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二八尼亞電影故事片

二八尼亞電影故事片

發布時間:2023-09-07 06:30:53

㈠ 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為何轟動一時

文革期間,因為譯製片較少,且集中在當時與我們有友好關系的幾個國家,因此,那個時期引進的國外電影,會在觀眾中誘發出今天看來匪夷所思的特別觀感。

在陳河的小說《黑白電影里的城市》中寫道:「《多瑙河之波》的熱潮還沒過,又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寧死不屈》上演了。由於這個電影有女主角米拉換葯時露出胸罩的鏡頭,電影院繼續每天爆滿……」

從中可以折射出文革期間引進的國外影片所引發的特有的觀眾觀影興趣。

其實,《寧死不屈》在觀眾中烙印下的強烈印象不僅僅局限於此,崔永元曾經說過,《寧死不屈》是他童年時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而上海作家陳丹燕在回憶她童年的偶像時說:「70年代,我喜歡過阿爾巴尼亞一個電影演員,他在電影《寧死不屈》中扮演游擊隊員……」

《寧死不屈》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那個時代引起如此深廣的反響?

注意一下《寧死不屈》公映的時間。影片1967年拍攝,1968年在阿爾巴尼亞公映,1969年就引進中國,當年公映。

據記載,它是文革期間第一部引進的外國影片。在三四年的時間內,沒有國外譯製片投放中國電影市場的情況下,《寧死不屈》首次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其新鮮感與沖擊性不言而喻,立刻掀起了一股波濤洶涌的觀影狂潮。

這其中,當然有部分觀眾對影片里的部分鏡頭投入了特別的注意,但實際上,我們今天看一下《寧死不屈》里當時的所謂暴露鏡頭,其實非常平常,也非常克制,根本沒有什麼香艷的成份。

而上面引述的那篇文章中陳述的事實,也不夠准確,因為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根本不是米拉,米拉是影片里的女學生的名字。

而據《電影傳奇》透露出的消息,影片里的那個換葯的女游擊隊員,卻導致了這部電影於1973年在阿爾巴尼亞被禁映。

主要原因是這個角色扮演者的丈夫是一個導演,被認為思想意識存有問題,牽連到這個女演員,導致了電影禁映。

而中國的觀眾並沒有受到這部電影在本土噩運的影響,依然對這部電影一往情深。

當然,1973年之後,這部電影,在中國也有淡出的趨勢,它與文革早期的記憶糾纏在一起,在知青那一代人中尤其記憶深刻。

崔永元生於1963年,陳丹燕生於1958年,而另一個作家鐵凝在她的小說《永遠有多遠》中也記錄了文中的「我」對《寧死不屈》的迷戀,他們基本可以視著同一代人,決定了他們對《寧死不屈》有著相似的記憶與雷同的感受。

今天我們來看《寧死不屈》,會覺得這個電影恰恰印證了文革期間對阿爾巴尼亞電影的評價,那就是:莫名其妙。

不能不說《寧死不屈》的敘事存有某種問題,它在現在發生時的情節中,插入九段回憶,把故事的連貫性分割得支離破碎,最後電影只能看到斷斷續續的局部細節,卻沒有一個統貫的印象。

比如,影片中的女游擊隊員受傷後一直住在米拉的家裡,她是如何來到米拉家中的?

米拉與家裡新來的一個做生意的陌生青年,圍繞著吉它,而開始了他們的熟識,但是這個男青年後來哪裡去了?

米拉被捕之後,地下組織暗殺了叛徒,接下來,卻是導致德軍下令槍殺米拉她們兩個人,前後的邏輯關系給人的感覺,是地下組織的暴力行動,才導致了德國人的瘋狂報復。

既然電影連一個完整的故事,都沒有講清楚,但電影又為何能引發巨大的轟動?

從某種意義上,如果一部電影過度追求內在的邏輯關聯與巧立名目的內在關系,雖然能夠給人以燒腦的分析樂趣,但是電影過後,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煙消雲散,反而難以給人留下印象。

而一個內容簡單的電影,卻因為它的鏡頭的單一、緩慢,反而給人以強烈的瞬間沖擊力。

加上當時《寧死不屈》放映的時候,國內的外國影片較少,很多觀眾看了一遍還要再看一遍,而觀看電影的環境,很多都是在鄉間地頭的露天場所,所以那種簡陋環境下銀幕上提供的斷片式場景,十分容易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

它不需要故事的前後銜接,片斷的影像就具有強烈的刺激力與沖擊力,這應該是《寧死不屈》這樣的一個被中國觀眾列入到莫名其妙范疇里的電影,能夠給人以強烈印象的原因。

《寧死不屈》里的女游擊隊員,在當時的中國引發巨大的關注,也和影片里的主人公與當時的中國青年在興趣愛好、衣飾著裝與文化程度上更有共 情感 與同理心的緣故。

影片里呈現的 社會 形態,受到得天獨厚的長期的歐風勁吹,遠比同時代正掙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國 社會 來得更具有現代性。在那個 社會 生態下活躍著的青年,更能獲得建國後思想文化有了全面提高的中國青年的認同。

這也是當時的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電影里的游擊隊員生活,能夠給中國觀眾帶來更為新穎的觀感的原因。

綜合當時觀看電影的觀眾的反映,我們大致可以看到電影里留下的深刻印象集中在以下幾點,這種印象滲入到當時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個人記憶與文化情境中,從長遠來看,甚至可以說影響到比一代人更為綿長久遠的精神領域。

