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青春電影最好是用書面語,寫論文用。
關於青春電影的概念,中國電影界所認知的並不多。於是便有了這樣一段彎路———一批克隆港台、韓日明星的大陸演員,匆忙套上青春服飾粉墨登場,但由於缺乏經驗,很難把觀眾吸引到國產劇中來。而以第六代導演為主的電影人製作的一批青春電影,徹底拋開偶像劇的製作風格,著重於表現青春的迷茫與困惑,由於影片呈現的是一種殘酷的環境、與上代人的隔膜、青春間的相互傷害以及無所適從的愛欲而讓觀眾產生排斥情緒。另外,由於對性用一種概念化的遮遮掩掩,過分沉重的性在青春電影里日益失去了它應有的含義。
吸引人的美國青春電影
提起銀幕上的青春電影,我們自然會想起美國電影《今天十三,明天三十》、《壞女孩》、《公主日記2:皇家婚約》等。美國已不再流行充滿低俗笑話的青春片了,取而代之的是既有豐富內涵,又有青春偶像出演的電影,讓人養眼的同時也養心。暑期的好萊塢,每年都有很多吸引學生的青春片,像《驚聲尖笑》系列,《美國派》系列、《律政俏佳人》以及《舞出一片天》等等,無不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美國的青春電影離不開情與色。這些電影以青少年男女為主角,講述他們認識人生中重要的一個課題———性的成長。帶著好奇、憧憬、迷惑、曖昧,他們開始探索人類身體本能的秘密,試圖了解自身和異性之間的關系。這些電影或用幽默搞笑的形式,或用冷酷的方法,或用情竇初開的浪漫筆調,刻畫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的種種心態和行為。
中國導演為何不拍青春片
然而,提起中國的青春電影會發現,受某些困窘的制約,我們的青春電影難以表達自身的話題和魅力,與國外成熟的青春片相比還顯得很生澀。記者多方查找,沒有發現中國目前已經拍完和正在拍攝的青春電影,更別提暑期檔能夠給學生們奉獻青春影片。
是導演們不想拍么?有這樣的因素在內,但也不是絕對。眾所周知,青春電影《戀愛刺客》最近闖進了北美票房榜的第三位,所以說,青春電影還是有利潤可賺。最主要的,還是中國沒有好的編劇,能夠寫出符合青少年心態的優秀劇本。一些名編劇年齡偏大,對現實的青年人想法和觀眾不甚了解;而那些「70後」、「80後」作家,很多隻會敘述一兩個故事,根本沒有創作富有張力和矛盾的劇本的能力,於是,青春的電影也就這樣離我們越來越遠。
『貳』 青春片才是如今國內需要的,這樣的青春片都應該是什麼樣的
青春題材的商業片就這樣通過不斷復制再生產著此類空中樓閣般的青春童話以大眾對於理想自我的渴求,似乎只要對准時下觀眾群體的口味,在劇情、畫面和表演上達到基本的藝術水準,便可輕松賺得盆滿缽滿。諸如充斥著荷爾蒙的美式青春片,纏綿悱惻的日韓系純愛片,都已然形成某種固定類型,其中也不乏討喜的佳作。
當然所謂「青春片」與「偶像劇」也不過是某種人為的代稱,若根據我自己粗淺的理解,我們也可將二者更直白地稱作「青春題材的藝術片」和「青春題材的商業片」,前者側重對藝術價值的追求,而後者更偏向對商業價值的考量。
然而吊詭的是,這世上幾乎並不存在純粹意義上的「青春片」,因為它們往往會披著「偶像劇」的外衣出現。即使不考慮其中優美的景象、浪漫的情節有多少迎合觀眾期許的成分,僅從演員這一個方面來觀察,便會發現,百分之九十九的青春片都會選用在我們的真實青春里存在百分之一的美人來擔當男女主角,甚至是各色配角。他們不僅美麗,而且純凈、新鮮,一如每個人記憶深處那自帶聖光的「年少不可得之物」。沒有多少人願意看「醜人」的青春,似乎我們的主人公盡可以墮落,可以怪異,可以平庸,但絕不可以丑。
『叄』 青春電影和青春偶像電影區別
青春偶像電影擁有主要以偶像明星為主的演員,而青春電影只是電影題材夠青春。
此外,青春片側重於藝術價值的追求,而青春偶像片則側重於商業價值的考量。隨著青春片的發展興起,很多為了追求商業性往往會為青春片披上偶像劇的外衣。沒有優美的情節。
有的是他們不僅美麗而且純凈鮮亮,一如每個人記憶深處帶聖光的少年不可得之物,因為他們的需求是最簡單和直白的。
商業性的青春片正是這樣不斷復制在生產此類空中樓閣般的青春片,以此來迎合大眾對理想中的自己渴求,而只要對准了觀眾對青春的幻想。
在劇情上,畫面上以及表演上達到最基本的藝術水平即可。中國的現狀而言,文化消費者本身是多層次的,大眾的流行文化可能並不高雅但大眾也有自己的精神需求,娛樂和休閑方式。
『肆』 電視版《最好的我們》和電影版你最喜歡哪一個
我認為電視版《最好的我們》更好看一點,看電影版沒有淚點。劉昊然與譚松韻都是新一代的演技派,他們在一起自帶CP感,看得很有代入感。劉昊然就是我們高中時期一直仰慕得學霸少年啊,譚松韻彷彿就是那個笨笨的自己。
電視劇能更好地刻畫出一些高中生最真實的瑣碎日常。有學生之間的暗戀。友情和親情之間輾轉的故事。而電影情節卻不這么可話,反而粗略的帶過,。所以我更喜歡電視版的《最好的我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電視劇版的劉昊然飾演的余淮比電影版的余淮帥,哈哈哈,他是我男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