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鬼·情》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人·鬼·情》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87 彩色片 115分鍾
中國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黃蜀芹 編劇:黃蜀芹 李子羽 宋國熏 攝影:夏力行 計鴻生 主要演員:徐守莉(飾成年時的秋芸) 王飛飛(飾童年時的秋芸) 裴艷玲(飾鍾馗) 李保田(飾秋父)
本片獲1988年裡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電影電視大獎金鳥獎,中國電影家協會金雞獎最佳編劇、最佳男配角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劇情簡介】
以扮演鍾馗而名揚國內外的著名女武生秋芸正在化妝間化妝,不一會,一張清秀俊美的臉就成了醜陋的鍾馗。秋芸喜歡這個流溢著心靈之美的鬼神,而鍾馗也始終觀照著她的人生之路……
童年的秋芸跟隨父母與戲班子一起闖盪江湖。她的父母全是戲班子里的台柱,夫妻合演《鍾馗嫁妹》。秋芸常常被那凄婉的故事與父母真摯動情的表演所打動,天長日久,她也漸漸愛上了演戲。然而,她萬萬不會想到自己的人生因此也會像鍾馗嫁妹時的心境:「過小橋、趟界河,鍾馗嫁妹淚漣漣……」
有一天,秋芸與小朋友們捉迷藏時,偶然發現了母親正與一個小伙偷情,秋芸看不清他的臉,只看見一個「後腦勺」。問父親,父親卻不動聲色。秋芸想尋找那個「後腦勺」,但面對戲班子里眾多的「後腦勺」只能感到困惑和痛苦。終於,在一次演出時,秋母和那個「後腦勺」武生私奔了。小秋芸的幼小心靈上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創傷。幾年過去了,精神支柱垮了的秋芸父親不再唱戲了。一次,班子里演趙雲的演員因病上不了場,班主拉秋芸「救場」。由於秋芸平日里偷偷練功,以及她從小受環境的熏陶和感悟,她在台上居然應付自如,獲得滿堂彩。然而,這卻使秋芸父親憂慮重重,他認為姑娘家不應該學戲,女戲子沒有好下場。不是碰到壞人欺侮,就是天長日久自個變壞了。秋芸在父親的堅決反對下離開了戲班子。然而,秋芸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她向父親表示不演旦角演武生,秋父終為所動,親自教習武功。以後,父女倆又投奔了新班子。父親不想讓女兒學戲,但又不得不為女兒的前途操心,正像鍾馗一樣,鍾馗不想嫁妹,但又不得不舉著破傘孤燈,跋山涉水,要為妹妹找個好男人。
在一次演出中,秋芸被省劇團的張老師看中,張老師想把秋芸帶到省城去,秋芸父親半是傷感、半是喜悅地同意了,他自己離開了戲班子回鄉種田。而在另一個世界裡,此刻的鍾馗似乎也感到這是秋芸人生道路上的轉機,五個小鬼抬著花轎,載歌載舞,似乎在為秋芸慶賀。
時光如流水,秋芸已長大成人。她在演出中和張老師產生了朦朧的愛戀之情,卻遭到了周圍人們的非議,因為張老師是個有妻兒的人。他倆的感情得不到絲毫的同情。張老師因此不得不離開省劇團回縣劇團去了,秋芸萬念俱灰,想永遠離開舞台,回家與父親共耕而食。但她的想法遭到父親的訓斥,「沒有做虧心事,就不怕天塌地陷」。在父親的激勵下,秋芸重新回到舞台。然而,伴隨著秋芸的成功而來的卻是嫉妒和冷落。在一次演《三岔口》時,秋芸遭到別人用釘子傷害她的暗算。秋芸滿懷悲憤,在化妝間里抓起紅、黑兩色油彩往臉上抹去,她仰天長嘯,痛苦地吶喊:「人若無情鬼有情。」此時,鍾馗從暗處走來,走到門前,彷彿在看著秋芸。「來到家門前,門庭多凄冷,有心把門叫,又恐妹受驚。」鍾馗縮回那想叩門的手,只是流下傷感的淚水……
又是風風雨雨的幾年後,秋芸重新復出飾演鍾馗。終於,以一出《鍾馗嫁妹》名震遐邇。表面上,她似乎功成名就,但誰也理解不了她內心的痛苦與遺憾。秋芸已有了丈夫和孩子,可那終日沉於賭桌的丈夫絲毫也不關心她的事業和生活,秋芸無法得到自己內心所需要的那種溫馨的感情,她只有全身心地撲向自己的藝術事業。在出國演出之前,她們劇團要下鄉巡迴演出一次。在鄉下,母親找到了她,她從母親的口裡知道「後腦勺」才是她真正的父親。而那純朴的、心中懷著深深內疚的生父卻認為:女兒越是走紅,就越不能認她。在飯館里,秋芸看著悶頭吃著面條的生父的後腦勺,百感交集。內心有愧的生父終於沒敢正視一眼秋芸就匆匆離去。已經逝去的東西,秋芸沒法再追回來了。
