,一是要求學習黃帝針經、神農本草、素女脈訣。歷代太醫院(署)要求醫學生學習《內經》等古典醫著。許多醫家對於學醫的內容作了論述,例如,孫思邈強調學醫還須通曉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周易、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等。不少名醫都強調醫生必須通儒理,要涉獵經書等等。這些內容實際上構成了中國古代醫生的必要素養和知識結構。宋代以後,印刷術的發明和改進,書籍得以大量印行和傳播,對於醫生的培養,起了很大促進作用,醫生的數量因之明顯增多。清末,在西醫大量傳入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情況下,曾開辦西醫教育。1871年在同文館設醫科;1881年李鴻章辦醫葯館(後改稱北洋醫學堂),培養軍醫;1898年光緒帝諭稱「另立醫學堂,考求中西醫理」;1903年清 *** 制定近代高等教育體制,在醫學方面,已是中、西兼有。辛亥革命後到新中國成立前,西醫教育有所發展,而中醫教育則因當政者的歧視,在廣大中醫努力奮斗下,相繼成立了少數國醫學校。因此,近代中醫的培養,主要靠師帶徒或家傳。

世界其它國家培養醫生也有民間和官方等形式。古希臘、羅馬主要是師徒傳授或家傳。在亞歷山大利亞,醫家常選擇自己的繼承人作徒弟,並形了講學的方式,到公元三世紀,還曾由 *** 指派教師。在羅馬,要學醫可以申請做名醫的弟子,由名醫挑選,學生一般要隨師六年。西方最早的醫校,於公元9世紀創辦於義大利的薩勒諾(Salerno),其後在巴黎,勃倫亞(Bologna,1158年),巴丟阿(Paa,1222年)大學內先後有醫科。學生一般需念三年哲學,五年醫學,再加一年實習。所學教本主要是希波克拉底、蓋倫、阿維森納等古典醫籍。醫學教育是在經院哲學統治之下的。16世紀以後,由於西醫學的進展,教學內容逐漸有了改進,特別是19世紀以後,醫學生的學習內容以近代科學為基礎,醫生的知識結構才有了明顯的改變。

6 為醫的背景

醫學是一門實用科學,有濟人濟世之功。中國古人們學醫或行醫,無論官醫或民間醫生,除出於生計,或因世襲而外,尚有其它因素。一是與宗教仙術的追求有關。例如,春秋戰國的沈羲; 秦·安期生、崔文子;漢·蘇耽、劉安、安丘望之、李常在、沈建;晉·葛仙公、葛洪、支法存、於法開;梁·陶宏景;唐·孫思邈; 宋·王懷隱、甄棲真等等,多兼為道士或僧人。再一個因素就是中國古代的社會倫理觀念,尤其是儒家的忠孝之道中的孝道的影響,因之許多士大夫、文人名士注意醫葯。例如,晉·殷仲堪;北齊·李元忠;隋·許智藏; 唐·甄權、王燾;宋·任無受、楊文彬;元·朱震亨;明·呂復、王綸、汪機,以至於清·吳鞠通等等。北齊·李元忠說:「人子當視膳葯,不知方術,豈為孝乎?」唐·孫思邈說:「君親有疾不能療之者,非忠孝也」; 王勃說:「為人子不可不知醫。」元·倪維德說:「治病委之庸醫,比之不慈不孝」,更說「醫為儒者之一事」,「為儒者不可不兼乎醫」。晉·唐以後,儒者兼醫者增多了,包括許多文人名士、士大夫,如沈括、蘇東坡等等。北宋·范仲淹的不為良醫,便為良相說,表達了當時儒者對於醫術的一種看法。不少人在科舉考試不順利或因某種原因,厭於舉子業,便轉而為醫。例如,宋·許叔微;金·張元素;明·葛干孫、萬全、韓��、 汪昂乃至諸如世醫出身的李時珍等等。有些人則由於為官不得意,歸而為醫,如明·王肯堂; 清·何夢瑤、喻嘉言等等。有的因朝代交替,不願仕於異朝而為醫,如葛應雷,原習舉子業,因宋亡而轉為醫;再如傅山,因明亡,懷有反清思想而隱於醫文。也有些人因自身多病而鉆研醫術,如漢·杜信;晉·皇甫謐;宋·王堯明;清·江時途、張遂辰等等。上述醫家,有的曾為官家徵用,有的半官半醫,或不以醫名,有的則深入民間。可以說,中國古代醫葯的傳播和保健,在相當程度上受惠於因各種因素影響而為醫的人。

在世界其它國家,人們除了為謀生而當醫生外,也有其它因素和背景,如宗教和哲學的影響,煉金術和長生術的追求等等。例如,古希臘注重體育,醫生因之得到一定的重視。亞理斯多德認為人的知識主要分為關於身體和靈魂的兩種,醫學是有關身體的知識,所以是社會需要的。古希臘有些哲學家,如德謨克利特,同時亦通醫學。基督教最初反對教徒從事醫學,因為教會把醫學被看成是世俗的技能,故12世紀時,教會規定不許教徒參與醫事,尤其是有生命危險的外科。但是,病人總得有人照顧,同時肉體又是靈魂的軀殼,還得保護它,所以後來教會又不得不理會醫學,於是教堂和寺院後來又變成研究醫學的中心,許多教徒兼做醫生。這樣,西方以宗教觀念學醫和行醫的,自中世紀初葉逐漸增多。在基督教國家的宮廷里,醫生幾乎全部由僧侶擔任。在阿拉伯國家,由於《古蘭經》認為身體的潔凈就是虔誠,把衛生當做一種戒律,因而需要醫學和醫生。阿拉伯之出現許多名醫,與伊斯蘭教義有直接關系。此外,由於煉金術和長生術盛行,也促使不少人追求醫術。不少名醫同時也是煉金術家,如累塞斯(Rhazes)等。

7 行醫法規和醫德

醫生接觸到社會上各階層的人,醫生的職業關繫到人的健康和生命,以及社會國家的安寧與福利。因此自古國家和社會對無論官醫和民間醫生的行為便有所要求和規定,這就是 *** 的有關法規,而醫生對自己也有要求和規范,這就是醫德。

中國古代對醫生的管理和要求的記載,最早見於《周禮·天官》,其中對分科的醫生,每到年終要進行稽考,所謂「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並規定記下死亡病歷,以便考察成果。這種制度,是否實地施行了和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它可以反映出中國在很古就已注意到對醫生的要求和考核。漢代軍隊中已有對醫護人員的記勤。南北朝時,對派到太常館工作的太醫署醫生,已有考核其治療成績而加以賞罰的辦法。《唐律》中有不少涉及醫葯衛生的懲罰規定,包括合葯、針刺的差錯和賣葯不實、販賣毒葯、行醫詐偽等等。公元624年,唐 *** 對官方徵用醫生的考試和授職,做了規定。宋以後各代都有錄用醫生的各種考試和規定,並有些對於社會上行醫的法令。例如,元代於1268~1312年先後頒布了一些對於不習醫道、不通經書,不知葯性的人妄自針葯誤人性命的庸醫的處治法。公元1311年下詔全國各地禁庸醫;1316年規定對醫生三年舉行一次大考,合格方許行醫。當然,這些規定主要是針對官醫和在民間為生計而行醫的人,並不包括那些兼通醫葯而不以醫為業的文人和士紳的。中國近代關於醫師的條例,首見於1929年,其中對醫師的資格、義務、懲戒等做了規定。1930年公布了西醫條例,1936年公布了中醫條例。但在1949年以前,當政者實行消滅中醫的政策,中醫條例是不可能發揮積極作用的。

