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電影告白的詳細劇情
在《告白》里,所有的殺人動機都不是仇恨,而是慾望。
真正殺死森口老師女兒的並不是少年A,而是少年B。少年A最初的想法不過是製作出能直接殺害森口老師女兒的電擊設備,從而獲得別人對他的注意。
但是少年A製作出的電擊器並沒有殺死森口老師的女兒,所以他才會憤怒而取笑少年B。而少年B將森口老師的女兒丟進游泳池,這直接導致了小女孩的死亡——但是他並不是為了掩人耳目銷毀證據,而是他覺得少年A沒能殺死森口老師的女兒,但他可以。
森口老師在最後一節課上平靜地講述了這件事以後,就開始准備復仇。
而森口此刻也流著眼淚笑著說:開玩笑的呢。
《告白》講述不僅是主角的復仇,更是對庇護青少年犯罪的《少年法》的思考。日本著名偵探小說家東野圭吾在他的小說《彷徨之刃》里也有對於《少年法》的批判,相比於《彷徨之刃》,《告白》里對於這項法律的思考要更陰暗,也更深刻一些。
B. 《告白》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劇情有哪些深意
《告白》是一部2010年日本電影,根據小說《告白》改編而成。電影講述了某一天森口悠子發現其愛女被殺害在學校的游泳池中。盡管該起事件被斷定為意外死亡,但森口卻向學生們宣告犯人就在班中,並展開了自己的復仇。劇情深意在於人之私慾究竟有多可怕,誰也說不清楚,越是內心軟弱的人越是會欺負弱小以欺騙自己的人格。
在電影《告白》中,鏡頭的移轉似乎不曾停歇,也不聚焦在特定人物身上,偶出現在某些沖擊性的關鍵時刻的面部特寫盡頭,似乎就象徵著復仇的殺人預告。在故事的行進中,整部電影似乎緊緊扣著報復和背棄這兩個曖昧的主題。
中島並不預設立場去判斷孰是孰非,而是有意去除原著中較為帶有西方宗教意味的段落標題,讓故事一段段地連結著所有人物的自白以及對於他人的報復,反覆地讓被害者成為加害者又成為被害者,就這么繞了一圈再回到原點。
C. 電影告白講的什麼
《告白》是一部2010年日本電影,根據小說《告白》改編而成。中島哲也執導,女演員松隆子主演。它是2010年台灣票房收入最高的日本電影,亦在香港得到廣大好評。
當倫理和正義分歧,你該選哪邊。殺人者與復仇者的心理演進,輪番敲擊著我們內心的道德尺度界限。
一位中學女老師森口(松隆子)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蘆田愛菜)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卻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因為法律規定14歲以下的少年犯罪不會受到懲罰,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說出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劃(在那兩個學生的牛奶里摻了帶有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血液),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
D. 韓國電視劇《告白》主要說的是什麼
《告白》是日本拍的一部電影,不是韓劇。
E. 《告白》電影影評解析是什麼
本片試圖隱藏的思想主題的根底是對現實的真實描述,對傾斜的社會進行警告,對乳臭未乾的人文主義進行冷嘲熱諷,令人體會到現實生活的徹骨寒意。
全片結尾處,轉暗的銀幕中,松隆子所講述的最後的話語正是對這一觀點的最好體現,可以說,這是為傲慢的官能感覺渲染上頹廢色彩的名句。
基本信息
