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勵志片《聞香識女人》,值得反復重溫的電影,是如何溫暖每個人的心靈的
對於《聞香識女人》這部影片,我們應該從三個角度去入手;第一是影片的內涵藝術,第二是西方文化特色——直白不加掩飾的揭露人性;第三是跳度極大的影片劇情。
『貳』 電影《冰上輕馳》觀後感、人物
其實是個很簡單的故事,講述牙買加人1988年第一次參加冬季奧運會。看了劇情簡介後大致可以想到其中的內容和套路,沒想到題材雖然很簡單,拍出
其實是個很簡單的故事,講述牙買加人1988年第一次參加冬季奧運會。看了劇情簡介後大致可以想到其中的內容和套路,沒想到題材雖然很簡單,拍出來卻是格外的幽默和勵志,竟看得我又哭又笑,並又再一次發自內心地體會到了那種純粹的體育精神和愛國情懷。我想若是國內哪個導演來拍劉長春第一次參加夏季奧運會這個題材,不知要修煉多少年才能達到這個水平。
最喜歡的人物是Sanka,熱情搞笑樂觀。一開場就是他的推車大賽(push-car competition)。
比賽中他一頭撞進了鐵皮屋裡,好朋友Derice跑來問: Sanka, 你死了嗎? Sanka灰頭土臉地躺在鐵板里,懶洋洋地說是啊。
後來Derice奧運會預選賽失利,從牆上的照片找到靈感,准備參加三個月後的冬季奧運會。他邀請sanka入伙,sanka看到書上寫的ice嚇了一跳『什麼,冰?』『啊,你知道,這是項冬季運動。』『有冰的冬天?像北極愛斯基摩那種的冬天?No
no
no…』Derice只得側面誘惑:嘿,你的頭像可以印在伊利上哦。Sanka哼唧了一下,我才不在乎那些!出於義氣也出於好奇,sanka入伙了:我是全島上最好的推車大賽手,你不找老子找誰呢~
嘿,是我一個人出現在伊利上嘛?不,你和我一起。。
兩個人死皮賴臉地把心灰意冷的胖教練拉入伙,然後是同樣短跑預選失利的Yul和Junior。再找來一個破破爛爛的改裝鐵皮滑板,訓練就這樣開始了。一流的教練加上牙買加人出色的運動天賦,四人雪橇很快就有模有樣起來。一次他們的雪橇失控撞上了路上的警車,四人都受了不小的沖擊。Derice又問:Sanka,你死了嗎?沒死呢。正當警察對牙買加雪橇的組合哈哈大笑時,教練掐著秒錶興奮地沖過來把他們拽回訓練場,留下目瞪口呆的警察。
下一個問題是籌集資金。顯然官方是不會提供任何資金的,出錢給你們丟人嗎,還是老老實實地准備拿手的夏運會吧。Sanka在路邊唱歌,Yul在街邊和人掰手腕,輸的給錢,Derice先是向企業拉贊助,無奈老闆們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當是個天大的笑話(話說他們還真沒點投資意識啊)。後來只好在街上擺個攤子,上面寫著——親吻牙買加滑雪運動員,1美元一次。真是熱情奔放的熱帶人吶~
可惜這些都是不靠譜的,富二代Junior同學背著父親賣掉了他的豪華小汽車,讓5個人帶著憧憬與希望飛到了冬奧會舉辦地卡爾加里。
第一次見到雪,第一次踏在冰上,第一次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氣里,電影把他們的這些境遇拍得忍俊不禁。當然,有了搞笑的Sanka,還怕你不笑嗎。當然更多的是外界的嘲諷與挑釁,凡是有點常識的人都覺得這是個天方夜譚:牙買加人,參加冬奧會,瘋了吧,我想我也會是一樣的想法。Yul的一句話說得很對:因為我們是不同的,人們對於不同的事物總是會感到害怕。也是啊,難道規定了牙滿加人不能參加冬奧會么。可是從來就沒有人來過。打破常規的人需要莫大的勇氣與信心。
59.46秒,他們擦著60秒的邊緣通過了預賽,雖然預賽的時間限制因為他們的出現而故意縮短了12秒。但他們還是有了資格,有了在開幕式上舉旗入場的機會。話說我也看過不少入場式,尤其是中國鮮艷的西紅柿炒雞蛋團服,可沒想到看到Derice他們孤單單的5個人舉著牙買加國旗入場時,我居然由衷地感到激動與自豪,甚至還濕了眼眶!這才是真正的體育精神啊。看著在電視機前興廢不已的牙買加觀眾們,我一下子又聯想到劉長春第一次入場,許海峰第一次奪金時國人的狂喜與驕傲,一定就是這種感覺吧,再加上百倍,千倍。
決賽第一天,出於緊張,隊員們成績並不理想,解說也是不留情面,這就是他們的水平了。在sanka的帶動下,他們決定不模仿別人,做最好的牙滿加人,做最好的牙滿加雪橇手。他們放棄了模仿瑞士隊別口的出發口號,而是用歡快的牙滿加式語言:感受節奏,感受旋律,雪上滑板,冰上輕馳(Cool
Running)!!!不出所料,這次的動作行雲流水,他們排到了第8名,所有人的態度也有所轉變。看到這里我狗血地想,不會讓他們拿個金牌吧。雖然很美好,可太不切實際了,這讓裝備和訓練都好於他們太多的瑞士人德國人加拿大人怎麼辦。