秋芸父親知道女兒率班下鄉,便盡其所有辦了八桌酒席款待劇團同人。酒闌人散,在一片紅紅的燭光中,秋芸父親與秋芸孤獨地對酌。父親趁著醉態在撲著燭火趕鬼。秋芸感慨地說:鍾馗不顧山高路遠,為的只是給妹妹找個好男人;而她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秋芸趁著酒興登上村口的戲台,在黑黝黝的天邊透出一點明亮,自遠而近,鍾馗來到秋芸身邊。他們如兄妹那般相對而言。鍾馗讓秋芸不要難過,他知道她為自己不能得到女人應得到的一切而痛苦,但「悲歡喜淚,人間常事」。秋芸從悲傷中警悟,告訴鍾馗:「我痛快,我嫁給了舞台。」確實,30多年的人生中,只有舞台,才是隸屬於她的領域。
【鑒賞】
本片是秋芸——戲曲女演員35年生活經歷的寫照。她從歷史生活的深處向我們走來,從她那非同尋常的經歷中,折射出世態炎涼、命運挑戰,以及發出了作為一個女性內心痛苦的吶喊。然而,導演無意通過秋芸的「磨難——奮斗——成功」的常見命運模式來點化這種人生哲理意味,而是採用了模糊的鏡語非常細膩地展示秋芸在坎坷人生路上的種種感受和感悟,以及對秋芸那孤獨女性的心理流程的揭示,從而將一個受壓抑於倫理桎梏、受禁錮於世俗樊籬的事業上的女性強者和生活中的失意者,立體地呈示在觀眾面前,並從她的風風雨雨的生活歷程中,感受時代的聲音與政治的風雲變幻。
導演也並不是拘泥於秋芸作為普通人的生活流程,而是注重發現了戲曲演員不同於一般常人的生活特點,採用了戲中戲的敘事模式,把現實與舞台完美地揉合起來,賦予影片獨特、完美的藝術特色。
首先,影片用了三種敘述方式。①靠敘述性的語言再現了秋芸從童年到成年的35年的坎坷生活。這是現實生活的敘述性反映,客觀而寫實,以一種較為全知的視角如實地不加評判地反映著秋芸那坎坷、孤獨的一生:母親的偷情,母親與「後腦勺」的私奔,從藝的艱辛,愛情的受挫,成功後的被妒,以及婚後的不幸等等。然而,這種敘述也並不是嚴格的生活再現,而有一定程度的風格化顯現。如影片結尾,秋芸父親宴請劇團後,只剩下父女倆人,在一片紅蠟光中,秋芸父趁著酒勁在打鬼、說要把整世界鬼全打光。此時,秋芸感慨地對父親說:她早想通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才是真鬼」,並說鍾馗孤燈破傘、跋山涉水,只是想為妹妹找個好男人。這種在一定程度風格化的場景布置與表演中,讓觀眾深深地體會到秋芸那一生無處訴說的悲苦艱辛。②「鍾馗世界」的敘述:這是一個完全由戲曲來表現的虛幻的神鬼世界,高度風格化和程式化的表演完全是表現性的。這個世界對秋芸的心理世界起著非常重要的「渲泄」和「補償」作用。它隨著「秋芸世界」在影片展開過程中交替出現,每當秋芸命運轉折關頭,鍾馗總是從另一世界觀照著她。他那善良、富有人情味的溫柔目光對秋芸的心理起到了烘托作用:同時,更讓觀眾感到秋芸那作為一個女人不得不埋藏了她的女性美而以男人醜陋的面目出現的痛苦與悲憤。③「舞台生活世界」:這是介乎秋芸與鍾馗之間的現實世界,是一道橋梁,為「秋芸世界」與「鍾馗世界」的轉換作了必要的銜接。它既是敘述性的,又具有非常強的表現性。特別是影片開頭的一組短鏡頭組接的化妝,那多面鏡子中鍾馗與秋芸的多次對視,都為後面兩個世界的交流作了鋪墊。當秋芸在舞台上成功之後,遭到了不少人的嫉妒。一次演出《三岔口》,秋芸遭了暗算,她悲苦欲絕、孤身一人坐在化妝間內,這時:
鏡547: (全)化妝間門半開著。
鏡548: (全)鍾馗從里處出現走上前來。
鏡549: (推全-全)鍾馗主觀:半開的門里透著光亮。
鏡550: (推全-中)鍾馗走上前。
鏡551: (推全-中)門(推成近)看見秋芸側身而坐。
這里,導演在鏡頭548後用了一個鍾馗的主觀鏡頭,讓觀眾產生錯覺,還以為是鍾馗在現實的化妝間外偷偷窺視著秋芸。這時秋芸終於忍受不住這種痛楚,邊往臉上抹油彩,邊長嘶吶喊。
鏡553: (全)秋芸大叫,跳上桌子。
鏡554: (特)仰天大哭的秋芸。
鏡555: (仰、特)泣不成聲的秋芸。
