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八一電影廠老片選生產隊長的故事

八一電影廠老片選生產隊長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4-03-29 17:18:39

⑴ 電影《海鷹》故事,劉江對美國人狂飆粗口,故事原型結局怎樣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幾乎都是黑白片,為了向1959年十年國慶獻禮,他們開拍了海軍題材電影《海鷹》,沒想到拍了一半之後上級決定,這部電影改成彩色的,就這樣八一廠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誕生了。

但是,很多拍了一半的鏡頭也不能全部浪費,於是我們看到《海鷹》的成片里其實還是有一部分黑白鏡頭的。

結語,海風吹過海峽六十餘年,當年一窮二白只能用魚雷快艇以小博大的人民海軍,如今已經今非昔比,逝去的戰士們可以安息了。

⑵ 嶺西村是什麼電影

《布穀催春》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劇情片,由賈士紘執導,金鑫主演,1982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嶺西村生產隊長趙東升大膽實行生產責任制,克服重重阻礙,帶領鄉親們改變家鄉面貌的故事。

⑶ 譯製片簡介及詳細資料

歷史

簡介

譯製片在中國走過了漫長曲折的路程。從最初的默片到配幻燈小字幕和"譯意風"在現場講劇情,再到真正的譯製片出現,觀眾逐漸習慣外國明星嘴裡講著流利的中國話,而如今又似乎越來越流行看"原聲片",中國的譯製片在這個過程中寫就了它興衰更替的歷史,也拋出了一個問題:人們還需要它嗎?

誕生

1948年1月8日,大上海大戲院公映了由20多個華僑譯配的義大利影片《一舞難忘》。這是第一部在中國公映的"外國人說中國話"的電影。1948年9月,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正式成立翻版組,開創了我國電影譯制事業的先河。1949年5月,一部反映前蘇聯近衛軍戰士馬索特洛夫英勇事跡的影片《普通一兵》譯制完成,標志著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譯製片的出現。

1949年東影早期譯製片人員在興山合影

袁乃晨回憶當時的情形,"一開始也不叫譯製片,就找了個俄文翻譯來翻譯文本,等到配音時才發現不對,怎麼人家一句我們卻要三句,以為是翻譯錯了,找來翻譯一看,沒翻譯錯啊,那時才知道原來配音不能光意思對,還要注意字、詞、句的轉換。第二次配音,這回一行一行是對上了,可這嘴型又對不上了,才知道這譯制工作還要考慮蘇聯他們的口音和語氣,他們的嘴型的起合,第三次配音時就注意哪裡發出這段詞的閉合音。還要作出修改,就比如說烏拉是萬歲的意思,可我們沖鋒不喊萬歲啊,就改成沖啊。不知從何時期開始叫做譯製片"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片中東北味十足的配音雖有些滑稽可笑,但卻與蘇聯紅軍戰士的工農身份很符合,讓觀眾感到親切。該片的譯制導演袁乃晨被稱為"中國譯製片之父",片中的幾位配音演員也因此走上譯製片的道路,成為新中國電影譯制事業的奠基人。

《普通一兵》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東北電影製片廠譯制人員。僅1949年下半年,他們就接連完成了另兩部蘇聯電影的譯制,即《俄國問題》和《偉大的轉折》。次年的產量更令人咋舌,多達31部。

從譯製片《普通一兵》誕生到1965年,17年間我國譯制的外國電影達到了775部。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前蘇聯革命題材的譯製片,而這些影片中,許多都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譯制的。

發展

就在《普通一兵》譯制的那年冬天,上海電影製片廠派出翻譯片組到東北學習經驗,隊長就是後來的上海電影譯制廠廠長陳敘一,其被稱為"中國譯製片的奠基人" 1950年2月開始准備譯制蘇聯影片,1950年3月,上影廠翻譯片組譯制的第一部作品《小英雄》完成(後譯為《團的兒子》)。並決定在六一節放映給全國的孩子。只有四個專業的配音演員,三女一男,也是第一個由女生來配音男角色,配音導演又抽來高博等三名臨時配音演員入組。同年6月,在上海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618號,一間十五、六平方米的舊汽車棚改成的放映間,加上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改裝的錄音棚,誕生了中國日後最負盛名的譯製片基地--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譯製片開始有了"南腔北調"的差別。如果說《普通一兵》、《小英雄》這兩部對蘇聯影片的譯制工作僅僅是實驗性質,那麼從那時之後,在上海、東北的譯制工作就邁入了"快車道"。