這種影響具體是:

這就是我們在本文開頭部分提到的那種驚鴻一瞥的女性身著內衣的鏡頭。

而這種文革期間的特有的觀影驚詫,可以說分布在當時的幾乎能看到的所有在國內公映的譯製片中。

姜文在接受采訪時,就對電影里的女主角的漂亮表達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他說,他年幼時,「頭腦中還沒有漂亮的概念,記得我看李鐵梅的時候都還沒有,直到看《寧死不屈》,這是一部阿爾巴尼亞的電影,說的是游擊隊戰士被納粹抓住了,但她們還是很樂觀地彈吉它唱歌,她們穿連衣裙,領口開得很低,我覺得那裡面的人是很漂亮的。」

《寧死不屈》里的漂亮,實際上是一種青春的活潑氣息,其實女主角看上去並不嬌艷,與今日錐子臉刻意營造的驚艷之美,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片中的人物表現,卻很接地氣。

尤其是女主角米拉的單純的眼睛的閃動,都給人一種強烈的生命存在的感覺,所以當米拉與戰友最後走向絞刑架的時候,才反襯出扼殺如此強健的生命力的殘酷,電影傳輸出的是一種對青春與生命的禮贊,才讓暴行來得如此黑暗與兇殘。

很多回憶都提到從這部電影里第一次了解到吉它這一樂器,而在改革開放之後,吉它的風行一時,很多人都認為與這部電影的推波助瀾有著深切的關系。

在影片中,吉它的低沉的帶著迴音的旋律,似乎能夠讓人產生共鳴。而影片里的德國軍官,也試圖用吉它來瓦解年輕的米拉的精神意志,但是,吉它在電影里彈奏的是一種勇往直前、無視生死的心靈自白,德國軍官意圖用吉它所彈奏的美的韻律,在女革命者的堅強意志面前,毫無作用。

可以說,吉它在電影里述說的是:美不一定能消磨人的意志,反而會讓人追求更博大的善與真。

作家鐵凝在小說《永遠有多遠》里注意到米拉的格子襯衣帶來的視覺魅力:「當我看完一部阿爾巴尼亞影片《寧死不屈》之後,我曾幻想我和影片中那個寧死不屈的女游擊隊員米拉長得一樣,我唯一的根據是米拉被捕時身穿一件小格子襯衣,而我也有一件藍白小格子襯衣。」

《寧死不屈》在展示山城小鎮的日常生活面貌時,表現了街上的市民出售巧克力。而當時的中國人,對巧克力大多數並沒有什麼明晰的認識。

在余斌的隨筆集《吃相》收入的《巧克力》一文中記載:「《寧死不屈》大約是我們看到的第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就是在這部片子里,頭一次聽說一種叫作『巧克力』的糖。……我們誰都沒吃過,沒見過,據說中國最早生產巧克力在七十年代初,但印象中商店裡沒賣的……」

電影里的調侃語句:墨索里尼,總是有理,現在有理,而且永遠有理,成為當時民眾口裡的調侃語句。

影片里德國軍官打檯球的場面,也使中國觀眾覺得新鮮。

之後,改革開放後出現的全國遍地開花的檯球室,雖然不能說與這個電影的誘導有關,但不能不說這一大眾性的 娛樂 項目的影像記憶還是不可小覷它的現實影響。

女游擊隊員拿著手槍在屋頂一邊奔逃一邊射擊,都讓我們看到了一種迥異於我們戰爭片的帶有個人主義色彩的戰爭場面。

影片里米拉在照應受傷的女游擊隊員時,兩個女性相互調侃,體現了青春的美好,也顯現出一種幽默意味,相比之下,中國電影里的人物對話太過沉重,缺乏這種風輕雲淡、涉筆成趣的幽默感。這種風格,很容易獲得當時擁有了相當的文化理解力的中國觀眾的共鳴。

電影里德國軍官牽著一條狼狗,出入穿行,而影片里的狗仗人勢,也突出了侵略者的殘酷與凶險。

但電影引發的副效果卻是引起中國觀眾對養狗的興趣。

11、高領羊毛衫。

影片里的一位游擊隊員穿著高領羊毛衫也引起了觀眾的特別關注。在徐約維所著的《星星的碎片》一書中寫道:「最初對高領羊毛衫的印象在文革時期,那時看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裡面的男主角經常穿一件素色的高領羊毛衫,黯黯的顏色反襯著生命的年輕、激情之中又滲透著一種高貴的氣質。這對於一個從事革命的大學生來說,顯得分外迷人。」

《寧死不屈》在中國引起的反響,還包括配音者賦予了人物以一種新鮮的氣質,給米拉配音的是劉廣寧,她的特有的帶有迴音的細聽起來摻著一點嗲味的聲音,給角色增添了一種可愛的氣質,塑造了一個嶄新的人物維度。

可以說,《寧死不屈》在進入中國之後,被時代、配音者、觀眾添置了原片沒有的新鮮的內涵,說它是一部外國影片,但它在走入中國之後,就開始了中國化的嬗變過程,與中國當時的時代風貌、接受者的心理感受膠著在一起,使它帶著更為鮮明的中國特色。