鏡556: (推全-特)鍾馗走到門前,唱道:「來到家門前,門庭多冷落,有心把門叫,又恐妹受驚……」
鍾馗滿眼含淚地望著門縫內低聲抽泣和仰天大哭的秋芸,這是由於攝影機的視角關系,把「鍾妹」與秋芸幻同為一人,為那情緒高度的強化找到了心理上的契合,劍拔弩張的鍾馗來到陽世同樣變得孤獨凄涼。這時,鍾馗已不是鬼神世界裡的捉鬼人了,而是秋芸此時此刻凄苦內心的寫照。我們在這個段落里,通過那「舞台生活世界」——化妝室的轉換,把現實與戲曲同一了,「縫合」了,同時看到了秋芸與鍾馗的內心悲愴的世界。
因此,三種不同的敘述線決定了影片整體獨特的美學風格,即實現了再現與表現、寫實與寫意、逼真與假定的綜合顯示,這樣就為影片構思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導演通過那個舞台生活的銜接以及音樂的整體構成,巧妙地將看似全然對立的兩界結合起來,又決無突兀之感,相互交織,相互映襯,相輔相成,構成了現實與非現實、戲劇與非戲劇、敘事與非敘事的成功綜合。
整部影片結構框架嚴謹,干凈、洗練,導演通過大膽的時間省略,把一切政治運動的具象描繪排除在故事之外,留出大量的鏡頭著意對人物心態和環境心態的展示,力塑人物本身。在描述人物的心態時,也不是借用於富有戲劇性的誇張情節與動作,而是通過與當時的人物心情有關的環境與人在自然生活中的細微動作來揭示。如秋芸跟張老師到省劇團去了,秋芸父不得不一人回鄉耕田務農。在分別時,並沒有直接表現秋芸與父親那依依不捨的分離之情,而是秋芸沒有見到父親,坐吉普車走了,這時秋芸父正孤苦一人地蹲在牆角樹下。導演在這里用了一隻被遺棄的小狗來側寫秋芸父當時離開女兒的痛苦心情,不著一語,卻淋漓盡致。導演在這里對戲的處理有相當的功力,達到了一種揮灑自如的境界。又如「後腦勺」是秋芸坎坷生命之途中最重要的一個心理因素。自從她初知人事時在偶然的場合發現了那「後腦勺」後,就一直在尋找這個「後腦勺」。然而始終沒有找到。最終成名後,母親才告訴她「後腦勺」是她的生父,並帶她去見生父。秋芸在面館里看到了「後腦勺」。
鏡616: (搖、中)面館內「後腦勺」正在低頭吃面。
鏡617: (近)秋芸的目光停止了。
鏡618: (中)吃面的「後腦勺」。
鏡619: (搖、近)秋芸(跟搖)走向「後腦勺」,坐下。
鏡620: (特)透過秋芸腦後看到吃面的「後腦勺」側面。
鏡621: (推、近)秋芸認真觀察著。
鏡622: (近)「後腦勺」擦汗。
鏡623: (拉近-中)秋芸拿出紅手帕放在桌上。
鏡624: (近)「後腦勺」端碗猛吃著、嗆著,掩面而去。
鏡625: (近)秋芸看著。
在這里,「後腦勺」始終沒有回過臉,然而在此醒目的「後腦勺」給人以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不但表現了導演精巧的構思,還帶給觀眾許多畫面以外的倫理上的啟迪與深思。影片中諸如此類的細節處理比比皆是。影片就是用許多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里最能觸及女性痛楚的細小事件的有機結合,來對秋芸那孤獨的女性心靈進行超負荷的重壓,而促使她向精神寄託鍾馗靠近。終於,在影片結尾處,讓秋芸面對鍾馗吐露出心聲:「我已嫁了,是你讓我嫁給了舞台!」這一句話,點畫出了秋芸人生的困惑和內心的孤獨,她深深地感到只有在那外表醜陋、內心真誠的鍾馗世界中,即在她獻身的藝術世界中, 自己才能得到解脫。
Ⅱ 創造歷史最佳的R級片,背後的故事更刺激
一部劃時代的R級電影——《火口的兩人》,以極端手法揭示倫理禁區
在電影《火口的兩人》中,主角直子與賢治的禁忌戀情如一把火,通過17場細膩描繪的性愛場景,挑戰著觀眾的道德邊界。直子的提議,彷彿要重溫七年前那段不倫的舊時光,影片以此為線索,深入探討了亂倫這一古老而復雜的話題。從原始社會的血緣婚制度,如伏羲女媧的傳說,到日本神話和希臘諸神的兄妹聯姻,影片追溯了亂倫觀念的歷史淵源。
中國西周時期雖有同姓不婚的規定,但同母系親屬的婚姻仍被允許。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亂倫並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劉徹的金屋藏嬌,沈復與陳芸的表姐情深,乃至天皇的亂倫婚姻,都揭示了這個議題在歷史和精英階層的普遍存在。然而,這些婚姻往往伴隨著遺傳風險,如哈布斯王朝的畸形和查爾斯二世的健康問題,成為了文學作品中禁忌與情感交織的象徵,如《金瓶梅》中的復雜關系網。
