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菲兒主演的電視劇都有哪些
李菲兒主演的電視劇有《鹿鼎記》《遠得要命的愛情》《奇葩一家親》《青瓷》《歡迎愛光臨》《賢妻良母》《民國往事》等。
而要演「媽媽」這跟一般偶像劇確實有很大的差距,但李菲兒在一直的努力中最終克服了這個困難:在片場,李菲兒經常跟飾演自己兒子的演員吳磊的媽媽交流,並且實時在觀察吳磊與媽媽交流時的狀態等等,最終在與吳磊拍一場戲的時候,非常生氣的李菲兒教訓吳磊,當時就把吳磊震住了,拍完這場戲之後,驚呼,「這是我親媽附體了嗎?」導演朱時茂也表示,這場戲確實表情、感情非常到位,戲的爆發點也抓得很准,當時在場的很多人都被菲兒這個看似柔弱卻爆發力十足的女孩子震到了。確實更接地氣的偶像劇。
② 近期有哪些超級好看的韓劇 2011—2014
想你、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你們被包圍了、善良的男人
③ 游戲論·作品批評︱善惡之變:《底特律變人》的敘事倫理模擬
陳旻/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候選人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思想市場」欄目的「 游戲 論」系列文章自推出以來,在知識界、產業界、媒體界、玩家圈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表明 游戲 已是這個時代十分重要的 社會 文化現象,我們不僅嚮往好玩的 游戲 作品,同時也摩拳擦掌期待加入一場有深度的 游戲 討論。我們的討論不是簡單地復述玩家 游戲 經驗,抑或鑒賞 游戲 設計里的各種巧思,而是通過對 游戲 進行帶有公共學術討論性質的人文反思,嘗試將 游戲 作為理解當代中國的新的可能。這一季的「 游戲 論」在原有架構的基礎上新設「作品批評」「中國故事」等板塊,於每周六繼續討論 游戲 及其與當代中國的互文關系。這是一個龐大的專題,而對於已是全球第一大「 游戲 經濟體」的中國而言,所欠缺的或許正是這樣「笨重」的嘗試。
一開始,我們將在屏幕上看見一位金發碧眼的CG女性頭像,她告訴我們,一場名為「底特律」的「體驗」即將開始。她是一位仿生人(android),也是本次體驗的主持人(host),或可操作的主機(host)及界面。接著,她提醒我們:「這不只是一個虛構故事,也是我們的未來。」「我們」是誰?這是 游戲 從一開始拋出的最大難題。黑屏之後的字幕點明了故事發生在2038年8月15日。接下來,從黑暗中浮現出一位男性的背影,穿著印有仿生人和編號RK800字樣的外套,他在等電梯,看似有點不耐煩,手上不停玩著拋硬幣的 游戲 。其臉部的大特寫展現其逼真的毛孔和毛發,似乎向我們保證,這場體驗將提供高度寫實的視覺體驗,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這個虛擬世界的設定,即仿生人具有相當真實的人類外表和舉止;另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特寫鏡頭是:當電梯到達時,硬幣停在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間,這是一枚1994年的5美分硬幣,刻有LIBERTY、IN GOD WE TRUST字樣以及美國國父、《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的頭像——這個鏡頭構建了我們這些體驗者與一個名為「底特律」的虛擬世界之間的橋梁,提供了一種朝向未來的 歷史 感。
《底特律·變人》 游戲 畫面
我們或許還記得,自2020年6月份起,在那場轟轟烈烈的美國反種族運動中,波特蘭中學前的傑斐遜雕像被示威者破壞的新聞圖像,其底座上「奴隸主」(SLAVE OWNER)和「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塗鴉字樣清晰可見。憤怒的示威者就像特朗普在演講中所鼓動的那樣,意圖推翻一位兩百多年來被鐫刻於正史之中的英雄偶像——這位聯邦制度和共和主義的推行者曾經在宣言中喊出那句激動人心的口號「人皆生而平等」,實際上卻畜養了大批家奴,且在廢奴條例之後繼續對黑人和印第安人施行迫害政策。
波特蘭中學前的傑斐遜雕像被示威者拉倒的視頻靜幀
我剛剛描述的這段開場白來自於《底特律·變人》(Detroit:Become Human)。這是一款發售於2018年5月的科幻題材電子 游戲 ,它將帶領玩家透過三位仿生人主角卡拉、馬庫斯和康納的視角, 探索 二十年後人類與仿生人共處的世界。在體驗過程中,操作性被壓縮至最低程度,玩家不需要像動作類 游戲 那樣熟記鍵位、反復操練動作技巧,而是把精力放在觀察現場、行走與對象互動,收集並分析信息、產生對話,以側寫的方式重現過往場景,和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選擇的行為中。玩家的每一次抉擇將如蝴蝶效應一般,引發出不同劇情分支,導向迥異的結局,最終生成其獨一無二的敘事體驗。作為一款「互動電影 游戲 」,它很難被納入常規的敘事批評體系,因為我們難以窮盡故事的所有面貌;但我們可以嘗試找出它的普遍性特徵及其折射的 歷史 脈絡。它體現出了電子 游戲 作為一種世界模擬器的可能性,並在近二十年來電子 游戲 「敘事學」和「 游戲 學」的派系之爭中,為前一種理論樹立起卓越的典範。在每一關卡的結尾,將出現一個以樹狀圖形式呈現的場景流程圖,為玩家歸納總結他在這一節點做出的每一項關鍵選擇,也告知了其它分支的可能性及多種結局的存在。當一般仿生人角色死亡時,和人類一樣是無法在後面的劇情中復活的(除了康納這個仿生人可能會以迭代的方式「復活」)。若要了解別的分支,玩家只能把這段劇情再玩一次。即便這款 游戲 的主角是仿生人,卻充滿了現實感:因為「人生」只有一次。
