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劉寶的故事電影

劉寶的故事電影

發布時間:2023-08-19 10:17:15

Ⅰ 《柳堡的故事》原型地點是什麼

《柳堡的故事》的故事發生地柳堡鎮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據電影的原著作者胡正言介紹,柳堡原名叫「劉壩」,後來在寫小說的時候,覺得這里屬於水鄉,柳樹較為常見,所以取了一個「柳」字,而「堡」則寓含著「戰斗堡壘」之意。

所以電影公映後,該地地名便改成了「柳堡」,筆者查了一下資料,1959年成立了柳堡人民公社,這應該是「柳堡」正式從電影里的虛構地名走向了實體。它與沙家浜從一個不存在的虛構地名,走向實際地名幾乎是走了一條同樣的演變路徑。

《柳堡的故事》是一部首開革命抒情詩風格先河的清麗之作,藝術上十分成熟,有質感、有女人味,陶玉玲的純情氣質和質朴的表演契合了整部影片的基調。

該片選材角度新穎獨特,突破了以往戰爭題材只表現血與火的常規內容,而在嚴酷的戰爭背景上的找到一片溫馨的愛情綠洲,不僅沒有影響戰士的英雄本色,而且更加豐富了戰士的性格。

Ⅱ 《柳堡的故事》演員表是什麼

《柳堡的故事》演員表如下:

《柳堡的故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王蘋執導,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的愛情片,於1957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某連的副班長李進與少女二妹子產生了純潔的愛情,經過指導員的幫助教育,他們暫時擱置兒女情長,積極投身於革命斗爭。

劇情簡介

1949年,解放軍某團南下,途經景色秀美的蘇北柳堡村,政治部主任宋偉故地重遊,憶起了一段往事。

1944年春,宋偉在新四軍某部二連當指導員,他們連開到柳堡村一帶練兵整訓。這里是新區,由於敵人的誹謗宣傳,開始時群眾還躲避著部隊,新四軍戰士馬上展開愛民工作,幫助群眾掃院子、擔水、修房子、插秧等。

四班住在勤勞善良而又膽小怕事的田老頭家裡。田老頭有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兒二妹子和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兒子小牛。這個普通的農民和中國廣大農民一樣在三座大山的壓榨下生活著,有一肚子辛酸淚。

老電影《柳堡的故事》觀後感

楊柳依依,小橋流水,豆花飄香,麥苗青青。多麼美的一幅北國江南的如詩畫卷,又恰似一首清麗柔婉的散文。 這部拍攝於50年代的電影《柳堡的故事》,是我所看到的最美麗的中國愛情電影。 樸素真摯,柔美動人,即借鑒了蘇聯電影革命現實主義的傳統,又蘊涵著中國古典文學的道德與抒情色彩,有除暴安。以下關於《柳堡的故事》的觀後感,請欣賞!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秉性喜好都是各有差別的,所以才說泰山難移,秉性難改,生命是願力伸展的旅程,不同的人生經歷塑造了不同的性情傾向,所以我說每個人獨特的秉性來自記憶的烙痕,輪回的印記。

莫名的喜歡革命鬥士,莫名的喜歡革命英雄,每每聽到那氣勢磅礴的軍號聲,鬥志昂揚的革命歌曲我就特別的興奮,甚至有時候都能體會到那種身臨其境的浩氣凜然!這就是我的獨特的性格傾向。

記憶中有過一段特別清晰的片段,那就是在一片槍林彈雨中,我與一位革命戰士彼此掩護與敵人周旋奮戰在一個村子裡,只記得最後那位戰士胳膊受傷了,然後自己扶著他來到一家農戶,為他傷口敷葯。

最後一個鏡頭那位戰士犧牲了,我看到自己趴在那個戰士身上嚎啕大哭。

今天看了「柳堡的故事」,總結一句話很純,很乾凈也很感人,看的過程不由得引人置身其境,感同身受中體會當年的熱血青年那種純純的情以及那一腔赤誠的革命熱忱!一次一次的熱淚盈眶!就覺得那時候的演員眸子里閃現出來光芒是那樣的清澈,那樣的純凈,同樣的表現愛,那種體現在目光交融,心靈交匯中的.惺惺相惜勝過千言萬語的愛情表白!這應該就是靈魂的碰撞帶給人的那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震撼力吧!