1958年長影譯製片拍攝小組合影

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上影廠翻譯片組製作出了《鄉村女教師》 、《列寧在1918》等一大批上乘之作,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經典。"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至今仍是常被援引的名言。

繁華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對外國文化的渴求和一批愛崗敬業、有著極高專業素養的配音導演和演員的努力,造就了中國譯製片最輝煌的時期。 《虎口脫險》中尚華和於鼎堪稱珠聯璧合的配音,將法式幽默表現得淋漓盡致;《魂斷藍橋》中劉廣寧、喬榛的完美演繹讓這部在歐美原本非常普通的影片成為中國影迷心中的愛情經典;《茜茜公主》中丁建華和施融恰到好處的表現讓這個王子與公主的完美童話成為許多影迷的最愛;《葉塞尼亞》中李梓的一句"喂,當兵的……"讓美麗潑辣的吉普塞女郎呼之欲出;《佐羅》中男主角富有磁性的聲音讓無數人迷上了童自榮;《簡·愛》讓邱岳峰所演繹的羅切斯特成為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追捕》中冷峻剛毅的杜丘警長讓畢克成為高倉健所有中文"代言人"的不二人選;群星薈萃的《尼羅河上的慘案》更是一演再演,成為配音教學的經典教材。

1962年周恩來總理與長影譯製片全體人員合影

那一串串耳熟能詳、精彩絕倫的對白,那一部部膾炙人口、百看不厭的影片,那些或輕柔嬌媚、或陽剛灑脫的聲音,作為經典永遠地留在了一代人的記憶中和中國電影發展的史冊上。

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鐵達尼號》、《珍珠港》、《蜘蛛俠》、《黑客帝國》、《指環王》、《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盜》 譯製片依然一如既往地為我們打開那扇了解異域文化的視窗。據統計,2006年譯製片與原聲片的比例約為10:1,每年數量有限的進口大片中,譯製片仍是絕大部分影院放映的主要拷貝。

然而,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到來,外語學習的普及和流行,老一代配音藝術家的淡出,以及市場化環境下譯製作品質量的下降,譯製片似乎漸漸被納入了"懷舊"的范疇。

"活著,還是不活?"這句《王子復仇記》的經典對白,是2006年4月中國譯製片問題討論會的主題,也是人們近來關於譯製片討論的核心,正反雙方都有一籮筐理由和論據。關於中國的譯製片,這是一部未完待續的歷史,未來究竟怎樣,或許不僅僅取決於譯製片工作者的勤勉努力,更將取決於我們--大眾的選擇。

分類

原聲本國語言字幕

這是最基本的譯製片,也是為了能最快得讓觀眾看到國外電影,但是,因為電影是靠畫面和語言來表現的一種藝術,因此,聽不懂外語的觀眾一邊看畫面一邊看字幕會極大的破壞掉電影本身的完整性,這只是一種最快速最基本的選擇。但對於無法體會外語文化的人來說,看了這種譯製片實際上並不等於真正看懂了電影,只是了解而已。

蘇聯老譯製片海報

原聲本國語言解說

這種譯製片可能基本上沒有人看過,這是在一邊放原片時一邊有人在解說,解說包括故事基本發展內容,並且解說人還要擔任片中人物對白的表演。著名旅美華裔演員盧燕就曾經在上海做過這樣的譯意風小姐。因此這個要求很高,存在時間也很短,目前已經淘汰。

原聲本國語言配音

這種譯製片多用於紀錄片,因為紀錄片多為科教性質的,基本無故事性和人物,因此只需要將原聲減弱並加上配音就可以了,著名主持人趙忠祥解說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科普節目就屬於這種范圍。

無原聲音軌本國語言配音

這就是最終的譯製片了,通過本國本地語言來代替別國語言,但是要符合演員表演,嘴型相同,年齡性別在聲音上做到相同,這就是最難得了。這就是我國的配音演員基本都是演員出身的原因,不過近年來,也開始專門培養配音演員了。

譯製片

作品

簡介

曾經有這樣一些電影畫面:瘦弱單薄的簡·愛終於靠在了失明的羅切斯特先生肩頭;面對一屋子嫌疑犯,客輪上的波洛探長終於說出:兇手是你,傑吉小姐!指揮家在水氣蒸騰的浴室里一邊繞圈一邊哼著"鴛鴦茶,鴛鴦品";敢死隊里的烏合之眾叫著"頭兒";甜美的茜茜公主清新活潑而又高貴典雅……