在其它國家,例如,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中有不少關於行醫的規定。其中包括報酬與懲罰,均其懲罰有時竟至殘忍到割去醫生的雙手。古印度《摩奴法典》規定,醫生的醫療事故,要受罰金處分,其數目大小按所治病人的階級而定。在古代的波斯,也有類似法規。法國南部興起的西哥特人(Visigoths),以及在西班牙的西哥特人所制定的關於醫生的行為法規,幾乎與「漢謨拉比法典」一樣的嚴格,只是沒有斷肢的處罰。羅馬曾根據城市的大小規定醫生的數目,每城配備或5名或7名,或10名經過 *** 考試審定並領有執照可享受一些特權的醫生。在阿拉伯,由於巴格達的哈里發的兒子被醫生誤治死去,於是在931年,下令考試醫生,宮廷醫生和有名望的醫生則可免考。公元1140年西西里王羅傑爾二世頒布法令,其中有部分涉及醫生及其資格的規定,包括窮人必須免費治療;醫生在學習三年邏輯和五年醫學之後,經過考試,並還須得到國王或國王代表的允許,才能開業,另外還有關於報酬等規定。這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由官方對醫療活動的規定。1224年,西西里國王腓德烈二世進一步頒布了關於管理醫療的法令。後來這種法令在義大利、法國和德國也採用了。其後,西方關於醫生更有新的法規,旨在既約束醫生,保障病人,又給醫生以法律上的保障。

至於醫生對自己的約束和規范所形成的醫德,在中國是具有悠久傳統的。它是揉和了中國古代的道德觀於醫術的結晶;它體現在許多傑出醫家的行動上,也反映在醫家的許多著述中。從非醫書的《周禮》,到《內經》、《傷寒論》、《千金要方》以至於清代的《醫宗必讀》等醫著中,均有精闢論述。它大體包括幾個方面:醫乃仁術,為醫要有仁愛之心,對病人要不分親疏貴賤,一視同仁;為醫要廉潔,不貪錢財,不圖酬報,不貪色;為醫要尊師好學,學貴專精,繼承前人成果,愛護同道;為醫要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參見「醫學道德」條)

其它不少國家的醫生也很強調醫德。希臘「希波克拉底誓言」及有關著述,如《格言》;阿拉伯醫家阿里·勃·拉班的《智慧的天堂》等書中,都有不少論述。正如中國古代的醫學道德受到儒、道、佛等思想的影響,西方的醫德,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受到有關哲學和宗教的影響。在公元500年以前,醫德主要表現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誓言」、「箴言」等材料中; 中世紀則以宗教觀念為主;16世紀以後,宗教觀念逐漸減少,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醫業中的經濟觀點越來越重,醫業越來越變成醫生出賣知識和技術藉以謀生或獲取名利的手段,逐漸失去了它過去的道德觀。

8 醫生的社會地位

醫生的社會地位取決於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當政者對醫學的看法和對醫生的態度。在中國,盡管醫生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尊重,盡管不少文人名士撰文賦詩贊揚醫生,盡管統治者曾下令為醫生修廟加以祭祀,但是,醫生的社會地位,實質上是低下的。《禮記·王制》說:「凡持技以事上者,史、射、醫、卜及百工」。醫業在很古時代就被視為低等的技巧,士大夫等高貴人士是不屑於為醫的。《三國志》記樓護先隨父學醫,由於深諳醫理,頗受貴戚賞識,後來終於棄醫為官。可見中國古代是以官為榮,以醫為下的。漢以前的醫生,只有扁鵲和淳於意被正史《史記》做了較詳記述。中國歷代官修的史志一直把醫列為方技。《新唐書》稱: 「卜相醫巧,皆技也……小人能之」。朱熹在評述孫思邈時,認為孫思邈很有才學,可惜由於為醫,便被列入卜相之列。中國古代,即使是醫官、侍醫、御醫、太醫等等,也不過是統治者的附庸和僕役。秦嬴政的侍醫夏無且,在荊軻刺秦時,提葯囊侍殿上,實際等於僕役。民間醫生,在統治者眼裡,更為卑下。歷史上醫生受統治者無端迫害的記述,比比皆是。春秋時期的文摯,因治齊王病,被活活鼎烹而死。扁鵲因被太醫李醯所妒嫉而被暗殺。淳於意因行醫得罪權貴,被誣問罪,幸虧小女緹縈不顧安危,懇切上書,始免於重刑。華佗因不願侍奉曹操而被投入獄中,終至被殺。太醫程延診魏帝病,認為他無病,只是吃棗過多,因而被殺。晉太醫令程延為符生調制安胎葯,因回答問題被疑為對符生有譏,被將雙目鑿出後斬首。唐侍醫秦鶴鳴擬用刺頭出血治高宗頭風,武則天怒而欲將其斬首。太醫李玄伯,原為帝所寵信,因調丹劑,懿宗服後背部生疽,李玄伯及所有方士,均為誅死。又同昌公主死,懿度認為翰林醫官韓宗石、康仲殷等用葯無效,把他們投入牢獄,並罪及兩家老幼300餘口。宋民間醫生單驤被召治仁宗病,無效,被判罪,並株連兩個兒子。金海陵王完顏亮之子矧思阿不死,太醫副使謝友正及其乳母,均被問罪殺死。明·恭肅貴妃萬氏死,診視萬氏的諸太醫均被捕問罪。清慈禧和光緒在數日內先後病死,全體太醫因而獲罪革職。可見封建時期的醫生在統治者的眼裡,無異於可以任意殺害的奴僕。至於歷代權貴對醫生的藐視與蠻橫,更是司空見慣。《史記》扁鵲傳中所記載的「六不治」,其中第一項便是指統治者的「驕恣不論於理」; 後漢郭玉提出醫有「四難」,其中第一項「自用意而不信臣」,也是指統治者的驕橫。曹操曾罵醫生是「鼠輩」。劉邦中流矢,呂後請醫生給他醫治,他竟蠻橫地說「命在天,雖扁鵲何用」。《禮記》有君飲葯,臣先嘗的規定。魏時已專設嘗葯監之類的醫官,專司為統治者嘗葯之事。

歷代官醫名目繁多,但品位不高。歷史上只有明代太醫許紳,因救治明世宗朱厚聰被宮女楊金英等所縊,被封為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掌太醫院事,位居一品,這是極為罕見的,也說明統治者完全依自身的利害而對待醫生。元代把人民分為10級,醫生排在第五,這是由於當時統治者特別需要醫生。明代出於統治上的需要,把戶口分為民、軍、醫、儒等等,各戶必須子襲父業,不能更改,除非醫生有了殘疾或年逾70以上,才能被放免,否則治罪。由於醫戶地位低下,待遇菲薄,設法逃戶改戶的事屢屢出現。就是任職於太醫院的醫官,也常出現家貧無糧的事。例如,公元1403~1424年,便有醫官賀祥等上奏家貧無以養贍,結果只被照準有家的太醫院醫士月支米五斗,無家的月三斗。專事外科的醫生的地位一般更低,甚至在醫生隊伍內部,被自認為是「儒醫」的醫生,看為是不識文理之人。自從近百年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直至1949年,中國存在的中、西兩種醫,其地位除在解放區外,從來不是同等的,進一步說明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當政者對醫生的不同態度。

⑸ 台灣同志電影有哪些

最有名的是李安導演的《喜宴》:

片名:喜宴

英文名:The Wedding Banquet

導演: 李安

主演:郎雄 歸亞蕾 趙文瑄 金素梅

類型: 劇情/喜劇/愛情

年份: 1993年

獲獎情況:1993年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第30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

定居美國的高國偉(趙文瑄飾)是一個同性戀者,他和他的戀人、一位叫Simon(Mitchell Lichtenstein 飾)的美國男子,一起住在紐約的曼哈頓。但高國偉在台灣的父母(郎雄、歸亞蕾飾)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他們不斷地催促國偉快點結婚,好承繼高家的香火。恰好高國偉的公寓里借住著一位來自大陸的非法女移民顧瑋瑋(金素梅飾),於是Simon出了個主意:讓國偉和瑋瑋結婚。這樣一來既安撫了國偉遠在台灣的父母,又能使顧瑋瑋拿到夢寐以求的綠卡,而且還能保持Simon和國偉之間的同居關系。

