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有廣電總局嗎(就是審核電影的非法性)
美國沒有具體審核電影合法還是非法的機構,只有電影的評級機構。
美國電影評級制度
美國的MPAA,它的全稱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國電影協會」,總部設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這個組織成立於1922年,最初是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交易組織而出現的。如今它涉足的領域不僅有在影院上映的電影,還有電視`家庭攝影(home video)以及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其他傳送系統領域。
MPAA在洛杉璣和華盛頓為它的成員服務。它的委員會的主要成員由也是MPAA的會員的美國最大的七家電影和電視傳媒巨頭的主席和總裁共同擔任。他們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聲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紀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環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華納兄弟(Warner Bros. )
MPAA制定的影視作品的分級制度如下:
·G級: (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PG級:(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級, 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而用產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PG-13級:(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級,但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回遊吸毒鏡頭和臟話;
·R級:(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限制級,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NC-17級: (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 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另補充幾種特殊的分級:
· NR OR U:NR是屬於未經定級的電影,而U是針對1968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
· M,X OR P:這一級中的電影基本上不適合在大院線里公映,都屬於限制類的。
可見,電影的分級制度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但是有時候,在商業利益面前,電影分級制度無能為力。很多片商不顧電影分級制度,一昧向青少年觀眾推銷暴力`色情電影。而且有時候,色情與非色情,色情與情色,就象東郭至今也沒能夠弄得很清楚一樣,它的界定有時候也有一定的難度。電影分級制度並不能說是100%的精確,但是它至少提供了一個可以有些秩序的標准和參考。
2. 中國電影在美國上映需要審核嗎
需要。
每個國家都有電影的審查,美國雖然審核力度不高,但是也是會有對電影審查的機構,比如軍事戰爭方面的電影,需要交給美國軍方和國防部審核,如果有不利於美國,或者有泄露美國軍方機密的信息都會不通過。
這是因為文化的不同,西方的電影到中國上映的話會審核掉文化差異的部分,所以美國也是做的同樣的操作。
3. 「美國的電影,也要遵守美國的憲法」 || 朋友說
1915年,美國最高法院規定,電影放映「純屬商業行為」,不能被視為「新聞媒體的一部分或公共輿論之工具」,電影不能享受對「言論自由」的保護,因此必須接受州、市政府的預先審查。這為日後審查制度的確定確立了法理依據。
我們都知道,在國內,一部電影在公映之前要先經歷有關部門的審查;如果審查不能通過,就不能放映。這套機制,一直令中國的電影人特別抓狂,就連影迷們也對此有頗多不滿。但中國的電影審查機制真的「很過分」嗎?國慶節前,中國電影集團總經理江平在復旦影視文化產業論壇上替「審片」制度「說了句公道話」。
政策其實很寬,
關鍵是道德良心的尺寸
江平說,近一百年來,看電影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娛樂方式,在其他傳媒並沒有出現的時候,電影就更顯得神秘神聖,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把電影當做工具、武器。在這種情況下,就必然出現了國家對電影的政策管制和引導。「但也沒有外界傳說的那麼多條條框框。2003年,新的電影局組成後,在政策上開始前所未有的開放,管得沒有那麼具體了,只要是能夠表現真善美主題的電影,都可以拍。」
很多剛起步的民營電影公司經營者經常問江平,是不是這個不能拍、那個不讓拍,而江平的答復卻是:從政策的角度,從來就沒有說過,某一類電影是堅決不允許拍的。基本上,只要你不違反憲法,都可以拍。
可是,什麼東西不可以拍,沒有明確的限制,這就需要電影人自己去把握。
比如,像民族題材的影片,可以拍,但你怎麼拍,你怎麼表現岳飛這樣的「民族英雄」?就連《四郎探母》,有些京劇院中已經不唱「肖天佐擺天門兩國交戰,我老娘押糧草來到北番」了,而是唱「兩方交戰」和「來到北方」了。為什麼呢?岳飛、楊家將,是我們漢族的民族英雄,但是,從少數民族的角度看,金兀術也是他們自己的民族英雄啊。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你如何在影片中表現過去各民族間的紛爭而不是兩個國家的紛爭?
