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你印象最深的細節是什麼
1.厄里斯魔鏡中的父母——催淚型感人
《魔法石》中的這處細節描寫,可謂是整套書中最感動了我的細節之一。縱觀之前涉及哈利的心理描寫,似乎都不曾顯示哈利對他死去的父母有多深的記憶,多強烈的懷念。但看到這里我才突然窺到了哈利內心的孤獨和無助,對他父母有多麼的渴望,以至在這魔鏡前他看到的是他的父母。以下這段最讓我鼻子發酸:「……他如飢似渴地凝視著他們,雙手緊緊按在鏡子玻璃上,就好象他希望能夠撲進去和他們待在一起。他內心感到一陣強烈的劇痛,一半是因為喜悅,一半是因為深切的憂傷。」
對於這章《厄里斯魔鏡》,羅琳曾經說過:「當我重讀這一章時,我把對自己母親去世的悲傷賦予給了哈利。」(《哈利波特背後的天才——J.K羅琳傳》)聽者傷心,聞者流淚。從未感到親情其實是如此重要。厄里斯魔鏡中的父母這一段,當之無愧為全書的強效催淚彈。
2.巨棋陣上的黑騎士——敬佩型感人
這里說的不是棋子。——當然不是棋子,是羅恩!我忍不住要給他一個英雄式的稱號。羅恩在巨棋陣上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和大智慧,簡直令我俯首稱臣。大家也許以為不過就是下了一場棋。但大家想過沒有,保護魔法石的機關重重,每一道都足以使人喪命,麥格教授的巨棋陣更是刀光劍影,令人遍體生寒,其棋局的高難度也可想而知,成年巫師可能還過不了,但羅恩硬是把它給贏了。一個才11歲的孩子!我要贊嘆羅恩的勇氣和所做的犧牲,又要驚艷於他棋藝的精湛。鄧不利多也說他「下贏了許多年來霍格沃茨最精彩的一盤棋」。這個評價,足以說明貌不驚人的羅恩:不鳴則已,一鳴,則霍格沃茨乃至魔法世界都要為他震動。而羅恩的那句話也已成為了一個經典:「我來做一個騎士。」可知道,做這個騎士是意味著什麼?
3.金妮的秘密日記——憐惜型感人
這個和她最小的哥哥一樣貌不驚人的女孩子簡直比她哥哥還要貌不驚人。金妮似乎是一個最沒勁的配角,幫不上忙不說,有時還倒拉一把。但我對這女孩卻有著極深刻的同情。她的善解人意其實絲毫不亞於赫敏,只是由於她的羞澀和膽怯,她的優點幾乎都被埋沒了,埋沒在5個大哥的優秀甚至於羅恩的精通棋藝下。她那顆弱小孤單的心靈似乎沒人探究過理解過,以至於和里德爾的日記掛上了鉤——因為她只有那一個「朋友」了。里德爾說過的那一句話令我觸目驚心:「……並且認為偉大的善良的哈利波特永遠也不會喜歡她。」金妮在日記里記敘的竟是這樣的心情(哈利是否也會有所觸動呢)。這樣一個善良無邪卻又不受注意的女孩,我見猶憐。
4.哈利的復仇之心——震撼+催淚型感人
每次看《阿茲卡班的囚徒》總覺得想哭,就是因為有這個部分。哈利一直以來呈隱性的不為人知的那一面,在這里完全展開了——他的憂郁、深沉,隱藏在心底最深處的不知名的仇恨,和他性格里那叫做軟弱無助的成分。哈利對父母的渴望與想念,繼《厄里斯魔鏡》後又再一次達到高潮。但這次沒有喜悅,而是悲傷,而且還添了另外一種情感——恨。對天狼星的恨。對伏地魔的恨。盡管前提天狼星是冤枉的。但我們卻可以看到哈利情感上性格上細膩柔弱的地方,那就是他作為一個男孩子最原始的最不可割捨的對爸爸***依戀和愛。他要為死去的父母報仇,這樣強烈的復仇之心,令我震驚於哈利所受到的傷害與痛苦。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哈利對友情的重視。我突然覺得好感動:哈利——果然是波特家的孩子、波特家的血脈。從小生活在德思禮家這樣惡劣的,只有恨沒有愛的環境下,難得他沒有成為一個心胸狹窄、滿腔仇恨的男孩。好樣的,哈利。
