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念念觀後感範文
電影《念念》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念念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四月的尾巴,看了一場不那麼“墮落”的小眾片。似乎是為了印證豆瓣上的這個小眾影片的評價,東方紅萬達電影院里連一張海報都沒有找到,排片更是少的可憐,連放映時間都因為上一場電影而推遲了50分鍾。許多觀眾也放棄了看完的念頭提前離場。可是片子和觀眾玩了一場小把戲,濃濃的思念和正能量只有看到最後才能體悟。
印象中最美麗的就是這片海,這片小美人魚一直想沖出去的海。海的一邊是家庭,沒有愛情的婚姻。另一邊,是極度渴望的自由。母親選擇了自由卻放棄了一個孩子,正是這樣糾結的選擇造就了孩子們心裡的創傷。哥哥膽小懦弱,只能偷偷地藏起被爸爸燒毀了的媽媽的衣物,妹妹精神抑鬱,一直活在媽媽難產的陰影里。一個關於苦難的故事,因為這片海,便有了希望。
就像這部電影一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和一個不那麼難懂的道理,卻需要歷練很久才能參悟的透:一切幸福的前提是先要跟自己和解、先學會愛自己,沒人能幫你,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解葯。 片中的三位主角既是戲中的角色,也像坐在戲外的我們自己,也許每個人都會有情感上的糾結,尤其是那種來自於父母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對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存懷疑,那麼他長大以後一定會在性格上存在缺陷,無法斷言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但大部分的人也許或多或少都會有,就像是阿翔想要獲得父親的認可、育男糾結母親和妹妹為何不辭而別、育美對母親的去世耿耿於懷,於是他們童年的陰影讓他們無法活的舒展,只能負重前行,對於母愛、或者父愛的糾結成了一筆永遠也還不清的高利貸。大人們撒手人寰,孩子們卻始終活在他們留下的霧霾之中,就像是歌里唱的,誰也沒有時光機器,就算是真的回去了又能改變些什麼呢?
育美(梁洛施 飾)發現自己懷了男友阿翔(張孝全 飾)的孩子,但因為過去父母離婚後,母親(李心潔 飾)難產而死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她,讓她迷失了方向。育美幾次想找阿翔商量,但夢想成為奧運拳擊手地阿翔正因為眼疾的關系,瀕臨被禁賽的命運,不甘心失敗的他,每天如著魔般練習,卻不知不覺冷落了育美。育美思考再三提出分手。
育美的哥哥育男(柯宇綸 飾)從小跟隨父親生活,父親出事後,渴望家庭溫暖的他終於鼓足勇氣,外出尋找失去聯系的妹妹。
影片用了非常奇幻的手法,讓父子和母子在時光中重聚,長大了的孩子見到了年輕的母親、父親,他們像陌生人一樣聊著無關痛癢的話題,看的人卻十分感動,也許那些所謂的陰影和糾結只不過是沒有機會再去和他們聊一聊天,所謂的父愛和母愛也不過是能和他們發發牢騷,再叫一聲爸、媽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情,你懂了、也就感動到了。
時光錯亂的酒吧,小面館里兒子和母親的重逢,海灘上釣魚卻“看到”遭受海難的父親。長大了的孩子們心裡的陰影正在被愛融化。前30分鍾的各種“墮落”在這里慢慢看到了希望。他們懂了,父母不是不愛,是愛的深沉。還來不及多看看孩子,已經不在了。這些鏡頭慢慢鋪開,滿熒幕都是濃的化不開的思念,愛滿滿的,卻又讓人心酸,失去了的幸福只有在夢里才能實現吧。
《致青春》里最美的女孩車禍死了,《匆匆那年》美麗的女主被猥瑣男糟蹋了,《何以》里何以琛和趙默笙分別了7年才修成正果,似乎所有的愛情故事背後都是憂傷。彷彿沒有這些元素,青春就不是青春,回憶就沒有了意義。錯了,錯了,青春本該是幸福的,本該是純凈的。影片彷彿要糾正這種錯誤,公交車禍上鄰座孕婦的寶寶意外早產,育美陪著孕婦走完了生產的全過程。新的小生命降臨,讓育美有了新的覺悟。不再頹廢,不再害怕,勇敢的生下了自己的寶寶,出了自己的書,和阿翔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最後,哥哥看到妹妹的書,兩個人終於找到了彼此。
看到最後,才明白了,懂了,就感動了。思念的力量會讓人幸福。
梁洛施在《念念》里質問:“我一直很想知道,為什麼今天變成這個樣子?是一開始就註定會變成這個樣子,還是我們做了什麼,結果今天變成這個樣子?”