那時,誰沒有花一毛錢看過電影,或者至少,沒有抱著"匣子"在百無聊賴的午後聽過錄音剪輯?那些單調的歲月因為那些帶點歐式腔調的中國話而生動起來。這些電影有著典雅的氣質、輕松幽默或跌宕起伏的情節、精彩的台詞,今天轉頭再看的時候,就像品嘗陳年的老酒,或者翻開泛黃的相冊,遙遠的記憶在一瞬間變得無比清晰。

簡·愛

《簡·愛》是不能不提的經典。它在國外有很多個版本,引進到國內並由邱岳峰和李梓配音的這一版並不是最好的。但它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卻無可替代:"你哭了?""沒有。""眼淚順著睫毛落下來了。"

蘇聯老譯製片海報

"還沒有結婚?這可不太好,簡,你長得不美,這你就不能太挑剔。可也怪,怎麼沒人向你求婚?"……"喔……那麼早晚有個傻瓜會找到你。""但願這樣。有個傻瓜早已找過我了。我回家了,愛德華。讓我留下吧。"

邱岳峰的聲音是低沉沙啞的,許多圈內人士都認為他的聲音條件並不好。然而,他在同行和觀眾眼中已經被奉為神明--他就是外表瀟灑、內心痛苦、性格多變的羅切斯特,而他也可以是靈活幽默地與警察周鏇的小偷(《警察與小偷》)、一步步走向失敗的夢想者(《白夜》)、良心未泯的殺手(《凡爾杜先生》)、死在紅軍愛人槍口下的白軍中尉(《第四十一》)、帥氣的美猴王(《大鬧天宮》),還有《大獨裁者》、《巴黎聖母院》、《孤星血淚》中身份不同的各個角色。

"他配的任何一個角色都能讓你服氣,就認為他配小偷就是小偷,他配紳士就是紳士。"跟邱岳峰對過戲的同事趙慎之這么說。陳丹青曾寫道:"當我在美國看到《簡·愛》和《凡爾杜先生》,那原版的真聲聽來竟像是假的,我無助地想念邱岳峰,在一句句英文台詞中發生'重聽'"。

尼羅河上的慘案

《尼羅河上的慘案》被譽為明星雲集、班底強勁的劇目之一。哪怕是一個只有幾句話的小角色,也會有專人"代言"。蘇秀配音的黃 *** 家奧特波恩太太,劉廣寧配音的殺人犯傑吉,童自榮配的激進青年……而滔滔不絕用大段的台詞分析案情的畢克(波洛探長)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機敏鎮定的探長,聲音渾厚得令人安心,語氣又虛虛實實,張弛有度,將撲朔迷離的殺人案情條分縷析,語言有聲有色,觀眾跟隨著他透過層層迷霧,抽絲剝繭地弄清了真相。

說起畢克,不能不提的另一部片子是《追捕》。這部20世紀70年代在日本並未產生太大轟動的影片在我國卻能風靡一時,畢克功不可沒。高倉健的硬漢形象因為有了畢克的演繹而更加入木三分,以至於80年代高倉健訪問中國時,還特意與畢克會面;1999年出品的《鐵道員》,高倉健還曾打算請畢克配音,只是因為畢克的身體欠佳而作罷。

不論是配《陰謀與愛情》中的斐迪南、《音樂之聲》中的男爵還是《卡桑德拉大橋》中的張伯倫醫生,畢克都是那樣風流倜儻;而在《追捕》、《遠山的呼喚》、《幸福的黃手帕》里,他又是那樣冷峻、凝重。尚華曾經說:"他的感情是即興的,現場抓來,分寸感准確,感情又飽滿,這是他的功力,沒辦法,學不來的。"

虎口脫險

如果說邱岳峰的符號是羅切斯特,畢克的代表作是波洛和杜丘的話,那麼《虎口脫險》則成就了尚華 和於鼎。恐怕看過《虎口脫險》的人沒有不被吵吵鬧鬧的指揮家和油漆匠逗得哈哈大笑的。略帶神經質的樂隊指揮出場的那場戲語速飛快,配這部戲的時候,尚華的血壓一度升高到180,晚上睡覺都在回憶指揮的面部表情,想像他的情緒。而於鼎則是慢功出細活,他的聲音條件並不出眾,也算不上伶牙俐齒,配過的配角不計其數,但主角卻屈指可數。尚華跟他配戲的時候就一遍一遍地陪著,等到他慢慢把台詞捋順,才投入情緒。尚華說,一次錄戲,於鼎說完,音效師就用力拍一下桌子。反復排練,於鼎自己卻總也不滿意,直到音效師忍無可忍地說:"我手都拍腫了!"