5.赫敏的眼淚——意外型感人
印象中的赫敏很強悍,很得理不饒人,所以我幾乎沒想過她有沒有哭的時候。而令我意外又感動的是她在聽到哈利有意追殺天狼星時的眼淚。「『哈利,求你了,』赫敏說,現在她眼裡閃耀著淚光,求你理智些……』」真摯的友情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原以為赫敏會像羅恩一樣厲聲指責哈利不該有那樣的想法(這好像才是她果敢的性格),但看到她的眼淚後才意識到她也是個女孩子,面臨生死問題的時候,她母性的溫柔本能更能代替剛烈的外在。
6.天狼星的憤怒與懺悔——震撼型感人
天狼星可謂是《阿茲卡班的囚徒》中最出彩的人物,事實上連書名也就是指他。天狼星實際上人格如何,我已不必再廢話,只能用我們中國話來形容:是一條漢子!他對友情的忠貞簡直到了極致的地步,令人感嘆唏噓。誰能像他一樣用呆在阿茲卡班裡的13年艱辛來換取心靈上的贖罪?誰能像他一樣在被陷害之後最先考慮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找到叛徒為死去的朋友報仇,還要心心念念地惦記朋友的孩子,甚至認為是自己害了那孩子?——只有天狼星。只有他才做得到。他憤怒,因為那個叛徒——昔日的「朋友」害死了同窗7年的摯友;他懺悔,因為他的良心告訴他當初是他做出的錯誤判斷,才導致了今日的悲劇。看著天狼星,我彷彿可以看到多年前(現在仍是)他們的真摯友誼,彷彿可以看到當年詹姆與莉莉、天狼星三人愉快和諧的身影,那是令人不能自已的感動。
天狼星曾經說過:「相信我。我從來沒有背叛過詹姆和莉莉。我寧可死掉,也不會背叛他們。」是的,我相信。這已經是他人格的寫照。
7.哈利的守護神——啟迪型感人
為此鄧不利多曾說過「尖頭叉子昨晚憑借你而出現了。」這話令我極其感動。是的,冥冥之中似乎詹姆還活著,還在保護著他的兒子哈利,甚至以這樣一種方式,成為了兒子的守護神。我覺得哈利自從知道他是一對巫師夫婦的遺孤之後,有意無意間他總是活在他父母的陰影里,盡管他自己沒意識到。所以羅琳這話已經是一個暗示吧?暗示哈利應該找到自己:
「然後他恍然——他明白了。他沒有看見他爸爸——他看見的是他自己。」
很感嘆。這話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句含蓄的暗示和鼓勵——經常找到自己,看到自己,肯定自己。
8.夢幻組合的盡釋前嫌——敬佩型感人
從沒想過哈利和羅恩這一對——用斯內普的話說——「夢幻組合」,也會吵架甚至翻臉。在他們冷戰這件事上,說起來到底是誰的錯呢?我覺得兩個人都有錯,也都沒錯。羅恩的確不該因為嫉妒哈利而疏遠哈利,但哈利是否就注意到了羅恩本人的感受呢?在赫敏沒告訴哈利「羅恩其實是在嫉妒」之前,只怕哈利還真以為羅恩把他當成了追求名利的人,結果卻是赫敏把羅恩看透了——羅恩「誤會」是假,「嫉妒」是真。想一想羅恩是怎樣的人,他怎麼會對哈利不了解,甚至「誤會」哈利追求名利?所以他的疏遠只是表達他的嫉妒和不滿,是在抗議哈利應該注意一下他這個朋友的感受,而非真的誤會。我有種感覺,似乎哈利對羅恩的理解,不如羅恩對哈利的理解,才會在不知不覺間傷害了羅恩,卻還不自知。
但無論如何哈利、羅恩都是可敬可愛的男孩。在經歷了第一項任務後羅恩真正為哈利的險境擔憂,這種擔憂不知不覺間代替了他對哈利的嫉妒;哈利也「突然發現自己不需要聽他道歉了」。於是夢幻組合盡釋前嫌,和好如初,連赫敏也忍不住掉淚。正如赫敏所說:他們的確「真傻」,甚至有點無聊。但這樣傻傻的友情,才更令人感動。
9.波特夫婦的再現——催淚型感人