李安的《飲食男女》中,父女情結與潛在的亂倫解讀,引發了關於倫理道德的廣泛討論。朴贊郁的《老男孩》則以姐弟復仇的悖德情節,挑戰了觀眾對親情和復仇的既定認知。這些影片都證明,藝術不僅在拓展道德邊界,而且在對人性進行深度剖析和反思,挑戰著我們對「人」的理解。
《火口的兩人》中的愛情與毀滅並存,既是藝術的極致表達,也是對道德觀念的直接沖擊。它讓我們重新審視,愛與禁忌之間的界限是否真的如想像中那般清晰。這部影片不僅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對倫理道德進行深刻探討的有力載體。
文學與影視作品的勇敢揭示,讓我們意識到,盡管亂倫的議題曾經被遮掩,但它始終存在於我們的文化脈絡中,等待被理性地審視和理解。這些作品的存在,提醒我們,無論是歷史的塵封還是現代的挑戰,我們都需要繼續探索人性的深度,對社會的道德框架進行再思考。
Ⅲ 電影長安道劇情介紹
電影長安道劇情講述一對形同陌路的父女因為一起國寶失竊案重逢,作為刑警的女兒在父親身邊卧底調查案件真相,但背後的真相更為復雜,這對父女也因此冰釋前嫌,重新收獲親情。
長安道電影改編自海岩的同名小說,由知名導演李駿執導。此前李駿曾執導《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和平飯店》等高收視高口碑的電視劇。導演李駿為了給觀眾帶來高品質的電影,據悉從原著小說的改編到影視化作品的完成,主創團隊歷經四年之久精心打磨。此外,電影還聚集了范偉、宋洋、焦俊艷、陳數等一眾演技炸裂的實力派演員,相信電影團隊經過精心磨礪出來的作品,會帶來非常不錯的觀影體驗。
長安道電影改編自真實案件,講述了身為刑警的趙紅雨焦俊艷飾,為了調查親生父親萬正綱范偉飾的現任妻子林白玉陳數飾,在搭檔邵寬城宋洋飾的掩護之下,到其身邊卧底。電影雖然以國寶盜竊案為線索展開,但除了有關犯罪、倫理、警匪、盜墓的元素之外,影片更側重的是對人性的揭露和探討。
Ⅳ 寸草心同名電影(1953)香港
1953年7月29日,香港上映了一部名為"寸草心"的倫理電影,該片由知名導演李萍倩執導,朱克擔任編劇。影片的主要演員包括石慧、龔秋霞、嚴昌、水維德和朱莉,他們的精湛表演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為了能讓女兒專心學業,父親謊稱自己加薪,實際上他兼職做起了車夫。然而,明母得知實情後,偷偷帶著兒子在街頭擺攤,不幸的是,兒子在攤位上被滾油燙傷。面對困境,明父不顧自己身患疾病,為了支付醫療費用,他堅韌地工作,卻在忙碌中被汽車意外輾傷。
在老師和鄰居們的無私幫助下,明順利完成了學業,畢業的那一刻,明父內心充滿了欣慰。這部電影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倫理主題,展現了父愛如山的動人場景,以及親情和堅韌的力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片時長98分鍾,黑白畫面搭配單聲道,雖然沒有絢麗的色彩,但情感的沖擊力卻直達人心。
《寸草心》是台灣電視劇《包青天》(1993版)系列裡的一個故事,系第十九單元,共5集(98-102集)。
Ⅳ 家庭倫理道德的電影有哪些
家庭倫理道德的電影在影視界佔有一席之地,它們通過細膩的情感描繪和深入人心的故事,向觀眾展示了家庭關系的復雜性和倫理道德的重要性。
其中一部經典的家庭倫理道德電影是《教父》。這部電影以義大利裔美國黑手黨家族為背景,講述了一個父親如何將自己的兒子培養成接班人的過程。影片不僅展現了家族內部的權力斗爭和道德沖突,還深入探討了父愛和責任等倫理道德問題。觀眾在欣賞精彩劇情的同時,也能對家庭倫理道德有更深刻的思考。