此外,電影人不要老說政策,政策其實很寬松,關鍵是給自己心靈的政策,是否達到了真善美的高度。剛剛做這一行的人都喜歡琢磨,我怎麼才能通過審查,可就算政策審查通過了,道德良心這道坎兒,你能邁得過去嗎?如果我們每天拍的東西都是拜金、仇恨、陰暗、墮落,那你願意讓你自己的孩子去看嗎? 如果你願意帶著你媽和你十幾歲女兒一起去電影院看你自己拍出來的電影,這就是你的良心所在。
電影是「工業品」,
不能享受對「言論自由」的保護
江平還特別強調:「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都要守法。美國的電影也不能違反美國的憲法。」這就引出了美國的電影審查制度。
美國的電影審查,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了。
電影究竟是藝術還是工業產品?這曾是倍受爭論的話題。假如是工業產品,電影就要受到質量檢查,即審查;假如是藝術,那麼根據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一條規定的言論自由原則,法律無權干涉電影創作。191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一份判詞中指出:"把言論自由的保證擴大到劇場、雜技表演或電影的主張是錯誤的或牽強的,因為它們都有可能被用來作惡",電影"完完全全是一門生意",不能被當作"出版物的一部分"或"公共輿論的喉舌"。也就是說,電影不能享受憲法對「言論自由」的保護,因此必須接受州、市政府的預先審查。
聯邦法院的上述判決,實際上為美國各地方政府和教會團體組建形形色色的電影審查機構鋪平了道路。既然電影不享有賦予文學、戲劇、繪畫等藝術形式的同等自由,那麼對電影內容實行嚴格審查似乎就成了天經地義的舉措。
既然不想讓別人來審,
那就乾脆自己審
早期,製片和審查雙方是對立的。但金融資本介入之後,對製片方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不能夠讓投資的電影在拍完後走進市場的時候,再因為內容無法通過審查而影響投資回收。正是這種對風險的控制需求推動了美國電影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的成立,以及此協會將天主教徒從教會的角度提出的道德要求,最終演變成一個製片人與發行人的自律標准來控制拍攝者的一系列行為。
《海斯法典》充滿了對製片人的原則性約束。如"應表現高尚的生活方式","引發對高尚的人物的崇敬","尊重法律和法院的公正",「不能講授犯罪的方法,使潛在的犯罪分子產生模仿的念頭」,「不能使觀眾對於婚姻制度產生反感」等等。法典承認罪惡是戲劇的必要表現對象,但強調"不能把罪惡描寫成有吸引力的或誘人的,而善良則是沒有吸引力的","不能把觀眾的同情導向為非作歹的、犯罪的一方",等等。法典強調,"罪行不一定非要得到懲罰,但必須讓觀眾知道犯罪是錯誤的"。總之,法典要求影片明白無誤地告訴觀眾"惡是不道德的"和"善是正當的"。
這些漸漸變成了一些在實際拍攝時可以操作的標准,成了一種製片人與發行人在不斷的磨合中形成的共識。它的作用首先是防止建立政府主導的全國性電影審查制度。這期間已經有人在呼籲籌備建立了全國性的電影審查制度和機構了。從製片人的角度來講,他們不希望有自己不能掌控的其他機構來審查,所以要建立這樣一套自律機制。
協會的審查結果並不具有法律效力,"法典執行局"也沒有法定權力阻止一部電影的放映,但由於無印章的影片很難保障票房利潤,所以各個製片、發行公司在法典面前均俯首貼耳。
為確保萬無一失,"法典執行局"還不時派員坐鎮攝制現場,名義上是"為攝制組提供拍片建議",實則是對劇本的執行情況(尤其是服裝、舞蹈、對話等)進行檢查和監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法典直接影響了1930年至1968年間美國製作的幾乎每一部影片。歷史學家特雷·拉姆塞譽之為"影業官方道德標準的大憲章"。
盡管其自身和實行的標準是有宗教背景的,但美國電影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歸根到底代表的是電影產業的利益,也就是說實際操作中的目的是保證影片能夠發行,能夠不引起宗教或其他社會力量的反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審查者其實代表著美國電影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在跟每一個具體的製片商在博弈。作為個案來講是個人對個人。但實際上,在整個好萊塢的系統運轉裡面是代表了希望穩定產業發展的整體需求和具體影片的冒險性利益訴求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之間的矛盾和博弈。