這或許就是它在今天看來不過是一部相貌平平的電影,但在那個特殊的放映區間,卻能夠產生那麼大轟動的原因。

㈡ 阿爾巴尼亞電影的介紹

1946年以前阿爾巴尼亞僅有16家私人電影院,上映的都是西方國家的影片。1946年,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始建立和發展民族電影事業。開始拍攝紀錄片。1952年7月新阿爾巴尼亞電影製片廠建成,改變了初期只生產新聞片的局面,早期比較好的紀錄片有《542號鑽塔》(1957,曾在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獎)、《阿爾巴尼亞之光》(1958)、阿蘇兩國合拍的《光榮的道路》,大型彩色紀錄片《阿爾巴尼亞》及《繁榮吧,阿爾巴尼亞!》等。

㈢ 阿爾巴尼亞電影《地下游擊隊》故事

地下游擊隊
中文名稱:地下游擊隊
英文名稱:Njesiti Guerril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1CD
發行時間:1969年
電影導演:希·哈卡尼
電影演員:納·羅查
彼·拉納依
德·哈席拉依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
簡介:
阿爾巴尼亞電影是我國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引進的歐洲影片。此貼目的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想讓我們回憶那個搬著小凳子,頂著寒風酷暑的夜晚在露天看電影單純和快樂的童年時光。
導演:希·哈卡尼
攝影:薩·柯高納
編劇:希·哈卡尼 穆·斯坎德里
作曲:阿·克拉依卡
指揮:利·台恰
主演:納·羅查 彼·拉納依 德·哈席拉依
出品:新阿爾巴尼亞電影製片廠
上映:1969年
地區:阿爾巴尼亞
片長:92分鍾
對白:普通話
顏色:黑白
類型:戰爭
視頻:XVID 720x576 25.00fps 794Kbps
音頻:Dolby AC3 48000Hz 立體聲 256Kbps
譯制:上海電影譯製片 1970年
配音:(導演:張同凝)中叔皇,李君玲, 喬榛,尚華,劉廣寧,富潤生,楊成純,楊在葆等
劇情介紹:
二戰期間,阿爾巴尼亞游擊隊在某市擊斃了義大利法西斯的走狗馬卡列奇上校,接著又出其不意的奪走敵人軍火庫的槍支彈葯,燒毀了軍火庫。由於叛徒的告密,女游擊隊員德麗塔被捕。義大利警察頭子對打進敵人內部的游擊隊員彼德羅產生懷疑,故意讓彼德羅去槍斃德麗塔以驗真偽,為了保護戰友,彼德羅暴露了身份。在千鈞一發之際,地下游擊隊趕到,營救了他們,活捉了法西斯警察頭子。

㈣ 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看的阿爾巴尼亞老電影,只記得裡面有人在山裡找,「阿三你在哪裡」,有誰知道電影名嗎

閃耀的花火
1分錢看大片>>

2012年上映|116分鍾|美國|英語
導演:薩利姆·阿基爾
主演:惠特尼·休斯頓喬丁·斯巴克斯卡門·艾喬戈德瑞克·盧克邁克·艾普斯
類型:劇情

㈤ 《伏擊戰》表現了阿爾巴尼亞抗擊德國侵略者的哪一場戰役

《伏擊戰》是1970年譯制的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影片在國內公映的片長只有一小時零九分,作為故事影片,實在有一點太短了。

它看起來像是紀錄片,但實際上是一部故事片。

它主要表現了阿爾巴尼亞的一支游擊隊奉命去伏擊一支德軍機械化部隊,整個電影就是表現這一場戰斗的過程。

這部電影在國內放映時,立刻得到了主流媒體的一致叫好。我們先瀏覽一下當時報紙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解放日報》1970年12月3日刊發評論:「弱國打敗強國的頌歌——贊阿爾巴尼亞影片《伏擊戰》」。

《人民日報》1970年12月5日刊發評論:「敢於斗爭,敢於勝利——阿爾巴尼亞故事片《伏擊戰》觀後」。

《北京日報》1970年12月6日的影評標題是:「不畏強暴,堅持真理,敢於斗爭,敢於勝利。」

《文匯報》1970年12月8日登載的文章標題是:「山鷹展翅敵喪膽。」

影片里的游擊隊與強大的德軍相比,實在稱不上是一支對等的部隊。影片里的這一支著裝不一、子彈欠缺、食物匱乏的部隊,幾乎是拼盡全部的人力與物力,與德軍展開一場完全不對等的戰斗。

電影里的這一場戰斗,是一個有著更深意圖的整體戰役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從電影里的人物對話里,感受到這一場戰役的目的,不過是起到「圍魏救趙」的用意。

影片里的政委對游擊隊的戰斗形勢作過如下的分析:「參謀部通知我們,有一支德國機械化部隊和突擊隊要在本月26日以前到達這個地方,納粹匪徒就是想從我們部隊的背後出去,敵人的大部隊,已經被擊潰了,完全垮了。」「我們主要的打擊力量集中在他們前頭,阻止他們前進。」

在下面另一個場景中,政委繼續對戰斗的目的進行了闡述,這是對普通戰士講述的,所以比上面傳達的通知還顯得通俗易懂,且有鼓動性。

其鼓動性的形勢分析稱:「敵人冬天的攻勢遭到慘敗以後,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行動,向我軍進攻,但我民族解放軍正在進行反擊,也同樣把納粹蠢豬的第二次侵犯打得落花流水。黨交給我們一個主要任務,我們的游擊大隊正在戰斗,並已經擊潰了敵人的主力部隊。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狙擊敵人機械化部隊對大部隊的進攻。」

