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能介紹幾部國產經典老電影給我革命的或者生活的都可以,謝謝了!
《青年進行曲》、《風雲兒女》、《鄉悉》、《船家女》、《十字街頭》、《中華兒女》、《戰火中的青春》、《紅旗譜》、《林則徐》、《青春之歌》、《紅色娘子軍》,八部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紅色娘子軍》、《白毛女》、《龍江頌》。
三戰片:《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
好的影片:《創業》、《海霞》、《閃閃的紅星》
B. 有人看過一部跟《戰火中的青春》同年代的電影,裡面有一匹馬叫做草上飛,可以趕上坦克的一匹馬的電影嗎
1959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部戰爭影片《戰火中的青春》,導演王炎,主演王蘇婭(副排長高山)、龐學勤(排長雷振林)、張輝(連長)、林農(團長)等。影片根據陸柱國同名小說改編,講述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一個烈士的女兒、區小隊長高山,女扮男裝參加人民解放軍的故事。
高山被上級派到青年英雄排擔任副排長,排長雷振林見高山年輕且身材矮小,大失所望,心裡有幾分看不起她。但細致、機警,又堅持原則的高山逐漸得到全排的認同。雷振林有個人英雄主義,戰斗中經常涉險冒進,高山直言相勸,但雷振林並不接受。一次戰斗中,雷振林因好勝被敵人包圍,情勢危險、後悔莫及。高山冒著生命危險,將雷振林救出,自己卻身負重傷。雷振林代表全排戰士探望高山,得知她原來一直女扮男裝,震驚之餘,由衷感到欽佩。
隨著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人民解放軍仗越打越大,青年英雄排跟隨大部隊參加更大的戰斗。雷振林將心愛的指揮刀送給前來送行的高山,高山深情地叮囑雷振林:「常寫信來,我等著你的勝利消息……」
《戰火中的青春》劇照:雷振林(龐學勤飾)和高山(王蘇婭飾)
影片以傳奇性的情節,輕松愉快的喜劇格調,展示了解放戰爭中期的戰斗生活場景,塑造了花木蘭式的巾幗英雄高山和排長雷振林兩個青年革命軍人的英雄形象。影片洋溢著一同出生入死的青年軍人之間純真的戰友情、同志情和朦朦朧朧的愛情,影片放映後引起很大反響。
C. 十七年電影四起四落原因
十七年電影四起四落原因是,起是黨對電影事業發展方針的正確,落是無論是思想內容方面還是藝術經驗方面都認識不足,肯定不夠,因此對解放初期私影廠的較好影片也沒能給予充分肯定。
第一次發展,建國初期,1946.10.1第一個人民自己的電影製片廠,東北電影製片廠(長影前身)。
1949.4.20北平電影製片廠(北影前身)
1949.11.26上海電影製片廠
1949.4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標志建國初期電影創作的第一次大發展:1951.3.8 26個大城市同時舉行「國營電影廠出品新片展覽月」。革命形勢空前高漲,工農兵形象迅速佔領銀幕。
第二次「起落」出現於「雙百」方針提出前後 (1 955 - 1957年)。《祝福》(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螢瑞存》、《平原游擊隊》、《上甘嶺》、《李時珍》等至今仍具有藝術魅力的作品就問世於此時。
本期的電影創作還有個特點,就是電影的題材、風格、樣式開始多樣化。描寫知識分子生活的《護士日記》,革命抒情片《柳堡的故事》以及喜劇片《新局長到來之前》等都出現在這個時期。
第三次也是最富有成果的一次創作高潮,則以1959年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為標志。這年推出了《林則徐》、《林家鋪子》、《青春之歌》、《聶耳》、《戰火中的青春》、《老兵新傳》、《五朵金花》等一大批好影片。作為革命現實主義作品,它們在藝術上也日趨成熟。
第四次起落1963 年至1964 年間,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的小高潮。這兩年拍出了《早春二月》這樣的藝術精品,同時還有《英雄兒女》、《舞台姐妹》等優秀影片問世。
藝術處處長:
陳波兒,大膽放手培養。
中心問題:如何看待我國30年代以來進步電影的傳統問題。
猶豫中國解放前進步電影的現實意義傳統法,無論是思想內容方面還是藝術經驗方面都認識不足,肯定不夠,因此對解放初期私影廠的較好影片也沒能給予充分肯定。
D. 如何看待"十七年"時期的類型化電影創作