這個看上去的萬全之策卻引來了更復雜的事端,國偉的父母聞知喜訊欣然來到了紐約,為兒子操辦喜事。於是各種各樣的情感糾紛、人際沖突便在一個熱鬧忙亂的中國式喜宴背後展開了……

本片是李安首次揚威國際影壇之作,曾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及金馬獎最佳影片。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國人特有的家庭倫理觀點和中庸觀念來處理同性戀問題,使這個幾乎令所有家庭困擾的社會問題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種喜劇的方式解決。這種處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戀的理念,是東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找到類似的觀點。但這個故事卻又是在最繁華最現代的都市——紐約發生的,古典和現代在這里交匯,新舊觀念在這里沖突後又包容。李安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把一個傳統中國家庭面對現代社會現代觀念的困惑、無奈以及寬容傳遞出來。當然,《喜宴》的成功也要歸功於其中幾位演員稱職的演技。特別是李安的兩位御用老將郎雄和歸亞蕾,他們自然、持重的表演幾乎蓋過了幾位俊男美女的風頭。

作為一個喜歡探討倫理問題的導演,李安的這部影片在題材上延續了創作者對於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倫理道德沖突以及由此所引發的復雜的人際情感糾葛的關注。影片前半部分的鋪排也許會讓人覺得它埋藏的火葯引子足夠去炸毀一座囚禁個體幾千年的倫理建制,其間叫人咀嚼玩味的問號俯拾皆是:九十年代的男同性戀者為何仍自甘藏身衣櫃?同性戀者不敢站出來曝光,除因社會壓力,家庭倫常可要承擔責任?為了自欺欺人而把謊言越滾越大,反叛者及家長究竟孰得孰失?異性戀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是否是唯一的理想家庭模式?以孝道之名而行的"傳宗接代"應否繼續被視為必然而合理的繁殖理由?異族情侶(尤其同性戀)在所屬文化與傳統的差異之前,該如何對話?

以上這些問題無一不切中多元社會中人際關系的道德困境。但李安在如此紛繁復雜的問題面前所顯示的,不是去肯定或顛覆任何道德價值觀的思想銳度,而是其氣定神閑的敘事能力。李安的出色之處在於能把這諸多線索加以巧妙編織,並在一層一層展開故事,推向戲劇沖突高潮的同時,對各種人物細致到位的刻畫和對諸多價值、情感的裂縫用一種普遍的「愛」的名義來小心翼翼的加以平衡。這種敘事風格上的特點在其後來執導的《理智和情感》中再一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⑹ 李芳遠 | 這條路走得好孤獨

一直以來都在猶豫要不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六龍飛天》五十集下來,無數次想要在深夜「奮筆疾書」的沖動,都被壓抑了下來。可現在不一樣了,我終於通過短短五十集的時間一瞥了李氏朝鮮第三代君主李芳遠的一生,劇終之時,他終於站在權力的巔峰了,卻得到徹頭徹尾的孤獨。歷史上,他是凳激政變奪權、弒師殺兄的劊子手,也是銳意革新、政績卓著的政治家。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存在,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戲劇作家筆下的好材料。

我不喜歡看韓國的歷史劇 ,也是有理由的。試圖割裂中原文化對其的深遠影響,場景布置粗製濫造,相比我國兩千年文化的源遠流長,深厚積淀,韓國作派粗扮為中原從屬藩國的歷史,應該很難創作出深刻的作品出來。《六龍飛天》是個例外,編劇的野心,不僅僅是為了塑造了一個鐵血塵灶君主的成長史,而是生動描繪了一幅亂世中的眾生相,君主和臣子、俠客與謀士、將軍與百姓...如果跟隨電視的視角,站在每個人的位置設身處地,不禁會想,什麼是惡?什麼是善呢?每一次選擇是為了守護?還是為了掠奪呢?沒有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極善面,也沒有一壞到底的極惡面,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利益取向和價值觀中徘徊,相互牽絆著彼此的命運。

在短短五十集,也就是五十多個小時的長度,令人驚嘆地塑造了一個個血肉豐滿的人物,為理想主義插上翅膀的朝鮮設計者鄭道傳、剛正不阿但優柔寡斷的李成桂、天真善良又忠心不二的無恤、武藝高強卻悲痛隱忍的李芳地、在愛情與責任間徘徊不已的焚伊、更是完整地展現了李芳遠從幼年到青年再到中年,長達幾十年的人生歷程。

無論是對主角六龍的塑造,還是對配角的描繪,都有真實而立體地呈現。情節發展環環相扣,節奏有張有弛,可見編劇深厚的功力。冷冰冰的篡位奪權史,卻讓人看得津津有味、熱血沸騰。正所謂歷史是冰冷的,而人確實是鮮活。雖然是作為後人去揣度古人的意志,但卻很成功地提供了一種契合歷史的解讀,讓現世的我們能夠汲取一些精神的養分。

李芳遠與父親李成桂

決定去看《六龍飛天》,是受到了《思悼》的影響。《思悼》中劍拔弩張的父子關系,讓人驀然唏噓。朝鮮李氏君主英祖把思悼世子活活餓死在米櫃中,把封建帝王家扭曲的父子情描繪得淋漓盡致。不同於很多影評人的態度,我認為《思悼》是一個限於篇幅所以並不特別飽滿的作品。誠然,看老派影帝宋康昊和新派影帝劉亞仁飆戲很過癮,但人心的變化都是用時間丈量出來,所以《思悼》在敘事方面,比《六龍飛天》有先天的劣勢。劉亞仁說,《思悼》用光了他所有演技,他甚至真的在磕頭戲中,磕得頭破血流。但在如此有限的鋪墊中,我還是害怕會"用力過猛"。《六龍飛天》同樣是在用心刻畫父子關系,卻顯得從容許多。我認為劉亞仁也奉獻了自己迄今為止最好的演繹狀態。舉手投足間,都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

父親李成桂將軍馳騁沙場、戰功赫赫。在幼年的李芳遠心中,父親是展特格爾(蒙古語,最強的男子漢)。但他無法想到的是,父親會向李仁謙低下驕傲的頭。李仁謙,陰險狡詐但又權傾朝野。這種人生的無力感,令躊躇滿志的李芳遠無法承受。他感覺自己的世界崩塌了,身上的力氣彷彿失去了一半。父親不再是指引他人生的那面旗幟了,他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失去的方向,直到他在長平門看到了那個不畏權勢、振臂高呼的儒者鄭道傳,才總算有了精神的支柱。

李芳遠自幼聰明過人,是李成桂將軍的第五子。哥哥李芳雨和李芳果都是父親的得力助手,弟弟李芳碩、李芳藩年紀尚小。對於李芳遠來說,他並不是父親最看重的,也不是最疼愛的。所以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刻意去迎合父親的心意,他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方式和自由的成長空間。他在成均館艱難而孤獨的青春歲月里,更加磨礪了他不順從的性格特點。

李芳遠偷偷地為安邊策蓋上父親的將軍印,是父子倆產生分歧的開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不僅僅是挑戰了父親的權威,更是因為這樣的一個行為,讓整個家族命懸一線。李芳遠勸說父親未果,他就用這樣的一種方式替父親做了決定。看起來是很魯莽,實則非常的自信,他篤信自己的判斷,認為只要是做了正確的事情,先斬後奏,父親也只能是無可奈何。事實上,這種不計後果的決定,正是為後來的叛變拉開了一個合情合理的序幕。倘若沒有李芳遠的勇氣,瞻前顧後的父親永遠都不會跨出這一步。李芳遠異於常人的決斷力,讓他鋒芒凸顯,也讓被逼迫的父親對他有了心結。

