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神秘肌膚》:一部令人心碎的殘酷青春愛情電影,誰的青春不荒誕
《神秘肌膚》,本片是改編於斯科特·海姆的同名小說。其中所探討的議題相當驚駭,包括戀童癖、同性戀、男妓等等;另外還加入幽浮、外星人的科幻情節,讓整部片更顯得神秘。
人與人最緊密的接觸是碰觸到彼此的肌膚,當肌膚被神秘的人所碰觸到,又是如何反應?整部片雖然敘事以如詩似畫般的安靜、沉穩,隨之的沖擊卻又如浪濤般的侵襲觀眾,捲入一場神秘風暴里。
「The summer I was eight years old, five hours disappeared from my life. Five hours, lost, gone without a trace…」青年布萊恩(布拉迪•科貝特飾)曾在八歲那年經歷了五小時的失蹤。
此後,他開始不斷地做惡夢、尿床、流鼻血甚至突然昏倒。一直到長大後,他依舊搞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一直以為當時他是被外星人給帶走;所以他沉迷於超自然的現象和報道。
尼爾(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飾)小時候和棒球教練發生了關系,長大之後成為到處找人做生意的男妓、荒唐無度的生活。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人,卻因為布萊恩失蹤的真相而有所牽連……。
我覺得整部片以寫實的手法呈現出既殘酷又美好的青春時光。背景時代由保守的80年代跨越十年,到開放的90年代;場景也從偏僻的小鎮到繁榮的紐約。整個故事就是一段在如夢似幻的夢境里尋求真相的過程。
我最喜歡片中的一場尼爾和其好友溫迪聽著收音機的聲音靠在一起,夜晚天空開始飄起雪、整個畫面黑白色調分明、配樂環繞;簡直像畫中的風景一樣,透露出縹緲的美感。
另外在男主角和朋友之間的情誼描述也很細致,尤其是尼爾和溫迪(同性戀男和女生)之間那種特殊 情感 ,而布萊恩和阿瓦林那段則蠻幽默、有趣。
至於片中男主角尼爾的破尺度場面非常的多,也有被殘忍施暴的鏡頭;不過好在床戲部分沒有很大膽地裸露,而是恰到好處地點到為止。值得一提是整部片的配樂相當的出色,更加突顯出傷感的氣氛。
在劇情中所提及的戀童癖也因此造成了他們心理和生理的極度創傷和影響,對於兩個男主角而言,他們因此體驗了青春年少里的苦澀與甜美。布萊恩就有嚴重的短暫失憶和昏厥;尼爾卻感受到愛情的美好。
我個人覺得布萊恩這個角色很可愛,他只是個一心想找出當年失蹤真相的單純少年;也因此結識了自稱也曾被外星人拐走的少女阿瓦林。當他知道真相後的徹底崩潰、瓦解,真的很殘酷。
相較之下,尼爾這個角色就相當復雜,他一次次地和陌生男人發生關系,似乎想找回當年教練帶給他的熟悉感;抑或只是放縱自己空洞、虛無卻存在的肉體。
盡管從頭到尾就看他的放盪和迷失,還是會對他給予同情的眼光「he has a bottomless black hole」。我認為兩人最後的相遇,則是為了解開謎底後得到心靈的釋放。
本片是日裔導演格雷格·阿拉基的作品,他之前好像都是拍攝一些獨立製片;感覺他在執導這部片是相當認真,每個小細節都十分著重。
男主角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表現得十分突出,特別是在眼神上;他悲傷和迷惑的眼神都傳遞出他內心的掙扎,一些表情的展現也很成熟。另一個男主角布拉迪科貝特也演得不錯,他把一個內向、害羞的角色詮釋得很真實;在責怪父親那段卻又爆發出外放的能量。
女角方面有青春偶像米歇爾·崔切伯格飾演溫迪,她的叛逆少女的打扮和氣質也蠻相符。伊麗莎白·蘇演的母親角色就沒有什麼發揮。雖然沒有大牌明星演出,這部片演員還是有水平以上的演出。
關於這部片的爭議應該是在於片中對戀童癖的探討,我個人覺得有戀童癖、對那些懵懂無知的小孩加以性侵的人真的很變態。那些人只為了一時的私慾和快感,卻無視對於受害者將來的傷害和影響。
這部片通過男主角的荒誕行為對 社會 、家庭提出了最強烈的控訴。我們是否更應該關懷自己身邊的人,不讓他們受到傷害。
② 青春殘酷物語基本信息
《青春殘酷物語》作為一部探討青春殘酷面相的作品,以獨特的視角揭示了成長過程中的掙扎與痛苦。影片通過細膩的敘事手法,展現了主角們在青春階段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其中包括家庭壓力、友情的背叛、以及對自我身份的探索。
在《青春殘酷物語》中,導演以色彩豐富、情感深沉的畫面語言,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沖突與困惑的青春世界。角色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僅要面對自身的內心世界,還要與外界的期望和現實的殘酷斗爭。影片通過描繪這些年輕人在面對壓力時的掙扎與抗爭,展現了人性中最為真實和復雜的一面。