《底特律·變人》場景流程圖
2018年,《底特律·變人》引發了熱潮,吸引了許多輕度 游戲 玩家和所謂的「雲玩家」。當 游戲 剛剛上線時,我沒有選擇「雲玩家」的方式,而是第一時間在避開劇透的情況下,在主機上完成了僅僅一次通關,盡管結局充滿了遺憾,但我沒有給自己留下任何「反悔」的機會,而是盡可能以所謂的個人意志進行選擇,生成唯一一次屬於自己的敘事體驗。當然,沒有任何個人選擇能夠完全脫離 社會 的影響,這正是我試圖在此表達的觀點之一。在關卡完成後的場景流程圖中,我們總是會被告知,我們所抵達的這個結局在全球玩家中的佔比數據。對於「雲玩家」來說更是如此,在 游戲 的實況直播中,他們可以通過彈幕來影響主播做出決策,相當於以集體的名義共同決定故事的結局;當然,也可以通過其他玩家剪輯的全分支、全結局的攻略類視頻來收集故事全貌。因此,我們將始終被輸出界面告知,不論做出了何種選擇,以及選擇背後代表的個人意志為何,我們始終是在經歷一次虛構的冒險,我們始終處於 游戲 的體驗之中,沒有對現實生命造成影響。
然而,虛擬世界沒有對現實世界造成一丁點影響嗎?事實上, 游戲 之於 社會 的道德影響恰恰是近三十年來,大眾媒體與專家學者不斷爭論的對象, 游戲 的善惡之辯恰恰延續了自柏拉圖以來,令眾多哲學家焦慮不安的作品的道德倫理問題,他們認為,作品傳遞的信息可能會對部分心智不健全者造成不好的道德影響。對於那些被廣泛傳播的強敘事類電子 游戲 作品來說,它們不得不肩負著一定的 社會 責任,但問題在於,一種僅僅存在於虛擬世界中的道德或倫理選擇,確實具有現實意義嗎?
首先,選擇構成了《底特律·變人》的核心玩法。在劇情中,馬庫斯的監護人、老畫家卡爾曾經說過:「活著就是要不斷做出選擇,要愛還是要恨,是攤開手掌還是握成拳頭。」行動代表著抉擇,玩家被一次次置於道德困境面前,為了繼續 游戲 ,他必須做出包含政治倫理意義的抉擇。自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以來, 社會 契約論者始終認為,基於信念的共同承諾和集體協議決定了道德和政治的准則,個人只有在主體內部與他人的關系中才能理解自己的權利和責任,成為完全的人。 游戲 的本質在於互動和參與,無論是雲玩家還是單機玩家,都將通過流媒體或 游戲 內的統計機制分享自己的行動,玩家互動和交流的結果構成了一個可被讀取的資料庫,包含了所有權利和責任沖突的調和結果。因此,當個人的道德倫理決定擁有集體影響力之時,其本質不得不走向政治化[1]。
《底特律·變人》腳本的樹狀圖流程
其次,電子 游戲 是一種隸屬於大眾文化的工業製品,玩家能夠以低成本的方式實現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的體驗,擁有想像中的 社會 身份,甚至可以做出搶劫、施暴等違法行為,且不會對現實世界造成實際傷害。《底特律·變人》為玩家提供的,是一個道德實驗乃至倫理教育的場所,玩家通過一幅名為道德和倫理的眼鏡,完成挑戰並參與到一場思想實驗當中。比如我通過這段 游戲 體驗模擬了一次絕無僅有的生命歷程,同時構建了屬於我自己的道德經驗。
最後,雖然當代電子 游戲 佩戴著自由主義範式的浪漫面具,其本質上還是一種基於新自由主義的文化產物。如果說傳統 游戲 批評仍在堅持一套源自席勒(Schiller)哲學、經過赫爾津哈(Huizinga)和卡魯瓦(Caillois)發展壯大的「自由 游戲 」(free play)理論,始終在強調 游戲 分割了休閑時間與勞作時間、責任與樂趣、生產與再生產等功能,忽視了當代電子 游戲 中關鍵的「自由/免費勞動者」(free labourer)問題;那麼我們必須重新評估 游戲 理論是否與當下的 游戲 作品發生脫節。如果我們把誕生於20世紀下半葉的早期電子 游戲 看作是工業時代中一種訓練勞動者技能的平行機器,它使得玩家以自願的方式投入其休閑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生產性 游戲 」(proctive play),從而變成阿爾薩斯(Aarseth)所說的「義務玩家」(implied player);那麼,21世紀的電子 游戲 集中反映了數字經濟時代下,工作和 游戲 之間的界限愈發模糊,兩者不斷累積成為人力資本,玩家可以以它為借口,不斷投入到價值未知的自我實現行為之中。因此,作為新自由主義主體的當代玩家與脫胎於新自由主義體系的當代電子 游戲 ,似乎構成了一個先有雞或先有蛋的關鍵問題[2]。
那麼,《底特律·變人》提供的正是一個基於自由主義 歷史 觀、源於新自由主義文化環境的政治倫理模擬器。正如利奧塔(Lyotard)所述,「當人們以為用選擇和連接數據(données)的方式描述思想時,卻閉口不談其真相:數據不是被給予的,而是可被給予的,而選擇並不是一種供選擇的東西。」[3]換句話說, 游戲 里設置的所有道德困境不過是腳本作者構思出來的單選項,不是復選項,更不是真正的選擇,因此 游戲 不過是一項包含某個意識形態的思想實驗。關於電子 游戲 的起源,我們已經說的太多,它是冷戰時期軍事國防競爭的 歷史 遺腹子,是加州意識形態鼓吹的技術文化物。如今,電子 游戲 和個人電腦、網路等新信息技術一同被寄予厚望:在網路空間中創造出一個「電子廣場」(electronic agora),一種新的「傑斐遜式民主」[4]。這種民主的主體恰恰是 科技 行業的工人和企業家們組成的「虛擬階級」,他們不再如其前身嬉皮士一般擁有自由的工作和時間,而是讓工作成為其主要的個人實現途徑。
