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部中國同志電影
片名:喜宴
英文名:The Wedding Banquet
導演: 李安
主演:郎雄 歸亞蕾 趙文瑄 金素梅
類型: 劇情/喜劇/愛情
年份: 1993年
獲獎情況:1993年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第30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
定居美國的高偉同(趙文瑄飾)是一個同性戀者,他和他的戀人、一位叫Simon(Mitchell Lichtenstein 飾)的美國男子,一起住在紐約的曼哈頓。但高偉同在台灣的父母(郎雄、歸亞蕾飾)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他們不斷地催促國偉快點結婚,好承繼高家的香火。恰好高偉同的公寓里借住著一位來自大陸的非法女移民顧葳葳(金素梅飾),於是Simon出了個主意:讓偉同和葳葳結婚。這樣一來既安撫了偉同遠在台灣的父母,又能使顧葳葳拿到夢寐以求的綠卡,而且還能保持Simon和偉同之間的同居關系。
這個看上去的萬全之策卻引來了更復雜的事端,偉同的父母聞知喜訊欣然來到了紐約,為兒子操辦喜事。於是各種各樣的情感糾紛、人際沖突便在一個熱鬧忙亂的中國式喜宴背後展開了……
本片是李安首次揚威國際影壇之作,曾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及金馬獎最佳影片。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國人特有的家庭倫理觀點和中庸觀念來處理同性戀問題,使這個幾乎令所有家庭困擾的社會問題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種喜劇的方式解決。這種處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戀的理念,是東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找到類似的觀點。但這個故事卻又是在最繁華最現代的都市——紐約發生的,古典和現代在這里交匯,新舊觀念在這里沖突後又包容。李安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把一個傳統中國家庭面對現代社會現代觀念的困惑、無奈以及寬容傳遞出來。當然,《喜宴》的成功也要歸功於其中幾位演員稱職的演技。特別是李安的兩位御用老將郎雄和歸亞蕾,他們自然、持重的表演幾乎蓋過了幾位俊男美女的風頭。
作為一個喜歡探討倫理問題的導演,李安的這部影片在題材上延續了創作者對於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倫理道德沖突以及由此所引發的復雜的人際情感糾葛的關注。影片前半部分的鋪排也許會讓人覺得它埋藏的火葯引子足夠去炸毀一座囚禁個體幾千年的倫理建制,其間叫人咀嚼玩味的問號俯拾皆是:九十年代的男同性戀者為何仍自甘藏身衣櫃?同性戀者不敢站出來曝光,除因社會壓力,家庭倫常可要承擔責任?為了自欺欺人而把謊言越滾越大,反叛者及家長究竟孰得孰失?異性戀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是否是唯一的理想家庭模式?以孝道之名而行的"傳宗接代"應否繼續被視為必然而合理的繁殖理由?異族情侶(尤其同性戀)在所屬文化與傳統的差異之前,該如何對話?
以上這些問題無一不切中多元社會中人際關系的道德困境。但李安在如此紛繁復雜的問題面前所顯示的,不是去肯定或顛覆任何道德價值觀的思想銳度,而是其氣定神閑的敘事能力。李安的出色之處在於能把這諸多線索加以巧妙編織,並在一層一層展開故事,推向戲劇沖突高潮的同時,對各種人物細致到位的刻畫和對諸多價值、情感的裂縫用一種普遍的「愛」的名義來小心翼翼的加以平衡。這種敘事風格上的特點在其後來執導的《理智和情感》中再一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對不住啊,這個應該是正確答案,差點誤人子弟
Ⅱ 求一部台灣愛情電影名字
《聽說》
片名:聽說
英文名:Hear me
類別:劇情
地區:中國台灣
年代:2009
發行:傳影互動
演職員表
導演
鄭芬芬
演員
陳意涵 Ivy Chen ....秧秧
彭於晏 Eddie Peng ....天闊
陳妍希 Yanxi Chen ....小朋
羅北安 Lo Bei-an
林美秀 Mei Shiu Lin
劇情簡介
版本一 秧秧為了完成姊姊小朋參加聽障奧運的夢想,在游泳池旁為小朋加油打氣,天闊送便當來給都是聽障隊員的游泳隊,看見秧秧和小朋用手語對話,遂主動上前用手語攀談,對秧秧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跟她要了MSN帳號。
為了製造見面機會,天闊到體育館前賣便當,每次都特地留一個便當給秧秧,也因此知道秧秧的經濟拮據,開始替秧秧製作愛心便當。秧秧感動不已,但還是詳細畫下愛心便當的內容並標上不同的價錢,堅持待日後手頭寬裕再一並償還。透過送便當的過程,天闊對秧秧和小朋的生活有愈來愈多的了解,也被秧秧全心照顧小朋的手足之情觸動,利用秧秧在百貨公司中庭廣場做街頭藝人的契機表白自己的心意。兩人對彼此的好感急速加溫,卻因溝通上的誤會發生無聲口角,加上秧秧自責沒照顧好小朋,決定斷絕跟天闊的連絡。
天闊想要挽回對秧秧的情感,想盡辦法讓秧秧開心,買玻璃水鳥甚至是扮成樹木在家裡等著秧秧。小朋取消資格而與朋友喝酒晚歸,引起秧秧的愧疚,小朋向秧秧表明別在依附她的夢想,秧秧也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找尋屬於自己的夢想,姊妹深情手語溝通過相擁而泣。最後,燒臘店收到秧秧還清的便當錢,天闊在追出去前向父母說明他是否可交一個聾人女朋友,准許之下,隨即追尋秧秧。
天闊在游泳池,背對著聽不見的秧秧自我排演表明心意對話,而正視秧秧時卻又畏縮,邀他來家裡打工。隔日,天闊帶著秧秧見父母,父母倆也萬全准備紙板留言給秧秧。提到是否和天闊在一起時,秧秧突然開口說出「我願意」。眾人震驚之於才曉得秧秧並不是聽障,而秧秧當初也誤以為天闊聽不見,於是兩人先前談了一段聽不見的戀愛。
四年後,在一起的天闊與秧秧一同為參加台北聽障奧運的小朋加油。字幕打上「愛情跟夢想都是很奇妙的事情,不用聽不用說也不用被翻譯,就能感受到它」結束。
版本二
男孩大聲告白:「水鳥有一天也可能會絕種,快把眼前這棵樹搬回家養吧!」水鳥與大樹,最後能夠聽見彼此的聲音嗎?
秧秧為了完成姊姊小朋參加聽障奧運的夢想,在游泳池旁為小朋加油打氣,天闊送便當來給都是聽障隊員的游泳隊,看見秧秧和小朋用手語對話,遂主動上前用手語攀談,對秧秧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跟她要了MSN帳號。
為了製造見面機會,天闊到體育館前賣便當,每次都特地留一個便當給秧秧,也因此知道秧秧的經濟拮據,常常餓到沒錢吃飯,遂開始替秧秧製作愛心便當,食料不但超乎一般便當的豐富,而且不跟秧秧收取分文。秧秧感動不已,但還是詳細畫下愛心便當的內容並標上不同的價錢,堅持待日後手頭寬裕再一並償還。
透過送便當的過程,天闊對秧秧和小朋的生活有愈來愈多的了解,也被秧秧全心照顧小朋的手足之情觸動,利用秧秧在百貨公司中庭廣場做街頭藝人的契機表白自己的心意。兩人對彼此的好感急速加溫,卻因溝通上的誤會發生無聲口角,加上秧秧自責沒照顧好小朋,決定斷絕跟天闊的連絡。抵擋不住對秧秧的思念,天闊用盡辦法尋覓秧秧,想恢復往日的情感。