譯製片宣傳畫

於鼎的代表作還有《英俊少年》里的卡爾、《大篷車》里的莫漢,尚華的代表作還有《悲慘世界》里的沙威警長,《冷酷的心》里的魔鬼胡安,《加里森敢死隊》里的"黃毛",《追捕》里陰險的長岡了介。

製作單位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片分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片分廠成立於1955年,現名為"長春電影集團譯製片製作有限責任公司"。長影是我國譯製片的誕生地,前身東北電影公司翻版組,譯制了新中國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之後又誕生了上千部優秀譯制電影和一批批優秀的藝術家。

歷年獲獎作品如下:

《舞台生涯》(美國) 1979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舞台生涯》(美國)1979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永恆的愛情》(巴基斯坦)1980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媽媽的生日》(日本) 1981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神秘的黃玫瑰》(羅馬尼亞) 1982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金牌》 (菲律賓) 1983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浪花之戀》(日本) 1984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弗蘭西絲》(美國) 1985年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上海電影譯制廠

上海電影譯制廠成立於1957年4月1日,由近十家電影廠改組成為一個聯合企業性質的公司。後經過多次改制,組建成了上海電影(集團)公司,是我國最好的的譯制外國影視片的專業基地。它的前身是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翻譯片組。初創期的翻譯片組,設在江西路福州路的漢彌爾登大樓的一間辦公室內。基本成員只有組長陳敘一和翻譯陳涓、楊范;譯制導演周彥、寇嘉弼;演員姚念貽、張同凝、陳松筠、邱岳峰以及錄音師、放映員十餘人。

上海電影譯制廠

當譯製片這朵藝術奇葩正待艷麗怒放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浩劫,摧殘了文藝的百花園,譯製片這朵小花自然難以逃脫凋謝的厄運。整整十年,寒流肆虐。外國影片成了"封資修的毒草",自然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但僥幸的是上譯人有賴於當時所謂"內參片"的渠道,依然可以默默地精心地從事著譯製片的創作。《創傷》、《寧死不屈》、《地下游擊隊》、《廣闊的地平線》、《第八個是銅像》等阿爾巴尼亞影片系列,被譯製成了中文。《簡愛》、《紅菱艷》、《鴿子號》、《魂斷藍橋》、《巴黎聖母院》、《基度山恩仇記》、《鴛夢重溫》、《羅馬之戰》、《音樂之聲》、《警察局長的自白》、《冷酷的心》等世界經典名片的對白,也悄悄地被演繹成中文。墨西哥的《葉塞尼亞》(1977年)、義大利的《佐羅》(童自榮配佐羅、假總督)、法國的《黑鬱金香》(一開始譯作黑馬丁花,但因歐洲對鬱金香有特定的歷史原因,故譯作黑鬱金香。童自榮配兄弟倆)、法國的《虎口脫險》、美國的《愛德華大夫》等各國的優秀影片譯成中文並受到社會各界的喜愛。

歷年獲獎作品如下:

《追捕》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安重根擊斃伊騰博文》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啊!野麥嶺》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國家利益》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勝利大逃亡》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黑鬱金香》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譯製片獎

《斯巴達克斯》獲1986、1987年優秀譯製片獎

《謎中之謎》獲1988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靡菲斯特》獲1988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隨心所欲》獲1989-1990年優秀譯製片獎

《追尋鐵證》獲1991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國際女郎》獲1993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亡命天涯》獲1994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真實的謊言》獲第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1995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失落的世界》獲第四屆中國電影華表獎1997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諾丁山》獲第六屆中國電影華表獎1999優秀譯製片獎

《哈利·波特與密室》獲第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2002年度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

《愛有天意》獲第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2003年度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

《翻譯風波》獲第十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2004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驚濤大冒險》獲第十二屆中國電影華表獎2005-2006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功夫熊貓》獲第十三屆中國電影華表獎2007-2008年度優秀譯製片獎

八一電影製片廠

八一電影製片廠目前是我國唯一譯制電影製作的事業單位。1954年,八一廠為配合部隊作戰、訓練以及科研需要,開始譯制以前蘇聯為主的軍事教育片、紀錄片和科研片,到目前共譯制了140餘部。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69年,八一廠開始譯制外國故事片,至九十年代初,譯制了內部參考片《翠堤春曉》、《山本五十六》、《啊!海軍》、《日本大海戰》、《巴頓將軍》、《俠盜羅賓漢》、《阿福》、《莫斯科保衛戰》、《敦煌》等30餘部(以上部分影片未發行)。