全書的又一炮重量級催淚彈。我久久地讀這句話,每一次都令我熱淚盈眶:
「現在又一個人頭從伏地魔的杖尖冒了出來……哈利一眼就看出了她是誰……彷彿他從塞德里克冒出來那一刻起就期待著她出現似的……他一眼就看了出來,因為冒出來的是他今晚想得最多的人……」
「想得最多的人」。哈利對父母的思念,第三次達到高潮。如此深切刻骨的思念。這話我簡直沒有辦法解釋它為何感人。
也許,因為感人,所以感人。僅此而已。
10.韋斯萊夫人的擁抱——意外+催淚型感人
這個來自女性的擁抱也許令哈利措手不及。我也措手不及,因為它不是來自哈利的朋友們。韋斯萊夫人絕對不同於波特夫人,但這種感情卻是類似的——視如己出,毫無保留的親情之愛。這種感動,同樣不必再詮釋一次。韋斯萊夫人的擁抱來得很及時。哈利,你在經受了這么多苦難之後,當你想哭的時候,這個擁抱,是否使你好受些了?
② 一個教授往瓶子里放了石頭沙子是什麼電影
電影名是《要事第一》。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教授最後一堂課往一個裝有水瓶子里放沙子石頭,強調學生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喚醒良知。
③ 求一部外國電影,一個男生數學很好,解開了一道誰也解不開的難題,具體忘了
《心靈捕手》
劇情介紹:
成長於波士頓南區貧民窟的威爾·杭汀(WillHunting),是位絕頂聰明卻叛逆不羈的年輕人。平日除了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大樓的清潔工作之外,便是與三五好友在酒吧喝酒、泡妞、整整哈佛的「聰明小孩」;一人獨處之時,就「一目十行」各式人文與科學的新知。某天「隨意解答」數學系藍勃教授所留下的數學難題,隨即引起學校師生們的驚異;在與他人打架滋事,並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之後,藍勃教授便費心地將他保釋出來,要求他參與數學研討與接受心理輔導。藍勃教授期望威爾能重視並發揮自己的天賦異稟,不再惡作劇、耍蠢、吹擂而耗費生命;不過,威爾卻毫無不在意,經常耍弄前來為他輔導治療的心理專家。
藍勃教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求助與他有「愛恨交織心結」的大學好友尚恩出馬,開導並救助前途岌岌可危的威爾。尚恩一本「信任是突破心防的重要關鍵,不彼此信任就無法坦誠相待」的信念,「不以作之師而以作之友」的心態傾聽威爾對知識求問、人際互動、愛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親情傷害等知性問難與情緒宣洩;日漸撫慰他受創的心靈,幫助他重新拾回對人的信任,並鼓起勇氣向女友表達愛意。在此同時,難忘喪妻之痛的尚恩在與威爾彼此「角力互動」的過程中,受到來自威爾莽撞的生命力沖擊,亦逐漸開啟因喪妻而封閉的心房,重新追尋情感的歸宿。
幕後製作:
本片是當時還是好萊塢新秀的馬特·戴蒙和本·阿弗萊克自編自演的成名作,重心是放在男主角威爾心靈受創的自我揭露與重建過程,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羅賓·威廉斯憑此片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這不但是部關於投入生命的生長故事,亦是馬特與本多年以來在攀登演藝生涯高峰彼此激勵扶持的友情結晶。由於二人皆是演員出身,便以演員的觀點切入劇本的寫作;採用古典好萊塢電影敘事手法,流暢且煽情得宜,以人物作為因果關系的中心,以生活化演技和勵志感人的劇本作為影片主導,但缺乏對社會僵化價值的批判,隱隱流露出「天才崇拜」的情結。