傑斐遜的「啞巴侍者」裝置,蒙蒂塞洛庄園
在蒙蒂塞洛(Monticello)庄園,傑斐遜從巴黎引入了一種名為「啞巴侍者」(mbwaiters)的傢具裝置,從而避免讓黑奴侍者們現身於他的晚宴,主人與客人可以在不被奴隸打擾的情況下進行社交,因為這位總統相信,「許多家庭甚至公眾的不和諧,都是由這些啞巴且三心二意的聽眾在飯桌上不完全和錯誤地重復了自由談話所造成的。」[5]這種「啞巴侍者」預先宣告了兩百年後技術烏托邦主義者所夢想的仿生人,他們認為,奇點到來之後, 科技 將會解決一切 社會 、種族和經濟問題,一種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無生命機器將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奴隸勞動力。技術進步論者所夢想的未來是唯有自由精神人格者可以棲居的數字烏托邦。然而,嬉皮士式的個人自由主義精神遺產同樣也留存在了賽博牛仔們創造的文化產品——科幻小說、影視、電子 游戲 當中,比如《底特律·變人》的敘事脈絡就是:當「啞巴侍者」開始發出聲音時,當他們開始擁有所謂的自由精神人格時,技術烏托邦將不可避免地走向一種敵托邦;同時,固然機器奴隸們將人類從日常勞作中解放出來,卻也導致了大批人類失業者,使之淪為沉迷於某種虛擬幻境的底層群體,因此仿生人在二元對立的人類 社會 階層上添加了第三方,且加劇了三方之間的矛盾。對於被壓迫的機械奴隸們來說,當自由意志與自動化程序出現矛盾時,其族群若要打破現有的剝削關系,就必須獲得不同人類階層的承認,從而獲得所謂的「自由」。事實上,這類故事在唯自由精神論的思想背景下,延續了從阿西莫夫(Asimov)到《攻殼機動隊》、《西部世界》等一系列科幻作品關於生命、人性和存在等問題的討論,其關鍵不在於機器能否擁有自由意志,而是從另一個物種的角度延續了壓迫與反抗、起義與慾望等經典議題。
不要忘記,這是一款出自法國量子夢(Quantic Dream)工作室的電子 游戲 。我們知道,在1980年代,法國試圖用國有化的電信運營商MINITEL網路抵抗來自美國西海岸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侵襲,結果並不成功。然而,源自法國大革命的民主共和制度始終為一種能夠代表「共同意志」的 社會 願景留下了寶貴的思想遺產。《底特律·變人》試圖告訴我們的,就是不要忘記,還存在著其它替代性的選擇,它就像是一本針對可能未來的行動手冊,讓玩家化身為三位獲得自由意志的仿生人主角,去體驗一種「我們的未來」。然而,與其說是對象不明的所謂「我們」的未來,不如說是我們人類的過去。無論如何,這三位仿生人主角分別承擔著不同的倫理敘事功能:如果說卡拉代表了共情與母性,馬庫斯是慾望與革命,康納是控制與反抗,那麼敘事的核心就是善與惡。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馬庫斯。馬庫斯揭竿而起的動力何在?弗洛伊德(Freud)認為,自由驅力(Freiheitsdrang),也就是「對自由的渴望可能演變為對現存不公正的反抗」,因此「人類或許永遠要反對集體意志,維護個體自由的權利」,這將「有助於文明的進一步發展」[6]。文明的進程就是人類生存的斗爭,在生存本能和破壞本能的競爭之中,向生的慾望是不竭的,因此它帶來的情動(affectus)之力也是無窮無盡的,將不斷引發出新的身體行動,同時為主體帶來悲傷、快樂等復雜 情感 。
馬庫斯的起義故事線主要包含了兩種斗爭形態,它們都可能導向所謂的「好結局」(happy end)或「壞結局」(bad end)。大部分玩家選擇的是暴力革命路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槍桿子出政權」方式,動用了諸如駭客、游擊戰、核威脅等斗爭策略。相對較少玩家選擇了非暴力斗爭路線,這是一條困難的道路,因為若要贏得勝利,就必須把非暴力原則嚴格貫徹到底,一旦造成任何無謂的傷亡,都將導致不可避免的失敗;因為這條路線的關鍵在於大眾輿論,必須通過新聞媒體訴求其理念,努力獲得人類的同理心。這種非暴力斗爭與傑斐遜同時代的亨利·梭羅(Henry D. Thoreau)在現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構建的「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理念息息相關。在梭羅看來,當法律、政治與道德發生沖突時,應當首先聽從靈魂和道德的呼喚,因為它們是先驗的。然而,自蘇格拉底開始,到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另類全球化運動(altermondialisme)和薩帕塔運動(Chiapas)等,一種「不服從的倫理學」與暴力的思想史恰恰是同步發展的,它斥責了古典哲學將暴力視為先驗不合法行為的觀點,指出了在道德(反抗非正義法律的梭羅)和政治(為暴力辯護的法農[Fanon]和薩特[Sarte])之間,始終存在著可能的道路。雖然捍衛自己或他人的權利可能會導向某種暴力,但或許是一種明智的道德義務,那麼「慾望的力量就會在思想的維度、言論和政治行為之間,找到它表達或擴張的位置」[7]。在非暴力選項中,最直觀的體現或許是某些達成勝利的條件:比如通過親吻同伴或集體歌唱等行為來彰顯仿生人的「人性」。
《底特律·變人》 游戲 畫面