在父親李成桂推翻高麗,建立新朝鮮的過程中,李芳遠功不可沒,但他卻並沒有順理成章地成為世子。父親不立長不立賢,偏偏是立了自己偏愛的幼子李芳碩為世子,是父子關系邁向決裂的開始。李芳遠和父親就像站在了性格的對立面,父親優柔寡斷,而李芳遠卻果斷決絕。正如他無法理解父親為什麼既然要政變,卻怕鮮血玷污了自己的手一樣。父親也在李芳遠一次次不計後果的行動中,對他心生忌憚。父親馳騁沙場,一世英明,他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後世心中的名聲,試圖想要弱化掠奪者的形象。在知道鄭夢周非殺不可的時候,仍然做不了把鄭夢周一除為快的決定。因為鄭夢周是昔日的好友,更是百姓心中高麗的忠臣。李芳遠在善竹橋殺掉鄭夢周,本是為保全自身的大勢所為,卻被父親認為是毀掉了百姓對他們留存的好感,甚至讓他以死謝罪。生命和名節在他們的心中有不同的分量。

所以,在建國後,可以感覺到父親有意地打壓李芳遠的力量,排除對年幼世子的威脅。沒收了私兵,出使明朝,雖然知道是九死一生,父親還是做了這樣的決定。臨走時李芳遠向父親行大禮,頗有一種決然之意,讓人動容。父親一箭雙雕,一是解決了外交難題,二是為削弱李芳遠的勢力,待世子長大成人。李芳遠雖然知道父親的心意,仍然抱定了衣錦還鄉的決心。

李芳遠在協助父親稱王的過程中,雖然舉足輕重,多次救父親和家人的生命於水火,卻沒有得到父親應有的認同。對於任何一個想要竭力得到父親贊揚的孩子來說,是致命的。父親很矛盾,他愛惜他的每一個孩子,甚至在李芳遠入獄時,差點為了他而舉事,但最終他還是無法說服自己去接受,一個他根本無法掌控的孩子。最後,李芳遠策劃兩次「王子之亂」,最終登上了權力的巔峰,他殺了恩師和世子,父親罵他:豬狗不如。

李芳遠登基後,為了照顧咸州父親的病情,尋了珍貴的草葯為父親送去,每次,父親都殺了他派去的人。無法揣度李芳遠此舉,是出於真心,還是只是為了挽回一點兒自己的形象。但是父親與兒子關系決裂至此,是因為對權力的渴望就像他們心中的蟲子,在彼此的命運里,相生相剋。兒子滿腹抱負,父親要他無力施展,一步步將他們引向了深淵。

李芳遠與朝臣洪仁邦

曾經有篇劇評這樣講到,李芳遠其實是被李成桂、洪仁邦和鄭道傳共同培養出來的,他們分別教給他人性的脆弱、醜陋和高尚,也讓他變得更加果決和現實。洪仁邦在李芳遠的成長中舉足輕重,就像洪仁邦說的那樣,李芳遠和他很像。但李芳遠卻不甘與他同類。

洪仁邦是塑造得較為成功的朝臣代表,在成為權力中心之前,他也是飽讀聖賢之道的儒生,正直而文弱。和大部分懷揣治國夢想的儒生並無二樣。但隨後,他在政變中被俘,很快屈服於酷刑之下,就讓他徹底改變了。憑借李仁謙和吉太昧的力量,迅速而又瘋狂地積攢自己的力量,在很短的時間到達都堂三人幫鼎力的位置。對權力的瘋狂渴望,正是他對自己軟弱的曾經的一種粉飾。

洪仁邦說對李芳遠說:你無法忍受無能的自己。李芳遠卻說:不!我是無法忍受自己沒有夢想。洪仁邦對李芳遠的透徹的了解,源於他們信念的共識,他們都崇拜權力的力量。 但遺憾分屬兩營,洪仁邦逆民心,必亡;李芳遠順民心,而昌。

李芳遠與恩師鄭道傳

鄭道傳是全劇中非常重要的主線,他是凝聚六龍的關鍵人物,是一個罕見集理想和力量於一身的人才。在長平門之變中,他受到了萬千儒生的擁護。他的慷慨陳詞,和那首無異議也的大合唱,有極強的煽動性。正如歌詞所唱的那樣,政治與刀劍無異。刺痛了每一個在暴政中飽受煎熬的人,他們與鄭道傳一起吶喊,是非常具有理想主義的一刻,也正是這一刻,震撼了李芳遠幼小的心靈。說鄭道傳是李芳遠的人生導師,一點兒也不為過。是他點燃了李芳遠心中希望的火炬,讓他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甚至在李芳遠有了二心之後,他依然清楚地明白,鄭道傳和鄭道傳所描繪的天下還是那樣的讓人心潮澎湃,他們只是無法選擇般地走向了不同的路罷了。

鄭道傳作為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有兼濟天下的抱負,也有運籌帷幄的策略,他為政變做了萬全的規劃,這與他的為官出仕的生涯是相符的。不同於李芳遠的初生牛犢不怕虎,鄭道傳對局勢有著非常清醒地認識,他深知任何一個錯誤的決定,甚至是無法掌控的變化,都可能使大業萬劫不復。而這正是他和李芳遠的矛盾所在,李芳遠的出現和存在使大業產生了很多不確定性,而這樣的不確定性,是讓鄭道傳是非常忌諱的。所以,雖然李芳遠用聰明才智讓他們躲過了這一路上的眾多劫難,鄭道傳也一度認為如此出眾的才能是可以在新朝鮮委以重任的人。但當李芳遠殺掉鄭夢周之後,鄭道傳就徹底地放棄了李芳遠。因為在鄭道傳建立的新朝鮮里,不能由一個君王的任性,左右國本,讓新建立的王朝再次陷入風雨飄搖中。

在新朝鮮建立後,李芳遠的勢力被大力地打壓,鄭道傳終於坐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掌握了人事、軍隊和財政的大權,可以說是權傾朝野。事實上,在他擁有了如此多的權力後,又沒有其他權力制約平衡的情況下,令人感到諷刺的,他也成為了自己口中那個可能會由於個人的喜好而動搖國本的人。也許這可能就是設計中還未具有雛形的君主立憲制,君王的權力是得到了限制,但卻沒有其他的力量來制約鄭道傳的。他發動人民的力量做了土地改革,卻在焚伊在向他討要土地的時候,顯得有些過河拆橋,兩面三刀。這么說來,全劇最有能力又兼具品格的鄭道傳並不是那麼完美了,因為不完美,所以才真實。他與李芳遠之間都一心向民,但最後卻針鋒相對,都是為了奪得最高權力,而展開的較量。

鄭道傳最後死於李芳遠的劍下,宣告了這場較量的結束。鄭道傳最後對李芳遠說「我累了」,似乎默認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態勢。本來他們的政治理想就是一樣,無奈命運讓兩人站在了你死我活的兩個陣營里。李芳遠殺了恩師鄭道傳,沒有絲毫的猶豫。雖然而後在回憶兩人的過往,李芳遠心中無比的痛楚。但這一次決定,也如他以前所做的所有決定一樣,沒有半點兒的猶豫,是他自己殺死了心中的那個少年,事已至此,就無法回頭了。

李芳遠與儒者鄭夢周

鄭夢周雖然出場戲份不多,但鄭夢周的死,是李芳遠命運的轉折點。鄭夢周是高麗王朝最後的忠臣,是用生命捍衛一個王朝的殉道者。從儒家的道義層面上講,他忠心耿耿,丹心可鑒。但他為名節所羈絆,似乎又是做了阻礙歷史發展的人。李芳遠曾對鄭夢周說:「歷史不過是看後代的百姓們如何議論罷了,在我的心中,只有眼下和我一同踩在這片土地上,呼吸著,咬牙活著的這一世的百姓。」 但鄭夢周相反,他鄙夷李芳遠,打著謀求百姓利益的旗號,實則卻在謀求自己的霸業。這樣價值觀的激烈碰撞,讓人難以辨出誰是誰非。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李芳遠殺掉鄭夢周的那刻起,就是身邊的人背離他而去的開始。

