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父子》
《父子》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影片講述了一個小孩的父親是個濫賭的混混,失望的母親遠走高飛;之後被打斷腿的父親開始讓小孩偷東西,一次小孩失手被失主逮住,而父親則落荒而逃。父子再次相見已是10年後,父親希望得到兒子的諒解,但兒子卻咬下了他的耳朵。
2. 電影《父子》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父子》劇情
在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社區里,伴隨著一串年輕稚嫩的歌聲,小男孩阿寶夢見爸爸騎著自行車載著他穿過田野。但很快車翻了,兩人摔入草叢,美夢也醒了。這個未完成的夢似乎預示了阿寶的生命中即將發生的不幸。
阿寶的母親阿蓮是個漂亮的女人,但在婚姻中卻又是個不快樂的女人,她和阿勝是一對相愛卻不懂得相處的夫妻,事實上,阿蓮很早便想離開脾氣暴躁、好賭成性的丈夫,只因兒子阿寶夾在中間,才勉為其難地同住一屋,如履薄冰地維系著一觸即發的「家變」。
終於,在經歷了痛苦的抉擇之後,阿蓮實施了自己的逃跑計劃,然而卻被及時向父親通風報信的阿寶破壞了,盛怒的丈夫把她扣留了下來。
為了挽救感情,阿勝一廂情願地安排全家去坐油輪度假,誰知,早已對丈夫心灰意冷的阿蓮卻因此逮到了第二次出走的好機會,從此消失在了父子的生活中。
母親的出走令阿寶和父親之間漸漸產生了一種封閉、殘酷的共生情感,也讓父親更加暴躁不安。窮困潦倒之餘,父親又遭到了高利貸追債,父子倆只得逃至一所廉價的旅店。
夜深人靜,連番失意的父親竟然想拋下阿寶獨自逃走,可是他還沒離開,就已經被前來追債的高利貸打斷了腿。
無助沮喪的阿寶幾經周折,找到了阿蓮,可看到媽媽如今的幸福生活,又得知媽媽懷孕的消息,弱小而懵懂的他隱隱地意識到,自己唯一的親人是阿勝,所以他必須折回去找父親。
回到旅店,暴戾的阿勝劈頭蓋臉就給了阿寶一巴掌,原始而純朴的親情再次被扭曲,渴望而陌生的親情再次在阿寶心裡支離破碎。
從此,阿寶在恐懼與失望中艱難度日。長時間的生活拮據,再加上年幼的他尚無是非觀、榮辱觀,阿寶在同學家玩時,順手牽羊地拿走了一塊珍貴的手錶。
對之,阿勝並沒有嚴厲地斥責他、教育他,反而在最艱苦的關頭,將手錶抵還了房租,一旁的阿寶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手錶的甜頭竟惡化了阿勝的不勞而獲之心,他開始一而再、再而三地鼓搗、強迫小小年紀的阿寶去借錢、偷錢。
不甚明白危險的阿寶卻深深地感受到了害怕,但迫於父親無知而蠻橫的軟硬兼施,阿寶一次又一次鋌而走險;父親的暴戾、親情的模糊,再一次橫在阿寶的心坎上。
東窗事發時,阿寶遭受失主的毒打,為人之父的阿勝不但逡巡不前、眼睜睜看著,當出現了警察,他更是倉皇而逃。最後,兒子被送入了看守所。
父子再次相見已是10年後,在看守所里,愧疚的阿勝不知所措地想向兒子道歉,阿寶流著淚歇斯底里地嚷著「為什麼要讓我去偷」,末了,阿寶一個撲身,咬上了父親的耳朵,血流不止。
《父子》
是譚家明執導的一部電影,由郭富城、楊采妮、吳景滔、林熙蕾主演。該片於2006年11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獲獎記錄
2007年,該片在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獎項。
創作背景
1996年,譚家明在為一個編劇班教書時,讓學生們創作了多部作品,其中一個學生的作品就是《父子》這個故事的原型,而那位學生的靈感則來源於一則「父親教唆兒子去偷東西,之後被抓住」的新聞。譚家明在1996年就已經完成了劇本,之後的十年間劇本反復修改了5次。