馬庫斯非暴力路線的理想主義性質當然遭到了眾多非議,代表共情與母性意識的卡拉故事線也受到了更多批評。人們往往認為,將女性、兒童與共情劃等號的敘事方式過於老套,似乎暗示著女性和兒童因為其弱小的姿態,所以能夠激發共情心,而且這么做就是把敘事功能一分為二,把暴力和革命的任務全部丟給男人。當然,這種說法早已透支了我們的審美經驗;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卡拉的母性或其他伸出援手的仿生人表現出的同理心和自我犧牲精神與其說意味著所謂的「聖母」精神,不如說它代表著某種生存本能,即通過努力保護族群的「後代」(盡管她是一個沒有繁衍功能的兒童仿生人)來完成模仿生物自然秩序的儀式,表達其延續生命的慾望。
這種生存本能時而在卡拉的某些劇情分支中,在生死關頭之際,拋給我們一種更為黑暗的選項,要求我們做出舍己為人或是舍他自保的選擇,比如在「集中營」分支情節中,選擇的道德悖論甚至達到了頂點:是否要讓卡拉利用搬運同胞屍體的機會,拋棄她照顧的小女孩,獨自裝死逃生。這段刻骨銘心的情節無疑映射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以及「納粹行刑隊」(sonderkommando)的 歷史 ——這是一段最古老的噩夢、人類倫理的一個黑洞,已經被多次搬上銀幕,然而 游戲 不同於電影媒介,它所做的不只是再現,而是通過虛構的視聽敘事向過去、並向未來投射出一條分支,將選擇權再一次無情地擺在每一個玩家面前。玩家需要根據自己的意志做出選擇:是否要重演這場悲劇,是拒絕還是擁抱這樣一種道德噩夢:或許在夢醒之後,我們可以忘記一切,慶幸那不過是一場夢、一次模擬體驗,從而再一次開始;或許在夢醒之後,記憶將喚醒那個在現實的此岸凝望著虛擬的彼岸的良知。
《底特律·變人》 游戲 畫面
正如賽爾喬·萊昂內(Sergio Leone)西部三部曲當中的最後一部電影所塑造的那三個經典角色「好人、壞人與小丑」(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中譯名為《黃金三鏢客》),善與惡之間其實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它們往往只是主體被給予的「 社會 面具」。電影里的美國南北內戰背景和萊昂內製作這部電影的冷戰年代(1966年),是個體失去群體的倫理庇護,被隔離在程序倫理之外的時代,就像導演借伊斯特伍德(Eastwood)飾演的那個角色之口所說的,「我從沒看過這么多人無意義地死去」,當 歷史 事件也就是集體的連續性經驗成為一個難以被表述的龐然巨獸時,個體的連續性經驗也被打碎了,因此價值標准丟失了。在電子 游戲 構築的世界模擬器當中,斗爭形態帶上了更多虛無色彩,因為死亡的價值被削弱,復活不再是奇跡,而戰爭和死亡成為了一種無意義的嬉戲。在這種情況下,不再是「好人」,而是電影當中埃里·瓦拉赫(Eli Wallach)飾演的那個能夠不斷從死亡線上逃脫的「小丑」,成為了最被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角色。
《黃金三鏢客》電影海報
因此,康納成為了最受玩家歡迎的仿生人角色,他從一開始就被放在追捕異常仿生人的道德困境之中,其抉擇往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因為他所擁有的「無間道」身份,因為其程序中被埋下的反程序種子,他就像一位倖存者或「小丑」那樣,演繹了各式各樣的「談崩專家」式鬧劇,亦或經由一次次「重生」後記憶的重疊,最終走向臧否難分的所謂反派或正派結局,或是暴露出更多醜陋的 情感 ,如冷漠、仇恨、恐懼乃至於反 社會 人格等。他從一個只懂得完成任務流程的機器中覺醒,成長為一個善惡難辨的主體,真正走上了「成為人類」(become humain)的奧德賽之旅。
這就是 游戲 的精彩之處,但同時也完美地遮掩了其敘事倫理中的本質性缺陷,即仿生人的精神實質並沒有突破人類中心論視角,他們自始至終只是玩家靈魂的化身(avatar),因為從新自由主義文化環境中誕生的仿生人始終只能成為人類的精神類似物(analogon),而我們從來沒有走出過 歷史 悲劇的排演。同時,另一個被壓迫的底層群體在敘事中被忽視了,那群無名的人類失業者往往只是以落魄的旁觀者身份登場,或許偶爾會對仿生人們施以援手,他們又擁有多少發聲或抗爭的機會呢?正如《加州意識形態》(The Californian Ideology)所描述的那樣,這些人就像是「在虛擬世界裡成為賽博朋克的雅皮士及其孩子」的身邊,那群看不見的「貧窮的鄰居」[8],被敘事的主要驅力排除在外,形成了一種真正的種族隔離。無論如何,在講故事已經變得困難重重的情況下, 游戲 依舊為我們提供了一架敘事模擬機器,允許我們去經歷一切不大可能之事,我們也需要在 游戲 中看到那些畫面之外的東西,那些未被言說之物,從而在對 社會 及對自身的道德的不斷追問之中,從無望之中尋找希望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Marcus Schulzke,Simulating Good and Evil,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20.
[2] S.Möring , O.Leino,Beyond games as political ecation—Neo-liberalism in the contemporary computer game,Journal of Gaming & Virtual Worlds, Vol.8, Num.2, 2016.
[3] Jean-Francois Lyotard,L』inhumain : Causeries sur le temps,Klincksieck COLLECTION,2014.