1994年開始,是八一廠譯製片的輝煌時期,共譯制了40部外國故事片,譯制質量逐步提高。影響較大的有《沉默的羔羊》、《阿甘正傳》、《斷箭》、《龍卷風》、《空中大灌籃》、《拯救大兵瑞恩》、《西點揭秘》、《U-571》、《珍珠港》、《指環王:護戒使者》、《指環王:雙塔奇兵》、《指環王:王者無敵》、《公主日記》、《星球大戰前傳:復制人的進攻》、《烈火雄心》和《國家寶藏》、《星球大戰前傳:希斯的反擊》、《國家寶藏》、《漫長的婚約》、《小戰象》、《加勒比海盜1-4》、《誤入歧途》、《光榮歲月》、《女王》、《 *** 純情》、《火線戰將》、《黑客帝國2、3》、《納尼亞傳奇1-3》、《飛行者》等片。

八一廠譯製片獲獎的有:

《阿甘正傳》1996年獲第十六屆"金雞獎"最佳外國影片譯制獎。

《拯救大兵瑞恩》獲1998年度"華表獎"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

《U-571》獲2000年度"華表獎"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

《珍珠港》2002年獲第八屆"華表獎"優秀譯製片獎。同年獲第二十二屆"金雞獎" 最佳外國影片譯制獎,這是中國譯製片史上首次一部影片同時獲得兩項國內大獎。

《烈火雄心》獲十一屆華表獎優秀譯製片獎提名。

北京電影製片廠譯製片部門

從1973年開始創作譯制影片,成為中國譯製片製作四大廠之一,曾譯制了很多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典影片,給中國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橋》南斯拉夫 1973年、《山村女教師》、《小火車站》越南 1973年、《瑪麗婭》墨西哥、《沸騰的生活》羅馬尼亞 1977年、《大象音樂會》蘇聯 1977年等片。

2012年成立北京電影譯制廠 ,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譯製片製作部門。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譯制中心

由於成立中影集團後,北京電影製片廠名存實亡,因此中影集團在2003年在北洗廠成立了譯制中心,2004年譯制的《亞瑟王》獲得了中國電影華表獎(十一屆)優秀譯製片獎。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譯制中心