這種面對歷史和命運的無力感,瞬間戳中了我的心窩——作為一名“陸客”,我在看《念念》時始終體會到的那股無力感,終於在這句台詞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念念》所帶給我的那種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的奇特疏離體驗,甚至讓我想起1942年冬天德軍第6集團軍士兵寫的家書:“斯大林格勒就在我面前,但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就像片中的綠島之於台灣,一個台灣人人熟悉但似乎又很陌生的離島;當然,也更像現實中的台灣之於大陸。
這種無力感也彌漫在劇中的角色身上,育美(梁洛施)、阿翔、育男,他們每個人都與自己的父母(家庭)疏離了——從劇情上看,這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尚年幼時就主動選擇了缺席,於是,他們的今天變成了這個樣子。
張艾嘉通過青年一代的視角回溯了台灣近世的社會變遷——曾經的綠島政治犯,原來與育美的母親有著一段不倫私情,時下則變身為一位綠島作家,時過境遷之後,跟育美相逢,昔日情人的女兒還是咽下了秘密,讓這位有光環的老男人繼續保有他的光環。
阿翔的父親是個海員,阿翔戮力苦練拳擊,無非是想求得父親的認同,但父親在自己的成長中始終缺席,阿翔只能在想像中與父親對練,歇斯底里般的完成對父權的膜拜祭儀。
育男在母親和妹妹出走綠島後,獨力來到台灣本島打拚,同時面臨著大都會與離島家鄉間的無盡牽扯。那個昔日專門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之島,現在已成了雲淡風輕的旅遊景點,小小的綠島,無法及時救治育男的父親,也承載不了育男的職場理想。而育男這個角色,正是在金融風暴後承受著巨大生存壓力的當下台灣青年的真實寫照,在宏觀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里,育男辛苦打拚,也只能在星巴克喝一杯咖啡姑且取暖,只能在想像中與母親重逢……
陳文茜在《樹,不在了》一書中對於台灣當下的世相描摹,簡直就是對《念念》最好的讀解。所謂“台灣對不起年輕人”的文鋒,不正是落在了育美、育男和阿翔們的身上?陳文茜也提到,在經濟低迷的時代,“年輕人疏離”已經成了亞洲社會里普遍的集體癥候,老一輩的人甚至認為世界已經分裂成了“他們的”和“我們的”,這不正是《念念》所傳遞出的思緒?——透過幾位青年主角父母的缺席呈現出來。而《念念》源自一位日本演員的故事,被張艾嘉看中然後毫無違和感的移植到台灣語境中,也凸顯出這種社會集體癥候的“泛亞性”。
回到文首那句梁洛施的質問,正映照著時下台灣年輕人的心聲,父輩曾經坐享經濟起飛的繁華景象,現在都已雨打風吹去——是後來者做錯了什麼嗎?還是一早註定只能接受這一命運變遷?
陳文茜在《樹,不在了》里寫道:“是的,我們還活著,好似活在一個小幸福的世界。可是我們被巨大的不安包圍著,心中曾有的溫暖、勇氣、信賴,漸漸被冰封。”
最後,育男和育美重逢,阿翔和育美組建了幸福的家庭。可是,這點小小的確幸,真的讓問題都解決了么?