影片評析:
《心靈捕手》的劇本是出自劇中主要演員麥特·戴蒙(飾演威爾)與班·艾佛列克(飾演查克)二人之手。《心靈捕手》主要情節是描繪一位憤世嫉俗的青年威爾,透過與心理醫生尚恩的情感互動,逐漸自我揭露對知識求問、人際互動、愛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親情傷害等心理過程,走出童年受虐的陰影,並嘗試與他人建立親密及信任的關系。此部以人物主導的影片重心是放在男主角威爾心靈受創的自我揭露與重建過程,細膩地開展了一場「心靈角力的戰爭」。
先是透過破解藍勃教授所提出的傅立葉方程式難題、嘲弄哈佛的「聰明小孩」、以及戲耍自以為是的心理專家等敘事鋪陳,威爾生動地展露才華橫溢的天才形象,一直到遇見遍嘗人生甘苦而擁有豐富情感經驗的心理醫生尚恩,才使博覽群書的威爾逼視自己真實人生體驗的貧乏:如數家珍地評論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卻沒有聞過西斯汀教堂的氣味;輕慢地提出有關女人的偏好謬論,卻說不出在女人身旁醒來的幸福心情;隨意地引用莎士比亞的詩文來談論戰爭,卻從未參加過戰役,未曾眼見好友躺在自己懷中咽下最後的一口氣;浪漫地引述十四行詩來稱誦愛情,卻未見過女人的脆弱與堅強;更不了解真正的情感失落,因為從未愛別人勝過自己。
尚恩用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向威爾發出邀約,並真心說道:「除非你談自己,說你是誰;那我就著迷,我願意加入。」但是,威爾卻因童年創傷而啃噬他對人的信任與情感的投入,以防衛的心理來隔絕自己真實情感的表達。除了在與同住南區的好友查克等夥伴相處時,會不時流露出不待言傳的兄弟般情誼之外,他都是以防禦和攻擊的心態對待他人,從而抹殺自己生命中的真實情感表露,生活在自負與自卑交纏沖突的矛盾世界:一方面以自負嘲弄的心態修理哈佛小子,戲弄心理專家,破解數學難題,洞悉國家情報工作的冷血無人性,甚至難耐「數學之神」的無能解題;但是,另一方卻以自卑害怕心理拒絕女友史凱蘭的真情付出,害怕別人離棄自己之前便先行拋棄別人,不敢嘗試與人建立親密及信任的關系。電影多次出現威爾落寞孤獨地坐在疾行的火車車廂里,任憑萬籟俱寂的夜景與曙光微露的晨曦自窗外飛逝;淡淡的樂聲陪襯著他一人靜默的畫面,勾勒出威爾既自負又無助的復雜心情。
在這二人「心靈角力」的過程中,尚恩以自己與妻子相知相守的情感經驗,鼓勵威爾建立親密關系的第一步便是嘗試,甚至直言逼問威爾最基本的生命問題:為何而活?該做何事?並且,不再接受他胡扯一通的「狗屁答案」。威爾在面對女友離去,老友好言相勤,以及尚恩真情相待的沖擊下,心防潰決,與尚恩相擁而泣,走出童年受虐的陰影;並且「跟著心走」,放棄藍勃教授所推薦的高薪工作,直奔加州與女友復合。
《心靈捕手》整部影片基本上是由生活化演技和勵志感人的劇本所主導的好萊塢優質電影,導演手法流暢,煽情得宜,深深擄獲一般觀眾的心靈;卻缺乏對社會僵化價值的批判。首先,在麥特和班這二位洋溢人情味的劇本里,隱隱流泄出「天才崇拜」的情結。劇中人物的思緒隨著天才威爾情緒起伏在擺湯,因為他擁有我們一般凡人所沒有的「天賦」,背負所有人的人生期待,必須去實現而不應被埋沒。誠如他的好友查克所言:「我每天都開車來接你,然後我們一起上工,一起嬉鬧。但是,你知道我一天最快樂時候是什麼嘛?