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外情】主演有:鍾楚紅.利智.曾志偉何守信,等人,這片子去哪裡弄
電影
英文名:An Unmarried Woman
中文名:婚外情/不結婚的女人
導 演: Paul Mazursky
主 演:Jill Clayburgh..... Erica
Alan Bates..... Saul
Michael Murphy..... Martin
Cliff Gorman..... Charlie
Patricia Quinn..... Sue (as Pat Quinn)
Kelly Bishop..... Elaine
Lisa Lucas..... Patti
Linda Miller..... Jeannette
Andrew Duncan..... Bob
Daniel Seltzer..... Dr. Jacobs
上 映:1978年(美國 )
地 區: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英語
字 幕:外掛英文/法文/西班牙文
評 分:7.1/10 (606 票 )
顏 色:彩色
聲 音:Dolby
時 長:124 分鍾
類 型:喜劇/劇情
格 式:XviD+ AC3
視 頻:640 x 336
劇情簡介:
本片描述一名少婦(吉爾·克萊布格飾)因為丈夫(艾倫·貝斯飾)移情別戀而被拋棄,起初她受不住這個精神打擊,但後來卻逐漸學會了獨立自主的生活,成為掌握自己命運的獨立新女性。
2. 利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利智的主要作品有:《雙龍會》、《老虎出更》、《群鶯亂舞》、《龍在天涯》、《靚足100分》、《倩女幽魂III道道道》、《西藏小子》。
1、《雙龍會》
由徐克、林嶺東聯合執導,成龍、張曼玉、利智等主演的動作喜劇片。影片講述了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兄弟玩命和馬友在機緣巧合下不期而遇,並在陰差陽錯中互換角色,各自進入對方生活的故事。
7、《西藏小子》
1992年上映的一部香港動作電影,由元彪執導,元彪、利智、李嘉欣等主演。該影片講述了西藏布達拉宮喇嘛旺拉的故事。
3. 誰推薦點兒鬼片給我看嘛
早期的香港恐怖片(鬼片)特色鮮明、自成一派,分為兩類:因果報應類和僵屍類。
因果報應類的一般敘事完整,一定會告訴你這個鬼是怎麼出現的,又怎麼化解。這類的影片很注重渲染氣氛,主人公一定會遇到很多古怪的事(主人公怕不怕不知道,但目的是讓觀眾怕怕),然後有一高人會發現它,並且最後化解它。故事宣揚傳統的善惡觀念、因果報應,所以看完這類鬼片,就會不斷檢省自己,有沒有殺生、有沒有過度的貪念、有沒有做損人利己的事(結果可想而知,是越想越怕);這類片子還有一個大看點,就是可以了解到很多關於風水玄學的知識,很有趣。
僵屍片更注重娛樂性,通常主人公是個小丑似的人物,老是找些麻煩,再加上看那些穿著清朝的衣服跳來跳去的僵屍,覺得很好笑(我至今沒考證出來為什麼僵屍總是清朝的,有朋友知道記得告訴我)。
近期的香港(台灣)鬼片有很大的改變。無論是創作理念還是手法,都更偏向於國際化。故事不再像以前一樣完整敘事,也不再強調因果報應,恐怖理念也得到更新,不再是以前的那種鬼就是鬼,人就是人,而且你一開始就知道就覺得了。
《異度空間》終於提出了心魔、心理觀念這種恐怖理念,你可以把這部片子當傳統的鬼片看,也可以把它當成心理片看,我比較欣賞。《見鬼》也不錯,在渲染氣氛上做的很成功。《辦公室有鬼》只能算是不功不過,沒有太大突破,不過片中男主角關於人鬼的選擇問題可以引起我一些與這部片無關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思考),所以也還行。《雙瞳》有兩個看點,第一,梁家輝的演技;第二,關於人腦能力的肯定。(我一直很贊同意識的決定作用這種說法,沒有癌症的人你說他有癌症,多半就會被嚇死,而且死時就是虛擬的那種病症特徵;這是大腦虛擬出來的然後命令身體作出關於這種病症的反映,就像《駭客帝國》里提到的一樣)
想想香港一個彈丸之地,竟然在恐怖片上可以開出一片天空,真是不容易,反過來看看大陸,天啊《閃靈兇猛》那是什麼啊,丟人。
在香港製作的第一部鬼片是梁少坡導演的短片《瓦盤伸冤》(1909),香港第一部有真鬼出現的電影是1938年楊工良導演的《午夜僵屍》,因此楊工良被冠以香港恐怖片鼻祖的雅號。