《青春殘酷物語》不僅僅是一部探討青春的電影,它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可能經歷的痛苦與成長。影片中,主角們通過各種方式尋找自我,試圖在混亂與迷茫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們的故事,既是對青春殘酷的一面的深刻揭示,也是對人性中堅韌與希望的頌歌。
在《青春殘酷物語》中,角色們所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外部的,更是內心深處的掙扎。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尋找自我,嘗試理解自己的情感,以及與他人建立聯系的方式。影片通過這些角色的成長歷程,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正是這些挑戰與掙扎,塑造了我們成為如今的自己。
總之,《青春殘酷物語》是一部深刻探討青春主題的電影,它以真實、細膩的方式,展示了成長過程中的痛苦與希望,鼓勵觀眾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勇敢地探索自我,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
③ 什麼是青春電影最好是用書面語,寫論文用。
關於青春電影的概念,中國電影界所認知的並不多。於是便有了這樣一段彎路———一批克隆港台、韓日明星的大陸演員,匆忙套上青春服飾粉墨登場,但由於缺乏經驗,很難把觀眾吸引到國產劇中來。而以第六代導演為主的電影人製作的一批青春電影,徹底拋開偶像劇的製作風格,著重於表現青春的迷茫與困惑,由於影片呈現的是一種殘酷的環境、與上代人的隔膜、青春間的相互傷害以及無所適從的愛欲而讓觀眾產生排斥情緒。另外,由於對性用一種概念化的遮遮掩掩,過分沉重的性在青春電影里日益失去了它應有的含義。
吸引人的美國青春電影
提起銀幕上的青春電影,我們自然會想起美國電影《今天十三,明天三十》、《壞女孩》、《公主日記2:皇家婚約》等。美國已不再流行充滿低俗笑話的青春片了,取而代之的是既有豐富內涵,又有青春偶像出演的電影,讓人養眼的同時也養心。暑期的好萊塢,每年都有很多吸引學生的青春片,像《驚聲尖笑》系列,《美國派》系列、《律政俏佳人》以及《舞出一片天》等等,無不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美國的青春電影離不開情與色。這些電影以青少年男女為主角,講述他們認識人生中重要的一個課題———性的成長。帶著好奇、憧憬、迷惑、曖昧,他們開始探索人類身體本能的秘密,試圖了解自身和異性之間的關系。這些電影或用幽默搞笑的形式,或用冷酷的方法,或用情竇初開的浪漫筆調,刻畫了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的種種心態和行為。
中國導演為何不拍青春片
然而,提起中國的青春電影會發現,受某些困窘的制約,我們的青春電影難以表達自身的話題和魅力,與國外成熟的青春片相比還顯得很生澀。記者多方查找,沒有發現中國目前已經拍完和正在拍攝的青春電影,更別提暑期檔能夠給學生們奉獻青春影片。
是導演們不想拍么?有這樣的因素在內,但也不是絕對。眾所周知,青春電影《戀愛刺客》最近闖進了北美票房榜的第三位,所以說,青春電影還是有利潤可賺。最主要的,還是中國沒有好的編劇,能夠寫出符合青少年心態的優秀劇本。一些名編劇年齡偏大,對現實的青年人想法和觀眾不甚了解;而那些「70後」、「80後」作家,很多隻會敘述一兩個故事,根本沒有創作富有張力和矛盾的劇本的能力,於是,青春的電影也就這樣離我們越來越遠。
④ 三部尺度破壁的殘酷青春電影,直擊道德底線
青春是多麼美好的詞彙,人的一生當中最讓人回憶的時光,但總有一些陰暗的角落,青春的背面是殘酷,以下三部電影,殘酷到不忍直視。
一、上帝之城
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這里是「上帝之城」,更是魔鬼也會嘆息著轉身的地方,男主在這里生活,搶劫、斗毆、爭搶地盤、黑市交易,是他的小夥伴的日常,有些小夥伴相繼死在「戰場」他膽小怕事,卻保住了性命。男主的小弟,生性勇猛,在一次次廝殺當中,成為赫赫有名的街頭小霸王,生意也從搶劫做到毒品......這種無政府下的青春生活,搶劫、殺人、販毒,成為這些青少年的家常便飯,男主長大後成為攝影師,他的鏡頭記錄了發生的這一切。要不是導演說故事的能力太強了,沒有幾個人能把影片看完吧!