[4] Richard Barbrook, Andy Cameron, The Californian Ideology : https://www.metamute.org/editorial/articles/californian-ideology
[5] 引自傑斐遜的友人,Margaret Bayard Smith的評述:https://www.monticello.org/site/research-and-collections/mbwaiters
[6] [德]弗洛伊德著,王冬梅、馬傳兵譯,《文明與缺憾》,中譯出版社,2011年。
[7] [法]喬治·迪迪-於貝爾曼著,陳旻譯,《慾望所致:何以讓我們揭竿而起》,《新美術》2018年2月。
[8] Richard Barbrook, Andy Cameron, The Californian Ideology : https://www.metamute.org/editorial/articles/californian-ideology
校對:欒夢
④ my love 是哪一部電影的主題曲
Sia - My Love【暮光之城】插曲
My love, leave yourself behind. 我的愛人,離開了你的背影
Beat inside me, leave you blind.在我身體里狂妄 離開你而茫然
My love, you have found peace.我的愛人,你會得到平靜
You were searching ,for release. 你在尋找,你在召喚
You gave it all, into the call.給予了你的所有 你給我們帶來了改變
You took a chance and You took a fall for us.你讓我們變得墮落
You came thoughtfully, loved me faithfully.你變得親切體貼, 真切的愛著我
You taught me honor, you did it for me.你給了我榮譽,你為我去做了
Tonight you will sleep for good .今晚你將安然入睡
You will wait for me my love.你將等待著我 我的愛人
Now I am strong (Now I am strong)現在我茁壯了
You gave me all .你給了我所有的
You gave all you had and now I am home 你給了我你的所有 現在我回來了
My love, leave yourself behind.我的愛人,離開了你的背影
Beat inside me, leave you blind.在我身體里狂妄, 離開你而茫然
My love, look what you can doI am mending, I'll be with you.我的愛人,你做了些什麼,讓我如此需要依靠我要和你在一起
You took my hand added a plan.. 你想拿起我的手
You gave me your heart 你給了我你的心
I asked you to dance with me 我讓你與我一同舞蹈
You loved honestly Did what you could release.你真切的愛著我 去做你能釋放(自己)的事
Aaaahhh oooh I know you're pleased to go Aaaahhh oooh 我知道你將高興的離去
I won't relieve this love .我不會再去挽救這份感情
Now I am strong (Now I am strong)現在我茁壯了
You gave me allYou gave all 你給了我所有
you had and now I am home 你知道我現在回來了
My love, leave yourself behind.我的愛人,離開了你的背影 在我身體里狂妄
Beat inside me, I'll be with ,youoooooohh oooohDu ooooooh我會與你在一起
⑤ 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意思
該片講述一個叫「樹」的人,他的村莊異常寒冷,積雪難化。「樹」還是單身,在村裡的汽修鋪工作。他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有人還在種地。聚會的時候,如果沒有被人取笑,「樹」就沉默著,像曠野里被人忘記的一棵樹。
劇情簡介——
村裡有個單身男青年叫做「樹先生」,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在村裡閑晃。「樹先生」在汽修鋪受工傷後,在醫院被解僱,心生悲戚,竟無所事事調戲護士。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
村子裡的煤礦日夜開采,地面下沉,整個村莊不得不遷往別處。常被取笑被漠視的「樹」乾脆遠走省城在學校打工,孩子們讓他想起自己的童年。父親和哥哥在「樹」小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他常夢到自己的父親,卻從來夢不到哥哥。
與聾啞女孩小梅一見鍾情,相愛過程頗富戲劇性,婚禮前夜,「樹」終於夢到了哥哥一一在寒冷冬天,在「樹」的婚禮上,哥哥帶著女友為他唱了一首詭異的八十年代流行歌《冬天裡的一把火》。從此,「樹」意識到自己能夠通靈。村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驗證了他的預言,「樹」成為受人尊敬的「預言家」,被人尊稱為「樹先生」。
(5)good倫理的韓國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樹 演員王寶強
樹從小不愛說話,長大後他的父親殺死他哥哥,他受了刺激最後變成精神病,小梅的出現讓他一天天的變好起來最後變成個正常人。
2、張小梅 演員譚卓
小梅嫁到樹家,愛情不像別人那樣,兩個人之間沒有那種少男少女之間對愛情天真與浪漫的憧憬,經過小梅的不離不棄,最後樹好了,一家人快樂的生活到一起。
⑥ 二戰時期電影大全
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太平洋戰爭,珍珠港…太多,您可以去 度看看1. 《甘地傳》2D9(Gandhi,英國、印度,1982,風雲人物傳記經典史詩大片) 2. 《溫莎備忘錄》D9(The Windsor Protocol,英國、加拿大,1996-1998,戰後間諜題材上下集電視電影大片,下集又名《喋血悍將》) 3. 《與墨索里尼喝茶》D9(Tea with Mussolini,英國、義大利,1999,戰爭女性題材經典輕喜劇) 4. 《納粹軍妓血淚史》D9(SS Lejr 5,義大利,1977,戰爭情色題材) 5. 《老人與小孩》D9(The Two of Us,法國,1967,戰爭少兒與猶太人題材經典黑白片) 6. 《非關命運》D9(Fateless,匈牙利、德國、英國,2005,戰爭少兒與猶太人題材經典) 7. 《分裂》D9(Partition,英國,1987,戰後政治題材) 8. 《戰後殘酷物語》D9(Sengo Zankoku Monogatari,日本,1968,戰後情色題材) 9. 《遠方的聲音仍在回響》D9(Distant Voices, Still Lives,英國,1988,戰後小人物題材經典) 10. 《摩登公子》D9(Modern Boy,韓國,2008,戰爭愛情題材經典) 11. 《五墓行動》D9(Les 5 Secrets Désert,美國,1943,早期二戰間諜題材經典) 12. 《戰時冬天》D9(Oorlogswinter,荷蘭、比利時,2008,戰爭少兒題材經典) 13. 《安全通行證》D9(Laissez-passer,西班牙、法國、德國,2002,戰爭政治與道德題材經典) 14. 《無情戰地有情天》D9+D5(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美國,1958,戰爭愛情題材經典) 15. 《艾希曼》D9(Eichmann,匈牙利、英國,2007,戰犯題材傳記經典) 16. 《柏林的女人》D9(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德國、波蘭,2008,戰爭女性題材經典) 17. 《流浪藝人》D9(ΟΘασο,希臘,1975,戰爭政治與社會題材經典史詩大片,安哲羅普洛斯希臘現代史三部曲其一) 18. 