今天還是變成了這個樣子。
就醬紫。
電影《念念》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一個關於時代大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問題;一個關於教育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責任的問題;以其說是問題,倒可以用積極正面的詞語說,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電影雖然大部分的情景都給人陰暗的感覺,但是勝在主角人物當中一些善良、文明的小舉動,還有結局的美好,將這些陰暗氣色都驅散了,為電影保留了點人生的溫暖色彩。所以說我電影及至導演本人,還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整個電影,通篇下來,感覺就是作者(導演)本人的經歷自傳,是想通過電影本身,讓更多人了解這些人群的成長,獲得更多的共鳴。若沒有完善的結果,我會覺得導演本人是自私的,是僅僅用身同感受去獲得精準的觀眾群和認同者,幸好的是結果的美好,讓觀眾觀看電影後,對人生、對未來,不至於失去信心和嚮往。所以電影是部極具社會責任感的電影作品,為更多缺失完整家庭溫暖的人,指引出一點希望。
電影中體現社會責任感的情節,當然還數三位主角的善良、真誠、迷失而不亂於社會的高素質表現。這一點多少體現出作者本人的素質和台灣當地文明的社會氛圍,比如電影劇情中男主角把打碎的玻璃掃好,還會用報紙包裹好再放到垃圾桶;又如女主角明明知道破壞他家庭的人,就是這位人們尊重的大作者沈先生,但當沈先生一家人過來時,她卻為其挽回顏面,保護對方的幸福家庭。
說電影是一個關於教育的問題,可要提到電影中的媽媽角色。一位嚮往自由,對生活有積極進取精神,更有偉大母愛的媽媽。因為她懂得尊重孩子的天賦,尊重孩子的喜愛,想盡母親更大的義務精神,所以她選擇爭取,做出決定並行動。
電影中媽媽努力爭取每晚跟孩子講故事,有空閑時間就給孩子做衣服做包包,白天更和孩子一起在海邊去體現大自然,理解生物的自由,懂得關愛和尊重身邊的事物和人。正因為這些給了孩子最珍貴的人生品質,也為日後孩子能在自己喜歡且擅長的領域有所進步和快樂。
說到這些,不禁想起繪本閱讀界經常提起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里有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是這樣的,能有一位講故事給自己聽的媽媽,是世上最富有和幸福的人。
提到媽媽,當然還要提提爸爸,爸爸形象在電影里,有三位比較有代表性。一個是育男爸(煮麵的那位),一個是呀翔的爸爸(基本不存在),最後一個是沈先生,三位都很有意思。
首先,育男爸是一位粗魯的煮麵佬,生活粗俗,不懂教育,思想簡單,安分守己,或許是那個年代和地域的原因,他只能這樣,也沒有新的思想沖擊,更沒有遇到好的貴人導師,但他認命,守本分,所以對孩子也沒有什麼想法,但最後老婆走了,他也才明白是要讓兒子出去讀書,因為只有讀書才有出路,才不會一輩子煮麵。雖然電話里頭表現還是很粗暴罵人,那是因為那個時代男人要面子、自卑感的陋習,但最後知道老婆不幸離逝,育男爸還是傷感的,還是內疚的給老婆孩子燒點衣物娃娃,足見育男爸的本性是善良的。
其次是呀翔的爸爸,因為電影中就只有通過呀翔的回憶和幻想才出現的,所以他其實是不存在的。但因為其虛幻的出場,更加映射出讓從缺少父愛、希望擁有爸爸的呀翔,對父愛的渴望愈演愈烈,努力打好拳就是為了等爸爸出海回來知道,他很聽話,很認真地打拳。但當知道要當爸爸了,卻很迷惘,因為他從小也不知道爸爸是怎樣子,不知道怎樣當好一名爸爸。最後在岸邊釣魚時,呀翔幻想出來的爸爸講述了一個為謀生而出海的男人心聲:哪個出海的不想家呀!道出了許多為了生計而奔波在外的父親的內心寫照,更道出了那個時代的靠海為生一代的生活苦楚。
最後,就是沈先生的爸爸形象,雖然出鏡不多,但出突出了另一種爸爸的形象。他與黃貞(主人公育美的媽媽)有精神上的共識,沈先生有文化,有思想,有才華,正好是黃貞作為跨時代女性理想的老公形象,所以他們後來有了感情和小孩。但沈先生一直沒有公開過黃貞的身份,卻完好地照顧到自己原有家庭的完整性和幸福,這當然也以黃貞的素質成全有關。或許他與黃貞是自私的,但也是時代的犧牲品,作為尊重自己感情自由角度去考慮,他們沒有錯,但作為舊時代的人們和父母角色他倆是有所缺失的。但電影中以沈先生和育男爸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很正面地把當時的社會真實一面,用極具諷刺色彩的手法,展現到大眾眼球中去,讓觀眾感覺深刻。