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表現奪目的牙買加隊成了大家的焦點。誰料由於滑板過於老舊,比賽時螺絲脫落,他們的雪車側翻了。嘩,全場一片寂靜。四個人帶著頭盔靜靜地坐在車里,不見表情。只聽到sanka問:Derice,你死了嗎。『我沒死』Derice摘下頭盔,『可我們要完成比賽。』四個人扛著雪撬走向終點,面帶笑容,漸漸地,兩旁的觀眾響起掌聲。牙買加人的第一次冬奧會之旅,就這樣遺憾地,圓滿地結束了。
-------------------------
一些事實:
Harris落選夏季奧運會後選擇參軍,看到一張滑雪的海報,於是組建了第一隻牙滿加滑雪隊。
隊員Caswell在最後一周冰上跑步訓練是摔傷了腿,由另一名隊員Dudley的兄弟代替,他只是來給兄弟加油的(打醬油的。。)
牙滿加隊第二次滑出第7的成績。第三次比賽翻車後,按照常規把車推到終點然後抬走,並沒有像影片一樣抬著走並接受歡呼。但賽後運動員們和其他人微笑握手的照片還是極大地震撼了所有的觀眾。
最最重要的一點:其他隊員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敵意。電影里的挑釁是添加的情節。事實上,作為一個熱帶國家參賽隊,牙滿加得到了人們極大的關注,設備也是其他參賽隊的剩餘雪橇。由於他們之前接受的訓練很少,其他隊員也會好心為他們提供建議和幫助。
牙滿加隊參加了之後的數屆東奧會,但始終表現平平。06年已入加拿大籍的牙買加運動員在雙人雪橇上摘得了銀牌,證明牙滿加人也可以在雪地運動上取得成績。
~~~~~~~~~~~~
就是這樣吧。體育精神與愛國情懷是一時的高潮,背後是艱苦的訓練和平淡的生活。無論是哪個國家,第幾次參賽,成功的道路都是一樣的。不會特別幸運,也不會特別不幸。
『叄』 勵志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勵志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如下:
1、《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
該電影講述的是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昂克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當年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肆』 教育勵志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
教育勵志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關於兒童成長的印度電影,也許影片要詮釋的正是: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每個人都是一顆明亮的星星。看過的人一定覺得所表達的似乎不止這么多,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感悟。並且告訴我們要學會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學會理性客觀地分析事情。
勵志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
法蘭克福的下午稍微下了點雨,那會兒我剛剛在一個美國志願者的陪同下從一位艾滋病醫生的診所出來,街上騰起一陣陣熱雨,burning rain,他說。接下來我們要干什麼呢?不知道。要不然,他接茬說,我帶你去看看我工作的小學校吧。我想了下,自己不應該羅嗦,所以也就不要所謂的引入技巧了,直接切入正題,這位志願者的工作所在地,並非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不過是距離法蘭克福市中心遠得可怕的一所有些特殊的小學校而已,面積狹小,好在環境親近自然。這是Shuan介紹他給我認識時就已經說明的,說他工作的是a school for children who company with Autism,最後一個單詞所代表的一種“疾病”在國內,目前被稱為,自閉症,或者說,孤獨症。看著草地上那些嘻嘻哈哈亂作一團的小朋友大朋友(有的已經過了十二歲甚至有的已經進入青春期),我倏忽想起去年春節回家途經香港在一次關於兒童教育座談會的旁聽席上看到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