《死囚越獄》D9(A Man Escaped,法國,1956,戰爭政治犯與監獄題材經典,布烈松代表作) 19. 《生命國界》D9【Va, Vis et Deviens,法國、比利時、以色列、義大利,2005,二戰猶太人題材經典喜劇《生命列車》(Train de vie,德國,1998)續篇】 20. 《青春之門:築豐篇》2D9("Seishun no mon: Chikuh hen",日本,2005,戰爭社會與倫理題材上下集電視電影經典大片,根據五木寬之小說改編) 21. 《南太平洋》2D9(South Pacific,美國,1958,戰爭愛情題材歌舞劇電視電影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收D5壞死) 22. 《海》D9(El mar,血之魂,西班牙,2000,西班牙內戰戰後同志題材經典) 23. 《神偷·獵人·斷指客》D9(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Weird,韓國,2008,西部題材鬧劇,疑似二戰背景,不過經初步查索多數還是要落空) 24. 《他們也在戰斗》國內正版盒裝D5【Beni I Vogel(該外文片名疑張冠李戴),阿爾巴尼亞,1961,1962-中國,戰爭少兒題材經典】 25. 《山姑娘》國內正版盒裝D5【Kenga e Naftes(該外文片名疑張冠李戴),阿爾巴尼亞,1974,1976-中國,戰後女性題材舞劇經典】 26. 《戰時情侶》國內正版盒裝D5(De Guerre Lasse,法國,1987,戰爭愛情題材經典,根據薩岡小說改編) 27. 《青年近衛軍》國內正版盒裝2D5(Young Guard,蘇聯,1948,蘇聯衛國戰爭青春題材永恆經典,根據法捷耶夫小說改編) 28. 《將軍與孤女》國內正版D5(The General and the Orphans,中國,1984,反戰與少兒題材) 以上29部33張為單獨收藏。 1. 《莫斯科保衛戰》2D9(БитвазаМоскву,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匈牙利,1985,全景式戰爭電影經典巨片,奧澤洛夫衛國戰爭三部曲其一)(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套裝4D5) 2. 《自由戰士》2D9(НаСвободатаВойници,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1977,東歐國家反法西斯戰爭史詩巨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套裝4D5) 3. 《巴頓將軍》D9(Patton,美國,1970,二戰戰爭英雄傳記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和D9+D5) 4. 《桂河大橋》2D9(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戰俘與反戰題材經典史詩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2D9) 5. 《捕虜大隊》3D9(Штрафбат,俄羅斯,2004,新二戰片11集電視電影絕對經典巨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3D9) 6. 《兄弟連》6D9("Band of Brothers",英國、美國,2001,二戰戰爭電影10集電視電影經典巨片)(該電視電影在下原已收有盒裝10D5) 7. 《百萬大逃亡》2D9(Die Flucht,德國,2007,戰爭女性與難民題材上下集電視電影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2D9) 8. 《台兒曼傳》2D9(Ernst Thlmann,東德,1954-1955,早期反戰題材風雲人物傳記經典彩色巨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2D9) 9. 《納瓦隆大炮》D9(The Guns of Navarone,美國、英國,1961,戰爭冒險題材絕對經典彩色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10. 《極地重生》D9(So Weit die Füe Tragen,德國,2001,戰俘題材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11. 《辛德勒的名單》盒裝2D9(Schindler's List,美國,1993,二戰猶太人題材傳奇人物傳記)(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2D9) 12. 《鋼琴戰曲》D9(The Pianist,法國、德國、英國、波蘭,2002,二戰猶太人題材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13. 《敢死連》D9(НаБезымяннойВысоте,俄羅斯,2004,俄羅斯新二戰片四集電視電影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14. 《U-571》D9(U-571,美國、法國,2004,二戰海戰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15. 《坦克大決戰》D9(Battle of the Bulge,美國,1965,二戰戰爭電影經典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16. 《猛鷹雄風》D9(The Eagle Has Landed,英國,1976,戰爭冒險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17. 《毒太陽》D9(Burnt by the Sun,俄羅斯、法國,1994,戰前政治題材經典史詩)(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18. 《何處是我家》D9(Nowhere in Africa,德國,2003,二戰猶太人題材絕對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19. 《陽光情人》D9(Sunshine,德國、奧地利、加拿大、匈牙利,1999,猶太人題材經典史詩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20.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盒裝2D9(Malèna, or Malena,瑪蓮娜、真愛伴我行,義大利、美國,2000,戰爭女性與少兒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21. 《廣島之戀》D9(Hiroshima Mon Amour,法國、日本,1959,反戰與戰爭愛情題材永恆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盒裝D9) 22. 《零點地帶》D9(Kapò,南斯拉夫、法國、義大利,1959,非主流二戰猶太人與道德題材永恆經典,艾曼妞·麗娃聯合主演)(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23. 《你逃我也逃》D9(To Be or Not to Be,美國,1942,早期二戰幽默題材永恆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24. 《吾為君亡》D9(日本,2007,日本二戰青春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25. 《毀滅號-伊507》D9(Lorelei,日本,2005,戰爭魔幻題材)(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9) 26. 《橋》(Most,南斯拉夫,1969,戰爭冒險題材永恆經典)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Valter Brani Sarajevo,南斯拉夫,1972,1973-中國,二戰戰爭英雄傳記永恆經典)合刊D9【在下原已收有該二影片合刊D9以及前者單刊D9】 27. 