1、革命歷史、英雄主義影片(軍事題材影片):20世紀五十六年代是英雄模範輩出的時代,也是英雄電影創作的大好時機,宣揚革命英雄主義的「十七年電影」不勝枚舉,尤以軍事題材居多。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南征北戰》、《中華女兒》、《鋼鐵戰士》、《翠崗紅旗》、《風暴》、《老兵新傳》(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影片)、《紅色娘子軍》、《紅日》、《燎原》、《霓虹燈下的哨兵》、《上甘甘嶺》、《戰火中的青春》、《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英雄兒女》、《回民支隊》、《海鷹》、《戰上海》、《東進序曲》、《苦菜花》、《南海潮》等,英雄人物傳記則有《雷鋒》、《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白求恩大夫》,表現歷史人物事跡或歷史事件的有《聶耳》、《林則徐》、《甲午風雲》等。在戰爭敘事中融入健康的抒情場景,是「十七年電影」不少軍事題材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奧秘」。如由新中國第一位女電影王蘋執導的《柳堡的故事》,以女性的視聽語言,述說了一段兵民之間的經歷,從而使人們對戰爭歷史的追憶平添出一份浪溫和溫馨。
2、名著改編的影片:這是「十七年電影」的主流之一,如《祝神速》(魯迅原著)、《林家鋪子》(茅盾原著)、《家》(巴金原著)、《龍須溝》(老舍原著),以及《早春二月》、《青春之歌》、《紅旗譜》、《革命家庭》、《暴風驟雨》、《小二黑結婚》、《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等。其中《林家鋪子》是「十七年」諸多名著改編的方式成為銀幕經典的創作範例之一。影片傳達原中國古典美學神韻,始終是研究者們饒有興趣的。
3、驚險片:驚險片歷來是中國各時期電影創作最精彩的樣式之一,是當代中國形態較完備的「類型片」,「十七年電影」自然也不例外,出現了《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秘密圖紙》、《跟蹤追擊》、《鐵道游擊隊》、《羊城暗哨》、《51號兵站》、《國慶十點鍾》、《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冰山上來客》等一批作品,與現在大量的驚險動作片不同,「十七年電影」中的驚險片少有追逐和格鬥場面,但也出現了少數武術功夫片,如《飛刀華》、《林沖》等。
4、愛情片:這無疑是「十七年電影」中最為優美抒情的一個板塊,與當代愛情片相比,更顯得細膩、精緻、盡管有些「保守」,但十分動人,給人以美好向上的追求。代表作大多以民間傳說為題材,以喜劇、悲劇或音樂片的樣式出現。比如:集音樂、舞蹈和詩歌於一身的《阿詩碼》(楊麗坤主演)當屬中國愛情電影的巔峰作品之一;《劉三姐(黃婉秋主演)、《畫中人》(李憶蘭主演)等也是詩情畫意的精品之作。同時,一批現實題材的愛情片大量涌現,如《五朵金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
5、兒童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兒童形象從不「失真」,既堅強勇敢又天真可愛,其影片甚至吸引了許多的成年人,如:《祖國的花朵》、《小兵張嘎》、《雞毛信》、《小鈴鐺》、《英雄小八路》等。
6、體育片:競技體育的魅力被眾人傾倒,體育電影則藝術地再現了運動員的風采,如《女藍五號》、《水上春秋》、《冰上姐妹》、《女跳水隊員》等。
7、喜劇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喜劇片以輕喜劇和諷刺喜劇居多,演員表演到位,無矯揉造作,幽默詼諧,如《游園驚夢》(侯寶林主演)、《今天我休息》、《喬老爺上轎》、《李雙雙》、《魔術師的奇遇》(中國第一部立體故事片》、《女理發師》《錦上添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球迷》、《滿意不滿意》、《哥倆好》、《抓壯丁》、《七十二家房客》(「十七年電影」中唯一的內地與香港合白的故事片)等。
8、戲曲片:屬中國獨有的影片樣式。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的舞台藝術》(上下集)、《紅樓夢》、《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野豬林》、《群英會》、《梁山泊與祝英台》(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牛郎織女》、《天仙配》、《楊門女將》、《鍘美案》、《花木蘭》、《花為媒》、《劉巧兒》等。其中多部與香港合拍。
9、藝術性紀錄片:這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故事影片樣式,是紀錄片與故事片結合的產物,其大多產生於「大躍進」時期的1958年至1959年,代表作是由真人真事改編,並由本人扮演的《黃寶妹》。
