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國內青春電影問題

國內青春電影問題

發布時間:2023-09-09 02:06:10

⑴ 為什麼國內的青春電影都是早戀墮胎

青春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個回憶,但是每個人的青春又是不一樣的,電影想要抓住每個人的青春,這是不太現實的。另外,很多人的青春並不是那麼轟轟烈烈,只是伴隨著三年高考兩年模擬,慢慢打磨過來的。如果再符合這樣的要求來拍電影。好,帥不過三秒,電影開始沒多久,人都走光了。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建議哈,不過我覺得這些導演大概也就是這么想的吧。

⑵ 青春片從網路電影中消失,是大眾審美疲勞了嗎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青春片,當時的青春片可以說是電影類型的王者。在那個時候沒有看過一兩部青春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看過電影。國內的青春片大多數都是改編自小說,青春片的套路也是相當的統一,全篇圍繞“感情”在進行,一條路走到黑。而現如今青春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電影的類型逐漸增多,有奇幻的,喜劇的,刑偵的,軍事的,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多樣化,相比青春片裡面老土的劇情,確實是別的電影類型更受歡迎。

所以青春片並沒有從網路電影中消失,是大眾對於毫無意義的青春片審美疲勞了。青春題材電影,現如今的關鍵是如何打破固有的套路,應該多多嘗試多元化風格,才有可能使青春片重回巔峰。

⑶ 怎麼看待國產青春電影



在眾多的類型片中,佔主流位置的一直是影片類型較為突出、系列性較為連貫的電影,比如動作片和喜劇片。從這一點來看,青春片其實難以企及。在票房回報率上,它不及動作片和喜劇片的商業價值,同時,如果論及電影的文化價值,與文藝片相比,它又顯得相對單薄。但是從另一方來看,這一類型片卻有著值得人們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它的社會價值和它所引起的更多的社會話題。


中國近幾年的青春片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從2010的短片《老男孩》,到2011年的《青春期》、《那些年》;從2012的《青春荷爾蒙》、《全城高考》,再到2013年的《致青春》、《中國合夥人》,這些青春片在近幾年大熒幕上的頻頻露面,也讓我們注意到這些電影的反映內容,以及它背後關注的社會問題。


在進行窺探之前,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定義,什麼是青春片?網路上對此沒有進行明確的定義。而在筆者看來,今天要討論的所謂青春片,無外乎兩個因素:一是主要的人物角色正處於青春階段;二是主要的故事基調承載在青春年代。


如果探討仔細的話,我們會發現近幾年的國產青春片,是與中國社會的某些突出問題聯系在一起的,如高考問題、就業問題、學習階段的成長問題、80後生活中的問題等等。這些現實中有些刺手的問題反映到影視作品上來,其社會影響可想而知。


中國青春片的悼念式作品可以從2010年的《老男孩》這部短片談起,這部微電影相比與其他電影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不同,就是它全程都是在網路上傳播,並沒有在院線上映,可是引起的社會反響絲毫不亞於同期的一些大片,它的豆瓣評分是8.4,時光評分是8.0。從影視本體論來探討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製作水平或者是主題探討的話,都是比較過分的事情。除去它的主創人員、製作經費和製作水平不談,一部僅在網路上流傳的電影,它的電影製作水平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們在討論它的時候,首先應該把它當做一部對「當年理想」致敬悼念式的懷舊片。


片中的肖大寶和王小帥無疑是7080後下層階級的真實寫照,一個是婚慶主持,一個是理發師,生活趨於平淡,有時還遭人白眼。可是當過往的夢想再次來臨的時候,他們懷揣著探試的心情企圖再次驗證自己過往的篤定,這是一份屬於「老男孩」的夢想。但是電影在此刻並沒有落入俗套———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筷子兄弟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因為它並不是一個昭示光明路途的電影,而是一部喚醒曾經夢想的電影。尤其是在它的主題曲中,愈加反映了這一點。


如果我們細心觀賞,其實電影中有一個片段十分具有象徵意味。在肖大寶開車聽廣播的路上,廣播里的內容一段是國家的強盛壯大,一段是平民大眾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兩段相互交錯。這種大與小的對比,強與弱的直白,把80後放置在整個中國大環境中去冷眼旁觀,這樣的景像描寫極具深刻性,也讓身為觀影者的我們思想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筆者覺得這應該是本片在電影鏡頭與話語處理中最出彩的一段。