2011年隨著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洗印分公司譯制中心也掛牌成立了。

由於近水樓台先得月的關系,中影譯制中心近年來得到中影公司分配的大量外國大片的譯制任務。

其他

電影頻道為紀念中國電影譯製片65周年,於2014年12月31日晚22:00播出講述中國電影譯制之路的專題片《永恆的魅力》

⑷ 八一電影製片廠湖北分廠的歷任廠長

1951年3月,總政治部以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軍隊的電影廠,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八一電影製片廠。迄今已經有六十周年的歷史,這六十年裡,八一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據製片人王立君介紹,六十年裡,許多老前輩擔任過廠的領導,為八一廠的建設奉獻了一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1、司徒慧敏(1952-1953期間任廠長)
司徒慧敏(1910年2月16日-1987年4月4日),廣東省開平縣赤坎永堅樓東閘村人,原名司徒柱,中國著名電影技術專家及導演。他曾經擔任文化部副部長、文化部技術委員會主任及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1928年赴日本學習美術,參加了夏衍等組織的左翼藝術家同盟。1930年回國。1931年與堂兄司徒逸民合作研製成功「三友式」電影光學錄音機,是中國最早製造的錄音機之一。1933年,成為以夏衍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電影小組的成員。此後,他導演了《自由神》、《血濺寶山城》、《游擊進行曲》、《白雲故鄉》等影片,並為《姊妹花》等片錄音。1946年赴美國學習電影製作,並導演了紀錄片《中國民族舞蹈》,該片獲1948年愛丁堡紀錄電影節優秀獎,同年被美國紐約布魯克林音樂舞蹈學院評為5部最佳舞蹈片之一。
1952,司徒慧敏在接到回國指示之後很快就回到離開6年的祖國的懷抱。回來之後,他被建國初期祖國建設的蓬勃朝氣所激勵,決心為此貢獻出自己全部的熱情和力量。擔任電影技術和事業方面的領導工作。這一年4月,司徒慧敏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部門籌建八一電影製片廠,並編導了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紀錄片《八一運動會》。該片在「1949~1955年國家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得三等獎,重要的是,此片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培養了大批專業的創作及技術人員。
1953年,司徒慧敏參與主持制定了中國電影事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6年之後,司徒慧敏擔任中國電影局副局長、中國電影科學所所長,長期奔波於西安、廣州、成都等地為電影製片廠選廠址,並規劃和參與電影洗印廠以及上海、南京等電影機械廠的建設工作。他為中國電影工業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了一個拓荒牛的作用。1965年,司徒慧敏還參加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拍攝領導工作,與相關工作人員一起研究拍攝計劃。
1987年4月4日,著名電影藝術家司徒慧敏在北京逝世。
2、陳播(1952-1966年期間任廠長)
陳播青年時代深受左翼思想影響。1937年,他經董必武介紹,到達陝西,在西北戰時青年訓練班學習。1938年春回到武漢,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漢青年救國會活動。同年,經武漢八路軍辦事處介紹赴延安,進抗日軍政大學學習軍事,曾在袁牧之導演的影片《延安與八路軍》中扮演進步青年角色。
陳播1939年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抗大文工團演員、編輯、宣傳幹事、抗大二分校文工團副團長,抗大七分校文工隊隊長。1943年帶領學員深入敵後做宣傳工作,1945年任晉綏軍區宣傳隊隊長,西北野戰軍戰斗劇社副社長、社長。國共第三次內戰期間,任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戰斗劇社社長,帶領劇社人員參加了延安和臨汾的戰斗,導演歌劇《劉胡蘭》和話劇《九股山上的英雄》,參加拍攝大型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
陳播後任歷任西南軍區文化部副部長,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1951年調任解放軍電影製片廠(後改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1952年5月2日抵京就任。1966年5月被打倒。將八一廠從最初設計的以攝制16毫米電影為主的教育片廠,發展為以攝制35毫米電影為主的多片種綜合性製片廠。1976年初被任命為總政文化部顧問,1978年調任文化部電影局局長。1982年改任電影局顧問,文化部電影委員會委員。並主持電影部門的中共黨史資料徵集工作,編寫大型電影史書《中國電影編年紀事》
3、陳亞丁(1952-1953年期間任廠長)
陳亞丁,1920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36年讀中學時流亡到上海,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8年調皖南新四軍軍部任《抗敵》編輯、戰地服務處通訊科負責人,皖南事變後任師及軍區宣傳幹事、科長、副部工,1945年後曾任松江軍區宣傳部長、東北軍區和四野宣傳部副部長,1949年後歷任中南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總政文化部文藝處第二處長,《解放軍文藝》主編,總政文化部副部長。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詩《滿洲進行曲》、《戰火頌》、《游擊隊》等。
4、張少庭(1966-1968期間任廠長)
張少庭,陝西延長人。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延長縣鄉蘇維埃政
1979年,張少庭重返大青山根據地和老鄉交流府主席、共青團延長縣委組織部部長、延長縣青年救國聯合會主任、中共歸武縣委書記、歸武縣縣長兼縣大隊政委、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緝私大隊教導員、第一野戰軍騎兵第二旅政治部副主任。建國後,歷任騎兵學校政治部主任,公安軍文化部部長,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友好工作部部長,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文化部處長,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兼電影製片局局長,陝西省軍區副政委,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曾獲二級解放勛章。
1966年文革開始時,總政委派文化部副部長張少庭組成文革工作組進駐八一電影製片廠。當時進駐八一廠的總政工作隊共6人,帶隊組長是總政文化部副部長張少庭;副組長是宋尚戟、那狄;組員有:鍾寰、支水山、宮潔民。1966年12月,總政根據形勢需要決定撤銷工作組,原工作組組長張少庭改任八一廠廠長,副組長宋尚戟、那狄改任副政委,組員鍾寰改任行政處長,宮潔民改任演員劇團團長。
1968年,文藝界鬧得很混亂,於是八一廠被軍管(軍隊單位被軍隊單位軍管,想起來都可笑)。從60軍派人來擔任領導。
5、彭勃(1968-1975期間任廠長)
彭勃當時任60軍政治部主任,是當時的總政主任李德生親自點將點來的。
彭勃1921年生於山東莘縣一個貧苦農家。當日寇的鐵蹄踏進我華北大地,慘無人道地對中國百姓燒殺擄掠,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1938年8月,年僅17歲的彭勃懷著對日本鬼子的滿腔仇恨,毅然決然地參加了抗日隊伍。他一到部隊,心中燃燒著復仇的烈火,發揚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敵人展開了頑強的斗爭,每戰必沖鋒陷陣。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引下,他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身經百戰,成長為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指揮員。他歷任連指導員、營教導員、旅作訓科長、團政委、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師政委、60軍政治部主任、八一電影製片廠革委會主任兼黨組書記、廠長,軍政委、江蘇省軍區政委等職。榮獲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勛章;1955年被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二級獨立功勛榮譽章。
6、劉佳(1975-1978期間任廠長)
劉佳,筆名劉笳(1916 —2001),遼寧海城人;劉佳同志1916年11月生於遼寧海城,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幹事、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抗敵劇社副社長,協理員、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團長、文化部部長、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