是我敲你大門的前十秒鍾,因為我會告訴自己,也許你已經不在了,就這么走了。」果然,威爾走了,另創新的天地。但是,卻留下像摩根這樣的「智障」,經常面臨「管理階層重組」而失業;亦留下像查克這樣重感情但學歷不高,只能認命地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更重要的是,留下大多數像湯姆這樣「無從得知自己的天賦,因為找不到相信他們的老師,於是他們深信自己很笨」的平凡人,只能靜默地為大師工作,並帶有一絲欣羨與嫉妒的心情看著天才威爾盡情發揮。如此一來,每個人還是會從「鏡中之我」(looking-glassself)看到別人屈尊難堪的眼神,即使是菲爾德獎牌的得主。因為,尚恩遺留二個問題未問威爾,這卻是值得我們深切省思的問題:我是誰?人生歸宿為何?光只是「跟著心走」是不夠的。此外,在這充滿「達爾文氣味」的競爭社會里,「ItisnotenoughforuslikeLambeau(藍勃)(威爾),WeneedpeoplelikeSean(尚恩)(摩根)andChuckie(查克)。」那才是真正勵志感人的「心靈捕手(GoodWillHunting)」。
精彩花絮:
導演格斯·范·桑特曾經要求馬特·戴蒙和本·阿弗萊克重寫劇本,讓本飾演的查基死於一次建築事故。達蒙和阿弗萊克很不情願,但還是重寫了劇本。結果范·桑特讀了以後承認這是一個很糟的主意。
·前哈佛學生馬特·戴蒙本來想把主角設置成物理天才,並為此跟一名哈佛大學獲過諾貝爾物理獎的教授SheldonL.Glashow進行討論,結果教授建議他主角是數學天才比較合適,並把自己的連襟,麻省理工的數學教DanielKleitman介紹給達蒙。後來這兩位教授都在字幕中被感謝。
·當馬特·戴蒙飾演的威爾和羅賓·威廉斯飾演的教授西恩在辦公室中第一次見面時,威爾推薦西恩美國歷史學家霍華德·齊恩的書《美國人民的歷史》。馬特·戴蒙小時候是齊恩的鄰居,還曾為這本書的有聲版CD獻聲。
·在西恩教授的辦公室里掛著的那張畫是導演格斯·范·桑特畫的。
·西恩和威爾在辦公室中,西恩談到自己死去的老婆的一些趣事時,那些台詞是羅賓·威廉斯自由發揮的,這也許是馬特·戴蒙為什麼笑得那麼的厲害的原因。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鏡頭也在晃動,或許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片中明妮·德里弗所飾Skylar的現實中的原型也叫Skylar,跟馬特·戴蒙約會過,後來嫁給了Metallica樂隊的鼓手和創始人LarsUlrich,並成了一名急診室醫生。
·影片結尾字幕的最後一行寫著「紀念金斯伯格(AllanGinsburg)和伯拉斯(WilliamS.Burroughs)。」他們都是「垮掉的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
·據說本·阿弗萊和馬特·戴蒙是用擲骰子來決定由誰擔任此部電影男主角。
·劇中出現威爾與西恩一起談論著名棒球隊波士頓紅襪隊(BostonRedSox)的場景。其實男主角馬特達蒙與他的好友本阿弗萊克都是死忠的波士頓紅襪隊(BostonRedSox,棒球隊)球迷。而在影片最後西恩在家整理物品,下樓看信時,身上穿的也是波士頓紅襪隊的棒球衫。