下面這段經典的對話,讓人難以忘懷。

關於李芳遠是否應該殺鄭夢周,大家有很激烈的討論。多數人都站在了李芳遠的這邊,認為這是形勢所迫,為了活命,為了大業,李芳遠只是做了李成桂和鄭道傳都不敢做的事情。其中有網友也舉了這樣一個例子:5個人突然出現在火車軌前,你是列車長,如果火車變道躲開他們,但會撞死1個鐵軌旁的行人。變道還是不變?有人說變道,撞1個救5個劃算;有人說不能變道,撞5個因為他們沒守規則。如若面臨這樣的處境,就不可能存在最正直的選擇。鄭道傳們寧願失敗,也不能失節。李芳遠雖保全了大業,但名節已失,千秋的罵名和眾人的背棄就是必須要承受的代價。這樣看來,我們只能祈求人生不要有這樣的兩難的選擇,但如若真的不幸遇到,我們也只能遵從自己心的指引。

李芳遠與戀人焚伊

作為歷史正劇,愛情不是這部劇的主線,雖然著墨不多,但卻可圈可點。焚伊是窮苦百姓的代表,被壓在社會的最底層,苦苦地為生存而掙扎。她與李芳遠戲劇化的相遇,讓李芳遠對這個一把火燒了官府糧倉的女子暗生情愫,可能也只有李芳遠會覺得「這太浪漫了。」 亂世中,他們嫉惡如仇,在鄭道傳的指引下,為共同的理想而奮斗。由於階級的差異,讓他們雖然相知、相愛卻不能最終相守。但如果把這些都僅僅歸因於階級的差異,就會像焚伊曾拒絕李芳遠的借口,「不想成為妾」,一樣爛俗。階級的懸殊是始因,最重要還是他們僅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規劃人生,就像兩根平行線,雙方都未曾想過要放棄所有去靠近過,所以只能相望而不能相交。焚伊的身後,有對她翹首以盼的泮村人,她無法辜負他們的殷切期望,而自己一個人獨活。李芳遠最後也拒絕了焚伊委身於己,就放人一馬的交易,而選擇地放手。每個人都有自己肩負的使命和需要守護的人,所以,雖然有遺憾,但這才是符合情理的設定。

有情人最終天各一方直至終老,李芳遠說:他知道焚伊在哪個地方微笑地活著就好了。生前最後的一次相見也是在無恤的撮合下,在影片結尾才放出來。無恤問到:是否攻打倭寇佔領的馬島是為了焚伊,李芳遠答到:你覺得,我還會剩下這種浪漫嗎?

是的。在權力斗爭中,李芳遠已千瘡百孔,他不再是和焚伊初遇時那個明媚的少年了。他似乎得到了一切了,但焚伊卻是他無法抓住的百姓,而這就是他的命。

李芳遠與夫人閔多敬

李芳遠的正妻閔多敬,後來的元敬皇後,一出場就感覺氣質非凡,有人甚至用「亂世佳人」來形容她,端莊大方、聰穎果斷、她和她身後的海東甲族,是李芳遠政變的堅強後盾。如若不是在電視設定中,有焚伊作為初戀的虛構存在。她和李芳遠也應該是佳人一對。

她不惜犧牲名節與李芳遠達成政治聯姻,為的是擺脫洪仁邦的束縛;而後又在李成桂一方差點敗北的時候,對父親說,如若失敗,小女就會與父親斷絕父女關系,以保全海東甲族能長存。這樣的膽識,卻是和李芳遠有幾分相似的。他們也在而後相濡以沫的人生中,步調達到了高度的契合。在李芳遠在眾叛親離的時候里,她是唯一一個肯定李芳遠的人。李芳遠政變前夕,她對他說:「無論如何,妾身都不後悔」。此等決然之意,堪稱女中豪傑。

但正如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圓一樣,李芳遠稱王後,他也開始打壓海東甲族的勢力。不知是忌憚外戚的力量,還是懷疑他們在繼承人的選定上從中使壞。他與閔多敬的第三子李裪天資聰慧,而他卻對其說,不能再讀書了。你怎麼能比世子還用功。李裪說,人活著至少要干點兒什麼啊。可能是和曾經的自己太像了,雖然他深知,這可能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但他卻無力反駁自己的兒子。李芳遠最後廢掉世子,讓李祹繼得大業。

歷史上,李芳遠與閔多敬感情甚好,閔多敬逝世的時候,李芳遠悲痛不已,絕食數日,就好像靈魂已隨她而去了一樣。

李芳遠與護衛英奎

護衛英奎,不僅陪伴了李芳遠的成長,最後還用生命捍衛了他的夢想,他用生命守護的,李芳遠私藏的兵器庫,最終堅持到了李芳遠政變的那一天。英奎臨走前,說的最後一句,竟然是「把門關上」。英奎毋庸置疑的是對李芳遠最忠心不二的人,他從來不會去懷疑少爺所做的決定,而只是默默地去守護他。英奎去世後,李芳遠自己拿起了劊子手的劍,殺了老師和弟弟,雖然他大可不必自己親自上手,讓武士來做即可。但他怕如果讓無恤等來做,他們就會離開他。因為那個曾經堅定不移地站在他的身後,為他殺了鄭夢周的英奎哥已經走了。

得知英奎的死訊,李芳遠哭喊著一聲聲:「哥」,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其實在李芳遠心中,英奎,才是真正的親人,但這個親人永遠地離開他了,往後他也只能拖著這身軀殼,默默地走完剩下的路。

後記

洋洋灑灑8000+的字數,一氣呵成,可以說是迄今為止自己寫過的最長的一篇隨筆了。雖然篇幅較長,卻未曾有過絲毫的遲疑。因為我終於完成了幾個月以來的心願。在過去的幾個月的時光中,我壓抑了每一次「奮筆疾書」的沖動,那些詞句,久久地氤氳在腦海中,激勵了我在這樣一個安靜的深夜去完成它。

不認同悲觀主義者宿命天定的論調,我以為,冥冥之中指引我們歸宿的其實應該是由我們生存的周遭環境、秉持的價值取向、所處的心智水平、每一次經意不經意的選擇所共同決定,走過的路,遇到的人、干過的事,都讓我們不偏不倚地朝著那個方向去前進,我們同時接受著自己喜歡、甚至不喜歡的人的共同培養。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願意相信前方的路是有很多條的,但人的內心總是會讓我們做出有偏向性的選擇。所以實際情況是,路,往往只有一條。很多人曾經這樣期盼,希望人生中的某個瞬間或者某個選擇可以重新來過,但在不改變其它變數的前提下,他大多還是會做出和當初一模一樣的選擇。

李芳遠的人生路中,看似有很多種選擇,抑或是像哥哥李芳果那樣,明哲保身,選擇中庸之道,退出權力的爭斗。但我們卻不能用李芳果的價值觀來衡量李芳遠的人生。李芳遠其間多次的迷失和回歸,都是符合他心性的唯一選擇。在李芳遠的世界觀里,如果不選擇政變,他無路可走,在編劇的塑造中,我們似乎可以感同身受了。人一輩子總要做點兒什麼吧,李芳遠說,為什麼別人的抱負是理想,而我的抱負是野心。置於事外的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他:「這是因為你所站的立場,和你所選擇對立的人所決定的。」但知道這些的他,就會改變自己的選擇嗎?不會。他怎麼可能忍受碌碌無為的自己。剝奪了他的意志可能比剝奪他的生命還難受。所以,他的眼前,只有一條路,雖然這條路會把他引向無盡的孤獨。