最後要說的是孩子成長的問題。三位主角都是在不完整的家庭中長大,表現出不同的成長歷程。育美心理有問題,精神恍惚,但不失社會公德和個人修養;熱愛專業,尊重自由,理解別人;缺乏安全感,所以經常渴望得到男朋友呀翔的關愛和重視。育男和育美童年前期是很美好的,都有爹媽陪伴,還有媽媽經常講故事和去體現大自然等回憶。但隨著父母的分開、到父親的離逝,育男都沒有表現出像妹妹那樣多的問題,只是一直想見回媽媽和妹妹,整個電影下來,育男都表現出一個健康人格、正面、積極的好導游好孩子。相比之下,呀翔既幸福也無辜,幸福的是,呀翔很單純,一心以為,認真地練好拳,爸爸就會回來;無辜的是,他沒有育美和育男一樣有過曾經很幸福的早期童年生活,他的世界就只有打拳,但他因為眼睛健康而失去打拳的資格後,變得格外惶恐不安。
他們三位都是時代進程的犧牲品所衍生出來的成長孩子,雖然很多陰暗的色彩,但慶幸的是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呀翔認清了真實的人生,並重拾了勇氣,勇敢去嘗試做一位好爸爸。育男經過遊客的邀請到大城市台北去過生日散心時,終於在書店上重遇失散多年的妹妹育美。而育美經歷一系列精神折磨後,最後經過見證小孩子出生的經歷,讓其找回了生命的意義,更明白了母親的意義,最後她有了幸福的家庭,成了一名繪本作家。
電影開頭是比較陰暗沉悶的,但認真觀看下來,發現它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至少是部有核心思想,能觀眾帶點東西的電影。盡管它的票房可能不高,時下很多年輕人不喜歡觀看,但我還是要給予好評,更值得推薦給朋友讀者們一看,尤其是剛當父母親的朋友們,因為當你把電影《念念》觀看完後,相信你也會對這個世界多了一份理解。或者像我一樣,相比之下,深感自己成長的幸福。
Ⅱ 求日本古代電影,戰國時代,幕府時代那些
1、《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織田信長 天下を取ったバカ)是由生野慈明執導,木村拓哉、中谷美紀、西田敏行主演的一部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將領織田信長的一生的故事。
2、《天與地》
《天與地》是由角川春樹執導,檟木孝明等人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根據海音寺潮五郎的同名長篇歷史小說改編,講述了日本戰國名將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之間的故事。
3、《關原合戰》
《關原合戰》是1981年上映的日本劇情電影,由生野慈朗執導,加藤剛、森繁久彌等主演。
《關原合戰》講述了關原之戰不僅是日本戰國史上最大的激戰,也是日本史上中世和近世的分水嶺。
慶長五年(1600年)九月十五日,以德川家康為總大將的東軍,以毛利輝元(實際上是石田三成)為總大將的西軍集結到現在的岐阜縣不破郡關原町一帶,大決戰爆發。真正的戰斗不過持續了一天,結果卻是翻天覆地的。
4、《幕府風雲》
《幕府風雲》是一部由降旗康男執導, 千葉真一、緒形拳、胡堅強、迦納美雪、迦納美雪主演的日本歷史動作片。影片於1989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執行截殺命令的老中阿部重次竹千代終於成為第四代將軍的故事。
5、《大奧》
《大奧》是由日本富士電視台、東映映畫聯合製作、發行的126分鍾歷史影片。該片由林徹執導,淺野妙子編劇,仲間由紀惠、西島秀俊、井川遙、及川光博、北村一輝等主演,於2006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
故事主要以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第7代將軍德川家繼時發生的繪島生島事件為題材改編,講述了將軍的寵妃、後宮美貌女子繪島與歌舞伎演員墜入禁忌之愛的故事。
Ⅲ 芥川龍之介其人及作品介紹,要文學性強點的,專業點的
芥川龍之介
(英文:Ryunosuke Akutagawa,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
芥川龍之介號「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壽陵餘子」,筆名「我鬼」。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家。他全力創作短篇小說,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寫了超過150篇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篇幅很短,取材新穎,情節新奇甚至詭異。作品關注社會丑惡現象,但作家很少直接評論,而僅僅才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來陳述,卻讓讀者深深感覺到其丑惡性。這使得他的小說即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又成為當時社會的縮影,其代表作品如《羅生門》《竹林中》已然成為經典之作。
【生平】