奔走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象一棵樹獨自站立,又和許多樹心手相連構成一片片森林,不管多麼強大和樂觀的人,面對著吃喝拉撒、愛與信任、理想與現實、堅持與放棄這些問題時都會有不同程度上的困惑,心靈的城池上飄著陰影。有些人走過這段旅程,清風淡月,一步步走進了人生的佳境,有些人沒能趟過這條河流,擱淺在了青春的中途。1997年米拉麥克斯公司出品,囊括奧斯卡多項大獎,由加斯.范.桑特(GusVanSant)執導,馬特.戴蒙(MattDamon)主演的《心靈捕手》(GoodWillHunting)就是一部描寫青年人走過青春陰霾,解除封閉自守,釋放心靈的感人片子。
20歲的威爾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普通清潔工,每天的任務是在與他同齡的大學生們放學,潮水一般離開後,打掃教室、樓道、衛生間。他出生在貧民區,在污水橫流,治安混亂,骯臟雜亂的街區成長,過早目睹了窮人生活的拮據,人生的冷暖無常,出人頭地的遙遙無期,不安的環境里度過了不安的童年,幸好有一幫窮哥們和他在一起,彼此信任,抽煙,喝酒,行樂。每當獨自一人,寂寞無聊,他就以閱讀來消磨時光,培養了很強的自學領悟能力,特別是數學方面有超人的天分。一個人打掃完狹長的走廊,站在空盪盪的校園里,他會對著這個不屬於自己的地方發呆。日子一天天重復,要是一直這么過下去的話,威爾的生命也就不會出現轉機了。
有一天,學院的數學教授在黑板欄上寫下一道自認為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那些傑出的學生能給出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他失望地把題目重新謄寫在了走廊的黑板上,懸賞同學們來作。威爾打掃衛生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地解開了,教授發現了這個天才,欣喜萬分,希望把他培養成自己心目中的人才。然而他的心扉似乎是上鎖的,教授無法走進他的世界。出身貧寒,身份低微,威爾心底潛伏著強烈的自卑和被人關心愛護的渴望,性情暴烈得象一匹奔騰野馬,只要外面世界企圖侵犯他的世界,每當他意識的傷害降臨前,他會縮回自己信任的觸角,乾脆不惜以拳頭全力拚爭。在教授面前,把他十幾年都無法解答的數學難題,在三分鍾內輕松圓滿的破解,然後在他瞠目結舌和扼腕嘆息中把答卷點燃焚毀,打擊他的自信,是威爾樹立自信的一種方式。在一次酒吧滋事斗毆之後,威爾被法庭宣判送進青少年看護所,教授把他保釋了出來,並答應法庭把他教化為一名健康合格的有為青年,重新找回人生目標。
教授用了很多方法希望他能打開心結,走進他的心,但是許多被教授請來為威爾做心理咨詢的心理學家,卻都被這個有著驚人的高智商的小子洞悉心理而反遭羞辱,紛紛宣告威爾已「無葯可救」。教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學同學及好友西恩·麥克奎爾(羅賓.威廉斯飾),希望他來開導這個異常聰明而又固執倔強的年輕人。西恩·麥克奎爾同樣是為「性情古怪」深居簡出的教授,和威爾一樣飽受心底深處黑色陰影的困擾,在一番鬥志斗勇之後,兩人終於惺惺相惜,慢慢融化了冰封的心,成了忘年之交。
詩人於堅的早期作品裡,我非常喜歡一首叫《20歲》的小詩,每個從20歲走過來的男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看到當時的藍天、草地、飛動的足球,美麗但不屬於你的少女,回首躁動、狂妄、孤獨、絕望、無聊、憂郁這些情緒里枯瘦的影子。電影里威爾也正處這個迷茫時期,對愛情和未來是迷茫和沒有把握的,巨大的落差無時無刻拍打著他,只有坐在午夜返程的電車上點一根寂寞的香煙,才感到自己的真實存在,踏實安全。很多次他都想回到貧民區,和兄弟們一起做苦力過上一輩子,簡單充實地生活。這里粗茶淡飯,身份平等,沒有冷嘲熱諷,可以自由自在地渾汗如雨,不想那麼多。但是兄弟們都看到他身上閃閃發光的東西,知道和他們不是一類人,不能耽誤他,為此很焦急。