一部洋溢著童真、包容、善良跟陽光的電影。
不過有一些不一樣。電影中的小男遇見的的確是典型Autism的症狀——讀寫障礙,但他認識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話表達也富於“傳統”社會(或者稱為“正常”社會)所固有的邏輯,並且還擁有一個殷實完滿的中產階級家庭,比起跟他遭遇相同的同齡人,因為一部陽光電影的指向性,這之間巨大的境遇鴻溝寬得不真實。但要說句公道話,這種不真實絲毫不影響觀眾的理解,即便此前你對電影所討論的問題一無所知,你也會很輕松地走進故事,除了這個大門牙的可愛小男孩,還有一個能唱會跳長得也還過得去的年輕男老師,當然還有濃得化不開的童話故事一樣無堅不摧的友誼——是,男老師之前的表現的確很有中國電影電視劇的范兒,給人感覺那緊縮的眉頭似乎肩負著拯救全宇宙的小孩兒的重任(笑),但後來男老師的際遇——他走進一所我在開頭提到的小學校,這種誤解得以冰釋,讓所謂中國式的高大全見鬼去吧,即便是今年他們拍出了一部在美國得了小獎的公益艾滋孤兒電影(我就不點名了),即便他們吹噓著自己有多真誠有多三個代表,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說,讓他們帶著他們的屁眼見鬼去吧。
這個誤解的冰釋過程可以解說如下:我身邊的朋友很少,這或許並非是一些人所崇尚的少而精主義(less is more)。可就這些少之又少的朋友,一開始幾乎都沒有辦法理解,我為什麼總對那些跟自己的生活似乎毫無瓜葛的事件感興趣。當他們在討論獨立音樂小清新時,我在跟他們說受艾滋病影響的中國兒童;當他們排隊去銀行購買新發行的基金時,我在他們耳邊嘮叨廣州的綠校和成都的愛慧(因為一些上不了檯面的原因,後面一個學校或許面臨著一些自身的困境)……有時候我也覺得很難啟齒,在我上小學之前,我也有稍微的Autism徵兆,幸運的是我那時候至少有一個心態開放積極的家庭和一個當時看來在小地方很了不起的海外親戚(只不過在台灣),這些都讓我能得到即使算不上世界先進總不至於落後似如今朝鮮的學前幫助。當時的表現種種我現在是沒有辦法想起來了,不過只要我面對這群孩子,我很容易就能找到非“傳統”社會的交流溝通方式。佛曰,不可說不可說,而我何其幸哉。
要進一步解釋這種讀寫障礙或者說Autism,我們可以借用列維斯特勞斯的“生物語法”概念(bio-grammar)。作為一個研究符號學的結構主義者,列維斯特勞斯在同一時代的文化地理學的發展中吸收了不少經驗,基於結構主義的二元對立原則這個假定,他引出“生物語法”概念,稱每一個個體體內都有一種“生物語法”,以讓他們自己去解釋文化信息的符碼和接受關於文化信息符碼的.解釋,這里的符碼指的是一個特定時期人們所共享的習俗表達,如道德、邏輯、習語等等。從這一個概念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如果一個人他體內的“生物語法”與主流人群的略有差別的話,他很有可能就沒有辦法順利地讀和寫。比方說,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再比方說,在15世紀就畫出飛機模型的達芬奇……當然他們的成就都不僅限於此,我是說,我們小的時候學到的課文說,達芬奇自己學著母雞要孵化小雞,課文後面總結說達芬奇是勇於實踐(或許是因為當時大膽改革開放的鄧小平提出的口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可誰能保證他只是真的認為自己有能力孵化小雞呢?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跟我們眼中的很可能是不同的啊。
在生命的開始階段,於茫茫宇宙中遇見Autism這樣“美好”(或者確實是美好,誰能真的分辨呢?)的現象,最後能夠得到世人關注的其實少之又少,愛因斯坦與達芬奇都是個例,再罕見不過。所以這部電影盡管提供了一個讓所有觀眾都滿意的皆大歡喜的結局,但事實是它希望傳達出這樣的理念,就像國內一位自閉症兒童的媽媽所寫的感人至深的《蝸牛牽著我去散步》中所說的那樣,也許我們認為我們生養了一個“生物語法”與傳統社會格格不入的孩子,這個孩子是“蝸牛”,我們受到了上帝的懲罰,上帝讓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要牽著蝸牛走過,可沒准兒,上帝真實的意圖隱藏在事實的另一面,“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另一個問題是,即便我們了解到這些,我們都能做什麼?