二、放盪青春
與《上帝之城》不同的是,《放盪青春》的故事發生在荷蘭邊境小鎮,八名主角們衣食無憂,他們的種種過激的行為,只是為了尋求刺激,他們在用性和肉體挑戰道德底線,他們讓女生賣淫並錄音,要挾嫖客,直到一次荒淫無度的聚會中,一個女孩意外死亡,才停下他們放盪而又荒唐的行徑。
三、聾啞部落
《聾啞部落》是一部神奇的電影,沒有任何的對白,但是任意語種的觀眾都可以看懂,沒有配樂,只有手語,沒有任何遮掩的冷色調鏡頭,但一個殘酷的黑暗江湖卻展現在觀眾面前。聾啞新生來一所聾啞學校,學生們等級分明,必須參加一次搶劫,算是投名狀和入伙儀式,新生比較能打,加入了第一梯隊,學生們組織聾啞學校的女生賣淫,新生愛上了其中一個女生,不願意讓她繼續賣淫......女生找野大夫墮胎的痛苦啞叫,新生為復仇用床頭櫃爆 頭,看的讓人脊背發涼。這是一部烏克蘭電影,之所以有黑暗江湖,根本原因是有腐敗廟堂,影片中很難發動的麵包車,隱喻著這個國家,然而就是這輛麵包車每每帶著孩子們賣淫、搶劫,開車的是聾啞學校的老師!
青春還是和美好連接在一起比較好!殘酷就算了吧......
我是如影似電,我們下期見!
⑤ 《青春殘酷物語》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青春殘酷物語》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島的作品一向充滿爭議,無論是其對性的大膽描寫,還是這部作品直接拍攝當時真實的遊行隊伍。本來以為電影中出現的遊行場面也是組織群眾演員完成的,而事實上卻是如紀錄片一般拍攝,可想拍攝難度之大,這也成為這部電影被載入史冊的另一重要原因,因為之前在日本的電影審查機制上,對表現遊行乃至實拍遊行均是明令禁止的。
影片《青春殘酷物語》中多使用手持攝影和舒緩的長鏡頭。手持攝影主要表現遊行場面以及暴力場面,而長鏡頭則用以描摹人物關系、人物感情。那個時代,由於技術的落後,手持攝影看來晃動過多,以至視覺感受有些暈眩。但大島渚的長鏡頭則非常精準且毫不令人感覺冗長。那時尚是年輕導演的大島渚,手法已如此純熟,實在令人欽佩。
《青春殘酷物語》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一場,是阿清在真琴的床邊等待墮胎後的她醒來。他拿出兩個蘋果,一個青、一個紅,他將紅色的蘋果輕輕在她臉頰旁游移,最後放在她夢中還流著淚的臉頰邊,然後自己咬食青的那個。阿清的臉上只有眼睛處於光線中,鼻子以下的部分均在陰影里。他咬蘋果的聲音異常清脆,令人有說不出的哀傷惆悵。電影真是很奇怪的藝術,這一個小動作,與主線毫無關聯,甚至也沒有什麼直接語意或影射,但卻徹底打動心扉。
電影《青春殘酷物語》中唯一不太喜歡的是幾個過於直白表現主題的場景,尤其是阿清和姐姐與姐姐的初戀男友在兩個分割的小空間討論青春意義的'一段。或許這也是由那個時代的一個標志吧,激進的人,激進的青春,以及激進的電影。
日本電影史上有過一大類這樣的作品,尤其在那個特定的時代,所謂「太陽族電影」,描寫年輕人的生存現狀雖很相似,但創作者的態度卻絕不相同。大島渚對這兩個年輕人是充滿惋惜的,他也似乎默許了他們的暴力,或者暴力本身也是青春一種最重要的態度。
然而,大島渚也是殘酷的,這對年輕戀人結尾的慘死讓人不僅想到美國的《邦尼和克萊德》,只是那一對同樣青春殘酷物語的雌雄大盜即使最後被警察的子彈打得如同篩子一樣,但好歹他們是在一起的,能朝向愛人的方向,而阿清和真琴只能是最後被導演以特技的方式合並在同一畫面中,卻至死也不知愛人真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