老少咸宜,
才能保證「上座率」
1966年,美國製片人協會正式宣告廢除"海斯法典",代之以沿用至今的電影分級制度。
按照目前的分級,最無禁忌的是G級,意思是「普通觀眾」級,這是指那些家長可以放心讓孩子觀看的電影。在G級之上是PG,也就是「建議家長指導」,這種影片可能包含某些對幼小兒童不太適合的內容,要由家長來決定是不是帶孩子觀看以及如何指導孩子。
PG之上是PG-13級。這一級是警告家長,這部影片有可能包括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的內容,比如不算嚴重的暴力、裸體、性感、粗話等等。只要影片有吸毒內容,至少就會定為PG-13。這個級別不是說13歲以下兒童一概不許觀看,而是提醒家長要多留意。2009年風靡全球的3D大片《阿凡達》(Avatar)在美國影院的評級就是PG-13,2010年上映的3D影片《泰坦之戰》(Clash of the Titans)也是PG-13。在PG-13以上是R級,也就是「限制級」。如果評級委員會認為電影里有一些成人內容,包括不斷出現暴力、裸體、吸毒或粗話等等,就會把電影定成R級。這是嚴肅提示家長:一定要更多了解這部影片再決定是否允許孩子觀看。沒有家長或成年監護人的陪伴,17歲以下未成年人不得進入影院觀看R級電影。評級人員還強烈建議家長不要讓年齡幼小的兒童觀看這類電影。2010年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排彈部隊》是R級。最為兒童不宜的級別是NC-17,這是「不許17歲以下未成年人觀看」的意思。NC-17的評級不意味著「淫穢」或「色情」,但是影片中的暴力、性、變態或吸毒等成人內容,對未成年人來說實在「太猛」。電影院會提醒觀眾:您要想看這個級別的電影,就必須把孩子留在家裡花錢請人照看了。
只有老少咸宜的影片才能吸引人們攜家帶口來電影院。為了保證上座率,許多大眾影院不放映NC-17級的影片。而製片商為了防止影片級別被定高,影響票房收入,有可能會自操剪刀刪剪鏡頭。
這種分級是由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民間組織「美國電影協會」制定的。這是一種「自願分級」制度,雖然名為「自願評級」,不過,身為電影協會成員的各大製片廠都會把他們的電影送給評級委員會審定。另一方面,一些外國影片或者獨立製作的影片,因為事先就不指望大量發行,可能也就不費這道評級麻煩。這些「未評級」(Unrated)影片可能只在數量有限的藝術片影院放映。
與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相比,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看起來很嚴格,實則是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前幾年的商業大片《英雄》《霍元甲》《無極》在美國都被MPAA定位PG-13級,《功夫》《滿城盡帶黃金甲》《投名狀》等都更被定位R級,《色戒》還被定在NC-17級,但在中國這些電影連低齡兒童都可以隨便觀看,沒有任何控制。
中國看似嚴格的審查制度,因為審查制度追求的是「老少咸宜」,即對成年人與兒童普遍適用的內容,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成人的合法權利常被「保護兒童」的名義侵犯,而兒童也因審查中的「拉平效應」而接觸到超過其承受力的內容,其結果是反而同時侵犯和損害了兩個群體中個體的利益。
相關作品鏈接:
《美人魚》票房破紀錄的秘密
電影眾籌,投還是不投?
爆發吧,文化消費的大時代——以中國電影產業為例
400億背後,左右中國電影票房的三大趨勢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號:qspyqswhz
4. 朴敘俊大贊韓國影視作品稱以達到世界水平,韓國的影視作品真的如此高了嗎
根據奧斯卡獲獎的重要標准參考,目前在亞洲拍攝水平最高的是韓國電影的水平。韓國電影有很多能夠入圍奧斯卡獎。
5. 印度電影發展的十分迅猛,其原因是什麼
印度電影題材寬泛,無所禁忌。印度電影的題材都比較新穎,力求大膽突破,無論是印度的種姓制度、或者是宗教問題、或者國家政治都是其可以拍攝的題材。
政府支持和開放投資環境,早在十九世紀60年代印度政府就資助一些導演拍攝印度主題類型的電影,從1999年開始,印度電影正式走上產業化發展之路,導演可以從銀行貸款,同時也允許外國資本進入國內投資,這使得印度電影解決了錢的問題,發展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