從兩個場景里的形勢分析來看,游擊隊面臨的局勢其實是相當危險的。我們可以看到,德軍展開了冬季攻勢,第一波沒有達到目的,但是第二輪敵人的進攻又已經開始了,而且德軍一直在追著主力部隊打,而這支游擊隊的目的,就是完成上級交給的狙擊敵人的機械化部隊的任務。

這是一場伏擊戰,但更像是一場狙擊戰,所以戰斗的凶險可以從影片里的背景交待中大致地看出來。

電影里所說德軍的冬季攻勢,是從1943年11月開始的,持續了近三個月。影片里提到的本月26日德國機械化部隊將到達本地,應該指的是1944年1月26日這一個具體的時間點。

這里,我們跳出電影,看一下,當時阿爾巴尼亞的戰爭形勢,也由此探究一下,電影里的戰斗場景是不是有誇大的嫌疑。

實際上,提前在這里說一下,應該說電影還是忠實於 歷史 事實的,表現了當時阿爾巴尼亞游擊隊面臨的敵軍圍困重重的嚴峻形勢,唯有殺開一條血路,才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游擊隊。

所以史書在提到這一段德軍發起的冬季攻勢的時候,特別強調,這是阿爾巴尼亞游擊隊在二戰中最艱難的日子。

1943年9月,義大利投降,之前,1939年4月7日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所以,我們在阿爾巴尼亞電影里,反映早期游擊隊斗爭的影片,佔領軍都是義大利軍隊,包括《寧死不屈》里諷刺「墨索里尼永遠正確」的台詞,針對的都是義大利侵略者。

義大利投降之後,德國軍隊立刻從相鄰的南斯拉夫與希臘抽調軍隊,入侵阿爾巴尼亞,填補義大利投降之後的軍事真空。

據英國人所著的《關於希特勒為何戰敗的秘密報告》一書提供的資訊:當時,德軍在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希臘這些巴爾乾地區,共有20餘個師,總兵力達60萬人,接近西線總兵力的一半,兵力還是挺強大的。

希特勒的兵力明顯是不夠用的,所以這么20餘個師,就在巴爾干半島的國家之間搬來搬去,拆東牆補西牆,義大利反戈之後,德軍更是捉襟見肘。

當時德軍主要將部隊放在南斯拉夫,圍剿鐵托的游擊隊,南斯拉夫的游擊隊,確實要比阿爾巴尼亞的游擊隊要強得多,讓希特勒傷透了腦筋,還不得不從蘇聯戰場抽調兵力,加強對南斯拉夫游擊隊的圍剿,而阿爾巴尼亞的游擊隊則弱得多了,人數不能與南斯拉夫游擊隊最高時達30萬的人數相比。

同時,德軍也將一部分部隊放在希臘,以防止同盟軍登陸。

這種布局,與當時德軍面臨的戰爭狀況有關,一方面,蘇軍熬過了庫爾斯克最大的坦克膠著戰的困難階段,有了喘息的時間,有能力發動進攻,牽制住德軍,使德軍不得不準備從南斯拉夫開始撤軍,另一方面,盟軍在義大利的登陸,也使德軍開始防備盟軍如法炮製,在希臘登陸,這樣德軍在阿爾巴尼亞周邊的重點,是放在南斯拉夫與希臘這一片地域,當義大利投降後,德軍立刻抽調軍隊,侵佔阿爾巴尼亞,並在冬季圍剿中出動了四個師,人數達到4.5萬人,而阿爾巴尼亞游擊隊的人數只有2萬人左右。

同時,德軍在阿爾巴尼亞為了顯示不是佔領者而是解放者,也對當地人較為客氣,這也是我們在《戰斗的早晨》里看到阿爾巴尼亞的孩子,可以在德軍巡邏隊的眼皮底下,嬉戲玩耍,毫無恐懼之心。

德軍重兵圍剿,而當時的阿爾巴尼亞游擊隊的條件非常差。在影片里交待了游擊隊員沒有鞋子,隊員在開玩笑的時候,總是拿沒有鞋子開玩笑。

同時也沒有食物,在影片里有一個場面,機槍手蘇洛在與夥伴們分吃食物的時候,他示意隊友,把一點點食物,送給對面的一個漂亮的女游擊隊員。

這也是電影里的朦朧的一點愛情暗示,當這個女游擊隊員露出她的面頰的時候,確實是明眸皓齒,靚麗奪目。

在後來的狙擊戰中,蘇洛操著一挺機槍,壓迫著向山上發起沖擊的德軍,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甚至能獨擋敵人的炮火攻擊。

只是沒有子彈,當時這名女游擊隊員帶來了少量的子彈,然後操縱機槍,射殺敵人,但是眨眼之間,這名女游擊隊員便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倒在了機槍上,構成了電影里的一個頗為傷感的鏡頭。

之後,蘇洛在電影里也成為壓軸結尾,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面對德軍上校猙獰滿面地沖上陣地,他與敵人的同歸於盡。

電影鏡頭里,沒有表現他是如何對付那個老謀深算而又孤注一擲的德軍上校,鏡頭從蘇洛的頭上越過,抬向天空,然後傳來一聲吶喊聲,可以猜出的內容,是他抱著德軍上校,一起墜下山崖了。