影片評價
《父子》並不打算通過父子之間的對峙,講述一個可以在文化層面上解讀的隱喻性故事。相反,《父子》盡可能排除意味深長的細節,只呈現粗鄙的草根階層的生活狀態。
父親的確是粗野的,滿嘴村話的,但他並沒有就此被擱置在道義的砧板上反復拷打。
在細膩的鏡頭掌控中,父親依然理直氣壯地活動著;由於被鏡頭表現出的現實生存的窘迫和內心的軟弱,他對女人和孩子的傷害,就有了一種讓人恨鐵不成鋼的無奈感。
也正基於此,這樣的父親才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在這部電影里,父親的形象沒有被簡單化處理,沒有被空洞的倫理親情拔高,也沒有被現實的暴力扭曲,而是表現出與現實生活貼心貼肺的對應。
3. 郭富城的《父子》表達了什麼意思
關於這部電影 《父子 AFTER THIS OUR EXILE 》,一段父與子尋找幸福的過程,一段迷惘但卻堅定的過程,在他們的宿命里,當愛轉向恨的時候,背叛卻會隨時跟隨。
小孩有個漂亮的媽媽和一個不爭氣的父親,風和日麗的一天,母親離家出走的計劃, 被及時向父親通風報信的小孩破壞了。
為了挽救感情,父親一廂情願地安排全家去坐郵輪度假,失落的母親逮到了二次出走的好機會。母親的出走讓父親更加暴躁不安,窮困潦倒之餘,父親又遭到了高利貸追債,父子倆只得逃至一所廉價的旅店。
夜深人靜,連番失意的父親想拋下小孩,他還沒離開就已經被前來追債的高利貸痛打至腿斷。重傷的父親逼迫小孩去向母親、去向鄰居借錢。小孩不肯去,卻選擇了偷走人家的東西,從此,小孩在恐懼與失望中艱難度日。
小孩偷竊失手,這一次幸運之神不再光顧。怯懦的父親無力挽救,反而拋下被痛打的兒子悄然離去。
再次相見,父子已反目。十年過去了,父與子尋找幸福的旅程仍會繼續。
《父子》這部戲,父子由關愛到對立,生活在父親影子下的兒子和掙扎在兒子目光下的父親一起,用整個身心在「父子宿命」上刻下了濃厚的一筆。我們可以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一個久違了的澄靜無比的世界,在這場沒有戰爭、沒有政治,有的只是一個愛卻不知道該怎麼用力去愛的父親、一個恨卻包含善良與溫情的稚子。
這部戲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父與子尋找幸福的過程,一個迷惘但卻堅定的過程,在他們的宿命里當愛轉向恨的時候,背叛卻不會隨時跟隨。影片用一個個事件串起平凡生活的寫實方式,中國式的隱隱道來,用含淚的笑和帶笑的悲哀,對「父子宿命」進行了直白的深度描寫,將現代父子之間的依戀與迷失,表達得含蓄而又酣暢淋漓。片中無法掩飾的真情與震撼活生生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讓每一個人都能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們的父親和兒子。 所有人目光的盡頭,都可以望見,在人生的路途上,有著無盡的恩恩怨怨:孩子的出世,仿若一張純潔的紙飄落人間,父母會帶給他何種情感——仇恨還是親愛;家庭和社會將賦予他何種經歷——歧視或者包容;人性的駁雜和甩不開的血脈很輕易就能在孩子的心底留下傷痕。 人的心靈如白板,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之所以有好有壞,或有用無用,十之八九都是由他們所受教育決定的。教育的悲劇一再上演,沒有問題的小孩究竟存在不存在?人性的悲劇到底是誰的過失?教育孩子又該是誰的責任?忽視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相依為命的父子也必將反目。父親的腳印,兒子會不會沿著它繼續往下走?這是一條漫長的教育的路。 但是這種父與子的宿命卻永恆不滅。整部影片就像透過烏雲的一縷陽光,照耀在人們心靈的最深處,因為,在那裡孕育著一顆愛的種子。「父與子」的含義與所謂的「宿命」,完全被濃縮在影片的結尾,釋放於抓住風車的兒子的手中。