另一部值得一提的電影是《星際穿越》。這部電影講述了在地球資源枯竭、人類生存岌岌可危的未來,一支探險隊跨越蟲洞進行星際穿越,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影片中,父女之間的情感糾葛和犧牲精神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力量。觀眾在感嘆科技的力量和人類勇氣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家庭倫理道德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
此外,《摔跤吧!爸爸》也是一部反映家庭倫理道德的電影。這部印度電影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將兩個女兒培養成摔跤選手的勵志故事。影片中,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和支持成為她們不斷前進的動力,而女兒們對父親的尊重和感恩也體現了家庭倫理道德的美好。這部電影不僅在印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全球范圍內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尊重。
這些電影都以家庭為背景,通過不同的故事和情節展示了家庭倫理道德的多面性和深刻內涵。它們讓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也能對家庭關系和倫理道德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思考。這些電影不僅具有藝術價值,也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教育意義。
Ⅵ 《秘密》:我們當下最大的丑聞,這片全給拍出來了!
揭露隱秘世界:《秘密》——倫理尺度挑戰的電影深度解析
在電影的海洋中,《秘密》這部電影憑借其獨特的題材和震撼人心的故事,如同一股電流,直擊觀眾的內心深處。這部1999年的作品,豆瓣評分7.8分,盡管評分不錯,但其講述的父女之間超乎常規的情感糾葛,無疑挑戰了我們的倫理底線。
電影開篇就以「亂倫」這個詞為引,直面觀眾最難以接受的議題。一對母女在一次意外中,大巴車司機的疏忽導致他們墜入山崖。隨後,母親的靈魂意外地轉移到女兒身上,這個情節讓人感到既神秘又詭異。觀眾在情感的沖擊下,不禁質疑:這種超越常人的設定,只有日本電影才敢觸及嗎?
《秘密》的完成度雖然相對較高,但它並未停留在表面的震撼。導演以巧妙的手法,展現了父女之間復雜的情感沖突。父親在得知真相後,不僅要面對道德和慾望的掙扎,還要應對妻子的靈魂與女兒身體的雙重身份。這種深度的心理描繪,讓人深感人性的復雜與糾結。
然而,影片的情感處理並非無懈可擊。父親對女兒身體里母親靈魂的接受過於輕易,而女兒靈魂的存在似乎被忽視,這似乎過於寵溺,缺乏必要的心理掙扎。而大巴車事故的合理性以及後續處理的缺失,讓故事顯得有些牽強。司機的疲勞駕駛和輕描淡寫的責任承擔,也引發了觀眾的質疑。
盡管如此,《秘密》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題探討,揭示了人性的復雜和倫理的界限。它挑戰觀眾對傳統倫理的固有認知,同時也引發了對於親情、愛情與道德的深層次思考。這部作品無疑是一次對人性黑暗面的深入挖掘,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既感到不安又不得不陷入思考。
電影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小說,無疑為故事增添了更多文學的深度。它告訴我們,即使在最極端的倫理困境中,愛情與親情的抉擇也能觸及人性的柔軟和堅硬。然而,當我們沉浸在這場情感的旋渦中,也必須反思:是否真的可以為了愛,跨越倫理的底線?
《秘密》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揭示了我們對倫理道德的邊界認知,是一部讓人震撼又深思的電影。它告訴我們,愛與慾望的界限,往往並非黑白分明,而是在模糊與明確之間搖擺,最終,我們必須勇敢面對並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