看完故事也同時了解了當年革命戰士的那種革命信仰的崇高與偉大,多少戰士為了革命成功放棄了個人情感的選擇,聽說這個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而劇中真正的男主角最後並沒有與心愛的姑娘團圓,他是在一次戰斗中犧牲了!很顯然,作者為他的故事續了一個圓滿的結尾,那是在寄託自己心中期望的革命大圓滿!

看完這部影片,更加理解了共產黨員的本色,只覺得共產主義信仰何嘗不是一場修行?一位合格的共產黨員他具備的素質與佛家修行要求的那種圓滿智慧「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有何不同?都說菩薩可以捨身飼虎,為了實現救國與危難,救民與水火這種宏圖大志,多少英雄前仆後繼,視死如歸,身先士卒!

難道您敢說他們行的不是菩薩行么?小隱於野,大隱於朝啊!別以為清心寡慾,整天為了圓滿青燈木魚,皓首窮經,不聞塵事就是多高境界的修為,我說您只要心裡還有一個圓滿放不下您就沒資格談什麼高境界!因為您的心還有個私我的圓滿!所以才說小隱於野!

這種境界的修為不過是選擇了一種別與紅塵的生活方式,充其量就是一個喜歡清凈的人!而真正的大菩薩行那就是憂國憂民,內聖外王守經達權的無為無不為!這種人心中想的沒有自己,完全是替天行道的當仁不讓!所以才說大隱於朝!

Ⅳ 《柳堡的故事》的女導演是誰

《柳堡的故事》的女導演是王蘋。

1957年,由其執導的愛情電影《柳堡的故事》上映,該片改編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說。1958年,執導劇情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該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占區,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

人物介紹

王蘋(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畢業於南京中等高中師范科。中國第三代電影導演,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電影女導演。

193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無限生涯》。1937年,參加抗日救亡演劇一隊,先後在重慶、上海、香港、昆明等地演出了《春寒》、《霧重慶》等劇。

1949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50年在解放軍政治部文化部電影處工作。1952年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為新中國第一位電影女導演。曾執導《河川進攻》等軍教片。

Ⅳ 《柳堡的故事》幕後:因為愛情戲差點被斃,男主角晚年凄涼離世

前不久,秦怡剛剛度過100歲生日的消息登上熱搜,勾起了不少老一代觀眾的記憶。

作為活躍在五六十年代的演員,秦怡出演的那些經典影片為新中國早期的電影觀眾帶來了精神的 娛樂 和慰藉,至今仍為觀眾津津樂道。

除了秦怡,那個年代涌現了不少優秀的演員,比如陶玉玲正是五十年代崛起的「銀幕新秀」。

在1957年的電影《柳堡的故事》中, 陶玉玲憑借片中的「二妹子」一角紅遍大江南北 ,片中這段戰爭中的純潔愛情也贏得了全國觀眾的熱烈反響。

從小說到電影,這部經典作品的誕生過程非常艱難,其中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坎坷……

01、「二妹子」陶玉玲差點沒被選中

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溫柔又略顯靦腆的笑容,陶玉玲把二妹子的形象演繹得十分深入人心。