《告白》是一部2010年日本電影,根據小說《告白》改編而成。中島哲也執導,女演員松隆子主演。電影講述了某一天森口悠子發現其愛女被殺害在學校的游泳池中。盡管該起事件被斷定為意外死亡,但森口卻向學生們宣告犯人就在班中,並展開了自己的復仇。
2011年,該片獲得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F. 閱讀|告白
最近重溫了湊佳苗的成名作《告白》,每次讀完都能有新的收獲。這個只有短短六章的小說講述的是女教師森口悠子因為不滿法律對未成年人的過度保護,而對殺死自己女兒的兩個學生採取獨特的復仇方式報復的故事。雖然篇章簡短,卻涉及到了教育,倫理,法律與人性等方面,引人深思。
第一章「神職者」是以森口老師的視角來描述的,通篇自白的方式可輕易走進她的內心,隨著講述的深入,故事逐漸明晰。森口四歲的孩子愛美被班內的兩名學生殺害,而她選擇以自己的方式對兩位學生施以報復,稱自己把HIV病毒的血液注入了兩位的牛奶中。之後的五章都是在第一章的基礎上展開來寫的。第二章「殉教者」是班長美月的自白,描述了此事件發生後班級內的變化。第三章「慈愛者」是兇手之一的直樹的姐姐的自白。第四章「求道者」是以直樹的角度,描寫了膽怯絕望的直樹在家中由閉塞到接近瘋狂的變化。第五章「信奉者"是站在另一位天才兇手修哉的視角,揭示了他心理的扭曲。最後一章又回到森口悠子的自白,揭開了她真正的報復計劃。
《告白》將暴力美學趨於極致,極其清新的表達了一個極端壓抑的故事。這個故事如果單純的敘述出來,或許會覺得有些難以接受,但它給每個沖突、每個動機予以合理的環境和理由,這讓它變得與社會、每個人切實相關。或許現實中你還沒遇到這樣的事情,但是卻可以感受到發生也是必然。把裡面的每個人都單獨拎出來或許會覺得極端到不合理,但是擺放在一起的時候,卻又是自然而符合邏輯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幸福、痛苦、喜悅、憤怒,每個人都要獨自一人面對真實的並非人前的那個自己,冷暖自知。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扮演好兩個自己。最終,整個社會都在和表面的那個人維系著密切的關系,卻和真正的那個人愈加背離。
《告白》採用個人獨白式的敘事手法,把一個事情描畫成了多面體,代入感很強,這不是主角一個人的故事,它很細致地刻畫了每一個和事實有關的人不同的心理狀態,敘事慘烈而不留情面。同一件事,牽涉其中的人或旁觀者分別以各自的視角來表達看法,這讓我不由想起了黑澤明的《羅生門》。那種用多視角的結構方式表達出人性弱點或丑惡的一面,充分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可信任性和不可知性。每個人都懷著利己的目的,提供著美化自己、使得所述真相不盡相同的證詞。和《羅生門》不同的是,《告白》的每個部分沒有任何刻意修飾的成分,每個人的內心告白都是自己的真實想法,也許會對別人或事件產生片面或不完整的解讀,但都是從他們的視野中得到的真實印象。因為真實,所以我往往能從某個角色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從某句自白中讀出自己的內心。
我很喜歡美月,穿著那件有鐵鏈裝飾的黑色裙子的女孩,她走過去跟那個男孩見面的畫面,很動人。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有一些黑暗信仰,而這個女孩子也是,勇敢善良聰明又盲目崇拜,而她敢於站在眾人反對的那一邊,卻莫名其妙地犧牲了自己。他們戀愛的明媚橋段,一下子化為泡影,這從另一個層面,深入解讀了男孩變態的心理。
還有直樹,那個成績比較差的男孩,幻想艾滋病得了精神分裂,殺了自己的母親。
班級學生被教師暗中挑撥利用,群起欺負那兩個男孩,沉抑的校園氛圍,暗含著人性的黑暗和瘋狂。善良被換上了另外的服裝躲在角落裡細細低語,復仇和變態的狂妄在烏雲里慢慢壓近教學樓的天台。