而在2011年的兩部青春片中,我們看到另外的感覺。對於《青春期》這部生猛片,個人覺得可以直接把它和2012的《青春荷爾蒙》銜接起來,甚至可以說,前者是後者的前傳。這樣說一點也不奇怪,這兩部電影在畫面的主色調處理、敘事方式、台詞風格以及主題探討、演員整體面貌等等電影參數上,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部電影探討的是當前中國學生的生活和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盡管電影企圖利用一切的噱頭去保證票房回報率,包括俊男美女、性感露骨、台詞前衛以及生活奢靡,但是它連最基本的現實反映功能都沒有做到,基本上宣告了它們在評論界上的敗走麥城。


其實這類學生生活電影是較難把握的,國內電影在這方面做的不盡如人意。而反觀美國和印度,他們的兩部電影是值得國內導演和製片人借鑒的,一部是美國的《死亡詩社》(又名《春風化雨》),一部是印度寶萊塢的《三個傻瓜》。


國內的兩部電影都是停留在電影的商業吸金度,而忽視了電影本身的價值。王道新《影視批評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整體意義上的電影應該是『商品』、『藝術』『文化』三位一體的綜合體」。毫無疑問,《青春期》和《青春荷爾蒙》只是看中了電影的第一個屬性,而當我們觀看《死亡詩社》時卻經常被裡面的創新思維和自由精神所打動,在這部電影裡面,我們看到的不是一群無知少年的打打鬧鬧,青春也遠遠不是這么簡單,青春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抽象意味的描述詞,它具有形而上的悲劇性和形而下的現實愉快感。


所以在這種本原出發點上,《死亡詩社》帶給了我們在青春中才能獲得而又超出青春之外的感悟。同樣的在《三個傻瓜》中我們發現了屬於青春的熱烈與執拗的意念,那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信念。所以有人說:「青春是狂放不羈的,是完全由個人意志控制的年歲,這樣的年紀最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⑷ 為什麼大陸的校園青春電影都感覺很山寨

國內的大多青春片都是讓那些青春早已逝去的演員來友唯拍,習慣以明星招攬票房的電影市場沒有適齡、演技好同時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而且普遍劇本假大虛,不接地氣:要麼翻拍歐美,要麼就是太過小眾。加上受眾消費力問題或目標受眾審美喜好問題,青春片常常會給人難以盈利的刻板印象。很少有人願意去拍,沒有一定的數量打底,質量自然很難上去。

我畢業後進的一家電影公司,最近在籌拍一部這一題材的電影,前後已經籌備快一年了,目前,還沒有開機。首先就是因為演員實在是難找,蘇南一帶,包括上戲、南藝、南廣、浙傳,甚至是南大、南師大、南林這樣的非藝術好純培院校都掃了一圈,另外找了很多南京本地的高中生,仍舊沒找到讓導演覺得百分百滿意的演員。另外就是劇本一直不滿意,磨了將近一褲簡年,最近才剛剛定下來。

⑸ 為什麼青春片總得差評

靠偶像、顏值或回憶來兜售情懷,本身就是影視行業最大的誤區,它只是消費自己的熱愛者的熱情,而不是粉絲經濟真正要做到的路人轉粉。



暑期檔剛剛過去,而經過9月兩個票房並不樂觀的周末檔之後,青春片《七月與安生》成為中秋檔電影的一匹黑馬,不但獲得豆瓣評分最高成績,還被譽為近幾年「青春片救市之作」。《七月與安生》上映9天,累計票房0.98億元,豆瓣評分7.7分,成為今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商業電影。相比之下,暑期檔上映的幾部青春片票房低迷,票房和口碑雙雙下滑,多部影片質量遭詬病。


就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許曉和筆者進行了一番暢談,暑期青春片為何集體作死?圍繞在青春片上的那些回憶,咋就撐不起一個看上去湊合的票房呢?