10、少數民族題材影片:中國是一個具有56個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意義,除了具有影視人類學的意義(即紀錄或表現少數民族的真實生活狀況)以外,還可以以其奇觀性而具有對非少數民族觀念的娛樂性意義。代表作品有《阿詩瑪》、《劉三姐》、《農奴》、《達吉和她的父親》等。其中,反映===========民主進程的《農奴》,以版畫式的粗獷、遒勁的光影處理,成為「攝影參與劇作」的一個極佳例證。
11、其他:舞台藝術片《東方紅》、動畫片《大鬧天空》(上下集》等。
E. 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演員演卡拉的及一班長,二班長健在嗎
王春英.....卡拉
王春英 已故
多年一直沿用「卡拉」這個名稱,31歲拍完這部電影,王春英依然從事表演工作,退休之後七十歲的他在北京紅紅火火地搞起了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
張沖霄.....一班長
張沖霄1928年生於河北張家口市,1958年考入長影劇團。先後在《昆侖鐵騎》、《路考》、《冰山上的來客》、《創業》、《自豪吧母親》、《吉鴻昌》等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後調製片室做製片主任。
張輝.....二班長
中國電影演員、導演。原名張守田。1932年出生,河北樂亭人。1945年入樂亭縣抗日中學。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宣傳隊員、文工團演員。1951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文工團戲劇隊演員。1952年就讀於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表演專業。1953年畢業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入長春電影製片廠,歷任演員、副導演、導演。曾在《董存瑞》《戰火中的青春》《冰山上的來客》等影片中飾演角色。執導的故事片有《元帥與士兵》《不該發生的故事》《狼犬歷險記》等。其中《不該發生的故事》於1984年獲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1983年優秀故事片二等獎。
F. 你心目中的文藝愛情片十佳分別是哪幾部
愛情是藝術創作的永恆主題之一,電影當然也不會例外。
講述愛情的電影一直是電影市場的主流,愛情影片也因此多如牛毛。
但是,很多電影只是曇花一現,真正能夠經受住歲月流逝、大浪淘沙的愛情電影又有幾部呢?
電影的命運,有時就像愛情本身一樣。
下面的十部電影可以說是最經典的愛情片了。
它們有的距離現在的年代已很久遠,但它們的品質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或許,這就是真正的「愛情的力量」吧。
1、《人鬼情未了》
豆瓣評分:8.2(124408人評價)
導演: 邁克爾·柯蒂斯
編劇: 朱利葉斯·J·愛潑斯坦 / 菲利普·G·愛潑斯坦 / 霍華德·科克 / 凱西·羅賓遜
主演: 亨弗萊·鮑嘉 / 英格麗·褒曼
出品: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該片的歷史背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60年過去了,真正的歷史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光影中的《卡薩布蘭卡》卻在人們的心中形成了厚厚的積淀,而這積淀的核心,緣於們對於愛情的深深眷顧。影片《卡薩布蘭卡》的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法屬摩洛哥北端的城市卡薩布蘭卡。酒店老闆李克是名反法西斯者。捷克反納粹領導人拉茲洛和妻子伊爾莎來到卡薩布蘭卡准備逃往美國,就在卡薩布蘭卡,里克與伊爾莎曾經戀人的身份讓他們的命運牽連在了一起。
時間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巴黎即將淪陷,里克和伊爾莎處在熱戀之中,但由於里克是德軍捉拿的人,必須離開巴黎。而在此時,伊爾莎得知原以為陣亡的前夫拉茲洛僥幸生還,於是,伊爾莎選擇了拉茲洛。伊爾莎的再次出現勾起了里克對前者愛恨交加的矛盾,在再三懇求里克幫助他們逃離卡薩布蘭卡被拒絕後,伊爾莎最後一次找到里克,同時也帶來了一把手槍。
《卡薩布蘭卡》中的愛情,就像是迷濛亂世中橫空出世的一道彩虹,讓我們在熱淚盈眶的同時,心裡的萬般感嘆最後只能歸為沉默。尤其是影片結尾時里克那灼熱的目光,充滿著堅毅、熱烈、包容和強大,是那般洋溢著愛的光芒。同時,我們也讀懂了他深藏在目光背後的憂郁:為什麼愛戰勝不了這個瘋狂的時代?