老子在《道德經》中闡釋到兵強則滅,木強則折的深刻含義。在不斷追求極致的過程中,不知道哪天就會首當其沖地被折斷。所以,人們開始權衡與選擇了。是用無為來保全自身,求得一世的安穩;還是鍥而不舍,一邊收獲也一邊失去。是選擇剎那芳華,還是細水長流。有人說,有些事是如果不做到極致,就無法成事。誠然,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正如李芳遠是比父親李成桂更合適的帝王之才一樣。但對於李芳遠所承受的代價,也是絕大部分人所不能承受的。對於倫理不敏感的李芳遠來說,也許做了就這么做了,悔一萬遍也會這么做。但如果我們認為他做的就是對的,我們也太幼稚了。

我們的宿命,正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樣,其實受著很多因素的影響。再加之,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命運又是相互交織的。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成就了社會這個龐大的系統。肯定人性的復雜性,是評價一個人的前提。是非善惡並非處在完全的對立面。李芳遠殺了鄭夢周,並不能代表李芳遠是惡,而鄭夢周是善;鄭夢周阻礙歷史的發展,也更不能代表鄭夢周是惡,李芳遠是善。他們只是在他們的價值取向中,做出了對自己而言,最符合時宜的選擇,當然,他們也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代價。我們什麼時候不再簡單地把是非善惡對立起來,而是轉而理解事物發展的根本聯系,我們可能就獲得了真正的成長。

這樣看來,教育是既簡單又復雜的工程。如若僅以GDP的增長、收入的增長作為目標,每一人都努力地成為社會龐大機器的螺絲釘,最大限度地提高人類的福祉。教育的方向是明確的,也是相對容易的。若要充分考慮到個體的差異,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讓個體實現小我的同時,也能為社會所用;所信仰的精神,能經歷起時間的考驗。教育就顯得很復雜了。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以OST為伴,不自覺地感受到自己腳步變得更輕快,這也許就是藝術作品的感染力。從他人的人生中,汲取到了果敢堅決的力量,我不再瞻前顧後。曾經設想了太多未來的場景,為他人的言語所束縛,怕自己不夠成熟,會引來他人的非議。但我們又何必去羨慕那份精緻的世故。我們所有人都被期待能有正中靶心的人生,終有一天,也都會達到。但在此之前,我希望人生可以像飛行在天空中的箭一樣,是理直氣壯的。

寫罷,想起看劇時,偶爾激動到微微顫抖的自己,我想,我真的是入戲了。最後又能有這樣的自由把心中的隨感一抒為快。時間已近凌晨四點,我想如果明天沒有工作,我可能就寫到天明了,這是似乎就是年輕的任性吧。在無數個疲憊不堪,酣然入睡的夜晚中,能有這樣一個清醒的例外,也算是聊有慰藉。

至此,身體躺下了,日月星辰還在頭頂旋轉,不知在夢中,思緒又可以飄到哪裡。但我知道,今晚過後,此文此見,可以塵封了。

⑺ 《光棍兒》:這部電影的導演說要超越姜文,李安笑了

【 文字 :李砍柴   圖片:網路】

李洋在他的電影評論集——《目光的倫理》里說:寫作的花樣雖然多,最難的還是誠懇。為了誠懇,所以要簡單,直接。

其實,拍電影何嘗不是。

之所以推薦郝傑的《光棍兒》(另一部《美姐》也特別值得推薦,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列,不多贅述),不是因為他在國外拿了多少獎,而是因為這部電影的誠懇,之所以不推薦他去年的《我的青春期》,是因為他想玩的花樣太多。

《光棍兒》的主角就已經足夠「郝傑」了:這部的電影的主角是張家口市萬全縣顧家溝的四個老光棍:老楊、梁大頭、顧林、六軟。這部電影的內容也同樣足夠「郝傑」:站在舞台中央的是中國四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村老光棍兒,他們坦然地呈現他們的性生活和性苦悶,舞台背後的兩塊幕布,一塊是空間:去掉了濾鏡的鄉村圖景,它有別於文人墨客所描述的詩酒田園;一塊是時間:它具有時代的印記,但同時也避開了所有的宏大敘事。

很多人評價郝傑這部片子:「生猛」。但在我看來,他更像是一個揭開蓋子的人。去年春節的時候,一個媒體記者描述了他眼中真實的鄉村:偷竊、淫亂、愚昧,一時間輿論大嘩,連新華社都發文駁斥這種給鄉村抹黑的行為。——我們依舊習慣於把人隱到幕後,把標語移到舞台。

這個世界,美或者丑都是人主觀的印象。郝傑剔除掉情感因素,對於存在或者曾經的存在的真實,「存在即合理」,他不做刻意地迴避、拔高或者美化,更不做任何道德判斷、價值引導,他只是在呈現,簡單、直接,如同上帝視角。

很多人的電影是根據劇本找演員。但郝傑的劇本卻是因為不同的人,來設置不同的角色,《光棍兒》里的所有的演員,都是當地的村民本色出演。「實際上更多會跟他們靠攏,一旦選定這個人,這個劇本就不重要了,因為他不能演別人,只能是自己。他們本來不是演員,也不存在表演,我給他們營造一個極大鬆弛的環境,讓他們在裡面能夠做自己,隨著他們性子演。」

這使得這一部電影,至始至終都真實得如同身臨其境。如果說有些電影是刻意去接地氣,他的電影更像是從地里長出來的。

真、善、美這三個字,排在第一的「真」是「善」與「美」的前提,失去了「真」的「善」就成為了「偽善」,失去了「真」的美就使得如今「蛇精臉」充斥熒屏。

夕陽下,四個老光棍聚在村頭閑聊,互相拿對方的光棍史打趣,四個人的背景隨之浮出水面。

1966年,梁大頭在與女社員調情,結果付出了一隻手的代價,與他調情的女社員最終成為他人婦,他只能淪為地下情人。

1945年,顧林試圖佔小姨子的便宜,被老婆發現,老婆離開了他。

12歲的時候,六軟的父母張羅著為他迎娶童養媳,他拒不同房,打了一輩子光棍,村裡為數不多的老人才知道他是同性戀。

羊倌老楊與二丫私定終身,懷上了孩子,二丫頭的父母不希望二丫頭嫁給一個窮鬼,逼著他帶著二丫頭打掉了他們的孩子,並將二丫頭許配給別人。之後的三十年,老楊和二丫頭一直維系著地下情,並把收入送給後者補習考大學的兒子。

二丫頭背著村長丈夫,同時和多名光棍保持關系。

很多人瞠目結舌。這是民風淳樸的農村嗎?

城市裡有高度的文明,但同時,約炮、開房、小三也是真實存在。同樣,在農村裡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也是一個多面體。有民風淳樸、善良的一面,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而更多的時候,它們互相交織、彼此咬合,共同構成農村的真實圖景。

這正是郝傑試圖去呈現的世界:多面的立體的的人在舞台的中央,其他的都只是背景。

很多張家口當地的人都在罵郝傑,說他敗壞當地形象,甚至當地的父母官都大為光火。但是,誰也別想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指責別人的生活。還是那句話:我們依舊習慣於把人隱到幕後,把標語移到舞台。所以我們從他們控制的舞台上看到的,永遠都是無趣的、機械的、臉譜化的,我們看到的報紙,永遠都在重復著同一套陳腔濫調,我們的電視,呈現的是同一副令人生厭的臉譜,我們被他們視作國家機器的一部分,而不是獨立的個體。