1892年芥川龍之介生於東京,是一個送奶工人的兒子,生母於三十二歲時生下他,八個月後猝然發狂,其後終生為狂人。龍之介被生母胞兄芥川家收為養子,因芥川家是延續十幾代的士族(武士),門風高尚,文學、演藝、美術等均是士族子弟必修科目。或許是環境使然,再加上天資聰穎,他閱讀的書籍涉獵極廣,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近代作家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對歐美文學也興趣濃厚,喜讀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萊爾、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受世紀末文學的影響。這使他日後不但成為傑出的作家,更是個博學之士。
1913年他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期間開始寫作。並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先後兩次復刊《新思潮》,成為第3次和第4次復刊的《新思潮》雜志同人。
1914發表處女作《老年》、戲曲《青年之死》。
1915年發表《羅生門》,但並沒有受到重視。同年十二月經由級友介紹,出席漱石山房的「木曜會」,以後師事夏目漱石,深受夏目漱石的影向。
1916年他在《新思潮》雜志發表短篇小說《鼻子》,夏目漱石讀到後,非常贊賞,對他多方關懷。這段時間他也開始創作俳句。之後在1916年又連續創作了《芋粥》、《手巾》,在文壇確立了新銳作家的地位。
1916年大學畢業後,曾在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3年。旋辭職。
1918年他發表《地獄變》,講述了一個戰國時期的殘酷故事,通過畫師,畫師女兒等人的遭遇。反映了純粹的藝術和無辜的底層人民受邪惡的統治者的摧殘。
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但並不上班。
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四個月,,先後游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龍門、北京等地,回國後發表《上海游記》(1921)和《江南遊記》(1922)等。這次任務非常繁重。在任務的壓力和自身壓抑作用下,他染上了多種疾病,一生為胃腸病、痔瘡、神經衰弱、失眠症所苦。
1922年他回到日本後。發表了《竹林中》。作品與柯林斯的《月亮寶石》結構類似,都是在一件案子的調查採集的各方的證詞與說法。不同的是《月亮寶石》最後澄清了事實,而《竹林中》中各方的證詞某些地方重合卻又有很大矛盾,但是又都能自圓其說。整個作品彌漫著壓抑,彷徨,不定向的氣氛。這反應了作者本人迷茫的思想。自此以後,由於病情惡化,芥川龍之介常出現幻覺,當時的社會形式也右轉,沒有言論自由。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壓抑,如《河童》。
自1917年至1923年,龍之介所寫短篇小說先後六次結集出版,分別以《羅生門》、《煙草與魔鬼》、《傀儡師》、《影燈籠》、《夜來花》和《春服》6個短篇為書名。
1927年芥川龍之介繼續寫作隨想集《侏儒的話》,作品短小精悍,每段只有一兩句話,但意味深長。7月24日,由於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35歲的龍之介在自家寓所服用致死量的安眠葯自殺,枕邊擱置有聖經、遺書與遺稿。
他的死,帶給日本社會極大沖擊,尤以文壇人士更是惋惜一個天才的早逝,1935年芥川龍之介自殺去世8年後,他的畢生好友菊池寛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學新人獎「芥川賞」,現已成為日本最重要文學獎之一,與「直木賞」齊名。
1950年,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將芥川的作品《竹林中》與《羅生門》合而為一,改編為電影《羅生門》,在國際上獲得多個大獎,使日本電影走向世界。此後,「羅生門」更成為華語地區對於撲朔迷離的、各方說法不一的事件的代名詞。
【作品風格】
龍之介的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其它更有詩、和歌、俳句、隨筆、散文、游記、論文等多種。
龍之介的小說始於歷史題材,如《羅生門》、《鼻子》、《偷盜》等;繼而轉向明治文明開化題材,如《舞會》、《阿富的貞操》、《偶人》等;後寫作現實題材,如《桔子》、《一塊地》以及《秋》等。在創作中注重技巧,風格纖細華麗,形式、結構完美,關心社會問題與人生問題。1925年發表自傳性質小說《大島寺信輔的半生》。1927年發表短篇《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作了尖銳的嘲諷。