5、《羅馬假日》
豆瓣評分:8.9(322382人評價)
導演: 威廉·惠勒
編劇: 達爾頓·特朗勃 / 伊安·麥克萊倫·亨特 / 約翰·戴頓
主演: 奧黛麗·赫本 / 格利高里·派克 / 埃迪·艾伯特
安妮公主帶著皇室的問候到羅馬訪問。淘氣的公主厭倦了上流社會的繁瑣禮節,偷偷溜了出去,邂逅了年輕的報社記者。一段時間的接觸,愛情悄悄在兩人的心中滋長。
此片播出後,奧黛麗·赫本所飾演的安妮公主風靡了整個歐洲。當時,好萊塢流行的是夢露那樣豐滿、艷麗的形象,而赫本的出現,使好萊塢掀起了另一陣熱潮,她在銀幕上創造了難以超越的清純、典雅、賢良的女性美感。幾乎所有男人都下決心要娶這樣的妻子,所有女人都在模仿赫本在片中的發型、服裝。
《羅馬假日》是文藝片的典範,片中毫無大製作大場面,但清純的公主和年輕的記者之間的愛情,感動了每個人,那種單純的愛時至今日仍被許多人留戀著。
6、《西雅圖夜未眠》
豆瓣評分:8.0(148678人評價)
導演: 諾拉·艾芙隆
編劇: 諾拉·艾芙隆 / 傑夫·阿奇 / 大衛·S·瓦德
主演: 湯姆·漢克斯 / 梅格·瑞恩 / 羅斯·馬林格
在美國好萊塢電影森林中,大製作大投入的影片是極賣座的,也因此數量最多。但其中,也不凡一些非常純情溫柔的浪漫愛情片。這種影片更貼近生活,而且很能滿足觀眾心理需求,市場潛力十分巨大,《西雅圖夜未眠》就在當年百部最賣座影片中名列第七。 《西雅圖夜未眠》講述的是一個喪妻的男子久久沉浸在痛苦中,在他的小兒子的幫助下通過全國廣播的談心節目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的新的伴侶。這個故事十分浪漫,甚至有距離現實的色彩,然而,貫穿影片中的那一股淡淡的哀愁,一絲淺淺的溫柔,那無窮無盡的愛意,卻使觀眾能完全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氣氛中,為主人公或悲或喜,當影片結尾父子兩人離開帝國大廈而安妮面對著寂靜而空無一人的頂層, 觀眾無一不被感動,為他們的錯過而傷感,但接著柳暗花明,兒子又帶著父親回來了,兩個有緣人終於見了面,觀眾這才舒了口氣,可謂真是緣份啊。
在現實社會中,喪失配偶的人不在少數,離婚獨居的更不在話下。因此,影片切中實際,反映了一個喪妻男子生命中第二個春天的到來,這無疑能緊緊抓住觀眾的情感流動。雖然影片中體現出了相當的幻想色彩,但觀眾依然願意去相信它是真實的。主演湯姆·漢克斯將一個中年喪妻而鬱郁寡歡,對兒子充滿愛意的成熟男子的性格角色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彷彿在過著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演戲。為此,他獲得了觀眾們的一致贊譽。
7、《莎翁情史》
豆瓣評分:7.4(54948人評價)
導演: 約翰·麥登
編劇: 馬克·諾曼 / 湯姆·斯托帕德
主演: 約瑟夫·費因斯 / 格溫妮斯·帕特洛
1953年的倫敦。年輕潦倒的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正為新劇本《羅密歐與海盜之女埃塞爾》而煩惱著,一時思路枯竭,無法落筆。
瀕臨破產的劇院老闆菲利普.漢斯勞爾每天遊魂般地來找他催稿,冉冉升起的才子克里斯托弗·馬洛則是他如影隨形的夢魘。威廉瘋狂地渴望著邂逅心中的繆斯女神,他指望從女友羅薩琳那裡得到些許靈感,孰料對方早已和別的男人暗渡陳倉。
一氣之下,威廉撕碎了劇本草稿。冥冥間或有緣定,一次選角考試使威廉找到了理想的男主角——湯馬斯·肯特。他悄悄跟著湯馬斯回家,卻意外發現對方並非男子,而是富家小姐薇奧拉。