劉佳同志1939年開始發表作品,是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第一至四屆委員;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作品有話劇《到山那邊去》、歌劇《不要殺他》、《晉察冀之歌》;導演話劇《戰斗里成長》、《槐樹庄》等;2001 年12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7、張景華(1978-1985年期間任廠長)
張景華,(1916--1991)江蘇淮陰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參加新四軍。曾任中共豫皖蘇區委秘書,新四軍第四師宣傳科副科長兼新華通訊社淮北支社主任,華東野戰軍縱隊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部長,第七兵團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參加了宿北、淮海、渡江等戰役。建國後,任兵團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回國後,歷任總政治部八一雜志社副總編輯,1960年-1966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政委,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政委,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兼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影協第三屆常務理事。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1955年授大校銜。
8、蕭穆(1985-1992年期間任廠長)
蕭穆潮陽市(今屬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人,原名蕭宏志。祖籍潮陽市(今屬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的銅盂鎮。1929年生於浙江省嘉興。
1948年9月在南京中央大學經濟系就讀,1949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畢業後先後在第二野戰軍政治部、西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八一電影製片廠任職。70年代後,從事電影文學編輯和創作工作。
1985年3月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負責組織革命戰爭歷史巨片《大決戰》(3部6集)的創作、攝制等工作,歷時6年。與他人合作的電影文學作品有《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巴山兒女》、《映山紅》等。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榮譽功勛章及解放大西南榮譽紀念章;在八一電影製片廠立三等功一次。獲《大決戰》特殊貢獻獎。
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主席團委員、中國電影製片協會常務理事。電影權益保護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理事。 1992年9月在北京離休。
9、王曉棠(1992-1998年期間任廠長)
王曉棠,原籍江蘇南京。1934年1月4日生於河南開封,幼年時代隨父母遷居重慶。因受家庭熏陶,從小就拜師學唱京劇。初中時已學會「鐵弓緣」、「驚夢」等許多唱腔。1948年舉家遷居杭州。次年畢業於浙江省立中專,繼續自學京劇。1952年參軍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文工團京劇團,次年調入總政話劇團。1958年正式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文革」中受沖擊,復員到林場勞動6年,1975年平反。1984年起任導演。198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1992年9月起任廠長,後兼任黨委書記,1998年8月當選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93年7月晉升少將。
10、鄭振環(1998-2001年任廠長)
鄭振環,1943年12月生人,祖籍是天津武清。他從小就愛好廣泛,畫畫,演小戲,說快板,體育,樣樣都好,很小的時候就在一些報刊上發表作品,對學習充滿興趣。大哥當時在民主德國大使館工作,知道他喜歡文學,就把國外的小說買來翻譯成中文給他看,外國文學對他影響很大。鄭振環是60年代的大學生,開始考上了哈軍工,學理工的,由於在藝術才能上過人,被解放軍藝術學院選中,經過幾番周折,與軍事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他又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他雖然是軍人,但沒扛過槍打過仗。卻在軍事藝術領域有著頗高的造詣,在銀幕上、教學講台上、話劇舞台上施展著他的才華,是國家第一批享受政府津貼的藝術家之一。他搞話劇很有名,早在80年代,他編劇的《三個人的冰山》、《摸天》,特別是他的《天邊有一簇聖火》,是描寫和平年代的軍人生活的,被稱為戍邊將士的無私奉獻的頌歌。
鄭振環將軍曾擔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教員、解放軍藝術學院創研室研究員、《解放軍藝術》雜志主編、總政話劇團團長、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現任中央電影電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領導小組成員、中國話劇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是國家一級編劇,少將軍銜。曾創作過《江淮風雲》、《軍營笑聲》等多部話劇作品。從事影視創作以來,在三十餘部影視片中擔任過編劇和藝術指導。
作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自1997年上任以來,策劃出品了大型紀錄片《較量》、《東方巨響》、《揮師三江》,故事片《大進軍—大戰寧滬杭》、《沖出亞馬遜》等一批優秀影片。
許多人是看著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長大的,如《野火春風斗古城》、《柳堡的故事》、《林海雪原》、《閃閃的紅星》等影片老百姓都喜歡看。鄭振環將軍,去八一電影製片廠當廠長很偶然,那是1997年,本來他應該去解放軍藝術學院當院長,就因為晚報到了一天,就去了八一廠當了廠長(在這之前任總政話劇團團長)。當時八一廠處於不景氣狀態,他去後,組織拍攝的大型紀錄片《較量》、《東方巨響》、《揮師三江》轟動了全國,得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大壯了中國人的志氣。緊接著又拍了故事片《大進軍—大戰寧滬杭》,是解放戰爭三個系列片《大轉折》、《大決戰》最後一部。在風格上作了探索,注重了敘事性和紀實性,採取真人回憶的手法,有很多細節都是他親自寫的。這部電影突破了以往軍事題材電影的格調和形式,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金雞獎,基本上中國電影方面的大獎該得都得了。前幾年在全國熱映的《沖出亞馬遜》,是他策劃的。本片取材於1999年8月至11月,我軍空降兵特種兵大隊兩名年輕軍官被派往南美洲委內瑞拉接受國際軍事組織舉辦的「獵人學校」訓練的親身經歷,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塑造了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軍人豪邁地走向世界的嶄新形象,是一部揚國威、壯軍威的當代現實題材影片。雖然鄭振環將軍剛剛從八一電影製片廠退下來不當廠長了,但他對軍事題材的電影抱有一生執著,對中國電影前景充滿信心。談到中國電影目前的困境時,他說中國電影要繼承老祖宗留下的好的東西,但決不能把它當做一個繩索,把自己束縛住了,不敢往前想,但大的規則不變,文學是人學,電影就是寫人,包括紀錄片也一樣,也是寫人的。
11、明振江(2001-2012任廠長)
明振江,1969年入伍,歷任電影放映員、文化工作站站長、影視局局長、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等職。1976年北京軍區炮兵政治部 1990年 總政治部文化部 1997年 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 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七屆理事 1969年兼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2007年榮獲「華表獎」優秀出品人獎,2008年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製片委員會「十佳」優秀出品人獎。
12、黃宏:2012年4月,小品演員黃宏被任命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黃宏1992年進入總政歌舞團,任小品喜劇藝術團副團長,小品喜劇藝術團團長,為總政一級演員(副軍級待遇)。2007年11月出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2010年10月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現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