4. 父子郭富城主演的電影
《父子》是譚家明執導的一部電影,由郭富城、楊采妮、吳景滔、林熙蕾主演。該片於2006年11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小孩的父親是個濫賭的混混,失望的母親遠走高飛;之後被打斷腿的父親開始讓小孩偷東西,一次小孩失手被失主逮住,而父親則落荒而逃。父子再次相見已是10年後,父親希望得到兒子的諒解,但兒子卻咬下了他的耳朵。
影片中有很多父親打兒子的鏡頭,但實際上只有一場戲是真打,即小孩去媽媽那裡,一晚上沒回來,父親等他回來後一巴掌打過去,抓住他的肩膀。
平時在片場,郭富城總是和小演員吳景滔一起吃飯、聊天,像兒子那樣照顧他,但拍這場戲之前,郭富城沒有和吳景滔說話,等到拍的時候,就真的一巴掌打了下去。
5. 電影《父子》其實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結局又是什麼意思
最近看了郭富城、楊采妮主演的電影《父子》。
這部電影獲得了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郭富城)、最佳男配角(吳景滔,飾郭富城的兒子)」等三項大獎;在東京電影節上也勇奪「最佳亞洲電影」及「最優秀藝術貢獻獎」。闊別導演崗位17年的譚家明重新出山的第一部作品就大獲成功、郭富城演技再獲肯定勝利蟬聯影帝、小傢伙吳景滔喜獲嘉獎,可謂是收獲頗豐!
先來交代一下劇情(出處):一個非婚家庭的小孩,有一個終日混沌、濫賭的父親,還有一個無法忍受這種生活而離家出走的母親。父親被高利貸打斷腿後,竟開始訓練他偷東西,小孩不願與父親狼狽為奸,決心離開。但已婚並懷孕的母親讓他感到陌生,只好再次回到父親身邊。一次小孩失手被屋主逮住,無力挽救的父親落荒而逃。教養院再次相見的父子,父親抱著孩子希望得到諒解,但小孩卻狠狠地咬下了他的耳朵……
我是在網路影視下載的正版電影,雖然用了不少時間,但是能夠支持正版我還是很高興的。(進入網路影視本片的下載頁面)
下面就來說說我的觀感:
我覺得本片中幾位演員的表演是最大的看點。
郭富城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應該說是非常到位了,絲毫看不出他原來的偶像痕跡,嗜賭、粗魯、暴虐、無禮……眾多市井人物的品行都在他的表演中體現了出來。例如影片中的父親和母親雖然沒有合法的名分,但父親其實還是很愛自己妻子的。當妻子第一次出走不成被他抓回來後,他悔不當初,淚流滿面;當妻子第二次要出走裝作腹瀉難耐時,他關切地讓她休息;當妻子真的不告而別離他而去時,他傷心欲絕,四處尋找。而無論何種情況,郭富城都能很好地演繹作為那個父親當時的表現。影片更多的時候是父親和兒子對戲,郭富城也很好地掌握了和孩子對戲的竅門,兩人配合的非常默契。這當然也與小演員吳景滔的出色表演分不開的,我們下面再表。總之,郭富城在經歷了《三岔口》的轉型並奪得影帝頭銜後,演技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也獲得了影評人和影迷的肯定。這次,他蟬聯影帝自然是實至名歸,也祝願他今後給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電影作品。