但在當年,初出茅廬的陶玉玲差點和這個角色失之交臂。

在拍電影之前,陶玉玲是南京軍區話劇團的演員,經常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

當時導演王蘋正在為《柳堡的故事》全國選拔演員,小說的原作者胡石言和陶玉玲之前在同一劇團工作,看過她的話劇表演,因此就向王蘋推薦了她飾演女主角。

恰巧陶玉玲正在外地演出,王蘋等人又專門前往演出地找到陶玉玲,但一見面卻大失所望。

原來陶玉玲因為連日的奔波表演,整個人的狀態比較疲憊, 有一隻眼睛還因為麥粒腫起了個大包,不太符合二妹子的形象。

於是陶玉玲暫時被擱置下來,劇組又在全國開始篩選,但挑來挑去也沒能找到符合的演員。

後來王蘋思來想去,覺得陶玉玲身上那股淳樸的氣質還有甜甜的微笑,是最契合二妹子的人選,所以最終這個角色還是花落陶玉玲。

角色定下來後,陶玉玲就來到了影片的拍攝地,也就是江蘇寶應縣的柳堡鄉提前體驗生活。

從劃船、割麥到插秧 ,為了更好地貼合角色,陶玉玲跟著鄉民們整天干農活、學技術,慢慢也融入到這個群體中,因此才能把這個真誠的農家姑娘演繹得如此到位。

影片上映後,二妹子不僅得到觀眾的一片好評,甚至連周總理都高度認可,在國慶十周年的招待會上還特意接見了陶玉玲,這也成為陶玉玲演藝生涯最大的光榮。

02、比電影更凄美的現實原型

鮮為人知的是,《柳堡的故事》並不是作家胡石言的憑空想像,而是他在1945年親耳所聞的真實故事。

當時正是戰爭時期,某連的一個副班長在幫助群眾勞動時認識了一個姑娘,兩人彼此情深,但因為部隊紀律嚴明他們連手都沒有拉過。

到後來副班長在一次戰斗中犧牲,這段愛情故事就此戛然而止,留下一個遺憾的結局。

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的胡石言,就在此基礎上寫了一篇小說,但他覺得這個故事的結局太過悲涼,於是就 把故事的結局改成有情人終成眷屬,也和革命勝利形成了呼應。

小說於1950年發表在南京的一本刊物上,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歡,其中就包括做電影編劇的黃宗江。

黃宗江看過後覺得這個故事特別適合改編成電影,就找到當時因為生病入院治療的胡石言,開始了電影版的劇本創作。

他們沒有想到,從1950年到1956年,劇本經過長達6年的改編才得以完成,再加上拍攝,一共花費了7年時間,期間經歷了諸多波折。

03、因為愛情戲差點被斃

就像前面所說,影片從劇本階段就面臨著許多危機,甚至差點就無緣大銀幕。

在劇本改編一開始,反對的聲音就持續不斷: 有人提出小說展現軍人和平民百姓談戀愛,這絕對是違背軍隊紀律,根本不應該進行宣揚。

一時間黃宗江和胡石言的創作陷入窘境,眼看著改編計劃就要胎死腹中。

危急時刻,時任文藝主管的周揚找到他們,他表示對這次改編非常支持,但也提出小說中對於愛情的表現太單純,應該把愛情的純潔與戰爭的大環境進行結合,這才能凸顯出對 歷史 的尊重。

恍然大悟的黃宗江他們終於找到突破口, 把愛情與革命勝利、人民解放的大主題緊密結合 ,主人公不再是為了愛情的一己之私,而是注入了集體精神,有了真實合理的環境依託。

影片中沒有直接展現兩人的談情說愛,而是通過對二妹子和副班長各自的表情和台詞,含蓄地表達出「淡而濃烈」的愛情故事。

影片上映後,片中的插曲《九九艷陽天》也迅速在 社會 上廣為傳唱,與此同時很多人針對這首歌提出了一些質疑。

諸如 「迎合青年的不 健康 情緒」、「靡靡之音」 等各種批評的言論不斷流出,《柳堡的故事》再次成為爭議的焦點。

好在不少專業的音樂家都紛紛站出來,認為這首歌既歌頌愛情又歌頌革命事業,其中結合了民歌的特色,曲調委婉動聽,是一首非常成功的歌曲。

包括周總理等人都表達了對這首歌的認可,反對的意見才漸漸平息。

「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坐在河邊······」

時至今日,每當《九九艷陽天》的旋律再次響起,都會讓人想起二妹子和副班長委婉動人的愛情,讓人感受著經典電影的魅力所在。

令人感慨的是,60多年過去,影片的主創大多已經不在人世。

被譽為「新中國第一女導演」的王蘋,在拍完本片後又導演了《永不消逝的電波》《霓虹燈下的哨兵》等電影,1990年因病去世。

飾演副班長的廖有梁,在後來的《霓虹燈下的哨兵》里再次和陶玉玲合作,其飾演的小戰士童阿男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但廖有梁的晚景十分凄涼,妻子離婚後帶著兒子出國,孤身一人的他在 情感 上受到很大打擊,最終在1999年因癌症去世。

而二妹子的扮演者陶玉玲,憑借本片在電影界打響名聲後,又出演過《霓虹燈下的哨兵》《三個失蹤的人》《任長霞》等影片,還在今年春晚的開場秀里亮相。

如今已經88歲的陶玉玲身體依然硬朗,2015年還得到了百花獎終身成就獎的殊榮,表彰她在表演事業上幾十年如一日的敬業精神和大家風范。

向所有老藝術家致敬,感謝他們曾經締造的那些經典作品!(撰文:皮皮蝦)

Ⅵ 《柳堡的故事》女導演是誰

《柳堡的故事》女導演王蘋。

王蘋原名王光珍,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3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無限生涯》。1947年,參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1953年,執導軍教紀錄片《河川進攻》。1956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沖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由其執導的愛情電影《柳堡的故事》上映。