那個早晨,當回到住地,屋子裡空闊凄清,冷火熄煙,兄弟們都不知道到哪裡去了。當他轉過身,失落地抬起頭,才發現他們已經把集體公用的從垃圾堆里找來二手車打扮一新,決定送給他去開創新的生活,希望他用知識與智慧改變命運。站在晨光里他的鼻子有些酸楚,一種巨大的責任感伴隨著自信的力量在身體里發酵。走出這破爛的巷子,他充滿激情與挑戰的人生正在開始。眼下的第一個問題是他深愛的女友密妮·達伊爾,一位中產階級家庭出身,年輕美麗的哈佛女生,因為在其優越的家庭條件、良好的教育背景下讓他感到自卑失落,為維持可憐的自尊故意傷害了她,令她大哭著絕望地離開了這個城市。他是要找回來?還是就此罷休永不聯系呢?
面對難題,威爾又一次憂郁地站在西恩教授的門口,在教授信箱里塞了離別信。原地踟躇了一番,咬咬牙,他駕駛著破爛的汽車奔上公路,朝著女孩城市的方向揚長而去,前方藍天明媚。躲在窗自後面的西恩教授,望著這個斷乳期青年的背影,舒心地笑了。
威爾的20歲,當他緊閉自己的世界時,什麼都進不來卻什麼都容納不了,當他敞開自己心扉正視自己的過往時,陽光便進來了(難怪港譯名叫《驕陽如我》),所以想要表達就有很多觀眾,想要傾訴有知己傾聽,想得到愛就女孩傾心。每一位幫助威爾的人都是心靈的捕手。可是,當他第一次獨自上路時,才深刻體會到一種作為男人的沉穩果斷。生活不是電影,但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肯定不僅僅是這些!
很喜歡的一部電影,只要你敞開你的心扉,你的生活就會有變化!
④ 電影《蝴蝶效應》的看點在哪裡有沒有人解析下劇情
《蝴蝶效應》的看點在於採用倒敘的方式,前面的情節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看到後面會感覺到恰到好處。
如果你同情你愛的人的遭遇,想要幫助他改變命運,但是你會發現你必須犧牲掉另一個人的人生。這個就是這部電影傳達給我們的觀點。 雖然男主角穿越了很多次,但是每一次從來都不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圓滿,而是讓別人過得更好,但是雖然如此,有誰能讓所有人的人生能都是完美的呢?
⑤ X戰警觀看順序
按故事發展順序:《X戰警:第一戰》→《金剛狼》→ 《X戰警》 → 《X戰警2》 → 《X戰警3:背水一戰》→ 《金剛狼2》 →《X戰警:逆轉未來》 →《X戰警:天啟》→《金剛狼3》
按上映時間:《X戰警》→ 《X戰警2》→ 《X戰警3:背水一戰》 →《金剛狼》 → 《X戰警:第一戰》→ 《金剛狼2》 → 《X戰警:逆轉未來》 →《X戰警:天啟》→《金剛狼3》
(5)教授與空瓶子在哪個電影里擴展閱讀:
影片《X戰警》改編自漫威同名漫畫,是由福克斯電影公司出品的《X戰警》系列電影第一部,由布萊恩·辛格執導,休·傑克曼、帕特里克·斯圖爾特、伊恩·麥凱倫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00年7月14日在美國上映 。
電影講述一群身懷特異功能的隊伍,為了保護人類與特種人的友善關系,極力與邪惡力量作斗爭。為了保護自己和人類,X戰警只有一條路,戰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