芥川龍之介亦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創作上既有浪漫主義特點,又具有現實主義傾向。
早期的作品以歷史小說為主,借古喻今,針砭時弊。它們可分為5類:
①取材於封建王朝的人和事,如《羅生門》和《鼻子》系根據古代故事改編,揭露風行於世的利己主義;《地獄圖》(1918)寫一個服務於封建公侯的畫師為了追求藝術上的成就而獻出女兒和自己的生命,抨擊暴君把人間變成了地獄。
②取材於近世傳入日本的天主教的傳教活動,如《煙草和魔鬼》(1917)、《信徒之死》(1918)、《眾神的微笑》(1922)等。
③描述江戶時代的社會現象,如《戲作三昧》、《某一天的大石內藏助》(均1917)等。在《戲作三昧》中,通過對主人公瀧澤馬琴的內心活動的描寫,闡述了作者超然於庸俗丑惡的現實之外的處世哲學。
④描繪明治維新後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日本社會的小說,如《手絹》(1916)、《舞會》(1920)等。《手絹》諷刺了日本明治時期思想家新渡戶稻造所鼓吹的武士道精神。
⑤取材於中國古代傳說的作品,如《女體》、《黃粱夢》、《英雄器》(均1917)、《杜子春》、《秋山圖》(均1920)等。
十月革命後,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開始萌芽,芥川也在時代的影響下,著重寫反映現實的作品。其中有歌頌與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頹唐消沉形成明顯對照的淳樸善良的農村姑娘《桔子》(1919),表現現代男女青年苦悶的《秋》(1920),刻畫少年心理的《手推車》(1921),描寫農村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塊地》(1923),嘲諷乃木希典的《將軍》(1920)以及批判軍國主義思想、對下層士兵寄予同情的《猴子》(1916)和《三個寶》(1927)。
芥川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的幻滅感。1927年初,發表《玄鶴山房》,通過老畫家之死,揭露家庭內部的糾葛,反映了人生的慘淡和絕望心情,暗示舊事物的衰亡和新時代的來臨。寫這篇作品時,芥川已萌自殺的念頭,使以後的作品如《海市蜃樓》等充滿了陰郁氣氛。《河童》(1927)通過虛構的河童國,抨擊人吃人的資本主義制度。遺作《齒輪》和《某傻子的一生》(1927)描述作者生前的思想狀態。評論集《侏儒的話》(1923~1927)闡述了他對藝術和人生的看法。
在短短12年的創作生涯中,芥川寫了148篇小說,55篇小品文,66篇隨筆,以及大量的評論、游記、札記、詩歌等。他的每一篇小說,題材內容和藝術構思都各有特點,這是他在創作過程中苦心孤詣地不斷進行藝術探索的結果。他的文筆典雅俏麗,技巧純熟,精深洗練,意趣盎然,別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時期的作家中佔有重要地位。為了紀念芥川在文學上的成就,從1935年起設立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學獎」,它一直是日本獎勵優秀青年作家的最高文學獎。
【主要著作】
發表年代 中文名稱 日文名稱 英文名稱
1914年 老年 老年 Rōnen
1915年 羅生門 羅生門 Rashōmon Rashōmon
1916年 鼻子 鼻 Hana The Nose
芋粥 芋粥 Imogayu Yam Gruel
煙草與悪魔 煙草と悪魔 Tabako to Akuma
1917年 戲作三昧 戱作三昧 Gesakuzanmai
1918年 蜘蛛之絲 蜘蛛の糸 Kumo no Ito The Spider』s Thread
地獄變 地獄変 Jigokuhen Hell Screen
邪宗門 邪宗門 Jashūmon
1919年 魔術 魔術 Majutsu
1920年 南京的基督 南京の基督 Nankin no Kirisuto Christ in Nanking
杜子春 杜子春 Toshishun Tu Tze-chun
火神 アグニの神 Aguni no Kami Vulcan
1921年 竹林中 藪の中 Yabu no Naka In a Grove
1922年 軌道列車 トロッコ Torokko
1927年 玄鶴山房 玄鶴山房 Genkakusanbō
侏儒的話 侏儒の言葉 Shuju no Kotoba
文藝的、我的文藝 文芸的な、あまりに文芸的な Bungeiteki na, amarini Bungeiteki na
河童 河童 Kappa Kappa
齒輪 歯車 Haguruma Cogwheel
或阿獃的一生 或る阿獃の一生 Aru Ahō no Isshō A Fool's Life
西方的人 西方の人 Seihō no Hito The Man of the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