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姊妹花的影片評價
本片是鄭正秋先生家庭倫理情節劇編導的巔峰之作,根據自己的舞台劇《貴人與犯人》改編,通過一出家庭倫理悲劇,生動地表現了階級的對立是如何決定了人們絕然不同的生活道路和命運,而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又是如何侵蝕著人們的靈魂,扼殺著人類的骨肉倫常。遺憾的是,象鄭正秋的大多數作品一樣,影片的結尾又加了一個「良心發現」的「半團圓」結局。盡管如此,由於《姊妹花》的主體內容契合了觀眾對貧福懸殊的黑暗社會的不滿情緒,由於它的倫理內容與社會內容相結合的故事情節引起觀眾的共鳴,因此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創造了國產片連映六十多天的最高紀錄。並成為鄭正秋和胡蝶的代表作。 1934年,《姊妹花》被評為最佳有聲片;1935年,《姊妹花》曾和《漁光曲》等影片一起被推薦參加莫斯科電影節展映。同胞姊妹大寶、二寶失散多年,一在寒家,一入豪門,姐妹相見不相識,直到大寶入獄,父母相見,方才真相大白。然而雖親人相認,結局仍是懸疑。本片具有成熟的情節劇特徵:情節安排充滿巧合,貧富善惡對比鮮明,關鍵場次煽情動人。大明星胡蝶一人扮演二角,涇渭有別,成績斐然,當然是該片當年熱映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
影片具有社會批判傾向,也表現出作者一定的局限性。它一方面對社會的不公正進行了暴露、批判;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調和主義的幻想情緒,特別是大團圓的結尾削弱了它的批判性。影片戲劇性強,胡蝶同時扮演大寶、二寶兩個性格迥異的形象十分成功。
豆瓣夜月之狐的影評:
《姊妹花》是中國第一代導演鄭正秋的代表作,拍攝於1934年,是20世紀30年代最賣座的電影。由胡蝶一人分飾大寶、二寶兩個角色。敘述了一個階級差別、貧富分化的社會問題。這個主題被貫穿到社會倫理的情節之中。講述了大寶、二寶在年幼時分別隨父母過活,大寶隨母親留在鄉下,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二寶隨父親進了城,長大後做了大帥的姨太太,過著驕奢淫逸的日子。整部影片在聲聲「我們窮人」、「你們有錢人」的對白中奠定了階級對立的基調。當大寶一家人窮苦到無米下炊的時候,經人介紹到了二寶家裡做奶娘,造成了戲劇沖突,當大寶借工錢給受傷垂死的丈夫看病遭到二寶拒絕,被迫偷東西誤傷大帥府小姐性命時,沖突到達高潮。
鄭正秋重視電影的教化功能,在影片里熱切的關注現實,同情窮人的遭遇,譴責富人的無情,加上通俗的情節,因此大受當時觀眾的歡迎。
鄭正秋在《姊妹花》中還運用了多種電影手段,如閃回鏡頭的使用,交代童年大寶的歡樂,以及大寶二寶分離的原因。大寶唱搖籃曲的段落,使用了長鏡頭,畫面真實、淳樸、自然,非常動人。特寫鏡頭的使用,通過人物表情,展現大寶的悲哀、痛苦、憤怒以及二寶的輕浮、嬌縱、狡黠。
全劇使用對比手法,不僅僅有大寶二寶窮人富人生活的截然不同,也有窮人們的相互依靠、富人們的冷酷無情;縱向上有大寶小兩口追逐逗趣,氣氛輕松,場面生活、活潑與後來接連遭遇公公的死、兩個孩子的出世、婆婆重病以及丈夫危在旦夕,成日價借米度日的困境。