而這些,只因為那個教師的不幸經歷和男孩的缺失母愛的病態心理。
在人們的常識里,孩子是懵懂而純潔的。他們的思維以及行為,全部是免檢產品。然而,真正認識生命的價值需要漫長的人生體驗,認為孩子比成人更純潔的說法,有些一廂情願。
如果讀過乙一的小說,你會發現,人的慾望並不是隨著成長逐漸增加,而是在年幼時就深深根植於人性之中的,並且由於小孩子社會屬性的缺失,他們對於慾望的追逐並不存在滿足上的延宕,因而他們惡得更純粹,也更徹底。詩人北島曾說:「人總是自以為經歷的風暴是唯一的風暴,且自喻為風暴,想把下一代也吹得東搖西晃。」
成年人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年輕的一代並未經歷過苦難的歲月,因而他們是幸福的,也是無知的。理所當然他們並不具備獲得話語權力的資本。賈樟柯曾言,這種對待「苦難」強烈的不平等精神是一種「苦難」霸權。
在本書中,暴力的濫用者以及無辜的受害者都是年輕的中學生。
和成年人相比,他們涉世未深。但是,他們對於人性深淵的罪惡意識卻比成年人有著更為深刻和敏銳的洞悉。年長的人們肯定會質疑,他們認為苦難的歲月只會在自己的身上烙下印記,而年輕一代享有的則是由自己開創出來的美好明天。但事實上,人們往往發現,縱使你吃盡苦頭,終於迎來人人拍手稱好的時代,最後仍會無可奈何地明白這個所謂的「美好」不過只是一個通向地獄的路標。
在青春期里跋涉的盲目狂熱反叛迷失自我的少年們,需要正確地被理解和包容,才能健康成長。為了得到好的東西產生的變態不正當的行為;為了報復自己遺失或被搶走了心愛的事物,而變得冷漠無情。而這些,根本性還是因為:愛和美好的事物的缺失。
在《告白》中,女教師對少年犯A說:「如果你生性邪惡,那我又何必提醒自己你還只是個孩子。」大多數孩子的立場觀點,是由教師來引導的。所以,這部電影是無比冷酷的,那位老師的形象與普遍的教師形象出現了巨大背離,女教師是幕後的指縱者。她意識到懲罰惡人,必須首先不把他當作孩子,要必要用極端的方式使之覺醒,或者付出代價。
「身為人母我恨不得把A和B都殺了,但我也為人師表。告訴警方真相,讓兇手得到應有的處罰雖然是成人的義務,但教師也有義務保護學生。」難以想像森口是怎樣悲痛又冷靜的說出這句話。聯系現行過度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確,法律天生難保公平,所謂民主自由的社會和教育是否造成了青少年成長環境的畸變?青少年犯罪的外表下,抽絲剝繭後的犯罪動機竟如此簡單,這在造成強大沖擊力之餘,也促使我們產生更多思考。在這部電影里,誰都沒有得到救贖。無邊界的極端自我下,人們做著冷酷傷害他人的事情,卻又不以為然。時時刻刻都踐行著平庸而無知的罪惡。
就像《告白》中圍繞著森口悠子的縝密計劃所進行的報復之路上被剖析的每個人物的內心,每個人物都是豐滿立體的,既擔負著道義,良知與責任,又都有著陰暗的一面。在直樹坦言看到愛美睜眼才把她扔進游泳池帶來的震驚之餘,修哉埋下的炸彈就像是高漲的青少年犯罪勢頭,帶著犯罪心理及動機的不確定性在故事的結尾轟然爆裂。在直樹和修哉先後殺害了自己最親愛的人之後,痛失愛女的森口悠子用自己的完美復仇計劃向學生們詮釋了:最好的報復是感同身受,最好的教育是將心比心。
在日本推理小說最純粹的流派——本格派已經無法依靠其自己的力量支撐推理小說的發展之時,各種變革應運而生,包括對本格推理產生嚴重動搖的東野圭吾,寫著溫暖又不失推理風格的伊坂幸太郎,以及文筆細膩清冷的湊佳苗在內,都在傳統本格精神下試圖尋求突破。然而不管變革方向如何,都有一種東西會始終貫穿其中,那就是曾經的正統作家所忽略,至少說不那麼看重的,隱秘、幽微而又扭曲的人性。
看日本電影和小說,常常會陷入一種莫名的壓抑之中。那種被放大後的人性的丑惡讓人不寒而慄。是日本如此還是人性如此?有種說法,日本狹小的國土面積使大多數日本人與生俱來產生一種危機感。平靜浮於表面,瘋狂壓抑深處,危機貫穿血液。你怎能忽視了它?