⑸ 新中國經典的老電影

新中國時期的經典的老電影有《中華女兒》、《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狼牙山五壯士》、《小兵張嘎》。

1、《中華女兒》

這部電影在1950年正式公映,是新中國建立後拍攝的第一部抗日題材影片和第一部獲國際獎的影片。運用實景拍攝,紀實的手法,原生態的風格,就連戰爭場面也是真槍實彈,非常難得。

⑹ 經典的六七十年代的老電影有哪些

《春苗》、《海霞》、《創業》、《決裂》 、《青松嶺》

一、《春苗》

《青松嶺》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劉國權、姜樹森執導,李仁堂主演,於1974年上映。該片根據河北省承德地區話劇團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青松嶺生產大隊的青年社員秀梅、大愣等人在模範飼養員張萬山大叔帶領下與破壞生產的富農分子作斗爭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八一電影廠老片選生產隊長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劇情小男孩化療的電影 瀏覽:78
吳京2015新電影 瀏覽:823
除暴電影為何粵語 瀏覽:83
十三姨電影台詞 瀏覽:304
女演員楊坤主演的十部電影 瀏覽:423
恐怖電影最新上映 瀏覽:793
電影將青春 瀏覽:730
公爵夫人電影無刪減版英文版 瀏覽:973
日本國語電影 瀏覽:112
六歲兒童要電影票嗎 瀏覽:42
特警屠龍電影國語在線觀看 瀏覽:108
i54590還能看高清電影嗎 瀏覽:143
野蠻小子電影高清完整 瀏覽:129
女學生日本電影在線 瀏覽:554
如何下載電影英文字幕 瀏覽:41
電影你好李煥英故事簡介 瀏覽:297
電影男主寫書女主是書中人物 瀏覽:58
愛奇藝怎麼免費看vip電影 瀏覽:937
一條圍巾的故事電影印度 瀏覽:822
超級關心的問題電影演員表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