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類型 > 閩南青春電影

閩南青春電影

發布時間:2025-02-08 13:46:05

㈠ 心舞相關資料

廈門新百影視和廈門九日峰策劃公司聯手打造的青春勵志舞蹈電影《心舞》現已正式啟動,電影籌備工作在緊鑼密鼓中展開。廈門網攜手主辦了一場盛大的選角活動,全程報道電影的動態進程。

這部作品的導演、策劃和編劇均來自福建本土,演員選拔將主要在福建省內進行,彰顯出十足的「福建力量」。電影將以閩南地區為拍攝主戰場,以其獨特的散文式敘事手法,展現出閩南風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眾多的閩南地方特色將成為影片亮點。

電影《心舞》中,舞蹈表演占據重要部分,對演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角色定位清晰,無論是舞蹈、表演、武術還是演唱,只要是與之相關的才藝,都將被納入考慮。選拔對象鎖定在少女階段,對表演有熱情的全省居民均可報名參加。經過初步篩選,入選者將齊聚廈門,參加才藝比拼,最終優勝者將直接與劇組簽約,成為電影中的重要角色。

㈡ 求有關艋舺影評

艋舺影評
我看《艋舺》是因為鈕承澤。起初對台灣當紅偶像演黑幫片抱懷疑態度,不過看後發現導演的作用真的可以發揮到最大,即使是演技稚嫩的偶像,只要善加利用也能達到理想效果。相比之下,如今的香港電影實在缺乏朝氣。香港黑幫片名震江湖,但杜琪峰麥兆輝等幾位大導演如果不用劉青雲劉德華黃秋生那一干老戲骨,恐怕拍不了片。老戲骨們確實是質量和票房的保證,但看多了難免視覺疲勞。據說這是因為香港娛樂圈長期被黑道把持,新人出不了頭的緣故,這是題外話了。

亞洲黑幫以日本、台灣和香港勢力最大。以前看《古惑仔》的時候就覺得穿著木屐懷揣短刀但又喜歡唱台語歌的台灣黑幫很有意思。《艋舺》是一部台灣本土的青春黑道片,我個人認為可以和當年香港的《古惑仔》系列比肩。作為黑幫片,它的劇情設置並不是很牛B,但是作為一部青春片,它絕對夠份量,不是那種無病呻吟玩玩小叛逆的白痴片。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有多角度的刻畫,內心戲的演繹很多。相比之下阮經天是幾人中演技最好的,把和尚性格中的沉穩細膩偏激陰狠都表現出來,趙又廷比較生澀,從他第一個鏡頭流著淚打人時就感覺味道不對。所幸的是他演的是內心單純一根筋的角色,演技差一些並不影響整體效果。

這是一部地道的台灣本土電影。(台灣人不說「地道」,他們說「道地」。)它除了年輕人的打打殺殺兄弟義氣之外,還包含了台灣特定的文化。首先來說艋舺這個地方,它是台北最早的街市,繁華的商業區,風雲際會的碼頭,其地位大概相當於香港的廟街。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了50年,到1945年為止(日本投降)。之後台灣經歷了幾年「無父無母」的狀態(大陸在打解放戰爭),直到國民黨撤退去了台灣。所以,在艋舺這個台北最古老的街市,既保留了閩南地方文化,比如片中廟口所在的清水祖師廟,又保留了日據時期的殖民地文化,喜歡看日劇的人一定覺得寶斗里紅燈區非常像日本江戶時代的「游廓」吧!而「外省人」對於台灣本土居民而言最陌生,讓他們感到不安,本能地排斥。我從看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才聽說「外省人」這個詞,它指的就是1949年後隨軍來到台灣的那批人。在《艋舺》這部片中,本土黑幫對抗想奪取艋舺管轄權的「外省人」黑幫,也反映出台灣本土居民對於「外省人」的戒備和敵視。