薇奧拉冰瑩剔透,具備那個時代上流社會女子應有的一切:美貌、鎮定、不菲的嫁妝和有頭銜的追求者。薇奧拉的身分一被揭開,威廉便瘋狂地愛上了她,而薇奧拉對威廉亦心儀已久。
不幸的是,趨炎附勢的父親把薇奧拉許給了冷血的威塞克斯伯爵,一個空有爵位的窮光蛋。而且這門親事得到了伊麗莎白一世的親授,悔婚已絕無可能。
在《羅密歐與海盜之女埃塞爾》的預演中,薇奧拉反串羅密歐大獲成功。舞台上的羅密歐與情人終成眷屬,現實中的羅密歐卻不得不面對愛情破滅的結局。
在薇奧拉的感召下,憤懣的威廉開始重新構思劇本,原來的俚俗喜劇被改成愛情悲劇,易名為《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廉與薇奧拉這對不渝的戀人仍幻想著他們的愛情能出現轉機……
8、《理智與情感》
豆瓣評分:8.2(47344人評價)
導演: 李安
編劇: 簡·奧斯汀 / 艾瑪·湯普森
主演: 艾瑪·湯普森 / 凱特·溫絲萊特 / 傑瑪·瓊斯 /休·格蘭特 / 湯姆·威爾金森
《理智與情感》是一部由世界名著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它沿襲了原小說的主題,對生活中理智與情感的矛盾作了探討。影片一經放映,立刻吸引了大批觀眾,雖然影片中講述的是18世紀男男女女的愛情故事,但對於當今社會,仍然具有莫大的警示作用。
影片採用了較獨特的敘事手法,就是在兩條平行的愛情主線發展過程中,穿插著倒敘或補敘的另兩條愛情副線。這樣,圍繞著幾個主人公形成一個交織滲透的愛情悲劇網路,每個人在各自己的愛情生活中都扮演了悲劇角色,在瑪麗安娜的愛情生活中,她被威洛比欺騙玩弄,而布蘭登卻對她一往情深,同時,布蘭登自己也曾有個愛情悲劇;而在愛德華與埃莉諾的愛情中,先是芬妮阻礙他們,後來又跑出個私定終生的露西。結果造成影片主題理智與感情的激烈沖突,並且,理智戰勝了感情,又造成了一個愛情悲劇。這種結構最恰當地對情節進行了有機組合。
影片的音樂製作十分怡人耳目,清輕懷舊,柔緩抒情,體現出一種博大的古典美氣息。該片導演為華裔李安,影後艾瑪·普湯森編劇並主演,而當紅明星休·格蘭特一改以往喜劇戲路,變成憂郁英俊的古典王子。該劇陣容可謂龐大,為影片的成功建立功業。
9、《廊橋遺夢》
豆瓣評分:8.5(77256人評價)
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編劇: 理查德·拉·格拉文斯 等
主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梅麗爾·斯特里普
影片《廊橋遺夢》以一種感傷而唯美的基調,娓娓道來。故事在姐姐向弟弟念母親的日記的現在時空和母親的回憶時空里交織進行。觀眾就如同姐弟倆一樣,作為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去深入到弗朗西絲卡的內心世界體察她的歡樂與憂愁。最終,母親的日記使姐弟倆感受到母親對於自己家庭的責任感,這種強烈的家庭「向心力」使得面臨情感危機的姐弟倆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下一代終於理解了上一代面對情感抉擇時的內心煎熬。
在這個信息爆炸,情感浮躁的現代社會,似乎「婚外情」這樣的字眼已經不再能吸引看客的注意力。人們對於這個詞的寬恕顯然已經顛覆了傳統的倫理准則。在這部影片中,柔美的音樂,如畫的風景,加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麗爾.斯特里普兩位老戲骨層次分明,張弛有度的表演,使得「婚外情」看起來那麼的「光明正大」與「聖潔美好」,使得同類型的中國的「婚外情」題材的電視劇相形見絀。