接下來說說小演員吳景滔,我不知道他之前的經歷如何,反正對於影視劇中的小演員我是一直都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審視的。因為我覺得小演員們由於生活經歷不夠豐富,很難在表演上達到成年人的水平。但看了小景滔在《父子》中的表演後,我准備推翻以前的那種想法。電影中小傢伙的戲份可是著實不少,應該說必郭富城的出鏡率還要高些,能夠有這么多的戲份,就可以看出導演對小演員的能力是很有信心的。我們還是走進電影場景來分析。影片中有許多孩子的近景鏡頭,在這些鏡頭中,我們看到的吳景滔就像是在真實經歷影片中的情節一樣表情自然、動作到位,在和大人們的對戲中也完全能夠融入其中,跟著電影的節奏走。影片中的許多地方台詞比較少,全靠演員的神態和動作來推動情節發展,在一些長鏡頭中,小景滔對戲路的拿捏也恰到好處,令人稱奇。還有一點能夠體現小景滔演技(不知道用在這里是否合適)的就是影片中頻繁出現的家庭暴力鏡頭了。郭富城飾演的父親稍有一點不順或是心情不快就會對兒子惡語相加甚至拳腳相向,這時小景滔還能很自然地按照情節需要進行表演就很讓人佩服了,難道他已經完全理解了電影的這些表現形式?如果是這樣,那說明小景滔還是頗有戲骨了,努力發展的話,日後自當有所成就。
楊采妮的表演當然也可圈可點,不過畢竟由於戲份較之那父子倆少了許多,導致缺乏可以詳細介紹的亮點。就我本人來說是很欣賞楊采妮的,套用韓國綜藝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話就是她「是我的理想型」(不過我的理想型種類還是很多的……),雖然我看過她的片子比較少,但印象都很深刻,像早期的《逃學戰警》、復出後與成龍大哥合作的《新警察故事》和與劉德華合作的《再說一次我愛你》。聽說她現在還是單身……呵呵,瞎想了^_^老實說楊采妮和郭富城似乎還是挺般配的,下邊會有一些圖給大家養眼。
其他演員我就沒有太深刻的印象了,按住不表。
說完演員的表演我還想給影片提一點個人意見,就是雖然影片的基調比較沉重,過程中還有多處悲慘的情節,但我卻覺得每一個情節點都沒有達到令人落淚的程度(而且我還是比較容易被影視劇中的情節感動的)。當然,我們不能以能否使觀眾落淚作為衡量電影好壞的准繩,我只是希望能在這類反應社會百態的電影中找到更多感人至深的東西,使我們可以在看電影的同時使自己的感情得到釋放,也算是對生活巨大壓力的一種緩解。
再好的影片也有一些小瑕疵。觀影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小BUG,就是在影片的中段,孩子在同學家幫其寫作業,他的兩個同學在一旁玩兒掌上游戲機。經過仔細辨認,我們可以確定他們玩兒的就是索尼公司於2004年12月12日推出的PSP掌上游戲機。當然,由於還沒有交代故事的時間背景,所以此處只能說明那兩個小孩兒家裡比較富足罷了(那時郭富城家用的還是撥號碼盤的電話呢)。而當我們看到影片最後時,小孩兒長大了,從台詞上可以知道已經過了十幾年。如果認為這時的時間和電影拍攝時間一樣是2006年的話,那十幾年前也就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了,那時的小孩兒竟然已經玩兒到了PSP就有些失實了。如果他們玩兒的是任天堂的GB應該就符合時間背景了。(會不會有朋友提出現在是十幾年前,而十幾年後是202X年?……)
不過瑕不掩瑜,這些小BUG只是拿來調節一下就好,不應被肆意放大。導演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畢竟所有的設置都是為了更好地推動影片的情節嘛,我們不能因此否定了電影的成功。
最後總結一下:《父子》這部電影所描寫的是當屬一個個案,但其中的許多細節都是我們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現象,如非婚家庭、因賭喪家、夫妻離異、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婚外情等等都有深刻的體現,相信大家在看完後都能找到引發自己思考的切入點。幸福美滿的家庭要靠每個家庭成員的共同呵護,希望《父子》中的情節只發生在電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