電影很快匆匆結尾,只見游擊隊員從山巔上沖刺而下,殺向敵人,戰爭結果如何,電影里沒有交待,但是在電影前面提供的情境下,德軍的大部分力量還沒有消滅,武器裝備還沒有受損,這時,游擊隊沖鋒出擊,如同以卵擊石。

電影意圖通過德軍上校被鏟除掉了,敵人已經群龍無首,按照《三國演義》的敘事手法,是必敗無疑了,但現代戰爭,顯然不是這樣一將落馬、便大獲全勝這種邏輯平移的,所以阿爾巴尼亞電影的結尾往往是戛然而止,在中國觀眾那裡獲得一個並非浪得虛名的「莫名其妙」的風評。

從史實上來看,當時的阿爾巴尼亞的游擊隊主要採取是突圍戰與機動作戰,影片里的伏擊戰根本不成熟,它的伏擊目的,只是為了狙擊敵人。游擊隊的主要任務就是擺脫敵人的圍剿。

從《伏擊戰》的交待看,德軍防備甚嚴,機械化部隊出擊之前,前出先鋒隊,偵察村莊,封鎖道路,四處查看,部隊也是穩步遞進,遇到伏兵,及時增援,游擊隊連到伏擊戰的地點,都必須繞開德國人到處警戒的路口,不得不通過攀援峭壁,才越過山巒阻礙,到達伏擊地點。

從影片的交待來看,德軍被圍困後,在開始的一陣手忙腳亂之後,立刻組織了有效的炮火還擊,還採取迂迴包剿、佔領制高點的手法,使游擊隊的伏擊漸漸地陷入被動。電影結尾處讓人意猶未盡,根本感受不到游擊隊伏擊戰泰山壓頂的成功效應。電影最後依靠的是人海戰術,比劃一下沖下山去的激動人心場面,但能否制勝,仍是一個懸案。

據《阿爾巴尼亞史綱》記載,這一場冬季戰役以游擊隊節節敗退為結局,可見,影片里的游擊隊要展開一場伏擊戰是相當困難的,《伏擊戰》這部電影記錄了這一場慘烈的戰爭全景,折射出當年抗擊德軍幾乎是一場啃骨頭的拼掉老本的血戰。

從電影手法來看,《伏擊戰》是阿爾巴尼亞電影里比較平庸的一部,它對人物基本沒有什麼刻畫,鏡頭調度也是採用了紀實性的手法,人物交待不清,戰事也是敷衍了事,但是在當時看慣了中國式游擊隊戰爭片的情況下,這樣一部全程的純粹戰斗的影片,還是給中國觀眾帶來了新穎的觀感。

觀眾記憶深刻的包括那個留著希特勒小鬍子的阿爾巴尼亞所謂賣國政府軍成員,在遇到危險時,上演了一幕幕逃生必殺技,包括在車內壓低身子,躲避槍彈,後來又從車上掙扎著身子,蛇行下車,接著展現葡伏在地、鑽入車肚的尺蠖逃生術,但最終在逃生路上,遭遇德軍上校,他見勢不妙,扭頭而走,被德軍上校開槍打死,完成了這個漫畫式人物的在電影里形象貢獻。

而影片里開始的時候,還出現一個志得意滿的年輕德軍軍官,衣扣上懸著鐵十字勛章,從他的對話中來看,他曾經參加過入侵法國的戰斗,所以他在影片里不失時機地嘲笑了一下法國人,說他進軍法國的時候,「那些法國人都嚇傻了。」

可以看出,這個年輕軍官,正是後來好萊塢與西歐電影里那些出沒在二戰重點戰事中的德國軍人,他們在電影里出現的地域,確實是西方二戰片英雄的主要戰線收獲場所,而在這些影片中,是沒有阿爾巴尼亞電影里的抗擊法西斯英雄什麼事的,阿爾巴尼亞電影也深知自己的游擊隊戰事,在二戰的 歷史 中,占據不了多大的空間,這種心態,該如何在《伏擊戰》里表現出來?

我們看到,影片里在阿爾巴尼亞多呆了三五個月的德國上校不失時機地諷刺了那個得意洋洋的年輕軍人:「在阿爾巴尼亞,你得鐵十字勛章很難,但墳上的十字架倒很容易得到,連送葬的也沒有。」

電影的潛台詞是說,阿爾巴尼亞的抗戰,不玩虛頭,而是玩實在的,是貨真價實的消滅敵人的場所。

雖然二戰史,對巴爾干諸國的抗擊法西斯的史實一筆帶過,但阿爾巴尼亞電影《伏擊戰》卻藉助德國人之口,表達了他們打擊的敵人,是真正的對手。

這也是電影的巧妙之處吧。

㈥ 阿爾巴尼亞老電影

這個是敵人。這片名《地下游擊隊》。

㈦ 總說阿爾巴尼亞電影《腳印》看不懂,這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神作



觀眾們提到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首先必提的是《第八個是銅像》,筆者曾經對此作了一點分析。

幾乎是同時,當年的觀眾還要提到另一部看不懂的阿爾巴尼亞電影,這就是《腳印》。

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竟然在觀眾那裡得到眾口一詞的感受?