非洲、東南亞、拉丁美洲、包括中國的河南、安徽、貴州、江西、湖北山區、雲南、或許還要算上新疆和西藏,這世界有那麼多地方被這樣那樣的原因——政府也好族群也罷——盡情壓迫慘烈碾碎。我們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不一樣的環境做這樣那樣的志願者,而畢竟每一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尤其是在家庭負擔較重的傳統東方社會,無論地價飛漲的城市抑或人口如水土般狂躁而茫然流失的農村,“做好事”的收益跟付出明顯不對等——更何況對當今國內的很多大學生而言,除了學校每年暑假組織的不倫不類的極具中國特色的三下鄉活動,根本就找不到合法組織為自己提供奉獻愛分享愛的自由。
不過,起碼我們都有能力善待身邊的小朋友大朋友。我的大部分成績優異的高中同學,現在他們分別在國內各個知名學府顛三倒四為自己的未來競爭。當這一群天之驕子、山窩窩里飛出的金鳳凰回到山區小城時,或許是盛情難卻,或許是別的什麼原因,他們辦起了收費制的補習班,參加的有小學生,有中學生,但無論哪種,背後自然而然都站著堅定的望子成龍的父母。——這讓我覺得自己很羞恥,或者說如果我的父母稍微在乎一點比較,就會覺得他們的兒子很羞恥,因為別的大學生放假在家都能掙錢,我要麼晃盪著不回家,即便回家也是招蜂引蝶帶著一大群表弟表妹以及他們的小同學小朋友整天東游西盪。所幸,跟我一起玩的小朋友如今上了初一,他們的成績並不比參加我的金鳳凰同學補習班的小朋友成績差。我不願意看到的並非是收費(那再正常不過),而是,你回過身用套在自己身上十幾年如今好不容易掙脫一點點的鎖鏈套在比你小得多的弟弟妹妹身上,這種傳統的傳遞,總歸讓人困惑。
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都是地球上的星星啊。
匆匆寫就這篇文章,一來是今天見聞的有感而發,二來無論是在豆瓣還是時光網上,國內觀眾似乎對這部電影了解甚少,做個小推薦。
;『伍』 適合兒童看的勵志電影有哪些
《聽見天堂》
一、影片簡介
《聽見天堂》是由克里斯提諾波頓執導,盧卡·卡波里提、馬可·科奇、Paolo Sassanelli等主演的劇情電影。
該片根據義大利盲人音效師米可·曼卡西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個失明的孩子如何成為世界一流聲音剪接師的故事。
該片於2006年10月17日在義大利羅馬國際電影節首映,2007年7月27日在中國台灣上映。
二、劇情簡介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往往他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義大利男孩米克雖然出身在窮鄉僻壤,但他從小就夢想成為一流的電影大師,只因他是那麼的熱愛電影。
然而上帝跟他開了一個最殘酷的玩笑,米克玩弄一支來復槍時不幸走火,從此他只能淹沒在巨大的黑暗當中。這一度令米克感到沮喪萬分,彷彿活著已沒有了動力。然而盲校的唐老師的一番話讓米克豁然開朗,為什麼音樂家在演奏時會閉上眼睛,因為那樣音符會蛻變,變的更有力量。
於是,米克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時,他才發現:原來,不僅可以看見天堂,還可以聽見天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聽見天堂
『陸』 有一個講運動員勵志的外國電影叫什麼,就是最近看倫敦奧運會,解說員提到的一個,名字給忘記了
火戰車
《火戰車》是休·赫德森1981年執導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劍橋大學猶太學生為了對抗種族偏見,為同胞爭光,一心想成為贏得奧運會百米賽金牌的第一個猶太人。最後,自信而有拼搏精神的他終於奪得百米決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