愚以為,今年的青春片整體上看來,今年的青春片還停留在「販賣回憶」的游離狀態下,想要通過類似《致青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那樣,用滿滿的記憶來勾引票房,滿滿的回憶卻沒有實質的話題。這其實並不代表中國的青春片走向沒落,而是說明中國的青春片還在停滯不前。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再去理解今年青春片票房口碑不佳的背後原因,就不太困難了。特別是剛剛走過幾年的紅火期。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5年青春片數量每年都達21部,票房不斷上漲,分別為12.4億元、25.6億元、35.7億元。可到了2016年,據統計,1月份至8月份影片數量就達17部,接近去年的全年影片數量,但票房卻不盡人意,僅13.3億元,不及去年票房的一半。


在我看來,「編劇沒用心」是我個人對青春片口碑不佳的主要認知。比如《致青春2》,其所致敬的青春,只是一個很模糊的面容,前作之所以成功,在於它當時出現時,國內青春片正是荒漠狀態,因此簡單的說說戀愛、校園和墮胎,也能勾起長期沒有通過銀幕去回憶青春的人們的情懷來,可當青春片泛濫之時,沒有一個強烈刺激的「重口味」主題,只是靠顏值爆表或演技鋪張,並不能解決審美疲勞的問題。至於《陸垚知馬俐》、《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乃至《謊言西西里》,則更多的希望藉助類似《夏洛特煩惱》這樣噱頭式的片名、經典校園民謠的回憶以及向經典致敬的取向來贏得關注。但同樣,在編劇的初始階段,就沒有真正為他們的青春片,設定出一個能夠勾起回憶的核心議題和沖突來。


觀眾們對青春片並不膩味,他們只是渴求更加深刻的回憶,觸及靈魂,而不是僅僅是翻開老相冊浮光掠影一番。


而且市場的急功近利也頗為明顯,最典型的就是吳亦凡演的《致青春2》、《夏有喬木》,短時間內上兩部同一個偶像主演的兩部同類型電影。


這完全是對粉絲經濟的認知偏差所導致的。靠偶像、顏值或回憶來兜售情懷,本身就是影視行業最大的誤區,誠然,會有粉絲因此去買單,為了看自己的偶像一眼,但那隻是很小一撮極品粉絲。更多的觀眾,是因為影片的敘事、演員的演技,而變成粉絲。粉絲經濟是一個特別虛、特別沒有忠誠度的概念,它只是消費自己的熱愛者的熱情,那本身就是對偶像前途的最大傷害。用好的作品,不斷實現路人轉粉,才是粉絲經濟的真諦,即你不是消費粉絲,而是吸引粉絲。


最後說個最老套的話題,拿什麼來拯救青春片?個人觀點是,青春片的出路是去偶像化,走話題路線,就如《陽光燦爛的日子》,將那十年和大院文化,通過一群孩子的成長、玩鬧,表現出來,每一個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同時,每一個人都能因此而引發深思。無思考不青春,可以小成本、更要大智慧,這或許才是青春片未來的出路。而且,請不要將青春片和校園簡單的劃上等號,它其實只是青春出現的一個場景。

⑹ 中國的校園青春電影你有什麼看法

中國的校園電影在我看來大部分都難落俗套,無非就是墮胎出國分手,然後多年後兩個人重新見面又在一起了,否則就是女主或者男主有非死不可的病,然後走了一次傷痛青春的路,沒什麼新鮮的,不太現實。

⑺ 真正反映青春的電影應該是怎樣的

一、青春題材電影需要有明確的主題

閱讀全文

與國內青春電影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出口的中國電影 瀏覽:832
電影變種狼人前傳主要講的什麼 瀏覽:252
電影台詞的圖片怎麼拼 瀏覽:78
英文商務電影對話兩人 瀏覽:113
好聽電影網站名字 瀏覽:254
小米電視哪裡看電影免費 瀏覽:188
智慧樹英語電影鑒賞 瀏覽:941
英語電影四人台詞 瀏覽:794
dox電影高清 瀏覽:227
最喜歡的教育意義國產電影 瀏覽:132
電影開演已有半個小時了英語 瀏覽:43
我的青春都是你高清電影 瀏覽:468
胡越的故事電影字幕下載 瀏覽:407
經典的色情電影排行榜 瀏覽:201
深圳哪裡電影院好 瀏覽:204
電影悲慘世界高清封面圖 瀏覽:804
深層恐懼電影英文名 瀏覽:580
偷渡恐怖電影 瀏覽:66
香港電影叔叔晚上去 瀏覽:492
村上看電影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