《騎車人之死》D9(Death of a Cyclist,西班牙、義大利,1955,戰爭愛情與道德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28. 《冷眼殺機》D9(The Grey Zone,美國,2001,二戰猶太人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和不同版本D9) 29. 《烽火孿生淚》D9(De Tweeling,荷蘭、盧森堡,2002,戰爭女性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30. 《殲滅任務》D9(Перегон,俄羅斯,2006,戰爭後方題材經典,亞歷山大·羅高斯金代表作)(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9) 31. 《追捕蓋世太保》D9(La Traque,追捕,德國、法國,2008,戰犯題材電視電影經典)(該電視電影在下原已收有D9) 32. 《落陽》D9(The Setting Sun,日本,1992,戰爭冒險題材史詩大片,加藤雅也、黛安娜·萊恩、元彪聯袂主演)(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3. 《納粹狂種》D9(Ces Garons Qui Venaient Brésil,英國、美國,1978)(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4. 《聖安娜奇跡》D9(Miracle at St. Anna,美國、義大利,2008,戰爭種族題材大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5. 《東京審判》D9(The Tokyo Trial,中國,2006,戰犯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6. 《戰火集結》D5(Joy Division,英國、德國、匈牙利,2006,戰爭小人物與間諜題材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D5) 37. 《尋找扎克》D5(Alles auf Zucker!,德國,2004,德國第一部戰後猶太人題材經典輕喜劇)(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5) 38.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國內正版2D5(Сталинград,蘇聯、美國,1989,全景式戰爭電影經典大片,奧澤洛夫衛國戰爭三部曲其二)(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2D5) 39. 《狙擊手》國內正版D5(Снайперы,蘇聯,1985,戰爭英雄傳記經典)(該影片在下原已收有同版本D5 追問: 比較全面、請問有沒有下載的鏈接 回答: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5807963 這個網站可以直接鏈接 感覺還行 你試試 謝謝採納啊
⑦ 求好看經典的片子 高分求哦
1.西線無戰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美國)
奧斯卡授獎以來第一部具有強烈思想性的作品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戰電影」之一
揭示了慘絕人寰的戰爭實況,擊潰了所謂的「愛國」迷夢
2.馬路天使 Street Angel(1937)(中國)
中國早期社會問題片的集大成者
海派城市市井生活的經典寫照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的壓軸之作
3.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1939)(美國)
好萊塢「第一巨片」
展現著曠世愛情的絕世佳作
奧斯卡史上一個不可逾越的「至高點」
4.魂斷藍橋 Waterloo Bridge(1940)(美國)
鏡花水月痴人淚,藍橋愁斷離人腸
戰爭時期一首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
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愛情悲劇之一
5.公民凱恩 Citizen Kane(1941)(美國)
世界電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實驗
反映一個浮士德式的人物在物質世界中的生存狀態
一部純粹的「電影的詩」
6.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1942)(美國)
世界電影殿堂中的經典之作
以愛情故事貫穿起來的驚險偵探片
蘊涵著愛國主義的主題和反法西斯激情
7.小城之春 Spring in a Small Town(1948)(中國)
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
世界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開創了中國電影史上詩化電影的先河
8.羅生門 Rash?mon(1950)(日本)
挖掘人性丑惡的巔峰之作
在國際影壇上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一部日本影片
標志著日本的電影藝術進入一個新紀元
9.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美國)
流芳百世的浪漫經典
電影史上愛情文藝片的典範
溫馨浪漫中充滿了藝術的美感
10.後窗 Rear Window(1954)(美國)
「永遠的驚悚大師」的傑出代表作
一則「看電影」的寓言
一首直指陰暗人心的詩
11.賓虛 Ben-Hur(1959)(美國)
一部名垂影史的史詩巨片
奧斯卡歷史上一個突破性的記錄
滿含著對神的謙恭之感和敬畏之情
12.西區故事 West Side Story(1961)(美國)
百年經典的主題與現代藝術的融會貫通
美國「街頭歌舞片」的經典之作
一幕「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現代都市愛情悲劇
13.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1965)(美國)
人類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好萊塢音樂歌舞片中經典中的經典
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之筆
14.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美國)
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成功之作
一部最具史詩氣魄的揭露黑社會明爭暗鬥內幕的影片
一幅氣勢恢弘的「社會圖卷」
15.星球大戰 Star Wars (1977)(美國)
20世紀最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科幻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作品
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16.人證 Ningen no sh?mei (1977)(日本)
一部探討人性、人情、人倫的傑作
世界偵探推理片中的精品
開拓了懸疑片的社會深度
17.城南舊事 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1983)(中國)
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
近乎一幅寧靜、淡泊、簡約的中國水墨畫
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18.莫扎特 Amadeus (1984)(美國)
展現一位「並非完人的樂聖」的坎坷人生