人物評價:

王蘋的創作量很大,她的作品顯示出一 種內外融匯貫通的立場,一種特定文化氛圍的規范,一種社會理想的風格表徵。如果說在謝鐵驪或謝晉的影片中還可以發覺心理和意識的動機,那麼王蘋的電影則主要是熱情的頌揚和溫柔的呼喚。

與其說她深刻,不如說她是執著,在她的藝術世界中,難以找尋繁復的痕跡,而更多的是簡單和明快。她依賴那種切實可感的隱喻喚起觀眾的想像,並在直白的鏡語中揉進溫馨而舒緩的色彩,她把政治信仰和個人藝術品味巧妙地熔於一爐,鑄就出某種坦誠而直率、流暢而曉白的藝術風格。

Ⅶ 柳堡的故事拍攝於哪一年

《柳堡的故事》拍攝於1957年。

黃宗江從1950年就開始根據胡石言的小說改編電影劇本,期間黃宗江與胡石言綜合各方面的意見進行反復修改,到1956年的年底劇本才正式通過。1957年,影片確定拍攝,王蘋被指定為該片導演。至於男主人公李進,王蘋覺得這個人物是江南人,要秀氣一點,有知識分子味道,她選擇了在南京軍區文工團當舞蹈演員的李進,當時他的年紀比陶玉玲還小幾歲。

《柳堡的故事》的布景製作

二妹子與李進河邊月下約會的戲,因為膠片感光度低,只能在攝影棚內搭景拍攝。導演要求一定要有小河,有月光,水要活,河裡要有月光的倒影。然而,當時中國電影技術投備幾乎是一窮二白,攝影棚里沒有背景投放設備,也沒有水燈。

Ⅷ 柳堡的故事的影片評價

影片《柳堡的故事》是石言、黃宗江根據石言的同名小說改編,是新中國電影罕見的描寫現役軍人的愛情故事影片,可謂打破了當時的禁區。影片的新穎之處在於,在描寫戰爭時期的軍人生活的影片中不著重大規模戰斗的描寫、而著重寫軍隊的休整和軍人的個人情感生活;寫年輕人兒女情長而又不失其革命軍人的英雄本色。在戰爭敘事中融入溫馨的愛情場景,是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奧秘。導演王蘋以女性化的視聽語言,述說了一段兵民之間的經歷,從而使人們對戰爭歷史的追憶平添出一份浪漫和溫馨。《柳堡的故事》突出了優美的人物形象,突出了蘇北水鄉的風車、楊柳、板橋、輕舟的優美畫面,加上影片的主題歌《九九艷陽天》大膽的愛情歌唱和電影音樂的委婉多情的旋律,極具優美動人的抒情效果,讓人心曠神怡,且久久縈繞不去。影片的女主演陶玉玲雖是第一次登上電影銀幕,但卻把二妹子這一角色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表現得十分細膩動人、清新可感。陶玉玲的東方式的秀媚,或者說是東方式的柔婉,最能打動中國電影觀眾的審美心弦。影片映出後,陶玉玲頓成閃亮明星,成為一個時代的美麗與情感的不能言宣的象徵和許多中國男觀眾的審美典範和夢中情人。
1957年《柳堡的故事》:展現戰爭中的愛情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電影創作中,敘述愛情大多是為了革命理念而服務,超越階級的愛情很難被表現,愛情這個純粹的主題一度被革命的激情洪流所放逐。還好在1957年,我們等來了《柳堡的故事》,即使對它的記憶已感到模糊,但是那首關於愛情的《九九艷陽天》依然在如今婉轉回繞,關於愛情的一種陽光而健康的感覺似乎也隨著這首歌而流傳下來。《柳堡的故事》的導演王蘋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由一位女性譜寫出一曲戰爭背景下的愛情贊歌,似乎也並非偶然。
影片開始於蘇聯經典畫法模樣的樹木,房屋和河流,天空布滿雲朵。那個旋律漸漸響起,終於在戰士為田老頭修葺房屋的時候響亮起來。「九九那個艷陽天呀咦唉喲,十八歲的哥哥呀坐在河邊,東風吹得風車兒轉啊,蠶豆花兒香啊麥苗兒鮮……」許多人或許已經記不清《柳堡的故事》了,這首歌卻是忘不掉,戰爭年代的情歌要麼沒有,要麼就如此深情。
在中國早先的電影里,愛情與戰爭的聯姻從來做不到平起平坐,多數時候是被擠壓,然後迴避開,在最後有一個用於安慰的孱弱交代。愛情遇到戰爭,有點兒秀才遇見兵。這和西方的處理恰恰相反,他們的戰爭是個挑選的極端環境,要講的是關於「人」的故事。或許戰爭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是一個無法釋懷的話題,解放勞苦大眾的心思太過剛猛,哪容得兒女情長?不知過了多久,人們漸漸從戰爭的傷痛中鎮定下來,發現還有些柔軟的東西值得去拾起。《柳堡的故事》就在這個漸變的途中開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了。副班長和二妹子從一見面四目相觸就有了一個心中的認定,真是目光里的愛情!二妹子給副班長倒水,燙得副班長跳起來又死捧著那個杯子,嘴裡連忙說著沒事沒事,心裡樂開了花。飛一般的鏡頭,波瀾壯闊的心緒,觀眾每每看到這里都樂出了聲兒。還有二妹子讓小牛捎信兒約副班長到小橋那邊去,副班長高興得不知怎麼好了,咧著嘴到旁邊做了一套單杠,無拘無束的愉悅!所有這些都是關於愛情本身的,直接得像個可愛的孩子
可是戰爭中的愛情依舊是別樣的。二班長打破重重誤會,把二妹子從逼婚的劉鬍子手中救出來,這算是全片最緊張的部分了。不能只是瞬間的吸引,還是需要完成拯救才可以託付終身的嘛。就在覺得可以有所進展的時候,部隊在上級的指示下轉移了,二班長走在隊伍里連頭都沒回一下。「荒煙漫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於是故事被拖延了,五年之後,戰功卓著的副班長已經當了連長,行軍再次路過柳堡。二妹子也成長為村裡的支書,兩人在成分上也更靠近了。相見在河邊,終成眷屬!於是歌聲驟起,世界都變得酣暢淋漓了!
男人是要實刀實槍的去拼江山,流血殺敵。女人更善於撫平戰爭的創傷,把人們從緊張的狀態下解救出來,恢復到一個正常的感情。《柳堡的故事》是一部十分細膩的電影,它的行船能讓人感受到水流,非常有質感,非常有女人味!不知道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有多少隱秘的愛情故事,在我們已經不需要迴避的時候,發自內心的敬重那些敢於打開禁忌的人們,我們後輩也得以有機會在這個晴天里談些愛情。