愛情本無對錯,可當「愛情」與「責任」的天平擺在你面前,你是否能像影片中的弗朗西絲卡一樣:勇於承擔自己該承擔的道義和責任。其實,在這一點上,中國與西方的價值評判標准都是殊途同歸的。雖然時代在變革,但很少人能真正拋開那些所謂的做人的,為人妻的道德准則和傳統律令,轟轟烈烈的愛一次。
不可否認,道德約束就是懸在弗朗西絲卡頭上的一柄「達摩克里斯之劍」。她在最後的緊要關頭還是毅然舍棄了愛情,選擇了家庭,回歸了平凡的生活本身。似乎相對獲得了一個完滿的結局。那種「一生只有一次」的愛情體驗使得老去之後的弗朗西絲卡有著一種過境千帆,雲淡風輕的超然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歷了一番情感抉擇的弗朗西絲卡對家庭的認同感更深了。一次短暫的「越軌」並沒有讓家庭掀起風浪,支離破碎。因為她恰到好處的剋制了自己的感情。這對於任何一個身處「婚姻危機」中的人們都是一種很好的啟示:愛情來匆匆,去匆匆,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摘自柯小小影評《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10、《泰坦尼克號》
豆瓣評分:9.1(537149人評價)
導演: 詹姆斯·卡梅隆
編劇: 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 凱特·溫絲萊特
出品: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放盪不羈的畫家傑克·湯森在一次撲克牌賭博中中獎,獲得了乘坐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旅行的機會。他在船上邂逅出身名門卻痛恨貴族生活的羅絲,兩人演繹了一段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
《泰坦尼克》在獲得巨大的成功,在獲得豐厚的票房收入和金球獎的四個獎項的同時,也托起了好萊塢的一顆新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影片上映後,英俊的迪卡普里奧傾倒無數少女和少婦,令她們心盪神馳,心跳加快。有人在描述「迪卡普里奧 現象」時說:「少女願意死在他的懷里,少婦願意把他摟到自己的懷里」。許多影迷把他看作90年代末的詹姆斯·迪安和馬龍·白蘭度。
該片是影史耗資最貴的巨片,製作費逾二億五仟美元,結合偉大的愛情與悲情災難。 在執導過《魔鬼終結者》和《異形》第二集的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精心企劃下,用盡極度的電影特效,甚至在墨西哥海岸的羅莎里斥資搭建了達十六公頃寬的片場,打造了一個龐大的泰坦尼克號的復制船,長230公尺,接照原來泰坦尼克號實際尺寸建照,船身並放在1700百萬加侖容量的大水槽里,如此斥資搭建,主要是凡是要求完美的詹姆斯·卡梅隆,為了能讓觀眾達到身歷其境的臨場感,不惜耗下鉅資,成為史上最昂貴的電影,讓耗資美金一億七千萬元的《水世界》也拱手讓位成為影上第二名最昂貴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