《腳印》這部電影是在1971年在國內公映的,算是比較早期的阿爾巴尼亞電影。

據《上海文化年鑒 1992》後附錄的「上海文化史大事記(1966 1976)」記載:1971年11月28日,為慶祝阿爾巴尼亞解放27周年,上海即日起上映阿爾巴尼亞故事片《腳印》和《勇敢的人們》。


在浙江的一本文化志里,也提到:1971年12月17日,為配合阿爾巴尼亞解放27周年紀念活動,杭州市上映阿爾巴尼亞故事片《勇敢的人們》和《腳印》。《浙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廣闊的天地經風雨,矯健的山鷹在翱翔——<勇敢的人們>觀後》和《一場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爭奪戰——<腳印>給我們的啟示》。

更早一些的評論,出現在全國的大報上,我們看看當時的評論標題。

1971年12月2日《解放軍報》:前進在革命化的大道上。

1971年12月5日《北京日報》:光輝的道路。

1971年12月7日《文匯報》:前進的步伐。

1971年12月8日《光明日報》:永不停止的腳步。

1971年12月8日《光明日報》:知識分子的光輝道路。


從這些文章的標題來看,電影應該是主題積極,黑白分明,簡單乾脆,怎麼會生出「看不懂」之說?

而實際上,對這個電影「看不懂」的呼聲,可以說在我們的耳邊不絕如縷,時有所聞。

這部電影受到中國觀眾的廣泛歡迎,在《話說周曉文》(毛果著)一文中,介紹中國導演周曉文的電影啟蒙歷程,引述了周曉文的回憶: 「《多瑙河之波》看得最多,不下十幾遍吧!《腳印》看了七,八遍。」

看了多遍,應該有看不懂的因素在內。

再看《「文革」記趣》(作者:鍾利戡)一文,作者就直指:「阿爾尼亞有部《腳印》的影片,放映看完,多數人不知所雲。」

在《劃痕的歲月:表述我們難忘的記憶》(高峰著)一書中引用了劇作家金作人的一封信,提到:「『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這是觀眾在看完《腳印》之後得出的結論。該片採用了大倒敘和時空交錯的結構方法,看慣因果式線狀結構影片的中國觀眾很難適應,當然,阿爾巴尼亞其它電影中鏡頭的快速切換,人物及細節交代的簡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而在葉聖陶與葉至善合著的《葉聖陶家書》中,也有很大的篇幅,記載了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錢鍾書當年在《圍城》里諷刺:名人寫信,有一種表演欲在內,都考慮日後發表的。

不能說葉氏父子當年連篇累牘寫的通信,沒有想到日後會出版。我們今天在兩個人的書信中,正看到父子倆在 歷史 的孤寂中,作出熱鬧的雙簧式表演。

因為是表演,所以,他們之間寫的書信並不一定是心中所想,不過,也能大體看到一點時代的印痕。

在葉至善的信中,提到了阿爾巴尼亞的這部電影。


1972年5月10日葉至善的信中寫道:「類似的故事,有阿爾巴尼亞的故事片《腳印》講的是一位醫生思想的轉變。這位醫生出身是好的,手術非常高明。他認為救活過不少人,受人感激、尊敬,都是應該的。後來他醫治一個工人。這個工人在一次事故中為了搶救他的同事,炸掉了兩條腿。手術過後,醫生去查病房,正好那幾個被救的同事來探望那個工人。他們一見面就談技術革新的事,醫生感到非常奇怪:這些人不是這個工人不顧自己的死活,把他們救出來的嗎?怎麼連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呢?真出於他的意料。他就把這件事對一個朋友說了,那個朋友回答得很好,說因為他們在同樣的情況下,也會像他那樣乾的。這個醫生才悟到,自己離開勞動人民已經很遠了,於是主動要求到邊境去接受改造。這張片子就思想性講,是相當高的。可是他們習慣於用倒敘手法,還有些不必要的穿插,使人不容易理清頭緒。」

葉聖陶回信,如果有票,他是會去看的。可見對兒子的推薦,他還是感興趣的,並沒有歧視這是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從這里可以看出,阿爾巴尼亞電影對中國的文化融入與介入,要比我們後來避而不談、佯裝不知的鴕鳥狀態要復雜得多。


兒子看到父親對他上一封信中所提及的阿爾巴尼亞電影有興趣,在5月16日這封回信中,進一步闡述了電影的內容,這是所有先期看過電影的觀眾,都喜歡表現出來的心理趨向,他寫道:「《腳印》那個電影,要看懂得花點腦筋。他是從一個暗殺案開的頭,就是這個醫生被暗殺了,有人懷疑他是自殺,處理這案件的公安人員認為必須經過調查才能定案。於是他訪問了醫生的父親、妻子、同事、朋友,這些人都敘述了醫生生活的片斷,裡面還插進了這些人自己的生活,因此看起來頭緒很亂。爹爹去看之前,最好叫三午把故事大概說一下。這個主題用偵探片的形式來表現,實在沒有必要。」


這里提到的「三午」是葉聖陶的長孫。其實按照葉聖陶的文字功底,看這樣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完全能夠自己消化電影里的迷津,用不著別人指手劃腳,但從這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出,《腳印》確實有一點「燒腦」。

與葉聖陶大師被懷疑成看不懂,倒是不少民眾在這個電影里讀到了他們需要的理解。

據交通技工教育研究會編《交通技工教育優秀文集》所收錄的《師德在學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作者:林景輝、魏雪芬)卻把《腳印》作為文章的論據:「阿爾巴尼亞影片《腳印》中有這樣一句話:和朴實的人在一起,可以純潔靈魂。」