賈樟柯最早的《小山回家》,以及之後的《小武》,都給我極大的震撼,原因很簡單,也是他為觀眾呈現出了最粗糲的真實。郝傑與他一樣,試圖以上帝的視角,呈現真實的人,來對抗假大空的「表演」,但同時又有很多喜劇的元素在里邊,有趣。這也是郝傑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郝傑說,可能下一部電影就能趕上姜文。其實,趕不趕上姜文有什麼關系呢? 如果郝傑這兩個字立起來了,或者超越了郝傑他自己,要比什麼超越姜文、超越賈樟柯更有意義。

——一直覺得李安牛逼的地方就是這里:他能夠在堅守本真的同時,不斷超越甚至顛覆自己。

⑻ 《新兵日記》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新兵日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2-1FVLVMif_bQl2m2eU-QA

?pwd=7brj 提取碼: 7brj
《新兵日記》
導演: 王為
編劇: 李信邦
主演: 姚元浩、陳德烈、傅子純、夏政峰、林道遠、謝炘昊、陳秉立、唐豐
類型: 劇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台灣
語言: 漢語普通話、閩南話
上映日期: 2010-07-02
集數: 73
片長: 95分鍾(第1~6集)、105分鍾(第7~集)
又名: ROOKIES' DIARY
少尉排長孫安邦(姚元浩飾演)以第一名優秀成績自陸軍官校畢業,他明明具備進軍西點軍校的實力,卻自願選擇到成功嶺訓練新兵,只因為他看不慣現在軍中的人性化管理,養出一群抗壓性超低的草莓兵,所以他決心為國家盡一己之力,以鐵腕政策好好來鍛鍊新兵一番……
連長丁浩(李興文飾演)在安邦的身上,似乎看見了自己過去的影子。當納斗年他訓練新兵時也同樣嚴格,同樣鐵面無私,但卻因為管教不當發生意外,讓他多年來榮升不上,使自己成為全國最老的連長。熱血的孫安邦,是否能喚醒丁浩昔日的澎湃熱情?
除了連長和排長,新訓中心最美麗的士官督導長王勝男(劉香慈飾演),名其符實,不讓須眉,她會如何用不輸男人的堅毅和體能,讓所有班兵心服口服?
羅剛(唐豐飾演)與安邦是兄弟關系,很巧合也在成功嶺受訓。他的個性桀驁不馴,與安邦又有解不開的心結,兩人在成功嶺上狹路相逢,到底會發生多少火爆沖突?在下級必須服從上級,最重倫理的軍中,羅剛到底要如何自處?
自我感覺超級良好,個性又四海豪氣的台客帥哥楊海生(傅子純飾演),夥同他從小到大最要好的麻吉好友林博文(陳德烈飾演)同時入伍。兩人一動一靜,會在成功嶺上如何互相扶持?林博文因為當兵,最愛的女友田欣(錢柏渝飾演)竟發生昌羨兵變,痛不欲生的博文要如何走出情關?同梯弟兄又會如何義氣相挺?
天兵一號賴虎(林道遠飾演),雖然外形壯碩,名字罷氣十足,但卻是個本性懦弱、膽小如鼠的紙老虎。他被黑社會教父老爸把他送入軍中改造,是否能脫胎換骨,蛻變為鐵錚錚的男子漢?
天兵二號吳勇(夏政峰飾演),愛唱歌跳街舞,是個瘋狂愛當兵的原住民,他最喜歡看報告班長電影,所以入伍當兵前,早就照電影情節做足功課與萬全准備,那知到了部隊才發現,真實的當兵生活好像和電影不大一樣……
天兵三號葉大同(錢君仲飾演),一講話就結巴,卻擁有驚人的口技才華。當眾新兵巴不得放假出營,到福利社把妹吃喝玩樂時,為什麼大同卻寧可待在成功嶺受訓?他到底有什麼特殊的背景身份?
蔡浩志(浩子飾演),在結婚當天居然逃婚跑去當兵,氣耐茄拍得父親大發雷霆,表示會客日一定要他如期和未婚妻(張嘉心飾演)完婚。浩志真的會創下紀錄,在成功嶺當新郎嗎?
邱有順(阿翔飾演),滿腦子想撈錢的山寨版達人,他的滑頭個性,是否會在軍紀如山的新訓中心被徹底改變?
個性斯問的法律系畢業生石俊(潘柏希飾演),一心嚮往要當職業軍人,每晚都會把訓練的點點滴滴詳實紀錄在日記里,為什麼他的軍人夢會充滿波折?
來自四面八方的班兵,有緣同聚一堂,共同體驗睡大通鋪、吃大鍋飯、患難與共的當兵生活,他們會得到多少成長?體會多少難得經驗?並留下多珍貴的回憶?


⑼ 國際規則,規制,管制的區別

管制與規制在英碧飢文中譯文:regulation,意思基本一致。如果有區別也是管制更多帶有control的意思。規制也稱政府規制。參見植草益《規制經濟學》。
而罩磨政府職能,亦稱行政職能,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時應承擔的職責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職能反映著公共行政的基本內容和活動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質表現。主要形式主要有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社會職能等。
政府管制或者政府規制主要是政府微觀領域進行的,而政府職能里的經濟職能中主要是宏觀調控。

「規制」一詞來源於英文「Regulation」,是規制部門通過對某些特定產業或企業的產品定價、產業進入與退出、投資決策、危害社會環境與安全等行為進行的監督與管理。

依據規制性質的不同,規制可分為經濟性規制與社會性規制。經濟性規制主要關注政府在約束企業定價、進入與退出等方面的作用,重點針對具有自然壟斷、信息不對稱等特徵的行業。經濟性規制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施:一是對企業進入及退出某一產業或對產業內競爭者的數量進行規制,這一規制可以通過發放許可證,實行審批制,或是制定較高的進入標准來實現;二是對所規制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定價進行規制,也稱為費率規制,包括費率水平規制或費率結構規制;三是對企業產量進行規制,產量高低直接影響著產品價格,進而關繫到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利益,通過規制可限制或鼓勵企業生產;四是對產品質量進行規制,相對於前幾種方式,對產品質量進行規制的成本較高,主要包括監督成本、檢查成本,由於規制者難以親自監督產品生產,企業和規制者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規制者對產品質量很難把握,因此實踐中這類規制方式較少採用。

而社會性規制是以確保居民生命健康安全、防止公害和保護環境為目的所進行的規制,主要針對與對付經濟活動中發生的外部性有關的政策(植草益,1992)。社會性規制是近年來在各國逐漸施行的,主要通過設立相應標准、發放許可證、收取各種費用等方式進行。

規制經濟學是對政府規制活動所進行的系統研究,是產業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其它學科的發展類似,規制經濟學也隨著規制活動的發展不斷演變,體系與內容不斷擴展。目前國外的規制經濟學發展已相對成熟,體系較為完整,基本形成了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

規制經濟學中,對規制經濟理論的研究主要分為兩大派別:規制規范分析與規制實證分析。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是經濟學的兩種基本分析方法。規范分析涉及價值判斷與倫理道德問題,側重於說明一種事物或行為「應該怎樣」,只有通過政治辯論或決策而不是單純經濟分析本身才能解決問題。與之不同,實證分析更側重於用事實說話,說明事物本身情況,解決「是什麼」的問題,主要藉助於事實分析與經驗證據。

規制規范分析學派側重於說明是否應該進行規制,更多標准來自於政府官員的主觀判斷,而不是規制實施所產生的實際效果。規制實證分析則是透過主觀判斷的表面,通過對經驗數據的分析,深入考察規制實施的實際效果,側重說明規制產生的實際作用。

規制經濟學的產生

產業革命的發生給亞當·斯密所倡導的自由放任經濟帶來強烈沖擊,伴隨技術革命產生的新發明,也給市場提出嚴峻挑戰,尤其是鐵路運輸的發明與推廣。這項發明需要大量固定資本投資,而當時的自由競爭市場則難以迅速聚集所需資金,這引起了對自由放任經濟有效性的質疑。當時英美等國政府成立了規制部門,就鐵路運輸中的資金問題、固定成本與沉沒成本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在1839到1850年間,對鐵路部門實施規制的市場效果,包括對生產者福利與消費者福利的影響等問題被紛紛提出來,正是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奠定了規制規范分析的基礎,同時也成為一般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基礎。