因此會不自覺陷入一種迷惘的反思狀態。思考它的理性與瘋狂,對待人性軟弱面的嚴肅,對人性丑惡面誇張的渲染,對人性殘忍面無原則的包容。似乎將人性所有復雜之處一並攤開,卻又不負責對你感官的沖擊你是否能夠承受。但是,藝術源自生活,若把藝術當做生活,又不免有些愚蠢。
凡事不必庸人自擾,世界不完美,人性很自私,但還沒有那麼糟糕。
一點同名電影觀後感:
導演非常成功的以各種電影技法成功的最大程度地影像化了湊佳苗的原著小說,給觀眾以莫大的視覺沖擊力與深遠的心理沖擊力,顯示出非常了不起的導演功力與熟練技法。中島哲是個很會用鏡頭說話的人,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點,是電影中反復出現的利用反光鏡拍攝的模擬回憶的影像,暗示心靈與環境的扭曲,或許還有更深層的意義或者影像美學。此外還有37名平均13歲的學生,在知道同學殺了人後,依然在陽光下嬉戲打鬧的場景,讓人不寒而慄。
《告白》算不得是一部具有極高攝影藝術的電影。對於一個觀眾來說,由於大多數只有一次觀賞某部電影的機會,所以,將技巧和藝術高度結合的攝影藝術,往往不太可能被觀眾所首先感知到。電影的故事,人物,最後是情懷,這些基本信息被觀眾所理解,並形成完整的概念的時候,他們已經走出電影院,在回家的路上了。那麼,所謂的「攝影」好,對於大多數來說,只不過是「漂亮」而已。稍微專業一點叫形成了相對深刻的映像記憶,僅此而已。
《告白》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慢速剪輯,唯美音樂,畫面構圖,每一句話、甚至每一滴血都輕柔、安詳。在看的時候,僅僅跌宕起伏的故事內容,就能夠完全吸引住你,一切的想法在精彩的故事結束之後,才會浮上心頭。
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G. 日本電影《告白》的內容是怎樣的一種思想,其意義何在
《告白》探討了一些確實存在,但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正視的東西。
1、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某種程度上,人之初,確實性本惡。通過後天的教導,通過社會規則、公益美德、懲罰機制的影響,某些人才會成長為無害的人。如果一味護短,或者一味聖母地宣揚「只是個孩子啊何必跟孩子計較」,他們會嚴重跑偏。
teenage的孩子是很躁動的,甚至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開始開始躍躍欲試自己的力量,比如智力,比如魅力,比如影響力。但teenager對社會規則、公德心、師長的教導什麼的,正處於叛逆、蔑視的年紀。現實生活中很多校園暴力、校園欺凌,不是teenager做出來的嗎?
2、你不能指望每個人都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很多人的思維只圍著自己轉,讓他們對別人體諒、關愛、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
比如《告白》中,殺手之一,他媽媽就一心護兒子,當著死者母親的面念叨「好可憐」,居然指的是「我兒子好可憐」而不是「死者好可憐」。總之,別人愛死不死,反正我兒子永遠是天下最好的人。看來熊孩子和熊家長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是個問題。
再比如《告白》里的女班長,對女主角說「修哉太寂寞了」,她以為女主角聽了這個理由,就能原諒修哉殺害人家無辜女兒的事實。女主角的反應特別給力,冷笑,瘋狂的冷笑,跟女班長告別之後女主角走著走著忍不住大哭,哭得一點形象都沒有。
我想女主角一定是從這一刻開始更加堅定了報仇的決心,因為要指望這些孩子和他們的朋友、家長意識到「殺害無辜是不對的」 簡直是不可能的。
3、成年人和小孩之間的關系其實挺微妙的。日本人很會刻畫這一點。
一方面日本的漫畫和電影總是鼓勵「少年英雄」的出現,總是描寫小朋友變身後打敗成年的魔王什麼的;另一方面也不忌諱描寫大人對孩子的那種警惕。畢竟「世界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比如《大逃殺》的大背景就是teenager們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他們年輕,有力量,團結一致把成年的師長架空,他們全體逃課的時候,老師完全無力挽回局面,他們捅傷老師的時候,老師只能躲起來洗傷口,這種背景下才有了「BR」法,用一年一度的大逃殺來震懾未成年人,宣告「小子哎,看清楚,世界還在成年人的手裡」。
4、那個年輕的熱血老師的經歷,作者的意思是說,成年之後,思維一定要像個成年人,別停留在熱血漫畫里。空有志氣和善良有什麼用,把眼前的一切想得無比美好有什麼用,這樣的人特別容易被人利用,被當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