有很少幾個外景的使用,一個是在逃難時,有著開闊的全景;另一個是片尾時二寶帶大寶出逃,車子在林蔭道上飛馳的場景。多數是內景,鄉下的房子、院子以及大帥府和官府內院大寶二寶父親的居所。但看完全片,竟沒有如今大陸眾多室內劇那樣的局促。
精彩的是演員的表演,尤其是胡蝶一人扮兩角。通過角色發型、著裝以及臉上的妝容,已經能區分兩個不同的人物,尤其是化妝上還很有些技巧,大寶清秀、明媚、臉頰瘦削,而二寶卻是蠻橫、庸俗、臉頰豐滿。最重要的是演員的表演,二寶身體語言大開大合,表情誇張,展現驕橫跋扈的一面;大寶沉穩、質朴、賢惠、善良,演出堅強、隱忍的一面。臉譜化的人物給胡蝶塑造不同的人物角色降低了難度,但非常的清晰和瞭然。
然而,最讓我吃驚的居然是結尾部分,如果大寶的控訴中僅僅是窮人遭到富人的壓榨,僅僅是階級對立的仇恨,我一點都不驚訝,因為全篇就是這樣的布局,然而,大寶對二寶說了這樣的話,當你年老之後,大帥還會找別的女人,到時罪惡的父親不會再理會你。於是喊出一句「可憐是窮人,可憐的是咱們女人」。
二寶也正是因了這分講述,明白了自己的處境,發誓要救姐姐出牢獄,最終有了帶母親和姐姐一同離開衙門的結局。
正正因為這結尾的突變,給了我意外的震驚。處在階級對立面的二寶忽而轉變為受害者和階級的同路人;控訴富人階級的冷酷殘忍、不忍窮人的貧苦遭遇竟然加上了男人對女人的壓迫。這個意識也未免太新了吧。暫且不說這個結尾是否突兀,也不說二寶帶大寶去向大帥求情這是一個多麼蒼白無力的結尾,就這份突如其來的意識,讓我有幾分驚喜,這可是真是現代的女性意識啊!
在經典老電影里可以獲得多少益處啊。呵呵。
B. 姊妹花電影是哪年拍攝反映什麼事
電影姊妹花是1933年拍攝的,反應了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
描寫的是一對孿生姊妹的不同遭遇。妹妹二寶自幼跟隨私販洋槍的父親逃往城市,長大以後被父親送給了軍閥錢督辦做姨太太。
姐姐大寶則和母親一起住在鄉下,後來嫁給一個窮苦的木匠桃哥,父母姊妹不通音訊,彼此不知下落。十多年後,大寶夫婦和母親從鄉下流落到城市。
桃哥去做工,大寶拋下未滿月的孩子,到錢督辦的公館去當奶媽,她帶的正好是二寶的孩子。二寶作為主婦,對大寶非常冷淡,甚至因為大寶外貌酷似自己而感到反感。
大寶為了保住飯碗,只好盡心服侍小主人。一天,桃哥幹活時摔傷,無錢醫治,大寶便懇求二寶預支一點工錢,但二寶非但不肯,反而打了大寶一記耳光。
大寶為了救治丈夫,便竊取了小主人的金鎖片,不巧又被錢督辦的妹妹撞見。大寶入獄後,母親前來探監,才發現主辦大寶一案的軍法處長正是遺棄自己多年的父親。
C. 姊妹花電影是哪年拍攝反映什麼事
1. 電影《姊妹花》的拍攝年份是1933年,它反映了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問題。
2. 影片講述了孿生姊妹大寶和二寶各自不同的命運。二寶從小隨父親流落城市,後成為軍閥督辦的錢姨太太。
3. 大寶與母親在鄉下生活,嫁給了貧窮的木匠桃哥。兩姐妹多年未見,互不知對方境遇。
4. 十多年後,大寶和桃哥以及母親來到城市。桃哥工作,大寶到錢督辦家當奶媽,照顧的是二寶的孩子。
5. 二寶對待大寶態度冷淡,甚至因為大寶長得像自己而感到厭惡。大寶為了生計,忍氣吞聲。
6. 桃哥受傷,無錢醫治,大寶請求二寶預支工資被拒,甚至被打。為救丈夫,大寶偷了小主人的金鎖片,不幸被錢督辦的妹妹發現。
7. 大寶入獄後,母親探監時發現,審理此案的軍法處長竟是多年未見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