可以看出,這部論文集是把《腳印》作為一個經過時間考驗的經典言論來引用的。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仍然沿用阿爾巴尼亞電影里的論點作為支撐自己理念的信息源,確實有一點不可思議。

在畢熙東著《足球老納:從德國到中國》中的一篇文章「足球不是輪盤賭——第十四屆世界盃足球賽之我見」中,作者也涉筆成趣地提到了《腳印》帶來的記憶:「 倒底誰造就誰?在十年動亂期間,只有阿爾巴尼亞的故事片有資格進口。我卻記住了影片《腳印》中的一句名言:是醫生造就了手術室,而手術室不一定就造就醫生。本屆世界大賽呈現出的紛亂現象,真個兒是觸及了人們的靈魂。」

只是作者在這里發生了記憶錯位,其實文中的這句話,並不是《腳印》里的台詞,而是另一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創傷》中的對白。這兩部電影表現的都是醫生如何離開大城市,來到缺醫少葯的偏遠地區,矛盾沖突也主要來自於夫妻之間,都是丈夫積極,妻子拖後腿,主題構思非常接近,所以才造成了作者這種張冠李戴的錯誤記憶。

而《腳印》當年就對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產生了強烈的思想撞擊。


我們在《雷鋒式的好戰士黃觀順》(1973年出版)一書中,看到傳主的一則日記,對《腳印》給予自己的教育沖擊力,作出了記錄與記載:「一九七二年三月六日看了阿爾巴尼亞故事影片《腳印》以後,我感到對我的教育極為深刻。它是教育我們青年人的一部好影片。它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生活不能貪圖安逸,更不能驕傲自大。要知道一個人的進步應歸功於黨和人民,而決不能把同志們幫助的結果看成是自己驕傲的資本。」

而更多的記載,出現於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作者的筆下。上海作家殷慧芬在《夢中錦帆》中把電影《腳印》融入到主人公的生活經歷中,小說中寫道:「李小蓉說也挺欣賞《腳印》里的那個外科醫生,他瀟灑才華出眾,可惜他死了,他被人殺害了。錦帆說影片里的腳印象徵了人生的足跡。李小蓉說哎喲我怎麼沒想到,我還覺得這片名文不對題我真傻。」


在毛寄萍所著《欲罷不能》(2007年版)中也寫道了阿爾巴尼亞這部電影給人物帶來的牽動效應:「她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阿爾巴尼亞叫《腳印》的電影,女主人公向別人傾訴和丈夫的感情的那句話:結婚已經五年了,可是我們還像剛戀愛那樣。她完全沉浸在一種幸福的感覺之中,開始的因為偷情而產生的忐忑,因怕別人發現而產生的恐懼,因行為越軌而產生的隱隱約約的罪惡感盪然無存。」



連環畫也沒有放過《腳印》,這本連環畫標明根據阿爾巴尼亞電影改編,由王佩家改編,向群等繪,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於1974年1月出版第1版,印數達到驚人的280000冊。


這本連環畫將電影里產生弄不懂的回憶場景全部刪掉,理清了頭緒,而且把無關的人物回憶也給省略掉了,倒是理解電影的一個比較好的通俗讀本。

而就是這樣一部不入今日電影界名流法眼的阿爾巴尼亞電影《腳印》竟然也成為早年的電影教科書的成功範例,而今天這些範例,則大多數是唯好萊塢電影馬首是瞻的。


在卜召林主編的《電影學簡編》(1992版)中介紹「對話蒙太奇」這一技巧的時候,寫道:

對話式蒙太奇也是比較經濟、比較簡要的處理方法。這樣的畫面組接,既推進了電影故事情節,又合情合理。這也是在中外電影史上大量運用的一種手法。下面是《腳印》中的情節。


護士:「阿爾丹大夫祝你成功。」


阿爾丹:「謝謝」。


「成功和失敗往往是毫釐之差」,說這話的已是在另一個場景里的教授。

那麼,贊聲一片的《腳印》為什麼叫人看不懂呢?

這一點,在葉至善給父親的信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就是電影通過回憶介紹了犧牲在敵人槍口之下的阿爾丹大夫的生平事跡。


這種表現手法,與《第八個是銅像》如出一轍,甚至在《寧死不屈》里,也是通過主人公米拉被捕之後不斷閃回的回憶,來表現過往的經歷。

看來,阿爾巴尼亞電影很喜歡這種大面積的回憶手法,而正是這種手法運用較多的電影,就是中國觀眾看不懂的「重災區」。


《腳印》里,開始是一個懸念的結局,阿爾丹大夫在邊境地區行醫時,突然死去,手上發現槍支,最容易作出的判斷,是他自殺身亡。於是警察展開調查,通過走訪他的父親、妻子、同事及病人,來全面了解他的思想動向,與《第八個是銅像》不同的是,《腳印》里的阿爾丹醫生更具有《羅生門》的「視角決定觀感」的色彩。

《第八個是銅像》是人物事跡互不幹擾的並列式的拼盤式組接,而《腳印》則是人物事跡的因果式拼盤式組接,各組回憶里因回憶角度的不同,必然會有沖突的地方,這形成了《腳印》里的人物形象處於一種撥開雲霧、移顯換影的狀態。