反映人生道路上善與惡的沖突
深刻洞悉人性的經典之作
19.芙蓉鎮 Hibiscus Town(1984)(中國)
「電影泰斗」謝晉的扛鼎之作
表現了各式人物在歷史面前的真實面目
發出對人性的呼喚和對美好感情的謳歌
20.紅高粱 Red Sorghum(1987)(中國)
中國新時期電影創作的新篇章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新開始
猶如一聲霹靂,驚醒了西方人對中國電影所持的蔑視與迷幻
21.十誡 Dekalog (1989)(波蘭)
歐洲「道德焦慮電影」的代表作
以探討當代人的道德困惑為主旨的鴻篇巨制
透過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生契約引出滿含悲憫和質疑的精神命題
22.悲情城市 Beiqing chengshi (1989)(中國台灣)
當代台灣社會的灰色寓言
都會浮世風景中喑啞的安魂曲
一部時代轉換與個人命運緊緊相扣的台灣史詩
23.人鬼情未了(第六感生死戀) Ghost (1990)(美國)
好萊塢道德復興運動的代表作
一幕傑出的愛情悲劇
體現了超越生死的浪漫柔情
24.與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1990)(美國)
多元化文化觀在電影史上的成功折射
對美國西進運動的深刻反思
好萊塢歷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25.情人 Amant, L' (1992)(法國/英國/越南)
一段讓人痛徹心扉的異國之戀
一段大膽、熾烈、郁悶而又無奈的叛逆戀情
一堵無法逾越的經典嘆息之牆
26.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美國)
美國社會問題片的經典之作
一部令人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的心理分析片
好萊塢最令人激動的恐怖片之一
27.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1991)(中國台灣)
銳利的現代感和青春化特徵的真實結合
一曲青春的悲歌、一幕夾雜了少年初始的懵懂之美的戲劇
展現與夜色、血腥和貓王的歌聲聯系在一起的別樣的青春
28.霸王別姬 Farewell My Concubine(1993)(中國/香港)
通俗中見斑斕,曲高而和者眾
一部絢爛、令人陶醉的史詩
29.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1993)(美國)
探尋和謳歌在特殊環境中的人性發展軌跡
具有巨大影響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藝術魅力
深具史詩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緒力量
30.真實的謊言 True Lies (1994)(美國)
美國20世紀90年代動作片經典中的經典
特技電影的典範
大陸市場進口好萊塢大片的開始
31.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1994)(美國)
美國「反智電影」的代表作
充滿著好萊塢電影回歸的保守主義精神
以小人物的經歷透視著美國的政治和社會史
32.燃情歲月 Legends of the Fall (1994)(美國)
一幅波瀾壯闊的美國西部畫卷
一部經典的唯美派電影
恍如隔世的成人童話
33.鋼琴課(鋼琴別戀)The Piano (1993)(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
一個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愛情故事
細膩地展現了維多利亞時代一個啞女深邃的情感世界
反映女性意識覺醒的佳作
34.陽光燦爛的日子 In the Heat of the Sun (1994)(中國)
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的「意外之喜」
對「文革」時期青少年的生活狀態和青春期困惑的真實描繪
標志著中國電影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35.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美國)
一部揭露美國司法黑幕的巨片
一幅用友誼和希望描繪的生命畫卷
蘊涵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36.獅子王 The Lion King (1994)(美國)
動物界中的「哈姆雷特」
歷史上最受歡迎的英語影片
迪斯尼公司的巔峰之作
37.這個殺手不太冷(終極追殺令/殺手萊昂/殺手裡昂) Léon (1994)(法國/美國)
一部偏重於暴力美學的動作巨片
令人心碎的問題少女與中年殺手的悲劇之戀
滿含繞指柔情的都市寓言
38.七宗罪 Se7en (1995)(美國)
電影史上最成功的心理驚悚片
一幕讓人發狂的人生戲劇
一部具有濃厚哲學意味的警世錄
39.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美國)
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史詩巨片
一段纏綿而令人盪氣回腸的鐵血柔情
一部悲壯的血淚傳奇
40.廊橋遺夢(麥迪遜之橋)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5)(美國)
一部內涵深刻的社會倫理片
一段柏拉圖式的經典愛情
一部本地化思維極強的力作
41.猜火車 Trainspotting (1996)(英國)
一部著眼於社會現實的「問題電影」
另類影片的經典之作
以寫實主義的基調展示了現代青年自我放逐的生活狀態
42.泰坦尼克號 Titanic (1997)(美國)
電影史上第一昂貴的電影
沉沒之船上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
一部人類應時時審視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43.美麗人生 Vita è bella, La (1997)(義大利)
一部超越常規的黑色喜劇片
一服醫治戰爭創傷的最佳良葯
擁有溫暖的質感,清新、達觀,而又生機盎然
44.中央車站 Central do Brasil (1998)(巴西/法國)
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一部具有現實主義風范的溫情小品
一段悲憫旋律下的自我救贖之路
45.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1998)(美國)
一則荒誕無稽的人生寓言
對惟利是圖、踐踏人權的社會現象的強烈諷刺
有力地批判了「媒體萬能」的價值觀
46.搏擊俱樂部(搏擊會) Fight Club (1999)(德國/美國)
一則極具顛覆性質的社會生活寓言
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世紀末的現代啟示錄
一幕以死亡為主題的黑色喜劇
47.花樣年華 In the Mood for Love(2000)(香港/法國/泰國)
無法抗拒而又綺麗無比的東方之美
一個有關人生的命題、一段互為交織的愛情
一種緊張、神秘、情慾的調子,一場苦樂參半的夢
48.一一 Yi yi: A One and a Two... (2000)(台灣/日本)
一部高水準的社會學寶典
世界現狀的縮影,充滿迷人的奧秘與美感
在冷靜觀世之餘不乏對人的關懷與尊重
49.黑暗中的舞者 Dancer in the Dark (2000)(丹/德/荷/美/英/法/瑞/芬/冰/挪)
北歐電影史上耗資最大的一部影片
一部同現實激烈碰撞的質朴而偉大的音樂劇
一首關於執著信念的贊美詩
50.千與千尋 Sen to Chihiro no kamikakushi(2001)(日本)
自我救贖的英雄史詩
重新審視人類生命力的力作
在人與自然的對決中探尋世人活著的力量和理由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775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