而香港第一個鬼片高峰期是1939年,當年有15部鬼片出現,一時香港影壇上鬼影幢幢,這種現象受到社會輿論的攻擊,一些「進步」影人也要與拍鬼片的人劃清界線。接下來的鬼怪片明顯地出現分歧,在時裝片出現的鬼怪都不是真鬼,驚擾人們一番以後總是以人扮鬼或者南柯一夢來否定鬼狐的存在。但真鬼卻可以出現在古裝片中,例如余麗珍演「無頭東宮」無需藏頭露尾,叫人看了只覺數日陰魂不散。
60年代的鬼片乏善足陳,嚴格地說只有《倩女幽魂》(1960)可稱得上是代表作。此片的成功有賴於導演李翰祥的文學修養,他把影片拍得古雅而有意境,超越了一般鬼片的水準。這一時期相對而言較為出色的時裝鬼片是《回魂夜》(1962)和《瘋婦》(1964),前者將冤魂出現說成是殺妻陰謀,後者則借女鬼來批判封建社會重男輕女。
整個70年代的鬼片仍然不多,且大多是抄襲《驅魔人》的跟風之作,其中以《陰陽界》(1974)與《瘋劫》(1979)最為出色而《瘋劫》則以假亂真,雖無真鬼卻拍出如鬼魅存在的恐怖感。
這一時期的鬼片值得一提的是邵氏與英國咸馬公司合作的《七金屍》,將英國僵屍與湘西趕屍的傳說融為一體,雖不算上乘之作,但卻頗為特別。這個年代的觀眾比以前開明,對銀幕上的鬼怪持較為寬容的態度,不像以前那樣對鬼片「群起而攻之」。
鬼片是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主流。類型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以下7大類:
(一)鬼魂報復式。這是最傳統的一種鬼片。《撞到正》(1980)、《凶榜》(1981)、《撞邪先生》(1988)、《猛鬼舞》(1989)寫的都是魔鬼復仇,不同的只是有些是惡鬼害好人,或者好鬼向害死他(她)的壞人報復。
(二)人鬼情。刻畫人鬼情的鬼片可分為愛情與友情兩類。描寫愛情的代表作當屬林嶺東的《陰陽錯》(1983)與程小東的《倩女幽魂》(1987)。《陰陽錯》可以說是《倩女幽魂》的現代版,其凄美迷人之處不下於原著。《倩女幽魂》可稱動靜皆宜,動處活潑賓士,靜處溫婉秀麗。刻畫人鬼之間友情的有《開心鬼》(1984)、《僵屍家族》(1986)、《踢到寶》(1992)等。其中《開心鬼》改編自學生話劇,到1991年止共拍了5集,其製作路線以年青觀眾為主要對象。《踢到寶》加入了美國故事片《小鬼當家》(Home Alone)的情節,成為真正的「小鬼當家」。
(三)開心鬼。80年代香港喜劇當道,任何片種都加入喜劇元素,鬼片又怎會例外?除《開心鬼》系列外,《小生怕怕》(1982)、《老友鬼鬼》(1985)、《雙肥臨門》(1988)都是令人捧腹的搞笑片,即使是《金燕子》(1987)、《驅魔警察》(1990)這些較嚴肅的鬼片也會加上一兩個插科打諢的角色,給影片添加喜劇色彩。
(四)鬼打鬼。洪金寶以《鬼打鬼》和《人嚇人》開創了功夫靈幻喜劇三合一的先河,袁和平的《奇門遁甲》(1982)則加入了茅山法術,而《僵屍先生》更奠定了林正英捉鬼大師的形象。
(五)艷鬼靚鬼。這里專指那些美麗的女鬼。《倩女幽魂》的王祖賢、《鬼新娘》(1987)中的鍾楚紅既有法力又有魅力,可謂艷鬼;《天官賜福》(1987)的葉童、《胭脂扣》(1988)的梅艷芳雖無法力,卻心地善良,可謂好鬼;《撞到正》(1980)的劉天蘭、《古屋藏嬌》(1988)的利智都是既愛搗亂又喜歡捉弄人的大美女,可謂搗蛋型靚鬼。
(六)色鬼淫鬼。鬼片除以恐怖嚇人外,有的也加上了色情色彩。如《聊齋艷談》及其兩部續集就是一例。
(七)輪回轉世。《夢中人》(1986)、《潘金蓮之前世今生》(1989)等片均以輪回轉世復仇為題材。
八九十年代的鬼片的構想越來越大膽創新。如王鍾的《凌晨晚餐》(1987),用鬼故事來檢討頗具爭議的當地法令,借鬼「諷」今,借鬼來批判現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港產鬼片中的女鬼多以明艷脫俗的面目示人,而男鬼則大多面目可憎。不那麼猙獰的男鬼屈指可數,有《人嚇人》的午馬、《奸人鬼》的石堅、《表哥到》的吳耀漢、《花月佳期》的吳奇隆等。
縱觀一個世紀以來香港鬼片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鬼片雖不是港產電影的主流,但其數量亦不少。然而仔細品味,這些鬼片中能稱得上「精品」的幾乎沒有幾部。
許多人都說香港鬼片中最有驚嚇力的是《凶榜》(1981年),但始終沒有出現一部像《驅魔人》這樣的精品鬼片,這才是港產鬼片的遺憾。
4. 電影婚外情中智利和鍾楚紅斗舞的舞曲叫什麼名字
電影婚外情鍾楚紅、利智精彩斗舞表演,音樂:火熱的夏天火熱的心(青春美少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