Ⅸ 柳堡的故事什麼時候拍的

《柳堡的故事》拍攝於1957年。

《柳堡的故事》對於老一輩電影觀眾來說,是一部非常令人回味的影片。這部描寫男女愛情的軍事題材作品在那個時代不多見,也很難得。

《柳堡的故事》是軍旅作家石言創作的小說。寫的是:抗戰時期,新四軍進駐一個名叫柳堡的村子,村裡有一位漂亮的女孩子叫二妹子。一位名叫李進的新四軍副班長住進她家後與二妹子產生了感情,兩人的事後來被領導發現了。

按照部隊紀律戰士是不允許談戀愛的,李進在指導員的開導下只好服從命令,暫時中斷了與二妹子的聯系。不久,部隊上前線,李進與二妹子將愛深深地埋在心底,忍痛分手。

幾年後李進所在部隊又經此地,已經升為連長的他去找二妹子,得知二妹子自部隊走後參加了游擊隊,還入了黨,成為一名幹部,並且一直在等著他。兩人在當年約會的地方又重逢了。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閱讀全文

與劉寶的故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英語卡通電影 瀏覽:666
恐龍電影兒童 瀏覽:258
推薦好看的電影影院 瀏覽:529
美國囚禁電影結局 瀏覽:832
大小眼電影高清 瀏覽:454
鬼畫符電影字幕 瀏覽:273
美國一個胖女孩的電影 瀏覽:12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免費 瀏覽:360
老電影祥林嫂完整版 瀏覽:706
超棒的電影英文翻譯 瀏覽:539
小丑與哈莉奎茵電影叫什麼 瀏覽:893
2d電影共7排坐哪個位置好 瀏覽:903
青春學校系列電影下載 瀏覽:668
大人物這部電影在哪裡拍的 瀏覽:211
獅子王電影2019中英文台詞 瀏覽:278
搞笑電影大全前十名中國的 瀏覽:454
哪個電影抄襲的流浪地球 瀏覽:714
英文電影觀後感英語版100詞 瀏覽:380
愛情的限度電影中文版 瀏覽:610
淘票票和美團哪個買電影票好一點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