阿爾丹大夫在別人的多角度回憶中,性格與思想都是遞進的,最後落腳點是證明了他是一個好大夫,而不是一個可能叛國未成的自殺者。

正如葉至善在信中所說,《腳印》採用了一個懸疑式的結構,並不一定是成功的。因為整個電影里,並沒有什麼刀光劍影的部分,而最後突然來了一段神秘的死亡事件,把一起思想沖突的電影非要拉扯上兇殺事件,這兩者之間顯得有一點不倫不類。

實際上,整個電影的回憶,就是說明了主人公如何從一個虛榮、自私、滿足於個人幸福的醫生,如何實現了價值觀的轉變,投身到服務 社會 的更有意義的人生之中。


這顯然在後來的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家的轉型變革中,證明這是一條非常難以實現的道路,而當下的阿爾巴尼亞民眾,卻把選擇方向放在義大利、希臘這些二戰中與阿爾巴尼亞為敵的國家,也就是電影里的叛逃者亟欲前往的國家。

也就是說,《腳印》里的大夫的思想轉變,恰恰是逆行著現實中的民眾的思想趨向的。

因此,《腳印》這樣的影片,反過來可以看出,當時的國內民眾卻是想出國的,而不是像電影里歌頌的大夫那樣,一心意圖紮根基層。

所以說,英雄們的行跡與行蹤,總是逆行著 社會 的趨向與思潮的。


電影里還通過一位姑娘之口,對那個時代作了總結:「我們的後代會羨慕我們這個艱難的時代,這個時代一年就等於一個世紀。」

其實事實上恰恰相反,現今的阿爾巴尼亞恰恰忘記了那個時代。

在電影里,英雄們被樹立為榜樣,告訴民眾與世俗的選擇的另一種相反的可能。這就是英雄法則的存在價值,好萊塢電影也概莫例外。

影響《腳印》里的大夫思想轉變的因素,是電影重點表現的區域。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阿爾丹從開始時沉湎於個人主義與家庭小圈子裡,發生思想轉變,來自於以下幾個因素:



大夫與同事外出遊玩,遇到了童年小夥伴的媽媽,當年他們在鄉里,得到過這位農村大娘的照顧,後來小夥伴犧牲在抗擊法西斯的戰斗中,這給了阿爾丹以傳統教育,覺得自己不應該忘了本。這是促成他回鄉行醫的一個重要因素。



大夫在收治病人的過程中,有一位工人因為保護同事,而自己受了傷,斷了條腿,大夫本來是救治病人的,但反過來也被病人所救治,這一點,使他改變了高高在上的觀念,扭轉了醫患關系中醫生的上帝般的存在。



影片里,阿爾丹的父親是一個軍官,後來解甲歸田,他對兒子的變質有著深刻的認識,指出:「你把人民給予的榮譽看成是理所當然的,脫離人民,忘記是誰培養了你。」而同事也直指阿爾丹脫離現實,搞純粹的理論研究,熱心於維護自己的威望,而不是服務於民眾。這些觀念,在主人公觸碰到病人的感人行為之後,迅速由理論轉化為行動實踐,從而實現了思想的轉變。


《腳印》一片,雖然是局限於一個醫生的生活,但是 社會 廣度還是超乎尋常的。影片里,還提及了蘇聯中斷了的援助,工廠通過自力更生,來應對突襲的困難。包括當時嚴酷的 社會 環境,邊境地區的復雜形勢,都能夠映射出國家面臨的現狀。在這樣的形勢下,醫生放棄大城市的生活,來到邊境地區服務鄉民們,便使他的這種選擇具有了整個 社會 背景支撐的縱深力道。


而影片里的兇手,正是那個曾經送吊燈給醫生的所謂好友,影片在最後結尾中,略去了推理與偵察,直接把兇手給推了出來,這也是阿爾巴尼亞電影不屑於進行邏輯分析導致電影讓人莫名其妙的原因之一。


《腳印》在一部簡單的主題電影中,加入了那麼多元素,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它的主題意旨,也讓電影七岔八岔,枝節太過繁復,最後就讓人得出「看不懂」的印象了。實際上,電影的主題還是非常鮮明的,當時報紙上對它的概括是很一錘定音,毫無歧議的,正說明它並不難被看懂,至少看過電影的觀眾,可能不一定梳理出電影敘事的脈絡走向,但電影傳達出的內容,還是一目瞭然的。



閱讀全文

與二八尼亞電影故事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販賣愛結局電影 瀏覽:585
新電影和畫有關 瀏覽:677
播放一部兒童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19
科幻電影經典剪輯視頻 瀏覽:984
世界上最恐怖電影院 瀏覽:881
洪金寶當大廚是什麼電影 瀏覽:3
韓國搞笑校園電影名字 瀏覽:506
關於反轉的電影包括哪些 瀏覽:268
一個女孩找工作的電影 瀏覽:577
哪個電影的主角叫志遠的 瀏覽:770
電影世界從警察故事開始 瀏覽:591
男生看電影自帶飲料 瀏覽:144
電影新僵屍先生靈嚶 瀏覽:991
日本老電影戰後的 瀏覽:541
最新中國最好的科幻電影 瀏覽:777
驚悚恐怖電影排行榜前十名2020 瀏覽:28
雌雄大盜電影任達華國語在線播放 瀏覽:937
老電影海春香傳 瀏覽:418
兄弟別鬧免費觀電影演員表 瀏覽:282
國內電影搞笑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