此片中出現了不少台灣俚語,我網路了一下列個單子,會對理解電影有幫助。
片子開頭蚊子被狗仔一夥追趕時,志龍一夥在喊西巴拉。西巴拉是台灣人玩骰子時喊的,丟的時候才有氣氛。
他們笑被人追打的蚊子是「衰尾道人」,台灣人稱衰到一定程度的人叫衰尾道人。
「不要裝肖」的意思是不要裝瘋。閩南語的「瘋」叫作「肖」。
他們常說,意義是三小。「三小」是「什麼」的意思,含有反問挑釁的口氣。
蚊子問和尚要不要再去買魷魚羹,阿伯笑他天兵。「天兵」的意思是菜鳥,搞不清狀況。
阿伯嘲笑和尚不近女色時唱了一首《玲瓏塔》。玲瓏塔本是北京童謠,在1977年被香港的徐小鳳變成一首流行歌曲來演唱。
《艋舺》的故事發生在1987年,志龍和女朋友商量看的電影《致命的吸引力》和《A計劃續集》都是當年上映的大片。
泡溫泉時白猴說灰狼的手下都很訓練有素,阿伯說他「靠腰」,靠腰是哭餓,意思是哭喪著碎碎念。
GETA大的GETA,是日語「下駄」的發音,意思是木屐。GETA大當年以用木屐夾武士刀出名,每天都穿木屐。
MASA大的MASA是日語中的「雅"或是」正」,男人常用的名字。
文謙在橋下對和尚說,MASA大整天穿的PARIPARI,是日語的ぱりぱり,嶄新的意思。他說GETA大的頭在CONCRETE,我想他說的是日語外來語的コンクリート(混凝土),文謙應該不是會講英文的人。(笑)
他們在日式料亭里唱的第一首歌是《山頂黑狗兄》。這首歌的原唱是洪一峰,洪一峰在1957年給1937年的日本歌曲《山の人気者》填了閩南語的詞來唱,後來這首歌也被庾澄慶等人多次翻唱。他們唱的第二首歌是蔡秋鳳的《心事誰人知》,很襯和尚當時的心境。
和尚左手戴的白珠子叫硨磲,是貝殼做的,佛教七寶之一。片尾他爸爸念經時拿的那串佛珠是黑曜石,水晶中的一種。兩種都有辟邪之用。

片中GETA大代表的傳統黑幫要求手下必須在山上修習長短兵器,並強調「槍是下等人用的東西」。蚊子在被和尚的手槍所傷時重復了GETA大的話。這讓我很自然地聯想到日本在黑船叩關之後的那段歷史。新選組堅持用武士刀對抗洋槍洋炮,幾乎全軍覆沒。他們對武士刀的執著代表著對舊時代難以割捨的情懷和對傳統的誓死捍衛,正如宣稱「槍是下等人用的東西」的GETA大。若是香港黑幫大哥,一定不會因自己用槍而感到羞恥吧!在看《艋舺》的同一天,我碰巧看了一部老港片《江湖告急》。相比之下它們有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台灣人跑路首選日本,香港人跑路首選英國。香港是中國被英國霸佔後生的,台灣是中國被日本霸佔後生的,對於母親而言這是屈辱的歷史,但對於孩子而言,不管撫養權歸誰,他都是個混血兒。在漫長的文化融合過程中,「認賊作父」,萌生出難以斬斷的羈絆是在所難免。所以陳果拍了97三部曲,侯孝賢拍了《悲情城市》,吳念真拍了《多桑》。而在《艋舺》中,主人公蚊子沒有父親,他有一個疼愛他的母親,但他和母親的關系比較疏遠。他時常感到孤單,時常想念那個去了日本再也沒有回來的父親。後來他把GETA大視為自己的父親,一廂情願替他披麻戴孝報仇雪恨,卻被母親隱瞞了身世而與自己的親生父親為敵。蚊子的孤單,蚊子渴望父愛的心情,可以解讀為台灣這座身世坎坷的孤單島嶼的心情。而蚊子的掙扎,蚊子的憤怒,蚊子的殘酷青春,便是台灣人在某一時期的集體情緒。對於我們這些祖祖輩輩生活在大陸的「根紅苗正」的孩子而言,我們當然也有自己的殘酷青春。但是「混血兒」的殘酷青春,我們可以觀看,可以想像,卻永遠都無法感同身受。

閱讀全文

與閩南青春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的復仇電影排行榜 瀏覽:47
好看的新國漫電影 瀏覽:5
蠟筆小新森林裡的暴風雨電影中文 瀏覽:911
電影大全動作國語甄子丹葉問 瀏覽:449
法國電影網倫理片 瀏覽:328
歌曲電影岳家小將小百合花 瀏覽:918
外國人看甄子丹電影字幕 瀏覽:495
久搖在線倫理電影 瀏覽:22
旺角揸fit人電影國語 瀏覽:10
有哪些類似陰陽師的電影 瀏覽:786
微電影父親劇情演講 瀏覽:554
優酷怎麼可以無廣告看電影 瀏覽:534
老師教你談戀愛電影 瀏覽:205
騰訊電影沒字幕 瀏覽:704
螢火計劃科幻懸疑電影 瀏覽:125
劉邦新電影 瀏覽:495
國家管理電影為什麼那麼嚴 瀏覽:171
我一定要讓他幸福是哪個電影 瀏覽:962
好看的懸疑美國電影 瀏覽:310
城市獵人電影全集國語版在線觀看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