這一時期也出現了規制實證分析的萌芽。從1929年開始的經濟危機給西方發達國家帶來很大沖擊,經濟出現急劇衰退,市場機制對這種衰退已無能為力,需要新的理論與政策來引導經濟走出危機。美國從1933年開始實施的以凱恩斯主義和制度學派觀點為基礎的「羅斯福新政」,如一物慧斗劑良葯,給陷於危機中的美國經濟帶來了復甦的希望。總之,以羅斯福新政為起點,由於政府對行業的規制而帶來的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使經濟學家對具有自然壟斷特徵的產業進行規制普遍持支持態度。

規制經濟學的發展

作為規制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政府規制活動近年來有了新發展,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激勵性規制與放鬆規制在全球的興起;社會性規制日益發展,其規制領域不斷擴大;政府規制方法更著重體現市場原則,出現了政府規制活動與市場機制相融合的趨勢。政府規制活動中這些新趨勢的出現促進了規制經濟學的迅速發展。規制經濟學對這些新趨勢的出現進行了深入研究。

政府規制的無效一方面可用實證分析的規制俘虜理論來解釋;另一方面,即使不存在規制俘虜問題,由於政府與企業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導致規制制度本身也存在著缺陷。但在政府規制低效與市場失靈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完全放棄規制或實行私有化也並非是解決問題的萬全之策。因此實行激勵性規制與部分放鬆規制便成為政府規制的發展方向。

實施激勵性規制主要是通過設計合理的制度來克服傳統政府規制所存在的缺陷,給予被規制企業提高內部效率的激勵,從而減少規製成本,同時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激勵性規制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特許投標制度、區域競爭(或稱為標桿競爭)制度、價格上限規制、社會契約制度等。盡管上述激勵性也不同程度存在著某種缺陷,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傳統規制存在的問題,在歐美一些國家的實踐中取得了較好效果。。

放鬆規制則意味著放寬或取消原有的規制制度,如將行業禁入改為自由進入,取消價格規制等。放鬆規制的首要目的在於引入競爭機制、減少規製成本、促使企業提高效率、改進服務。70年代以後,以美國、日本、英國等主要國家為中心,對電信、運輸、金融、能源等許多產業,都實行了放鬆規制。各國在放鬆規制過程中,根據本國情況採取了不同方式。英國的放鬆規制是與私有化過程相伴而生的,先後部分或全部將英國電信公司、英國煤氣公司、自來水公司出售,出售後企業的效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上面對規制經濟學產生與發展的敘述主要是針對經濟性規制而言的,因為相對於社會性規制而言,經濟性規制起源較早、體系較為完善,發展較為成熟,在早期政府規制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社會福利等問題關注程度日益加強,各國在逐步完善經濟性規制,對經濟性規制產業實施放鬆規制的同時,將關注點更多投向了社會性規制領域,社會性規制在政府規制中的地位與作用正逐步提高,規制的領域也不斷擴展,規制的方法與手段也在不斷改進。政府對社會性規制的重視在某種程度上是社會進步、生活質量提高的反映,更直接體現了對消費者利益的保護與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注。因此社會性規制也將成為未來政府規制中一個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

肥城市13059531907: 政府規制和政府管制是一回事嗎? - : 是的.政府規制又稱政府管制、政府監管,都有共同的涵義,即政府運用公共權力,通過制定一定的規則,對個人和組織的行為進行限制與調控.

肥城市13059531907: 政府管制的好處 - : 市場配置資源,是通過市場無形的手來配置,往往缺乏長期規劃,效率雖然高,但是也會造成巨大的浪費,尤其是出現供大於求的時候,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這樣就需要政府管制.政府管制可以從全社會來配置資源,基於長期規劃來做,尤其是在處理大型和關系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設上,是非常有效率的.不過都是相對的,如果到處都是管制,也會抑制市場的活力.這些問題,需要辯證的來看.

肥城市13059531907: 政府管制的管制方式 - : 根據管制對象和實施手段的不同,政府管制可分為經濟性管制與社會性管制. 是針對特定行業的管制,即「對某些產業的結構及其經濟績效的主要方面的直接的政府規定,比如進入控制、價格決定、服務條件及質量的規定,以及在合理條件下服...

肥城市13059531907: 政府治理與政府管制的不同 - : 治理是手 管理是腦

肥城市13059531907: 西方國家的政府管制與我國的政府管制有何不同 - : 政府政策對公司決策會產生影響,比如對某項目的扶植、優惠政策等. 管制那是政府部門(或上級部門)接管企業,所有活動均要受到接管部門控制,企業失去自主權. 稅務影響就是對企業稅收方面的.

肥城市13059531907: 什麼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對獨立的政府管制者 - : 政府管制有些學者也稱為「政府規制」或者「政府監管」,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對獨立的政府管制者(機構),依照一定的法規對管制對象所採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與監督行為.

肥城市13059531907: 管制和管制權有什麼區別? - : 兩個明顯不一樣管制是刑罰管制權應該是一種權力吧,管制應該分為兩種,一種是交通管制,一種是地方管制.兩種管制權審批的部門也不一樣.當然 適用的條件也不一樣 查看原帖>>

肥城市13059531907: 政府規制制度還是政府規制體制兩個說法哪個准確 - : 政府規制體制這個准確!如果我的回答你滿意,請評分!謝謝!

肥城市13059531907: 怎樣理解政府價格管制 - : 1.價格管制是指政府根據形勢和既定政策,運用行政權力直接規定某些產品的價格或價格變動幅度,並強制執行.這種價格管制不僅不受市場影響,反而影響市場,從而調整供求關系,以滿足國家管理的需要和大眾的根本利益.主要有最高限價...

你可能感興趣的--
怎樣理解政府價格管制 -
政府規制的社會性監管 -
政府規制市場價格的措施 -
產業規制的模式有哪些? -
公共利益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關於政府管制的原因、目的與基本假設的不同解釋是什麼?(論述題) -
微觀經濟學 福師大 管制是指什麼?管制的政策主要有哪些 -
請談談政府利率管制有什麼意義?如果放開利率管制,又有什麼意義? -
什麼是規制理論 -
傳統規制和激勵規制理論的基礎是什麼 -
政府規制的例子
政府規制的政策演進
政府管制的優缺點
政府管制的必要性
政府管制的例子
政府管制壟斷的措施
政府管制的意義
政府規制的領域
政府管制是指什麼
政府規制的內容
返回頂端
來自於網友交流,只提供信息參考,不對其真實性及有效性作任何保證
反饋及建議聯系:
© 網路流行榜

閱讀全文

與萬全倫理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緝魂電影萬宇凡結局 瀏覽:99
廣州5d電影院在哪裡有 瀏覽:574
學生坐校車里的恐怖電影 瀏覽:796
電影名字一開頭的有哪些 瀏覽:259
印度電影愛離別國語版 瀏覽:339
地雷戰老電影1962字幕版 瀏覽:680
筆記本看電影白屏啥情況 瀏覽:875
西北十部經典電影 瀏覽:557
電影2012講什麼時候 瀏覽:285
12塊1斤買老婆是什麼電影 瀏覽:364
捉迷藏電影蘇紅人物分析 瀏覽:913
機械女哪個電影 瀏覽:166
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有哪些長頭發 瀏覽:547
新世界韓國電影中文 瀏覽:550
黃老師愛音樂是什麼電影 瀏覽:113
電影畢業生英文版下載 瀏覽:309
外貌英語電影視頻 瀏覽:95
哪裡sm電影網站 瀏覽:636
方世玉中文字幕電影 瀏覽:599
女主懷雙胞胎電影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